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脂漏性皮膚炎 非類固醇治療新選擇

有的人分明不是感冒,但是鼻子兩側卻經常紅通通,甚至臉上皮膚也跟著泛油變粗糙,如果工作壓力大、過度勞累,皮膚症狀會惡化,例如出現紅疹、脫屑,也容易有頭皮屑或搔癢的症狀。其實,這一些都是罹患脂漏性皮膚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的典型症狀。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富含皮脂腺區域,包括臉部、鼻子兩側、眉毛、耳後、嘴唇周圍皮膚部位,甚至是頸部、胸口也有可能出現。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容易復發的皮膚炎,發生原因不明,大致與體質有關,也可能來自遺傳,主要好發年齡為30至70歲的成年人與老年人,但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也有可能罹患。中國醫藥大學皮膚學科副教授吳孟澤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另外,部份愛滋病患者因為免疫功能失調,也可能是好發族群之一,此外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患者也較易併發脂漏性皮膚炎。

治療脂漏性皮膚炎的方法,成人與小孩約略有所不同
成人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醫師可能會先讓患者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但是長期使用可能會有副作用,所以必需遵照醫師指示使用,才比較沒有問題。如果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目前也有一些非類固醇的藥物可供選擇,例如克多可那挫(Ketoconazole)等 imidazole類的抗黴菌劑,可能對於引起脂漏性皮膚炎與頭皮屑的皮屑芽胞菌具有抑制效果。此外,其它非類固醇類外用藥物還有例如煤焦油(Coal Tar)以及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也有抗發炎作用,可用於臉部與頭皮部位治療。
至於嬰幼兒的脂漏性皮膚炎常為自限性,選擇較溫和的治療方式即可近幾年特定局部皮膚免疫調節製劑之應用範圍日趨廣泛,也可用於治療脂漏性皮膚炎,其中代表包括他克莫司(tacrolimus) 與 pimecrolimus 等藥物,吳孟澤醫師表示,這類藥物可以選擇性的抑制免疫與發炎反應,常可以達到類固醇的療效,避免類固醇的副作用。除了剛使用時常有些許灼熱感之外,長期使用較無副作用。

透過有效的預防方法,可以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發作的次數與嚴重程度;萬一發作時,輔以適當的治療,雖然無法根治,但是也可以減緩症狀與該其和平共存,平時預防包括避免太油膩與辛辣食物,並且要避免喝酒,儘量去除壓力、避免熬夜,以及維持充足的睡眠與作息,並保持固定的運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30/4/2u7mz.html

標籤: ,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木耳萃取新技術研發 可改善更年期婦女體質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研發出木耳萃取技術,木耳液體萃取物可協助改善婦女更年期的體質和情緒,萃取後的固化物,還具有延緩醣類、脂肪被吸收的特性,有潛力成為高纖、低熱量的食品添加物。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發出木耳萃取技術,並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經動物試驗結果顯示,木耳液體萃取物可能有助於改善更年期婦女的體質和情緒,預期可以幫助更年期婦女高密度膽固醇偏低、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的情況,讓膽固醇狀況回到正常值並增加骨質密度。木耳經萃取後,還有大量的木耳多醣和不可溶性纖維等固形物產生,這種木耳萃取後固形物粉末的保水力,可比原本木耳實體粉末的保水力高達100到200倍。一般家庭可以購買這樣的木耳萃取後固化物的粉末,100毫升的水調配1公克粉末,可調製成多醣飲品,這樣的飲品具有飽足感、零熱量的優點,或者也可將粉末加入香腸、餅乾、麵條等製品,因為木耳萃取後固化物具有豐富多醣和不溶性纖維,不易被腸道吸收消化,可延緩醣類、脂肪被吸收,相當有潛力成為高纖低熱量的食品添加物。農試所預估這項萃取技術的研發,可望增加種植木耳的菇農收益,現在年產值5億的木耳,產值可望提升5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9/63/2u65i.html

