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年終大掃除》搬提重物姿勢正確量力為 免肌骨受傷

打掃期間搬重物,應量力而為。健康管理機構總院長朱大維表示,彎腰搬重物,若非常做者,一下子做此動作會使肌肉產生很大的壓力,或許以前可以,但因年齡的改變,正確的姿勢很重要。

有膝蓋方面問題者〈如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在打掃時宜做好膝蓋等處的保護措施。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復健科醫師林瑞玲表示,有關節問題者,蹲或站都不宜太久,做任何打掃工作宜分段來做,以減輕腰部負擔,或是可用束腰等方式。

有位認識的醫師,因為搬重物而聽到「卡」的一聲,之後連綁鞋帶都有問題,朱醫師表示,醫師普遍運動困難,每次想運動不是要開會就是看診或手術,想做不見得做得做得到。

骨頭旁的肌肉式維持身體平衡,突然做彎腰的動作,輕者扭到、拉傷,重者椎間盤突出、神經被壓到等。正確姿勢為先蹲下、雙手平均施力、幫起重物時勿躁進或匆忙。平時多做腰部肌肉訓練運動,補充膠原蛋白、葡萄糖胺

腰扭到建議熱敷,但有民眾會認為是否給人按摩馬一節,是否能減緩?醫師也表示,可能對心理上有用,仍建議熱敷即可。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復健科醫師林瑞玲也表示,在搬任何東西時,只要比體位低者,就不要彎腰搬,而是建議蹲下或屈膝或是讓肚子靠著工作台或流理台時再搬。就像刷牙、洗臉時,也建議看前面,不要彎腰,以免造成腰部負擔

為避免骨質疏鬆患者發生骨折,醫師建議首先應先避免危險動作,如向前彎腰,必要時採屈膝蹲下方式代替,提重物時將重物儘量靠近身體,此外衝擊性高的活動如球類等應避免

此外,咳嗽與打噴嚏的力道可能會使身體突然往前衝,而導致壓迫性骨折,為避免傷害導最好養成習慣,在咳嗽與大噴嚏時,把手放在背後或大腿上來支撐身體。在起床或躺下時,為了預防突然躺下對脊椎造成的傷害,在躺下時,應先側坐在床上,然後ㄧ手支撐著慢慢側躺,然後翻轉成正面朝上的平躺姿勢,而起床時則用同樣的方式反過來完成起床動作。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主任徐維成表示,白內障手術後的病人,兩週內也避免彎腰,以防眼壓增高而導致傷口裂開或出血,並禁止淋浴、防污水濺入眼內引起感染。手術後2個月內避免重力工作、劇烈運動(打球、跑步等),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30/128/1zp7a.html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新聞小百科:乙醯胺酚 甲基麻黃素 抗組織胺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8日電)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資料指出,乙醯胺酚可退燒、止痛,過量傷肝、腎;甲基麻黃素鎮咳,也會引發血壓升高;抗組織胺可抗過敏、治流鼻水,但會造成嗜睡。

====消基會資料顯示====

乙醯胺酚,可退燒、止痛,但也可能引發眼睛或皮膚變黃,血尿、血便、異常出血或異常疲倦等;若過量則可能導致肝衰竭及腎衰竭。

鹽酸甲基麻黃素或甲基麻黃素,主要是鎮咳,使支氣管擴張以緩解其痙攣,可能引發血壓升高,並提高中風危險,過量會導致呼吸換氣困難等,長期使用也有成癮性。

抗組織胺主要是抗過敏、治流鼻水,但也會出現嗜睡、降低注意力、排尿困難等現象。

消基會說,這三種都是感冒糖漿主要成份,另還有一主要成份是咖啡因,作用是興奮,過量會引起神經緊張,或者傷到神經系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8/5/1zlgj.html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避免塵蹣滋生 床舖不整理較健康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報導,科學家認為,早上不整理床舖可能有益健康。

研究人員指出,床舖未經整理雖然看似不整潔,卻可避免導致氣喘或其他過敏疾病的家塵蹣滋生。

英國金士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塵蹣無法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下存活,未經整理的床舖提供了上述條件。

一張普通的床可能是高達150萬隻塵蹣滋生的溫床。塵蹣體型小於1毫米,以人類皮屑為食,塵蹣會產生人類睡眠期間容易吸入的過敏原。

臥床所提供溫暖且潮濕的條件有利於塵蹣滋生,但若較少供給濕氣,塵蹣也較不易增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5/5/1zfgy.html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睡不著「肝」苦多 把握黃金4小時才能顧身體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繁重的工作壓力,常常超時工作,讓身體承受許多負擔,針對肝臟異常者的生活習慣調查分析顯示,90%的受訪者睡眠不足8小時,且工作超時者高達92%,熬夜習慣則佔了70%。長期的作息不正常,容易導致睡眠問題,不良的生活作息是肝異常最大主因之一,成為現代工作者的一大隱憂。

肝的健康和睡眠有很大的關係,長期睡眠品質差,肝功能容易不正常,結果導致食物的營養無法運用在身體上,進而出現抵抗力不足、眼睛酸澀、頭重暈眩、感冒,以及過敏性皮膚病等症狀。肝若要好,應先從健康飲食與正常作息做起,如台灣睡眠障礙協會推薦上班族使用「自然好眠」精油,讓大腦得到放鬆,幫助入睡,提升整體睡眠品質,同時讓肝也得到充分的休息。

熬夜工作、菸酒不離手、睡眠時間不足、應酬頻率高等都會讓肝造成很大的負擔,應盡量避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根本之道,有B、C肝帶原與肝癌家族病史者,皆是肝癌的高危險族群,應儘量把握「黃金4小時」的時間入睡,也就是深夜11時至凌晨3時膽肝系統休息時間前就寢,以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3/17/1zb97.html

標籤:



脫水蔬果

過年快到了,少不了應景的各式零嘴,越吃越「涮嘴」,營養師要提醒您,哪些零嘴會讓你過個年就肥了一圈!北醫評比了市面上的上百種零嘴,點出堅果類最肥,鱈魚香絲最鹹、鈉含量超高;而脫水蔬果乾,則最讓一般民眾意外,誤以為是健康零食,其實經過油炸,100公克香蕉片就等於一客超商燴飯

