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分享--清洗「洗衣機」超Easy喔!



洗衣機用久了越洗越髒?教你一招,讓你把洗衣機裡「隱藏的污垢」洗乾淨!


1,首先先準備好一下需要用到的工具:毛巾、盆、白醋和小蘇打。

2,把毛巾放進盆子裡,往盆子裡倒入足夠浸濕毛巾的白醋就可以了,不要過多,至於為什麼,白醋是具有軟化作用的,這個很好理解吧。

標籤: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十招教你用對「保溫瓶」

內容詳

標籤: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五倍,可行「冷凍氣囊消融術」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6歲的余女士生活正常,無不良嗜好,健康檢查正常,只有輕微高血壓。3年前開始感覺喘、心臟不舒服,脈搏快到1分鐘190下,吸不到氧氣、頭暈,求診心臟內科。初期只吃1顆藥物就能控制病情,然而漸漸無法控制,症狀發作時全身無力,數度掛急診。有次旅遊時心律不整症狀無預警發作而昏倒,休息後脈搏才恢復正常,嚇得她再也不敢出遠門。
心房顫動易血栓 中風、動脈栓塞危險高
心臟跳得又快又亂,還會胸悶、顫抖、喘不過氣,可能是心房顫動徵兆。心律不整是心臟跳動不規律,太快、太慢,或忽快忽慢。其中以心室上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顫動較常見。根據統計,臺灣每年近25萬人為心房顫動所苦,民眾卻對心房顫動陌生,延誤就醫黃金期。引起心房顫動主因是很多電流訊號在心房內亂跑,使心臟收縮不規則,造成心律不整。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蔡文欽表示,心房顫動病人中風的機率比常人多5倍,又以高齡病人為高危險群。心房顫動患者如果沒有使用抗凝血藥物,長期心臟不正常跳動,心跳忽快忽慢,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左心耳留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剝落跟著血液流到腦部及其他部位,可能引發腦中風或是肢體動脈栓塞。
冷凍氣囊消融術 手術耗時短、局部麻醉
心房顫動病人主要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控制及電氣燒灼術,冷凍氣囊消融術與電氣燒灼術目的都在消除肺靜脈中不正常的電氣反應。冷凍氣囊消融術是利用冷凍的原理,在肺靜脈與心房的交界點,用冷凍低溫的手法畫出阻絕線,將肺靜脈內不正常的傳導線路截斷,可治癒近90%患者。
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副院長表示,冷凍氣囊消融術只需局部麻醉,手術耗時較短,術後1至3天可出院。只要罹患心房顫動,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彰,以及產生嚴重副作用如心臟衰竭的患者都可考慮冷凍氣囊消融術治療。

標籤:



亞東醫院復健語言治療部門介紹

亞東紀念醫院                             宗旨:善盡社會醫療責任
                                               使命:持續提升醫療品質


復健科語言治療
聲音異常治療介紹
人類能夠發出聲音,乃發聲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協作下而成的。聲音是由肺部呼出的氣流引起喉部聲帶的振動產生口腔咽喉鼻腔的共鳴作用使聲帶振動的原音變悅耳動聽的聲音
                   

腰腹肌肉收縮使胸腔擴張及橫隔膜上移肺部空氣被擠出,通往氣道空氣經氣管通過聲門,振動聲帶因應呼氣的緩急及聲帶調整的厚薄,發出抑揚頓挫的聲音。 
我們藉著音調(聲音的高低)與音量的大小,表達情緒。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聲音,如果濫用就會發生聲音的異常。

1、 聲音異常的分類
常見的聲音異常可分成下列四種特徵:

1. 音質異常:發音的音質不良、粗嘎、氣息聲、沙啞、失聲、習慣性硬起聲、假聲帶發聲異常、複聲、喉音、喉部緊音、聲音使用過度或不足、耳語聲、發聲斷裂、痙攣性發聲異常、尖銳聲、顫抖聲、聲音中斷、聲音疲乏等。

2. 音調異常:習慣性音調過低或過高、音調範圍太狹、音高斷裂、在特殊狀況其音調過高或過低。

3. 音量異常:聲音在一定的距離內太大聲或太微弱。

4. 共鳴異常:鼻音過重或鼻音不足。

2、 聲音治療的基本原則:
1)教導正確使用聲音
首先學習--聽的技巧,辨別自己是否處於聲音誤用(misuse)、或濫用(abuse)的狀況,才能隨時警惕自己,預防聲音再被誤用或濫用。治療師與個案一起分析朗讀時錄下的聲音,指導分辨正確的聲音與音調。
2)教導聲音的方法
1. 避免長時間說話,如:長時間講電話或唱歌,說話時要用適合自己的音調和音量,以最輕鬆的方法發聲。
2. 盡量避免在噪吵的環境下說話或唱歌,因為當環境噪音量增加時,我們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提高音量及音調,這會使聲帶過度閉合。
3. 水(2000~3000C.C為佳) ,刺激(刺激(性食物或飲料,如:辣椒、飲酒等),防止胃酸倒流灼傷聲帶,睡前最好不要過度進食,抽煙也被禁止,因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刺激聲帶使聲帶乾燥、紅腫、脆弱易出血。
4. 避免過度清喉嚨、咳欶或用氣音說話,這會使聲帶過度閉合。
5. 保持輕鬆的心情,把說話的速度放慢,生活規律,最好家人及朋友隨時提醒自己愛惜喉嚨。
2) 放鬆運動的練習
患者通常伴隨著說話肌肉過度緊張,不僅是喉部的肌肉,也包含頸部、肩部、臉部、甚至於胸部的肌肉。肌肉過度緊張,導致說話的時候聲帶呈現拉緊的狀態,造成音調過高或過低,音量提高等,說話的時間一長,就感到吃力,更嚴重的情形就會使聲帶在震動時摩擦,久了聲帶就會產生病變。所以,放鬆練習的原理無非在藉著放鬆全身的肌肉,以幫助放鬆喉部肌肉。
3) 教導正確的呼吸練習
不當的呼吸模式可能會導致聲音異常。不正確的呼吸模式如胸式或肋式呼吸,可能是由於焦慮或緊張,也可能是不懂得如何正確呼吸所造成,這種不正確的呼吸方式是僅靠助骨架的上舉和下降使胸腔變大和變小的一種呼吸運動,其特徵為呼吸時胸部的起伏會較大,而正確的呼吸模式可以提供最大的肺活量,其特徵為吸氣時腹部會鼓起。在糾正的過程中,可能患者一時無法適應或習慣運用正確呼吸發聲的要領,此時會針對患者的呼吸模式先作改善,當患者熟習腹式呼吸後,就可進一步的教其運用到發聲上。
4) 為患者找出最有效的發聲方式及最適合的音調
即是音質良好,且能用最少氣力發出最大的音量。不同的患者會有不同的喉部構造和生理特徵,治療師會為患者找到最適合的發聲方法及音調,而使其發聲更有效率,同時亦可改善音質和音量。

