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心臟病相關/「血壓升高」別急著吞降壓藥/急診室醫師分享

 「血壓突然升高」別急著吞降壓藥/急診室醫師分享

通常突發性血壓上升是無害的,這種血壓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血壓本身往往不是造成問題的元兇,例如血管阻塞的中風初期,因為腦部血流量下降,身體的反射性動作是拉高全身血壓,來增加腦部血流,這是身體對自己的保護動作,並非血壓高造成你血管突然塞住,而是你血管塞住之後造成血壓上升。

但突發性血壓上升也可能會造成問題,例如腦部小血管爆裂,造成腦出血,可惜在腦出血的病患,通常醫師看到的時候往往是血管已經爆開了,所以大部分病患無法得知血管爆開之前的血壓是多高,但血管爆開之後,我們希望將血壓控制在180/110mmHg 以下,而不是控制在正常血壓 120/80mmHg,血壓降太正常的結果,可能造成腦出血症狀更惡化。

所以如果血壓突然上升到180mmHg 怎麼辦?如果是疼痛引起,應該找尋疼痛來源,治療疼痛。如果是情緒激動引起血壓上升,應該想辦法緩和情緒(藥物或其他方式)。如果是頭暈頭痛,應該先考慮是否可能腦中風,如果已經出現中風症狀,血壓不要急著降低,不管是腦出血或血管阻塞的中風,血壓180mmHg 都不需要降低。

那血壓180mmHg都不需要降低嗎?當然不是,這時候要考慮是否有可能罹患其他疾病,例如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血管壁裂開的疾病,需要將血壓控制在比較低一點的範圍,例如懷孕後期的子癲症、子癲前症,也需要將血壓控制在比較低的範圍。不過這些疾病都會有症狀。

那萬一是在家裡量到血壓180mmHg,沒有任何症狀,需要就醫嗎?這裡的建議是去看高血壓門診(通常是心臟科),並在平時多量幾次血壓。因為這種情況掛急診是沒有幫忙的,血壓的控制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高血壓要控制到穩定,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掛急診觀察 24小時沒有幫忙,除非這時候有出現其他症狀,例如頭暈頭痛、各種疼痛、突然神智改變、呼吸困難、喘、冒冷汗等等,這時候應該去尋找可治療的病因,並非只要降血壓就好。

最後總結一下:

1. 高血壓往往是沒有症狀的,只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
2. 單純只有脖子緊緊的,往往不是中風的症狀。
3. 血壓需要長期控制,如果你多數時間血壓都正常,只有幾天血壓突然上升,並不會造成血管突然硬化。如果你血壓大多數時間都太高,只有來急診的一兩天正常,也無法降低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的機率。
4. 大多數沒有症狀的高血壓,需要做的是按時吃藥,不要自己加量,請到高血壓門診調整藥物。偶而多吃一顆降血壓藥物,並沒有防止中風的效果,就像很多高血壓不吃藥的病患,通常也不會馬上中風,但時間久了,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全文轉載自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Neurologist Dr.Lo's talks: 維生素B12缺乏症 (Vitamin B12 Deficiency)

Neurologist Dr.Lo's talks: 維生素B12缺乏症 (Vitamin B12 Deficiency): 作者: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  羅揚清醫師 已過花甲之年的陳老伯喜好杯中之物,曾罹患胃潰瘍並長年使用胃藥,定期健康檢查發現有貧血問題;此外,陳老伯覺得手腳常有麻木、無力感,平衡感不佳,幾次在臥房和浴室都差點跌倒,最讓他害怕的還是腦筋反應變慢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失智症來敲門?...

