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心肌炎/心臓科醫師的惡夢


急性心肌炎—心臓科醫師的惡夢

心肌炎其實就是心臟發炎,就像發生感冒時,病毒入侵到心臟,引起免疫反應,導致心臟失去收縮功能,一般最常見為克沙奇病毒、腺病毒所引起病毒感染,病發時會癱瘓細胞功能,造成心律不整、心室頻脈顫動,「你無法預測會在何時猝死,院外、院內都可能發生,若沒有立即CPR或電擊,很快就會一命嗚呼。」

洪培倫更指出,相較於急性心肌炎外,也有慢性心肌炎,通常後者反應較不劇烈,但心臟會逐漸無力,開始出現心衰竭,免疫反應會害心臟功能逐漸被癱瘓,且無法恢復!這兩者皆無特效藥,只能用支持性療法,如呼吸器、靜脈藥物注射、類固醇等嘗試性用藥,讓身體撐過「免疫風暴」,撐不過可能就會喪命,或必須靠葉克膜維生或走向換心一途。

進一步詢問,是體質優異的人才能在罹患心肌炎後,還能順利出院,全身而退?洪培倫無奈說,「真的就是『命』啊!每個人從小到大培養出來的免疫系統,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免疫反應太強大,讓病毒回頭癱瘓心臟,就真的『命不好』。」他說,自己當心臟科醫師還真的遇不到幾個能順利走出醫院,多數急性心肌炎病發後,病情急直下,甚至直接『秒殺』,因患者死無對證,若缺少解剖判定,更容易引起醫療糾紛。

更多內容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食材/美食分享—i99COFFEE

 鍋物飲品吃到飽祇要139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長庚林口店今開幕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復興一路212巷32號之3
🔔電話:03-3979-766
🔔營業:11點-23點

景美店網友分享



腦中風/小心SPA水柱太強易造成血栓甚至引致腦中風


小心SPA水柱太強易造成血栓甚至引致腦中風

台中一名37歲年輕張先生,生活習慣良好,無任何過去病史,平時固定一周3次到住家附近游泳,本月初如往常游泳後,到spa池接受按摩紓壓,用大水柱狂沖脖子,返家後竟感到脖子痠痛,接著出現右側手腳無力以及講話不清楚的症狀,家人趕緊送到臺中醫院求助。 

經過神經內科吳宇軒醫師詳細評估後,緊急安排頭部電腦斷層及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左邊脊椎動脈剝離,診斷張先生為腦動脈剝離合併腦梗塞。幸好入院治療後接續復健,並無留下明顯後遺症。 

吳宇軒醫師表示,後頸中線兩側表淺處就是脊椎動脈,一旦受到外力衝擊,很有可能會造成損傷甚至形成剝離,常見如spa池強力水柱衝擊、頸部按摩位置使力不當、以及車禍外力撞擊,都可能導致脊椎動脈剝離。動脈剝離處容易形成斑塊,一旦脫落就會變成血栓,往顱內流而導致腦中風。 (編輯推薦:怕染疫!阿嬤中風不敢就醫致癱瘓,醫:這些急症真的拖不得) 

中風不只限於三高,心律不整常導致年輕中風患者

吳宇軒醫師說,腦中風常發生於年紀較大的長輩、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長期抽菸的老菸槍。若無上述危險因子,就要考量其他疾病導致的腦中風。而年輕病患罹患腦中風最常見心律不整,導致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流到腦部導致腦中風。其他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等也可能導致腦中風。而張先生是則是有腦動脈剝離而產生的腦中風。 (編輯推薦:心律不整「心悸、胸悶」別輕忽!按3穴道自保) 

吳宇軒醫師建議,脖子周圍有許多重要的大血管如頸動脈、脊椎動脈經過,一定要好好保護,進行按摩時避開脖子周圍,改以肩膀或背部為目標,才能避免腦動脈剝離。而腦中風常見三大症狀,指的是「突發性」單側肢體無力/麻木、臉歪嘴斜、說話不清楚;如有上述症狀一定要迅速至附近醫院急診室就醫,把握腦中風的黃金時機!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食材/「筷子」用久了會致癌,如何正確用筷報你知

筷子」用久了會致癌,如何正確用筷報你知

全文詳 



睡眠問題/分享五種助眠食物


分享五種助眠食物

全文連結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蚊子叮咬/「登革熱」案例頻傳,五大高風險族群更要小心

 「登革熱」案例頻傳,五大高風險族群更要小心

全文連結



食材/達人分享挑橘子秘訣

 達人分享挑橘子秘訣





肌力/「握力」也是健康指標之一,有助於預測早期糖尿病

 「握力」也是健康指標之一,有助於預測早期糖尿病 

過往做健康檢查都是量血壓、血脂等等,但未來有天醫學檢查可能會多一項「握力」。因為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其實握力可以用來觀察中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甚至標準化握力可顯著預測糖尿病,通常握力越好的人肌肉量也越多,對於判斷健康是有參考價值。

更多內容







食材/分享五種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分享五種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進入秋季,氣候轉涼,在這種冷呼呼的季節,最容易降低我們的免疫力,因為體溫高,才會打開身體的免疫系統。除透過衣物保暖外,也可透過吃些好食物來喚醒身體的免疫力喔! 