其實大多數的聲音異常來自於聲音的過度使用(over use)、誤用(misuse)、及濫用(abuse)。結果是造成聲帶暫時或永久的受傷,例如出血、瘜肉、結節或炎症等。藥物或手術都只是治療上的其中一種方法,基本上聲音治療(voice therapy)才是治療聲音問題最重要的一環。但這方面的治療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見到效果,通常要2至6個月的時間,音質才會有明顯的改善。除了能糾正發聲習慣外,聲音治療重要的目的還包含改善因聲帶瘜肉引起的聲音異常,例如:複聲,突然走音、嘶啞、氣音等症狀,另外,聲音治療還可預防聲帶息肉的再度復發。
居家自我評
現在大家可先參考下列6點作自我評估,若出現以下的情況,應找治療師作評估,並學習使用正確的發聲方式,以防止或改善聲帶受損的情況。
1.音量:說話時會過大或過聲,不能自如的控制說話大聲的變化。
2.音調:說話時音調會過高或過低沉,不能自如的控制音調高低音的變化。
3.
音質:說話時會沙啞聲、突然失聲或聲音震抖。
4.鼻音:說話時鼻音過重 (像
感冒) 。
5.
呼吸:說話時憋氣說話、面紅耳或頸部浮現青筋、吸氣時合起雙唇或聳肩
6.音長:一口氣不能輕鬆拖長
”音10秒。

標籤:



嗓音保健--聲音沙啞又低沈,怎麼辧?

語言治療師-李奕璇
    天,是人與人之間最頻繁的互動行為,不管在職場、家庭、休閒場所,滔滔不決的對話是現代人最直接的交流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發出清晰的嗓音是輕而易舉的過程,但對少數音聲疾病的患者來說,發聲,可能是急劇費力的一件事。嗓音保建,是我們關切自己『聲帶』的第一步,善待它、呵護它,讓美妙的嗓音得以延續。
    床上,有越來越多嗓音障礙的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是用聲時間長、頻率高或是長期用聲技巧錯誤。音聲障礙主要分為『器質性』及『功能性』障礙,器質性音聲障礙在形態上有病變,例如聲帶發炎、腫瘤等等,而功能性障礙較無法從外觀上看出異狀,多屬於錯誤用聲而導致。
    聲障礙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許多,音質低沉或沙啞是最常出現的症狀,多數患者會抱怨嗓音品質不如從前,容易”燒聲”或”破音”。說話或唱歌時,高低音範圍縮小、大小聲的範圍縮小,尤其在唱歌時,會明顯感覺無法唱出某些高頻音或低頻音。另外,聲音的使用容易疲乏,講話一段時間後,開始感覺到咽喉不舒服、嗓音低沉等症狀。
    何預防聲帶疾病是所有人需關切的課題,首先須調整『說話的習慣』。
一、放慢說話速度
一口氣說出太長的句子時,容易導致喉部肌肉不自主的緊張,長期下來造成喉部肌肉張力過大,可能導致聲帶疾病。
二、減少聲帶濫用
我們的情緒變化常常反應在聲音上面,包含尖叫、吶喊、怒吼等,或是吵雜情境下不自覺地放大音量說話,以上行為會導致聲帶過度收縮及振動,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充血及水腫。
三、不刻意說”悄悄話”
耳語是由聲帶的前三分之二振動所產生,尤其用力或大聲耳語時會加強聲帶所承受的壓力,最好能完全避免此方式說話。
    了說話習慣的改善之外,『調整日常生活習慣』也能預防聲帶疾病的發生,尤其對於工作上時常用聲的人,例如老師、業務、主播等等。
一、適度的執行肩頸部放鬆運動
    肩頸部放鬆運動可暫緩喉部壓力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每天睡前時,全身放鬆、坐正,頸部緩慢的順時針與逆時針旋轉一圈,每轉一圈大約耗時30-60秒,運動過程中,肩膀以下均不動,只有頸部緩慢的運動。
二、充分的休息
    排定聲帶休息的時間,一天約二至三次,每次約二十分鐘。充足的睡眠更是絕對必要的,疲憊會直接表現在聲音上。
三、補充水分
    充足的水分攝取可減緩聲帶長期振動時所造成的傷害及降低聲帶黏膜乾燥的問題。
四、避免處於多灰塵、多煙霧的地方,減少食用刺激性物質,如菸、酒、咖啡、茶類、油炸食物等。
五、胃酸逆流可能會導致慢性咳嗽,長期可能影響聲帶健康,若有胃酸逆流的情形需立即就醫尋求協助。
    嗓音問題持續惡化並影響日常生活,需即早尋求專業醫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協助。嗓音治療的目的,是改正錯誤的用聲方法,並使不正常的音質盡可能恢復到可被接受的程度,滿足患者於職業及生活中的需求。音聲治療並非屬於”被動性治療”,需要患者本身有強烈的動機及意願,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成效。

