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連店員都不敢吃的「速食餐點」


〔本報訊〕美國網友在網站《Reddit》詢問速食店員工,哪些餐點不該在速食店內選購,許多速食店員工紛紛留下解答,共統計出14樣餐點,例如美國麥當勞飲品、球場販售的熱狗、美國快餐店塔可鐘(Taco Bell)的肉排和豆類等都被納入清單內。

清單包含美國麥當勞飲品、球場販售的熱狗、美國快餐店塔可鐘(Taco Bell)的肉排和豆類。(圖片擷取自《每日郵報》)

曾在速食店工作的美國網友回應,麥當勞McCafe的咖啡機很少清洗,且公司也未教導新人如何正確清理,建議網友不要選購來自咖啡機的飲品;另外他們的雞塊都是預先炸好,放到客人買走為止。此外,有網友提到球場內販售的熱狗,若沒賣掉會放在架上循環2天,吃了很可能會跑廁所。

美國網友也提到,星巴克(Starbucks)的神秘菜單只是員工的即興創作,並沒有固定的製作流程,還有像電影院的爆米花通常會放置隔夜,屆時依顧客人數,決定加熱多寡進行販售。

《Reddit》網站統計出最不該食用的速食餐點依序是,麥當勞飲品、球場熱狗、快餐店塔可鐘的肉排和豆類、溫蒂漢堡(Wendy's)的辣椒、星巴克的秘密菜單、電影院爆米花、美國連鎖麵包店Panera Bread的義大利麵、麥當勞的雞塊、Taco John's的豆類、肯德基的BBQ三明治、Chipotle的捲餅、Einsteins Bagels的蛋類、加油站的沙冰飲料、Dunkin Doughnuts的甜甜圈。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豬油」DIY--電鍋篇


「你今天炸豬油了嗎?」自餿水油事件後,民眾對市面油品信心大失,在家自製豬油成為主婦新流行,除了常見的炒豬油外,現又興起電鍋蒸豬油法,將豬油脂放入內鍋蒸煮即可,教學文短短5天就吸引50多萬人次觀看。

著有多本食譜的資深烹飪老師連愛卿表示,電鍋蒸豬油的好處是免顧爐火、製作輕鬆,但蒸油過程會有水蒸氣回流,即便過濾後豬油仍會內含少許水分,在烹飪時較易油爆,建議蒸油時外鍋蓋留縫隙讓蒸氣散出。而炸豬油雖較能逼乾水分,但每逼出一點油時就應先撈起,避免豬油長時間處於高溫產生劣變,製作過程較費心。

主婦想自製豬油,該用電鍋蒸還是用鍋炒,就食安層面來講,營養師謝宜芳認為,電鍋蒸比下鍋炒好,因電鍋高溫不超過100度,但下鍋炒豬油若火候控制不佳,炒到焦黑反而產生致癌物。

但謝宜芳也強調:「台灣還有其他好油,不是只有豬油才安全。」因豬油飽和脂肪酸高達39.34%,是橄欖油16.25%、葵花油11.83%的2~3倍,過去的社會勞動多且較少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因此以往慣用豬油炒菜較無影響,但現代人缺乏運動又吃垃圾食物,太常用豬油炒菜反而對健康有礙,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易引起氣喘、過敏、憂鬱症及心血管疾病。

而對於近期電鍋製作豬油的熱潮,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提醒,電鍋製油仍非百分百安全,利用高溫產生油脂的過程都會有變質疑慮,即便使用不鏽鋼內鍋,仍有金屬催化現象加速物質產生,民眾不妨多改用植物性油品,且依烹調方式不同交替使用。(黃韻文/台北報導)

標籤:



醫療新知--「大腸癌」檢測新法免吞大腸鏡


做過全身健檢的民眾可能會覺得,大腸鏡是最不喜歡的項目。現在美國醫界發明一種新的大腸癌檢測方法,只需檢測糞便內的基因,準確率比大腸鏡還高,可以讓更多潛在病患早期接受這種篩檢,大幅降低大腸癌致死率。

傳統大腸鏡檢查是將一台微型攝影機,連在一條有彈性、有光的管子上,把它放進大腸內檢查,這種侵入人體的方法很不舒服,民眾普遍害怕接受檢查,有時因此錯失早期發現的時機。

醫師表示,使用大腸鏡篩檢大腸癌,成功率九成,不過現在美國醫界出現一種新方法,只須化驗糞便內的基因,就能測得大腸癌,準確率高達九成四。

一般人可在保有隱私的情況下,自行採集糞便,再將它郵寄給醫院,檢驗室儀器自動分析三種基因,顯示是否在腸道內有初期的腫瘤或息肉,新方法對有大腸癌疑慮的民眾來說,可謂一大福音。目前這種糞便基因檢測法正臨床試驗,若一切順利,很快就能被醫院採用。

標籤: ,



出國旅遊妙招--出發篇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2014年9月28日電)從打包行李到出國,你是pro級旅行達人嗎?國外網站Distractify熱傳一份終極版旅行秘笈,傳授20招一生受用的旅行技巧。

出發篇:

1.進海關前集中隨身物品,通關省時間。

2.在機場如廁避「熱門點」,離下機處、登機口最近的洗手間人最多。

3.坐在飛機引擎附近 較不會受亂流影響。
內容詳

標籤: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分享---「討論產品優缺點」的網站


關於NOBUY01

為何成立 NOBUY01

NOBUY01 成立於2012年9月,是個「討論產品優缺點」的網站,由一群理念相同的朋友所支持,最終目的是協助大家買到適合自己的東西,不要帶回家後,才發現令人意外、掃興的缺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沒有讓人容易誤判的「置入性行銷」。

置入性行銷:就是收取產品製造者/銷售者的利益來寫文章,卻未聲明,讓大眾以為這是真實的使用者心得分享,但本質上是軟性的廣告,對於可能的缺點,大多一筆帶過,或隻字未提。這種行銷手法,最容易讓消費者誤判,買到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所以,NOBUY01 無廠商,無業配,討論產品時,我們會以消費者的立場出發:

1.凸顯產品最有特色的優點。
2. 剖析所有可能會有的缺點。
3. 若有廣告,會醒目提示,讓你一眼就明白,不會偽裝成心得分享文。
精彩內容

標籤:



分享--神奇「伸縮水管」一點也不神奇喔


之前看到一個商品「神奇水管」,號稱沒使用就可以縮成小小的,水一注入就可以變得成3倍長。家中後陽台剛好有需要更長的水管,每天用傳統的黃色橡膠水管澆花,又重又不時尚,重點是收納很困難。所以當看到這個產品時,相當的吸引我,不顧我老公的反對,訂購了一組,收到貨使用後,實在跟我想像中的差很遠,害我到現在都在老公面前抬不起頭來了啦~~~~不過還是收起傷心,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條不太神奇的神奇水管的使用新得囉!
繼續閱讀

標籤:



下波「食安未爆彈」--可能是「有機食品」


〔本報訊〕日前接受國民黨立委李慶華質詢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疑似口誤,稱目前有兩家知名有機認證公司,因為抽查違規被停權。業者隨後發出澄清聲明,農委會亦更正說法,但仍然造成小農及消費者的恐慌。
更多內容

標籤: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肺腺癌」--復發率高易轉移的肺腺癌種類


抽菸是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但國內女性肺癌患者逾九成都不吸菸。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熊昭,曾在聯合報與中研院舉辦的「2014健康高峰論壇」發表研究指出,廚房油煙是不吸菸得到肺癌的危險因子,尤其肺腺癌患者多數都不吸菸。

其實,肺腺癌的復發率及存活率也可用「算命」方式預測,台北榮總及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透過病理切片,找到某兩種肺腺癌的組織分類型態有較高的復發率及死亡率,即使是早期肺癌,患者日後較易發生癌細胞轉移,這項研究已發表在國際知名「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台灣每年新增逾1萬名肺癌患者,肺癌是國人癌症死亡的頭號殺手,其中腺癌是國內最常見的肺癌類型。近年包括前副總統蕭萬長、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前樞機主教單國璽、帽子歌后鳳飛飛、舞蹈家羅曼菲、公益終身志工孫越、資深藝人文英等名人,都相繼罹患肺腺癌。

蕭萬長的主刀醫師、北榮胸腔外科教授許文虎表示,早期發現開刀切除腫瘤,是治癒肺癌的最佳方法;不過,早期肺癌術後仍有二至三成的人會復發、甚至死亡,尤其「侵襲性肺腺癌」的預後通常較差。

侵襲性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根據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美國胸腔學會(ATS)及歐洲呼吸學會(ERS)在2011年提出的病理分類指出,侵襲性肺腺癌主要可分伏壁型(lepidic)、腺泡型(acinar)、乳頭型(papillary)、微乳頭型(micropapillary)、實體型(solid)五種,但不同病理類型對預後影響極大。

榮陽團隊分析2004至2010年在北榮接受手術切除的573位侵襲性肺腺癌患者,並排除原位癌及積極性腺癌發現,相較其他腺癌病友,微乳頭型及實體型為主的肺腺癌患者較可能發生縱膈腔淋巴結轉移,恐屬於較晚期肺癌;且這些人近半數腫瘤復發,癌細胞也較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惡性度高,存活率也差。

許文虎說,微乳頭型患者的5年存活率為55%,但其他病理類型有84%;另外,微乳頭型及實體型病患的腫瘤復發率是其他三種類型的兩倍。研究還發現,相較早期肺腺癌患者,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微乳頭型及實體型比率也較多。