以下五類食物有助提升身體免疫力—

檸檬

大蒜

辣椒

蘑菇

全文詳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肌力/不當重訓或深蹲可能引發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不當重訓或深蹲可能引發骨盆底肌肉筋膜炎

全文詳 



蜂窩/郊外碰到虎頭蜂在附近不要跑

郊外碰到虎頭蜂在附近不要跑

全文連結 



醫療/簽署「放棄同意書」之前該留意那些事項

 簽署「放棄同意書」之前該留意那些事項

全文詳



醫療/一刻都不能等:有這些症狀快掛急診!醫師1表告訴你

 

一刻都不能等:有這些症狀快掛急診!醫師1表告訴你


凡事都有分「輕重緩急」,疾病自然也不例外。許多屬於「急症」的疾病,一旦延誤就醫,常會造成組織不可逆的壞死、嚴重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甚至大出血導致生命危險。因此,本節將會從頭部、臉部、喉部、胸部、腹部、四肢到重大創傷,依序為各位介紹出現哪些症狀時,務必馬上前往就醫,不可拖延!



癌症/癌症化療當心「心臟中毒」


癌症化療當心「心臟中毒」

藥能治病,也得小心可能致病!美國知名癌症治療機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發現,治療癌症都有一定的心毒性,乳癌治療後,病人恐反而出現心血管疾病問題,甚至最後因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高過乳癌;高雄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鄭凱鴻指出,藥物能殺癌細胞,也恐損及正常細胞,癌症治療最好跨科追蹤,以免乳癌等癌症幸運存活後,心血管疾病與心衰竭反而變成揮之不去的夢魘。

癌症心臟病學是早自19世紀就受到醫界討論的新興學科,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發現,乳癌治療後,病人常會出現心衰竭;研究更發現,因診斷和治療進步,乳癌死亡者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死因卻是心血管疾病,因此,2000年起針對癌症治療做了革命性改變,癌症治療都須照會心臟科醫師一同照護。

藥能殺癌細胞 也傷正常細胞

鄭凱鴻分析,藥物能殺癌細胞,也難免損傷正常細胞,癌症藥物日新月異,從傳統的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到新興的免疫療法,都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毒性。國內外研究顯示,癌症患者有10%至60%不等的致病風險,常見包括高血壓、心衰竭、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到周邊的靜脈栓塞和肺動脈栓塞等;例如化療藥小紅莓,就可能產生噁心、白血球減少、心臟毒性等副作用。尤其有三高問題、心血管疾病者,更是高風險族群。

若出現呼吸困難 要提高警覺

健保署統計,全台每年約有2萬2千人因嚴重心衰竭住院,若未好好治療,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30%,5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高!鄭凱鴻指出,心臟衰竭最常見症狀就是「呼吸困難」,一般人劇烈運動幾分鐘開始呼吸困難,但心臟衰竭患者可能連最簡單的盥洗、如廁等動作都負荷不了;建議病患若發現症狀,就須提高警覺、就醫檢查。

最好跨科追蹤 共同照護

鄭凱鴻進一步指出,很多癌症病患的過世,最後是因心衰竭或心肌梗塞,其實可透過腫瘤科及心臟內科等跨科團隊,甚至包括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藥師、復健團隊、營養師和社工等通力合作進行治療及照護,早期發現並早期治療,就能更有效降低死亡率。

以高醫大附醫為例,過去每年都有幾位癌症病患不幸死於心衰竭等,但近年進行心臟內科及乳房外科合作,從化療前一系列嚴謹的心臟檢查(包括心臟超音波),到治療中持續監控,一出現異常就立即處置,已使癌症病患嚴重心衰竭甚至死亡的比例大降,去年發生率更已降至0%。目前心臟內科也與血液腫瘤科合作進行護心計畫,要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治療及照護。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食材/每天兩顆「奇異果」降血壓效果更甚蘋果

 每天兩顆「奇異果」降血壓效果更甚蘋果

令人聞之色變的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成因之一就是高血壓,長期患有高血壓將會持續傷害血管,引起動脈硬化甚至血管破裂,帶來致命危機。根據日本一項研究,每天吃兩個奇異果降血壓的效果遠勝於蘋果,更能預防中風和心梗。

世界高血壓聯盟指出,全球18%人口死因和高血壓脫不了關係,一定要及早預防,日本明治藥科大學前理事、藥學博士本橋登表示,近年研究發現,奇異果具備良好的降血壓效果,2011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大會,一項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所進行的研究,針對118名最大血壓為135~150mmHg,最小血壓為85~99mmHg的35~69歲民眾進行實驗。

實驗將所有人分為2組,其中一組每天吃3顆奇異果,另一組每天吃1顆蘋果,並持續觀察8周受試者的血壓變化,結果發現吃奇異果的組別最大血壓比吃蘋果的組別低了3.6mmHg,最小血壓也低了1.9mmHg,具備顯著改善高血壓的效果。

實驗主導者、奧斯陸大學醫院勞動環境醫學科教授Mette Svendsen指出,這有可能是奇異果中的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的功勞,葉黃素有助於抑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生成,同時還能幫助減少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幫助改善血液流動,而可能有降血壓的效果,而本橋登則表示,奇異果的葉黃素是蘋果的1.5倍之多,因此降血壓效果可能較蘋果更好。