業者:「來,可以試吃看看喔!」

真的要一路試吃下去,恐怕就吃了不少熱量,北醫調查指出,過年零嘴隱形殺手,竟然是脫水蔬果,其中香蕉片最肥。民眾:「那熱量那麼高喔。」記者:「對,裡面30C.C.的油。」民眾:「還是要小心一點,不然胖得要死,哈哈。」

光是100公克香蕉片,就有528卡,熱量等於9根香蕉,因為裡面多了34C.C.的油,熱量也幾乎等於嗑了一盒超商燴飯。蔬菜片510.5卡,25公克小小一碟,是吃掉1整斤蔬菜的熱量;蘋果片503.8卡,這50公克相當4顆蘋果。

熱量這麼高,說是脫水其實油炸過!而脂肪、熱量還要更高的是堅果類,前三名,夏威夷豆、杏仁果、開心果,每100公克最高脂肪有76.8克,這30顆夏威夷豆吃下去,等於一個國民便當,1天建議量只有4顆

高糖前三名,屬糕餅類的麻花捲、鳳梨酥和沙其馬,糖果類的牛奶糖、瑞士糖和牛軋糖。北醫營養師蘇湘雯:「像2個牛軋糖就相當100大卡熱量,50公斤體重的人,每走半小時的路才能消耗。」

半個鳳梨酥或6顆牛奶糖也得騎車15分鐘,至於鱈魚香絲、魷魚絲、海苔,則列入高鹽行列,每100克幾乎等於一天該攝取的鹽分,小心高血壓!從百樣零嘴脫穎而出,只有低熱量的蒟蒻果凍、蒟蒻乾和荔枝椰果,但吃之前要算大卡頭都昏了,除非拚命運動否則少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2/8/1z9zq.html

標籤: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預防高血脂,中老年人應該經常補充紅薏仁

過去流行病學研究專家對於中國南方的民眾比較不容易罹患癌症的原因就非常好奇,經過長時期的觀察發現,這地區的民眾非常喜歡食用薏仁,而薏仁過去就被中國人視為是具有健胃、利尿、消炎、止痛以及抗癌等功效的穀類,它含有比其他穀類更高的胺基酸,例如它的蛋白質含量約為16%~17%,國人常食用的白米也不過是7%而已,它的脂質為5%~7%,與燕麥相近,但白米為0.5%,澱粉質為62%~80%,也略高於白米的76%;鈣、鐵、鉀等礦物質含量,也較其他穀類豐富。如今研究更發現,薏仁當中的多醣體及薏苡酯,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及抑制癌細胞作用,進一步研究證實,薏仁除了具有上訴功能外,更有「調節血脂、美化肌膚及調節免疫機能」的療效,因此對於200多萬高血脂患者及更多高危險群的民眾來說,薏仁確實是非常好的保健食材,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為了維護心血管的健康,更應該要多攝食含有薏仁成分的食品。

紅薏仁與薏仁究竟有甚麼不同,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薏仁好紅薏仁更好,紅薏仁就像是糙米一樣,是指沒有去殼的薏仁,它除了完全保有薏仁的營養成分外,還保有大量的纖維質,因此功效比起薏仁來更勝一籌。

常食紅薏仁,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過去中國醫書就認為薏仁是「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久服無毒害」的上等食材;所謂的「輕身」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瘦身」,它的機制其實也與減少脂肪吸收、降低血脂有關,可見得中國人很早就知道食用薏仁可以減少老年人經常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薏仁更被證實降血之功效優於燕麥而更加聲名大噪,並且廣受到西方主流醫學的注意。過去輔大、成大及埔基醫院曾通力合作,讓高血脂患者每日實用60公克薏仁,4-6週之後,患者血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造成血管阻塞元凶的LDL(低密度脂蛋白)的量,都有明顯下降另外根據其他醫院對醫護人員所做的實驗調查也發現,每天食用60公克薏仁,連續實用50天,食用者的「血漿膽固醇」濃度,的確有明顯的改變,很顯然的,薏仁確實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功效。

在多次的臨床或動物實驗中証實,薏仁的降血脂功效其實來自於多方面的成分,例如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血脂質,豐富的水溶性纖維,也可以吸附膽鹽,膽鹽主要負責脂肪的消化,因此減少膽鹽就可以減少脂肪的吸收,進而達到降血脂的作用。
http://www.tau.tw/index-4.html

標籤: , ,



紅薏仁的功效

薏苡學名為Coix lacryma-jobi L. ,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川穀、鳩麥、回回來、菩提子等,國內栽培主要集中於大甲、草屯、秀水及二林等地區。

薏仁的葉、根、籽實及籽實的殼、種皮都是極好的藥材,早期藥書神農本草經記載,薏仁性味甘、微寒,功效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痺、下氣,久服輕身益氣。薏苡籽實呈橢圓形或扁平,構造最外層為薏仁殼,而殼內有一層種皮包覆,除去殼與種皮後為糙薏仁又稱為紅薏仁,營養價相當高,是保健養生上天賜瑰寶。糙薏仁經碾白除去麩皮後,即市場上經常販售的白薏仁

薏仁的蛋白質約為16~17%(白米只有7%),脂肪佔5~7%(接近燕麥,但白米只有0.5%),澱粉含62~80%(而白米為76%),為禾本科作物中含蛋白質及脂肪最高之禾穀。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記載:在100公克的薏仁中含水份10.6公克、蛋白質14.3克(比白米高2倍與燕麥、糙米類似)、脂肪5公克、糖份68.9公克、熱量382卡、維他命B1 0.44毫克、維他命B2 0.06毫克、菸鹼酸0.9毫克。礦物質中有:鈣47毫克、磷278毫克、鐵3.4毫克、鎂144毫克、鉀190毫克、鈉4毫克、鋅3.4毫克及微量的鋅與錳。膳食纖維含16.9公克(含半纖維素、木質素及水溶性纖維),植物性化合物有:生物鹼、氨基酸(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薏仁油(屬不飽和脂肪酸)、蛋白分解酵素(木瓜酵素),尤其紅薏仁營養價值遠在白薏仁之上。