北榮分子病理科主任周德盈表示,實體型及微乳頭型的腺癌患者中,男性較女性多;但伏壁型的男女比例各占一半。

北榮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若病理切片屬於微乳頭型及實體型者,因復發率及腫瘤惡性度高,建議術後需更密集追蹤,或可考慮自費做化療。目前健保針對第一期後期(1B)的腫瘤需達3公分以上才給付化療,患者若自費口服化療每天280元,需連吃兩年;針劑化療需打4次,費用約10萬元。
侵襲性肺腺癌復發率比較

標籤: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睜大眼睛看「自費醫材」以防花錢又受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張女士3個月前因車禍,造成左肩鎖骨骨折,在台南當地醫院醫師建議下,自費4萬多元放置鋼板固定。沒想到,術後疼痛未改善,還造成左手動彈不得,因此轉診至大林慈濟醫院檢查評估後,決定開刀移除鋼板,術後困擾3個月的疼痛馬上解除,而且隔日即出院。

收治這位張女士的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有些醫院會鼓吹「使用高價自費醫材就是品質保證」,形成醫療怪象,不僅在外傷骨折常見,在脊椎手術或關節置換手術中也常見到,病患宜多方評估再決定。

簡瑞騰指出,造成張女士傷口持續疼痛的原因是植入的鋼板過大,加上患者有骨質疏鬆問題,造成鋼板鬆脫,並造成另一處骨折,鋼板和斷骨不斷刺激皮膚,形成難忍的痛苦。最後,透過手術先以「關節授動術」放鬆幾個月來已僵直、攣縮的肩關節,再把鬆脫的鋼板移除,術後恢復順利,疼痛也完全消失。

其實,以張女士的案例,一開始只需要使用兩條鋼絲固定,即可順利癒合。簡瑞騰表示,自費鋼板並非不好,但由於尺寸和形狀與患者不合,造成適得其反,白白花錢找罪受。現今的健保制度,常讓人有健保使用的醫材效果不好的錯誤認知,覺得要自費才會有效,因此有些醫師或醫院以業績和營利為考量,會抓住患者求好心切的想法,鼓吹使用昂貴的自費醫材,卻不見得對病情有幫助。

簡瑞騰指出,在病患治療過程中,診斷才是最重要的,若診斷錯誤,再昂貴的自費醫材和費用,也難以對症下藥。此外,若是必須動手術,開刀時的「手路」才是關鍵,要留意開刀中不要傷到神經、血管、骨頭,這兩個層面都是醫師必須謹慎注意的,遠比放什麼東西進去更加重要。

標籤:



「牙齒咀嚼運動」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做假牙和植牙太花錢,老了掉牙也沒關係?老人缺牙不補,會減損咀嚼功能,造成營養不良,且長期會提高心血管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醫師也表示,日本研究發現,缺牙卻不積極改善咀嚼功能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老年人高9成。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舉辦「口愛特攻隊」活動,推廣口腔保健的正確觀念。(攝影/駱慧雯)

老人缺牙易失智 補牙恢復咀嚼力可預防

根據調查,全國近250萬名65歲以上老人有齲齒,其中全口無牙的老年人更超過36萬,研究發現,相較於擁有20顆牙齒的老年人,牙齒數量低於19顆者,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和吸入性肺炎的機率,分別提高1.83倍和1.89倍。

此外,缺牙造成的咀嚼能力差,也會有失智風險。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黃明裕牙醫師表示,《Psychosomatic Medicine》(身心醫學期刊)曾於2012年發表一篇由日本Yamamoto山本教授進行的研究,針對4425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為期4年的觀察,發現全口自然牙不滿20顆且沒做假牙或植牙者,咀嚼能力明顯較差,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是咀嚼功能正常者的1.9倍。而全口有20顆以上自然牙的人,咀嚼能力與未滿19顆,但有裝義齒者差不多。

黃明裕牙醫師表示,運動有助於預防和延緩失智症,而咀嚼本身就是個運動,光是嘴巴開合、牙齒叩咬的動作,就能同時鍛鍊顏面神經和肌肉、顳顎關節,以及背部肌肉,建議每次吃東西時不要貪快,每口咀嚼30下,估計每天可咀嚼1千下,久而久之也能對預防失智有一定的助益。


日本研究發現,老年人缺牙不處理不僅會降低咀嚼能力,也會增加失智的風險。

470萬人缺牙不補 長期影響咬合傷健康

保健牙齒應從小做起!不過,根據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口愛特攻隊調查,全國約950萬人拔過恆牙,其中超過470萬人在拔牙後未進行裝置假牙,或植牙的後續動作,而成年人就占了370萬人。

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口腔醫療委員會主委陳信光表示,民眾若於拔牙後未做後續處理,例如裝假牙或植牙,長期會造成前後方牙齒傾倒、對咬牙變長、咬牙崩壞、顏面歪斜,甚至會引發顳顎關節疼痛、偏頭痛等相關症狀的發生,最後只能進行全口重建。

不僅是恆牙缺漏應盡快就醫處置,乳牙也是。孩童的乳牙是牙床最好的天然空間維持器,若不慎發生乳牙過早缺失,應及早裝上空間維持器,維持牙齒間應有的正常間距,避免日後恆牙生長時因異位萌出,造成恆牙排列異常,影響咬合功能。

標籤:



分享--健康「奶油」如何挑?


前一陣子食用油的混油事件沸沸揚揚,報章媒體不斷渲染混油造成的食安問題,其中棉籽油在這次新聞佔了不小的版面,但各位知道早餐店常看到的乳瑪琳奶油就是用棉籽油製成的嗎?現在來大家看看認識奶油以及教你們怎麼選購!先從反式脂肪談起吧!
繼續閱讀

標籤: ,



分享--居家健身門上單槓


常常有朋友問我在家裡要怎麼練背肌?

從教練轉職成業務後我也體會到大家的困難,

決定在家裡弄些簡易設備健身,

今天跟大家介紹C/P值最高的門上槓!

讓大家在寒冷的冬天不必出門也能練身體!

精彩內容

標籤: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過猶不及--刷牙太勤未必是好事


刷牙太勤未必是好事!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嗜吃零食、甜食等小東西,炎炎夏日尤其愛吃超商霜淇淋,重視美觀的她,擔心蛀牙,每次吃完東西,第一件事就是衝去刷牙,最多一天可以刷牙快十次,沒想到刷的太勤、太用力,反而刷出敏感性牙齒,嚴重酸痛。牙醫師提醒,刷牙次數不是多就好,基本睡前、早餐後兩次就夠。

三軍緦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黃仁勇表示,這名女大生,刷牙不但太勤,且用力過猛、牙刷刷毛又挑太硬,刷到牙齦萎縮,吃東西就嚴重酸痛,一開始嚇到不敢再刷,過猶不及,反而造成數顆牙齒從牙根開始蛀起。

根據台大醫院牙科部的調查顯示,國內約有5成民眾有俗稱的敏感性牙齒,抽樣進行檢測後也發現,在自認沒有敏感性牙齒症狀的民眾當中,也有5成以上是敏感性牙齒而不自知。

黃仁勇說,不少人誤以為「大力就會乾淨」,導致刷牙過度用力,且並非勤刷牙就沒蛀牙問題,刷牙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工具以及刷牙時機,三者缺一不可。

黃仁勇建議,刷牙時機遠比次數多寡來的重要,一般而言,晚間睡眠時間長、唾液分泌量減少,因此,睡前一定要好好刷牙,另外,不要一起床就先刷牙,應該等到吃完早餐再刷,才能事半功倍。至於中午吃完飯該不該刷牙?他強調,若時間允許,能刷當然最好,若事情忙碌,抽個空潄口也就足夠了。

牙刷更要「軟硬適中」!黃仁勇說,刷毛太軟,牙刷容易變形也刷不乾淨,尤其常見有敏感性牙齒患者,偏好使用軟毛牙刷,結果無法徹底清潔牙菌斑;刷毛太硬,則會造成傷害、牙齦萎縮,建議無論有無敏感性牙齒,都應選擇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並遵循醫師的指示潔牙,才能避免敏感性牙齒惡化。

標籤:



分享--部落客記錄台灣之美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越來越喜歡這個地方?」
部落客「蛙大」拍攝一部影片《喜歡。台灣》,記錄台灣人物、風景之美,上傳2天後引起不少共鳴,吸引3萬網友點閱。
喜歡.台灣(8分鐘完整版)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如何分辨?


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要如何分辨呢?