標籤: , , , ,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食材/「小廻香」料理分享/農糧署

 「小廻香」料理分享/農糧署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茴香(蒔蘿)是佳餚最重要的角色,雖然常見,但不少人質疑該怎麼煮?農糧署指出,小茴香全株帶有濃烈辛香味,民眾則常取其莖葉,是餐桌上「存在感強烈」的料理,適合搭配蛋、菇類料理或包入水餃中,只要4步驟就能享受美味的小茴香佳餚。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小茴香與香菜、香芹、胡蘿蔔等同屬繖形科,常於秋冬季節栽培,春季於北部或中高海拔地區也可種植。由於小茴香全株帶有濃烈辛香味,民眾則常取其莖葉,以薑、麻油、米酒調味,搭配蛋、菇類料理或包入水餃中,是餐桌上「存在感強烈」的料理。

●食材:小茴香2分之1把、薑10g、麻油1大匙、杏鮑菇1根、雞蛋1顆、米酒1大匙、鹽3分之1匙。

●作法:先將食材洗乾淨,再將小茴香切段、薑切絲、杏鮑菇切滾刀;再來先將雞蛋炒熟,裝入碗中備用;加入麻油把薑爆香後,倒入杏鮑菇炒至出水,再放入小茴香、米酒炒熟;最後薑炒蛋放入拌炒,加入鹽即可完成。

更多內容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餐飲/「鼎泰豐」點餐密技分享

 「鼎泰豐」點餐密技分享

鼎泰豐點餐密技1:菜色「點小份」

鼎泰豐點餐密技2:包類「點一顆」

鼎泰豐點餐密技3:免費續湯超划算

除了招牌小籠包和排骨蛋炒飯,許多老饕到鼎泰豐都會來上一碗紅燒牛肉麵,馨香濃郁的牛骨湯頭鹹度適中又不會過油,真的一口接一口喝到停不下來。內行人都知道,紅燒系列可以「免費續一碗紅燒牛肉清湯」,點上一份「光麵」搭配,就等於直接再多一碗牛肉湯麵,小資族、大胃王一定要把這招學起來啊!

全文詳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食材/「十字花科」食物,烹煮前靜置30分鐘有助「蘿蔔硫素」釋出

 「十字花科」食物,烹煮前靜置30分鐘有助「蘿蔔硫素」釋出

多吃蔬菜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事,然而在所有蔬菜中,花椰菜受到熱烈的迴響。花椰菜屬於十字花科植物,根據許多專家實驗研究得知,此類型的蔬菜更可以清除肺部細菌來減低感染機會。

花椰菜含豐富的蘿蔔硫素(sulforaphane),這個成分有助清除肺部內的有害細菌,對吸煙者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士有非常大的好處。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指出,十字花科內的蘿蔔硫素能啟動一種名為NRF2的信號通道,這種信號通道一旦不能發揮作用,人體內的巨噬細胞便無法清除肺部的死亡細胞及外來細菌,繼而令肺部無法保持清潔導致感染。

其中,吸煙者及慢阻肺患者的巨噬細胞,均是失去這種清理功能,有關研究成果已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發現。

延伸閱讀:
吃對食物就能防癌!營養師點名12種「超級防癌食物」降罹癌風險

蘿蔔硫素有助於清除肺部細菌

美國一項在實驗老鼠身上的研究發現,花椰菜含豐富的蘿蔔硫素有助清除肺部內的有害細菌。研究人員將43名慢阻肺患者的巨噬細胞,暴露於兩種細菌環境,其中一種環境下,巨噬細胞不無法發揮清理作用;而另一種環境下,巨噬細胞接受蘿蔔硫素治療後,NRF2便得以啟動,巨噬細胞分辨及吞噬細菌的功能便修復了。

隨後實驗,人員再刻意培育了兩組實驗老鼠,牠們的肺部細菌猶如吸煙一周及六個月,並開始增多,與人類慢阻肺患者的症狀類似。其後,再接受蘿蔔硫素治療老鼠後,牠們的肺部細菌便開始逐步減少。研究人員相信蘿蔔硫素,並非刺激老鼠產生更多巨噬細胞,而是增強了現有巨噬細胞的清理功能。

延伸閱讀:
早餐吃什麼,才能健康又減脂?「這5種組合」保證好吃,超商就有賣

蘿蔔硫素好處

然而含蘿蔔硫素的蔬菜有花椰菜、芥蘭、高麗菜、蘿蔔等,均屬於十字花科,而蘿蔔硫素也是常見的抗氧化劑。蘿蔔硫素一直以來都被與降低罹癌風險的好處相互連結,此外還能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活化免疫系統,以及啟動身體自癒力。當蘿蔔硫素到了人體內,反而成了抗癌物,還能啟動重要的排毒因子NRF2,它能大幅增加蘿蔔硫素的生成。同時多項動物研究已反覆證實,蘿蔔硫素能直接消發炎現象,即使有高度促發炎的有害物質,依然有一樣的效果。因為有超強的抗氧化能力,對於皮膚上也有美白的效果。

如何攝取蘿蔔硫素?