標籤: ,



引用--傷口照顧新觀念

成大醫許惠娥護理師

人是皮肉做的,受傷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做好傷口照顧,時代在進步,觀念也在改變.
以下幾點是一般人常見的錯誤觀念

一、保持傷口乾燥是錯誤的
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
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傷口上適當的濕度會加速癒合。

二、多塗藥水是錯誤的
以往傷口處理常是雙氧水、碘酒、紅藥水、紫藥水、黃藥水
塗得七紫八紅的,但今認為這些消毒藥水,會破壞到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
消毒是可行,但要迅速確實,馬上用生理食鹽水把這些消毒藥劑沖拭


三、必用抗生素是錯誤的
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
藥膏,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重要的是用生理食鹽水──沖、沖、沖。

四、傷口包紮包得密不透風是錯誤的
傷口的癒合,必須有「氧」,為形成膠蛋白所必需。

五、傷口必須每天換藥是錯誤的
傷口只要保持清潔,不需要每天換藥搽藥,因為換藥反而使傷口易受污染。

您(妳)是否有以上的「錯誤觀念」,若是有的話,應趕快更正,採用新觀念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8371990.htm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源順麻油1.5公升裝圓罐容器材質是PVC

裝油脂食品 PVC保鮮膜最毒
.詳.

****最近發現源順麻油1.5公升裝圓罐容器包裝材質竟然是3號(即 PVC ),How Terrible, 我已用了好多瓶了 ORZ****

標籤: ,



腳抽筋?注意鈣鎂比例失衡

許多民眾都有半夜因腳抽筋而痛醒的經驗,一般認為,這是因為鈣質攝取不足導致。不過,醫師發現,許多受抽筋所苦的民眾,不是因為鈣質不足,而是因為體內鈣與鎂的比例失衡所致,醫師建議民眾,可以攝取堅果與豆類的食品,平衡體內的鈣鎂比例,減少抽筋的發生

許多40歲左右的女性常有半夜睡到一半被腳抽筋痛醒的經驗,並以為自己鈣質攝取不足而拚命喝牛奶、吃鈣片,但抽筋的狀況並沒有好轉。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新表示,根據臨床經驗顯示,腳抽筋容易發生在15到20歲或40歲以上的民眾,特別是長久站立、生活緊張或是運動過度的族群。

何一成指出,腳抽筋的原因很多,除了血液循環不良外,體內的鈣鎂比例不平衡也會導致,這時如果只攝取鈣質,而忽略鎂的吸收,還是無法改善抽筋的現象。何一成說:『(原音)鈣與鎂的比例要適當,這樣子才能夠減少抽筋的一個機會,太多的鈣質有的時候對於抽筋的預防還有減輕並沒有幫助的。我們每天攝取的鈣鎂比例差不多是2:1到3:1,所以可以用一些堅果、豆類去平衡。』

何一成也提醒容易抽筋的民眾,可以在睡前針對易抽筋的部位進行伸展運動,同時每天攝取2,000到3,000毫升的水分,並適度運動,如此才能有效減緩抽筋的發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8/58/2u317.html

標籤: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小孩服含矽維他命 小心慢性中毒

====同一種抗氧化營養補充品,可不是人人適用。====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舉例,人體中有一種元素叫「矽」,這是身體中的微量元素,屬強效抗氧化劑,部分成人型綜合維他命補充劑也會添加「矽」,這種含矽的綜合維他命千萬不能讓兒童服用,否則會造成兒童慢性矽中毒

除了矽以外,水溶性維生素C,以及脂溶性維生素A、E等也都是抗氧化劑,陳柏臣醫師提醒,這些抗氧化營養素一旦攝取過量,不但無法達到養生功效,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像維生素A、E都是經過肝臟代謝,而高濃度維生素A可能致癌,或導致畸胎,維生素E過多也會囤積於體內,引起肝炎。維生素C雖然是水溶性,但食用過量也可能造成腎結石