消化性潰瘍病痛的發生和進食有密切的關係,分為早發性和晚發性疼痛兩種 -

(1) 早發性疼痛多屬胃潰瘍:

在進食以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
因消化性潰瘍的人,
胃液分泌就比平常人多,
加上那時食物未和胃酸充分攪拌所造成,
酸性胃液與沒有保護層的胃潰瘍面相接觸,
於是引起劇烈的疼痛,
時間持續1~2小時逐漸消失,
直到下次進食以後,疼痛再次出現。

(2) 晚發性疼痛多屬十二指腸潰瘍:

一般在進食後2~4小時發生,
及在夜間晨間或饑餓情況下也會疼痛。
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發生較晚,
若在胃中的食物消化排空後,
胃液還不斷分泌胃液,
刺激十二指腸,
當接觸到潰瘍面,
於是引起疼痛,
此為胃潰瘍與十二指腸之區別。

但在治療用藥上兩者無太多差別

疑似胃痛疾病

標籤: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糖尿病患者可吃「隔夜飯」抑制血搪亂飆


(糖尿病患血糖難控?「隔夜飯」竟能助控糖/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家族遺傳、肥胖體型、營養失調等因素,皆可能引發糖尿病發生,近年來,糖尿病罹患人口不只增加,年齡層也逐漸下降,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專利,有此可見,糖尿病的防治與控制顯得特別重要。

但有多數的糖尿病患,為使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就會自己主動減少攝取澱粉類,甚至將它拒絕於千里之外,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不管對於糖尿病患,或是一般民眾而言也好,澱粉是每日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只是,若是攝取到不正確得澱粉食物時,就可能會引發健康問題。

抗性澱粉有助於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安心食用

高雄榮總醫院許慧雅營養師表示,澱粉主要是由支鏈澱粉及直鏈澱粉所組成,其中,含量比率依澱粉種類而所有差異,一般來說支鏈澱粉,也就是所謂的精緻澱粉,例如:米飯、麵食等,且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血糖上升的速度快,導致糖尿病病患害怕攝取澱粉。

不過,當直鏈澱粉與水一同加熱時,就會使得澱粉老化,變為不易被消化、吸收的抗性澱粉,而所謂的抗性澱粉簡單來說,就是此類澱粉被人體攝取後,因結構改變的關係,使得無法被酵素分解,進而達到不易被小腸吸收的功效,因此,對於糖尿病患而言,抗性澱粉能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

抗性澱粉消化速度慢 可改餐後高血糖、胰島素等問題

由於抗性澱粉的消化速度極為緩慢,需費時5至7小時,因此,可改善餐後高血糖與高胰島素血症的問題,降低餐後血糖上升幅度,幫助維持血糖的穩定。此外,當抗性澱粉的含量越高時,相對來說對血糖的反應越小,因此,糖尿病病患若用抗性澱粉取代精緻澱粉當成主餐時,不僅可攝取到重要的營養素外,更能有益健康。

生活中常見的3類抗性澱粉 幫助民眾多加利用

最後,許慧雅營養師表示,抗性澱粉根據性質的不同可分為3類,且在日常飲食中十分常見,不過,要注意的部分是抗性澱粉的熱量雖然相對低,但總量控制仍然不能忽略,它只是難消化而非不消化,民眾應多加留意。此外,在飲食攝取上,主要是將原本每日所需攝取的澱粉份量取而代之,所以,民眾只要按照原本所攝取的份量就好:

1) 存在於種子類、豆類、全穀類等未加工的澱粉類食物/例如:整顆的紅豆、綠豆,對此,蘇慈閔營養師表示,紅豆綠豆主要是以煮熟且無糖為主,建議將該類豆品添加在飯裡一起烹飪當成主餐,如此一來,可減少澱粉的攝取,進而達到穩定血糖的功效。

2) 類生的、無法完全糊化的物質/例如:生的馬鈴薯、生香蕉等,因為生食本來就比熟實難消化,但此類食物較為特別,一般來說較少民眾會選擇。

3)烹煮過又冷卻的老化澱粉/例如:隔夜飯,主要是將它取代一般的白米飯,當成主餐食用即可。作法為,將煮熟白米飯,盛進碗裡,包覆保鮮膜後放入冰箱冷卻,隔天取出加熱至微溫即可,但切記不能加熱至燙口。

標籤:



家長注意了--「腸病毒」侵犯神經系統導致肢體無力⋯


腸病毒類型中的克沙奇A2病毒有夠毒!台中光田綜合醫院兒科表示,今年該院已接獲兩例遭克沙奇A2病毒侵犯神經系統,導致病童肢體無力、行走顛簸的個案,日後需還進行復健治療,呼籲民眾注意。

光 田綜合醫院兒科江國樑醫師說,兩個案都是2、3歲的男童,第一位小弟因腸病毒引發肺炎住院2天即緩解出院,兩天後突然出現左手無力,雙腳走路顛簸等「急性肢體無力」的症狀,經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腸病毒侵襲造成病童頸椎神經前角細胞嚴重受損,經過治療及時抑制神經損傷的惡化,但左手無力的後遺症仍需透過持續復健。

另一位小弟則是走路搖晃不穩,右腳無力,經檢查,該小弟也曾感染腸病毒,腸病毒侵犯腰椎神經留下的後遺症,經治療後仍需接受復健療育。

江醫師說,即使病童燒退或症狀緩解,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腸病毒會存在孩子體內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加上幼童的抵抗力較弱,殘存體內的病毒是否會有後續的發作或侵犯都需注意,若發現孩子出現肢體無力或麻痹等症狀時,須儘快就醫治療。(孫義方/台中報導)

標籤:



老外遊台新利器--「iTourGuide」智慧App


為了讓來台旅客更方便遊玩,資策會開發出一款新的APP,可以幫助旅客規劃在台灣的旅遊行程,包含訂房、交通和各景點等。資策會指出,未來會和民間業者合作,一起推動更完整的服務。(余曉涵報導)

根據交通部預估明年來台觀光的人潮即將突破一千萬人次,為了要提供更方便觀光台灣的方式,資訊工業策進會特別開發了一款APP「iTourGuide」,可以幫助旅客規劃在台灣的旅遊行程,也支援線上訂房、訂票和付款等功能。資策會智慧網通系統研究所組員洪逸舟表示,這個APP在安卓或IOS系統都可以使用,未來也會和產業界合作,推動相關的旅遊服務。

洪逸舟說:「我們設計出這個軟體,但是我們也希望說有旅行社能夠來營運這樣的系統,或是有一些營運的業者,因為我們本身沒有辦法營運這樣的平台。」
洪逸舟進一步指出,這個系統目前有中文和英文語系,提供給使用者規劃台灣的觀光行程,以及會提供即時通訊讓團員可以和導遊即時溝通。
(圖:資策會提供)

標籤: ,



醫療新知--中年「失智」關鍵,中研院找出元兇


國內失智症研究登上國際頂尖期刊!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助研究員陳韻如團隊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是「漸凍人症」致病原因的「TDP-43」蛋白,除與老年患者為主的阿茲海默症有關,若組成「球狀聚合體」的結構,也會破壞大腦神經細胞,引起以中年患者為主的早發型失智症。

陳韻如團隊證實,「全長」的TDP-43蛋白,會在短時間內形成類澱粉蛋白球狀聚合體;陳韻如也與成大臨床醫學所副教授蔡坤哲合作,將TDP-43球狀聚合體注入實驗鼠腦部,結果發現TDP-43會毒害實驗鼠的神經細胞。

「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與一般較熟知的阿茲海默症類似,患者可能出現記憶、認知能力退化及情緒異常等症狀,但阿茲海默症患者多在年滿65歲後發病,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則好發於中、壯年族群。

過去研究顯示,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都與蛋白質結構異常形成的「類澱粉蛋白」有關,但學界過去並不認為TDP-43會形成類澱粉蛋白的結構,也認定「片段」的TDP-43蛋白,才是引起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的主因。

「在正常狀態下,TDP-43主要負責調控其他基因的『轉錄』作業,並不會形成球狀聚合體。」陳韻如分析,約有不到1成的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患者,是因為TDP-43基因突變而致病,但多數患者都是因不明原因,出現TDP-43蛋白大量增加,並形成球狀聚合體結構的現象,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

過去研究也發現,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同時存在TDP-43蛋白與「乙型類澱粉蛋白」異常堆積的現象。

陳韻如解釋,具「類澱粉蛋白」特性的物質,常會彼此影響堆疊的結構,研究團隊將TDP-43球狀聚合體混入乙型類澱粉蛋白後,竟意外發現乙型類澱粉蛋白會大量形成對神經細胞具有毒性的球狀聚合體,因此TDP-43極可能也是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原因之一。

標籤: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省電超easy--改變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習慣


科技進步帶來極大的便利,卻減輕不了荷包的壓力?科技產業的發展,使3C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其進步的速度快到無法想像,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3D列印技術等,這些產品都需要靠電力才能運作,也因此台灣使用的電力總量逐年上升。

「電」儼然是生活必需品,不同的是,生活必需品可以貨比三家,「電」卻無法這麼做,是的!台灣目前只有台灣電力公司,屬於獨營事業,在這樣的條件下,必定壟斷市場,因此,一般庶民老百姓更應該具備電費的計算與使用的基本認知,才不會讓荷包縮水。在這裡,《全民瘋理財》專欄特別為讀者們整理出【電費帳單沒教你的事】有哪些,協助大家省荷包、聰明理財過生活。

繼續閱讀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充電電池」的正確認知


為了省錢,為了環保
我們常常會選購充電電池循環使用
以取代碳鋅電池、鹼性電池的消耗
但.....最常碰到的問題是
怎麼好像充幾次就充不飽了?

首先,我們必須先瞭解
一般常見的充電電池都是Ni-MH(鎳氫)或是Ni-Mn(鎳錳)電池
此款充放電的觀念是
充電要充到飽、放電要放到完
才能維持電池的壽命,以避免記憶效應

什麼是記憶效應呢?
簡單地說,假設以一顆3號充電電池來說
容量通常在2000~2500mAh左右
當我們使用電量到了剩下800mAh
也許我們的遙控車 已經跑得很慢了
沒電了~自然要充電
這時我們就會拿到充電器去充電
此時充電器會認為,這顆電池只需充1200mAh就充飽了
下次再使用時,可能跑到剩500mAh
這次再拿去充電,充電器同樣認為充1200mAh就充飽了
但實際上只充到1700mAh而已(充不飽)
幾次下來,只會感覺電池蓄電能力越來越低
而廠商宣稱1000次充放電壽命,實際上好像用個幾10次而已就充不飽了

其實其實.....
選對充電器真的很重要!!
坊間充電器標榜快充!!大電流
其實對電池很傷~
要急速充電,電流就必須要大
電流大,充電的溫度就會升高
溫度是電池的一大殺手
長期這樣高溫下來,尤其我們通常是放在充電器一整天
要用的時候才會想到要拿下來
這樣對電池是最傷的!!

