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喝酒吃紅肉 易罹結直腸癌


牛排、紅酒等美食當前,令人不免大快朵頤一番,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與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今年五月發布結直腸癌風險研究報告,證實紅肉、加工肉製品、酒(特別針對男性)將升高罹患結直腸癌風險,而大蒜、牛奶、鈣則是可能降低風險食物。要防止結直腸癌,多運動、多吃蔬果還是老生常談的健康訣竅

■防腐劑 毒性很高

報告指出,牛肉、豬肉及羊肉等紅肉含有的血紅素將促進致癌物形成,尤其肉類在薰烤等高溫烹調下,將產生異環胺(HAs)及多環芳烴化合物(PAHs)等致癌物質

經過煙燻、醃製或加入防腐劑的製品,如火腿、培根、熱狗及香腸,民眾更應少吃,因防腐劑亞硝酸鹽,將在體內被轉換成亞硝基,是毒性非常高的致癌物質;另報告中也指出,酒會促使部分致癌物進入人體組織。

若民眾要降低罹患結直腸癌風險,大蒜、牛奶、鈣或許是可以多吃的食品。動物實驗證明,大蒜中的烯丙基硫化物(allyl sulphides)可能抑制大腸腫瘤生成;牛奶及鈣則能促進正常細胞與結直腸癌細胞的分化

多運動 維持健康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環境中的致癌物質容易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若要食用動物性蛋白,他建議不妨多吃魚,且烹調建議用水煮、清蒸方式,避免燒烤、油炸等高溫烹調方式,以免吃進美食,同時也吃進毒素。

王輝明說,要降低罹癌風險,生活型態調整最重要,飲食不只要均衡、多攝取富含纖維食物,也應該盡量以新鮮食材、蔬果為主,平時更要多運動,來維持腸道健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30/4/2xs6b.html

標籤: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Lysol來舒消毒液』─ 強烈推薦

來蘇液(1yso1)為紅棕色粘稠液體,有酚臭。

是甲酚和鉀肥皂的複方製劑。

溶於水,性質穩定,可殺滅細菌繁殖體與某些親脂性病毒。

使用方法簡單:

加水配成1%~5%溶液環境消毒使用;衣服、被單用1%~3%液體浸泡30~60分鐘,再用水洗凈;結核病人衣物則用5%溶液,浸泡1小時;室內傢具、便器、運輸工具等也可用1%~3%溶液擦拭或噴灑,需作用30~40分鐘再拭去。手部清潔可用2%來蘇溶液浸泡2分鐘後,清水洗凈。至於高傳染性的病患排泄物至少需要用到5-10%。

本品數十年來之慣用俗明為Lysol,

但溫莎藥廠近年來推出之消毒劑Lysol 來舒,以不同的成份製品上市

--->所推薦的品項即是

商品Lysol 液【產品名稱:來舒消毒液】

組成:Clorophene 4.5﹪、Pine oil 5﹪、Soap 27.4﹪、Tetrasodium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ate 2﹪、Isopropyl alcohol 1.5﹪,其餘為惰性成份。

作用:本品為廣效性碳酸消毒劑,對於滋生於環境表面的廣泛病原菌種,在1﹪的使用稀釋度下,即能有殺滅力,這些病原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通變形桿菌、黴菌、白色念珠菌、結核分枝桿菌。2﹪稀釋度下,即可對綠膿桿菌發揮殺菌效力

用途
1﹪溶液:地面、牆壁、家俱、浴室、作業室、供應室之消毒。
2﹪溶液:擬殺滅綠膿桿菌時使用。
3﹪溶液:(1).肺結核病患之嘔吐物,消毒抽屜內、杯盤、推車、家俱等。(2).手術檯、手術工具檯之清洗,手術器具之浸泡。

本商品有多種系列產品:噴霧消毒劑、浴室專用洗潔劑、消毒洗廁劑、松香消毒劑。

除了可以殺菌外,其旗下松香類殺菌液,亦可有效去除寵物的異味

記得要稀釋喔!大約半桶水加一小瓶蓋即可

用來擦拭犬籠的地板與犬隻常常接觸的地方

http://tw.myblog.yahoo.com/jw!yVgVd2KAGQMhU6sO6obxRXMq/article?mid=807

超值特惠!! 1加侖 原$700($499) 350ml $139

超值特惠

標籤:



令人失望景點 CNN報你知


各式廣告天花亂墜描述旅遊景點有多具吸引力,但到頭來卻令人大失所望,這種經歷大家都親身體驗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GO網站因此揪出12個浪得虛名的景點

一、牙買加但士河瀑布(Dunn's River Falls)
這座位於蓊鬱森林中的美麗瀑布,如今成了數百萬遊客的痛苦根源。觀光客得與陌生人手牽手在擁擠的山坡艱難前進,跟扛下苦工的工蟻沒什麼兩樣。

二、香港星光大道(Avenue of Stars)
2004年專為陸客打造的香港星光大道上,總能見到成群陸客跟著揮旗導遊,走向地標李小龍雕像。不過缺乏舒適的休息區以及紀念品攤林立,大大降低遊客滿意度。

三、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
時報廣場有大型電視幕、一堆戶外廣告與連鎖店。紐約客與空計程車都極力避開此地,因為一旦進入,就無法迅速脫身。

四、上海南京東路(Nanjing Dong Lu)
上海南京東路自詡為「中國最佳購物街」,但其實大謬不然。南京東路有150年歷史,多數旅遊指南也建議遊客到此領略歷史風情。然而除了幾家老店鋪之外,這裡的古味已消失殆盡。

五、英國倫敦「戰爭中的不列顛博物館」(Winston Churchill's Britain at War Experience)
雖然館內有一些不錯的文物,不過多數展品為塗滿假血的人體模型,模擬英國遭德軍閃電攻擊的死傷狀況。

六、泰國曼谷丹能莎朵水上市場(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
雖然曼谷和附近地區至少有十多個水上市場,但遊客只想光顧丹能莎朵水上市場。只是如今在全球旅遊業者的大力推銷下,丹能莎朵變得平凡無奇。

七、日本東京鬧區(All of central Tokyo)
交通擁擠的東京鬧區充斥鋼筋水泥建築及眾多廣告看板,其中東京鐵塔更是高聳的醜陋建築。

八、義大利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比薩斜塔的歷史或許引人入勝,但作為一個旅遊景點,這裡除了真的傾斜之外,實在乏善可陳。

九、印度孟買寶萊塢之家導覽(Bandra's Bollywood homes)
寶萊塢之家導覽展示了幾位全球最知名影星的公寓,不過看來極為普通,而且有倒塌危機。

十、澳洲雪梨魚市場(Sydney Fish Market)
澳洲雪梨魚市場對魚和人一樣致命,這裡水質受到工廠污染,而且臭氣燻天。

十一、泰國曼谷巴朋(Patpong)
巴朋為曼谷紅燈區,外僑與觀光客多愛到此一探究竟,不過似乎成了待宰肥羊。

十二、印尼峇里島貝諾瓦(Benoa)
貝諾瓦水質混濁、魚群稀少,而且遊客還得閃躲香蕉船與水上摩托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7/5/2xmzt.html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家庭、商業瓦斯調整器 錯用達九成


您曉得家中使用的瓦斯到底安全嗎?據了解有九成民眾家中裝置在瓦斯桶上的瓦斯調整器,居然都是商業用而非家庭用,明顯不合格;而這種情況,不僅可能讓每個月瓦斯費暴漲,還會造成燃燒不完全,一化碳濃度過高,威脅生命安全

大火快炒,細火烹調,主婦們一年365天,天天盯著瓦斯爐,火苗正常燃燒,看似沒啥問題,但你可知道家用桶裝瓦斯使用的瓦斯調整器,據調查居然有九成都不合格。

瓦斯器材公會組長 黃銘濃:「R500和R280的水柱壓力調整器,是差在一個有強制檢驗,一個沒有,市面上可能超過九成以上家庭大概都是錯用R500調整器。」
實際買來市面上當今各種廠牌轉換器,R280以下的不到5種,但是R500的卻多達十幾種,R280 需經標檢局檢驗合格,才能貼上標章,R500 則不受檢驗規範,換句話說沒貼標章也能正常販售,只是R280 價格貴了點兒,約莫400-450元,R500 則比較便宜,價約300元上下。
轉換器各個長的都一樣,兩者乍看之下沒兩樣,但是左邊有合格,右邊不及格,怎麼辨別?關鍵就在這個認證標識上,

瓦斯器材公會組長 黃銘濃:「R500調整器的話,它是不需要檢驗,它的瓦斯壓力沒辦法匹配家用瓦斯,那會造成不完全燃燒,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就是壓力愈高,它漏氣的機率就愈高。」 另外還可能構成隱憂的就是連接調整器的這條瓦斯管線,有認證的,沒認證的,放火一燒馬上就知道,因此奉勸民眾花錢事小,造成生命安全威脅,可就真的不得了,下回不論選購調整器或瓦斯管線,不如先衡量一下,省錢重要還是生命安全比較重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6/142/2xkrz.html

標籤: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嚇!香味洗衣劑 烘乾恐釋致癌物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如果使用添加香味的洗衣精和衣物柔軟精,衣物烘乾時會散發有毒致癌物質,醫師建議,不論烘乾或晾乾衣物盡量選在陽台等通風處,減少接觸的機會。(翁千惠報導)

做家事也危機四伏!根據國外研究在衣物烘乾機旁取15分鐘的空氣樣品,發現如果使用添加香味的洗衣劑和衣物柔軟精,衣物在烘乾時會散發多種化合物,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洗衣精和衣物柔軟精裡所含的芳香物質多會添加揮發性的有機溶劑,其中包含致癌的乙醛和苯

苯是一級致癌物,會引起小孩白血病極大人補血再生不良性貧血,還有一種是乙醛,它是可能致癌物質。』

林杰樑提醒民眾,烘乾機應該放在室外,如果放在室內,使用時應該打開窗戶保持通風,讓有機揮發物逸散出去,另外在洗衣精及衣物柔軟精選購上,盡量選擇無香款,或是以40cc的醋或檸檬汁都可以達到衣物柔軟的效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6/1/2xl3c.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6/142/2xl0y.html

標籤: , ,



吹冷氣消暑 顏面神經麻痺增加


以往顏面神經麻痺多發生於秋、冬季節交替,溫差較大時,但醫師觀察,最近顏面神經麻痺患者增加一成,年齡層也下降。

醫師解釋,最近天熱,吹冷氣機會多,容易使得肌肉僵硬、血液循環不良,一旦感染濾過性病毒,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更明顯,民眾易誤以為是感冒,直到2至3天後臉歪掉,才警覺不對勁

21歲的賴姓學生昨天現身說法,今年他為準備研究所報告,連續熬夜兩天後,一覺醒來發現四肢無力、沒有食慾,右臉緊繃僵硬「吊吊的」,家人形容像「一直在笑」,他緊張得不知所措,甚至不敢出門。

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黃中瑀解釋,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稱為面癱、歪嘴風,主因是感染濾過性病毒,但亦可能是不明原因,治療前須先排除心血管疾病、腫瘤。

黃中瑀說,顏面神經麻痺好發於30至40歲,但近年患者年齡層下降,甚至有高中生就醫,多是熬夜準備期末考或剛入伍新兵、職場新鮮人因長期疲勞、壓力大。另外,天氣熱,民眾開冷氣直吹,導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環不良,一旦感染濾過性病毒,兩者加乘效果,易致顏面神經麻痺症狀更明顯。若遲未治療,可能導致整臉歪掉,嘴巴無法閉合。

黃中瑀說,兩個月內為黃金治療期,可以中醫輔佐西醫,運用祛風散結、活血通絡的藥物,在合谷、列缺、曲池、頭維、地倉等穴位針灸,刺激神經、平衡肌肉。

預防顏面神經麻痺,黃中瑀建議,避免電扇、冷氣直吹,保持正常作息、適度休息、減少熬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6/78/2xk26.html



喝茶又吃感冒藥...當心咖啡因過量


常喝咖啡提神的上班族請注意。一名的31歲上班族陳小姐,一天至少三杯咖啡,持續多年,近來感到手抖、心悸、睡不著,以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發作,就醫後才發現是咖啡因攝取過量。醫師表示,現代人愛喝咖啡,一天二三杯,但日常飲料、感冒藥也有咖啡因,小心攝取過量。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咖啡因是一種植物鹼,會刺激中樞神經,讓人精神亢奮且利尿,包括可樂、紅茶、老人茶、咖啡、巧克力、感冒頭痛藥都有此成分;因此上班族如果常喝咖啡提神,老年人常泡茶與三五好友聊天,若正好又感冒頭痛吃藥,一不小心就會攝取咖啡因過量,引起情緒焦躁、爆怒、心率不整、睡不著等症狀

洪建德建議,長期大量依賴咖啡、老人茶提神的民眾要逐漸減量,一天一杯就好,咖啡因每日攝取量不超過500毫克;但如果突然戒斷,也會出現頭痛、想睡、沒勁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洪建德說,咖啡因過量的症狀和甲狀腺機能亢進類似,但真正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一整天心臟都怦怦跳,皮膚發燙、出油、盜汗、出現白斑,且體溫較高,有人還會眼凸、掉髮。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示人的免疫力出了問題,壓力是最大元兇,只要就醫治療規則用藥,一年半後可痊癒,否則免疫系統無法修復,造成心臟不規則亂跳,長期下來會心衰竭,容易血栓中風,也容易罹患癌症。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548799.shtml

標籤: ,



樂後生悲 手指挖鼻孔致肺栓塞


台南市1名男子因用手指摳鼻孔,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後又導致敗血性肺栓塞,經胸腔穿刺抽出膿瘍等治療後才痊癒。醫師說,細菌侵入鼻部,常引發嚴重併發症。

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余昊璋今天表示,1名60多歲的男性病患因鼻頭周圍出現紅腫症狀求醫,經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初步治療後未見好轉,患者數日後還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

余昊璋說,患者再接受電腦斷層掃瞄後,發現肺臟出現多處化膿現象,診斷為敗血性肺栓塞。經超音波引導進行胸腔穿刺,抽出肋膜膿瘍,輔以強效抗生素治療後才痊癒。

他說,患者可能用手指挖鼻孔時損傷了鼻黏膜,導致流鼻血,傷口被藏在指甲內的細菌感染,才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人體鼻唇兩側到鼻根的區域,血液循環四通八達並匯流至腦部,若有細菌侵入,常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腦神經病變,不可不慎

余昊璋指出,用手指挖鼻孔雖是最方便且最舒服的清潔方式,但動作不雅、還可能惹病上身,最好利用濕毛巾、或以棉花棒來做清潔保健工作。100082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5/5/2xj7z.html

標籤:



假紅酒流竄 專家:主要擔心衛生管控差


警方查獲大批假紅酒流入市面。毒物專家林杰樑表示,假紅酒都是用化學原料和酒精,混充的合成酒,製造過程衛生條件差,可能引發過敏、氣喘等反應,長期飲用,會影響肝腎功能

偽劣紅酒流竄,遭查獲的仿冒紅葡萄酒並不是由天然葡萄釀製,而是以食用酒精混入香精及其他化學原料合成,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即使偽酒成分都是屬食品級,過量仍然對人體有危害,尤其合成酒衛生控管差,黴菌、細菌超標對健康都會有影響,

『假酒衛生條件不像真酒那麼好,大酒廠對重金屬、農藥殘餘、黴菌等都有很嚴格的監控,雖然沒有立即危險,但長期對身體健康不好。』

林杰樑表示,偽劣酒所含的香精會引起包括皮膚起紅疹、氣喘的過敏性反應,細菌則可能引發急性腸胃炎,防腐劑長期攝取則會對肝腎造成負擔,病從口入,飲酒還是要特別謹慎小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5/1/2xipu.html

標籤: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寶寶睡床放軟墊 窒息風險增


(路透紐約24日電)

美國研究今天指出,許多父母會在寶寶睡覺地方放置枕頭和毛毯等柔軟寢具,忽視此會增加嬰兒死亡的警訊

研究共同作者、華府國家兒童醫療中心(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的穆恩(Rachel Moon)說:「這是因為許多父母都有這個印象,認為柔軟睡眠環境能讓寶寶更舒適或避免受傷。」

但她說:「對寶寶的睡眠環境來說,柔軟不見得安全,而且還具危險。」

研究報告刊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

研究人員已知非裔嬰兒死於意外窒息、絞扼窒息與又稱作「搖籃死亡」的嬰兒猝死症(SIDS)比例,至少是白種、拉丁裔以及亞洲嬰兒的兩倍。

穆恩表示,部分事件較高比例可能和基因有關,但部分也有可能和父母在不知情下,將嬰兒放置在危險睡眠環境有關。

為了解非裔家庭是否知道這個風險,研究人員在華府與鄰近馬里蘭州,與83名家中有新生兒的非裔婦女單一訪談與小組討論,結果發現,半數以上母親為寶寶布置柔軟寢具,並告訴研究人員這麼做是為確保寶寶舒適溫暖,還在床上及沙發上用枕頭作為屏障或用作支撐寶寶。

這些母親也因擔心寶寶頭會撞到嬰兒床柵欄、或手腳卡住,而放置軟墊,但穆恩表示,這對嬰兒來說沒有必要,特別是非常小的嬰兒;而這麼做還會增加窒息死亡風險

美國每年有2500名嬰兒死於嬰兒猝死症,讓寶寶側睡或趴睡,以及和父母同床都會增加風險。中央社(翻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4/16/2xgni.html