參考資料
蘇鴻銘:音聲異常與治療.合計圖書出版社,1995

標籤: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堅果脂肪酸及礦物質成分分析

或許是因為廣告太成功了,講到堅果,大部分的人腦裡會想到的是開心果、腰果、核桃等「外國」堅果,鮮少人會想到「台式」的堅果種子類食物,如花生、瓜子等。但如果你曾真正了解堅果食物營養的話,你會發現有很多我們的「以為…」其實不是真的。
例如,動輒要價數百元的昂貴「外國」堅果並非每個都那麼營養;例如對有些人來說,某些堅果並非適合他們的健康零食。今天,Stella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堅果的營養,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面對五花八門的各式堅果時,能正確挑對適合自己的堅果,讓錢能花在刀口上,買對、吃對,健康才會更棒喔!
堅果,到底營養在哪裡?
相較於餅乾零食等垃圾食物,不需烹煮、立即可食用的堅果(Nuts)的確是「天然」且「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所以說它們是最健康的零食並不為過。有時,Stella肚子餓時也會以堅果來當零食,既營養又有滿足感。但堅果到底營養在哪裡,為什麼值得我們花這麼多錢買來吃呢?
堅果素以「有益心血管健康」著稱,這是因為它們富含有助維持健康血膽固醇值的不飽和脂肪(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鎂、鉀、銅、硒等與心血管健康相關礦物質;部分堅果還富含維生素E或ω-3脂肪酸…在這些營養素的幫助下,讓堅果在心臟血管健康的維持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從營養角度來看,堅果類食物不僅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它們也是蛋白質、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且礦物質含量相當豐富,特別是錳、銅、鋅、鐵、鎂、鉀、磷等礦物質的含量相當豐富,可滿足大半身體每日的營養需求,因此在「適量」攝取下,我們的確可從中獲得很多營養素來幫助身體健康。
堅果基本營養解析
(點圖放大)更多內容

標籤:



寒流來襲注意保暖𧫴防「凍瘡」

「醫師,我爸的手指最近都特別紅腫,有些地方會破皮而且會痛,究竟是什麼問題?」張先生(化名)帶著85歲的老父就醫。
  • ▲凍瘡會在手指出現一些深紅色、紫色的斑塊及破皮。(照片提供/葉昱廷)
    ▲凍瘡會在手指出現一些深紅色、紫色的斑塊及破皮。(照片提供/葉昱廷)
  • ▲醫師提醒,寒流陸續來襲,高齡長者應做好保暖準備;圖為情境照。
    ▲醫師提醒,寒流陸續來襲,高齡長者應做好保暖準備;圖為情境照。
仔細檢查後發現,老先生的手指及腳趾可以看到一些深紅色到紫色的斑塊,甚至有部分的皮膚也因此出現了一些破損。
我告訴張先生,這是凍瘡,常在氣溫驟降時,若高齡長者沒注意保暖,肢端皮膚會因低溫,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出現的受傷現象。
凍瘡好發在手腳、臉部及耳朵,早期會出現壓痛或癢的紅腫斑塊,嚴重時,病灶會變紫、起水泡、破皮,甚至是潰瘍,倘若沒做好傷口照護,則有可能併發蜂窩性組織炎或者嚴重的細菌感染。然而下雨及潮濕的環境則有可能使症狀更明顯且嚴重。
此症好發在血液循環不佳、糖尿病患、營養不良、體重過輕的老人或者小孩,有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疾病的病患也比較容易出現凍瘡,因此具有上述危險因子的人在冬天氣溫驟降時更應提高警覺,注意保暖。
除了保暖之外,好發族群應避免處在潮濕的環境、保持肢端的乾爽、減少咖啡因的攝取、有抽菸習慣的病患應戒菸,另外也應盡量減少服用會促進血管收縮的藥物。
台灣已進入冬天,這幾個月仍有可能有寒流陸陸續續來襲,高齡長者及其他好發族群應提早做好保暖的準備,倘若皮膚出現疑似凍瘡的症狀應儘早就醫,以免病情惡化。
(作者為國際皮膚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標籤: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防流感--戴口罩並勤洗手(沖洗時間需大於搓揉時間)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根據疾管署發布的資料指出,我國流感好發於冬季,尤其是從10月開始病例就逐漸上升,到隔年3月下降之前都屬於易感染的流行階段,尤其是1~2月期間,更是流感與流感併發重症數最高峰的季節。雖然大家都知道戴口罩、多休息就能防治流感,但是日本醫師特別提醒,如果忘了配合確實洗手,小心口罩反而提高了流感風險!

戴口罩是好習慣 但是一定要配合洗手殺菌


其實衛福部就曾在H1N1防治宣傳品中指出,外出戴口罩是預防流感的好習慣之一。但是,該份資料同樣也提到了肥皂洗手殺菌亦是該注意的重要習慣,日本平成橫濱醫院的總合健診中心部長,東邦大學的名譽教授東丸信貴博士表示,如果沒做好這點注意,小心戴上口罩反而會讓你更容易中獎!

東丸博士指出,其實早在2007年年初公布的一份澳洲研究,就曾指出,若比較小孩確診為流感患者的家庭中,使用一般醫療口罩的家庭,全家罹患流感的機率,其實是不戴口罩家庭的1.25倍!