陳柏臣醫師解釋,身體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若是正常飲食,一般人自己身體就會產生抗氧化物質,以清除這些自由基。但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採取健康、營養均衡飲食,不要暴飲暴食,身體自然就有充足力量對付自由基。陳柏臣醫師建議,若想食用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等,食用前最好就近請教家醫科醫師,醫師會根據民眾身體狀況、產品成分,評估利弊得失再做出專業建議,這樣食用這些產品,才比較有保障。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6565

標籤: , , , ,



銀膠菊 具毒性勿直接碰觸

外觀與滿天星相似的外來植物「銀膠菊」,因台灣環境適合生長,正快速蔓延。近年來,南投縣集集鎮山區、仁愛鄉霧社、親愛山區也遭到入侵,縣府農業處呼籲民眾,如果發現應儘早清除,以降低銀膠菊對生態帶來的影響。

「銀膠菊」原產地在南美、西印度群島等,入侵台灣,在南部高雄、屏東等縣市有大量族群,中部彰化縣濱海鄉鎮也發現蹤跡。最近,更入侵南投山區 南投縣農業處表示,銀膠菊有微毛的細狀物,含有「銀膠素」,吸入過多可能造成民眾肝臟及遺傳病變,其花粉也具有毒性,會造成過敏、支氣管炎,大量直接接觸更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另外,銀膠菊含有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成分,干擾其他作物生長,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南投縣農業處建議民眾,見到銀膠菊,最好戴上手套及口罩拔除,再點火燒掉

農業處表示,銀膠菊,莖高約30到150公分,上部多分枝,具主根、葉片正面綠色,背面銀灰色。花為白色,瘦果黑色。每到春天就陸續冒出,且全年都會開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2u1l5.html

標籤: ,



維生素D 降男性心臟病發機率

(路透紐約27日電)

美國1份研究指出,充分攝取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的男性,心臟病發或中風機率,比攝取少量維生素D的男性來得低。

這份研究追蹤調查約11萬9000名成人長達20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Clinical Nutrition)。研究發現,每天攝取維生素D至少600國際單位(IU)的男性,心臟病發或中風機率,比每天攝取不足100 IU的男性降低16%。600 IU為每日建議攝取量

然而在女性當中卻沒有相同模式。此篇研究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系學者孫啟(Qi Sun,譯音)率領。

他寫道:「觀察顯示,攝取較多維生素D,和降低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女性則否。」

但孫啟和其他報告作者也表示,此發現不足以證明維生素D確實是男性患病機率降低的功臣。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包括魚類、蛋類、強化牛乳,和魚肝油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6/2u18q.html

標籤: , ,



久咳併發燒、黃痰不能排除感染或肺炎

如果感冒後有拖很久的咳嗽,還合併發燒、有黃痰,此時要懷疑可能併發細菌性感染,或肺炎。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羽田表示,像小朋友、年長老人、免疫力較差的患者,都要特別小心感冒後併發肺炎。

有些氣喘患者在感冒後,感冒誘發氣喘,可能出現咳嗽、呼吸喘等症狀。或者像慢性氣管炎患者在感冒後也可能出現急性氣管炎,因此久咳不癒。另外,肺結核也會造成久咳,建議若家人、朋友有肺結核病史,本身咳嗽又一直好不了,持續三周以上,此時最好照胸部X光,以找出病因。

許多原因也都會造成久咳不癒,如長期鼻涕倒流、胃酸逆流等,要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美國華盛頓醫師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薩米爾‧佛拉(SamirVora)在美國華盛頓醫院網站指出,咳嗽是身體自我保護反應,那代表身體想排除呼吸道中的外來異物,從感冒到肺結核、肺癌都可能引起咳嗽,可從咳嗽型態、咳嗽多久等資訊初步做判斷,像抽菸史、氣喘病史、用藥史等也都要納入考量。