鼻炎藥別亂噴! 收縮劑不能天天用


過敏性鼻炎的人別亂噴鼻炎藥,不要因為求快速改善鼻塞,就天天狂噴鼻黏膜收縮劑,但也不要看到「類固醇」三個字就嚇到,不敢遵從醫囑接受類固醇鼻噴劑治療

彰化縣一名杜姓男子20年來深受鼻塞之苦,幾乎全天候都鼻塞,加上必須長時間都待在冷氣房裡打電腦,在無法改善工作環境的情況下,只好隨身帶著鼻炎噴劑,只要一出現不舒服的情況就噴鼻炎噴劑紓解症狀。多年來他天天都跟鼻塞奮戰,只要當天鼻子不通,人生就立即從彩色變黑白。

彰基二林分院耳鼻喉科醫師范君揚表示,造成鼻塞的原因很多,最好是就醫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對症治療,患者不能因為鼻塞覺得難過就自行亂噴藥

范君揚指出,以鼻黏膜收縮劑來說,雖然可以快速紓解鼻塞情況,卻不宜長期使用,只能救「急」而已,一旦長期使用的話,反而可能會出現藥物依賴性,可能需要更大的劑量或是更頻繁的使用;彰基耳鼻喉科醫師陳英宏建議,最好不要連續使用超過3天,才能避免出現「反彈性鼻塞」,因為藥效過後,鼻肉內的血管就像彈性疲乏的氣球,流入血管的血液不但不會減少,反而還會「加碼」,鼻肉變得更大,鼻塞也更嚴重

類固醇鼻噴劑因為藥效比較慢,加上有「類固醇」字眼,有些患者一聽就害怕,不願意採用,但這是錯誤的觀念

范君揚強調,深受鼻過敏所苦的人,居家環境不要養寵物,也要遠離二手菸的空間,床單、沙發、地毯也要常除塵,不要熬夜,一起床就戴口罩,注意鼻部保暖,雖然不能改變工作環境,但從改變居家環境與生活習慣,也能做到控制環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4/78/2xf7p.html

標籤: , ,



腎友止癢 有撇步


45歲的王女士因糖尿病引起洗腎已有半年的時間,每次洗腎都皺著眉頭、表情痛苦地說:「身體癢,好像螞蟻在咬。」因皮膚有多處抓痕、脫皮,從朋友那裡取得來路不明的白色藥膏,在洗腎時自行塗抹,導致局部皮膚紅腫,差點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

所幸經由住院治療及醫護人員的衛教後,皮膚紅腫情況已有改善。

皮膚搔癢是透析患者常見的問題,癢起來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睡眠,平日保養很重要。

腎友預防皮膚癢的方法

充分的透析治療:透析量不夠的腎友常會併發嚴重的皮膚癢。

在乾燥的皮膚上塗抹潤膚油劑,部分患者皮膚癢會獲得改善;乾燥的皮膚最忌諱抓,越抓越癢,最好是一癢就抹溫和性油脂,一天可以塗抹數次。

如果只有在透析治療時才癢,則可能是對消毒劑、人工腎臟等發生過敏,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其他種類的人工腎臟

●透析治療時,維持平躺姿勢太久,太熱引起的皮膚癢,可用水墊、竹涼蓆來減輕皮膚的搔癢感。

●洗澡勿用太熱的水,使用中性肥皂,沖澡不要泡澡,且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洗澡後皮膚尚未完全乾時,最好能馬上擦嬰兒油或其他油脂

皮膚搔癢可用冰敷來改善,勿抓癢,可用輕拍方式;需定期修剪指甲,防抓破皮膚引起細菌感染

不要長時間泡溫泉或水療,常會導致皮膚癢加重

王女士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顧、聽從專業護理人員的指示之下,癢的情況已獲得明顯改善,並主動表示在身體及心理上獲得很大的幫助,以後再也不敢道聽塗說,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了。(作者為衛生署桃園醫院洗腎室護理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4/78/2xf7u.html

標籤: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攝取過多果糖 也會有高脂血症


一名45歲男病人因肥胖問題到門診就醫,抽血發現三酸甘油脂(俗稱血油)濃度高達860單位(正常值在150單位以下)。

病人說,他都吃素,為何血油這麼高?原來最近夏天水果盛產,價格便宜,病人每天把西瓜打成汁,當開水喝;3餐飯後,水果吃到飽,鳳梨、芒果、榴槤等無所節制。造成他攝取過多果糖,在體內經轉化為葡萄糖之後,再轉為三酸甘油脂,造成高脂血症。

引發高脂血症的原因很多,其中又以「飲食習慣偏差」為最主要因素,其中又以「過多攝取」最常見, 例如攝取過多的水果也會引發後遺症。尤其是長期處於運動缺乏、飲食控制不佳的人,往往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因此,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是避免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不二法門

治療高脂血症並非都要靠藥物治療,最重要的還是從飲食、運動及減重著手

●飲食方面:儘量減少攝取高膽固醇及高熱量食物,如有殼海產、動物內臟、炸皮、蛋黃、糕餅甜食或油炸煎炒等。

●運動方面:可以把握「333」的原則,即每週至少撥出3天運動、每次持續30分鐘以上,以及心跳大於每分鐘130下;最好的運動就是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至於體重控制,則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最好控制在18到24的正常範圍之間。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性則不超過80公分。

若這些非藥物的「生活習慣改變」方法奏效,當然就不需依靠藥物了;但若無以為功,還是要借助藥物的幫忙。

●藥物方面:最常被使用的是statins類降血脂藥物。但使用降血脂藥物,除要按照醫囑服用,也要特別留意可能造成的肌肉發炎或無力副作用。因此患者應經常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3/78/2xcvo.html

標籤: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皮癢了嗎?4大錯誤止癢做法

當皮膚出現癢感時,盡量少抓,也可擦一些含有薄荷等清涼不刺激皮膚的軟性藥物,但切記要避開有發炎的傷口,或者,也可先以冰敷鎮靜或拍打的方式,來瞬間降低癢感。

夏天除了流汗會造成皮膚的發癢情況外,也有一些與「癢」密不可分的皮膚疾病,會在夏天特別嚴重,例如,常見的汗疹(痱子)、對磨疹(常出現在肢體彎曲的部位)、黴菌念珠菌感染、濕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雖然上述疾病與個人體質以及皮膚所處環境有關。但若汗水處理不當,也會因為刺激而造成嚴重的癢感。

====這樣做,愈來愈嚴重!

1 癢就抓

2 誤用類固醇藥膏

3 自行隨意停藥

4 未注意藥膏保存期限

====日常保養才能根本解決

夏天會造成皮膚癢的原因很多,發癢時還是應該先判斷發生原因來對症下藥。她建議原本皮膚就沒有大問題的人,只要盡量勿讓皮膚處於悶熱、流汗的情況,多穿通風吸汗的衣物即可。或者,一出現流汗,就盡速以濕毛巾擦拭身體流汗的部位,將皮膚上的鹽分擦掉,降低化學反應。

至於皮膚原本就有汗疹或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人,除了要先以藥物減緩症狀外,也應該適度減少使用清潔劑,或可選擇較溫和性的清潔劑,以不刺激為主;淋浴後的保濕工作也千萬不能少,保持乾爽、滋潤就是關鍵。

要提醒的是,當皮膚出現癢感時,盡量少抓,也可擦一些含有薄荷等清涼不刺激皮膚的軟性藥物,但切記要避開有發炎的傷口,或者,也可先以冰敷鎮靜或拍打的方式,來瞬間降低癢感。但若已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時,就建議要進一步就醫,這時醫師通常會開立抗組織胺藥物來幫助止癢。
更多資訊詳



標籤:



化療患別亂吃保健品交互作用恐產生致命毒素


有些保健食品含大蒜、花草茶、薑黃素、巴西莓等成份,不見得人人適用。美國研究警告,這些保健食品可能影響化療藥物療效,兩者產生交互作用,甚至可能產生致命毒素。因此正在接受化療的病患千萬不要貿然食用這些保健食品

美國西北紀念醫院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學術研討會上發表報告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上述營養補充品可能改變化療藥物療效,有些會削弱治療效果,也有些會增強藥效,使藥效果強、失控,嚴重時會引發致命反應。

美國西北紀念醫院高齡醫學專家珍‧麥考伊(JuneM.McKoy)表示,許多患者閱讀網路資訊時,常認為營養、草藥保健食品比較安全、天然,可能對病情有幫助。事實上許多人不知道這些保健食品成份複雜,不是只有含維他命,一旦誤用可能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物療效。

近日研究指出,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中,約有半數患者不會主動告訴醫師正在接受其他另類療法,有些人認為這不是很重要,也有人因化療副作用採另類療法。

邁考伊表示,患者一定要誠實告訴醫師正在服用哪些保健品,以免與藥物發生不當作用。例如有些中草藥會干擾藥物代謝,讓藥物效果大打折扣。像長期使用大蒜類保健食品可能增加手術出血風險

用中草藥、大蒜來做菜、增加風味,大多無傷大雅,不過一旦長時間大量服用相關保健食品,很可能對身體造成負面傷害,尤其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更容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2/128/2xakb.html

標籤: ,



腎臟病患核磁共振 慎用顯影劑


腎臟病患進行核磁共振(MRI)檢查時,要慎選顯影劑。含gadolinium成分的顯影劑可能導致嚴重的腎生性全身性纖維病變,衛生署近日公告,相關藥品仿單須加註警語及禁忌;醫師使用前應檢視病人三個月內的血清肌酸酐,評估是否有急性腎損傷或降低腎臟功能情形。

目前含gadolinium成分的藥品衛生署核准許可證共十二張,主要是核磁共振掃描(MRI)或核磁共振血管顯影(MRA)的顯影劑。

早在九十六年,衛生署便公告,相關藥品仿單應加註「中度到重度腎臟病患接受MRI或MRA時,可能引起腎生性全身性纖維病變」等警語。

食品藥物管理局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表示,國內尚未有病變通報,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去年底、今年初調整相關藥品警語,評估國內外資料後,我國決定跟進。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2/4/2xayd.html

標籤: , , ,



長時間騎單車恐致男性不孕或性功能障礙


適度騎單車雖有益健康,但國防醫學院院長,泌尿科醫師于大雄提醒,仍需注意休息及避免坐墊過硬、過窄,以免壓迫、傷害生殖器官。

于大雄醫師表示,騎單車是不錯的休閒運動,但坐墊選擇寬、軟硬適中者為佳;單車高矮也需留意、調整,避免長時間彎腰騎車。

儘管騎腳踏車的民眾未必有性功能障礙,但還是選寬型的軟坐墊,保持下體血管暢通。而且騎車時間不要太長,才較不容易造成壓迫。

影響比較大的仍是單車選手或騎乘較久者,他們由於騎車時間長,若坐墊又太過狹窄,產生壓迫,較易顯現傷害,一般民眾除了選擇較寬的坐墊外,只要騎車時間別太長,局部疲累痠麻前記得下車休息即可避免嚴重損害。每騎20~30分鐘就該稍作休息,若要增加騎車時間,最好採漸進的方式。

一般來說,以單車或摩托車騎士來說,頭部外傷仍是外傷中最致命也是導致失能的最主要因素,醫界認為,比治療頭部外傷更重要的是「預防」,醫界推動的機車騎士要戴安全帽是最成功的案例,醫師呼籲不只是機車騎士,騎乘單車時也該配戴安全頭盔,同時不超速、不搶快、遵守交通規則,才是確保騎士們生命安全的不二法門。

長時間騎乘單車,坐墊選擇很重要,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提醒,若單車坐墊太小、太窄,很可能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礙。

蔡維恭醫師舉例,臨床上曾遇到一位男性患者一天內從台東騎單車騎到高雄,結果三天內都「沒反應」,患者因勃起功能障礙就醫,所幸一周後終於重振雄風。

臺安醫院泌尿科主任陳日昇指出,單車坐墊太過狹窄,很容易讓所有壓力集中於會陰部,導致前列腺發炎,患者進行性行為時可能失去快感,並出現性功能障礙

蔡維恭分析,當所有力量都集中在會陰部,會陰部周遭神經、血管會受到壓迫,導致局部血管缺血,神經也會暫時受到損害,性功能暫時會受到影響,但大部分患者只要休息一段時間,性功能就會慢慢恢復正常。


陳日昇建議,騎單車後,男性可以去泡泡溫熱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舒緩不適。騎車時最好適時更換姿勢,每隔一段時間要下車休息、舒展筋骨;沿路也要記得補充水分,不要憋尿,以免產生尿路感染。

蔡維恭援引德國研究數據指出,採用不適合坐墊騎單車時陰莖血液含氧量最多約減少百分之八十,更換適合坐墊,陰莖血液含氧量下降程度可趨緩至二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2/128/2xajd.html

標籤: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蛋白尿


=======蛋白尿的原因及診斷(遠東聯合診所腎臟科 張弘偉醫師)

前言:

在無症狀的病人發現蛋白尿可能代表某種嚴重腎臟病的早期表現,但它也可能只是一種暫時性的或無進展性的腎臟異常。對於成人而言,蛋白尿是指每一天尿中的蛋白量超過150毫克;對於兒童而言,尿中蛋白的排出量與年齡及體重有關,一般來說嬰兒(一歲以下)及小孩(一歲以上到十歲大)的蛋白尿定義分別是每天尿蛋白排出大於110mg/m2及85mg/m2,新生兒(30天以內)則是要大於145 mg/m2才算是有蛋白尿。蛋白尿的發生可是暫時的或持續的,嚴重且持續的蛋白尿反應了臨床上腎功能惡化的危險性。
許多在體檢中發現的輕微蛋白尿大多不會造成腎功能的惡化,我們稱之為良性的蛋白尿。正常尿蛋白的組成中約20%為低分子量的蛋白質,如某些免疫球蛋白,40%為白蛋白,剩下40%則是一種遠端腎小管分泌的蛋白叫Tamm-Horsfall黏蛋白。

****蛋白尿的發生機

過多的尿蛋白排出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四大類:

一、腎絲球通透性改變使正常的血漿蛋白被濾出(如腎病症候群)。

二、腎小管無法回吸收正常濾出的少量蛋白質(如Fanconi症候群)。

三、腎絲球濾出大量的異常血漿蛋白,超過腎小管回吸收的極限(如多發性骨髓瘤分泌免疫球蛋白之輕鏈)。

四、在發炎或腫瘤的存在下增加組織蛋白的分泌(如腎盂腎炎時Tamm-Horsfall黏蛋白分泌增加)。

****蛋白尿的分類

蛋白尿分類方式眾多,比較簡單而實用的分類方式是依照蛋白尿之量,持續性以及是否與其他疾病相關等來分類。另外也有人依尿蛋白的來源做分類。首先談到單純的蛋白尿,也就是指無其他腎臟病,全身性疾病或尿液沈渣異常的蛋白尿,這類蛋白尿又可區分為良性單純性蛋白尿以及持續性單純性蛋白尿,前者的原因可能是功能性,如發燒、劇烈運動、寒冷、情緒壓力、以及懷孕;另外一些是與姿勢有關,這類患者有80%是以暫時性的蛋白尿表現,其餘的20%表現持續性蛋白尿者可能會有腎功能的惡化。然而仍有許多良性單純性蛋白尿的原因不明。以持續性單純性蛋白尿表現的病人由於可能的原因很多,預後也不一樣,部分病人會發生腎功能惡化的情形。其次我們談到與疾病相關的蛋白尿,這類蛋白尿又可依尿蛋白的多寡大略區分尿蛋白的起源;每天尿蛋白量少於2克者通常是腎小管及間質病變、血管性腎病變、部分腎絲球病變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等,而每日蛋白尿大於3.5克者多半是有腎絲球的疾病,它可源因於全身性疾病或是腎病本身。常見的蛋白尿原因如表一。

****蛋白尿的測定

試紙分析的方式是門診時最常使用來判定量尿蛋白的方法。在無尿蛋白存在之下呈現黃色,尿液中的蛋白質會干擾染劑與緩衝液的結合,使黃色轉為綠色。在某些情形下可能會出現偽陽性的結果,例如尿液過於鹼性(PH值大於7.5),試紙浸入過久,尿液濃度太高,大量血尿,某些藥物影響(如盤尼西林及磺胺類藥物),膿尿、以及精液或陰道分泌物等。相對的,偽陰性尿液則可能發生於尿液過稀(比重小於1.015)以及此尿蛋白非白蛋白或分子量很低時。以此方法測定對白蛋白較敏感,而對球蛋白及輕鏈蛋白就較差了。而以SSA(Salfosalicylic acid)濁度測試的方法也可定性地篩檢尿蛋白,這種方式對測定輕鏈蛋白上較試紙敏感,敏感度可達4mg/dl,偽陽性可來自三天內服用的盤尼西林或磺胺類的藥物以及注射放射顯影劑。偽陰性的原因多半是尿液太稀。以上二種方式均為半定量或定性的測量,多數有持續性蛋白尿的患者應測定24小時尿蛋白的流失量,在測定蛋白的同時也應測定肌酸酐的量以確定尿液是否收集完全,一般成年男子每天每公斤肌酸酐排出量約為16到26毫克,女子則為12到24毫克。年紀大及及營養不良的患者每日肌酸酐排出量可能會減少。

****蛋白尿原因的診斷

一旦確定患者有持續性的蛋白尿,我們應該進一步地探討蛋白尿的成因。首先要做的是病史的詢問以及理學檢查:前者包括是否有其他已存在的疾病,特別是糖尿病、紅斑性狼瘡、高血壓以及某些會造成腎絲球病變的感染症,如病毒性肝炎、梅毒以及感染性心內膜炎。藥物使用的情形也很重要;靜脈藥物成癮者常有類似局部腎絲球硬化症的病變;大量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者可能導致大量蛋白尿;有紅斑或關節炎可能暗示有血管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懷孕時出現尿蛋白可能暗示有子癇前症發生;如有明顯的體重下降,要懷疑惡性腫瘤的可能;愛滋病患者會有快速的腎功能惡化及蛋白尿,另有一些稀有的家族性遺傳腎病也會引起蛋白尿。