在此店長要推薦一款論壇評價最高的充電器
MAHA-POWEREX C9000充電分析師
主要有五大功能

4個充電獨立電槽,每一個電槽都可以自由選擇充電電流大小,從0.1A~2A都可以設定,滿足急需使用者,或做電池的維護,一般充電器都是固定電流,無從選擇!!

更新/分析功能:可以精確分析、檢測每一顆電池的有效電容量。例如一顆2500mAh的充電電池,可能在經過數次使用後,實際電容量剩下1800mAh,由充電分析功能除了可以檢測電池的有效容量,還可以有助衝破記憶效應(更新電池)。
活化:久未使用的電池,會失去其化學活性,活化模式經由低電流慢速充電、再慢速放電循環,喚醒沈睡的電池,使其恢復活性,可以恢復增加失去的有效電容量。
放電:前述舉例,假設我們一顆2000mAh的充電電池,可能用到剩下800mAh時,就感覺遙控車跑不快了,此時用放電功能,可將電池剩餘的電力放完,避免電池記憶效應。
循環功能:經過充電、放電、充電、放電,除了可以增加恢復電池的活性,還可以有助於突破電池的記憶效應。
是不是~~~~
別再怪充電電池太爛了
是一般的充電器根本沒這些功能
一般充電器只能充電,有些更爛的還是雙電槽共用電流(一次一定要充2顆的那種)
好一點的讓你有放電功能
但哪一個充電器能準確告訴你電池的有效電容量還有多少?
哪一個充電器能讓你選擇充電電流要快還是慢?
光這兩個功能就足以打趴對手了
更遑論分析、活化電池的功能有多強大

現在~收集手邊準備丟掉的充電電池
然後用C9000拯救他們吧!!

文章出處

標籤:



美學者警告--「伊波拉」恐突變成「飛沫傳染」


(美學者提出警告!伊波拉恐突變成「飛沫傳染」/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伊波拉疫情令人擔憂,昨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最新的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在六天之內,防疫幾乎是潰堤的慘況,感染人數暴增近一千人,美國學者又提出最新警告,如果伊波拉病毒,從「體液傳染」突變成「飛沫傳染」,換言之,只要人們一打個噴嚏,咳個嗽,病毒就可能四處飄散,其威力光想像就令人喪膽!

若伊波拉突變成飛沫傳染 疫情恐怕無止盡蔓延

伊波拉疫情傳播實在太快,美國學者提出最新警告,只要傳染人數不斷增加,其病毒變異的速度,也會隨之增加,雖伊波拉病毒突變為飛沫傳染,機率微乎其微,但只要感染人數不減少一天,伊波拉病毒突變為飛沫傳染的機率就越大!

學者說,伊波拉是RNA病毒,病毒只要每複製傳播一次,就會產生一到兩個變異,傳播速度越快,變異情形就會越嚴重,學者打個比喻,「除了愛滋病毒變成空氣傳播之外,恐怕已經沒有比伊波拉變成空氣傳播,殺傷力來得更大的事情了。」他說,這是投身公共衛生四十年來,看過最令人擔憂的情況。

到底伊波拉會不會演變成空氣傳染?加拿大學者,在兩年前就曾觀察到,豬隻透過空氣,將病毒傳染給猴子,顯現危機還是很可能存在。然而,聯合國希望伊波拉疫情能在最慢九個月內,獲得控制,但學者估計,疫情恐拖上一年半才能控制,且感染病例數,恐怕會高達十萬人,使得伊波拉繼續突變的情況,令人擔憂!

標籤:



請問你不知不覺吃了致癌食物?


以下要告訴你幾種可能致癌的食物搭配,這些在網路上流傳的資訊,並沒有臨床的實際證據,所以以下的資料只是提供你參考,如果認為解說合理,那你就避免吃這樣的組合食物;如果你覺得沒什麼,那就依照你自己的喜好去過活吧!致癌食材危機3伏⋯

更多內容

標籤:



林杰樑醫師--「火腿配優酪乳」不必然會致癌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龜山報導】

國人常見的早餐組合有火腿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網路流傳兩者一起吃會致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一笑置之「不會啦」,他說,火腿因為有加硝酸鹽,會與腸道壞菌合成亞硝胺致癌物質,反而優酪乳、養樂多是好菌,民眾不必多慮。

網路流傳同時吃三明治及喝優酪乳會致癌,還指因為三明治的培根、火腿,有加硝酸鹽,是預防肉毒桿菌生長的防腐劑,如果同時食用優酪乳、乳酸飲料,會生成亞硝胺致癌物質。文章流傳多年,引起不少網友恐慌。

林杰樑完全不吃培根、香腸、火腿、臘肉等加工食品,他說,培根、火腿等加工食品,吃下肚後,就易和胃腸道的壞菌合成亞硝胺致癌物質,但腸胃道細菌會代謝掉,再怎麼說也不是因為同時喝乳酸飲品造成。

林杰樑說優酪乳或養樂多含有好菌,不是壞菌,當作早餐飲品無妨。平常如果多吃生菜、蔬果,也可以抑制腸道內的有害細菌合成亞硝胺。

食物中的「亞硝胺」致癌物質--轉載林杰樑醫師著作

標籤: ,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網路追追追--「牛奶」「優酪乳」致癌否?


**日前流傳網路資訊「牛奶 優酪乳 可能害大於利,會致癌...」内文如下...

英國地質化學家簡·普蘭特五十歲的時候患乳腺癌,雖然經過無數次治療,十年間癌症總是不斷回來與她作伴。當第五次復發的時候,一個半個雞蛋大小的硬塊長在她的脖子上,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絕望而又堅強的普蘭特教授不再相信醫生,相信醫生也沒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

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閱讀最新的醫學論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過中國,那時中國農村婦女不喝牛奶而幾乎沒有人患乳腺癌,從而得到啟發,戒掉每天必吃的兩盒優酪乳,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腫瘤在六個星期之後奇跡般的消失了。

普蘭特教授是英國地質局的首席科學家,同事們目睹了她反復患病到痊癒的曲折過程。當同事們的親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時候,都紛紛來向她求援。普蘭特教授通過改變患者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癒。

為什麼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夠治癒癌症?普蘭特教授下功夫進行研究,她得出結論牛奶中的IGF-1(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數)導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較低。自從人們用激素催發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數倍至數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險當然就很厲害了。她認為牛奶的危害比香煙還嚴重。

善良而樂於助人的普蘭特教授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課題,特意寫了兩本書《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與乳腺癌教程》,還創辦了宣傳網站,網址是:www.janeplant.com,懂英文而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流覽。

出處:http://goo.gl/BZvas

相反看法--台灣牛和外國牛不同

網路追追追-牛奶會致癌純屬空穴來風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明汝教授駁斥牛奶致癌說

台灣癌症基金會-優酪乳有助腸道、心血管

台北榮總腫瘤科-優酪乳,VS.大腸癌

優酪乳好處一籮筐

優酪乳可抑制大腸癌

台北醫學大學--優酪乳抑制大腸癌實驗

適量攝取優酪乳的必要性兼論牛奶、優硌乳孰優

標籤: ,



單側乳癌切雙未必活更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葉名焮醫師

單側乳癌切雙 未必活更久
Posted: 09 Sep 2014 09:22 PM PDT
如果只在一側乳房發現惡性腫瘤,需要兩側一起切除?研究發現,堅持切除患側腫瘤之外的另一側未發現癌細胞的乳房,無法大幅增加存活率。然而選擇切除兩側乳房的婦女近年卻有增加的趨勢。

美國癌症醫學會醫師蘭里騰福德表示,切除長腫瘤的乳房後,再切除另一側正常的乳房,無法保證讓病人更順利康復或存活更久。 研究人員表示,除非有好發乳癌的基因變異問題或有家族史,切除另一側看似正常的乳房,沒有太多助益。 加州癌症預防研究所研究員史考雷特高梅茲表示,這類患者只占少數,大部分患者並未發現相關基因變異的問題。 研究人員追蹤二十萬名治療一側乳癌的加州婦女數年,其中約半選擇切除乳房。但結果顯示無論是否同時切除兩側乳房,還是只摘除患側乳房,十年存活率皆約八成二。顯然切除兩側乳房無法明顯增加存活率。 乳癌影響婦女生理及心理層面,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指出,術後身體復健與心理重建相當重要。醫師表示,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可增加肌力、肌耐力、身體組成的瘦肉量增加、體脂肪及腰圍降低。 醫師指出,乳癌術後及早復健運動對於患者而言相當有意義,不僅可以預防併發症產生,進一步有助於幫助恢復自信,適應家庭及社會生活。乳癌篩檢有助提早發現病灶與及早治療。