除了葉黃素以外,本橋登認為奇異果中的「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以及茄紅素也功不可沒,這些營養素也具備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能幫助改善血壓,本橋登強調,一般來說,血壓每降1mmHg,大約能降低2~3%死於心肌梗塞的風險。

日本駒澤女子大學健康營養學科教授西山一朗指出,奇異果的維生素C依品種不同,大約是檸檬的4~8倍不等,曾有研究指出,每天吃2顆奇異果,持續6周後可讓血液中維生素C濃度大幅增加,讓免疫力大大提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教授Edgar R. Miller也指出,維生素C有助利尿、幫助鈉排出體外,因此也能幫助降低血壓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食材/「氣炸鍋」油煙空汚為傳統鍋具的十三倍

 「氣炸鍋」油煙空汚為傳統鍋具的十三倍

近年主打健康、無油的氣炸鍋真的健康嗎?長榮大學職業暨環境與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平發現,即便開啟抽油煙機,氣炸鍋帶來空汙微粒濃度是傳統油鍋的13倍,沒開抽油煙機更慘,烹調者身邊的空汙微粒濃度將暴增1525倍。

張振平指出,中式烹調的空氣汙染物風險較高,油炸產生的PM2.5最多。氣炸鍋的原理是從上方將空氣吸進去,空氣在鍋中繞好幾圈,再從鍋子後面的排氣孔向上高速噴出,油煙擴散率驚人,就算沒有額外加油,食材本身會炸出的油量也不少。

長榮大學於精密環境控制室中模擬家庭廚房的自然通氣情形,在開與不開抽油煙機的情境下,測量人站在不同相對位置,使用油鍋和氣炸鍋會接觸到的油煙量。

結果發現油煙粒徑都是小顆粒,最容易沉積在肺部,可以飄很遠。如果開抽油煙機,氣炸鍋空汙微粒濃度仍比油鍋高13倍;不開抽油煙機,氣炸鍋油煙濃度將暴增到1525倍,首當其衝的就是站在前方烹調的人。

張振平建議,所有烹調都要在開啟的抽油煙機下進行。若無抽油煙機,就要在陽台或窗邊用氣炸鍋,並將排氣孔對著戶外,以降低室內油煙濃度。要是沒窗戶,可在排氣孔外不遠處掛一條濕毛巾,吸附一些油煙,但效果不會很好。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肌力訓練/使用彈力帶在病床做肌力訓練

     


使用彈力帶在病床做肌力訓練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唾液腺/解剖學重大發現/人類頭部疑似有第四組神秘唾液腺


解剖學重大發現/人類頭部疑似有第四組神秘唾液腺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人體的奧秘仍不時讓科學家感到驚奇,有荷蘭研究小組在人類頭部發現新器官,可能是人類的第4組主要唾液腺,若證實將改寫解剖學教科書。

醫學期刊《Radiotherapy & Oncology》刊登最新研究指出,人的頭部竟然隱藏著一對神秘的唾液腺,近日才由荷蘭學者發現;人類的口水是由唾液腺所分泌的,原本學界認為人類有主要3組唾液腺,為位於耳朵附近的腮腺(parotid gland)、下頜下方的下頜腺(submandibular gland)與在舌頭下方的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除此之外還有遍布在口腔、鼻、及咽喉內約600-1000個的小唾液腺。

不過有荷蘭醫學團隊在仔細讀取一組掃描圖時,意外發現人類頭部有兩個很不尋常的結構,這是兩個扁平、細長的腺體,長約4公分,不顯眼地掛在連接耳朵和喉嚨的管狀結構上,幾乎就在人頭正中心,結構比其他小唾液腺體還大,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人類第4組主要唾液腺,命為咽鼓管腺(tubarial glands)。

為何解剖學界數百年來都未發現該腺體,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該腺體位於頭顱底難以解剖到的位置,亦難以用內視鏡辨認出來,透過掃描,團隊在100個癌症病患頭部也發現這個腺體,解剖2大體也有檢視到。

不過研究團隊坦承可能需要在更多人數的進一步研究,才可確認其他人也有這組腺體,這項發現未來可以協助醫生再進行放射治療癌症時,避免損害到該結構,因為唾液腺極易受放射性治療破壞。



耳朵/「耳朵進水」怎辦?醫師分享秘笈,棉花棒用不得

「耳朵進水」怎辦?醫師分享秘笈,棉花棒用不得

全文詳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食器相關/廚房三個NG工具該丟了—鋁鍋、鐵鍋丶木製砧板

        廚房三個NG工具該丟了—鋁鍋、鐵鍋丶木製砧板






食材/「高麗菜」去除農藥及延長保鮮法

 「高麗菜」去除農藥及延長保鮮法

台灣人愛吃高麗菜,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但因為高麗菜層層疊疊,多數民眾不免擔心洗不乾淨,或是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對此,毒物專家吳家誠就提供幾個洗菜步驟,讓大家快速洗乾淨高麗菜,又不浪費水喔。

高椰菜屬十字花科,由於葉片是由中心往外長,通常最外層的葉子最老,也容易有大量農藥、塵土覆蓋,內部的菜葉雖然看來相對乾淨,但噴灑式的農藥還是會透過菜葉的縫隙滲入其中,再加上內部生長密實,也容易有菜蟲躲在其中。