薏苡之被稱為藥用植物,係因果實含有coixenolide (C38H70O4),此物質具有消炎、利尿、排膿、鎮痛、消腫及抗腫瘍之作用。薏苡之根部含有coixol (C8H7N),此物質對神 經痛,風濕性關節炎及肩頭酸痛具有鎮痛鎮靜作用且亦可作為驅蟲藥。薏仁脂肪酸中,含有特殊的薏仁脂(Coixenolide),漢藥方中常利用薏仁脂添加物來治療水腫、腳氣、神經痛及贅疣。日本臨床醫學亦有報告,薏仁具有促進新陳代謝,防止青春痘與皮膚粗糙現象之發生,可消除腫瘍組織,抑制癌細胞之增殖或轉移,對雀斑、老人斑等症狀具有療效。皮膚若因日曬引起色素沈著變黑,黑色素和蛋白質形成脂褐素使得膚色黯沈時,此時薏仁則有幫助預防色素沈著,使肌膚白嫩有光澤,減緩皮膚粗糙減緩的功效。而除了可以幫助去除皮膚表層的毒素,對青春痘預防,減輕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上亦有不錯效果,坊間部份防曬產品即因此添加薏仁成份。

薏仁油酯對身體有興奮呼吸、減少肌肉及末稍神經的攣縮,進而減輕麻痺不適;糙薏仁具有抗過敏及調整免疫功能,並能排出體內代謝廢物及不良細胞,受精卵在未成形(3個月內)前被視為一個變異細胞所以也有可能會以廢物被排出造成流產,因此初孕婦不宜食用。薏仁含有水溶性多糖,可降低血糖濃度,所含蛋白分解酵素能分解老化蛋白,使贅疣平服而肌膚美化,斑痕自然退除,是為美容聖品之稱的由來。
因薏仁能與多種食物混合食用均有不同的功效,可以是居家常備並經常換花樣的食材。

====食用方法

將薏仁洗淨後泡水約 2~6小時 (視水溫或氣溫增減之) ,使薏仁粒能充分吸收水分,浸泡到可用指甲搓破薏仁中心程度,加水煮約 40分鐘後,再熄火燜熱 20~30分鐘後即可開蓋食用,可依個人喜好甜食或鹹食酌量調味,亦可和其他五穀雜糧或豆類一起煮食,會有不同風味,夏天冰涼後食用風味更佳。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051009856

標籤: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B肝+過勞 小心爆肝

調查顯示,7成的企業主管B肝帶原者,因忙碌或擔心會被投以異樣眼光,很多人是自行服用中草藥或保肝藥了事。

B肝策進會去年底委託104人力銀行市調中心,進行「企業主管爆肝指數」調查,針對200人以上企業、高科技業中高階主管進行調查,回收624分有效樣本。

調查結果發現,企業主管平均每天工作11.5小時,才睡6個多小時,自評壓力指數平均達7.4分(滿分10分,分數愈高代表壓力愈大);且近兩成企業主管自承B肝帶原,其中7成並未到醫院治療。

詢問企業主管患者不治療B肝原因,大多因工作忙沒時間,其中兩成服用中草藥或保肝藥,只有6%會看醫師,服用抗病毒藥物。

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簡榮南說,肝臟沒有神經,很多患者沒有症狀,但肝功能指數已飆到上千(正常值40 U/L),B肝病毒量上億(目標值300IU以下),等到出現黃疸、腹水、厭食及疲憊等症狀時,肝都已「壞了了」。

簡榮南指出,熬夜、壓力大,會讓免疫功能變差,可能造成B肝患者出現急性發炎或猛爆性肝炎;不過,B肝是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像是輸血和性行為,共進飲食或親吻不會傳染。

【2010/01/20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32061



怎樣的《飲食》會幫助睡眠?

晚上不要吃太多有刺激性的食物(ex:辣的、酸的、含咖啡啡因的),水也不要喝太多[[白天喝多點沒關係]]不然睡覺會想上廁所進而影響睡眠 ,肚子餓就吃些不含刺激性的東西盡量不要很餓的睡,但也不能吃太飽睡,最好睡前喝些牛奶可以安定神經。

=====睡覺環境=====

家中有冷氣不要調太低溫,26度左右最好,電風扇不要朝著頭吹,洗完頭後一定要吹頭髮,睡前不要想太多事情,讓大腦放空、放輕鬆,如果大腦放不空就唱唱歌、聽聽音樂,心情平靜比較好入睡。

=====新陳代謝(改善生活習慣)=====

每天至少要排便一次,可以利用餐後胃結腸反射養成正常排便,多多少少留些汗,讓體內的廢物盡量代謝完對身體及睡眠品質也比較好。

而且失眠改善後最重要的就是睡覺的時間一定要睡,不管睡得著或睡不著,一定的時間一定要在床上躺著,盡量不要從事其他活動。

失眠情況的人在尋求醫師協助前,可以先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並盡力改善,若仍無法克服,就要尋求醫師協助,不要處於長期的失眠狀態,以避免對個人造成更嚴重的精神方面的影響。

對於壓力過大、情緒過度緊張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放輕鬆!不要將工作上煩心的事長期累積,在睡前洗個舒服的澡或用溫熱的水泡腳、聽點柔和的音樂、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等,都可以排解生活壓力,提高睡眠品質。

=====飲食建議=====

飲食上建議可以多吃含有色胺酸的食物,如:全麥製品、大豆、香蕉、優酪乳等,因為色胺酸在體內能合成褪黑激素,能有效幫助睡眠。其他有助於幫助睡眠的食物還有蛋黃、牛奶、糙米、小麥胚芽、蘿蔔、南瓜、馬鈴薯、香蕉、豆類、堅果類、全麥麵包、綠色蔬菜、芝麻、燕麥等。

針對幾種可以幫助睡眠的食物功效說明如下:

1.牛奶:牛奶含有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物質,特別是含有色胺酸,這種胺基酸能在人體內轉換成褪黑激素,對失眠者有很大的幫助。牛奶稍微加熱助眠效果更好。

2.蓮藕:蓮藕含有豐富的鐵質、纖維質與維生素C,除了具有安寧鎮靜的的功效之外,還有改善貧血、減少肝臟負擔、消除疲勞、預防便秘的功效。蓮藕泡茶或以蓮藕燉煮雞湯,都能吃得美味健康又營養。

3.芝麻:芝麻具有補肝益腎的作用,含有多種礦物質,大量的鈣、鎂,能安定神經、幫助睡眠。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適合對牛奶敏感的人在睡前食用。