不要單獨使用Paclitaxel在早期乳癌
Posted: 09 Sep 2014 09:20 PM PDT
傳統早期乳癌的輔助療法都使用adriamycin cyclophosphamide (AC),但是因為doxorubicin對於心臟副作用較強,所以腫瘤專家希望尋找其他抗癌藥物來取代,後來發現paclitaxel一是種比doxorubicin更新的抗癌藥物,因此進行第三期的臨床試驗來比較paclitaxel與AC何者更適合用來治療早期乳癌的輔助療法。這項試驗稱為CALGB 40101的臨床試驗,從2002年開始共有3871名早期乳癌的女性病患參與,這是美國與加拿大的團隊合作進行的試驗,經過6.1年的追蹤發現paclitaxel並沒有比AC的治療方式更好,反而是略為更差一點,5年的無疾病存活率AC與paclitaxel之比是91% vs. 88%;整體存活率是95% vs. 94%,所以他們認為paclitaxel還是不能取代傳統治療方式。在副作用方面,AC組的副作用較多,共有9人死亡,而且血液的不良反應也較多,但是在神經毒性方面是paclitaxel組較多。不過這項研究結果還是被人質疑,因為只有3871名病患卻分成四個方針來探討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4個療程是不是可取代6個療程,結果發現經過4年的追蹤,4個療程無疾病存活率是91.8%,6個療程是91.6%,兩個沒有什麼差異,所以認為病患施打4個療程即可;但是由於分成四個不同治療計畫被認為太複雜,而且中途又改變治療計畫,例如在2003年發現每兩週注射paclitaxel一次比每三週注射paclitaxel一次好,結果治療方針也修改了。又2005年因為擔心原本收納淋巴結陽性的早期乳癌病患人數不足又將淋巴結陰性的早期乳癌病患加進來,同時也將Her2陽性使用標靶治療的病患也納入本試驗,導致整個試驗變的很複雜。不過無論如何單獨使用paclitaxel還是不能取代AC,不要單獨使用paclitaxel作為補充療法。

標籤:



癌症病患飲用養生蔬果汁宜避開生食


曾罹癌教授自製養生蔬果汁,營養師表示,治療期間飲食忌生食,治療後追蹤期蔬果汁可以飲食,不過仍以均衡為原則。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以罹癌多年來的親身體驗說,營養是維持生命的要素之一,飲食是補充營養不可或缺條件,多喝水增加新陳代謝,多運動促進深層排汗,可幫助排毒。

韓柏檉今天也分享自行研發的「健康養生蔬果汁」,希望在提供民眾充足的營養成分之餘,也能達到排除體內毒素效果,挺過食安問題。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癌友飲食可分為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的追蹤期,在化療、放療、特定標靶藥物治療期間,免疫力弱、白血球低下,應避免生食,治療期間蛋白質會流失,可透過蛋、牛奶、瘦肉補充。

賴怡君說,癌友飲食因不同疾病而異,沒有絕對好或壞,若想要自製蔬果汁則應先諮詢醫師及營養師,對於水果則建議應先削皮處理,而削皮刀也應先用熱水燙過消毒,對於蔬菜處理則建議先川燙後再自製成蔬果汁。

她說,癌友飲食原則是均衡原則,治療期間也要注意體重變化,六大類食物每樣、每餐都要吃到,水果以有果皮較好,可以避免因清洗不足、農藥殘留而影響身體免疫力。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肺癌」檢查與治療


近年來罹患肺腺癌的名人眾多,使肺腺癌在國人間的知名度大增,很多人只要喉嚨癢、胸悶或咳兩聲,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得了肺腺癌」?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曹昌堯表示,肺癌可分肺腺癌、鱗狀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數種,其中肺腺癌占50~60%,女性肺癌患者中比例更高達80%,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一、可能致癌原因

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義山表示,臺灣每年新發現的肺癌病例約有1萬人,一般好發於40歲後,比例隨年齡增加而上升,50~60歲上升特別顯著,年輕族群罹患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其中最教人防不勝防的,便屬肺腺癌。

(一)女性患者罹癌原因:一般醫學研究咸認,肺癌與吸菸、二手菸有密切的關係,但臨床上很多女性患者,終生未吸菸或吸二手菸、生活習慣良好,時常運動也常吃蔬菜水果,依然罹患肺腺癌,因此推斷有可能肇因於廚房的油煙與空氣汙染,或身心壓力、飲食失調。

(二)基因影響:一些東亞醫學研究指出,臺灣、中國東南沿海、港澳、新加坡等地區,有極高比率的非吸菸者罹患肺癌,可能與華人遺傳基因有關,但究竟其中機轉為何,還需進一步實證研究。曹昌堯醫師坦言,醫界至今對肺腺癌的成因仍不十分清楚,只知它是一種分化生長速度極快的癌症。令人憂心的是,肺腺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一旦出現不適,往往已進展到第三期甚至第四期,預後相當不理想,有患者甚至短短幾個月即往生。

二、發現不易 存活狀況各異

(一)發現不易: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胸腔內科醫師鍾世哲表示,只有約5~15%的患者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發現的原因一部分是定期健診,另一部分則是患者出現咳嗽、氣喘、咳血、胸悶等現象,因而提高警覺安排檢查。

更多內容

標籤:



可怕的「肺腺癌」--五年存活率低於其它癌症


年僅四十四歲,被媒體稱作「美女醫師」的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翁雯柔,與肺腺癌病魔鏖戰一年多,仍離開了人世,本是整天在醫院看診的醫師,竟成了最脆弱的病人。

過去一年間,肺腺癌成了醫療頭條新聞的常客,從副總統蕭萬長、藝人文英阿姨,到樞機主教單國璽,全得了這種病,大部分的人一提到肺腺癌,就好像被判決了死刑一樣,因為肺腺癌三期後的五年存活率不到一○%,卻又有八五%的人是三期後才被發現。究竟,你該如何看待這個新絕症呢?

精彩內容

標籤:



分享--一條百年法規,無人敢在法國製造「黑心食品」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個有些誇張的笑話:「早起,買根地溝油油條,切個蘇丹紅鹹蛋,來杯參了三聚氰胺的激素牛奶;中午,瘦肉精豬肉炒農藥韭菜,再來份人造雞蛋滷注膠牛肉,泡壺香精茶葉;下班,買條避孕藥魚,開瓶甲醇摻酒,吃個硫磺饅頭;晚上,買瓶含氯的可樂,難受了就吃幾粒皮革膠囊,發現自己居然還神奇活著,不知道幾時會變成超人!」

無獨有偶,法國一位名叫布華赫戴勒的教授也曾寫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人在早餐吃加了甲醛防腐的牛奶,中午搭配著用硫酸銅染綠的菠菜,吃一片含有硼砂的火腿,然後再喝半瓶用過量品紅染色、或者用過量石膏處理過的葡萄酒,這樣吃個二十年,你們還能指望這個人有胃嗎?」

同樣是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吐槽,只不過區別在於,法國這位布華赫戴勒教授是在一個多世紀前寫下這句話的。

繼續閱讀

標籤:



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

「餿水油」事件---舌尖上的中國(呆灣)


-----外食族必看
影片分享

標籤: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有此一說---「牛奶」「益生菌」易致癌???


詳細內容

益生菌致癌説

不同說法--益生菌之臨床應用

標籤:



分享--「柚子」全身是寶


【果肉→和風柚子醬】

達人來教學

馮嘉惠/Home -Cake 烘焙課三峽北大社區烘焙老師
「柚子果肉可以拿來做成清爽的和風柚子醬,去油解膩,拿來當烤肉醬也非常適合喔!」

材料:蘋果汁40g、橄欖油20g、白醋30g、細砂糖15g、味醂20g、醬油15g、柚子果肉40g、檸檬汁15g

先將柚子果肉以外的材料混合,再將果肉剝碎加入調好的醬料裡,美味的和風柚子醬完成,再把醬料均勻淋在沙拉上即可!

Tips:橄欖油可用沙拉油替代、味醂則可用蘋果醋替代,手邊若有芥籽醬,加入和風柚子醬中會更夠味。


【柚皮→水管清潔劑】

達人來教學

陳映如/生活魔法家「家中洗碗槽的水管容易有油脂及髒汙殘留,若長期不處理,會堆積油汙及產生異味。熱水及柚子果皮精油都具有去油功效,將兩者混合後變身為天然又實用的清潔劑,能有效去除水管壁髒汙喔!」
(圖片提供/陳映如)

材料:柚子皮(1顆的分量)、水適量

精彩內容

標籤:



七種錯誤洗髮方式,你避開了嗎?


〔本報訊〕
大部分的女性嚮往烏黑亮麗的頭髮,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洗髮也是很有學問的!如果你用錯了方法,很有可能會讓你的毛髮「日漸稀疏」,有網站整理了7種錯誤的洗頭方式,並提供正確洗頭方法,讓我們來看有哪些需要注意洗頭方式,讓我們的頭髮越來越健康!