吳家誠就建議,高麗菜一買回家,若不急著煮的話,可以先放在通風處2至3天,有助於農藥揮發。另外,因為外葉通常會接觸較多的農藥,最好先剝除外葉較不好的葉片,再依要吃的量,依序摘下清洗,同時建議「吃多少就洗多少」。

在清洗時,最好以不燙手的溫水洗菜尤佳,吳家誠解釋,溫水可以幫助農藥溶解,順水流被帶走,也叮嚀最好用手輕搓菜葉就好,若刷子反而容易讓農藥跑進裡面。

至於沒有要吃的部分,其實不用放進冰箱,只要將中間的菜梗放入小盆水中,就能維持高麗菜的生命,不但能保持新鮮,還會有自我代謝農藥、病菌的能力。



2020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肺炎/武肺/最新研究有關武肺病毒重症患者的致病機轉

最新研究有關武肺病毒重症患者的致病機轉

 全文連結



食材/「真空包裝牛肉」的迷思

 

       「真空包裝牛肉」的迷思

市面上舉凡是蔬菜、海鮮、肉類都能看到「真空包裝」的身影,隨著食安問題愈發受重視,也有民眾買下居家簡易式真空包裝機,在家DIY自己動手包,不過專家提醒,有部分細菌就喜歡在這種「沒有氧氣」環境中生長,可別以為有了真空包裝就能無限延長食物賞味期!

食材在真空環境不一定完全安全?毒物科醫師顏宗海指出,雖然大部分微生物都需要氧氣才適合生長,可是有少部分例如肉毒桿菌等,反而不需要氧氣就能生長,所以真空包裝可能對厭氧細菌沒效,他進一步解釋:「萬一食材被肉毒桿菌汙染,你吃下那些食物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是有死亡的風險。」







食材/「隔夜菜」可以吃?/剩菜如何保存及加熱是關鍵

    「隔夜菜」可以吃?/剩菜如何保存及加熱是關鍵

剩菜正確保存&分裝

「熱菜放冰箱會壞掉」是民眾對隔夜菜最常見的迷思,營養師林世航在專欄中指出,把菜放冷再冰會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尤其食物不要放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室溫較高的夏天更要小於1小時。若擔心冰箱老舊、耐受度不高,可以把剩菜在室溫中降溫至攝氏60度左右再放入冰箱(約莫是手指觸摸會感覺燙但不至於燙傷的程度),因為一旦低於攝氏60度,就會進入細菌快速滋長的溫度範圍,因此「盡快」放入冰箱降溫才是正確保存剩菜的方式。

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也PO文提出6點保存剩菜的做法:

1. 剩菜要「趁熱」放進冰箱,低於60℃就可能引起細菌汙染(攝氏30~50℃是最適合細菌生長的溫度)。
2. 隔餐加熱時請高溫煮沸,才能達到滅菌效果。
3. 食物冷藏勿超過3天,冰箱雖有暫時保存的功能,但存放越久越容易滋生細菌、黴菌,且營養流失越多。
4. 生、熟食請分開存放,以免交叉汙染。
5. 剩菜存放時最好用密封盒蓋緊,且把湯汁或醬汁倒掉,食物水分越多,越易長菌。
6. 火鍋類或湯品,要先把舊的食材食用完畢,千萬不要一直放入新食材反覆加熱、越煮越多。

另外,如果多煮要帶便當或宴客人數減少、菜吃不完,建議「食用前先分裝」,不要吃剩的才裝一盤,避免衛生疑慮。

「這些菜」再次復熱要留意

豐原醫院營養師許啟松也指出,菜餚裡如果加入「蛋」更要特別留意,因為蛋營養成分高,細菌更容易孳生,尤其全熟的蛋吃不完,需盡快放入7°C以下的冰箱冷藏,復熱時一定要達75°C以上;且「半熟蛋」最好是當餐吃完、不要放隔餐,因為半熟蛋更容易孳生病菌,造成腸胃炎。
另外,媽媽最愛做的家常滷肉,建議在3~5天內吃完,且滷好的鍋肉應適量分裝,每天要吃多少就拿多少出來復熱,減少頻繁復熱造成營養流失,也避免滷肉滷愈久,讓鈉含量愈來愈高,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恐造成負擔。



食材/牛肉可以吃半熟,豬肉、雞肉為什麼一定要煮到全熟?


牛肉可以吃半熟,豬肉、雞肉為什麼一定要煮到全熟?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骨密度/「曬太陽」和「維生素D」的關連

「曬太陽」和「維生素D」的關連

如果沒有防曬,在炎炎夏日就會收獲黑皮膚,還會加速皮膚老化,甚至皮膚癌、白內障、角膜炎通通找上門。但如果過度防曬的話,不是會造成體內維生素 D不足嗎?

防曬劑vs維生素 D

皮膚合成維生素 D需要紫外線(UVB波段),而防曬劑就是防止UVB讓皮膚曬紅、曬傷,也防止UVA將皮膚曬黑、曬老。雖然沒有大規模人體實驗證明“防曬阻礙皮膚合成維生素 D”,但一些實驗條件下有發現在足量防曬劑會讓維生素 D的合成量下降。事實上,只有三成到五成的台灣人會用防曬劑,正確使用防曬劑的更少。所以台灣人維生素D不足是事實,也可能跟防曬有關。不過也不能把我們普遍缺乏維生素 D怪罪在過度防曬,反而會有不良的影響。

要中午曬太陽嗎?