這裡提供一個能幫助睡眠的簡易食譜,「堅果燕麥牛奶」,材料:適量核桃、腰果、杏仁果、燕麥片、低脂奶粉。作法:將低脂奶粉以溫水沖泡後,加入適量核桃、腰果、杏仁果、燕麥片攪拌即可。堅果、燕麥及牛奶都是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而且非常容易取得,對於安眠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針對失眠者提出幾點須注意的飲食事項,可以減緩發生失眠的情況:

1.睡前不吃得太飽
一般建議不要在吃東西後馬上睡覺,因為吃飽即睡的習慣會讓身體的消化系統在睡眠時無法休息。晚餐最好在睡前34小時用餐完畢,最晚不超過9點,吃78分飽即可,不要吃得太飽,並減少睡前吃宵夜的機會,避免增加胃的消化作用時間而影響睡眠品質;經常會在半夜上廁所的人,晚上6點過後減少攝取水分,可以避免半夜因為上廁所中斷睡眠。

2.睡前吃一點能幫助睡眠的食物
如果是空腹會睡不著的人,睡前可以喝杯熱牛奶幫助睡眠,也可以搭配少量餅乾類的甜點,因為牛奶所含的高蛋白質會促進血液循環,有提神作用,而餅乾、麵包這類高醣食物,能刺激血管收縮素分泌,有助於睡意產生。但是絕對不要吃泡麵或大量的餐點,這樣會影響睡眠品質。

3.多吃含鈣、鐵、銅的食物
鈣具有抑制神經興奮、穩定精神的作用,鐵、銅是造血必要的礦物質,也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平常可以多吃點肝臟、瘦肉、魚、蔬菜等有助睡眠。

4.喝適量的酒幫助睡眠
睡前喝一點小酒,能放鬆心情、暖和身體,有催生睡意的作用,但量不能多,過量反而會使精神亢奮。建議少量酒精並細細品嚐,如白蘭地或葡萄酒就是不錯的選擇。

5.減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喝含咖啡因飲料就無法入睡的人,要盡量避免飲用這類飲料,尤其是傍晚或晚餐以後,就不要再喝,這類飲料除了有提神作用,咖啡、茶還會利尿,容易在半夜跑廁所,影響睡眠品質。含咖啡因的飲料包括咖啡、茶葉、可樂、巧克力等。失眠期間,如果一定要喝茶,可以選擇不含咖啡因的茶品,如麥茶、甘菊、鼠尾草茶等。

**除了飲食之外,建議在睡前做點簡單的伸展運動,睡覺時穿棉質或舒適的睡衣,採仰臥睡姿;睡覺時,手腳張開成大字型,能使僵硬的肌肉得到伸展;房間避免過度的噪音、刺眼的亮光、溫度過冷或過熱等;這些都能有助於得到良好的睡眠品質唷!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050807736



飽後前胸胃痛 +盜冷汗可能是心臟問題

更新日期:2010/01/21 04:11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呷飽後前胸胃的地方就痛,一定是胃潰瘍?不見得

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文君說,心肌梗塞的痛,有些會令患者混淆,就如同這位患者,每次疼痛發生時間都是在飯後、上腹部,才會誤以為是消化道問題。

台中市一名63歲男子向台中醫院醫師抱怨胃痛,且會冒冷汗,院方安排照胃鏡之前先會診心臟內科檢查,發現他心臟心血管塞了3條,痛是心肌梗塞引起的。

好安排胃鏡檢查前,醫師發現他除了痛之外還會盜冷汗,一般的消化道潰瘍痛雖痛,但不至於痛到盜冷汗地步,懷疑他心臟有問題,因此先安排他做心導管檢查,發現心臟血管主要的3條塞住,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心肌梗塞,如果先照胃鏡,就有可能在照胃鏡時心肌梗塞發作。

她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家族史的病人,對「上腹痛」或「前胸痛」的症狀都要提高警覺,千萬別以為只是消化不良,隨便吃吃胃藥,而輕忽這可能致病的疾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21/78/1z6bc.html

標籤: , , ,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半數B肝帶原者 爆肝症狀像感冒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報導】即使是感冒頭暈流鼻水,也千萬別輕忽!如果你是B肝帶原,當心這可能是爆肝的症狀!B肝策進會會長、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簡榮南表示,約有一半的B肝帶原者爆肝時,會出現感冒症狀,「如果有B肝帶原、感冒又拖過一個禮拜都沒好的話,就該想到可能是肝出問題了。」

B肝醫療策進會今天舉辦「119企業救肝心」記者會,根據「企業主管爆肝指數」調查發現,企業主管B肝帶原者中有7成沒治療,因為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也就置之不理,也為自己埋下未爆彈,因為一旦未妥善治療,隨時都有可能會「爆肝」。

簡榮南說,約有一半B肝帶原者,在肝功能異常時會出現感冒症狀,此時大多數患者第一時間都不會想到是肝出問題,只會奇怪為何感冒總是好不了,「只要拖過一個禮拜,就該去檢查是不是肝有毛病。」

肝是沉默的器官,也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只要保有原有面積的35%,肝一樣能正常運作,因此即使肝出問題,還是有一半患者不會有任何感覺;「至於那些會有感冒症狀的,是因為身體的自律神經較敏感,才會反應在免疫系統上。」簡榮南說。

而目前國內共有240萬B肝帶原者,簡榮南表示,B肝患者平時除注意生活作息外,一旦發現自己的肝指數超過40U/L,就該做病毒量檢查,「B肝的治療越早越好,尤其是40歲以後,B肝轉成肝硬化的機率,是30歲前的27倍、40歲前的8倍。」簡榮南呼籲,千萬別等到有黃疸等症狀出現才就醫,屆時恐怕為時已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9/115/1z2jd.html



吃肉類10忌

動物檢查專家指出,人們消費動物產品的安全取決於兩方面因素:一個是動物產品本身是否有問題,另一個是消費者是否養成安全消費的好習慣。專家提醒消費者,在有關衛生部門嚴控市場大力阻擊劣,病動物產品流入市場的同時,消費者也要養成安全食用習慣。

生肉忌急火快炒,要炒透炒熟
有的豬、牛、羊、雞、鴨生肉中含有酪酸狀芽孢杆菌,它產生的外毒素能耐八十℃的高溫,急火快炒的很難 把它殺死,人吃後會中毒,所以炒肉要炒透炒熟。