除了購買保健食品外,如要吃攝取到天然蘿蔔硫素,可以從花椰菜中攝取。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的農業和食品化學期刊上,公佈了他們研究結果,要吃進最多花椰菜的抗癌成分,應透過下列這些方式。將花椰菜清洗乾淨後,將莖部切碎約兩釐米、將花房粒剝下,放置30~90分鐘後用蒸或快炒方式最能保住營養。此研究證明,切碎、靜置30分鐘以上後的花椰菜,比起直接調理,攝取到的蘿蔔硫素多2.8倍。

然而雖然攝取蘿蔔硫素對身體有益處,但是還是要配合良好睡眠以及培養運動習慣,才能讓營養發揮到百分之百的作用力。

全文詳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心臟疾病/「心肌梗塞」非典型症狀分享/提高警覺

 「心肌梗塞」非典型症狀分享/提高警覺

《ETtoday新聞雲》報導,馬偕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葉宏一指出,心肌梗塞的判斷除了以本身是否為高危險族群外,胸痛、胸悶是常見症狀,且疼痛並非一個點,而是「一整片痛」,例如胸口有被壓住的感覺,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噁心想吐、下巴不舒服等症狀,甚至可能引發牙齒疼痛。

葉宏一進一步說明,一般的心絞痛只要休息約10分鐘,疼痛感就會逐漸緩解,如果疼痛持續15分鐘到30分鐘以上,就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的警訊,一定要盡快就醫。長春藤預防醫學醫師陳炯瑜表示,心肌梗塞是因供應心臟肌肉養分和氧氣的血管阻塞,無法即時傳遞氧氣,導致心肌細胞缺氧太久,造成不可逆的大片壞死。

陳炯瑜也列舉4種心肌梗塞的非典型表現,包括從心臟到下巴、牙床,擴散開來的悶痛;上腹部及後背疼痛;左肩膀、腋下及手臂疼痛;當身體處於休息狀況下,出現像是被大象踩住的緊繃感。醫師提醒,高齡族群或糖尿病患者,更常出現非典型疼痛,如上腹痛、呼吸困難等,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避免延誤診斷契機。

更多內容



消費資訊/「普發現金6000」領取管道分享

 「普發現金6000」領取管道分享

至於普發現金領取方式有「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及「造冊發放」5種。

「登記入帳」方式,應先準備好手機、平板或電腦,本人/代領人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本人/代領人金融機構帳號,發放對象健保卡號。進入6000官網後,點選登記入帳,接著輸入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金融機構帳號、發放對象健保卡號等資料,確認資料後送出,3月28日即可開放查詢。「登記入帳」將在預算三讀、公布生效後5個工作天開始領取,估最快4月6日可入帳。

至於「直接入帳」對象包括:勞保年金、職保年金、國民年金(含原住民給付)、老農津貼(含農民退休儲金)、勞工退休金月退休金、身心障礙生活補助費、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安置兒少及公費就養榮民,預算生效後5個工作日匯入帳戶。

「ATM領現」及「郵局領現」,將於預算生效後14日及21日開放,前者須攜帶提款卡,並輸入持卡人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發放對象健保卡卡號;後者要攜帶健保卡,無健保卡者帶身分證或居留證,代人領取則須攜帶發放對象的健保卡及受託人的身分證明文件正本。

「造冊發放」僅限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台東縣金峰鄉,預算生效後5個工作日起兩週內發放;當地民眾若未在期限內領取,須另選「登記入帳」、「ATM領現」或「郵局領現」。

財政部提醒,為避免網路壅塞、達到分流目的,普發現金官網分為「登記網站」(https://6000.gov.tw)及「宣導網站」(https://pro.6000.gov.tw),兩個網站可相互連結,民眾可依需求分別瀏覽。

全文轉載自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健康相關/「失眠」解決方案~多曬太陽/林靜芸醫師切身體驗