曾羽田醫師表示,感冒後併發咳嗽症狀很正常,一般多半是咽喉發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只要休息三到五天,喝點溫開水,盡量避免喝冰水,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若咳嗽真的持續很久時間,或併發其他症狀,就須做進一步檢查。醫師另提醒,氣喘患者最好避免忽冷忽熱環境,以免誘發氣喘發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28/2u01z.html

標籤: ,



一氧化氮軟膏 延長蛇咬存活期

根據今天公布研究,遭蛇咬傷時,塗抹減緩淋巴腺活動的軟膏,能將存活時間延長50%。

澳洲學者用老鼠和人體實驗發現,1種稱作一氧化氮供應劑(nitric oxide donors)的化合物,能延緩毒液從可能致命的咬傷進入血液循環

一氧化氮是1種能控制血壓與腦活動的分子,被證明能降低急性中風病患的血壓。

這項新發現引起的關注不僅限於學術界,因為每年全球約有10萬人死於毒蛇咬傷,約40萬人因此截肢。

目前已知許多毒液所含的大分子,在進入血管前,會率先流經身體淋巴系統

科學家也發現,一氧化氮能延緩淋巴系統裡的幫浦機制(pump mechanism)。淋巴系統是身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能將稱作淋巴液的純淨液體帶往心臟

新南威爾斯省紐卡索大學(University ofNewcastle)學者范赫登(Dirk van Helden)將上述2件事實拼湊在一起,推測出毒蛇咬傷的可能療法。

為了驗證這項理論,學者將類似毒液的物質,從15名志願者的腳部注入體內,測量毒液替代品抵達腹股溝淋巴結的時間。

之後再次測試,不過這次在注射後1分鐘,於傷口附近塗抹摻藥軟膏。

結果是,毒液替代品運輸時間從平均的13分鐘延緩到54分鐘,速度放緩約4倍。

之後利用實際毒液在老鼠身上做的實驗,也得到類似結果。

學者最後比較有塗抹藥膏,與沒塗抹藥膏的老鼠生存機率,發現以一氧化氮治療的老鼠,存活時間延長約5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9/2u0x4.html

標籤: ,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5招測關節 卡住快就醫

你的關節夠靈活嗎?上班族整日埋首電腦桌前,脊椎和頸部關節容易卡出毛病。骨科醫師今天提供轉頸、高舉雙手、倒退走、起立下蹲、連續跳躍5個動作自我檢測,有問題快就醫。

台大兼任骨科醫師、瀚群骨科醫療中心院長蔡文基指出,臨床上看到許多上班族長時間坐辦公室,坐姿不正確,腰背沒有支撐,彎腰駝背、屈膝歪頸,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打電腦、過度屈膝,造成脊椎關節與膝關節的負擔。

蔡文基說,許多民眾不知道在平地走路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2倍;上樓梯時,膝關節承受壓力是體重的3倍,下樓梯時高達體重的5倍,因此不經意就磨損了膝關節。

他提醒民眾,可透過簡單的自我檢測了解關節健康:先頭部順逆時針轉動各10次檢測頸關節,接著雙手向上伸直舉10次檢測肩關節,可以倒退走3公尺檢測髖關節,起立蹲下連續10次檢測膝關節,最後連續跳躍5次以上檢測踝關節

他說,頭部轉動會運用到頸部關節,轉動過程如果感覺「卡卡」就要特別注意;手向上伸直的動作則是運用到肩部關節,如果受傷,雙手可能無法向上舉,這種情形最常發生在長時間打電腦的上班族。

至於倒退走則是在觀察肌肉、骨骼與關節的協調能力;起立蹲下主要是膝關節靈活度,如果無法連續蹲下,就要注意膝關節;至於連續跳躍則是包括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的整合表現,如果無法跳躍,代表3者的協調出現問題。