肉類罐頭忌不加溫食用
 因罐頭內可能有肉毒素,所以食要經煮熟燒透,溫度要控制在一百到一百二十℃時間要超過十分鐘

畜禽內臟忌生炒
  據科學研究證明,豬、牛、羊、雞、兔等都可能感染和攜帶B型肝炎病毒,要在煮沸達到一百℃,十分鐘以後才能滅死。而畜禽的內臟和血液中攜帶的B型肝炎病毒最多,因此,畜禽內臟一般不宜生炒,一定要煮熟燒透以後才能食用。

身體虛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應忌食多齡的老雞
  雞喜歡啄食蜈蚣(尤其是放山雞),老雞體內積聚的毒素很重,因此,身體虛弱多病和老年人為防止中毒或加重病情最好不食。

烤羊肉串最好不宜常吃 
直接在碳火上燻烤的食品,含有氫氧化物,磁化物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危害很大。

雞鴨淋巴組織、雞屁股、鴨肛門以及雞鴨有腫瘤的部分都不可食用
  殺雞鴨就應該把這些部分剔除掉。

肉類食品忌過咸
因為食用過咸的肉類會使人體內水分瀦留和心臟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腎臟疾病和高血壓。烹調肉類食物時應忌放過多的食鹽,並忌食咸肉。

關節炎、胰腺炎、膽囊炎、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肝炎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肥胖症等病人應忌食肥肉和豬肉罐頭。

晚餐忌食太肥膩的肉類食物
一個人如果長期晚餐食用過多肥肉,會造成血脂量升高,加上睡眠時人的血流速度明顯減低,大量血脂使易沈積在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

烹調肥肉和其他肉類食物時,油溫不宜超過一百五十℃,以防止肉類食物在高溫下產生雜環胺等致癌物質

http://www.holyhealth.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586
授權轉載自-中華日報醫藥網

標籤:



學者檢測研究/含環境荷爾蒙食物 雞豬最濃

更新日期:2010/01/19 04:11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電子電器、塑膠、紡織品及建材所添加的防火物質—多溴二苯醚(PBDEs),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學者進行國內食品檢測發現,食物中的PBDEs以肉類濃度最高,如長期累積,恐會干擾甲狀腺素分泌,也會引起生殖毒性,甚至致癌。

中山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學系教授毛義方去年接受國科會委託,進行PBDEs環境流佈與暴露研究,並檢測食物中的PBDEs,每一種食物皆採九件樣本,結果以雞肉、豬肉濃度最高,平均超過15ppb與13ppb(十億分之一),至於牛肉約為2.6ppb、虱目魚與鮭魚則約為7.8ppb、1.9ppb,牛奶為0.23ppb,其中全脂牛奶濃度高於低脂牛奶。

毛義方說,PBDEs屬脂溶性,食物中脂肪含量越高,PBDEs濃度越高,蔬果、稻米則不易吸收與累積。他也發現,越靠近住家所飼養的家畜家禽,PBDEs濃度越高。

毛義方解釋,PBDEs並不鍵結於產品原料中,很容易就會從產品中釋出,像是摩擦窗簾、電腦及電視增溫就會跑出來,進而進入空氣與水,甚至沉降到土壤中,再進入食物鏈,威脅人體健康,不僅會干擾體內荷爾蒙,也會產生神經毒性及致癌,少量就會影響荷爾蒙平衡。

=====PBDEs長期累積 影響智力、降低生殖力====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PBDEs有八、九成是透過食物進入人體,一、二成從空氣中吸入,在香港就曾發生一名男子玩遊戲機,因為吸入大量PBDEs,造成急性肝功能障礙。至於食入屬於慢性累積,雖不致立刻致病,但長期下來仍會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孕婦食入恐影響胎兒智商與發育,兒童會有學習與記憶障礙,此外,PBDEs也會破壞女性卵巢、降低男性生殖能力。

林杰樑說,據國際研究,動物最低致毒劑量為150ppb,但人體的標準應提高十倍,甚至百倍。他建議民眾,少吃皮、肉、脂肪,多吃蔬果,小朋友更應少吃炸雞。

環球技術學院生物技術系主任袁紹英表示,PBDEs的毒性與多氯聯苯以及DDT相似,在環境中根本不會分解,即使用奈米科技處理,仍有二、三成殘留。歐盟已禁用多年,我國則限用其中的八溴與五溴,業者現已研發出替代品,但成本仍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9/78/1z0zw.html

標籤: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益生菌》五大迷思待釐清

更新日期:2010/01/16 00:07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前言︰

最近幾年,市面上流行各式益生菌產品,廠商也大肆宣傳益生菌的好處,不過益生菌真的對健康有益處嗎?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發表在歐洲「小兒科醫學會醫學期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一般人對益生菌常有以下五大迷思──

第一,過度濫用「益生菌」一詞。

第二,忽略益生菌菌種特異性、疾病特異性和宿主特異性,各種益生菌對不同疾病、不同宿主物種的效果可能也會不一樣。

第三,過度重視少數幾篇報告,這些報告專門強調益生菌好處,而有些研究報告指出益生菌負面效果,不過卻往往被人所忽略。

第四,忽視疾病正規療法的重要性。

第五,益生菌可能為健康帶來某些潛在威脅,但大部分人卻沒有正視這問題


姚宗杰醫師解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益生菌」:「當進食足夠份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活微生物」才能稱為「益生菌」,並訂立多項嚴格標準。但「益生菌」這個名詞卻常遭到濫用。此外,目前醫界公認益生菌可以減緩病毒性腸胃炎腹瀉症狀,且似乎也能預防抗生素引起的腹瀉。除了這兩種情況外,其他療效都還有很多爭議,未見定論。

有些人認為益生菌可以幫小孩對抗過敏,姚宗杰醫師說明,很多人把各種過敏性疾病、症狀通通混為一談,若有一篇報告指出益生菌有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可能有人就會將這樣的結果無限上綱,進而延伸認為益生菌也能抗過敏、抗氣喘、抗過敏性鼻炎,事實上這些都是不同的疾病,不能相提並論。