美行為調查:戴口罩臉部不適 手會狂碰黏膜部位


後來美國的醫療團隊,也針對這項研究進行了行為調查,發現人們在戴口罩的時候,會因為不適感,而在3小時之內平均: 
  • 揉眼睛7.4次。
  • 摸鼻子16次
  • 隔著口罩調整嘴唇24次。
無形中就讓手上沾滿的流感病毒及細菌都侵入到了身體黏膜當中。然而這樣的行為往往都是本人無法自覺、外人也不會特別注意到的。

戴口罩+洗手 流感風險降3~5成


東丸博士表示,其實若有配合穿、脫口罩前都確實洗手,就能大量降低手部細菌沾染到臉部,使其入侵到黏膜組織的機會,而美國也針對此做過一份1437人的行為實驗,發現比起單純戴口罩而完全不能防治流感的狀況,若是配合確實洗手,就能降低3~5成的流感罹患風險。

日醫師推短短洗手法 比傳統洗手法還要乾淨100倍


而新百合內科診所院長高橋央醫師則表示,根據東京都安全研究中心調查,戴口罩時除了穿脫時要配合洗手外,也要記得每隔一段時間,想到就去洗手殺個菌,尤其是冬天有憋尿而減少如廁次數者,更要確實定期洗手,才能維持手部乾淨。

他也教導了民眾一招簡單的「短短洗手法」,根據東京都安全研究中心的微生物調查,確認了這種方式相較於傳統的洗手法,能讓手中細菌量減少100倍,使手指更不容易囤積大量病毒。

《短短洗手法》


  1. 先沖水將手微微打濕,接著用肥皂或是50元硬幣大小的洗手乳面積,花10秒鐘搓揉手心、手背、指甲以及手腕部分。
  2. 打開水龍頭用流水沖洗15秒。
  3. 接著再重複一次1、2的動作,共花50秒洗手,比起傳統上花30秒搓揉泡沫、15秒沖水來說,可以多洗去手上100倍的微生物。



生活訊息--顧好你的荷包,明年元旦新制搶先看


明年將有多項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彭博)
2017-12-23 08: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明年元旦起,有多項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像是購物用塑膠袋擴大管制、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再提高、基本工資自原先每月21009元調整為22000元,時薪由133元調整為140元等,了解這些新制才能照顧好荷包。

    交通方面

    明年元旦起將有許多交通新制上路,包含汽車駕駛人路上遇緊急任務車輛,應該向右避讓,不立即避讓者,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汽車駕駛人3600元罰鍰,並吊銷駕駛執照至少1年不得考領。
    此外,大客車與大貨車新車強制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及轉彎及倒車警報裝置。發放電動機車專屬號牌、推動新南向航線降落費優惠措施。
    使用台鐵月台票與月台證,停留時間縮短為1小時、旅客搭乘台鐵前發現列車誤點逾30分鐘,可免手續費退票、告知測速取締的新牌面正式啟用等。台北市自行車新制也在明年上路,若自行車違停遭拖吊,將被收取移置費與保管費

    薪資方面

    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將調漲,每月基本工資(月薪)由原本2萬1009元調漲到2萬2000元,調幅4.72%,每小時基本工資(時薪)則由原本133元調漲為140元。軍公教人員調薪3%;所屬國營事業將衡酌經營績效比照跟進。

    環保方面

    明年起購物用塑膠袋管制對象,將由現行7大類擴大至14大類,限塑管制對象現行包括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等,明年起增至14類,包括藥粧、醫療器材行、3C零售、書店文具店、洗衣店、飲料店及西點麵包店,不得再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
    其中台北市限塑對象增至1.2萬家。北市環保局表示,明年起將先全面普查並輔導業者,首次遭查獲違規先勸導,第二次遭查獲則開罰1200至6000元,後年起則無勸導期。

    醫療方面

    衛福部預告明年元旦起,民眾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將由現行單次3萬7元調增為3萬8千元,全年上限也從6萬2千元提升至6萬4千元,再創新高,估計上萬人受影響。

    標籤:



    分享--面對「空汚」、「流感」如何選用口罩?

    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傳染的高峰期,此時吹來的東北季風,也會帶來境外污染,影響空氣品質,因此許多人會選擇戴口罩,以維護呼吸系統的健康。
    • ▲不同種類的口罩有不同功能。(照片提供/顏群芳)
      ▲不同種類的口罩有不同功能。(照片提供/顏群芳)
    ◎市售口罩種類那麼多,該如何正確選擇呢?
    ●棉布口罩:
    本身是以棉或紗的材質所製,因纖維結構的孔隙較大,只能過濾較大的顆粒、灰塵,也可防止飛沫噴出,是最基本常見的口罩,適用在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內,在日常清潔工作方面也可使用,還有保暖的用途。
    這類口罩可以重複使用,但一有髒污或沾染到口鼻分泌物,就建議要徹底洗乾淨。
    ●活性碳口罩:
    口罩夾層裡面因含有活性碳成分,所以可吸附空氣中的雜質、有毒粉塵,適合機車族來使用,另外也能吸附有機氣體,故適合噴灑農藥、使用油漆等揮發物的民眾配戴。
    ●醫用口罩(也稱做外科口罩):
    外觀有綠色、藍色、粉紅色等不同顏色,因結構關係,口罩有顏色的部分要朝外,才能有效阻隔旁人或是自己本身口鼻分泌的飛沫微粒,並可降低相互感染的風險,所以是醫療院所最常使用的口罩。建議如有任何呼吸道症狀,像是發燒、咳嗽、打噴嚏等,或是要去醫院探病時,都要戴上醫用口罩,以隔絕疾病的傳播。
    ●N95口罩:
    因為對於空氣中非油性粉塵(0.1-0.3微米的顆粒),其過濾率大於95%,故命名為N95,過濾效果良好,但因為戴上去呼吸會很費力,並不適合一般民眾來使用。
    通常用在高風險、高曝露的危害區域,像是藥師在執行化療調劑作業,或是需接觸高傳染風險的患者,才需配備此等級的口罩。
    這4種口罩對空氣中微粒的過濾效率分別是N95口罩〉醫用口罩〉活性碳口罩〉棉布口罩,但透氣性則剛好相反,棉布口罩〉活性碳口罩〉醫用口罩〉N95口罩。
    保存方法都相同,最好置放在乾淨、乾燥(防潮濕)、通風(防高溫)處,一有髒污,除了棉布口罩可以清洗之外,其餘就直接丟棄,改用新品,以確保口罩本身的防護效力。
    (作者為為恭紀念醫院藥師)

    標籤:



    「豆漿」+「紅茶」導致腎結石??食藥署:免驚啦!