 「失眠」解決方案~多曬太陽/林靜芸醫師切身體驗

不曬太陽可能會失眠

1980年我參加醫療團,在沙烏地阿拉伯醫院上班,當地酷熱,女性不能開車,不能單獨上街。我的生活範圍就只有宿舍、醫院及購物中心。也許是壓力太大,我嚴重失眠。安眠藥從1顆吃到5顆。吃藥後可以睡著,但是早上爬不起來,白天疲累,腦子難以思考,走路撞東撞西,身上常有瘀青,日子過得不太愉快。

1年的服務結束後,回到台灣,父親說我去了艷陽高照的地方,回來卻臉色慘白,快發霉的樣子。他要求我去曬太陽,並戒掉安眠藥。我聽爸爸的話,每天清晨去操場走路,果然安眠藥從5顆降至0顆,享受自然入睡的人生。

有過失眠的經驗,所以我很關心睡眠的醫學報導,也身體力行健康的睡眠習慣。包括:

  • 每天運動1小時

  • 白天不睡覺也不閉眼休息

  • 努力紓解壓力

  • 儘早上床,固定時間起床

  • 睡前不看3C產品

  • 適量飲酒

    年前由於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疼痛,聽從專家的建議停止高爾夫球運動,改為室內的滑步機。坐骨神經疼痛後來藉由微創減壓手術得到緩解。正想重新享受健康的人生時,卻不知不覺被失眠纏上,許多個晚上,明明很累就是睡不著。而好不容易睡著,卻2、3個小時後就醒來。因為隔天要上班,我只能投降乖乖靠安眠藥睡覺。

    翻查許多文獻,安眠藥不應連續使用超過4週。我不知該如何解套,憶起之前父親要我曬太陽對付失眠,所以我決定起而行,每天早晨上班前,先到大安森林公園快走。冬天的太陽,暖暖的,曬在身上很舒服,藍天白雲,蟲鳴鳥叫,公園裏一片綠意。許多健走的人互相鼓勵,走起來沒有壓力。走公園1圈大約2公里,我每天走3圈,70分鐘左右完成。

    早晨開始去公園走路之後,晚上的睡意自然出現,一覺也能睡6個鐘頭,加上稍微賴床,可達8個鐘頭。重回不靠安眠藥的日子,白天頭腦清楚,對人生重燃希望。

    睡眠品質最大因素是光線

    台灣的失眠人口很多,談到治療時,較少提到曬太陽。我們身處亞熱帶,可是不曬太陽或是曬不到太陽的人很多。加上3C電子產品泛濫,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引發失眠。

    睡眠醫學專家認為,睡眠品質不好的最大因素是光線,因為光線影響大腦下視丘及松果體日夜節律調整,人類睡醒後,接觸日光生理時鐘會調整成白天模式。而大腦松果體負責生成褪黑激素,日光照射可調節褪黑激素的濃度,褪黑激素濃度足夠,晚上便可幫助入睡。

    人體每個細胞都依畫夜節律在操作,出國的時差會影響睡眠、皮膚,甚至食慾也會改變,光線是最重要的因素。成功大學教授王振興以物聯網光照系統作實驗,讓學生在教室就有曬太陽的效果,高中學生肯提前入睡,睡眠時間也能延長。

    日光是調節每天睡眠規律的關鍵,建議每天在戶外至少曬30分鐘的日光。文獻報告每天在戶外1、2個小時的人,焦慮、壓力和抑鬱感明顯降低,比每天曬太陽少於30分鐘的人睡眠更好。