有些人認為要中午曬太陽,才能合成維生素 D。相關文獻提到,波長280~320 nm的 UVB 能刺激人體皮膚合成維生素D;290~305nm的 UVB會讓皮膚有最好的維生素 D 轉換率;而320~400nm的UVA不會影響維生素 D 合成。

高緯度國家陽光是斜射,低緯度國家則較多是直射。波長較短的UVB受大氣、距離等影響大,波長較長的 UVA就較不會受影響。台灣位在中低緯度,所以整天UVB量都偏高,基本上紫外線指數是11時,只要曬個15分鐘就會曬傷。

更多內容 



餐廳/銀髪族65折優惠至10/31止/台北凱薩飯店






銀髪族65折優惠至10/31止/台北凱薩飯店

更多內容 



餐㕔/「下午茶吃到飽」五百元有找

下午茶吃到飽」五百元有找(台北凱薩大飯店)大飯店

主廚最推薦的厲害餐點,是現沖牛肉湯,可以自己煮肉片,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另外還有香料豬頸烤肉、烤秋刀魚、烤鯖魚、蒜味蒸魚片、煙燻鴨肉還有炸物等等,光是肉類就有很多種選擇,絕對是食肉派最好選擇。

原文網址: 台北凱撒下午茶吃到飽才475元!大啖各國料理+甜點 一餐抵兩餐 | ET Fashion | ETtoday新聞雲 https://fashion.ettoday.net/news/1831620#ixzz6b5xE4dsw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更多內容 



肌力運動/「暖身」是必要的,原地踏步未先暖身竟然「斷腳筋」送急診

「暖身」是必要的,原地踏步未先暖身竟然「斷腳筋」送急診

全文連結 



食材/「鯖魚罐頭」鈣質為新鮮鯖魚的43倍

 「鯖魚罐頭」鈣質為新鮮鯖魚的43倍

全文詳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髪/經常按摩頭部三穴有助減緩掉髪及頭髮變白

 經常按摩頭部三穴有助減緩掉髪及頭髮變白

全文連結



肺炎相關/日常生活如何減少病毒感染—日本超級電腦模擬可供參考

 日常生活如何減少病毒感染-日本超級電腦模擬可供參考

(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團隊利用日本新世代超級電腦「富岳」,模擬武漢肺炎防疫對策發現,在餐廳的4人桌用餐時,感染風險最高的位置,不是坐在感染者正對面,而是感染者的旁邊。

日本共同社、朝日電視台、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報導,該團隊使用「富岳」計算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毒傳染風險。

「富岳」模擬當在餐廳同坐一桌,談話約1分鐘左右的狀況下,坐在感染者身邊的人,會比坐在對面的人接觸到約5倍的飛沫,是被傳染風險最高的位置。因此與臨座設置隔板、通風等防疫措施相當重要。

更多內容



食材/如何準備便當菜及打包剩菜(譚敦慈分享)


如何準備便當菜及打包剩菜(譚敦慈分享)


31歲壯男吃隔夜菜引發急性胰臟炎險喪命、藝人錦雯之母節食吃隔夜菜食物中毒差點敗血症,最近有好幾例吃隔夜菜食物中毒的案例,讓許多在前一天晚餐時幫小孩順便留下菜餚裝便當的媽媽好心驚,擔心隔夜便當也可能發生危險。譚敦慈自己幫兩個兒子從小孩帶便當到高中,從來不怕食物出問題,而且還更體會家中的溫暖,她的備餐祕訣全公開。

延伸閱讀:隔夜菜含「硝酸鹽」恐致癌?譚敦慈教你1招解毒


隔夜菜之亂主要是「細菌污染」

譚敦慈說,隔夜菜會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因為細菌污染。她指出,曾有研究說,菜煮好兩分鐘就開始有細菌了,當食物處在攝氏6、70度的溫度下,細菌每小時增加8倍,放得愈久、細菌孳生愈多,多了就會引起食物中毒。

 

所以要避免前一天裝的便當產生細菌,重點是煮好後就要先裝便當,而不是吃完後再把剩菜裝進便當。而便當裝好後只要摸便當盒感覺不燙手,就要趕快放到冰箱,讓食物溫度快速降下來,避免食物處於容易孳生細菌的溫度下,第二天帶到學校蒸,就不會有食物變質的問題。

 

少帶綠色蔬菜

雖然一般都說深綠色蔬菜最健康,但是譚敦慈認為,綠色蔬菜不適合帶便當。一來深綠色蔬菜放涼再蒸,會變黑黑的,影響口感和賣相,看了讓人沒胃口,二來深綠色蔬菜生長需要吸收環境中的氮肥,會產生硝酸鹽,亞硝酸煮過,第二天蒸便當再加熱會轉化成更多可能致癌的亞硝酸鹽,所以她建議便當菜應該選擇不易變色的蔬菜,她建議選擇白色的蔬菜和根莖類食物,綠色蔬菜在家直接吃多一點就夠了。