自我檢測是初步的自我判斷,蔡文基指出,民眾若已出現關節疼痛或腰痠背痛,應該儘速就醫,向專業骨科醫師諮詢。100062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5/5/2tyka.html

標籤:



遠離塑毒 陪孩子吃健康食物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

近來毒塑化劑事件引發民眾恐慌,紛紛詢問要如何防毒?建議應先停止一切可能暴露的來源,包括可疑的飲料等5大類食品及麵包糕點。因大多數塑化劑可以在2到 3天內排除乾淨,例如DEHP在體內,只需12小時即可排出一半,但因有「半衰期」的問題,所以還是要每12小時減半排出,需要3天時間才能排掉。

即使在動物實驗,每天餵食老鼠最大容許值的6000倍的DEHP,在停止暴露3個月後,DEHP即排除乾淨。因此建議家長及民眾應養成以下習慣

****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

●多喝水:因塑化劑是部分經由腎臟、部分經由肝臟代謝,多喝水可使腎臟代謝的解毒能力發揮最大功效。

●多吃高纖維的食物:如蔬果、五穀雜糧、豆類等。可使肝臟經由膽汁排除到糞便的毒素,不會殘留在身體。

●多吃各種顏色的當季盛產的蔬果:因蔬果含有維生素C以及各種比維生素C更強的抗氧化物質,例如茄紅素(番茄、西瓜)、胡蘿蔔素(木瓜、南瓜、番薯)、花青素(葡萄、李子)、葉綠素及葉黃素(深綠色蔬果)等,可減輕塑化劑的毒害。

動物實驗證明,塑化劑的致毒性是來自「過氧化」的結果,蔬果的抗氧化能力可以緩解其毒性。在老鼠實驗上,經由塑化劑傷害的睪丸萎縮及精子稀少,在停止暴露後,65天可恢復正常。如果投予維生素C等抗氧化物質,則45天即可恢復。

****少吃高油脂食物以及內臟

許多環境荷爾蒙,包括戴奧辛、多氯聯苯及塑化劑,經由環境污染累積在食物鏈中,都是以脂溶性的型態存在。一般人暴露環境荷爾蒙,主要來自於食物的攝取。少吃高油脂食物,即可減少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累積在體內。紅肉較白肉多20%的油脂,因此多吃白肉,少吃紅肉;少吃油炸、燒烤以及雞皮、鴨皮、肥肉等。

奶油含量高的餅乾、蛋糕等,宜少食用。環境荷爾蒙經常須由肝腎代謝而累積其中,因此少吃養殖動物的內臟也可以減少吸收,尤其婦女懷孕及生產後,常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進補,須特別注意。

●多吃新鮮的天然食物,少吃有包裝的加工食品:根據2011年3月美國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雜誌的研究顯示,20個人在吃包裝的加工食品一個禮拜後,再吃新鮮天然的食物,結果尿中DEHP濃度下降56%,雙酚A下降60%,因此儘量吃天然新鮮的食物(如水果),不要吃包裝加工的食品(如包裝果汁),可以減輕環境荷爾蒙的暴露。

****多吃大豆類食物:尤其是女性更為重要

塑化劑含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以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並且會導致女童性早熟的發生
醫學研究發現,大豆類食物如黃豆、毛豆等,對於這些癌症以及女性性早熟都有預防的功效。因此,擔心塑化劑毒害可多攝取大豆類食物。

****便當盒加溫別再加熱

●國內學者研究,有些聚丙烯(PP)(5號)餐盒及聚乙烯(PE)塑膠袋受塑化劑污染,便利超商塑膠(5號PP材質)或紙製(內有PE膜)便當盒,如無法回家以瓷盤加熱,只能再加溫、不適合再加熱,需將微波時間減半。