理學檢查方面要特別注意血壓以及眼底的變化。其他也要注意的部分包括心臟大小、皮膚病變等。如有突起的紅斑要想到是否有血管炎或間質性腎炎,眼框週圍變暗,則可能有類澱粉沈積,視網膜的檢查可發現早期糖尿病的變化;紅疹的存在可能是藥物過敏、紅斑性狼瘡、血管炎;冷凝球蛋白血症。淋巴結或肝脾腫大暗示有淋巴瘤存在;許多惡性腫瘤如肺癌、大腸癌,也會有蛋白尿的產生。

此外,尿液沈渣分析也很重要,伴隨有血尿、膿尿、紅血球圓柱體存在的尿白尿通常是腎絲球或間質的發炎所引起,此時較易有腎功能的惡化,因此需更積極地追蹤腎功能的變化及蛋白排出量的改變。臨床上評估腎功能變化最好的指標是肌酸肝清除率。某些特定的病患血清學方面的檢查及蛋白電泳對蛋白尿的病因診斷會有幫助;當然常見的病毒性肝炎以及梅毒的可能應儘早排除。

如有大量的蛋白尿通常代表有顯著的腎絲球病變,若以上方式仍不足以下診斷時,就應該建議腎臟切片的檢查。一般而言,只有當患者有明顯持續蛋白尿且有異常尿液沈渣存在伴隨進行性腎功能惡化時,我們才建議腎臟切片檢查。

****蛋白尿的治療

治療方面基本上取決於正確的診斷,不同疾病的治療也不相同。兒童的腎病症候群因多數為微小病變腎絲球病變,可以類固醇治療,若不幸失敗才考慮腎臟切片。而成人若有腎病症候群發生,因多數會伴隨有進行性的腎功能惡化,切片檢查是確定病因與及早治療最好的方式。對於血壓偏高的患者,不論其蛋白尿的成因為何,嚴格的血壓控制對蛋白尿及腎功能均有幫助;在這方面使用血管張力素轉化梅抑制劑於糖尿病患者似乎能減緩腎功能的惡化並減少蛋白尿,但對於腎功能已相當不好的病人,此藥因為會降低尿腎絲球過濾率故有引起高血鉀症的危險。至於血管張力素受器的抑制劑則長期研究較少,但也可能有類似的效果。低鹽飲食有助於減少水腫的症狀,利尿劑對消除水腫也有幫助,但使用於白蛋白過低的患者則要小心過度脫水反而造成腎功能加速惡化。
 
表一 常見良性蛋白尿的原因

脫水

情緒壓力

發燒

熱中暑

發炎

劇烈運動

部分急性病症

姿勢性蛋白尿

表二 依傷害部分分類蛋白尿的原因

腎絲球

原發性腎絲球疾病

微小變化腎病變

不明原因性膜性腎病變

局部小節性腎絲球腎炎

膜增生性腎絲球腎炎

免疫球蛋白A腎病變

次發性腎絲球疾病

糖尿病

紅斑性狼瘡

類澱粉沈積

子癇前症

感染症(如受滋病、B型或C型肝炎、鏈球菌感染、梅毒、虐疾、心內膜炎等)

腸胃道及肺部癌症

淋巴瘤

移植腎排斥

藥物引起的腎絲球病變

海洛因

非類固醇消炎藥

金的衍生物

鋰鹽

重金屬

Penicillamine

腎小管

高血壓腎絲球硬化症

腎小管及間質疾病

尿酸腎病變

急性過敏性間質腎炎

Fanconi症候群

重金屬中毒

鎌刀形細胞貧血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某些抗生素

蛋白濾出量太大

血紅蛋白尿

肌球蛋白尿

多發性骨髓瘤

類澱粉沈積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1203283【尿蛋白(蛋白尿)】

=======腎臟科 鄭宏益醫師=======

有持續性蛋白尿<蛋白質從尿液中不當流失> 的時候大多是腎臟的疾病,但是有些尿路(輸尿管、膀胱、尿道)的疾病有時也會有陽性的反應出來,但是這種情形的蛋白尿與腎臟病時的蛋白尿的意義是完全不同

【蛋白尿】診斷:應先排除假陽性

1. 假陽性~蛋白尿:菌尿、顯影劑、脫水、陰道分泌物、攝取太多蛋白類的食物、嚴重燒燙傷造成嚴重脫水,蛋白反應會呈陽性。
2. 假陰性~蛋白尿:尿量多(喝水多)沖淡而有可能反應變成陰性。
3. 生理性蛋白尿:激烈運動後、發燒、突然暴露於寒冷的環境、月經前或姿勢性蛋白尿。這一種情形不要緊。

【尿蛋白】:

正常健康的人每天排泄到尿中的蛋白約100 -150mg (毫克),若超過150 mg 以上就是異常,嚴重腎絲球腎炎者(如腎病症候群),每日蛋白尿甚至超過10公克。

而尿蛋白的檢查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定性是用試紙放入尿中,結果分為:

Negative 陰性 【表示尿蛋白低於10mg/dl】
Trace 微量【10-20 mg/dl】
1+ 【50 mg/dl】
2+ 【100 mg/dl】
3+ 【300 mg/dl】;或
4+ 【表示尿蛋白流失1000mg/dl 以上】。

一般說來,定性檢查若是 trace 到 2+,必須於次月再複檢兩次到三次,最好是早晨起床第一次解的尿,倘若複檢結果是陰性,可能只是暫時性的蛋白尿,若定性檢查是 3+或4 +,或複檢仍是陽性,則需做定量檢查(收集24小時尿液),才能進一步診斷。

持續性的蛋白尿時,與原發或繼發性腎臟病 (腎絲球腎炎或腎小管發炎)有關。每日尿蛋白流失越多,則表示腎炎程度越嚴重,腎功能在蛋白尿初期並不會有異常現象,但隨之 (數月後)會出現不同程度之惡化。所以出現泡泡尿時,應該及早請腎臟科醫師為您做診治。

http://tw.myblog.yahoo.com/hyc0629/article?mid=180&prev=181&next=176&l=f&fid=5

蛋白尿與微量蛋白尿

標籤:



腎功能,您知多少?

台灣人「洗腰子」(洗腎發生率)居世界第一,腎臟醫學會發現,由於醫療院所只替病人抽血檢查肌酸酐及尿蛋白,可能使超過四分之三慢性腎臟病患被誤判腎功能正常,應再加計算腎絲球過濾率。

 腎臟病常令人措手不及,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達 150萬人,但其中僅 3.5%知道自己罹病,大多數人在發現慢性腎臟病時,已進入需要洗腎的第四、五期階段。

 據了解,目前坊間健檢業對於腎臟病健康檢查,均採用血清肌酸酐值來作為判斷腎臟功能的指標,但這可能會造成腎功能判斷的落差。

真正腎功能的指標是腎絲球過濾率(GFR),以測量每分鐘有多少血漿經由腎絲球過濾,正常值約在100 ml/min左右。在早期腎功能喪失時,肌酸酐上升有限。也就是說正常範圍的肌酸酐及尿素氮並不代表腎功能一定是正常的。而臨床上不使用尿素氮做為評估腎功能是因為它容易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高蛋白飲食、腸胃道出血、感染、水分缺乏,類固醇藥物

  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楊五常說,腎病只做肌酸酐及尿蛋白檢查會「漏接」,肌酸酐正常值為零點六至一點四,但個子瘦小的老太太,驗肌酸酐正常,換算腎絲球過濾率卻不正常,老太太住院需給抗生素,如醫師不知其後者指數,很可能讓其腎功能「害了了」。

  楊五常再舉例,有骨頭關節病變的老人家,只做肌酸酐檢查無法確認腎好不好,看神經科後吃非類固醇止痛藥,也讓腎更糟糕;或健檢需加顯影劑,因無法確認腎功能,致顯影劑損傷腎臟。

  黃尚志指出,醫療院所為病人加算腎絲球過濾率不難,不必額外加設備,只需在電腦輸入公式,以肌酸酐值,再加病人性別、年齡計算即得知。

    腎臟醫學會近年積極宣導,北榮和高雄醫學大學附醫,已開始為病人增加腎絲球過濾率檢查,黃尚志表示,正與醫檢機構團體溝通,希望改善;檢驗醫學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進興說,醫界如能提出國外臨床追蹤報告,醫檢單位當然會配合對病人有利的檢查。

  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林裕峰說,美國國家腎臟病基金會五年前即將腎絲球過濾率,定為評估腎功能最佳指標,腎臟醫學會腎已在網站設置換算公式,民眾可上網將自己肌酸酐值輸入,即可了解確實腎功能.

腎絲球過濾率(eGFR)MDRD公式

 台灣腎臟醫學會表示,慢性腎臟病共分五期,若進入嚴重的第四、五期階段就必須要在心理與醫療上作透析的準備,定期做健檢篩檢可以預防,但過去以「肌酸酐指數」或「尿蛋白」判讀的方式卻有大漏洞

 台中榮總腎臟科主治醫師吳明儒研究體檢中心 15817人資料即發現,肌酸酐指數正常者,若再以目前腎臟醫學會極力推廣的「腎絲球過濾率」公式重新計算,結果發現有 13%的人可能已是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再從另一個調查指標—尿蛋白來看,已經 3~5期的腎臟病患,只有不到 24%出現尿蛋白,換言之,有超過 3/4的慢性腎臟病人會被誤判為正常。

 高醫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尚志表示,腎功能的判斷非常重要,病患若住院前未發現腎臟有問題,當需要使用某些藥物,沒有減量使用,甚至會發生急性腎衰竭

  黃尚志 醫師表示,肌酸酐就像肌肉使用後的蛋白質殘渣,最後在腎臟的絲球體過濾後,一部分從尿細管排泄出來,當排泄有障礙時,就是腎臟的功能降低,血清肌酸酐值愈高,腎臟的障礙愈大

 但「血清肌酸酐值」與個人肌肉量呈正比,長期臥床肌肉萎縮的老人,肌肉量降低,血清肌酸酐也可能呈現正常值的範圍,造成誤判。

另「血清肌酸酐值」也可能因為年齡、性別、測量時間而變動,一般來說,男性稍高於女性、在下午 3-7點間檢測值最高、大量食用肉類或懷孕可也能有所影響。肌肉量會隨著年齡減少,所以單純量測血清肌酸酐,無法精確得知腎功能狀況

  黃尚志 醫師表示,經過多年臨床研究,運用血清肌酸酐值、體重、年齡、性別,整體評估「腎絲球過濾率 (GFR)」,即每分鐘有多少水分量經由腎絲球過濾,是較為精準評估腎功能的方法。

目前國人慢性腎臟病變(CKD)的五個分期 是以估計的腎絲球過濾率 eGFR(M)來分期,有用Cockcroft-Gault公式或是MDRD公式計算,兩種方法皆可.腎臟醫學會目前建議醫療院所與檢驗單位利用電腦以 MDRD簡易公式計算腎絲球過濾率。
若根據 MDRD-Simplify-GFR公式計算,不需另外校正計算 ( X 1.73/BSA ).但女性需x0.742.

這二種eFRG公式勻非以亞洲人種發展的,目前日本、韓國及台灣正共同發展亞洲人種之eGFR,在未來二年應有更合適國人的公式做為腎功能的指標。(高醫腎臟內科黃道揚醫師)

一般而言,當腎絲球過濾率在每分鐘 60c c以上時,才算正常
一旦eGFR小於60 ml/min/ 1.73 m2時(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會建議定期檢查腎功能。若eGFR小於30ml/min/ 1.73 m2(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請務必持續腎臟科門診追蹤治療。

 台灣腎臟醫學會林裕峰理事長說,「腎絲球過濾率 (GFR)」是美國國家腎臟病基金會認定評估腎功能的最佳指標,因此台灣腎臟醫學會三年前即開始積極推廣,但台灣目前有許多檢驗機構仍未加以修正,醫學會希望能與醫事檢驗師公會、體檢機構等單位聯繫溝通,希望導正此一落差。台灣腎臟醫學會也已經在網站上設置換算公式,民眾可多多上網利用,將自己的「血清肌酸酐值」輸入即可了解。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100602540
http://www.healthcity.net.tw/med_qa/med_qa_content.asp?ask_id=44326
http://www.kmuh-kidney.org.tw/a-hyg-2.php?id=11041412084183

*****哪一種eGFR公式最精確?

計算GFR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換算公式,可擇其一得知。

(1)24小時尿液肌酸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傳統臨床上,多以24-hr urine Ccr 估算腎臟每分鐘的過濾量,來評估腎臟功能。但必須準確收集24小時尿液,所以收集保存上較不方便,較適合住院病患來執行。

計算方式:【尿中肌酸酐x 24小時尿量】/【血清肌酸酐x1440分鐘】= □ ml/min

(例)男性,60歲,65公斤重,血清肌酸酐:7 mg/dl,尿液肌酸酐:60 mg/dl,24小時尿量1000 cc

ð (60x1000)/(7x1440)= 6.0 mL/min/1.73 m2…..第五期(末期腎衰竭)


(2)Cockcroft-Gault 公式計算(C-G公式)的Ccr:

可在門診或一般人在家中自行換算即可。

計算方式:【(140-年齡)x體重(公斤)】/【血清肌酸酐x 72】, (女性要再x 0.85)

(例)男性,60歲,65公斤重,血清肌酸酐:7 mg/dl

ð (140-60)x 65 /(7 x 72)= 10 mL/min/1.73 m2 …..第五期(末期腎衰竭)


(3)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S-GFR

於1999年發展出計算eGFR方式, 到2005重新修正;美國國家腎臟病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NKF)於腎臟慢性病防治工作準則中指出,eGFR為評估腎功能的最佳指標。

計算方式:MDRD-Simplify-GFR(mL/min/1.73 m2)= 186 Í Scr -1.154 Í Age -0.203 Í 0.742 (if female)

(例)男性,60歲,65公斤重,血清肌酸酐:7 mg/dl

ð 代入電腦得出 8.61 mL/min/ 1.73m2 …..第五期(末期腎衰竭)


哪一種eGFR最精確?

MDRD-S對stage1易低估GFR,對stage4、5易高估GFR,eGFR小於60 mL/min/1.73 m2適用此公式。

C-G公式簡易,隨時可以自行換算,不過腎小管會分泌Cr,須注意可能高估FGR。

而24-hr urine Ccr 在醫院認同度高,但不見得比其他公式估算更值得信賴。但如果年齡太小或太老、太胖或太瘦、營養不良、急性腎衰竭、腎毒藥物造成者,則直接收集24hr尿液的Ccr較有意義。

小兒也有特有的GFR計算公式:Schwartz 及 Counahan-Barratt兩種,不在此特別說明。

http://tw.myblog.yahoo.com/jw!Lrx2H.ORGBLEuTdwGBeeugw-/article?mid=2580

腎臟病分期

更多資訊詳

標籤: , ,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乳房特別門診 全方位守護婦女健康


剛生產完的哺乳媽媽,常因乳腺阻塞發炎疼痛不堪,但總礙於不知道該看哪一科,最後一拖再拖,導致乳房膿瘍嚴重,必須開刀治療,無法哺餵母乳反而得不償失。臺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火木醫師表示,過去哺乳媽媽乳房受傷,不是看一般外科,就是看婦產科,但現在已有乳房特別門診,可由乳房專科醫師協助婦女治療各類乳房問題。

陳火木醫師指出,以往患者罹患乳腺炎求助一般外科,醫師大多要求媽媽直接「退奶」,不餵母奶,乳腺就不會發炎;就算求助婦產科,醫師大多也僅開抗生素給患者服用,抑制發炎反應。臺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特別成立乳房特別門診,若是哺乳引起的發炎膿瘍,乳房專科醫師會幫助乳腺炎媽媽,在超音波導引下,用針做傷口較小的侵入性乳房抽吸治療,解決乳房阻塞;並且會由專業護理人員教導媽媽們正確哺餵母乳方式,協助媽媽持續哺餵。臨床上,八成乳房膿瘍患者,都可以持續餵母奶,僅兩成需要切開引流停餵。

陳火木醫師說,媽媽親自哺餵母乳,除了較不容易受孕,也可避免乳房受到賀爾蒙刺激,讓乳腺細胞獲得充分休息,並減少罹患乳癌機會。根據研究統計,哺乳媽媽罹患乳癌的機會低於未哺乳媽媽,並且也能提早建立親子關係,好處多多,媽媽們無須輕言放棄,但若乳房真的受傷嚴重,也不需太過執著哺餵母乳,仍有許多方式可以幫助寶寶獲得完整營養。

而除了哺乳造成乳腺炎、乳房膿瘍等疾病外,婦女常發生的乳房問題尚包括乳房疼痛、乳頭出現分泌物、乳房腫瘤等等,這些也是乳房特別門診的診療項目。陳火木醫師表示,過去若患者需要做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乳房穿刺等檢查,每個檢查項目都必須另外單獨檢查,之後再回到門診看報告,一來一往間,患者需要多次請假奔走,費時耗工又麻煩

但乳房特別門診就不同了,專業醫療團隊可在一天內,協助患者完成所有乳房相關檢查,省去四處奔走的不便。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將子宮頸抹片檢查也納入婦女健康管理中心服務項目當中,因此患者可一邊看乳房疾病,順便做抹片檢查,全方位守護婦女健康。

陳火木醫師建議,45至70歲沒有症狀的婦女,及40至45歲有家族病史的婦女,除了每兩年需做一次乳房攝影,最好每年再加作乳房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乳癌;另外,婦女也應養成平時自我檢查的習慣,若摸到乳房有硬塊、乳頭有分泌物,發現乳頭破皮不會好,或腋窩下摸到淋巴腺腫大,都必須立刻就醫,早期診斷發現治療,是避免乳癌發生最佳預防方式。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7693

標籤: , , ,



中風可能徵兆 掌握單側、突然發生原則

擔心中風找上自己?可仔細想想,是否有突然講話不清楚、答非所問,或是單側肢體無力、臉麻、眼睛視野改變、走路不穩…等症狀,若有上述症狀,要趕快到醫院檢查,因為這些都可能是腦中風徵兆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曾有40多歲上班族女性與同事對話時,突然答非所問,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腦中風,血塊壓到腦部語言區,雖然仍可與同事對答如流,但不知道自己說些什麼。

還有年輕人晚上打籃球,回家後覺得手腳無力,誤以為是運動過度太累,沒想到隔天醒來手腳動不了,已經中風了,年紀輕輕就需終身復健,再也無法打球。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宋家瑩臨床上也碰過症狀不典型的中風患者。有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到市場買菜,手腳可以靈活動作,卻怎麼都說不出菜名,想打電話給女兒求助,也沒辦法撥電話、講電話,最後發現是中風。

還有一名32歲年輕工程師,突然眼前一片黑無法開車;甚至有人開車莫名其妙右側擦撞,檢查後發現眼睛視野改變,眼睛右邊看不見,原因都是中風了。宋家瑩建議民眾,把握「單側」、「突然發生」原則,有懷疑就到醫院就醫,絕對大意不得

醫界常使用的「辛辛那提中風指標」,可檢視患者是否中風,準確率有六至八成。但醫師提醒,中風還有其他不典型症狀,民眾也別輕忽.