    嗎?針對這項網路傳聞,食藥署表示豆漿中的鈣確實會在腸道中與茶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但大部分都會跟隨糞便排出,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
    • 食藥署闢謠,喝豆漿加紅茶、綠茶等飲品,並不會導致腎結石。(記者吳亮儀攝)
      食藥署闢謠,喝豆漿加紅茶、綠茶等飲品,並不會導致腎結石。(記者吳亮儀攝)
    坊間傳聞,常常喝豆漿茶飲,如豆漿紅茶、豆漿綠茶等,會導致腎結石。針對這項說法,食藥署表示豆漿是台灣人經常攝取的含鈣飲品之一,鈣也確實會在腸道中與茶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市面上也有許多類似豆漿紅茶、豆漿綠茶及豆漿烏龍茶等飲料,但比起每杯(240毫升)牛奶含有260毫克的鈣,每杯豆漿的鈣含量大約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26.4毫克),且大部份都由糞便排出,並不會滯留在體內而造成腎結石。

    標籤: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解讀健檢抽血項目及參考值

    全文建結

    標籤:



    「膽囊結石」和「膽結石」有何差別?


    很多人認為膽囊結石就是膽結石,但如果嚴格來說在,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具體的說,膽囊結石是隸屬於膽結石的一種疾病。

    根據結石發生部位的不同,膽結石可分類為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
    1、膽總管結石多見於膽紅素結石。膽石可以原發於膽總管,也可以來自膽囊或肝內膽管。當膽石在膽總管內卡住時,病人出現疼痛,常有黃疸、寒戰、發熱,大便呈灰色,小便顏色加深如濃茶一樣。如此時又有膽總管炎症時,就能導致高熱、昏迷等嚴重徵象。當膽石移動位置或從膽道口排到十二指腸內,病人的黃疸及炎症症狀都可趨向消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59vjyn8.html

    更多內容及圖解

    標籤: ,



    上腹部不適宜提防「總膽管結石」惹禍


    肝臟損害和GPT升高,有時候肝臟只是一個被動反應的受害者。我們常常遇到一些肝功能反覆損傷的患者,肝炎等病原體的檢查總是正常的,但是經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有不少人是因為膽總管結石造成膽總管下端梗阻,導致膽汁流出不暢,從而引起肝功能損傷。
    由於結石常有上腹部不適,有些人多年一直存在間歇上腹部隱痛不適,在醫院一直被當成胃炎治療,但症狀總不能完全緩解,病痛如影隨行,給患者帶來無盡的煩惱;更有甚者,還有些患者被當成慢性肝炎一直在治療,結果肝功能異常總是反覆,給病人平添精神上無窮壓力和生活的苦惱。
    許多患者經進一步核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後,證實均是有膽總管下端結石引起間歇性梗阻引起的,不用開腹,經微創手術取出結石後,症狀完全緩解。因此,對原因不明又常有在右上腹不適的肝功能反覆異常患者,膽道疾病的存大是需要重視的一種情況。
    膽石症是一個古老又常見的疾病。國內報導膽囊及膽總管同時存在結石者占膽石病例的5%-29%,平均18%。國外報告膽囊結石病人的膽總管含石率為10%~15%,並隨膽囊結石病程延長,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相對增多,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膽總管結石可來自於膽囊或肝內膽管,也可原發於膽總管,原發性膽總管結石,西方國家很少見,東方各國多發。

    不管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結石,這類結石反覆排出,或梗阻膽道導致感染,或合併乳頭炎性狹窄,或並發膽源性胰腺炎,危害極大。較小的膽囊結石可經膽囊管墜入膽總管,形成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症,降落的結石如果小於5毫米很容易排出體外,較大結石可能會阻塞膽總管,導致肝臟每天平均分泌約800多毫升的膽汁不能順暢排出小腸,造成膽道內壓增加,膽汁倒流致肝細胞功能受損,引起阻塞性黃疸及膽管炎。
    黃疸的深淺隨結石嵌頓程度而異,因為膽總管內結石像活塞一樣,可上可下,使黃疸呈現「間歇性」,畢竟完全性嵌頓阻塞還是比較少見。80%的人有持續性上腹部隱痛,可放射至背部、右上腹或左上腹,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暖氣、厭油,或噁心嘔吐,與胃炎、膽囊炎確實難以區別。如果結石阻塞膽管胰管共同開口處,膽汁倒流入胰腺,就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因此,膽管結石患者一定要及時醫治,以免危重症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重症胰腺炎的發生,無辜

    增加病死率。二十年前,臨床上均採取開腹探查取石進行治療,不僅住院時間長、損傷大,而且容易殘留結石,文獻報導殘石發生率可達10%,對患者的創傷依然很大,患者痛苦異常。因此,臨床醫生一直在尋找降低殘石率、減少創傷的治療方法。

    近十幾年來由於十二指腸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技術、括約肌切開取石技術的出現,取石器械越來越精巧、醫師在內鏡下取石術的操作技巧越來越高超,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已逐漸取代傳統的外科手術而成為治療膽總管結石的首選方法。這正是現代醫學發展給患者帶來的福音。
    因此,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難治性的慢性肝炎,上腹部不適,千萬別忘了膽總管結石這個罪過禍首,記得一旦發現膽總管結石,不管其有否臨床症狀,均必須予以積極治療,防患未然。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ealth/3jm8reo.html

    標籤: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耳鼻喉科醫師分享---感冒時別喝「薑母茶」

     