這些菜不要打包

另外也有人吃完大餐,剩下很多的餐廳大菜沒吃完很可惜,會把吃不完的桌菜打包回家。譚敦慈提醒,餐廳大菜打包要有技巧,以下這些菜最好不要打包比較好:

 

1.魚蝦貝類:魚蝦貝類很容易帶有海洋弧菌等細菌,蛋白質放隔夜也易形成有毒的亞硝胺,所以最好當餐就吃完。

 

2.冷盤菜:冷盤拼盤雖然很好吃,但是這些菜都已經煮好、放涼又冰過,離起鍋的時間很久了,再帶回家細菌增生更多。冷盤食物再加熱也會走味不好吃,引起食物中毒的風險增加。

 

打包菜馬上冰、吃前充分加熱煮沸

譚敦慈提醒點菜一定要適量,最好全部吃完。如果是桌菜,本來該到的人沒出席,勢必會剩菜,最好在吃以前就先包起來。例如12人的菜有兩個人沒到,請服務人員先把兩人份包起來。如果是吃完才發現有剩,有湯汁的食物最好把固體食物撈起就好,不要留湯汁,帶回家要馬上冰起來。

 

打包菜最好第二天馬上吃完,吃以前要加水充分煮沸加熱,至少煮5分鐘。譚敦慈提醒千萬不要偷懶用微波加熱。因為微波加熱是利用食物的水分子撞擊產熱,並不能殺菌,只有充份煮沸才行。但是有些食物中毒,是細菌產生的毒素引起,加熱雖然可殺菌,但無法消除毒素,所以無論在家吃或餐廳吃,最好定量、當餐吃完。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食材/譚敦慈分享如何購買安全雞肉丶豬肉

 譚敦慈分享如何購買安全雞肉丶豬肉

全文連結



食材/苦味的絲瓜可別吃下肚! 葫蘆素作怪恐導致中毒狂瀉


苦味的絲瓜可別吃下肚! 葫蘆素作怪恐導致中毒狂瀉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79歲吳伯伯在自家田種植絲瓜,日前收成後烹煮來食用,當下吃到絲瓜覺得有苦味,雖然吃起來味道不是很好,但吳伯伯捨不得浪費食物,還是硬著頭皮吃完整條絲瓜,之後連續3天腹瀉脫水,整個人瘦了1圈,家人看見覺得不對勁送往急診,確診為「絲瓜葫蘆素中毒」,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後症狀終於改善,醫師提醒,絲瓜有苦味就要是小心葫蘆素作祟,並提高警覺。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老農就醫時自述平時飲食簡單,鮮少大魚大肉,且多半都吃自己種的蔬菜水果,唯獨日前吃到1條「苦味絲瓜」,才開始出現腹瀉的症狀,懷疑元兇可能是苦味絲瓜,才會刺激腸胃道造成腹瀉問題,讓老翁「廁所跑不停」。


根據農委會資料,絲瓜果實的苦味來自葫蘆素,在一般種植情況下其含量微乎其微,但若絲瓜在種植時日照不足、低溫、害蟲叮咬、不當使用肥料、農藥問題等,絲瓜會自行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此外,專門做為砧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和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但果實帶有苦味,本身也不建議食用。


醫師指出,葫蘆素對腸胃道有刺激性,一旦攝取過多,不僅味道會苦,還會引起腸胃痙攣、嘔吐、腹瀉、脫水、虛弱無力,甚至低血壓,正常的絲瓜並沒有苦味,因此當吃到有苦味的絲瓜,且合併出現消化道不適症狀,就代表葫蘆素超量,輕者服用止瀉藥物後即可緩解,並不需住院;症狀嚴重者,則必須住院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以保持電解質平衡,通常幾天後症狀即能改善,並返家休養。


曾晟恩提醒,舉凡蛤蜊絲瓜、絲瓜粥或絲瓜麵線等,都是十分常見的餐桌佳餚,加上熱量低、營養成分高,深獲國人喜愛,但若不慎吃到帶有苦味的絲瓜時,雖然不至於會致命,但務必立即停止食用,以免產生腹瀉問題。




食材/煮麵條最忌水開下鍋—麵館老闆傳授


煮麵條最忌水開下鍋—麵館老闆傳授






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婦科疾病/「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引發的後遺症

 「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引發的後遺症

全文連結




肺炎/如何從症狀區分「新冠肺炎」「流感」?

如何從症狀區分「新冠肺炎」「流感」?

 隨著時節進入秋冬,流感高峰期即將來臨,然而第二波新冠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席捲歐美。由於兩種傳染病有許多相似症狀,科學家擔心,兩者交織成的「暴風雨」將成為公衛和醫療系統的惡夢。究竟有沒有特殊症狀能協助初步判斷病情?