辛辛那提中風指標

標籤:



美:溫度太高藥物易失效 恐害健康


史蒂文暑假出外旅遊,過敏的毛病突然發作,他的母親緊急讓他服藥後,症狀依舊沒有任何緩解。

史蒂文的母親是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在跟醫師諮詢過後,她在報紙上提醒讀者,高溫的確會導致藥物失去藥效。

事實上,藥物包裝上幾乎都有標示正確的存放溫度,大約是在攝氏的20度25度,醫師指出,如果把藥品暴露在超過攝氏30度的環境下,就會導致藥效喪失,不光是高溫,溫度太低有會出問題

氣溫異常對於處方箋藥物跟成藥的藥效都會有影響。專家提醒,今後如果必須隨身攜帶藥物,在飛機上必須放在隨身行李箱,開車的話不能放在後行李箱,停好車後藥也一定得拿下車,如果藥必須用海外郵寄,請選擇夜晚送達,因為郵筒在夏天的溫度會高達攝氏54度,藥物放在裡面絕對會失效,甚至對人體有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7/51/2x23f.html



不幸遭蜂螫該如何處理?


新竹市發生1歲女童遭虎頭蜂螫咬死亡的事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今天表示,居家或校園發現蜂巢,應及早請消防隊處理,若不幸遭蜂螫時,儘速送醫才是當務之急。

這起虎頭蜂螫人事件發生在昨天傍晚,黃姓女童與堂姊在房間玩耍時,由於天氣熱,打開窗戶通風,不料一群蜜蜂闖入屋內,黃姓女童遭螫10餘處,經送醫急救宣告不治。警方在房間外的上方發現1個如籃球大小般的蜂窩,比對後證實凶手是有劇毒的「黃腰虎頭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表示,台灣常見的7種胡蜂,因毒性強且體型較大,直接被命名為虎頭蜂。「黃腰虎頭蜂」因多生活於低海拔的校園、住家或果園,人們常不經意侵擾到牠們,所以最常發生螫人事件。另外,「黑尾虎頭蜂」生活於稍高海拔,也是常見蜂螫事件的凶手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主任林保方表示,虎頭蜂螫人事件時有所聞,建議民眾出外踏青時,不要噴抹香水、體香劑,也不要穿著鮮豔顏色的衣物,且長袖長褲為佳

他說,在居家或校園發現蜂巢,應及早請消防隊處理。若遇見單飛虎頭蜂在周邊盤旋,表示已進入其警戒範圍,不要攻擊牠並且要儘速遠離。萬一被追逐攻擊,宜採迂迴繞圈方式逃離

林保方表示,當不幸遭蜂螫時,傷口處理不宜用偏方如口水、尿、氨水等浸泡塗抹,只有儘速送醫才是當務之急。1000818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8/5/2x4c8.html

標籤:



腦中風發作時間超過3個小時治療成功率


台中榮民總醫院第一次以機械式血栓抽吸動脈導管(Penumbra)進行血栓抽出術治療方式,成功救回一名嚴重腦中風患者,目前患者身體功能恢復9成。

台中市一名63歲的男子,日前突然出現中風現象,經轉送台中榮總,院方啟動中風溶栓小組,採用今年才引進台灣的機械式血栓抽吸動脈導管,成功吸出血栓,患者身體功能恢復9成。

台中榮總腦中風中心主任陳柏霖表示,這名患者日前被家人發現說話不流利、反應遲鈍,緊急送醫治療,到台中榮總後病情持續惡化,出現意識不清、深度昏迷情形,經神經內科醫師緊急診療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腦內基底動脈遭急性血栓堵住,腦幹部分可能會產生嚴重缺血性中風。

為能搶救黃金救治時間,台中榮總啟動中風溶栓小組,創傷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崔源生表示,因為發作時間超過3個小時,因而建議以今年年初剛引進的機械式血栓抽吸動脈導管(Penumbra)來進行血栓抽出術治療,術中成功將血栓吸出,重建基底動脈的血流通暢,術後患者立即恢復意識,手腳功能也無大礙,並很快地順利康復出院。

崔源生表示,治療急性腦中風溶栓的方式有3種,包括經靜脈注射溶栓藥物、經動脈注射溶栓藥物、經動脈機械式血栓抽吸術等。但黃金搶救時間則以機械式血栓的6~12小時內最長,且血流重建成功率最高、腦出血後遺症最少

醫院藉由此案例提醒民眾,腦中風是可積極治療的急症,須搶黃金治療時間才有機會復原良好。但這種機械式血栓抽吸動脈導管,國內引進的較慢且種類較少,目前健保尚無給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9/128/2x4s1.html

標籤:



8成患者中風卻不知 醫師籲把握黃金3小時

腦中風是台灣中老年人常見的失能主因,根據統計,2010年全台約有1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不過,根據亞東醫院統計,有8成的患者因為不知道自己中風或是抱著逃避的心態而不願就醫,導致從去年底至今,約有500位患者從發病到醫院的時間長達34小時,嚴重錯過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機,造成遺憾。

過去數十年來,腦中風一直高居台灣10大死因的前2位,根據統計,2010年全台就有約1萬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也就是說,平均每51分鐘就有1個人因腦血管疾病喪命。

醫師指出,對抗中風,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3高指數」,同時,民眾對於中風症狀也要有所警覺。不過,根據亞東醫院統計,從去年10月至今,在求診的500名中風患者中,卻有8成的患者因為不知道自己中風或是抱著逃避的心態而不願就醫,因此到院平均時間長達34小時,錯過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表示,發生急性中風的病患要在3小時內送達醫院,才有機會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打通阻塞的血管、提高復原的機會。陳龍說:『(原音)梗塞性的中風要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我們希望是在黃金3小時之內,可是你真的是3個小時左右到醫院其實來不及了,因為我們要做電腦斷層、還要抽血、還要評估,最少都要50分鐘以上。所以應該說2個小時之內就要趕到醫院,我們才可以進一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評估。』

醫師提醒,包括手腳發麻、頭暈、感覺異常、臉歪,可能都是中風前兆。民眾也可以透過「辛辛那提中風指標」測試,觀察微笑露齒時臉部兩邊的肌肉是否對稱、雙手伸直有無垂落狀況、說話有無口齒不清,如果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增加後遺症或大中風的機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9/58/2x6or.html

標籤:



骨折治療新方法 不需上石膏


二十四歲陳姓員警執勤途中,因車禍摔傷,導致左小腿開放性骨折,由於傷者曾做過十字韌帶重建,無法以傳統骨釘固定,至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求診,醫師以「鎖定加壓式骨板」輔以腹腔鏡的方式,僅在骨折處兩端開個小傷口鎖定,手術過程一個小時,不需裹上一層厚石膏,也能提早出院。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江紀明表示,陳姓員警檢查後發現,左小腿脛骨及腓骨呈現開放性骨折,問診後得知,其左小腿曾接受膝蓋骨前十字韌帶重建,不適合以傳統式的髓內釘固定,最後決定採「鎖定加壓式骨板」的創新方法開刀。

江紀明解釋,傳統骨釘是以多根螺釘穿過骨板的平滑洞口,直接栓進骨頭,提供骨折處兩端與骨板間的支撐力,但若骨折靠近關節處或患者骨質疏鬆,就必須輔以石膏制動,後遺症恐導致肌肉萎縮與關節僵硬

江紀明說,「鎖定加壓式骨板」的洞口具備螺紋,骨釘可栓進骨頭後再與骨板互鎖,可大幅分擔骨頭的支撐力,減少開刀傷口,甚至能以腹腔鏡在頭尾兩端固定,不需打上石膏協助固定,肌肉還可保有關節活動功能,降低手術復元及住院時間

江紀明表示,陳姓員警開刀過程順利,五天就能出院,門診追蹤後,逐漸可以正常行走。他說,加壓式骨板是鈦金屬而非傳統不鏽鋼,是極為便利、安全的骨折手術療法,目前健保局正評估是否開放部分給付,為骨折治療開啟新紀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9/78/2x526.html

標籤: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口對口意願低 衛署推新版CPR


及時施做CPR,往往能夠救人一命,但許多民眾因為口對口人工呼吸,施作CPR意願降低,衛生署參考美國研究,實施新版CPR可免做人工呼吸,加上使用電擊器的話,救活機率可從7%提高到38%,衛生署將修法,強制公共場所加裝電擊器。


呼叫旁人、叫救護車、打開呼吸道、人工呼吸、心臟按摩,記住「叫叫ABC」這個口訣,施作CPR不困難,但很多人看到要跟陌生人,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所顧忌,往往喪失搶救先機。

現在國內跟進美國做法,調整CPR順序,「叫叫ABC」改為「叫叫CAB」,把心臟按摩往前,而且醫生說,人工呼吸可以不用做,如果搶救場所配有電擊器,救回病患機率更高

把感應片貼在左上胸和右下胸,再依機器指示操作,步驟並不困難,提高救活機率和生命搶時間,病患倒下的3到4分,就要實施CPR,8分鐘必須電擊。

依照人口估算,台灣要有5千台電擊器,但目前只有2百多個地方裝設,衛生署研擬修法,包括車站、大學、大賣場,要求強制加裝電擊器,只是1台電擊器要價10萬元,強制要求業者裝設,還得凝聚共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6/11/2wyxw.html

標籤:



恐癌!養生血燕 亞硝酸鹽超350倍


許多人進補的時候都會選擇這種具有高度營養價值的血燕。但現在這種奢侈的養生盛品竟然被檢測出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還超過標準值350倍。記者調查發現原來有不肖商人以雁子糞便將廉價的燕窩人工染色成為紅燕,根本不是天然的。

深紅色的血燕號稱養價值高,是許多人進補的首選,但現在大陸工商部門抽檢,發現這些血燕內含亞硝酸鹽,每一千克就含有一萬毫克,超過標準值350倍,一般人只要攝取0.2到0.5克的亞硝酸鹽就有中毒風險。

不肖商人購買廉價的半成品,以雁子糞便薰製為血燕,再以數百元的價格賣出,獲取暴利,亞硝酸鹽具有毒性,長期食用會有致癌風險,而且調查發現一般市面上的血燕都是透過人工染色,根本不是天然的

原本被認為是養生盛品,但現在血燕竟然被踢爆,吃多了恐會傷身,看來燕子吐血造窩,根本是商人的噱頭。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6/142/2wyqi.html

標籤: ,



抑制蛋白質 咖啡因可抗皮膚癌


(法新社華盛頓15日電)

美國今天1則最新研究指出,咖啡有助殺死可能發展成腫瘤的受損細胞,減少患皮膚癌風險。

這起研究發現,適度攝取咖啡因,或甚至把咖啡抹在皮膚上,都可能防止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生。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是所有皮膚癌中最普遍的一種

研究人員透過基因改造,發展出能抑制ATR蛋白的老鼠。這些老鼠就算暴露在紫外線下,仍能抵抗癌症。

過去研究指出,每天喝杯含咖啡因的咖啡,能有效抑制ATR,並讓受紫外線傷害的細胞相繼死去。

這些基因改造鼠最後仍發展出癌症,但比一般老鼠慢了3週。

經19週紫外線曝晒後,基因改造鼠比一般老鼠少了69%的腫瘤。控制組發展侵犯性腫瘤的機會,也是基因改造組的4倍。

不過抑制ATR的防護效果有限。經過34週紫外線曝晒後,所有老鼠都發展出腫瘤。

研究作者之一的柯飛(Allan Coffey)告訴法新社:「如果一直暴露於紫外線下,所有老鼠都會得癌症。所以這不是100%的防護方式。」

不過柯飛與研究團隊證實了他們的假設,也就是飲用或是塗抹咖啡因,能抑制ATR。他們表示,未來需要更多研究來看是否對人類有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6/19/2wyfk.html

標籤: ,



隱形眼鏡 浸泡前先搓洗


清潔隱形眼鏡,在浸泡於清潔液前,最好先搓一搓、洗一洗,比較能去除頑強細菌,預防眼睛感染、發炎

這項發表於八月號「驗光與視覺科學」的研究指出,即使使用一些號稱「免搓洗」的清潔液清洗隱形眼鏡,還是要搓洗一下,然後再浸泡,最能有效清潔隱形眼鏡,無論哪種隱形眼鏡,都適用這套清潔方式

澳洲布萊恩‧霍頓視覺研究所研究人員分別使用三種方式清潔軟式隱形眼鏡:第一,要搓又洗,先花幾秒鐘搓洗隱形眼鏡,然後再將隱形眼鏡泡在清潔液數小時;第二,只將隱形眼鏡沖洗、浸泡;第三,只把隱形眼鏡浸泡於清潔液。

研究結果發現,隱形眼鏡浸泡清潔液前。若可以先搓洗一下,可有效去除最多細菌、發酵菌、黴菌等髒汙。相反地,若只靠浸泡,隱形眼鏡殘留最多細菌。

研究人員指出,清潔隱形眼鏡時,如省去搓洗動作,隱形眼鏡可能殘留許多細菌、髒汙,一旦微生物緊黏在隱形眼鏡表面,就會變得很難清除。清潔隱形眼鏡一定要記得「搓洗」步驟,無論隱形眼鏡是哪種材質都一樣,這對預防眼睛感染非常重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6/128/2wxlk.html

標籤:



過度換氣症候群


過度換氣症候群」是因急性焦慮所引發的一種生理、心理反應,患者發作時,腦部會得到錯誤的訊息,誤以為自己正處於缺氧狀態,然後開始快而淺的呼吸,約一分鐘內,就開始出現症狀:覺得四肢肌肉僵硬、嘴巴周圍及手指等,都會有麻木或刺痛的感覺,合併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跳加快、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現象。通常患者越不舒服、越緊張的時候,反而會使症狀惡化,導致惡性循環

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

●15到55歲。
●女性遠多於男性,約為7:1。
●二尖瓣脫垂患者。
●A型人格特質(行動快速,要求完美)。
●人際關係或工作、生活上突然變動。
●其他:生活上種種壓力和常飲用刺激性飲料,例如:咖啡、茶等,都被文獻證實可能會引起過度換氣症候群。

除了壓力的影響外,還有一些負面情緒,例如:極度焦慮、恐慌、恐懼、悲傷常常被誤認為病人是不是有心臟問題(胸悶、胸痛、心悸),或是中風的前兆(臉麻、肢麻)。

如何預防?什麼時候需要就醫?

●適當的發洩情緒,不要刻意壓抑,免得一發不可收拾。

●平時應避免熬夜及飲用茶、咖啡等含咖啡因刺激性的飲料。

換氣過度發生時,首先要安撫患者的情緒,提醒患者放慢呼吸速度,以及加深呼吸深度,如果能有效做到,通常5到10分鐘內,症狀會快速緩和下來。若未改善,請儘速就醫

改善呼吸困難的最佳方法是使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操作方法為:壓住胸部上方,並盡全力呼出所有空氣。吸氣時,不要抬高胸部,而是使腹部挺起來;呼氣時,也是胸部不動、腹部動;慢吸慢呼連續操作至症狀緩解

若無法有效緩和情緒,可用塑膠袋罩住患者的口鼻,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就可以有效解除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現象,使症狀快速好轉,若未改善,請儘速就醫

●平時應對過度換氣的初發症狀有所認識,及早提醒自己放鬆情緒及放慢呼吸。

●若反覆發生過度換氣症候群,應該尋求適當的諮商管道,如身心科醫師。 (作者為衛生署桃園醫院急診科護理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6/78/2wxt1.html

標籤: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眼睛保健DIY


眼睛是靈魂之窗」,隨著時代進步,每天用眼的時間較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加上「長時間」且「近距離」看書報、看電視、打電腦、上網,甚至於通宵熬夜,大量增加眼睛的負擔,造成眼睛疲勞;也缺乏凝視遠方、多看綠色植物等適度讓眼睛得到休息的機會。再者,生活緊張、太過專注於工作,以致於眨眼次數過少,加上室內空調太過乾燥,使得淚液分泌不足、滋潤度降低,也會造成雙眼乾澀、發紅,甚至會引起細菌感染或得到乾眼症。這就是為什麼現代人視力不斷惡化,常覺得眼睛疲勞、乾澀、發炎、提早老化,甚至伴隨黑眼圈、假性近視、頭痛、肩頸痠痛的主要原因。
另外,近年來兒童近視率不斷升高,近視年齡不斷下降,以及升學壓力的雪上加霜,使得沒有近視的成年人反倒成為稀有動物。因此,如何保養雙眼、消除眼睛疲勞、預防視力減退及老化,成了現代人重要的課題。在此,提出幾種簡單的眼睛保健DIY供讀者參考。

一、永保睛亮的眼部運動
二、消除疲勞的護眼按摩
三、護眼食療
四、現代文明病:乾眼症
五、眼睛也要防曬! 選對太陽眼鏡鏡片!