姚宗杰醫師進一步解釋,芬蘭學者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主要針對有過敏家族史的孕婦,研究人員讓孕婦在產前二到四周攝取LGG乳酸菌,小孩出生後,如果母親有餵母乳,就讓母親繼續服用LGG乳酸菌,若小孩是吃配方奶,就讓小孩自行攝取,持續六個月。二○○一年時研究結果顯示,小孩適量攝取LGG乳酸菌可降低二歲前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罹病風險減少五○%左右。因此許多人因這份報告而提倡益生菌功能。

不過,姚宗杰醫師提醒,這份芬蘭研究在二○○七年時再度公佈一份追蹤報告,分析攝取LGG乳酸菌的孩子到七歲時的健康狀況,研究中指出,這些孩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的確減少約三分之一,不過罹患氣喘的機率卻上升三倍之多,得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增加了二倍。但許多人都忽略這份二○○七年研究。醫師也指出,許多有關益生菌的研究還只侷限在動物研究,像老鼠等,卻還沒有正式的人類臨床研究,有些益生菌對老鼠健康有益處,卻不見得表示人類也能得到相同的好處。

姚宗杰醫師強調,益生菌千萬不能取代正規療法,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正規藥物治療,所有研究也都沒有偏廢正規治療,只把「益生菌」當成輔助角色。

因此,出現過敏性疾病時,該吃藥時還是要吃藥,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該擦乳液時就要擦乳液,民眾一定要有正確認知,若貿然終止正規治療,反而容易造成更大傷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6/128/1yvmy.html

標籤: , ,



<益生菌>溫度太高、保存過久 會致活菌死亡

2010/01/16 00:07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購買益生菌、乳酸菌最好不要一次買太多。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教授提醒,益生菌、乳酸菌都是活的生物,溫度太高、保存時間過長等都會導致細菌死亡,因此若家中成員較少或一個人單獨居住,盡量少買大包裝產品,或長時間置於高溫環境,要趁新鮮趕緊攝取,活菌才能徹底發揮效用。

台灣乳酸菌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廖啟成也提醒,益生菌膠囊等產品也最好放冰箱保存,讓益生菌保持活性。

攝取益生菌、乳酸菌的時候,有哪些該注意之處?

蔡英傑教授指出,補充益生菌、乳酸菌時,要避免同時吃下葡萄汁、檸檬汁、酒類等食物,以免干擾菌種作用,若是正在服用抗生素藥物,也最好等服藥一、二小時後再補充益生菌、乳酸菌,以免抗生素把這些益菌全部消滅殆盡。

一般人是否喝得出來發酵乳、稀釋發酵乳中的益生菌、乳酸菌含菌數?蔡英傑教授表示,無論菌數多寡,都無法從味道判斷,所以之前會有乳酸飲品中乳酸菌含量零的新聞事件。

如何選擇益生菌、乳酸菌產品?

蔡英傑教授在「台灣乳酸菌協會」網站上指出,「慎選產品」要注意產品當中到底還有什麼菌種,菌數到底有多少,若是發酵乳品,最好選擇知名品牌,也要通過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品質才有保障,廖啟成理事長建議,可以選擇有衛生署GMP標章、CAS標章產品。另外,選購粉劑、膠囊類保健食品時也要留意菌種標示清楚與否,像研究團隊、學術資料提供等也都要列入觀察項目,坊間益生菌保健食品品質良莠不齊,所以更要謹慎選擇。

廖啟成理事長表示,目前益生菌、乳酸菌應用非常廣泛,益生菌中約七○%應用於乳品當中,包括發酵乳、乳酪、乾酪、冷凍優格、冰淇淋等,也有不少使用在點心、糖果、糕餅、蔬果汁、豆奶、發酵豆奶等產品。

蔡英傑教授說,「乳酸菌不耐熱,不耐氧氣。」所以必須低溫保存,一旦開瓶,就要盡速喝完,千萬不要再開了一大瓶後,喝一部分,然後放在桌上,從早喝到晚,這樣做的話,乳酸菌早就失去活性,一點保健效果都沒有。乳酸菌也不可長期放在高溫環境,像車子裡或後車廂等。廖啟成理事長表示,攝氏4℃環境最適合保存益生菌、乳酸菌產品。

另外,許多民眾喜歡DIY優格、優酪乳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提醒,製作的時候雙手一定要洗乾淨,使用的鍋碗瓢盆、量杯、湯匙等也要用熱水徹底消毒,以免滋生壞菌。

廖啟成理事長、蔡英傑教授呼籲,千萬不要選擇來路不明的菌種,免得造成食物汙染。除非有相關微生物知識,且器具務必要消毒乾淨,才能真正避免汙染,而購買菌種時也要看清楚種類、菌量等標示。蔡英傑另提醒,留菌種最好做完之後馬上預先先取菌種,而非食用快完畢才取菌種,以減低汙染風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6/128/1yvn0.html

標籤: , ,



《益生菌》孕婦錯吃益生菌 可能有流產風險

2010/01/16 00:07 ◎記者蘇湘雲/專題報導

*******食用益生菌不會有健康風險嗎?*******

不盡然,孕婦如果吃錯益生菌產品,恐引起流產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在歐洲「小兒科醫學會醫學期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發表研究指出,孕婦體內免疫細胞T的Th1細胞一旦過多,或Th2細胞過少都會增加流產風險,但國外有幾篇研究指出,市面上某些益生菌產品會促進Th1細胞增多或抑制Th2細胞,孕婦若食用過多這類益生菌產品,很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嚴重的話或許會造成流產悲劇。
姚宗杰醫師提醒,孕婦食用益生菌產品時一定要多了解吃的是什麼菌種,菌種的作用機制為何,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在身體免疫反應中,T細胞占有重要角色,是淋巴細胞的一種,而T細胞會分化為Th1和Th2細胞,健康成人的Th1與Th2細胞都維持平衡狀態,而孕婦身體為了保住胎兒,免疫會產生一些變化,Th2細胞會比較多,以免母體排斥胎兒,反之,Th1細胞會減少,有些研究報告指出,Th1細胞過多可能危及胎兒生命。但坊間有些益生菌的作用是在促進Th1細胞生長,或減少Th2細胞,雖然沒有實際臨床研究顯示這些益生菌產品會造成流產,不過理論上的確有這樣的風險,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真正釐清風險高低。