    薑母茶是坊間在感冒期間常推薦的驅寒飲料,很多人一定有過不舒服的飲用經驗:在有點感冒症狀後喝薑母茶,結果症狀反而變嚴重了,吃一般感冒成藥好像也沒效了。



    跟前述食補的道理一樣,薑母茶有許多正面意義,如天氣突然變壞、變冷與淋到雨、出遊爬山著涼,當下又餓又累又冷之際,趕緊喝一杯熱熱的薑母茶絕對是養生有道,能馬上替寒冷的身體加溫,又能補充熱量,多美好的一件事!然而,若已經感冒了還去飲用,甚至當做感冒藥治療,就很容易適得其反。

    中醫的《本草備要》提到,薑母茶是諸葛孔明因蜀中潮溼,行軍作戰時士兵易染疾病,因此用紅糖、老薑煮水給全軍飲用,使戰力提升,結果大獲全勝,世人稱為「行軍湯」。這明白的告訴我們,薑母茶是潮溼寒冷、飢餓疲憊時喝的飲品,但現代人幾乎人人營養過剩,又不擇時飲用,喝下去當然會出問題。我自己則是從個人經驗當中發現,診所裡冬春兩季就天天上演喝薑母茶後發燒與二次感染的戲碼,我都念到煩了,病人也不愛聽,偏偏不講又不行。

    請仔細想想,明明就已經吃飽喝足了,飯後再來一杯薑母茶祛寒氣,真的有這個必要嗎?恐怕只會導致肚子脹、「熱過頭」—一個人能吃的量有極限,如果在冬天吃飽了又喝一杯熱甜辛辣的薑母茶,飽和的能量再加一把柴火下肚,消化時間絕對延長,輕者脹氣重者胃痛發炎;若是原本的正餐已偏溫補,再喝薑母茶絕對是熱壞了自己!何況是在

    消化不好的感冒期間喝,只會對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此外,薑母茶又燥又甜,喝了喉嚨反而更乾燥、疼痛,大部分的情形是導致二次感染上身,不是化膿就是發燒。



    總之, 感冒時喝熱熱的薑母茶並不好,在氣溫回升的天氣喝尤其 騎機車、爬山、出遊淋到雨時,趕快喝一杯薑母茶驅寒,才是正確的做法。

    【延伸閱讀】 



    醫療新知--最新研究大蒜和抗生素結合可對抗兩種致命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大蒜在我們生活周邊可以說是萬用法寶,不但具有抗癌、清通血管的效果,與其他食材放在一起更能防霉、防蟲,從古早以來就一直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辛香料之一。而知名科學期刊《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更在近期發表,指出大蒜除了大蒜素本身的殺菌效果外,更有其他強力殺菌的成分,可以擊退兩大壞菌!

    這份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指出,大蒜本身強烈的氣味是由多種硫化物所組合而成,其中的大蒜烯(ajoene)進入人體後,可以殺死兩大危害身體、促使內臟發炎、感染的細菌:

    一、金黃色葡萄球菌:


    相信民眾們對這個細菌名稱都不陌生,金黃色葡萄球菌屬於常見引發食物中毒的一種壞菌。由於其具有強烈毒性,只要入侵人體血液後就會侵害肺部、腦膜等部位,除了會引起肺炎、腦膜炎等急症之外,感染者更有可能併發敗血症而死亡。

    即便食物中所含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數量不高,仍有可能造成免疫系統貧弱者出現慢性肺炎或慢性肺腫膿,若是久治不癒更有可能導致人們罹患氣管、支氣管及肺部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肺癌。

    二、綠膿桿菌:


    綠膿桿菌則常見於土壤,甚至是我們的口腔之中,以往在醫學上都因其毒性弱,除非大量侵入體內才有可能引發食物中毒而不以為意。但其實對於體力差、免疫力較弱的老人或是感冒者,綠膿桿菌仍有可能協助其他致病菌在體內肆虐,造成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發炎,同樣也有引起敗血症的風險。

    而率領研究的提姆‧雅各布森(Tim H. Jakobsen)教授更指出,綠膿桿菌對現行常用抗生素的抵抗力強,因此危險程度其實不比金黃色葡萄球菌來得低。

    下一頁告訴您大蒜的抗菌好處! 

    大蒜烯不只殺死壞菌、更能抑制其繁殖!


    雅各布森教授也指出,大蒜烯在進入體內後,可以破壞上述兩種壞菌外側的保護膜,更能切斷俊內RNA分子轉錄,因此就能殺死菌株並且抑制其繁殖。

    研究者:大蒜合併抗生素藥物 就能全方位殺菌


    過去科學界因為這兩種壞菌的種類差異過大,幾乎找不太到能夠有效同時對抗這兩種壞菌的物質。雅各布森教授則表示,本次研究經過逾10年的追蹤,正式確認了大蒜中含有的多項硫化物都能同時對抗這兩種壞菌。若合併現有的抗生藥物一同治療,連在體內突變後,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的菌種都能一併清除。

    大蒜硫化物多、大蒜素易揮發 美國封為第一名抗癌食材


    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其實早在1990年,就開始製作了一份《預防、抗癌食材金字塔》,幾經修改之後,大蒜仍是金字塔頂端第一名食材,透過本次研究,更是讓醫學者們更加肯定了大蒜的抗菌、抗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同屬蔥蒜類食材也同樣富含大蒜素、硫化物的洋蔥,在這份金字塔中則被歸類為第二級食材,這是因為大蒜含有的硫化物成份比洋蔥更多,大蒜素的結構也更不安定,當大蒜素在料理、食用過程中揮發後,就會產生出大蒜烯以及其他硫化物質,因此大蒜也始終在這份金字塔表中獨領風騷。

