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老年視網膜黃斑部病變
◎ 劉寬鎔 醫師 / 臺安醫院 - 眼科
隨著社會年齡層的老化,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部變性已漸成為中老年人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黃斑部是眼球後部視網膜最中央的一塊小區域,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一旦黃斑部發生病變,中心視力隨即受到影響。
老年性黃斑部變性即是視網膜黃斑部隨著年齡增加所發生的病變;可大略分"乾性"與"溼性"兩種類型。
乾性類型的黃斑部變性屬於較為單純的退化或老化,視力退化很慢較不易達到"失明"的程度。少數的"乾性"會轉為"溼性"。
溼性的黃斑部變性是網膜下長出了不該長的脈絡膜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會滲出液體或出血,造成視網膜剝離,因此稱為溼性。溼性變化進行快速,可短時間內造成失明。
其症狀包括:
視力模糊。
視物扭曲變形。
視中心光感變灰暗,嚴重時甚至產生塊狀暗點遮住中心視線,即所謂的中心盲點,喪失閱讀能力。
老年性黃斑變性發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吸煙﹙包括二手煙﹚、日常飲食、高血壓、高血脂症以及過度的日光照射。
這些因素,除了遺傳外皆是可以預防的後天因素。其中吸煙更是臨床已證實的高危險因子。因此戒煙對吸煙者是最重要的預防工作。其他如高血壓、高血脂症皆可以內科療法控制。日光照射方面則在強光下應戴棕褐色太陽眼鏡以避免有害的藍色光譜。
在飲食方面,據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顯示,適量補充抗氧化劑、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E、beta胡蘿蔔素﹚及礦物質鋅(硒銅)可以減少病情惡化。其他維生素包括B12,葉酸及維生素D,最近也被證實可以減少黃斑部病變發生的機會。beta胡蘿蔔素因為治療效果不佳以及可能增加吸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因此已不建議補充服用。
除了以上之維生素與礦物質之外,目前可能是最重要的營養補充品為類胡蘿蔔素之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及omega 3 脂肪酸之EPA與DHA。
類胡蘿蔔素:
在自然界有六百多種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可發現二十種。其中僅有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存在眼內視網膜之黃斑部,葉黃素在血清內可轉變成玉米黃素而在黃斑部已多數轉化為玉米黃素。這兩種黃色的色素存在黃斑部的作用是濾過有害的光線(如同眼內太陽眼鏡)以及抗氧化兩種作用,以保護網膜內部的光感神經細胞免於受到傷害及退化。
研究顯示含高量葉黃素的飲食可能降低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機率,因為黃斑部病變患者體內血清葉黃素濃度較低,服用葉黃素可增加血清及黃斑部葉黃素含量。另外黃斑部高葉黃素含量可增加視力敏感度,食用大量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可改善視力,也可能減少白內障發生的機率。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食物來源包括:深綠色葉菜類如甘藍、菠菜、花椰菜、萵苣、地瓜葉等深綠色蔬菜、瓜類、黃色玉米、黃椒、奇異果、葡萄、橘子、柿子、蛋黃、枸杞子、綠藻類等,其中枸杞子玉米黃素含量最高。
由於類胡蘿蔔素屬脂溶性,食用時加一些食用油可幫助腸胃吸收。目前之葉黃素建議每日劑量為6到20毫克,以菠菜為例,半斤菠菜即含有36毫克之葉黃素足夠一家人食用。若無法食用足夠之天然食物,則可補充葉黃素製劑。
EPA與DHA:
視網膜組織內所含之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較身體其他部位為高。EPA有防止血小皮凝集和使血管舒張的作用。DHA約佔視網膜細胞的脂肪酸,50~60﹪,比腦部還高,對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之光刺激傳導十分重要。研究顯示EPA與DHA的攝食量越高老年黃斑部變性發病率越低。另外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血中三酸甘油脂, 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能緩和自體免疫發炎症狀。而天然食物中深海魚類如鮪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鮭魚等之EPA與DHA含量較高。目前建議劑量為每天總量1000毫克。以鯖魚為例,每100克之鯖魚即含有900毫克之EPA與1800毫克之DHA。目前市面上也有許多深海魚油製品可供選擇。需注意的是,身體若有出血狀況應暫時停止食用,因為EPA與DHA會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
其他健康食品包括含花青素的葡萄籽、山桑子、藍莓等有抗氧化作用可促進循環及保持血管健康。含大豆異黃酮的豆類有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皆可酌量攝取。但是其對治療與預防黃斑部病變的效果尚未經大規模臨床實驗證實。
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最近的研究顯示精製過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白米飯、麵類、麵包等會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容易增加老年黃斑變性的罹患率。因此建議食用較粗糙的全穀食品。
總之預防重於治療,除了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外,應多吃深綠色蔬菜類,魚類,黃豆類食品及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與多種莓類,核果及全穀雜糧,少吃高飽和脂肪酸動物脂肪及高膽固醇的紅肉類,減少食用白米飯麵類等,不但可降低中老年發生黃斑變性的機會,而且可以使身體更健康。
http://www.uho.com.tw/mouth.asp?aid=4545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