姚宗杰醫師的研究中另指出,濫用益生菌很可能幫助有害細菌產生抗生素抗藥性,舉例來說,許多乳酸菌株都能對抗「萬古黴素」(Vancomycin)攻擊,細菌間會彼此學習,交換部分基因,讓人憂心的是,若濫用益生菌,益生菌所擁有的抗藥性便容易轉移至致病細菌,尤其像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菌若有了抗生素抗藥性,治療上就會更為棘手。

益生菌也可能造成敗血症、代謝及免疫功能失調等風險,二○○五年「小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一篇美國研究曾提出病例報告,一名六周大男嬰的右心室出現雙出口,加上肺動脈狹窄等問題必須接受治療,醫師為男嬰進行心律器置放手術、肺動脈束縮術等手術,因為懷疑男嬰罹患敗血症,所以讓男嬰接受七到十天的抗生素療程,醫師使用廣效型抗生素。

不料小男嬰在住院五七天時出現嚴重腹瀉,腹瀉前三天,男嬰剛完成抗生素最後療程,雖然沒有發燒,不過小男嬰不斷地瀉肚子,即使改變藥方、配方奶,還是無法止瀉,醫師認為很可能是廣效型抗生素造成腹瀉。

小男嬰住院七九天時,醫師透過胃造口管讓小男嬰吸收LGG乳酸菌以幫助止瀉,小男嬰一天攝取一個膠囊份量的LGG乳酸菌,和配方奶一起服用,益生菌療法持續到病患住院第九九天,此時,他突然出現新的症狀,發燒達攝氏39.7℃,每分鐘脈搏達一七一下,呼吸變得很急促,一分鐘呼吸八十下,白血球也明顯增加,小男嬰又變得病厭厭。

驗分析發現,小男嬰的血液中竟有LGG乳酸菌,醫師研判是LGG乳酸菌感染引起的敗血症,當下立刻停止益生菌療法,趕緊使用慶大黴素(Gentamicin)和盤尼西林G(penicillinG)等抗生素抑制細菌感染,接下來四八到七二小時,小男嬰情況逐漸獲得改善,不再持續發高燒,完成六周療程後,終於真正轉危為安。

上述研究由美國衛克佛瑞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醫學院小兒科阿菲納許‧雪提(AvinashK.Shetty)博士研究團隊所發表,研究中指出,雖然益生菌在正常健康的人身上或有益處,如有助減緩兒童腹瀉疾病,不過像免疫不全、免疫低下患者,或者極度虛弱的人在使用益生菌時要特別留意感染風險,益生菌很可能留在血液中,進而引起敗血症、心內膜炎等疾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16/128/1yvn2.html

標籤: ,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愛眼飲食大作戰

臺灣近視的人口比率相當高,以教育部公佈的97年度國小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率統計可知,國小一年級生視力不良率約三成,三年級生約四成五,而六年級生更超過六成,由此可知推廣視力保健的重要性。
相信小朋友們都知道:維持良好的視力要注意寫字、閱讀時的姿勢要正確並要有充足的光源,看電視或使用電腦每60分鐘要休息10-15分鐘,多看遠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視力保健方法。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日常飲食也與視力健康息息相關喔!

( 日常飲食VS.視力保健 )

========維生素A========

食物中有許多營養素和成分可以預防視力的退化。例如維生素A可維持正常的視覺,在眼睛視網膜上的細胞含有一種光敏感色素,稱為「視紫」,視紫分解後形成神經興奮反應,這種興奮反應傳到大腦後眼睛對光才會有感受。正常的眼睛在獲得足夠維生素A的情形下,可以使得視紫再生。但是在維生素A缺乏的情形下,視紫產生量不足就會造成視力恢復不佳,或是在夜間看不見景物,這種情形就所謂的「夜盲症」。其他因維生素A缺乏造成的眼部疾病包括:乾眼症及角膜軟化症。

========β-胡蘿蔔素========

食物中的β-胡蘿蔔素經攝取後會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因此食用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如胡蘿蔔、地瓜、芒果、空心菜、芥藍菜、菠菜等深黃色及深綠色蔬菜、肝臟、蛋黃、魚肝油等就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也和視神經的健康有密切關係,因為缺乏維生素B1及B12時易造成神經炎與神經病變;而缺乏維生素B2會造成角膜充血及眼睛畏光。如牛奶、豆類及豆製品、海帶、紫菜、酵母、馬鈴薯、甘薯、蕃茄等。
深海魚類中所含的DHA是建構人體細胞及細胞膜的主要成份之一。而DHA在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對光刺激傳導十分重要,因為DHA可以通過血液視網膜屏障(Blood Retina Barrier),使得視網膜細胞柔軟,進而刺激感光細胞,進而提升視覺的功效。

====會傷害視力的食物====

雖然食物中還有保護我們眼睛的營養成分,但是有些食物卻是會傷害我們的視力的,像是含糖飲料、糖果、零食、過度精緻加工食物與速食等提供的營養成分偏低,但其中高油 、高鹽、高糖的成份對身體反而有不利影響。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相信大家都不希望常常帶著眼鏡,所以一定要好好愛惜我們的眼睛,閱讀寫字時注意姿勢與適度休息,以避免用眼過度,還要注意飲食均衡,並且定期檢查眼睛,是維護良好視力的不二法門喔!
http://eatingright.tp.edu.tw/student/newsdetail.php?id=1591

標籤: , ,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這樣生活,讓你不變老《延遲老化就從避免糖化開始》


為什麼「外表的年齡」會因人而異呢?關鍵就在「焦糖化反應」會啟動「基因老化開關」!

日本抗老研究先驅米井嘉一傳授的抗老生活智慧,從飲食、運動、情緒、作息…等各方面指導。防治老化就從現在開始!