    以下也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所推薦的《預防、抗癌食材金字塔》製成表格,整理如下方便民眾參考:
    第一級食材大蒜、高麗菜、甘草、大豆、薑、胡蘿蔔、芹菜、歐防風
    第二級食材洋蔥、紅綠茶、薑黃、全穀物、亞麻、柑橘類水果(如橘子、檸檬、葡萄柚、柳丁等)、茄科蔬菜(如番茄、茄子、青椒等)、十字花科蔬菜(如白、綠花椰菜、高麗菜苗等)
    第三級食材哈密瓜、羅勒(九層塔)、龍蒿、燕麥、薄荷、奧勒岡葉、小黃瓜、百里香、韭菜、蝦夷蔥、迷迭香、鼠尾草、馬鈴薯、大麥、各式莓類(如草莓、藍莓等)

    標籤:



    分享--百位醫師評選五招治感冒良方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常言道:「醫者要先醫己才能醫人」,畢竟如果連自己的健康管理都做不好,醫生口中說出來的醫學知識就變得令人可疑了。但是只要是人都會生病,所以日本朝日電視臺便選出了100位名醫,訪問出了他們若是一不小心感了冒,應該如何提高身體的自癒力。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名醫們公開的密技大同小異,大致能夠整理為五招。 

    醫生生病不依賴藥物 提高身體自癒力 三天內康復!


    日本腦與免疫醫學專家,醫學博士新見正則指出,即便是對於身體免疫系統較為熟悉的醫師們,也很容易在換季、天氣驟變的時期感冒,此外更因為診所或是醫院的病患出入頻繁、病菌數量特別多,其實醫生們的身體也不像病人想像中那般刀槍不入。 

    但是也由於醫生們對於免疫系統的知識較為豐富,所以一生病就不會馬上依賴藥物治療,而是透過整腸菌相、提升體溫、加速淋巴及血液循環等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跟新陳代謝。如此一來就能在短短三天之內將感冒、流感致病原排出體外,快速重回職場來醫病救人。 

    而這次票選中,百位名醫們所推崇的五招快速治療感冒、提高身體自癒力的秘訣如下,將依照排名倒序公開: 

    第五名:早晚各吃一根熱香蕉


    日本食療名醫石原新菜表示,近年來的醫學研究中針對香蕉內的植化素進行調查,發現其含有的丁香油酚經過加熱後,具有協助免疫細胞對抗外來病菌的能力。更有提高身體對入侵病菌的敏感度,並且加速細胞修復的效果。 

    石原醫師指出,只要將香蕉剝皮後,整根放進碗中用微波爐的中強火(約500~600瓦),微波30~40秒即可食用,由於整腸、提升免疫力的熱優格也是以此溫度跟時間加熱,所以她更推薦將香蕉泡在優格中,一同加熱做成熱香蕉優格來強化免疫力。 

    第四名:洗澡時含薄荷糖


    曾任教於防衛醫科大學、順天堂大學,現職為醫藥專欄作家的醫學博士西園寺克指出,口腔及喉嚨內部具有大量的唾腺以及過濾髒污的纖毛組織,兩者只要口腔內保有一定的溼度,就能將空氣中的懸浮粒子、病菌都過濾並殺除掉。 

    而洗澡的時候會因為全身的體溫上升以及濕度提高,再加上毛孔受到熱水蒸氣擴張,所以唾液、纖毛將病菌及髒污過濾並殺除後,就會從毛孔或是口腔將其排出。 

    下一頁告訴您更多對抗感冒的方法! 繼續閱讀



    日名醫:泡澡促代謝,採3-3-3泡澡法18分鐘,效果等同跑步半個小時

    【早安健康/張維庭編譯】寒流來襲,屢屢低溫特報的冬季,總是待在室內躲避戶外刺骨寒風,活動量大幅降低,還忍不住多喝熱飲、熱湯,為了對抗手腳冰冷與感冒而冬季進補,既沒有運動,還吃進了更多的熱量……這時,可以嘗試日本女醫師石原新菜推薦的「3.3.3泡澡法」,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促進代謝,僅需18分鐘,相當於跑步半小時的熱量消耗!

    泡澡好處多 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泡澡不僅能讓體溫上升,皮膚上的毛細血管都會擴張,使血液循環變好,促進新陳代謝、排出老廢物質。而泡澡時的水壓不僅作用皮膚表面,也同樣作用於血管和手足末梢,能促使血液回流心臟,提升心臟運作,使身體中的血液和淋巴循環變好。

    儘管許多女性熱愛泡澡,但也有不少人不喜歡泡澡時的高溫,或者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慢慢沐浴,這時可以嘗試看看石原新菜醫生推薦的「3.3.3泡澡法」,實踐這項泡澡法不僅能享受泡澡帶來的各種助益,改善寒性體質,而且消耗熱量相當於慢跑半小時,還有人因此減少了5公斤體重!

    《3.3.3泡澡法》

    作法: 首先,浴缸放滿42度C的熱水。
    1. 進浴缸泡澡,泡至肩膀處3分鐘。
    2. 離開浴缸3分鐘。(可用這個時間洗頭、洗身體)
    3. 進浴缸泡澡,泡至肩膀處3分鐘。
    連續兩個循環,共計18分鐘。

    重點1:泡澡時泡過肩膀

    泡澡時全身泡至肩膀,會感受到水壓籠罩全身,從浴缸出來時會感受到些微阻力,這個動作具有與運動相當的效果,因此泡澡時確實泡到肩膀為佳。雖然有泡澡不宜泡過心臟的說法,不過每次時間只有3分鐘,且溫度不超過42度,不會對心臟造成過大負擔。

    重點2:睡前2小時前完成

    42度C以上的熱水,會讓與副交感神經相反的交感神經處於優位,讓心跳數上升,促進血液循環並提高熱量消耗。雖然泡過澡的溫暖會讓睡眠品質變好,然而睡前讓交感神經活躍,會讓身體處於運動完的亢奮狀態,影響睡眠,因此至少就寢前2小時完成為佳。