有網站整理錯誤的7種洗頭方式,並提供正確的洗頭方法。(資料照)

1、頭髮剛浸濕就抹洗髮精
有很多人在洗頭時,將頭髮淋濕後就馬上用洗髮精洗頭髮了,不過其實這樣做,反而會讓頭髮洗不乾淨。正確做法應該是將頭用溫水沖洗1分鐘以上,用清水去除頭上一些污垢之後,再使用洗髮精,把洗髮精倒一點在手掌心,再搓成泡沫使用。

2、不梳頭直接洗
頭皮對於頭髮來說非常重要,最好在洗頭前,先用梳子梳頭,令附著頭皮的污垢和灰塵浮於表面,才能同時洗淨頭皮和頭髮。為避免傷到頭皮,建議使用寬齒縫、圓頭的梳子。

3、洗頭時用指甲搓頭皮
指甲是身體藏匿細菌很多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喜歡留著長指甲在洗頭的時候用,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抓破頭皮,導致感染。在洗頭髮的時候最好是用「指腹」按摩,絕對不能用指甲,慢慢的洗頭還可以保健康。

4、護(潤)髮乳塗在髮根
由於洗髮時頭髮毛囊打開,將護(潤)髮乳塗在髮根上,其中的化學物質容易滲入並堵塞毛囊,容易引起落髮。建議先理順頭髮,沿耳朵附近往髮尖方向抹髮尾,一定不要讓護(潤)髮乳碰到頭皮。

5、護髮乳不沖洗乾淨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將護髮素殘留一些在頭髮上或許可以保護頭髮。其實,殘留的護髮乳容易混合灰塵黏附頭皮,堵塞毛囊,引起發炎。所以每次洗頭,頭上的洗護用品一定要清洗乾淨才行。

6、濕著頭髮睡覺
洗完頭髮之後是不是可以去睡覺了呢?其實剛洗完頭髮髮鱗片張開,此時頭髮很嬌弱,不耐摩擦。如果在頭髮半濕半乾的狀態下睡覺,會導致角質層變薄,令頭髮變得乾燥。

7、洗完頭馬上外出
頭髮也是要防曬的,有研究指出,頭髮受到的紫外線傷害比臉部的嚴重兩倍以上!紫外線會令毛鱗片變薄、剝落,洗完頭馬上外出,紫外線容易導致斷髮、分岔。如果外出,最好撐傘或戴頂帽子防紫外線。

標籤:



分享---「總統府」小設計大學問


(中央社)總統府是日本人當年興建作為總督府之用,目前府內保留不少當年的設計,但可別以為這些設計只是為了美觀,小至門把,大至垃圾蒐集孔道,每項設施都隱含著設計者極具前瞻性的巧思喔!

門把低都是因為日本人比較矮?
錯!低門把代表「有禮貌」

更多內容

標籤:



「扭傷」意外需謹慎護理以免「關節炎」後遣症


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也是一般人在平日經常遇到的意外,如何在意外發生後做好緊急照護,才能讓日後復原得更理想,聽聽專家怎麼說。

蹬著高跟鞋,小莉如往常般的走上3樓辦公,一個緊急電話,主管召她立刻下樓開會,不料,慌張下,一腳踩空,腳踝扭了一下,原以為只是小事,不予理會,沒想到接近下班時,腳踝已經腫得跟麵包一樣大了,寸步難行,就醫後才發現是足踝扭傷。

類似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我之間,有時只是走路拐了一下,或者在跑步、打球時,因為路面不平站不穩,就出現足踝扭傷的意外。到底扭傷的第一時間,可以做什麼來幫助止痛,甚至能不能事先處理,以防日後留下病根?

雖然扭傷通常沒有立即性的危險,但是,若扭傷後不立即處理,卻可能因為癒合不完全而造成後遺症,包括踝關節不穩定而造成反覆性扭傷,或者是形成日後早發性退化性關節炎,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反而得不償失。

扭傷嚴重程度,依疼痛分3級

要了解扭傷的處理,首先要先懂得判斷扭傷的程度。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醫師潘筱萍指出,韌帶受傷依程度的不同以及疼痛度做為判別,臨床上可以分成3個等級:

第1級:從顯微鏡做組織檢查,可發現有局部出血現象,走路感覺微痛,關節附近只有輕微腫脹,沒有嚴重變形、淤血,如果好好注意並休息,通常3天就能有所進步。

第2級:出現比較嚴重的疼痛,從外觀來看,有明顯的紅腫現象,但仍未變形,尚可活動,這時可能已經出現部分韌帶撕裂,若3天內沒明顯進步,或2周後仍然相當疼痛,就應該及早就醫。

第3級:從外觀已經可看出明顯的變形,而且只要一踩地或碰觸,就會疼痛難耐,且有嚴重的淤血現象,經由觀察腳踝關節,可能已經出現翻轉,甚至骨頭裂出皮膚之外,這時韌帶斷裂或是骨折機率大增,必須立即就醫。

扭傷後72小時內,謹記PRICE原則

東元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凃富籌指出,剛發生腳踝扭傷時,立即處理的正確與否,與後來痊癒速度有很大的關聯。尤其是腫脹的程度,在剛受傷的24?72小時內的急性期,千萬不要在患部拚命搓揉推拿,否則容易加重發炎現象,甚至造成二次傷害。

凃富籌說,通常在受傷的72小時之內,可遵從「PRICE」的處理原則──「保護、休息、冰敷、加壓、抬高」,做完立即處置後若情況嚴重,就應馬上到醫院檢查,由醫師判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處理。

潘筱萍強調,腳踝受傷後,要盡量多休息,不要走太多路,更應該避免穿著高跟鞋或涼鞋等不穩固的鞋子。一般來說,要到局部軟組織恢復完整,通常需要2-6周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都要隨時保護腳踝,並慢慢增加有利於足踝的溫和運動(例如:足踝往上、往下、往左、往右),暫時不要做會對足部造成傷害的激烈運動,如果是更嚴重的扭傷,休息的時間往往需要更久。

很多人誤以為運動不慎扭傷後,只要腫痛消失就算好了,其實不然。潘筱萍表示,扭傷過後的組織會變得脆弱,關節的平衡感也變差,這些都是患者感受不到的,因此,必須要重新訓練肌力、柔軟度與平衡感,才能慢慢恢復原有的功能。

急性期過後,拉筋恢復腳踝功能

扭傷後的2?6周這段時間,通常可以藉由電療、熱療以及徒手按摩來紓緩疼痛,並且加速組織的癒合。等到疼痛與腫脹情況有所改善之後,也可自行做一些輕度的關節運動、拉筋運動、本體感覺以及肌力訓練,對於恢復正常關節活動及本體覺會有所幫助。

凃富籌指出,以腳踝扭傷來說,時間一久,大部分的人踝關節會變緊攣縮,此時可嘗試拉筋,例如小腿肌肉緊則應降低其鬆緊度,以避免肌肉緊繃影響行走、跑步或上下樓梯等行動,可採取弓箭步方式(後腳尖須朝正前方),或穿鞋時腳掌前端靠在牆壁上(腳掌盡量平行牆壁)讓小腿肌肉伸展。但拉筋時要注意不能抖動、最好慢慢拉,感到稍微有點緊,但不可以太痛,循序漸進就可以了。

有研究指出,腳扭傷的同時也會造成本體感覺的喪失,而本體感覺影響最大的,就是平衡感的好壞。所謂的本體感覺,指的是大腦對於足踝關節位置的感知能力,這也是很多曾經受過傷的患者在感覺不痛、活動角度恢復後,以為痊癒了,又去從事原本的運動,卻容易再度扭傷的原因。因此,若要避免成為習慣性扭傷,兩位醫師都建議,最好到醫院接受計畫性的復健治療,以改善影響的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與本體感覺,並可預防下一次的扭傷。

處理腳踝扭傷PRICE5字訣

Protect(保護):避免負重及行走,若要行走,可借助護踝或是柺杖,如果是嚴重的扭傷,就需接受護木或石膏加以固定。

Rest(休息):受傷後應停止走動,讓患部靜止休息,以減少進一步的傷害。

Ice(冰敷):前3天以冰敷為原則,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可降低發炎反應和肌肉痙攣的機會,每次冰敷15?20分鐘後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再繼續冰敷。且冰敷袋外層要用毛巾包覆,並不定時翻開、檢視,以避免直接接觸造成皮膚凍傷。

Compression(加壓):使用彈性繃帶緊包住腳踝,避免患部繼續腫脹,而且有壓迫止血的效果,但也不能包太緊,以免造成遠端的血液循環不良。

Elevation(抬高):將腳抬高,最好高於心臟的位置,增加靜脈和淋巴回流,以增加復原速度。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78期】

標籤:



心臟破洞實例--把握三十分鐘黃金救援時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破一個洞,鮮血直噴,這還能活命嗎?及早送醫,醫師把洞補起來,還有救命機會!64歲的黃先生某日清晨被送到急診室,當時意識清醒,但呈現很喘、全身無力、體溫下降,卻不像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有心包填塞現象,推斷可能是心臟破裂出血導致包膜積血,此現象對生命的威脅簡直是「秒殺」!

緊急被推進開刀房手術,開刀証實黃先生的心臟破了一個洞,破洞位在左心室,雖然洞口只約0.2公分,但鮮血直噴出來,景象非常嚇人;經醫師仔細將小洞縫合,終於止住了血流。

30分鐘未處理 難保命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高炯倫醫師說,心臟破洞造成心包膜積血的案例不多見,經緊急手術後檢查,疑似患者先天性左心室憩室,因血壓驟然升高而導致心臟破裂。一般而言,左心室破裂,30分鐘沒有處理,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黃先生幸及時就醫手術治療,終挽回寶貴生命。

劇烈胸痛、冒冷汗是警訊

繼續閱讀

標籤:



「餿水油」檢驗數值正常,請問你敢吃?