    回想起來,我的2次失眠經驗都與缺少日照有關。陽光,空氣,水是生命3要素,果然忽略不得。

全文詳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暈眩相關/你是「暈」或是「眩」神經內科醫師分享

 你是「暈」或是「眩」神經內科醫師分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每天例行的診療工作中,說自己頭暈目眩的病人實在不少,但是因為病人不清楚頭暈的發病機制,如果不是去掛大醫院的眩暈科,就可能存在掛錯科的問題。 頭暈、暈眩的原因 「從神經內科學的角度而言,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幾乎所有會運送到腦的訊號或東西都會導致頭暈,」林志遠表示。一般而言,平衡的感覺主要由內耳前庭系統、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三個系統將訊息傳入大腦,由大腦感覺區綜合判斷是否平穏,若有不平均,則產生暈眩感。「三個系統彼此配合,平衡感覺才會完整,當其中一個系統出狀況,就可能會感受到頭暈或眩暈。」 舉例來說,眼睛視覺及視力的訊號輸入不好、血液內的成份失去平衡、小腦系統出問題等等都會讓人開始暈頭轉向。 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為首選 「臨床工作中,如果病人有暈眩或頭昏昏的問題,一般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兩個科看診,耳鼻喉科通常是處理「眩」(感覺在轉)的問題,而神經內科則常處理「暈」的問題(暈暈的感覺),」林志遠簡單做了分類。 林志遠就臨床經驗建議,如果年輕的患者有暈眩問題,建議先看耳鼻喉科;相反的,如果年長者或疑似有心血管障礙者,則建議可以先看神經內科,往往可以得到較周全的評估。 耳鼻喉科醫師診療過程中,主要是假定神經內科的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沒問題,所以主要檢查內耳相關功能;而神經內科醫師則是從內耳、小腦及本體感覺系統全方位來評估病患。 掛什麼科看症狀 頭暈:感覺頭重腳輕、像在船上搖來晃去,合併手腳無力、視力模糊、講話不清楚等症狀 →可優先考慮神經內科 眩暈:改變姿勢時頭暈目眩、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可優先到耳鼻喉科就診 暈厥:忽然失去意識,可能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 →需要求診心臟內科

更多內容



暈眩相關/「頭昏」「眩暈」好困擾,專家為你解說

 「頭昏」「眩暈」好困擾,專家為你解說

突發短暫眩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像是老張這種突然間頭昏眩暈,但沒過多久就完全沒事的狀況,相信很多人都碰上過,這種短時間突發但又立刻可以獲得緩解的頭昏眩暈症狀,只要不是持續好幾天不斷發生,原因是腦中風、腦瘤、前庭神經炎、耳石症或腦神經退化的可能性相對比較低,反而可能是出自下面4種原因。 一、腦部供血不足: 如果長時間保持站立的姿勢不動,或是因為自身的情緒出現波動或精神受到刺激,例如突然感覺到恐懼或疼痛,就有可能導致出現短暫的頭昏眩暈現象。此外,如果一個人的頸動脈受到壓迫,例如衣領太緊,影響到頸部血液循環,也有可能會出現頭暈昏眩的症狀。 二、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指的是當特定姿勢改變時,人體血壓明顯下降(收縮壓下降大於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大於10毫米汞柱),產生的症狀包括頭昏、頭疼、視力模糊或暫時性視覺消失。 而發生姿勢性低血壓的最主要原因是自主神經系統出問題,特別是老年人因自主神經系統機能退化,肌肉泵功能及血管調節功能出現障礙,正常調節血壓的機制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所以容易發生姿態性低血壓。 此外,如果人體血液輸出量不足,例如有嚴重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痔瘡出血、或嚴重的嘔吐或腹瀉、過度發汗引發嚴重脫水等等,都會使體內的血液量不足,引發姿態性低血壓,造成暫時性的頭昏眩暈。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藥物也會引起姿態性低血壓,包括利尿劑會造成過度水分排出而引起低血壓,血管擴張劑也會造成血管過度擴張而引起相對性的血壓降低,此外,某些精神科用藥都有可能引起姿態性低血壓。 三、情景式暈眩: 這種暈眩的狀況主要是出現在特定情境,例如一個人在排尿、排便、呑嚥、腹痛或是大笑時,都有可能出現暫時性的暈眩,但很短時間內就會恢復正常。 四、運動性暈眩: 因為運動傷痛等因素、透過迷走神經反射誘發短暫的血管擴張,使心臟供血量減少、血壓下降而發生暈眩的狀況,這通常容易出現在年齡較輕或比賽經驗不足的運動員身上,以女性多見。運動員在傷病恢復期、過度疲勞以及停訓後突然參加高強度的訓練或比賽時也容易發生這種短暫的暈眩症狀。 如果發生了上述幾種常見的短暫突發性眩暈症狀,即使迅速恢復正常,也都不能掉以輕心,應該及早就醫,由醫師根據病史,神經學檢查、電學及影像檢查來作出正確的診斷,進行治療。

全文詳



健康資訊/分享健康、養身相關頻道「Heho news」

 分享健康、養身相關頻道「Heho news」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頭暈、胃痛或失眠的經驗,但是這些症狀不只成因相當複雜,也會隨著發作時間、頻率或疼痛點位等細節的不同,而分別代表不同意義,例如你的暈是感覺昏昏的還是天旋地轉?胃痛是吃飯前痛還是餐後痛?如果能進一步掌握這些資訊,不只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在就醫時如能提供醫師上述這類詳細的描述,也可以幫助醫師更準確的評估及判斷病情呦!