    注意:如入浴中頭暈、心跳過快導致呼吸困難等問題,請不要勉強,立即停止。

    【延伸閱讀】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分享--看官們,輕鬆一下吧!上傳照片看看多年輕,保證笑成一團⋯

    過 Microsoft微軟利用最新的 Microsoft Azure 開發的臉部偵測API (Face APIs) 建置。只要把照片上傳到 HowOldRobot 的網站 就會推測出你的年齡及性別。在網路上造成熱烈的討論,它爆紅的原因不是因為非常準,而是因為它「超~不~準~」,和朋友一起玩肯定會有一堆超爆笑的事情發生喔!
    網站在此

    標籤:



    奇異果好處多多--被美國食藥局列為抗癌水果

    1. 富含膳食纖維,有益腸道健康

    奇異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刺激腸道蠕動,縮短有害物質停留在腸道的時間,讓排便順暢!此外,膳食纖維也可以改善腸道菌相,讓身體消化、吸收更有效率。 

    2. 維生素C含量豐富,提高身體免疫力

    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一顆奇異果約含有75毫克的維生素C,一顆半可以滿足一天的需求。等量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2倍以上、是檸檬的2.2倍之多、也比蘋果高出20倍以上,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列為是抗癌蔬果之一。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讓身體更健康。 

    3. 鎂、鈣幫助調節生理機能


    鎂、鈣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礦物質之一,能幫助調節神經與肌肉功能,也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適量食用,還能預防抽筋喔! 

    4. 微量元素,讓身體更健康

    奇異果含有丹寧酸、鉀、葉酸等微量元素,丹寧酸屬於多酚的一種,能保護正常細胞避免病毒入侵;鉀可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葉酸則是與DNA合成、細胞分裂有關,補充這些微量元素都能讓身體更健康!

    因奇異果的含鉀量較高,因此, 腎功能不良、有尿毒症或洗腎患者應酌量食用,或食用前建議先向醫師諮詢。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



    醫療新知--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去年引進台灣,適用於年紀大併心跳過慢病人

    2017-12-19 17:57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最近天氣濕冷,不少有心血管問題的患者身體也逐漸有狀況。85歲的王老先生有高血壓,因近日手麻、胸悶而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心跳每分鐘竟只有36下;由於王老先生怕痛,醫師建議他做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的無創手術,術後兩天就可出院。
    • 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體積很小,適合用在年紀較大的患者。(國泰醫院提供)
      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體積很小,適合用在年紀較大的患者。(國泰醫院提供)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黃奭毓指出,年紀大老化或有心血管疾病會造成心臟傳導系統問題,當心臟病變造成心跳或傳導有問題時,會造成病人出現心跳過慢、不規則或心跳休止狀況,嚴重甚至猝死,這時就需植入心臟節律器治療。
    心臟節律器目前有兩種,一是傳統心臟節律器、二是新型的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傳統心臟節律器由節律器、電極及導線3部分組成,以往植入傳統心臟節律器,需在胸口切開約6到8公分傷口,將電極安置在心臟右心房、右心室,這種手術可植入1到3條導線刺激心房、心室,臨床適合用於較年輕、有各種心房及心室電氣傳導功能不彰、或心衰竭問題病人。
    而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整合傳統節律器3部分,體積很小就像膠囊一樣,但足以提供心臟10年所需的電量。黃奭毓說,臨床多適合用於年紀大併心跳過慢病人,及有洗腎或曾發生心律調節器感染或排斥的病人。
    黃奭毓說,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自去年引進台灣,目前全台約20多名患者接受療程。他提醒,裝了節律器後,患者需遠離高伏特電壓變電箱、大型發電機具的工地即可,就醫時也應事先告知醫師,讓醫師在執行電燒、放療、核磁共振時,能適時做出調整。

    標籤: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膽固醇騙很大 Cholestérol




    張婷媗:改變的起點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醫療新知--防心房顫動患者中風,臺大醫院採「左耳封堵心導管手術」己超過50例

    62歲的王女士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房顫動問題,曾因中風影響視力,雖使用抗凝血藥劑仍兩度復發,13年來總共中風3次;經台大醫療團隊以左心耳封堵手術治療後,終於不用再擔心復發。
    • ▲62歲的王女士(右3)被發現患有心房顫動,接受「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後治癒。 (記者吳亮儀攝)
      ▲62歲的王女士(右3)被發現患有心房顫動,接受「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後治癒。 (記者吳亮儀攝)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蔡佳醍說,心房顫動是發生率相當高的心臟疾病,發病時心臟會產生亂流、形成血塊,若血塊隨血液流到腦部就會中風;全台灣可能有約60萬人罹患心房顫動,特別是年紀大、超過65歲以上長者更要注意,中風的機率達常人的5倍以上。

    心房顫動長者 中風機率高5倍

    台大醫院院方表示,在2013年引進左心耳封堵這項心導管技術、並建立台大醫療體系左心耳封堵手術團隊,目前已有超過50名患者成功接受這項手術,患者在術後可以脫離服用抗凝血藥物及中風的陰影。
    醫療團隊指出,因心房顫動產生的心內血塊約有9成的血塊都形成於大小如同一隻手指的左心耳位置,血塊若掉落,跟隨血液流入腦中,將阻塞腦血管導致腦中風,因此團隊利用心導管手術把左心耳封阻起來,便能降低心房顫動引起中風的風險。
    蔡佳醍說,使用抗凝血藥物雖可降低心房顫動患者形成血塊及中風的機率,但約有1/3的病友因為肝腎功能不佳、年老及過去出血病史的原因,並不適合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或是服用抗凝血藥物仍中風的心房顫動病友,這些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及評估,是否能接受微創左心耳封堵心導管手術。
    蔡佳醍提醒,6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者都是心房顫動的高風險族群,若平時就覺得心臟「怦怦怦」亂跳,即便只是2、3秒都應提高警覺,另外像心悸、喘、胸悶等不適症狀,和心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