經過加工的全統香豬油,數值一切合格,看得出來餿水油經過業者巧手,連檢驗機器都查不出來,仔細一聞,胡信德的原料油呈現深黃色,還帶有重重油耗味,明顯就是回收油,經過簡單處理後,胡信德賣給郭烈成,郭烈成經過簡單加工又賣給強冠,而強冠用回收油和其他油混合1:2的比例,提煉後再賣給下游業者,只是更令人擔心的是,裡頭是否含有皮革油。

重金屬檢查沒查出鉻,代表沒有含皮革油,儘管帳面上有些數值漂亮,看似沒問題,但原料不合格,餿水黑心油被不肖業者加工,美麗的數值卻是包裹治癌毒素,更不該被吃下肚。

更多內容

標籤:



「大腸直腸癌」的診斷與治療--台大梁金銅醫師


大腸直腸癌目前在歐美以及其他高工業高度發展的國家,為一高發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就美國而言於1992年約有155000的大腸直腸癌被診斷出來其約佔該年度所有癌症的15%,排名上在男性僅次於前列腺和肺癌,而在女性僅次於乳癌,且其發生率呈穩定上揚的趨勢。台灣地區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雖然不若歐美先進國家高。然進年因經濟的起飛,人口結構的老化,加上生活型態的改變,西式飲食的盛行,導致台灣地區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節節上揚。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已由1980年每十萬人口中之5.95人,增加至1994年中每十萬人口中之18.33人。就死亡率而言,大腸直腸癌目前已是台灣地區因惡性腫瘤死亡人口的第三位,1997年統計顯示其約佔每十萬死亡人口的13.20人,就男性和女性而言,均僅次肝癌及肺癌。不論在我國或先進國家,大腸直腸癌已是今日公共衛生重要的一環。

繼續閱讀

大腸鏡有死角(李登輝大腸癌未及時發現實例)

各大型醫院大腸癌手術醫療團隊介紹

標籤: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百香果可降血壓,有利心血管


多吃百香果 有利降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

編寫自《101種超級食物》/大衛‧葛洛托◎著
百香果是維生素A一個很好的來源,也是維生素C、鉀、鈣與鐵的優質來源。一顆百香果幾乎可以提供一日所需維生素C的百分之七十含量,同時也含有大約百分之五十的每日鐵質建議攝取量,若連同籽一起食用,更是一份絕佳的纖維來源。百香果亦富含植化素,包含西番蓮鹼、番茄紅素與類胡蘿蔔素等。

更多內容

生物類黃酮最多的水果

百香果如何存放

百香果汁作法

標籤:



分享--「大腸鏡檢查」全身麻醉、半身麻醉之選擇


大腸鏡檢查請勿選擇施以全身麻醉。

今天到台中大坑9號步道和山友爬山,偶然聽到大腸鏡檢查議題,我想有必要讓大家正視大腸鏡檢查並避免錯誤決定造成大腸/直腸傷害。

醫師建議你做大腸鏡檢查時,一定會讓你選擇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此時建議您選擇局部麻醉。(一般人都怕痛,心想索性就全權交付給醫生處理,因此選擇全身麻醉,過程中就感覺不到痛,醒來就會好了,這是非常可怕的想法,您千萬不要這麼做)

說明原因--請回想我們小學/中學上過健康教育課,其中有附圖顯示各種內臟的位置圖,您發現到了嗎?大腸/直腸有很多個彎曲轉折點,而大腸鏡檢查是侵入性檢查有一定程度風險,很容易在轉折點上硬戳而致傷害。所以才建議各位不要選擇全身麻醉。一旦施以全身麻醉,你完全處於無意識,面臨醫師將大腸鏡在轉折點處要繼續推進時,若稍有力道不對位,您無法及時感到痛或不舒服,所以不會叫出痛苦呻吟之聲,而此時醫生更不會感覺到他的大腸鏡轉折點推進有失誤,當然就會繼續推進鏡頭,也因此易於導致腸道誤傷。

倘若您實施局部麻醉或不麻醉,那麼在檢查時你是清醒的看著電視上醫師的鏡頭持續推進,到了轉折點時若有施力錯誤,你馬上會感到不舒服或疼痛,這時你會反射性的發出呻吟聲,醫師聽到後馬上會調整鏡頭推進之角度或是給它旋轉旋轉,之後通常會順利通過並繼續前進,依照此機制,一有不舒服你就會呻吟,醫師就會調整角度,等做完整體檢查之後,您的腸道便不會有大的傷害。回家後很快就可以恢復,隔天便可正常工作及辦公。

倘若您實施全身麻醉,那麼在檢查時你是睡著的,此時你無法隨同觀察電視上醫師的鏡頭持續推進,因此到了轉折點時若有施力錯誤,你絕不會馬上感到不舒服或疼痛(睡著了嘛),這時你欠缺反射性的發出呻吟聲,當然醫師更不會有切身錐心之痛來感應到你的疼痛。也就是因為這樣,醫師也不知道鏡頭的切入角度有問題,於是乎硬塞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傷到直腸道。等做完整體檢查之後,恢復了意識,受傷的腸道便會隱隱感覺到疼痛或不舒服,若持續到隔日更痛時,便有可能需要再掛號回診,而您已經受到多大的傷害您卻仍無法全盤了解。

標籤:



「餿水油」無害?一滴也碰不得喔!


〔本報訊〕黑心餿水油事件連環爆,不過食藥署長葉明功說「尚未證實對人體有立即性的危害」,引發各界撻伐。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對此表示,餿水油裡含有重金屬、黃麴毒素等,不僅傷身,甚至還會致癌,一滴都碰不得!

食藥署長葉明功先前表示餿水油尚未證實對人體有立即性的危害,引發各界撻伐。(資料照,記者洪素卿攝)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食藥署長葉明功先前表示餿水油尚未證實對人體有立即性的危害,還說出「1天1滴無害」的言論,讓民眾震怒。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對此表示,這種回收油根本不能吃,有毒的東西就是有毒,不能說微量就沒有健康危害,那種油一滴都不能碰。另外他也表示,官員其實也承受相當大的壓力,但說的話還是要有憑有據,無論是器官傷害或是致癌疑慮等,都要好幾年才會發病,到時消費者是否求償無門?

標籤: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冰箱離奇爆炸,「乾冰」惹禍


〔本報訊〕中秋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會吃月餅賞月與家人度過中秋節,但你知道嗎?如果你買冰淇淋月餅,把乾冰也一起放在冰箱中,有可能會發生爆炸,嚴重的話冰箱可能都會被炸毀!

如果買冰淇淋月餅,把乾冰也一起放在冰箱中,有可能會發生爆炸,嚴重的話冰箱可能都會被炸毀!(資料照,記者魏怡嘉攝)

冰淇淋月餅頗受好評,可是要注意不要把乾冰跟著月餅放在冰箱。(資料照,記者魏怡嘉攝)
東網報導,去年中秋節中國北京一名吳姓女子在中秋節買了冰淇淋月餅,回到家把月餅放到冰箱中,她把店家送的乾冰加點水放到寶特瓶裡,把乾冰當作冰塊用,沒想到不久後冰箱門居然瞬間炸開,還飛出一米多。
中國江蘇一名男子也是購買了冰淇淋月餅,他把乾冰包和月餅一起放在冰箱中,沒想到半夜居然發生爆炸。
報導指出,專家表示,乾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如果溫度高於攝氏零下78度左右就會昇華成氣態,體積膨脹到原來的800倍,冰箱為密閉式空間,才會發生爆炸。
專家提醒,最適當的乾冰處理方法,是將它放在通風的環境下自然昇華,切勿將乾冰放進冰箱或冰櫃。
|

標籤: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有利「解毒」的11種食材


女青年會社區醫療保健講師、乳癌防治基金會營養保健講師柳秀乖表示,具解毒力的食材有:

1.蕃茄

營養素:茄紅素、維生素A、葉酸、纖維素。
作用:抗氧化物、抗老化、防便秘、平衡酸鹼作用。

2.胡蘿蔔

營養素:胡蘿蔔素、鉀、鈣、鎂、纖維素。
作用:中和自由基、清除腸道壞菌、抗氧化。

3.香菇

營養素:蛋白質、多醣體、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鈣、鐵。
作用: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排除廢物。

4.大蒜

營養素:蛋白質、醣份、維生素B、維生素C、硫化丙烯。
作用:殺菌、防便秘、促進代謝、防止過敏。

5.蘋果

營養素:纖維素、蘋果酸、醣份、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群。
作用:促腸胃蠕動、抗菌又通便、降低膽固醇。

6.草莓

營養素:果糖、蔗糖、蘋果酸、果膠、維生素C、維生素B群、鈣、鎂。
作用:抗氧化、促排便、防止細胞癌化、抑制感染。

7.櫻桃

營養素:維生素B、維生素C、鈣、鐵、花青素、紅色素。
作用:防貧血、防細胞癌化、抗自由基。

8.檸檬

營養素:蘋果酸、維生素A、維生素C、鈣、鐵、檸檬酸、奎寧酸。
作用: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有助鐵質吸收、可補血。

9.堅果類

營養素:纖維素、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鈣、鎂、硒、維生素C、維生素B群、維生素E。
作用:抗氧化、中和自由基、促腸蠕動防便秘、防癌症。

10.肝臟

營養素: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E、維生素K、葉酸、鋅、硒、錳。
作用:保護皮膚黏膜、恢復疲勞、活化免疫功能。

11.牛肉

營養素: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B群、維生素E、鈣、鐵、鋅。
作用:防動脈硬化、修補組織、補充元氣。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標籤:



「餿水油」風暴--猪吃了都有問題,人怎麼能吃?