根據美國疾管中心(CDC)說法,答案是有的,關鍵就在新冠肺炎最廣為人知的症狀:突發性嗅覺喪失(anosmia)或味覺喪失(ageusia)。

流感與新冠肺炎共享許多常見症狀,包含發燒/發冷、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疲勞、喉嚨痛、肌肉疼痛、流鼻水/鼻塞、嘔吐/腹瀉,這些症狀相當常見可能難以判斷,但如果你出現嗅味覺喪失,就可能得更注意病情。

當然,有些人可能也曾因嚴重感冒、流感時鼻塞出現暫時性的「食不知味」,但這種情況通常只維持相當短時間。相較之下,幾乎所有新冠肺炎研究都證實嗅味覺喪失與感染相關,許多調查也發現這種症狀在確診者群體相當普遍,僅 13% 患者未出現。

與鼻塞、過敏造成的嗅覺失靈不同,新冠病毒會感染鼻內嗅覺細胞,隨後的炎症會阻止氣味到達可記錄氣味的神經,使氣味訊息永遠不會傳遞到大腦,因此如果是感染新冠肺炎失去嗅覺,甚至不會對洋蔥、咖啡等強烈氣味有反應。

另一種提示症狀是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雖然仍不確定原因,但新冠肺炎患者似乎有時會在自己沒發現的情況下罹患肺炎,許多醫生建議可使用脈搏血氧儀觀察狀況,若血氧低於 92% 或更低,應盡早諮詢醫生。

當然,症狀並非所有人都相同,甚至國外有少數新冠肺炎患者回報出現皰疹、耳鳴、嘴巴破洞、飛蚊症等罕見症狀。因此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卻沒有出現嗅味覺異常,也不應自行判斷毫無感染可能,建議仍交由醫生綜合環境因素判斷評估是否需篩檢。

好消息是,由於各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多方防疫措施,今年的流感疫情大幅減少,只要持續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且勤洗手,你甚至連症狀差異也不需要擔心。



癌症醫療/引進台灣第一台威力刀 中榮癌症放療劑量提升2倍 傷害小時間短

 引進台灣第一台威力刀 中榮癌症放療劑量提升2倍 傷害小時間短

台中榮總放射腫瘤部主任游惟強指出,放射治療廣泛用於癌症治療,目的包含手術前的縮減腫瘤大小及範圍以,與消滅開刀無法切除乾淨的殘留癌細胞,減少復發的機率,中榮引進台灣第一台的威力刀,為目前台灣最先進的放療直線加速器,在影像導引、劑量及精準度都提升2倍以上。

更多內容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骨鬆/「骨密度」測量多部位有助骨鬆症判斷的準確率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有助骨鬆症判斷的準確率

一名70多歲女性患者,做了脊椎、和兩側髖關節3部位的骨密度檢查,T值都未達-2.5的骨質疏鬆症標準,僅在骨密減少階段,但礙於健保,病人很痛苦,醫師卻無法開藥。診治該案例的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錢本文教授審視後,加上第4部位─前臂的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達-3.5,終於確診骨質疏鬆症,符合健保開藥標準,病人得以好好治療。

「沉默殺手」骨鬆症 骨折、早死風險悄悄來

被譽為「骨密度之父」的錢本文教授指出,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殺手」,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有1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約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歲之後會遭遇初次骨質疏鬆性骨折。若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1/5會1年內死亡。

正確測量骨密度 多部位越準確




食材/「納」含量的七大迷思/注意隱藏版含鈉食物或藥品

 「納」含量的七大迷思/注意隱藏版含鈉食物或藥品

全文詳



睡眠/醫師教你不再被「失眠」綁架

 醫師教你不再被「失眠」綁架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肌力/「重訓」如何設定負荷重量及次數

「重訓」如何設定負荷重量及次數

全文連結 



肺臟/「肺纖維化」「心臟纖維化」將能逆轉了,台大最新研究登國際期刊


「肺纖維化」「心臟纖維化」將能逆轉了,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臺大醫院團隊發現內質網蛋白thioredoxin domain containing 5 (TXNDC5)在肺臟纖維化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新發現對於肺臟纖維化之治療提供了新方向。該論文於2020年8月26日刊登於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特發性肺纖維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是一種非常致命的間質性肺病,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IPF患者的藥物選擇很稀少,治療效果也不是很明確,使得IPF病患在治療上遇到許多困難,預後也很差。 楊鎧鍵指出,IPF病患確診之後,平均存活時間大約只有2.5年。「台灣大約有 5000 名IPF病患,這些人往往需要進行心肺移植,才能夠存活。」。 因此找出新的IPF致病機轉,並藉此開發新型治療IPF的策略及藥物,對改善IPF患者臨床照護與預後,是一個迫切需要投入研究量能的重要課題。 肺纖維化關鍵機轉蛋白“TXNDC5”被台大團隊找到了 楊鎧鍵指出,肺纖維化的關鍵是機轉蛋白“TXNDC5”,如果能找出抑制該蛋白的方法,就有可能幫助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 團隊於2018年研究發現TXNDC5在心臟纖維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楊鎧鍵博士班學生李姿涵延續在心臟的研究,發現TXNDC5在肺臟纖維化的形成也具有不可或缺的角色。 TXNDC5主要透過影響肺臟纖維母細胞中TGFbeta receptor I的穩定性及表現量來強化TGFbeta訊息傳遞路徑,造成肺臟纖維母細胞的大量活化增生及胞外基質堆積,引起肺臟纖維化。