更多資訊詳


標籤: ,



最夯護眼成份大剖析

山桑子Bilberry

話說二次大戰期間時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在進行夜間轟炸飛行任務前,會配給含有山桑子果醬的飲食,研究顯示:山桑子能夠加速“視紫質”再生的能力,以促進視覺敏銳度,這對於常需要目測飛行,視力要求十分嚴苛的飛行員來說是一大幫助。
‧ 山桑子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原產於北歐、美國的北方及加拿大。這種被稱為“歐洲藍莓”的紫黑色山桑子果實和美國藍莓類似,很容易被人們混淆。
‧ 山桑子中含有『花青素』抗氧化成分,被用於維繫血管的完整、強化微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維繫正常眼球壓力,以紓解廣泛的眼睛問題。

葉黃素Lutein

在自然界已知有超過600種的類葫蘿蔔素,但在人體血清中只有20種,而特定存在於人類眼睛黃斑部及水晶體的則只有葉黃素及玉米黃素。
‧ 可惜的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必須靠食物攝取。已知含量最高為菠菜,甘藍,深綠花椰菜等。
‧ 美國農業部研究顯示,開始服用葉黃素在14週之後將可以達到最高的黃斑部色素密度。
‧ 美國著名的Harvard Study發現,每日食用6mg的葉黃素可以降低黃斑部退化43%的危險性。人體每日所需葉黃素量大約為6mg,相當於一大碗生菠菜 ,因此他們建議每週至少吃5次菠菜,將可降低88%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發生率。

(資料來源:Eye Di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Diet carotenoids, vit A, C, and E,and advance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AMA1994;272:1413-1420.)

黑醋栗Blackcurrant

黑醋栗多酚為深紫色粉末,含有四種花青素易於人體吸收,特別是它含有成分很高且可抗氧化的飛燕草色素。研究顯示可改善黑暗適應力,改善血液循環。
‧ 黑醋栗屬虎耳草科,主要發源於歐洲,亞太平洋及北美。外觀為深紫色,直徑1公分有獨特香味的果實。通常用於製酒飲料果醬醋栗科植物有150多種,但只有ㄧ群叫做黑醋栗(無核小葡萄乾)的物種用做治療用途。

枸杞子

本草綱目有記載『枸杞久服,補精氣不足,易容顏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主治: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枸杞所含類葫蘿蔔素最主要為玉米黃質,其含量最高可達4-5mg/100g,玉米黃質與葉黃素同樣可以保護感光細胞,減少黃斑部病變發生率,更印證古代文獻中所記載為明目之方

(資料來源:Investigative Ophalmology of Visual Science 2002;2003)

標籤: , , ,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雞尾酒療法控制有一套


小心眼睛也會有「過勞死」!一名六十五歲的劉先生,是一位科技公司老闆,經常加班應酬,有很重的煙癮有一天突然發現視力模糊,且左眼有黑影遮住的感覺,原本以為是飛蚊症,不以為意,後來情況愈來愈嚴重,至眼科檢查才赫然發現是罹患「老年黃斑部病變」(ARMD),後來透過雞尾酒療法治療,終於讓視力不再進一步惡化。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底病變之一,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所做調查研究發現,年紀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中,有9.2%的人患有早期黃斑部病變,人數比例不少,而1.9%屬於嚴重程度病變,對視力的影響很大,是導致眼盲的主因。而且老年性的黃斑病變無法像白內障手術一般,可以藉由手術恢復完全正常的視力,所以如何預防黃斑部病變,以及如何有效治療,避免惡化成為中重度黃斑部病變,顯得非常重要。

  目前醫界並未徹底了解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成因,但是知道除了年齡以外,還與抽煙、高血壓、動脈硬化與長期的日光曝晒有關。嚴重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特徵是視網膜下方有新生血管形成,會逐漸導致黃斑水腫、出血,而導致感光細胞退化無法有正常的視覺功能,最終形成疤痕而無法治瘉。因此如果有新生血管形成,我們需要積極的治療以免視力無法挽回。老年性黃斑病變的新生血管與癌症供應腫瘤細胞的血管非常類似,都會受到病灶處過多的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刺激而越長越多,所以治療癌症的抗血管生成藥物也被應用在治療黃斑病變上。對於已經形成的新生血管,一般可以使用雷射來催毀, 為免傷及無辜細胞,使用特殊藥物導引的光動力雷射(PDT)治療是最佳的選擇。因為黃斑部病變是多因素造成,無法以單一方式治療,於是治療黃斑部病變,也有類似治療癌症的雞尾酒療法多管齊下的概念。

  王孟祺醫師所提出的治療黃斑部病變的雞尾酒療法,是結合光動力治療、注射抑制血管增生藥物,再加上口服抗氧化營養素(包括維他命C 和E、β-胡蘿蔔素,以及氧化鋅等)三合一治療方式。王孟祺醫師表示:如果已經有新生血管增生時,一定要接受治療,透過光動力療法治療,能對新生血管組織作選擇性的破壞,並保留正常感光細胞、色素上皮細胞或脈絡膜組織。注射抑制新生血管藥物(如:Avastin癌思停或Lucentis樂舒晴),可以進一步抑制新的新生血管生成,減少黃斑部水腫,且是唯一可以讓視力進步的治療藥物。而根據美國研究,抗氧化劑包括維他命C 和E、β-胡蘿蔔,對於老年性中重度黃斑部病變患者,可減低病情惡化。

  結合光動力療法、注射抑制血管增生藥物,再加上口服抗氧化劑的雞尾酒療法會比單純使用一種治療藥物,效果來得佳,此三者為合併使用,醫師會視情況調整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的頻率,有需要時使用光動力療法來去除新生血管,並維持每天服用抗氧化劑,可在視網膜感覺層傷害最少的情況下,達到保存中心視力的效果。

  預防眼睛過勞死,甚至提早罹患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許繽如提醒,一定要每隔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幾分鐘,還要有充分休息,不能有太大壓力,以及適度補充營養。否則黃斑部病變拖太久而不治療,恐怕會有失明的可能,所以不得不慎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1,18&id=12377

標籤:



維生素D 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視力對人類來說很重要,我們藉由雙眼不只是看見這世界的美,它們還能幫助判斷眼前的食物能不能吃、水是否乾淨。從「為何少女喜歡粉紅色? 這跟演化有關係的啦~」這篇文章能知道人類對顏色的喜好其實是為了在物種競爭下更具優勢的演化結果。

然而,最近這一個世紀,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二十世紀之前,人們比較常把眼睛用於看遠的用途,如今,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盯著電腦螢幕與閱讀,這個改變來得太快了,我們的遺傳因子還來不及適應這樣的改變。

用眼過度導致眼睛提早老化,從電視廣告與平面媒體我們可以發現訴求視力保健的產品相當的多,從比較早期的山桑子,到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葉黃素等都是認知度很高的保健素材,只是除了這些新的保健素材之外,此文章告訴我們有一些基本的營養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新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D 濃度高的女性,老年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簡稱 AMD)的風險較低。75 歲以下的女性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D,似乎能減少導致失明的風險

研究者說 75 歲以下的女性當中,攝取最多維生素 D 的人發展成老年黃斑病變的風險減少了 59%。

研究者也發現血中維生素 D 的濃度高於 38 nmol/L 的女性早期老化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減少 48%。 根據 Institute of Medicine 的研究,血中維生素 D 的濃度只要大於 50 nmol/L 就以足夠了。

在此研究當中的女性,其維生素 D 的最佳來源是牛奶、魚、營養強化的人造奶油與穀類。此外還發女性們直接接觸陽光的時間與 AMD 之間並沒有存在直接的關聯,當我們直接被陽光照射的時候,體內能自行合成維生素 D

老年黃斑部病變導致不可逆的視覺喪失

老年黃斑病變是慢性、遲發的一種疾病,它會使得視網膜中央的黃斑部退化。此疾病是主要導致成年人不可逆視覺喪失的主要原因,影響 8 千 5 百萬 40 歲以上的美國成年人。

研究作者是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的 Amy E. Millen 博士,她與同僚們研究了 1,313 為女性的資料,從中調查血中維生素 D 的狀態是否與早期老年黃斑部病變有關。

研究者們藉由檢血中 25(OH) D 來測量維生素 D,可能來自於曬太陽或食物。

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維生素 D 有類似的作用

研究們表示他們的研究是第二個發現老年黃斑部病變與維生素 D 有關連存在。當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此發現,同時也讓我們更瞭解有關維生素 D、基因與生活中早期黃斑部病變發展危險因子之間的關係。

此研究已經發表在四月的眼科檔案(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關於本文
文章來源:WebMD
文章標題:Vitamin D Levels May Affect Macular Degeneration Risk
文獻來源:
Millen, A.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April 2011;vol 129: pp 481-489.
整理編譯:Sidney

http://tyig-health.blogspot.com/2011/04/d.html

標籤: ,



如何預防老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 劉寬鎔 醫師 / 臺安醫院 - 眼科

隨著社會年齡層的老化,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部變性已漸成為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斑部是眼球後部視網膜最中央的一塊小區域,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中心視力隨即受到影響。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即是視網膜黃斑部隨著年齡增加所發生的病變;可大略分"乾性"與"溼性"兩種類型
乾性類型的黃斑部變性屬於較為單純的退化或老化,視力退化很慢較不易達到"失明"的程度。少數的"乾性"會轉為"溼性"。

溼性的黃斑部變性是網膜下長出了不該長的脈絡膜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會滲出液體或出血,造成視網膜剝離,因此稱為溼性。溼性變化進行快速,可短時間內造成失明
症狀包括:
視力模糊。
視物扭曲變形。
視中心光感變灰暗,嚴重時甚至產生塊狀暗點遮住中心視線,即所謂的中心盲點,喪失閱讀能力。

老年性黃斑變性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吸煙﹙包括二手煙﹚、日常飲食、高血壓、高血脂症以及過度的日光照射
這些因素,除了遺傳外皆是可以預防的後天因素。其中吸煙更是臨床已證實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戒煙對吸煙者是最重要的預防工作。其他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皆可以內科療法控制。日光照射方面則在強光下應戴棕褐色太陽眼鏡以避免有害的藍色光譜。

飲食方面,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顯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E、beta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鋅(硒銅)可以減少病情惡化。其他維生素包括B12,葉酸及維生素D,最近也被證實可以減少黃斑部病變發生的機會。beta胡蘿蔔素因為治療效果不佳以及可能增加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因此已不建議補充服用。

除了以上之維生素與礦物質之外,目前可能是最重要的營養補充品為類胡蘿蔔素之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及omega 3 脂肪酸之EPA與DHA。

類胡蘿蔔素

在自然界有六百多種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可發現二十種。其中僅有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存在眼內視網膜之黃斑部,葉黃素在血清內可轉變成玉米黃素而在黃斑部已多數轉化為玉米黃素。這兩種黃色的色素存在黃斑部的作用是濾過有害的光線(如同眼內太陽眼鏡)以及抗氧化兩種作用,以保護網膜內部的光感神經細胞免於受到傷害及退化。

研究顯示含高量葉黃素的飲食可能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機率,因為黃斑部病變患者體內血清葉黃素濃度較低,服用葉黃素可增加血清及黃斑部葉黃素含量。另外黃斑部高葉黃素含量可增加視力敏感度,食用大量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改善視力,也可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食物來源包括:深綠色葉菜類如甘藍、菠菜、花椰菜、萵苣、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瓜類、黃色玉米、黃椒、奇異果、葡萄、橘子、柿子、蛋黃、枸杞子、綠藻類等,其中枸杞子玉米黃素含量最高

由於類胡蘿蔔素屬脂溶性,食用時加一些食用油可幫助腸胃吸收。目前之葉黃素建議每日劑量為6到20毫克,以菠菜為例,半斤菠菜即含有36毫克之葉黃素足夠一家人食用。若無法食用足夠之天然食物,則可補充葉黃素製劑。

EPA與DHA

視網膜組織內所含之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較身體其他部位為高。EPA有防止血小皮凝集和使血管舒張的作用。DHA約佔視網膜細胞的脂肪酸,50~60﹪,比腦部還高,對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之光刺激傳導十分重要。研究顯示EPA與DHA的攝食量越高老年黃斑部變性發病率越低。另外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血中三酸甘油脂,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能緩和自體免疫發炎症狀。而天然食物中深海魚類如鮪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鮭魚等之EPA與DHA含量較高。目前建議劑量為每天總量1000毫克。以鯖魚為例,每100克之鯖魚即含有900毫克之EPA與1800毫克之DHA。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深海魚油製品可供選擇。需注意的是,身體若有出血狀況應暫時停止食用,因為EPA與DHA會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

其他健康食品包括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山桑子、藍莓等有抗氧化作用可促進循環及保持血管健康。含大豆異黃酮的豆類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皆可酌量攝取。但是其對治療與預防黃斑部病變的效果尚未經大規模臨床實驗證實。

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最近的研究顯示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白米飯、麵類、麵包等會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容易增加老年黃斑變性的罹患率。因此建議食用較粗糙的全穀食品

總之預防重於治療,除了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外,應多吃深綠色蔬菜類,魚類,黃豆類食品及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與多種莓類,核果及全穀雜糧,少吃高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的紅肉類,減少食用白米飯麵類等,不但可降低中老年發生黃斑變性的機會,而且可以使身體更健康

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4545

標籤: , ,



山桑子(Bilberry)VS. 葉黃素(Lutein)


=====葉黃素(Lutein)的小檔案

葉黃素是人類視網膜最重要的營養成份。在眼睛視網膜的黃斑部(視力中心),以及水晶體含有高量的葉黃素,而葉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需由食物吸收。葉黃素(Lutein)是視網膜黃斑部的重要成份,近年來在歐美醫學界用於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頗有療效,對於其他如近視引起的視網膜病變也認為有效。因此近來許多近視族群都在服用Lutein,包括兒童近視預防也有許多人使用。但Lutein的使用必須長期服用,才能感覺得到效果。

http://www.healtheye.com.tw/news/news_view.php?newsId=119

****葉黃素可以保護我們的眼睛,減少那些眼病的威脅?

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白內障
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色素變性 (R.P.)
乾眼症
視神經委縮


****葉黃素的其他功效

對於癌症腫瘤的預防,特別是乳癌、肺癌
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
增加皮膚及黏膜組織抗紫外線功能
增強免疫系統

****哪些人應注意葉黃素的補充

乾眼症狀者
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者
眼睛容易疲勞流淚者
高度近視者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
退化性視網膜黃斑部區病變者
接受過近視雷射者
腎功能退化導致視網膜退化患者

http://www.panwelcome.com/chn/Lutein_info.htm

****葉黃素應該如何補充?

葉黃素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需由食物吸收,主要存在一般的深綠色蔬果中,例如:甘藍、菠菜、綠花椰菜、香菜、南瓜、豌豆、芥菜、玉米、奇異果、葡萄、柳橙等。每人一天大約需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需要量隨著用眼時間的長短,生活習慣是否良好與傷害因子是否嚴重等因素而不同

如果不常食用這些有益眼睛的食物,也可藉由服用含葉黃素的健康食品或添加物來補充。雖然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和白內障這兩種疾病通常年紀較大時才會發生,但並不代表只有中老年人才須補充葉黃素,葉黃素的補充還是越早越好。 但葉黃素必須長期服用,才可得到效果,症狀不佳者需增加攝取量,應遵照醫師建議(一天最高攝取量可達20mg)。

另外如果你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是高度近視者、眼睛容易疲勞流淚者、經常會在大太陽下曝曬者、接受過視雷射者,及患有乾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退化性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退化性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等的人更應注意葉黃素的足量補充喔!其他身體保養知識可以來這參考~http://ol.xn--zqw521cnht.tw/


=====山桑子(Bilberry)的小檔案

山桑子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原產於北歐、美國的北方及加拿大。這種被稱為「歐洲藍莓」的紫黑色山桑子果實和「美國藍莓」類似,很容易被人們所混淆。

在一些研究中發現:山桑子比藍莓含有更多的珍貴有效成份-「花青素(Anthocyanosides )」,因而被廣泛使用在改善視覺的敏銳度和夜盲症,而不像藍莓一樣,只是當成果醬、食品添加的原料。

山桑子中特有的花青素抗氧化成分,便被人們用於維繫血管的完整、強化微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維繫正常眼球壓力,以紓解廣泛的眼睛問題

****山桑子有效成分看這裡

在已知的科學領域中,科學家發現「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 )」並非單一成分,而是集合了500種以上的化合物總稱,這些化合物就是形成蔬菜及水果的顏色來源。「花青素」則是「生物類黃酮」這複雜大家族中的一個小家庭,提供了高等植物中紅色、紫色、紫紅色與藍色所需的植物色素來源,是一些藍紅色的黃酮化合物。

花青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抗氧化能力約是維他命E 的50倍),可維持正常的細胞連結、血管的穩定、增進微細血管循環、提高微血管和靜脈的流動。而山桑子是一種富含「花青素」的天然植物,在山桑子的成熟紫黑色漿果中,曾被發現有超過15種的花青素的成分。值得一提的是:山桑子中的花青素成分,能有效抑制破壞眼部細胞的酵素,這也說明了山桑子為什麼有益於眼睛的健康

在許多的臨床研究中顯示:山桑子所含的花青素(Anthocyanosides),在治療循環系統失調、血管的靜脈曲張、動脈或靜脈上的失調都有所幫助。花青素在歐洲,也已被用來強化微細血管、增強膠質、改善腦功能,並在體內作為抗氧化物,且它對腎臟似乎也有一種特殊的親和力,可幫助強化腎小球(腎臟中的過濾系統部分)內較為脆弱的微細血管