●對於天天經年累月暴露塑化劑超過每天最大允許值(TDI)的人,宜就醫檢查,治療及追蹤。

如DEHP的TDI=20微克/公斤體重;DINP的TDI=150微克/公斤體重;DBP的TDI=10微克/公斤體重。

只有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吃健康食物,孩子才可能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塑化劑的毒害。

http://petwrap.pixnet.net/blog/post/31893340

標籤:



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塑化容器、物品( 編號1~7 )

看到最近塑化劑風波這麼嚴重,小弟的工作剛好是與塑膠原料相關,看到板上
討論如此熱烈,剛好就野人獻曝一下。

目前我國有將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塑化容器、物品,皆以1~7編號分類,其分類
標誌為一三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中間標有編號,如下連結所示:
http://recycle.epa.gov.tw/other/can1.html

編號1:
PET材質,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
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
他地方無接縫,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根據PET物性表所載使用耐溫可達140度,
但實際上因做成瓶子時其瓶壁十分的薄,相對的其耐熱特性也會降低,所以建
議頂多裝裝溫水就好。此材料因為本身就屬於較軟,所以聚合時也不需要添加
所謂塑化劑。

編號2:
HDPE(高密度聚乙烯)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塑膠瓶幾乎都是大部份以HDPE。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
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根據HDPE物性表所載,使用溫度為80度,有些標示會
寫到可耐溫115度,但是這種東西還是看低的安全些,畢竟你也不知道該產品
是用哪廠牌的料。此材料也無添加塑化劑的疑慮,但是並不建議用於加熱過程中。

編號3:
PVC(聚氯乙烯),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水管、電線配線上的灰色管,
目前也有多數的保鮮膜是以PVC材質,且因材料本質較硬,如要做成保鮮膜應用
需在聚合過程中添加塑化劑使材料變軟,所以PVC保鮮膜請避免使用,市面上有
許多品牌都是PVC保鮮膜,所以購買時自己多注意,改選用PE保鮮膜。PVC耐溫
約為80度,所以拿來包覆熱食是非常危險的。

編號4:
LDPE(低密度聚乙烯)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
的。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辨識法:
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根據LDPE物性表所載,使用溫度為80度,此材料
也無添加塑化劑的疑慮,但是並不建議用於加熱過程中。

*目前PE保鮮膜不會特別註明是HDPE或是LDPE材質,參照我家的PE保鮮膜上耐溫
是標示至110度,但是在包覆熱湯熱食時常有蒸氣、高油溫接觸這些都是高於110
度的,所以PE保鮮膜還是請問用於加熱過程中或是包覆熱食。

編號5:
PP(聚丙烯)也是廣泛用於瓶材上,特別是瓶蓋,許多不透明有點霧霧
瓶子大都就是以PP材質製成,PP算是目前耐溫瓶子較安全的用料,可達110度的耐
溫,但是目前有許多容器上會標示可耐溫120度,但是建議還是別太相信,目前市
面上有許多免洗塑膠容器,特別是標榜可微波的大都是以此材料製成,但是建議
還是不要挑戰太高溫較好。PP也無添加塑化劑的必要性。

編號6:
PS(聚苯乙烯)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主要應用於玩具、文具、
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
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發泡
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辨識法:未發泡的
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通常以手即可撕裂。PS材料耐溫極差頂
多65度而已,所以請勿承裝熱水,PS材料也無添加塑化劑的必要性。

編號7:
OTHER(其他)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但是這邊要特
別提到一種材料:PC,這材料可說是廣泛用於生活中,從瓶子、容器、手機背蓋,
特別是水壺、奶瓶這類耐溫又要透明的用途最常使用,但是目前PC已被證實會溶出
雙酚A (Bisphenol A,簡稱BPA),是屬於一種環境賀爾蒙的物質
,添加於PC中是為
了增加耐衝擊特性,但是這東西一樣會讓你變娘,所以奉勸各位看看你的水壺,家
裡小孩的奶瓶,如果是PC材質,請快點丟棄停用,BPA無需加熱即會溶出,目前歐美
早已針對PC材料用於瓶子上多有限制,目前我國也有著手研擬方案中。