2023年《Heho健康》節目登場!《Heho News》健康新聞,將陪伴大家健康過每一天,我們除了採訪醫師與專家學者之外,也會製作活潑生動的圖解健康動畫、《健康民聲路》街訪等趣味節目,把艱澀的健康問題,用生活趣味的方式呈現,幫助民眾解決健康大小事,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食材/「起司片」會倒致骨鬆?

 「起司片」會倒致骨鬆?

起司片的磷含量並不高

重點一⟫ 專家看錯試紙數據
新聞節目中,將起司片打碎並以檢測溶液萃取,再將這萃取液滴在試紙上,試紙馬上呈現出深藍色,旁白與學者即解釋這是起司片含有高量磷的證據,每克約含有500毫克,而每片起司有20克,磷含量就超過10,000,遠遠高於上限量!

但這個新聞內容是錯的!

依照檢測試紙的說明,單位是毫克/公升,姑且不論萃取率的問題,這代表是「每公斤」的起司片含有500毫克的磷酸鹽,並不是「每克」的數據,這數據與節目所述差了1000倍以上,更何況是「磷酸鹽」的數據,換算成「磷離子」還更低。

起司片的鈣質能吸收嗎?

由於起司片有磷也有鈣,所以有些人會推測磷會與鈣質結合,減少鈣質吸收,甚至衍生出吃起司片無法補充鈣質的說法。

重點一⟫ 起司片的鈣質吸收與牛奶相當
過去有研究以同位素標定不同乳製品中的鈣質,並在給予7位健康未停經女性攝食後測定血液中具同位素鈣反應的量,以了解不同形式的產品是否會影響鈣質吸收率,結果在牛奶、巧達起司或再製起司片的吸收率並未有顯著差異(連結)。

補鈣,維持良好的鈣磷比能降低高磷的傷害,但並無法全部消除,過去研究認為提高鈣磷比,可以減少骨鈣析出的問題,但還是會干擾造骨作用磷在日常飲食中容易獲得,但要攝取充足的鈣質卻相對困難,所以我們應該要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並適度的控制高磷食物的攝取,就能避免磷帶來的骨質風險。

全文詳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肌力/「伏地挺身」相關運動傷害

 「伏地挺身」相關運動傷害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說到居家運動,不少人都會想到伏地挺身,但這個不用器材也能做的徒手運動,藏有許多細節。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伏地挺身練錯了可是會有受傷風險的,執行時要保持臀部緊繃,核心肌群收緊。此外,當手臂與肩膀夾角過大很容易造成肩膀負擔,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很容易受傷。

陳鈺泓在臉書粉專「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新北板橋骨科脊椎專業 骨質疏鬆 骨折骨刺 微創手術」發文表示,說到在家練胸肌、手臂,很多人都是先想到 伏地挺身。不用器材、在家就能做,但是與其他居家運動不同,伏地挺身練錯了可是會有受傷風險。

陳鈺泓表示,居家運動人人都做過,人人也都做錯過,他也分享,自己曾在籃球隊跟大家比賽伏地挺身時不小心扭到過。關於錯誤率極高的伏地挺身 ,陳鈺泓指出,做伏地挺身很容易忽略小細節,為了讓練習時更加安全,且能夠達到最佳效果,他呼籲要做到以下細節:

●屁股不要塌陷:保持臀部緊繃,不要讓身體重心偏移。

●核心肌群要收緊:肚子要一直維持緊繃,這樣可以穩定身體,避免動作偏移。

●手臂與肩膀夾角要控制在45度:手臂支撐位置錯誤常常是伏地挺身做錯的原因之一,手臂與肩膀夾角過大很容易造成肩膀負擔,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很容易受傷。