****花青素小兵立大功

花青素藉由本身超強的抗氧化能力,穩定內皮細胞上的磷脂質,來保護動脈與靜脈的細胞避免被自由基破壞,並增加膠質及黏多糖的合成,以維持動脈壁的完整性。花青素也可以預防聚集物依附在血小板內表面上產生過度凝集的現象,並且更進一步附著於內皮表面上以做為防護措施。在一些臨床的試驗中,花青素亦可避免膽固醇被氧化,改善了人們的動脈粥硬化現象

****特別需要山桑子的人

有下列疾病症狀者:近視、遠視、老花眼、視網膜退化、夜盲症、黃斑退化、青光眼、老年白內障、糖尿病所引發的視網膜病變與白內障等疾病患者

****怎麼吃?吃多少?

建議最佳的使用時機為:空腹食用吸收較好。不過山桑子屬漿果類食物,大量食用會有輕瀉的作用,因此胃寒的人,建議飯後吃。

一般常見的山桑子補充品有兩種形式:(1)含有標準化25% 花青素Anthocyanosides的山桑子製品,每天使用的量為240 ~ 600毫克。(2)含有山桑子漿果粉末的山桑子製品,每天使用的量為1000 ~ 2000毫克。三歲以上的幼兒(先天性弱視者),可減半使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11905644

****老祖宗的智慧

另外,參考中醫的理論基礎,可發現山桑子漿果味酸入肝、色黑入腎經,因此山桑子可說是補肝、腎的營養補充品。一般而言,肝、腎若比較健康,相對的眼睛問題也會比較少。

****替代食物

除了山桑子之外,也可多吃其他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如紅、紫、紫紅、藍色等顏色的蔬菜、水果或漿果,例如:紅甜菜、紅蕃茄、茄子、黑櫻桃皮、巨峰黑葡萄、加州李、油桃。記得吃下最重要的,也就是含深色的部分喔

依循建議的攝取量使用時,山桑子萃取物幾乎沒有副作用,亦不會和一般指示藥品有相互干擾的狀況發生,對孕婦或哺乳者亦無明顯副作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111905644

標籤: , , , , , , ,



台大名醫 校園門診便宜免排隊


很多民眾都有到臺大醫院看診的經驗,因為是醫學中心不只收費不便宜,幾個月前可能就得排隊預約,不過其實這些名醫在台灣大學校園內的保健中心也有門診,現在正值暑假期間,看病根本不需要排隊,如果是學校師生,拿健保卡只要50元。

小朋友痛得哇哇大叫,醫生拿出碘酒,仔細替他擦藥,這間看診間看來就和一般的醫院沒兩樣,但是這裡不是醫院,而是台大校園內的保健中心。

翻開醫生名單,拔牙權威章宏浩擅長白內障手術的陳偉勵及皮膚科名醫陳昭旭,都是台大醫院主治醫生,價錢方面,台大醫院掛號費、部分負擔、藥價,加起來至少要500元,不過保健中心,一般民眾150就能看,校內師生甚至只收50元。

學校統計保健中心有6%病患是來自外面的民眾,因為到台大校園看醫生不只不用排隊、收費便宜,又可以享受和台大醫院同樣的醫療品質,難怪成為民眾看病求診的新選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4/11/2wu21.html

台大保健中心

標籤: ,



餵小孩吃飯 掌握技巧不費事


很多家長常有的疑問是:「每次餵小孩吃飯時,他總是動來動去,不讓我餵…」「嘴巴都不閉起來,常讓食物掉出來,該怎麼辦呢?」

孩子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也許是頭頸部擺位不正或控制不佳、嘴巴附近過度敏感、下顎功能控制或口腔功能不佳。若經醫師或語言治療師評估後,確定是上述的問題,可以嘗試幾種方法來改善

三指控制法:在進食或喝水時,利用拇指、食指、中指來協助孩子控制下顎的開、張、吸吮或咀嚼。家長可以從孩子的前方或後方來協助,方法如下:

從孩子的後方協助:餵食者坐在孩子的後方或斜後方,手臂繞過孩子的肩,大拇指置於耳朵(顳顎關節處),先穩定孩子的頭部;食指置於下唇的下方,控制下顎的開、張及下唇的閉合;中指置於下巴後方,控制下顎的閉合,及避免舌頭將食物外推(如圖1)。

從孩子的前方協助:大拇指置於下唇的下方處;食指置於耳朵(顳顎關節處),中指置於下巴後方(如圖2)。

抿嘴練習(固態或稠狀食物):在食物進入孩子的嘴巴之前,保持閉唇,當餵食的湯匙碰到嘴唇時,要求孩子把下顎些微張開,讓湯匙水平地放入嘴巴後,注意孩子自己是否能很快地將嘴唇閉上(抿嘴)或協助幫他閉上,再慢慢將湯匙水平拉出,可訓練孩子抿下食物的能力。

避免讓孩子把頭往後仰(如圖3),家長也不要用湯匙刮孩子的牙齒,讓食物掉入嘴巴。

抿嘴練習(液態食物):將杯緣置放於下唇牙齒前,要求孩子能以嘴唇含住杯緣(抿嘴),再慢慢抬起杯子,讓液態食物能慢慢流入口中(如圖4)。

訓練喝液態食物初期,建議先以半流體(如米麩或燕麥粥)為主,嘴唇較容易控制,當嘴唇控制更穩定後,再改為開水。

咀嚼訓練:把較有嚼勁的食物,如肉乾、魷魚絲等,放置在臼齒咬合面,可誘發咀嚼的動作。

咀嚼食物的過程中,避免孩子張口太大而讓食物掉出。

貼心小叮嚀

當您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若孩子有不正常的反射動作(牙齒緊咬不放)或異常行為(嗆咳)時,應立即停止動作,避免發生意外。(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語言治療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4/78/2wu9i.html

標籤:



吃強化免疫產品 醫師:小心更失調


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每年有數百億商機,但保健食品吃出問題的情形屢見不鮮,醫師發現,有免疫疾病體質的人,吃了所謂能「強化免疫」的產品後,反而免疫系統大亂,導致病情嚴重發作。

台大醫院皮膚科蔡呈芳醫師表示,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很多免疫疾病會從皮膚直接反應,例如乾癬,就是免疫體質造成的皮膚病,門診中經常有民眾吃了所謂「強化免疫」的保健食品,包括靈芝、樟芝、巴西磨菇、螺旋藻、桑黃…等,導致乾癬惡化

蔡呈芳說,保健食品有抗氧化、強化免疫、調節免疫等不同訴求,抗氧化作用類似消炎,調節免疫類是讓低下或反應過強的免疫恢復平衡,其中,強調增加抵抗力免疫力的產品須慎用,它可能會「過度活化」某些人免疫系統,反而使免疫更失調

吃保健食品是否會誘發過敏反應?蔡呈芳說,目前並沒有針對保健食品做對照性的科學研究,因此無法直接判定,但從免疫機轉來看,是「很合理懷疑」。

至於保健食品宣稱的排毒、好轉反應,蔡呈芳認為,保健食品號稱的排毒好轉反應,疾病惡化常持續三、四個月,甚至一年還好不了,他提醒,排毒好轉反應若嚴重到身體無法承受,應立即停用相關產品,並盡速就醫,否則可能因嚴重發炎感染送命。

萬芳醫院營養師張家恩表示,保健食品中含有酵母菌、紅麴,都要特別小心。酵母菌成份會讓陰道念珠菌感染的婦女、性病患者、口腔潰爛患者症狀更嚴重,不明的消費者吃下肚有風險。能降血脂、促進代謝的紅麴中若含橘黴素超標,對肝腎功能也有害

有紅斑性狼瘡體質的營養師謝宜芳,廿幾歲發作一次後,注重飲食,迄今未發病,她建議有免疫體質或疾病的民眾從飲食著手,多吃新鮮蔬果,別亂吃保健品,生菜苜蓿芽會誘發免疫反應,相關體質者別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3/4/2wssx.html

標籤: , , , ,



咖啡新觀念


愛或不愛喝咖啡的朋友們都需要看:

許多人喜歡喝咖啡,但對咖啡的觀念卻不一定正確,今天要來介紹〝咖啡新觀念〞的相關資訊。

【咖啡新觀念】

「來一杯咖啡」已經成為現在最流行,最常見的交際方式。

絕大多數的西方人將它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台灣,特別是最近這幾年,一家家各式風格的咖啡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台北街頭,可說咖啡文化已深植台北人的心。

到底咖啡有何魅力,讓許多人留戀其中,除了品嚐一杯好喝的咖啡外,更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

但是您知道嗎?享受一杯美味咖啡的同時,

更對您的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助益呢!在你下回品嚐時, 不妨對咖啡先有以下的健康認知。

咖啡的營養價值

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咖啡豆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菸鹼酸、鉀、粗纖維、水份等營養成份。此外、咖啡還含有咖啡因、單寧酸、生物鹼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

咖啡對人體的健康效用

咖啡是目前被人類使用最久卻又誤解最多的飲料, 許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許多方面, 咖啡因對人體並沒有過去想像中有健康的危害; 反之,咖啡中一些的成份對於人體有很多的保健功效,都慢慢科學家發現。

目前,已知道咖啡的特殊成份對人體的生理反應如下

****抗氧化的效果

咖啡中含有豐富的咖啡因、咖啡酸、綠原酸等成份, 可以有效抗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自由基, 而自由基是造成許多疾病(如心肌病變、動脈硬化、中風、肺氣腫、巴金森氏症)的主因。

自由基過多會使身體代謝受到影響,破壞細胞進而使得器官組織受影響。

****保護心臟血管的功能

咖啡含有高成份的多酚化合物,這一類化合物是強力的抗氧化劑,能延緩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時間高達三倍, 可以溶解血液凝塊及阻止血栓的形成;咖啡還可以增強血管收縮,避免血管擴強而頭痛

此外,少量的咖啡也可以增強心肌收縮能力,促進血液循環, 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提神醒腦


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系統, 延長腦部清醒的時間,使思路清晰、敏銳,且注意力較為集中,可提高工作及學習的效率。

****抗憂鬱

少量的咖啡可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紓解憂鬱的現象。

****控制體重

咖啡因能提高人體消耗熱量的速率,一項研究發現100毫克的咖啡因(約1杯咖啡),可加速脂肪分解,能使人體的新陳代謝率,增加百分之三至四,增加熱能的消耗,適量飲用,有減重效果。

****促進消化

咖啡因會刺激交感神經,提高胃液分泌, 如果在飯後適量飲用,有助消化。

****利尿

咖啡具利尿作用,可提高排尿量,因而使上廁所次數增加。

****改善便秘

咖啡可刺激腸胃激素或蠕動激素,產生通便作用,可當快速通便劑。

****降低患腸癌或直腸癌的機率

咖啡含有天然抗氧化物。

****止痛

咖啡因做為一個藥品時,可以加強某些止痛劑的效果。

****增強身體敏捷度

咖啡因也有助於在運動時,使運動閥值降低,增加身體的敏捷度,使運動員締造較好的成績。

****降低得膽結石的機會

最新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喝2-3杯咖啡者比起從不喝的人,平均得到膽結石的機會小了40﹪。

此外,咖啡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收斂性及止血、防臭的作用。

****咖啡對身體的危害

1.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咖啡因會導致骨質疏鬆症,且某些研究發現,咖啡因雖會增加鈣質排泄,但並非造成骨質疏鬆的高危險因素,鈣質的攝取不足才是主要原因,因此仍建議應該注意鈣質的充分攝取。

2.咖啡對血脂肪、血壓、心臟病與癌症的發生率, 目前研究人員還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咖啡因相關性。

3.喝咖啡過量雖然可能會妨礙胎兒的發育,

但未能證實是否會導致早產或嬰兒出生體重不 足。 不過仍然奉勸孕婦少喝咖啡為妙,因已有夠多的研究指出,

咖啡因會降低婦女受孕的機會,增加流產的風險,阻緩胎兒的發育。

http://www.e-qcc.com.tw/inthenews.asp?n_id=83

標籤: , ,



認識進口咖啡豆


****認識中美洲咖

中美洲為連接南北美洲的陸橋,共有七個國家,分別為貝里斯、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巴拿馬。中美洲七國皆生產咖啡,其中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與宏都拉斯為全球咖啡出口國前十大

中美洲擁有陽光、土地、和高山的自然優勢,與充足的勞動人口,使得該地區得天獨厚,種植生產高品質咖啡。在十九世紀晚期,咖啡已經成為中美洲國家經濟成長的指標....

****中美洲各國咖啡特色介紹
.詳.

標籤: ,



午餐後喝咖啡 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發病機率


適量的飲用咖啡對身體有益無害;巴西聖保羅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午餐後至少喝一杯125cc的咖啡,有助於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病發機率

研究員沙托雷利(Daniela Sartorelli)使用法國1990年開始的一項研究資料發現,喝咖啡時間和糖尿病病發有很大的關係;研究顯示,午餐後喝咖啡的女性發展出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減少34%,在其他時段飲用則未發現相同保護效益。

沙托雷利認為喝咖啡可預防糖尿病的可能原因,是因為咖啡可減少人體吸收食物中可能引發糖尿病的鐵質。不論咖啡有沒有含咖啡因或加糖,均呈現相同防禦效益,雖然這項研究只針對7萬名年齡介於41至72歲女性,但在男性身上有相同作用。

第二型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慢性疾病,遺傳基因與環境因子如飲食、運動等皆會影響發病年齡與病程進展。第二型糖尿病併發症很多,例如白內障、腎衰竭、青光眼、冠心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腦中風、組織壞死甚至要截肢等。咖啡不僅可以減肥,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想要遠離第二型糖尿病就要選對時間喝咖啡

醫界研究指出,每天喝咖啡最好的時間是:

春冬季的下午三至五時,
夏秋季的下午四至六時,
因為這是人體最疲憊的時刻。



http://www.e-qcc.com.tw/inthenews.asp?n_id=110

標籤: ,



最好別用有色吸管


小心用吸管喝熱飲,重金屬鉛、鎘也吞下肚!
黃色綠色吸管 含鉛超標最多


消基會調查八十件早餐店及夜市吸管,發現全台有十家早餐店的黃、綠顏色吸管含鉛超標,違規比例達一成二,全數都集中在早餐店,不符規定的吸管顏色,九件是黃色、一件是綠色。

消基會要求衛生署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沒入銷毀不合格的吸管,限期不改正要處以三萬到十五萬元罰鍰,同時提醒民眾,色彩越鮮艷的吸管含重金屬風險越高,而據過去調查結果,以黃、綠、橘色吸管風險特別高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常用吸管喝熱飲,一旦熱飲把鉛溶出,即使只是微量的鉛,長期下來仍會造成鉛中毒,影響孩童腦力,功課退步,健康受損,建議選用無色透明吸管相對較安全

****無色、透明吸管 較安全

消基會指出,依「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的塑膠類規定,材質重金屬鉛及鎘的含量,應低於一○○ppm以下(百萬分之一,毫克/公斤)。但這次調查發現,合格的吸管完全沒驗出重金屬,但是十件不合格吸管被驗出含鉛,就高於一○○ppm很多。

台大環工所教授兼主任駱尚廉表示,鉛、鎘常常用作早期製造塑膠製品的填充物,讓塑膠品表面光滑,但目前製程技術已可不再使用這些重金屬成份。駱尚廉提醒,飲用高溫飲料時不要使用吸管,一旦口感上感覺會燙,大約就有四十度,很容易把塑膠餐具重金屬給溶出。(更新日期:2010/02/03 04:11)

http://www.98173.com.tw/forum/Forum_Page.aspx?tid=69549

標籤: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尿毒病患 保健4招


尿毒症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疾病,原則上,通常是一些腎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才會發生,所以適當的保健措施很重要,署立豐原醫院腎臟科主任劉益坊表示,尿毒症確實是較難治的一種疾病,患者除接受治療外,日常生活的保健措施也應確實做好,例如限制鉀、限制鈉、限制水、控制蛋白質的攝取,有助於避免病情惡化。

劉主任指出,這四項飲食原則中,以限制鉀攝取的原則來說,腎衰竭患者常會減少排瀉鉀離子的能力,若慢性腎衰竭患者出現尿量減少、少尿症、酸血症、感染、創傷導致分解代謝增加、使用類皮質素、熱量攝取不足等,都可能發生血鉀升高的情形。

劉益坊主任進一步指出,鉀離子易溶於水,當食物煮熟煮後,鉀會流於湯汁中,所以最好不要喝湯汁;含鉀高的食物包括濃肉湯、雞精、牛肉汁、人參精、咖啡、茶葉、運動飲料、哈密瓜、巧克力、梅子汁、草莓、乾燥水果、堅果類、番茄醬等,患者應特別注意

以限制鈉攝取的原則來說,若患者出現水腫、高血壓或充血性心臟病時,需配合限制鈉的飲食,忌食任何醃製及添加鈉鹽的各種加工食品,每日鹽分攝取量也要按照醫師指示食用,烹調時可用白醋、薑、蒜、花椒、胡椒粉、白糖、肉桂、香菜、檸檬汁等;辣椒醬、豆瓣醬、醬油、沙茶、番茄醬等都是鈉含量高的調味醬料,使用時需計量使用。

劉益坊主任指出,以限制水分攝取的原則來說,患者體內水分過多,容易導致呼吸急促、高血壓、充血性心臟衰竭及肺積水等等,所以每天攝取的飲用水、飲料、藥水、點滴、水果等,都必須以患者前一天的尿量再加上500至700毫升的水分來估計;若必須嚴格控制水分者,可用小冰塊來解渴

以控制蛋白質攝取的原則來說,控制蛋白質必須同時配合足夠熱量的攝取,因為如果熱量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所以建議攝取的蛋白質量,其中5至7成5必須來自於動物性蛋白質,包括:雞肉、鴨肉、魚肉、肉類、雞蛋、牛奶等等皆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2/128/2wq29.html

