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手機、電腦族必看---長曝藍光恐傷視網膜

綜合整理)根據2013年6月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的西利亞•桑確斯•雷默斯博士的研究顯示, 由於LED燈(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為短波高能量光源,在可見光光譜上為藍、紫光,長時間暴露在這種光線下,可能會對視網膜造成損傷。
此外,新竹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外籍研究員米努‧辛格對藍光的安全仍有所疑慮,她認為目前整個世界都朝向數位化邁進,人類將會花更長的時間在使用這些設備上,且視網膜對藍光又比較敏感,因此少量的藍光光源就會抑制大腦分泌褪黑激素,影響睡眠品質,甚至擾亂體內的生理時鐘。
美國哈佛大學柴斯勒教授2013年5月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報告就指出,若在睡前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等人造光源的3C產品,會影響人體內的自然節律, 並抑制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如褪黑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睡眠狀態。而晚上睡眠品質不好或是睡眠不足,就會進一步影響健康,提高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中風等疾病發生的機率。
光線分為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屬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則為可見光, 藍光包括藍、靛、紫光,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其波長約為四○○至四五○奈米,其中,短波長藍光由於波長接近紫外線(UV光),能量就愈強,它較易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 可能造成黃斑部細胞的損傷,導致黃斑部病變。一般3C產品的藍光波長多為四五五奈米以上,能量相對較低,對人體也比較不會造成傷害。
近年來隨著半導體科技的發展,LED普遍應用在包括平板電腦、電腦螢幕、智慧型手機螢幕等3C 產品的背景光源。但它有藍光比例太高的疑慮。而家用照明燈具最常見的光源種類為螢光燈及省電燈泡。目前長時間需要室內照明的空間,像是辦公室、教室、房間等所選用的燈具光源︵包括檯燈︶,就應該選用省電燈泡才對。

此外,潘老師要提醒的是,3C產品影響視力的主要原因不僅僅在於藍光,還包括螢幕閃爍的頻率。如果再加上長時間緊盯電腦螢幕或是手機,眨眼的次數相對下降,淚液就無法平均分布在眼球表面,就會產生眼睛乾澀、疲勞等的不適現象。
若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正確而實用的護眼方法,就可以不用太過擔心了。

1. 看電腦螢幕、手機或平板等3C產品,每看螢幕五十分鐘時就應該起來休息五至

十分鐘,可以閉目養神,或是起身做個伸展操。

2. 使用3C產品時,四周不可完全黑暗無光,最好是在光線適當的地方下使用。

3. 褪黑激素約從睡前二至三小時開始分泌,所以在睡前一至二小時,就要避免使用

3C產品,才不致影響睡眠。

4. 將電腦螢幕的亮度調低一點,並且保持至少三十至五十公分左右的距離。

5. 抗藍光鏡片只能濾除約三至五成左右的藍光,所以絕不能夠因為裝戴抗藍光鏡片

後,就毫無節制地使用3C產品,還是必須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6. 如果不適應在黑暗無光的環境中入眠,使用小夜燈亮度不要太亮;燈源最好低於

床頭,以避免刺激眼睛。

7. 要特別注意戶外的藍光及紫外線,所以外面大太陽時,一定要戴太陽眼鏡來防止強光與紫外線。

標籤:



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

驚!長時間在艶陽下滑手機,視網膜竟滑出一大洞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輔英科大附設醫院眼科教授洪啟庭今年2月間收治一名年輕女性患者,發現她視網膜的細胞層變厚、空洞化,經研究她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滑手機,竟將視網膜滑出一個大洞。洪啟庭指出,這是手機藍光與太陽紫外線加成作用造成,該病患為全球首例,該報告已經發表在美國「生命科學期刊」。
  • 黃小姐經治療視力恢復正常。(記者洪臣宏翻攝)
    黃小姐經治療視力恢復正常。(記者洪臣宏翻攝)

全球首例 發表在美國「生命科學期刊」

27歲黃小姐2年前看東西影像出現扭曲及眩光,今年2月間右眼視力明顯降低就診,洪啟庭發現她雙眼近視約500度,右眼視力戴鏡矯正只剩下0.5,但左眼仍可達1.0,經使用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橫切面(OCT)檢查,意外發現其右眼視網膜細胞層些許水腫,並出現一個明顯的空洞。
黃小姐說,因工作需要常外出拜訪客戶,常在太陽光下使用智慧型手機,甚至一天暴露在陽光下花了4至5個小時使用Line,這習慣至少3年,沒想到會有這麼大後遺症。
洪啟庭指出,根據以往研究報告,藍光對視網膜傷害大多只造成色素上皮或其他細胞的破壞,或者是黃斑部出血造成視力喪失,但是在豔陽下長時間滑手機,使太陽光的紫外線與手機的藍光的能量相加成,而造成視網膜細胞層空洞化的現象,則是首例。令人憂心的是,最近1、2個月內,他又收治2名同樣症狀的從事業務的男性患者。
洪啟庭說,黃小姐手機上也貼上了抗藍光貼膜,主要是為阻擋波長400nm(奈米)至450nm之間的藍光,此波段的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最大,其餘的六成藍光對於人體是必須的,因為藍光完全被過濾掉時,看物體時的色差會改變,在某些職業(如交通或飛航等)會發生危險,另外根據研究,缺乏足量的藍光刺激眼睛,容易產生憂鬱症。
但洪醫師說,目前市面上部分號稱可以過濾藍光的手機貼膜或是螢幕罩等,實際上根本無法阻擋400nm至450nm的藍光,使用者一直暴露在危險波段的藍光下,毫無知覺。根據3C產品研究檢測,以發出藍光的強弱來區分,以智慧型手機最強,其它依次是電腦、遊戲機、液晶電視與顯像管電視機。
洪啟庭給予黃小姐內科療法(包含利尿劑、抗氧化劑如黃耆與枸杞等中草藥)與外科療法(空氣充填術),其右眼矯正視力3個月後回到0.9,空洞也已經消失。他強調,若不治療會慢慢失明。
他呼籲,在豔陽下或海邊活動時,因海水與平滑的手機表面的反射率為100%,滑手機不能連續超過3小時,不然就得戴上太陽眼鏡。經常使用3C的人可多服用枸杞(內含多酚與葉黃素)與菊花茶(內含類黃酮與花青素)等,以提升抗氧化能力。