●手腕不舒服時可以用拳頭替代:當下到最低點時,手腕凹折的壓力會讓手腕不舒服。這時可以改用拳頭,或是購買伏地挺身器使用。

新手因為沒有經驗,動作容易做錯,可以先用跪姿降低難度,先嘗試練習撐起身體的前半段即可

更多內容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日常生活/「午休趴睡」應注意事項

 趴睡恐造成5大問題 這樣做減少壓迫

而對於大多數上班族或學童趴在桌面上午睡,是否會造成健康上的影響?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趴在桌上會造成身體壓迫與頸部過於扭轉等問題,建議最好用抱枕或枕頭墊高頭臉部,讓腰部不致過於彎曲,或是將手墊在額頭處做為支點,以減少對臉部或眼睛的壓迫。

簡文仁指出,趴睡可能造成的問題包括有:

1、壓迫手臂和臉部: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感到痠痛。

過去即有案例,因趴睡時手上戴的大佛珠壓到顏面神經,導致顏面神經麻痺,使半邊臉總是麻麻的,嘴也變得歪斜;也有因午休趴在桌上睡覺,醒來後發生左頸側刺痛、右側手腳使不上力,也喊不出聲的症狀,經診斷證實為「頸動脈剝離」,險些「趴」到中風。

此外,由於手臂上的「尺神經」通過手肘,一旦手肘壓迫久了,容易出現「尺神經病變」,導致小指與無名指感到麻痛,影響手部細微動作,嚴重者甚至出現「爪狀手」,兩手指無法伸直,影響日常功能。

2、壓迫到眼球:午睡後常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長時間下來,可能造成眼壓過高,或加速閃光。

3、增加心、肺負擔:趴睡因嚴重彎曲頭頸部及胸部,容易壓迫到頸動脈、心、肺、胃腸等器官。

4、影響午餐消化:午餐後血液流向腸胃道,以幫忙消化吸收,趴睡因身體彎曲度增加,而不利於腸胃正常蠕動、降低消化能力,易造成胃腸脹氣。

5、脊椎肌肉痠痛:長時間歪扭頸部(趴睡時臉部多偏向單側)及壓迫上半身,會使頸部、肩、腰部肌肉處於緊繃狀態,形成肩頸部肌肉痠痛或常見的「落枕」,甚至造成頸椎及胸椎輕微變形。

能躺睡最好 靠在椅背、牆壁也能分攤重量

簡文仁強調,能夠躺著睡當然最好,但上班族受限於場地,最好能靠在椅背或靠牆小睡,將頭部的重量平均分攤,頭頸部就可以放鬆,並減少身體過於彎曲,以及對各部位的壓迫。

而一般認為,睡覺姿勢以右側臥位最好,不過午睡時間較短,可以不必強求偏哪一邊睡,唯要注意頭臉部應常換邊,才能減少傷害

全文詳



日常生活/「消費資訊」/各賣場打折時報你知

 

記者沈宛儀、郭翊軒/台北報導

為了響應「不浪費食物」,許多商家都在特定時段推出即期品促銷。網友統整出「口訣」,下午開始,「4點去全聯,5點去全家,7點星巴克,8點到小七,9點還有義美麵包」。

不只專攻6折還有折價品,購物籃滿滿商品都貼黃標籤。萬物皆漲,精打細算有小撇步!網友分享攻略,4點一到先去全聯,當天到期的生鮮即期品早上貼8折,下午4點就變6折促銷。

逛完2家店別心急,還有其他優惠!晚上7點的時候到星巴克,部分糕點都會有7折的折扣;時間過1個小時到晚上8點的時候走一趟小七,當日的即期品都有65折優惠;時間再晚一點,再過1個小時到晚上9點的時候,義美麵包都會有半價折扣。

民眾:「因為學生就是要省錢,所以可能5點之後就會去那裡撿即期品。」

民眾:「有看到它有貼標籤就多注意看一下,畢竟比較便宜,有時候這些東西是想吃但價格比較貴的。」

美式賣場好市多也有隱藏優惠,內行粉絲透露2個神秘密碼,尾數7表示出清價格,有*號代表賣完不進貨。

轉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