餿水油風暴,讓許多人大感惡心,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餿水油處理的環境惡劣至極,油都發霉、發臭,會產生黃麴毒素、黴菌毒素,這些毒素會影響豬隻發情,干擾繁殖性能,「連豬都不能吃,怎麼能給人吃?」。

賴秀穗說,餿水油來源還包括皮革廠的油,這些處理過皮革的油脂使用大量化學藥劑泡製,為了處理惡臭的餿水油,業者會再加入其他化學藥劑除臭,這些毒素豬隻吃了後,除了影響豬隻健康,也會殘留在肉品和內臟內。

繼續閱讀

己公佈中招廠商一覧表

過往台灣毒油檔案總整理

義美公司聲明啓事

隱身小廠背後的知名店家

標籤: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電腦族後遺症--黃斑部病變、白內障


中小學生開學了,一些滑世代的兒童,卻在暑假結束後出現黃斑部病變的問題,由於暑假期間每天接觸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電視螢幕等3C產品,因為把3C當保姆,未控制使用時間,容易受到藍光傷害,導致近視、黃斑部提早病變比例日漸攀升。

更多內容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久坐」㑥害大,十大恐怖危機報你知


長期久坐,過度勉強身體,會將身體的重力壓在腰部的椎間盤、關節 …
美國「Medical Billing and Coding」網站上有一篇名為〈坐著會危害生命〉(Sitting is Killing You)的報導,這篇文章曾經在網路上引起一陣熱烈的討論。

該篇文章指出,一天坐著6小時以上的人,比一天坐著3小時的人,15年後的死亡機率增加了40%。這項研究還是以有運動習慣的人為對象,進行比較的結果。相似的研究報告及調查近年來不斷增加。坐著對人體產生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大。但是現在一天需要坐在電腦前8小時以上的人非常多,更明確地說,我們清醒的時間裡大半是坐著度過的。

◎「久坐」如同慢性疾病,會侵蝕你的健康
長期久坐,過度勉強身體,會將身體的重力壓在腰部的椎間盤、關節、肌肉及其他組織上,長久下來會引發疼痛,進一步更會使身體歪斜,產生各種不適症狀或造成傷害。
在我的記憶裡,因為坐姿引起身體不適的患者大量暴增,正是1995年「Windows 95」軟體開始發售,電腦大量普及的年代。在那之後,與使用電腦的時間成正比,現代人坐著的時間不斷增加,因此健康情況持續惡化。
「長期久坐」帶給身體的十大恐怖危機

《危機1》頸椎僵直

《危機2》滑鼠手症候群

《危機3》滑鼠手症候群智慧型手機症候群

繼續閱讀



標籤:



中秋吃「柚子」𣎴可與某些常用藥併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中秋連假即將來臨,家中陸續開始出現柚子、月餅等應景食物,但服用藥品的民眾中秋佳節吃柚子要當心,因為柚子與葡萄柚含有類似的成分,容易與部分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柚子與葡萄柚一樣含有類黃酮,在體內會轉化為香豆素等,抑制酵素的代謝作用,使得藥物血中濃度升高,副作用也增加。常見容易與柚子、葡萄柚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包括降血壓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statin類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及免疫抑制劑、部分安眠鎮靜劑與抗憂鬱、焦慮藥物等。

藥物交互作用 可樂、茶、牛奶也別亂配

為避免發生不良藥食交互作用,一般不建議病患以飲料,如:葡萄柚汁、可樂、茶葉、牛奶等來吞服藥物,最好是以白開水較為安全。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有服用上述藥品病患,中秋節期間食用柚子類水果應特別注意,並應遵循藥師用藥指導及依照藥袋標示之注意事項服藥,以確保用藥安全。

標籤:



台版超級食物--秋刀魚、地瓜、芭樂入列


近年國內外流行吃富含特定營養成分的「超級食物」,儘管價格昂貴卻吸引民眾搶購,但其實,許多台灣本土的食物,營養價值並不輸這些國外高價食材,比如秋刀魚的DHA值比鮭魚還要高,芭樂也比奇異果附有更多維他命C,價格更往往不用到一半就買得到。

婆婆媽媽一早到超市買菜,精挑細選就希望讓家人吃的健康,只不過,食材的營養成分,大家真的了解嗎?

購物民眾:「(誰的維他命C比較多?),這種比較多(奇異果?)嗯,應該它比較多(奇異果?)大概是吧,以前是認為鮭魚比較營養,因為它一斤就要300元或280元,那(秋刀魚)一條10元。」

貴的比較營養,恐怕是傳統錯誤觀念,像是近年風行的超級食物,最新調查發現,以水果來說,奇異果富有維他命C,但芭樂的成分更高,價格更便宜,講究健康的燕麥含有高纖維,但台灣的地瓜纖維量還略勝一籌,最讓驚訝的是,被封為有超高DHA的鮭魚,卻大輸給廉價的秋刀魚,換算一整年買超級食物的花費,至少要15000多元,但台版超級食物,卻要一半,不但更營養,也更便宜。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宜里:「像是澱粉類的食物,國外都是吃燕麥,我們可以換芋頭、糙米或是紅豆,這些都是一樣都是主食類的,同一類裡頭都屬於纖維很高的,那秋刀魚或是提到的鮭魚甚至是鯖魚,這種小型的深海魚,其實它的營養價值都很高,所以大家可以輪流替換著吃。」

營養師強調,其實台灣還有許多食才可以取代,而超級食物的概念其實源至1998年的《自然營養期刊》,指出六大類「具營養成分且能促進身體強健的食物」,甚至被宣稱有各種功效,也讓價格水漲船高。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宜里:「吃這種超級食物的話一個很大的重點,不要都是吃同一種的,因為相對來講的話,雖然它裡面的某一個營養成分很高,但你還是會處於營養不均衡的狀況。」

要大家別只吃超級食物,還是要注意國健署提供的六大類食物參考,尤其是熱量,建議青壯年男性一天至少攝取2400大卡,女性1800~2000大卡,均衡飲食,才是常保健康的上上策。(民視新聞陳信瑋、陳殿典台北報導)



晚期「肺癌」遇轉移,不可逆標靶藥物𨒂長存活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統計,癌症在去(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首位,肺癌更高居榜首,每年國內新增上萬名的肺癌患者,由於肺癌容易發生轉移,且不易控制,故不論是以傳統標靶藥物或化學治療,存活期均有限。

根據美國臨床癌症學會(ASCO)日前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不可逆標靶藥物用於第一線肺癌治療,不僅可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也能延長整體存活期,並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仁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哲斌指出,晚期肺癌患者通常會以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而肺癌中最常見的肺腺癌患者,一般會先進行基因檢測,若為EGFR基因突變陽性的患者,則可於第一線採用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提高約1年以上的整體存活率。

至於肺癌細胞轉移的治療方式,林哲斌以門診一位40歲的晚期肺癌患者為例說明,肝臟雖非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但該患者出現肝轉移,造成肝功能指數過高,且開始產生高度疲倦的症狀,經醫師建議下,服用適量不可逆標靶藥物治療,並提供支持性藥物來緩解副作用的發生後,不僅病情獲得穩定控制,肝功能指數也已下降,目前除了定期回診追蹤外,生活一切如常。

林哲斌表示,若晚期肺癌發生骨轉移、腦轉移、肝轉移等轉移現象,治療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患者一旦輕忽或未積極治療,平均存活期至多約6個月。不過,根據美國臨床癌症學會的臨床試驗報告證實,不可逆標靶藥物突破晚期肺癌治療的瓶頸,相較於化學治療,針對EGFR基因突變陽性的患者不僅存活期延長,還能顯著抑制腫瘤增長,此外,對於晚期肺癌患者最擔心的轉移病灶,也可藉由適當投藥加以控制。

同時,林哲斌也提到,這項跨國大型臨床研究,是全球有研究實證可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的肺癌口服標靶新藥,為晚期肺癌患者及醫藥團隊帶來治療的新發展,其次,國內健保已於今年五月,通過第一線給付的晚期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相較於傳統化療,不但能延長這類患者疾病無惡化存活期,並可協助病狀的控管,其副作用更遠低於化學治療。

林哲斌呼籲,隨著醫藥技術的進步,現今對肺癌治療已有新的變革,因此晚期肺癌患者除了應積極配合醫師的診治外,同時也應抱持正面樂觀的態度面對病魔,如此才能力抗癌敵。

標籤:



茶包少用為妙,直接沖泡茶葉較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現今很少有人以整組茶具悠閒的品嘗茶香,多數人為了方便省時,習慣直接買茶包來沖泡飲用,為的就是不要喝到一片片細微的茶葉。熱水一沖,香噴噴熱騰騰的紅茶、綠茶就能隨手喝,但是你有注意茶包袋是用什麼材質製作的嗎?飲用的時候,有記得把標籤拿起來,不要讓標籤一起浸泡在滾燙的沸水中嗎?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現在的茶包大多使用紙纖維或不織布,民眾可以安心使用,而少許業者會採用塑膠PE或其他材質,可能會溶出少許的塑化劑,當然溫度越高,被溶出的量就越多,對於心臟或是肝臟都是不好的;另外,茶包的標籤千萬不要泡進熱水一起喝,畢竟是化學物質,以防止傷害到腦神經。

楊振昌指出,在日常生中,其實有許多塑膠製品都是採用PE製成,像是2號與4號塑膠袋、保鮮膜。如果溫度超過70度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所以還是不要盛裝太熱的東西。

提醒民眾,如果擔心茶包有問題的話,可以直接使用無茶葉袋的茶葉來沖泡,降低危害身體健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