標籤:



每天2培根 血糖直直升


每天兩培根,小心血糖直直升。

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兩片培根肉,糖尿病風險就會暴增百分之五十。每天來一根香腸,或吃個小漢堡、幾片臘腸,糖尿病風險也會直線上升。只要每天吃一百公克紅肉,大約只有半塊牛排,得糖尿病機率大約增加五分之一。

研究數據更顯示,在冷盤肉品、絞肉等加工肉類助威下,糖尿病風險更是大幅成長。一天只要吃五十公克,相當於兩片培根肉或一根香腸,罹患糖尿病風險就會增至五成以上。

據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人數約一百萬到一百二十萬人。在英國,至少有兩百五十萬人罹患糖尿病,多半是肥胖造成。糖尿病症狀包括口乾舌燥、排尿次數增多、疲勞倦怠等。糖尿病可能引起失明、腎衰竭、心臟病、中風等嚴重併發症。

研究人員追蹤三萬七千零八十三名男性達二十年,另分析兩份研究報告,共十六萬七千零七十四名女性參與研究,追蹤其飲食習慣、糖尿病史,時間分別為二十八年、十四年。結果發現,每天吃加工肉類、紅肉,都會使糖尿病風險上升。

研究人員解釋,加工肉類含有大量的鈉、亞硝酸鹽,這些成分很容易引起糖尿病。吃紅肉雖然可以補鐵,但一旦攝取過多鐵質,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機率。從數據來看,加工肉類危害更甚於一般肉類。

研究也發現,一天吃一份堅果、全榖,或採用低脂飲食,可以減少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百分之十六至百分之三十五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2/128/2wq3e.html

標籤: ,



美研究 基因療法可消滅血癌腫瘤


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基因療法,成功消滅白血病(血癌)末期患者體內的腫瘤,雖然只有三名患者參與第一階段試驗,但治療效果比預期良好,獲致廿年來癌症研究的重大突破。

賓州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基因轉殖技術,改造末期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常見的白血病)病患的自體T細胞,使之鎖定並攻擊血癌細胞表面的「CD-19分子」,再將這些T細胞注射回患者體內,在其體內增生,成為追殺血癌腫瘤細胞的「連環殺手」。

研究人員表示,參與試驗的患者在接受基因療法約兩周後,開始出現癌細胞死亡引發的發冷、噁心和發燒等「腫瘤溶解症候群」。

數個月後,患者的血液中仍可偵測到基因轉殖的T細胞,而且一部分變成「記憶T細胞」,可能有助於防止癌症復發。

試驗結果發現,兩名患者的癌細胞完全消失長達一年時間,另一名患者的腫瘤縮小七○%。這項治療似乎安全可靠,不過研究人員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團隊計畫在實施更大規模的第二階段試驗之前,再治療四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研究人員表示,試驗結果為治療其他癌症,提供了「抗腫瘤路徑圖」,包括肺癌、卵巢癌、骨髓瘤,以及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等惡疾患者,未來都有可能受惠。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2/4/2wqnc.html

標籤: , ,



瑜伽做過頭 女子椎間盤突出


台中一名26歲的陳小姐,做完瑜伽後,隔天下背疼痛,雙腿無力,幾乎無法下床走路,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脊椎四,五節椎間盤突出,還好手術過後恢復正常;醫生提醒民眾,做瑜伽千萬不要勉強,不舒服就要停止,以免造成脊椎傷害。

瑜珈圖片的各種動作,像這肩倒立,雙腿伸直往肩膀方向彎折,這時脊椎承受非常大的壓力,陳小姐說他當天就是做完這個動作後,隔天下半身痛到無法下床走路。

醫生檢查後發現,陳小姐之前閃到腰,當時脊椎就已經受傷,加上瑜珈的動作彎度太大,脊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才會導致下身無力。

醫生提醒脊椎有受傷的人,在做瑜珈時,一定要慢慢的像這樣彎折的角度,感覺痛或不舒服,就要立刻停止,轉身彎腰也是一樣慢慢轉,不要一次彎的太快,才不會讓脊椎受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2/11/2wqqd.html

標籤: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兒童性早熟VS.單純性乳房早發育


性早熟有兩種一種是中樞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另外一種是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的性發育的過程和正常青春期發育的順序一致,只是年齡提前﹔外周性性早熟主要是第二性征提前發育(乳房發育、月經提前等)。由食物引起的性早熟成為外源性性早熟,是外周性性早熟的一種。

臨床醫生都有這樣的感覺,早熟的 小病人確實越來越多,有些病例與外界環境有一定關係。比如塑料燃燒後產生的二噁英,有雌激素效應,吸入體內後可與雌激素受體結合,成為性早熟的推動劑

如何盡早發現孩子是否性早熟?吳婕翎解釋,最好在孩子3歲、6歲各做一次骨齡檢測,有的孩子可能並沒有明顯的性徵發育,但檢測骨齡超出實際年齡兩歲,檢測骨齡是最好的初篩方法。

對於性早熟的孩子,越早發現治療越容易還沒有性徵發育,年齡小的孩子,只需中藥調理即可,而一旦出現了性腺發育,比如子宮增大,來了月經,則需要同時 接受抑制性激素和補充生長激素的治療,治療周期需兩年,每月來一次醫院,許多家長沒有辦法堅持,而且注射激素對孩子到中年、老年後會有怎樣的負面影響是未 知的。可這些孩子如果不接受治療,可能會帶來將來個子矮小的問題。許多性早熟男孩由於發現得晚,連得到治療糾正的機會也沒有了

****性早熟的危害

  性早熟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危害?據介紹,因為性早熟,孩子有可能終身身高偏矮,影響到自己的外在形象,在找工作、婚戀方面可能受到影響。在心理上,性早 熟的孩子可能因為偏矮不夠自信。另外性早熟會增大女孩遭遇性侵犯的幾率。但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就性早熟本身而言,不會影響孩子肌肉、骨骼、免疫力和智力的 發育

****建議:孩子少吃補品黃鱔甲魚

=====單純性乳房早發育=====

還有一種疾病叫做單純性乳房早發育,患者一般是2歲以下幼兒,2歲以內的嬰兒出現單純性乳房發育是個普遍的現象,在B超下可觀察到卵巢中的個別卵泡增大,分泌的性激素會導致乳房的發育,目前發病原因並不清楚

.更多資訊詳.
.兒童性早熟.

標籤: ,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怕吃紅肉不健康 銀髮族恐缺B12


擔心紅肉不健康,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成了不少養生族的拒絕往來戶,不過,年長者若長此以往,恐有維他命B12缺乏危機!

昨日公佈的一項國人生活習慣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女性紅肉攝取量普遍不高,其中,60歲以上女性、在主食之外的食物,紅肉只佔3%。

恐致假性失智、神經性病變

對此,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陳亮恭表示,紅肉是維他命B12的主要來源,一般青年人不擔心B12缺乏;但年長者的腸胃對維他命B12吸收相對差,一旦攝取量太低造成B12過低,則可能造成假性失智以及神經性病變等,建議還是可以適度攝取。

這項調查是由TVBS民調中心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針對台灣地區1080位20歲以上民眾進行。

針對調查結果,陳亮恭指出,有兩個問題值得重視。首先,這次的調查發現,有高達25%國人完全不運動,其中,30到39歲輕熟女甚至有4成5完全不運動。即使有運動,平均每週也只運動2.4次,每次運動79分鐘,並不算達到衛生署的一星期3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標準。

對此,陳亮恭指出,由此可推測,多數女性習慣以飲食來維持身材,而非運動。但問題是,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可能導致更年期後迅速發胖,埋下更年期後女性糖尿病問題的隱憂。他指出,我國十大死因中,唯一女性高於男性的就是糖尿病問題。

這次調查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老人家們的紅肉攝取量過低,除了60歲以上的女性紅肉攝取只佔非主食類食物3%之外;即使是肉相對吃得比較多的男性,紅肉攝取也只佔了非主食類食物的6%。他認為,這樣將使得維他命B12的攝取量可能不足,雖然衛生署過去的國民營養調查,並沒有指出維他命B12有攝取不足的問題,不過陳亮恭認為,這是因為衛生署拿年輕人的標準來看待老人家,有低估維他命B12缺乏現象的問題。他建議,如果真的不吃紅肉,可能要適度補充維他命B12。

可挑低脂肪部位 低油烹調

對此,馬偕醫院營養師蔡淑玲建議,還是可以少許吃肉,只要挑選脂肪低的部位,並且以低油方式烹調即可,紅肉不是完全不能吃。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則表示,會再檢討老年人的B12攝取建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0/78/2wlgv.html

標籤:



薑黃素可抑制肌腱發炎


英國和德國研究發現,薑黃素可以抑制肌腱發炎。

德國「麥克西米連大學」和英國「諾丁罕」大學研究人員說,實驗顯示薑黃素可以終止發炎細胞週期,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

研究人員「莫巴謝瑞」說,肌腱可以把肌肉的收縮力移轉到骨頭上,讓人可以活動自如。他說,薑黃不是治療肌腱炎的藥,但是他們希望利用薑黃素可以製作出治療肌腱炎或是關節炎的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10/1/2wmru.html

標籤: ,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鳳梨/挑選小撇步 看、聽、觀


●看產期:不同品種鳳梨產期不同,最好吃的季節也不一樣。

五月至七月:以香水、甜蜜蜜、金桂花鳳梨,以及老品種開英種鳳梨為主。

五月至十月:蜜寶及牛奶鳳梨。

看果色:觀察鳳梨果皮顏色,最好挑選果皮金黃帶綠的鳳梨,果皮上稜目要大而凸顯、沒有磨損

聽聲音輕彈鳳梨,帶空盪回音的鳳梨比較好吃;聲音太紮實的表示品質不佳

觀外形果型短的鳳梨品質較優。果皮無裂縫、外傷。如果發現葉片容易折斷或鬆脫,表示已經過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35675

標籤:



研究:黑巧克力 有助視力與思考力


根據英國一所大學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黑巧克力可以幫助提升視力與思考力,研究人員認為,其中原因可能與黑巧克力中富含黃酮醇(flavonols)有關

英國瑞丁大學研究人員邀請30位年紀18歲到25歲男女民眾參與實驗,首先讓他們吃完2種巧克力,再測量他們的視力與思考能力,結果發現剛吃完黑巧克力的民眾相較吃完白巧克力的民眾,在視力與思考能力成績上表現較佳。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第一組吃了含有720毫克的黃酮醇(flavonols)黑巧克力的民眾,在對照測驗、移動速度與方向測驗等視力測驗上表現較佳;為了慎重,研究人員在一周後,進行同樣實驗但是人物對調,結果在第2次視力與思考能力測驗上,吃進黑巧克力的民眾成績都較吃白巧克力的人佳。

研究人員認為其中的差別在於黃酮醇,因為攝取了黃酮醇會增加了流向眼部與腦部的血液流量,因此增加視力與思考表現

黃酮醇多出現在水果葡萄,以及綠茶或紅茶、紅酒與可可等食物中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hysiology & Behavior》期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9/115/2wkbh.html

標籤: ,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輕忽恐失明


現在正值鬼月,眼前若出現黑影、扭曲,先別以為見鬼了,因為那可能是眼睛出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前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中年到老年的族群,如果發覺看東西會有黑影、模糊或扭曲都是主要症狀,假使沒有早期治療,可能會有失明的危險。曾罹患此症的資深藝人阿西(本名楊坤灶)也呼籲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根據104人力銀行對1068位40歲以上民眾的調查發現,有7成以上的中老年人沒聽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這個疾病,其中8成不知道自己也是高危險群,更不知道可能會有失明的危險。

蔡景耀解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視網膜退化疾病,會促使中央凹視覺喪失,是目前導致中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他指出,目前台灣約有9萬名患者,以及25萬有罹患此症狀的潛在病患,年齡、遺傳、抽菸、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以及蔬菜攝食不足都是黃斑部病變的危險因子

蔡景耀說,罹患了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後,對日常生活的活動如煮飯、理財或打電話等都會造成影響,跌倒的風險也增加。長期下來,情緒也會越趨負面,進而影響到社交、甚至全人健康。他建議民眾,可以用阿姆斯勒方格表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自我檢測,來判斷是否罹病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部視網膜科主任林純如則表示,黃斑部病變是由於老化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及其彈性纖維層病變,長出不正常血管後,血管破裂滲水或出血造成黃斑部水腫而成。目前已經有螢光血管顯影術及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兩種診斷方式可以診察,健保也從今年1月起對特效藥有條件給付,黃斑部病變患者可以到各大醫院治療。

資深藝人阿西則偕女兒藝人楊繡惠與大家分享罹病到治癒的心路歷程,阿西說,原本視力模糊,他以為是上了年紀的正常情況,「都老了是要看多清楚?」直到碰巧去衛生所健康檢查,才在量視力時發現,左眼明顯出現霧霧的黑影、物體也有些微扭曲,才發現自己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阿西笑說:「還真的是把人『看扁』了!」

阿西感嘆,之前也因為視力不佳和記憶力退化,怕耽誤到別的演員而推掉了很多戲劇,沒想到視力退化這麼可怕!楊繡惠則說,阿西最嚴重時因為黑白灰三色分不清,常常穿不一樣顏色的襪子,「大家還以為他在搞笑」。兩人也呼籲民眾,不要輕忽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也免失去寶貴的視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9/135/2wkf1.html

標籤: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清華新研究成果 癌症機轉揭密

國內科學界對於癌症的研究,又前進一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研究團隊,找到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關鍵訊號,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讓醫生早點診斷出癌症,或阻止癌細胞的形成。

癌症始終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科學家過去數十年也積極尋找,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李佳霖,解剖時無意間發現,以前以為癌細胞才會有的蛋白質,其實有可能正是引起正常細胞突變,成為癌細胞的原因

這也就是說,如果要預防正常細胞突變,阻擋CD44這個蛋白質進入細胞核,可能就可以防止癌細胞的形成

清華大學這次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在國外期刊,李佳霖也準備與國內醫學院合作,期盼能把人類健康最大殺手,第一時間阻擋門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7/11/2wgar.html

標籤: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胃痛、食慾不振、體重驟降 小心胃癌前兆

房貸車貸、生活費、小孩教育費,父母奉養費,許多民眾被經濟壓力給壓得喘不過氣來,一緊張,就開始胃痛胃漲、腸胃不適,不少人習慣隨身攜帶胃藥、胃乳,不過,醫師警告,如症狀持續半年,體重驟降,小心這可能就是胃癌警訊

慈濟醫院新店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吳鴻誠指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幾乎每個胃癌患者起初都以為只是腸胃功能不好,以致胃痛、身體不適,等到出現異狀,才到院就診,但幾乎都已到晚期。吳鴻誠強調,如能早期發現胃癌,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五年存活率相當高。一旦拖至三、四期,才被確診,通常只能存活幾個月。一般來說,定期接受胃鏡,即能早期發現胃癌組織,遠離罹癌風險。

至於多久做一次胃鏡?吳鴻誠建議,凡是年齡超過35歲者最好每年接受一次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大都屬於自費項目。要是受不了檢查過程中的痛苦,則可選擇無痛胃鏡,透過藥物注射,睡了一覺,等醒來就已完成檢查。

對於年紀大的胃癌患者來說,最難熬的就是腫瘤復發、擴散。一名70多歲女性胃癌患者癌細胞轉移至肝臟,接受一二線的化療藥物,但是嚴重腹水,相當不舒服,得經常進出急診室。由於老人家受不了化療副作用,吵著不想治療了,家屬要求醫師開立止痛藥、或是打嗎啡。吳鴻誠指出,這些作法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對於腫瘤的控制,毫無幫助。

最近晚期胃癌患者多了新選擇,那就是標靶藥物。該名婦人嘗試接受標靶藥物「賀癌平」治療,無須住院,且副作用低。截至目前為止,該婦人情改善許多,也無口破、口腔黏膜發炎等不適症狀。吳鴻誠解釋,此藥物並非對每個晚期胃癌患者都有效。患者需先經過醫師評估,確定HER2為陽性,符合治療資格,才能適用。如果HER2呈陰性反應,就只能倚賴傳統化療藥物。臨床顯示,國內晚期胃癌患者中,HER2為陽性者比率不到一成,大部分患者仍以化療為主,然化療有其侷限性,患者腫瘤縮小的機率偏低

更讓病患感到畏懼的是化療的副作用。吳鴻誠無奈地說,許多患者在接受化療過程中,容易出現腹脹、嘔吐、食慾低落及腫瘤出血等副作用。吳鴻誠指出,僅有少數人在使用賀癌平後,會出現發燒、發冷、起紅疹等過敏反應,比率相當低,與傳統化療相較,副作用症狀少了許多。

有鑑於晚期胃癌的治療棘手,吳鴻誠提醒,如果胃痛症狀持續半年以上,且體重突然變輕,食慾不振,就應有所警覺,至醫院接受檢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97&f_SUB_ID=2780&f_ART_ID=310123

標籤: , ,



小傷口換藥法 護理師報你知

環境準備

環境需乾淨(避免弄髒傷口)、明亮(便於觀察傷口),不可以對著傷口說話、吹氣、或因怕熱而開風扇(以避免口中的細菌及環境中的灰塵飛到傷口上)

換藥步驟

●將所需的用物(包括藥物、敷料、消毒用品)都先打開,準備好。

●拆下舊敷料。如果敷料會黏在傷口上,請事先用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充分浸濕後,再慢慢拆掉

用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將無菌的紗布或棉花棒沾濕後,把傷口上的舊藥物及髒東西擦乾淨