研究團隊在肺臟纖維化小鼠的的研究中也證實,利用誘導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去除TXNDC5後,能有效減緩肺臟纖維化的進程並改善肺功能。目前,團隊也將開發抑制TXNDC5活性的藥物,可望能作為肺臟纖維化病患的新型治療藥物。 抑制TXNDC5,全身器官纖維化都有望可以逆轉 楊鎧鍵表示,器官纖維化是組織受損後的修復反應,但持續而過度的纖維化卻也是造成器官功能喪失甚至走向衰竭的重要原因,目前針對器官纖維化缺乏專一而有效的治療藥物。 未來,有望能將實驗室開發抑制TXNDC5的藥物應用在心臟及肺臟纖維化的患者,也將著手探討應用在其他組織纖維化(如腎臟及肝臟纖維化)相關疾病的可能性,希望也能為慢性腎病變及肝硬化患者的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肌力/每日十分鐘呼吸肌運動防老年嗆到丶吸入性肺炎


        每日十分鐘呼吸肌運動防老年嗆到丶吸入性肺炎

編按:50歲以後,走路容易喘不過氣、吃飯時嗆到、咳嗽,甚至誤嚥頻率增加?隨著人的年紀增長,肌肉會逐年流失,特別是平時較少刻意活動的肺部和喉嚨肌肉。這2個部位所主掌的呼吸和咀嚼機能,和老後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勤做「肺活」和「喉活」,保命又回春!

人體有超過600多條肌肉,撐起我們每日的日常活動。然而,醫學研究顯示,年過40歲以後,人體肌肉量每10年會流失8%,最終可能引發使年長者失能的「肌少症」。近年來,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練肌肉的重要性。但你做的肌肉訓練,真的有練到該練的部位嗎?

已步入高齡社會的日本,近年來提倡兩種肌肉訓練活動:「肺活」和「喉活」(編按:在日文中,「OO活」即積極進行某件事之意。例如「就活」是努力找工作、「婚活」則是積極結婚對象)。

肺部和喉嚨,是人們平時較少刻意運動的部位,也因此肌肉特別容易流失。這2個部位的肌肉群分別主宰呼吸和吞嚥功能。因此可以說,保養肺和喉嚨的肌肉,就是為老後的生命安全買保險。

更多內容及圖示




坐/「久坐」七大危機報你知

 「久坐」七大危機報你知






睡眠/睡眠呼吸中止和阿茲海默症有關

睡眠呼吸中止和阿茲海默症有關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晚上常大聲打鼾,這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一項新研究證實了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與阿茲海默症之間的關聯,可能原因是腦中缺氧而積聚蛋白斑塊。

睡眠呼吸中止成因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打鼾,凡是酣聲起伏的人,都有可能罹患此症,其症狀包括:習慣性打鼾、睡眠中感到呼吸困難、夜間頻尿等,白天的症狀則包括嗜睡、焦慮不安、性慾下降。

更多內容 



肌力/舌肌力訓練改善吞嚥防嗆避免吸入性肺炎


舌 肌力訓練改善吞嚥防嗆避免吸入性肺炎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糖尿病/「運動療法」對二型糖尿病是天然降糖藥

「運動療法」對二型糖尿病是天然降糖藥

台大公衛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韓文蕙在著作中提到,運動療法對第2型糖尿病治療而言同時具有「扶正與祛邪雙重功效」,糖尿病的運動處方大致包含心肺耐力、平衡能力、伸展能力等訓練。而運動的功效與好處不勝枚舉!

更多內容 



食材/吃「小龍蝦」竟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吃「小龍蝦」竟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老師說,主要是洗蝦粉的問題」、「是因為市場上賣的一種洗蝦粉,能夠瞬間使龍蝦變乾淨的化學物質,然後存留過多,攝入人體,酸性腐蝕橫溶肌溶解」、「肯定是小龍蝦引起,每年都有案例,但肯定不會有專家敢公開說『吃小龍蝦會引起』,畢竟是非常大的一條產業鏈,政府也不能允許『影響』這個產業」。

全文連結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食材/「木虌果」全身都是寶,茄紅素含量為蕃茄的七十倍以上

     「木虌果」全身都是寶,茄紅素含量為蕃茄的七十倍以上

第一次看到「木虌果」目光肯定會被吸引,因為它不僅充滿了突起的尖刺,顏色又是亮眼的橘紅,而當剖開後,橙黃色略帶橘紅的果肉與大量的紅色籽,營養價值可說是非常豐富。

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木虌果成熟果實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及茄紅素,其種子外面一層紅色的假種皮,茄紅素含量是番茄的70倍以上,由於木虌果營養價值極高,故有「來自天堂的果實」之美譽,對於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大眾而言,是一項天然的保健

更多內容



肺癌/最新肺癌手術不用住院—台大肺癌名醫陳晉興

 最新肺癌手術不用住院—台大肺癌名醫陳晉興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食材/「香蕉」該如何保存

「香蕉」該如何保存(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提供)供

全文連結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心臟病/網傳三個顧心食物的迷思

網傳三個顧心食物的迷思

全文連結 



心血管/「蝦殻熬湯」是心臓、血管的保護傘

「蝦殻熬湯」是心臓、血管的保護傘

 全文詳



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唾液腺/唾液腺結石之預防與治療—台大耳鼻喉部

唾液腺結石之預防與治療—台大耳鼻喉部

全文詳 



唾液腺/耳鼻喉科醫師對「唾液腺炎」之處置

   耳鼻喉科醫師對「唾液腺炎」之處置

全文連結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唾液腺結石/認識唾液腺結石

認識唾液腺結石

全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