現代飲食生活的問題點就是,採用的食材或食用方式裡有很多使血糖急速上升的部分
血糖值的上升會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而胰島素的分泌過量則會引起胰島素阻抗性的增加,進而使胰島素難發揮它應有的效用。

些人在口渴時或空腹時,常常性急地一口氣喝完一瓶甘甜的果汁或清涼飲料,這從健康的觀點來看其實是不太好的行為。

當我們空腹時血糖值可能只有100,但把果汁喝下肚後,血糖值會驟然攀升,而胰島素濃度也會上升。胰島素的大量分泌會促使血糖下降,但過量的胰島素仍會維持在高濃度的狀態。而胰島素效用的過度發揮導致人體陷入低血糖狀態。一旦人體察覺到危險的低血糖狀態,體內組織或細胞將無法有效的與胰島素反應,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阻抗性機制。

攝取食物當然會使血糖值上升,但令人覺得不妥的是「血糖的驟然上升。」這樣的情形如果一再重覆發生的話,胰島素將會習慣性的分泌過量,演變成無法正確配合分泌實際上所需要的分量。

更糟的狀況發生在空腹時喝果汁、吃餅乾的時候,尤其是以精製小麥粉製成的麵包類在吃下肚之後,將促使血糖值立刻上升。

因此,在主食方面,若能改用以胚芽小麥或燕麥等製成的麵包代替以精製小麥粉製成的食品、或以玄米代替精製白米,將可防止血糖值驟升的危險狀況。而食用未經精製過程處理的食物時若能配合細嚼慢嚥的咬食動作,將使體內的血糖值以適當的速度上升。

事實上,食用或咀嚼動作的不同,會造成體內血糖值上升速度的不同。因此,就算是同一種食物,也會因細嚼慢嚥的動作而防止血糖值的驟升反應,進而防止體內糖化反應。同樣的果汁最好也不要一口氣的喝完,慢慢啜飲的方式才能使體內糖化的風險降低。

關於食品的「糖化風險機率」,可以參考GI值(以食用後兩小時內的血糖增加值與食用純葡萄糖的血糖增加值做比較而得到的升糖指數)。

附表即是各類食品的血糖值上升容易度的數值列表。列表顯示,雖然馬鈴薯與蕃薯同樣都是薯類,但馬鈴薯較容易引起糖化反應(GI值=70%~79%),而蕃薯則較不容易引起糖化反應(GI值=40%~49%)。據此可知,想要吃零食的時候,比起油炸的馬鈴薯片,煨蕃薯是較好的選擇。

再者,雖然食物的卡路里數相同,但GI值低的食物比較具有防止糖化反應的功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30676

標籤: ,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纖維吃多 引起大腸激燥症

2010/01/07 00:07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多吃纖維一定好?不一定,纖維吃太多,反而容易引起大腸激燥症,尤其吃錯纖維,症狀就會加重。

52歲英國女子戴得芮‧帕聖基(DeirdreParson-age)每天早餐都吃含含麩皮的穀片,午餐則吃一些全麥麵包、麵條和米飯,晚餐則補充5分蔬果。她已維持這種飲食習慣超過10年,不過多年來卻飽受大腸激燥症折磨,她一直不知道是高纖維飲食害的,高纖維飲食讓她的腸道更不舒服。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報導,食用過量麩皮和一些其他種類纖維可能壞處多於好處。研究主持人彼得‧華威爾(PeterWhorwell)教授認為,民眾一些觀念實在需要改變,他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專訪時表示,纖維不應被視為健康飲食基本元素,至少對大腸激燥症患者來說,纖維會讓不適症狀更嚴重,所以大腸激燥症患者不適合多食用含有纖維的食物。

大腸激燥症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腹脹和腹瀉,有時候也會發生便秘。彼得‧華威爾解釋,纖維會促使大腸激燥症惡化,特別是麩片之類的食物,影響更大。有些便秘的人會大量食用纖維,但對大腸激燥症患者來說,這麼作一點用都沒有,因為嚴重便秘代表大腸移動廢物的能力出了問題,補充大量特定種類纖維,反而增加腸道負擔,症狀自然如雪上加霜。

彼得‧華威爾的研究指出,不同種類的纖維對身體影響程度不一,不是所有纖維都一樣,許多大腸激燥症患者食用蔬菜、水果都沒有問題,這的確會改善大腸激燥症症狀,因為青菜、水果多帶有水溶性纖維,會變成膠狀物質。

而麩片所含的纖維是非水溶性纖維,到了消化系統還是不會改變,如果腸道已經很敏感,自然就更容易受到刺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07/128/1ybwh.html



青菜不要用燙的!

青菜不要用燙的!

英研究:水煮花椰菜抗癌物損失七成

花椰菜具有抗癌作用,但是英國一項研究警告,如果用水煮花椰菜,會把其中的抗癌成分損失達七成,
因此研究報告建議,烹煮花椰菜最好用蒸的,用炒的,就是別用水煮的。

英國瓦威克大學針對不同烹調方式
對花椰菜、青花菜、甘藍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抗癌效果的影響進行研究,
發現這類青菜中的抗癌成分硫配糖體會在水煮過程中流失,

青花菜燙5分鐘,硫配糖體損失15%,10分鐘損失40%,30分鐘損失達77%,
花椰菜(白色)燙30分鐘損失75%,高麗菜損失65%,包心菜中的這種成分則損失58%。

過去的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這類蔬菜中的硫配糖體會促使人體產生對抗癌症的酵素,有助於防癌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負責人醫學博士索納里教授說,「如果你想獲得一天吃五份蔬菜的最大健康效果,就不要用水煮的,應該考慮用蒸的。」

研究中使用的蔬菜都是從當地超市購買後30分鐘內送回實驗室測驗,
烹調方式包括:水煮、蒸、微波和炒,以水煮的影響最大。
研究測試的其他方式,蒸0到20分鐘,微波0到3分鐘,以及炒0到5分鐘,硫配糖體的流失都不明顯。

研究人員也測試青菜買回後的儲存方式的影響,
結果發現,以一般家用冰箱和室溫環境來說,除非存放超過7天會讓硫配糖體些微流失之外,影響並不多。

但是如果儲存環境非常低溫,例如冷凍在攝氏零下85度,花椰菜在解凍過程中會破壞這類抗癌物質,流失約33%。


切菜方式的影響大致上也不多,研究人員只有在把這些菜切得很細時發現有明顯的流失,切後六小時硫配糖體損失約75%。

針對瓦威克大學的這份研究,英國營養學基金會營養學家丹尼指出,
水煮青菜也會破壞其他營養成分,如維他命C和葉綠素,這項研究讓人們更了解最好的蔬菜烹調方式,
她認為,用蒸是最好的,

「如果你要用水煮的,也盡可能縮短水煮的時間,而且不要加鹽,因為其他飲食中已經吃進太多鹽分了。」

http://www.lailai888.com.tw/news_in.php?no=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