塗上藥膏或優碘,等藥水乾了以後,再蓋上紗布

注意事項

●在執行所有步驟之前及換完藥後,皆需洗手。

●拿紗布時,注意不要碰到要接觸到傷口的那一面,紗布放到傷口後,就不可以再移動了,以免將皮膚上的微生物帶到傷口上。

紗布、棉花棒的包裝一旦打開就不是無菌的狀態了,所以每次換藥皆需換一包新的敷料

清洗及消毒傷口時,需自傷口中間呈螺旋狀向外消毒(如圖),不可來回消毒,以免將傷口外的微生物帶到傷口中

●不同的傷口要用不同的棉花棒消毒,以免交互感染。

●優碘塗至傷口外約0.2公分左右即可。

如果傷口滲液太多或紗布弄濕時,要立刻再換藥

●如果對紗布或膠帶有過敏的情形,可換用減敏紗布和膠帶。但若對藥物過敏,則要停用藥物,並回醫院,請醫師換別的藥物。

●換藥時,要注意觀察傷口的情形,傷口在還沒完全癒合時,會有一些組織液產生,正常組織液的顏色為半透明或淡黃色,無臭。但若有過敏、化膿、發臭或有紅、腫、熱、痛的炎性反應時,需立刻回醫院診治。

傷口的分泌物是微生物溫床,所以換下來的紗布等舊敷料不可以直接丟在未加蓋的垃圾桶中,要用袋子封好再丟棄,以免孳生細菌

(作者為中華民國燒傷學會資深護理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7/78/2wff0.html

標籤: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猴頭菇

學 名:
Hericium erinaceum
同種異名:
Hydnum erinaceum ; Hericium caput-medusae
型態特徵:

猴頭菇的子實體呈淡黃色,扁球形至頭形,10-20公分,菌體背面肉質可食;菌體腹面的子實層為長齒狀,齒呈下垂的錐刺狀,菌柄短實心,呈白色。擔子器和擔孢子生於齒表,孢子無色。在梅雨季後生長,常單生於樹幹上。

猴頭菇功效~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為著名藥膳兩用菌,因其子實體形狀酷似猴子的頭而得名,猴頭菇之子實體呈卵形且不分枝,直徑約4~10公分,新鮮時為白色,乾燥後變為淡褐色,在美國則有『熊頭』之稱

因為猴頭菇屬木材白色腐杉菌,只要在好氣、嗜中溫、微酸性(pH5.5)的環境中即可生長。主要產地在黑龍江、四川、雲南一帶,一般是寄生在橡、胡桃等闊葉樹的朽木上。 因產地之故,中國大陸對猴頭菇的研究最深入,臨床實驗結果最多。依中國大陸對猴頭菇的研究分析指出,猴頭菇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與多醣,且含有七種人體的必需胺基酸,其中麩胺酸(Glutamic acid)含量特別高(0.6422 mg/g),是極富盛名的美味食用菌。

根據劉波所著『中國藥用真菌』的記載,『猴頭菇味甘、性平、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對消化不良、神經衰退與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有良好的功效。』,因此,中國大陸廣泛的將猴頭菇應用於食道癌、胃癌、十二指腸癌等消化系統的腫瘤治療上。經多種臨床實驗證明,經常服食猴頭菇會增強人體消化系統的免疫功能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1202061

食用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製4個階段,直至軟爛如豆腐時營養成分才完全析出。 另外發霉的猴頭菇不可食用 ...

.更多資訊詳.
.宜蘭猴頭菇.
.猴頭菇商品簡介.
.猴頭菇料理.

標籤: , , ,



發炎激素誘癌轉移 學界新發現

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團隊研究發現,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具有千面人特質,它會活化發炎激素IL8,誘使尋常的癌細胞也變癌症幹細胞,這是造成癌症轉移或復發的原因之一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王學偉、台北榮民總院教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邱士華的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內科排名首位的腸胃病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研究闡述一個概念:「癌症幹細胞是被誘導出來的」。

王學偉、邱士華今天指出,癌症幹細胞佔癌細胞的比例不到5%,卻是壞種兼病根,對於化療藥物、放射治療具有高度抗性,還會在體內漂浮,使得癌症如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榮總和陽明研究團隊在老鼠的動物試驗中,發現大腸直腸癌的癌症幹細胞會使出伎倆,就是利用上皮細胞間質轉化轉錄因子snail,去活化發炎激素第8介白素(IL8),細胞從內到外,製造出發炎的微環境,加重其他癌細胞的惡性。

邱士華形容,癌症幹細胞會受生長環境因子調控,「不但自己壞,還會帶壞普通的癌細胞」,如果能一箭雙鵰,命中snail和IL8,就能抑制癌症幹細胞生生不息。

王學偉說,這是首次發現snail和IL8這條癌症幹細胞的路徑,其他研究團隊發現IL4和IL6也有不同的路徑,這也是癌症幹細胞有高度的異質性,宛如千面人。

研究團隊在老鼠試驗中,證實抑制IL8作用,切斷snail和IL8這條癌症幹細胞的路徑,腸癌就會變小,推測某些調控發炎激素的風濕免疫藥物,可能具有輔助抗癌的效果,這將留待進一步研究。100080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5/5/2wct8.html

標籤: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地中海飲食加運動 女延壽15年

荷蘭最新發表飲食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果然是好處多多,女性如果不抽菸而且採用地中海飲食、運動、保持適當體重,那麼可望延壽達十五年,而如法炮製的男性則可多活八年。

這項研究由荷蘭馬斯垂克大學進行。學者在一九八六年採訪十二萬名年紀在五十五到六十九歲的男性女性,而且追蹤研究直到一九九六年。學者們依據有無抽菸、運動、體重及飲食來計算「健康生活方式得分表」。

研究成果發現,地中海飲食富含蔬菜、橄欖油、堅果、魚類及全榖營養,但肉類少,酒也喝得少,讓人英年早逝的危險「大為降低」。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月刊七月號線上版。

英國心臟研究專家汀絲黛爾表示,地中海飲食對人體的好處,在增強抗氧化及抗發炎能力,此外不良膽固醇少,有益於控制血糖值;採用地中海飲食,再加上規律運動,不抽菸,有助心臟及心血管保持健康,減少心臟病發的危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4/4/2w9hg.html

標籤: ,



「乾洗手」洗心安?消基會:肥皂水更有效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4)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導民眾正確洗手觀念,以對抗時下正邁入高峰的腸病毒。消基會醫療糾紛處理委員會醫師黃天祥指出,目前許多公共場合會提供民眾酒精乾洗手的服務,雖然方便,但用來對抗腸病毒其實沒有什麼作用;黃天祥呼籲民眾,用肥皂水來洗手,其實就可以達到很大的除菌效果

目前正值暑期,也是腸病毒流行蔓延的季節;日前報導指出,有一名幼童死於腸病毒重症,而7月底又一名男嬰經腸病毒感染,情況緊急,所幸經搶救後已出院。因此消基會宣導民眾正確的洗手觀念及方式,做為對抗腸病毒的第1道防線。

黃天祥說,根據日本健康生活科學研究所的實驗結果指出,肥皂水可以達到很大的除菌效果,而消毒水雖然效果更好一點,但長期使用下,有傷及皮膚之虞,清水沖洗的效果則較差,因此,平常用肥皂水清洗即可,建議除非居家環境確認有腸病毒感染,再用消毒水清洗

黃天祥進一步表示,目前許多公共場合會提供民眾酒精乾洗手的服務,用來消毒殺菌,但這種方式對於部分病毒、細菌沒有作用,其中也包含腸病毒。黃天祥呼籲民眾,雖然乾洗手方便,但還是以肥皂水作為主要洗手途徑為佳。

最後,黃天祥說,洗手時必須注意,以「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方式,仔細清洗手掌內外、夾縫、關節皺摺、大拇指、指尖以及手腕,並且至少清洗30秒,才能達到真正的手部清潔,拒絕病菌纏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4/135/2waxw.html

標籤: ,



胃脹腹痛 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今天表示,1名65歲男子日前因經常性胃脹及不舒服持續2、3個月而就醫,檢查發現1顆3公分的黏膜下腫瘤,病理化驗結果是「胃腸道基質瘤」。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肝膽腸胃外科醫師黃俊傑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胃腸道惡性肉瘤中最常見的一種,腫瘤細胞是從胃腸壁中控制胃腸蠕動的細胞演變而來,主要成因是細胞的基因突變所引起

他說,胃腸道基質瘤大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平均年齡約60歲,男性比女性稍多,台灣每年超過300人罹患,其中50%至70%發生在胃,20%至30%在小腸,其餘10%至20%發生在食道、大腸直腸及腹腔內。

黃俊傑指出,通常患者的症狀與腫瘤大小和腫瘤位置有關,主要是胃腸道出血、腹痛,但大部分患者在初期是沒有症狀的,主要的診斷需要靠內視鏡或電腦斷層,形態上的表現是胃腸道黏膜下的腫瘤

他說,胃腸道基質瘤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但不需要做大範圍的淋巴結清除,因此若腫瘤不大時,可進行腹腔鏡等微創手術,由於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若是無法切除或是已轉移的患者,可以使用標靶藥物來治療。

黃俊傑建議,罹患胃腸道基質瘤或是健康檢查懷疑有胃腸道黏膜下腫瘤者要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他指出,若是已經接受過手術,也應接受定期的追蹤檢查,剛完成手術者建議3個月追蹤1次,手術超過1年者至少要每年追蹤1次,因為即使是極低風險的胃腸道基質瘤,在手術切除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性。100080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4/5/2wamc.html

標籤: ,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會痛要說! 吊點滴忍痛變靜脈炎

提醒您,如果去打針時,會覺得很疼痛不舒服,千萬別忽視,小心會因此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高雄有一位陳先生,急性腸胃炎到醫院打點滴,打針過程中他一直感覺很痛,但他反應後,護士卻說沒關係,結果回家後他的手整個腫了起來,去檢查才知道得了蜂窩性組織炎。

陳先生的左手臂,有一處像五十元硬幣大小的紅腫,讓他很不舒服,手連抬起來都會痛,醫生診斷這是蜂窩性組織炎和膿傷,他越想越氣,因為他是三天前得了急性腸胃炎,到醫院掛急診吊點滴,他當時在插針時就覺得非常痛,打點滴的過程中,手一直痛得不得了,但是跟護士反應,卻得到忍耐一下就好的回答。

他回家後手立刻紅腫了起來,兩天後他受不了再去另一間醫院就醫,才知道他已經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原因是。導管針注射的部位不當,和留置的時間太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和膿傷,如果不處理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引發細菌感染和敗血症

造成陳先生受傷的醫院表示對病患很抱歉,以後會更小心,也要提醒大家,打針時要特別注意,疼痛就立刻反應,不要忍痛,才不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腫起來越來越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3/69/2w8oh.html

標籤: , ,



中古屋糾紛(買方敗訴)

一位民眾買到三重一戶23年屋齡的中古屋,但直到要裝潢時,土木技師一測量,才發現室內10坪大的房子傾斜了16公分,質疑原屋主惡意隱瞞,要求退還購屋總價的四分之一,大約100多萬元。不過,法官認定中古屋難免破損,傾斜沒有到達重建房屋標準,判定買方敗訴

棒球一丟,立刻滾啊滾,新屋主廖先生站在廚房的位置,氣到不行。新屋主廖先生:「離譜!真的離譜!」記者:「傾斜?」廖先生:「(傾斜)很嚴重有16公分。」

廖先生算一算,屋內有10坪大空間,花錢請工人墊高整整16公分;但是2009年底才貸款510萬元,買下新北市三重5樓的房子,著手裝潢才發現房屋傾斜,已經達到快4級、超過中度傾斜,於是告原屋主要求減少104萬買屋款,無奈一、二審都敗訴,全案定讞!

廖先生:「安不安全說真的,那個土木技師有跟我說,如果地震達到6、7級,這個房子一定會往後傾斜。」

但是高院法官認定,23年中古屋難免有破損,就算傾斜也沒有達到重建房屋的標準,認定傾斜程度輕微,沒有減少價值和效用,至於原屋主也不服氣。原屋主:「哪裡有問題?住十幾年都沒問題了!他跟我們買就有問題!」

購屋最好還是準備球具,或是測量儀器,否則買了之後才發現,可就頭大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3/8/2w8dl.html

標籤:



熊膽可防心律不整

英國研究人員說,熊膽裡的「熊去氧膽酸」可以防止心臟病患的心律不整

倫敦大學研究人說,熊膽裡的「熊去氧膽酸」可以幫助心肌正常送出心電訊號,避免出現心律不整的症狀。

目前科學家已經用人工合成了「熊去氧膽酸」。他們也開使用這種藥治療孕婦的膽汁阻塞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3/1/2w860.html

標籤: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隱翅蟲體液好毒! 害紅腫發炎

最近常常有午後雷陣雨,提醒您要小心隱翅蟲,嘉義有十幾位民眾,手臂和額頭出現十元硬幣大小的斑點,還紅腫發炎,原本以為是皮膚病,就醫才知道是隱翅蟲惹的禍,醫生說因為隱翅蟲的體液有毒,最好不要拍打牠,會讓皮膚更紅腫。

就是這隻身長不到一公分的隱翅蟲,黑黑的,乍看樣子有點像螞蟻,小小一隻卻很恐怖,不僅讓這位太太眼皮出現一粒粒紅色突起斑點,另一位先生也是脖子一大片紅腫發炎,又癢又痛,就是被這種隱翅蟲咬的,剛開始紅紅的一點,沒想到隔天手臂上的斑點紅腫有灼熱感,還會化膿。

皮膚科醫師說,夏天是隱翅蟲活躍季節,原本躲在草叢或樹木的隱翅蟲全跑出來,因為牠身上會分泌毒液,碰到皮膚嚴重的話皮膚還會潰爛,隱翅蟲不會咬人,但通常會停留在人體的脖子和手臂,如果感覺癢癢的用手拍牠,毒液沾到皮膚,還可能發炎潰爛,最好的方法是大呼一口氣,把隱翅蟲吹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2/69/2w5iq.html

標籤: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講手機太靠近,如同煮大腦?

2011-07康健雜誌152期
作者:黃惠如

手機電磁波輻射大腦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手機是人類可能的致癌物,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的你我,該如何自處?

手機安不安全?光想到全球已經50億人、約四分之三的人都使用手機,許多年輕世代更像黃子鑑一樣,手機幾乎像身體的一部份,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

經過多年爭議,最近有個驚人進展。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研究小組,經過8天的會議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突然將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和DDT、鉛同級,國人最近驚恐的塑化劑DEHP也同屬2B級,「電磁波像看不見的塑化劑,」長年關注電磁波危害的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認為。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承認,手機會帶來神經膠質瘤(腦瘤的一種)和聽覺神經瘤等不利影響。但其他癌症至今尚無定論

如果手機致癌層級已被提升到2B,應該以『謹慎避免(prudent avoidance)』為原則,」也就是在不花費不合理費用或影響原有生活太大的前提下,應該要保護自己,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中一說。他原本用手機接受電話採訪,就要記者改撥室內電話。

和手機一起長大的世代最令人擔心。他們從小用手機,手機是生活的一部份,講手機時間與頻率都高。電磁波輻射公害防治協會主張,校園15歲以下禁用手機。「以免我們的孩子從小開始,成為世界級人體研究的樣本,」立法委員田秋堇在記者會上表示。

金車教育基金會5月調查發現,台灣青少年擁有手機的比例高達八成,而且93%的青少年說,沒帶、沒電、對方沒接手機,會感到焦慮。

限制兒童、青少年使用手機,理由很充分,因為他們的大腦還在發展中。

今年初,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就證實,手機持續的、低量的電磁波影響人體大腦運作

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指出,使用手機50分鐘,影響手機天線附近的大腦區域活動,使得大腦區域的葡萄糖代謝加速,這種人工的刺激會造成大腦何種影響,至今仍不明

全台灣已發出2700萬個門號,手機數多過人口數。從現在開始保護自己,是明智且必要的措施,沒有人希望難以承受的傷害在未來某一天發生。

*****以下8招,幫助你遠離手機電磁波的威脅

1.智慧型手機離身體至少1.5公分:蘋果iphone使用手冊裡提醒消費者,無論是講電話、傳訊息或上網,iphone都要離身體至少1.5公分,邏輯很清楚,手機離身體愈遠,暴露愈少。

2.用耳機:最有效防止電磁波的方法,就是遠離你的腦袋。講電話時戴耳機,可以防止輻射不斷「煮」你的腦袋。

3.多傳簡訊:傳簡訊同樣可以將手機遠離腦袋,降低電磁波風險。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中一指出,加拿大部份電信業者對青少年只有簡訊吃到飽的行銷方案,沒有免費講到飽。

他呼籲,台灣電信業者也同樣負起社會責任,不要對自制力較少的青少年大打行銷戰,以減少青少年往後的致癌風險。

4.不要用手機當鬧鐘:如果使用手機的鬧鐘服務,總是要把手機靠近身邊,例如靠近床鋪的床頭桌。這表示大腦附近要暴露在電磁波好幾小時

5.收訊不良時,能不打就不打:因為訊號愈弱,手機需要愈高的功率來保持通訊,輻射愈強。

6.撥出去的第二響才放耳邊: 撥打手機會比接手機發出去更多的輻射,而且在接通時輻射最高。因此撥手機第二響才放耳邊。

7.手機不要放口袋、掛腰間或胸前:雖然目前腦部腫瘤和手機輻射的相關性比較明顯,但許多醫生依舊關注手機和生殖系統、乳癌之間的關連。

手機如果不用,就放在桌上,外出時放在包包裡或外套裡,不要放在口袋、掛腰間或胸前

8.不要買山寨機:環保署空保處副處長簡慧貞說,她最擔心年輕人買山寨機。因為合法上市的手機,SAR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必須合乎NCC 2.0w/kg以下的規定,但山寨機電磁波標準難以保證。

(審稿專家: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中一)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