標籤: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如何預防老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 劉寬鎔 醫師 / 臺安醫院 - 眼科

隨著社會年齡層的老化,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部變性已漸成為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斑部是眼球後部視網膜最中央的一塊小區域,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中心視力隨即受到影響。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即是視網膜黃斑部隨著年齡增加所發生的病變;可大略分"乾性"與"溼性"兩種類型
乾性類型的黃斑部變性屬於較為單純的退化或老化,視力退化很慢較不易達到"失明"的程度。少數的"乾性"會轉為"溼性"。

溼性的黃斑部變性是網膜下長出了不該長的脈絡膜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會滲出液體或出血,造成視網膜剝離,因此稱為溼性。溼性變化進行快速,可短時間內造成失明
症狀包括:
視力模糊。
視物扭曲變形。
視中心光感變灰暗,嚴重時甚至產生塊狀暗點遮住中心視線,即所謂的中心盲點,喪失閱讀能力。

老年性黃斑變性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吸煙﹙包括二手煙﹚、日常飲食、高血壓、高血脂症以及過度的日光照射
這些因素,除了遺傳外皆是可以預防的後天因素。其中吸煙更是臨床已證實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戒煙對吸煙者是最重要的預防工作。其他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皆可以內科療法控制。日光照射方面則在強光下應戴棕褐色太陽眼鏡以避免有害的藍色光譜。

飲食方面,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顯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E、beta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鋅(硒銅)可以減少病情惡化。其他維生素包括B12,葉酸及維生素D,最近也被證實可以減少黃斑部病變發生的機會。beta胡蘿蔔素因為治療效果不佳以及可能增加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因此已不建議補充服用。

除了以上之維生素與礦物質之外,目前可能是最重要的營養補充品為類胡蘿蔔素之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及omega 3 脂肪酸之EPA與DHA。

類胡蘿蔔素

在自然界有六百多種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可發現二十種。其中僅有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存在眼內視網膜之黃斑部,葉黃素在血清內可轉變成玉米黃素而在黃斑部已多數轉化為玉米黃素。這兩種黃色的色素存在黃斑部的作用是濾過有害的光線(如同眼內太陽眼鏡)以及抗氧化兩種作用,以保護網膜內部的光感神經細胞免於受到傷害及退化。

研究顯示含高量葉黃素的飲食可能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機率,因為黃斑部病變患者體內血清葉黃素濃度較低,服用葉黃素可增加血清及黃斑部葉黃素含量。另外黃斑部高葉黃素含量可增加視力敏感度,食用大量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改善視力,也可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食物來源包括:深綠色葉菜類如甘藍、菠菜、花椰菜、萵苣、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瓜類、黃色玉米、黃椒、奇異果、葡萄、橘子、柿子、蛋黃、枸杞子、綠藻類等,其中枸杞子玉米黃素含量最高

由於類胡蘿蔔素屬脂溶性,食用時加一些食用油可幫助腸胃吸收。目前之葉黃素建議每日劑量為6到20毫克,以菠菜為例,半斤菠菜即含有36毫克之葉黃素足夠一家人食用。若無法食用足夠之天然食物,則可補充葉黃素製劑。

EPA與DHA

視網膜組織內所含之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較身體其他部位為高。EPA有防止血小皮凝集和使血管舒張的作用。DHA約佔視網膜細胞的脂肪酸,50~60﹪,比腦部還高,對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之光刺激傳導十分重要。研究顯示EPA與DHA的攝食量越高老年黃斑部變性發病率越低。另外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血中三酸甘油脂,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能緩和自體免疫發炎症狀。而天然食物中深海魚類如鮪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鮭魚等之EPA與DHA含量較高。目前建議劑量為每天總量1000毫克。以鯖魚為例,每100克之鯖魚即含有900毫克之EPA與1800毫克之DHA。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深海魚油製品可供選擇。需注意的是,身體若有出血狀況應暫時停止食用,因為EPA與DHA會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

其他健康食品包括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山桑子、藍莓等有抗氧化作用可促進循環及保持血管健康。含大豆異黃酮的豆類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皆可酌量攝取。但是其對治療與預防黃斑部病變的效果尚未經大規模臨床實驗證實。

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最近的研究顯示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白米飯、麵類、麵包等會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容易增加老年黃斑變性的罹患率。因此建議食用較粗糙的全穀食品

總之預防重於治療,除了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外,應多吃深綠色蔬菜類,魚類,黃豆類食品及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與多種莓類,核果及全穀雜糧,少吃高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的紅肉類,減少食用白米飯麵類等,不但可降低中老年發生黃斑變性的機會,而且可以使身體更健康

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4545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