針對PC瓶子,目前有許多替代材料可用,PES、PP皆可以替代,特別是PES其耐溫
特性更佳,且無BPA疑慮,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琥珀透明奶瓶皆為PES材質
,也有些水
壺也改以PES製成,雖然價錢較高,但是為了你的LP請多花點錢吧。
=========================================================================

以上內容應該很多人在之前討論就有提過,其實塑化原料早已充斥你我的世界,是
無法去完全避免使用,所以要學會如何避免使用到有毒的,以及認識到哪些用法是
錯誤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塑膠容器儘量避免用於有盛裝高溫使用,改以金屬、
玻璃、陶瓷取代,塑膠容器也有其壽命,久了,表面會有刮傷雖然不會有毒,但是
容易孳生細菌也會吃出問題的


http://disp.cc/b/27-1SyU

標籤: , , , , , ,



裝油脂食品 PVC保鮮膜最毒

最近人人聞塑化劑色變,深恐吃到遭塑化劑汙染的食品,但是,保特瓶、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膠材質的容器,只要盛裝油脂類食物一小時後,百分之百都會溶出塑化劑DEHP,特別是PVC保鮮膜,包覆油脂食物,溶出量即超出標準值,消費者選購時要看清楚標示。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昨天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中發表研究,她針對一般常用的PET、PE、聚丙烯PP等八種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進行檢驗,在室溫廿五度下,以「正庚烷」為溶媒,模擬盛裝、包覆油性食物,一小時後,全部都溶出DEHP。

   不過,溶出量差異很大,多數都在安全範圍內,但PVC保鮮膜模擬包覆含油脂食品,DEHP平均溶出量每公斤食物為一.九八毫克,溶出量超過歐盟、及國內一.五毫克的標準,如果覆蓋油性食物再微波加熱,溶出值更高。至於PE保鮮膜、其他的PP容器,則相對安全。

   陳美蓮說,六十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吃三公斤以PVC保鮮膜包覆的油脂食物,DEHP攝取量即達五.九四毫克,超過歐盟六十公斤成人每天容忍攝取量三毫克。

   陳美蓮強調,DEHP屬於脂溶性,遇到油性食物、加熱都會從塑膠材質釋出,雖然PET等材質都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但如果是包裝飲料、醬油、食用油等,都在容許的範圍內,國人毋須過度擔憂。

   陳美蓮表示,國外多也允許DEHP做為食品包裝材料,例如美國澳洲允許做為包裝高水分食品,巴西則規定,塑膠包裝材質使用脂肪含量高於五%的食物時,塑化劑含量不得超過三%,日本則已禁止用PVC手套處理食物。

   環保署預計二○一三年禁止PVC保鮮膜製造、輸入供零售業販賣。陳美蓮建議,政府應制訂包裝材料中容許添加塑化劑的最大含量,在未全面禁用之前,民眾使用這類塑膠用品要特別注意,平日只可用來裝水或蔬果,千萬別拿來盛裝含油脂的食物,更不能用來加熱。

《小叮嚀》塑膠容器 最怕油和熱

  一般人都以為,塑膠容器最怕熱,只要不加熱、不裝熱食,就不會溶出塑化劑,其實,研究發現,塑膠容器最怕的是「油」,盛裝含油脂食物,比裝熱湯、熱食,所溶出的塑化劑濃度更高

   每個家庭天天都會用到各種塑膠容器,任何塑膠容器都怕油,其次是怕熱,再其次是怕酸,衛生署現行食品塑膠容器的DEHP溶出管制標準為一.五ppm,其中PVC材質溶出的塑化劑明顯超標,所以,千萬不能包裝油脂食物,其他材質容器則在標準值以下,算是相對安全。(諮詢:陳美蓮教授,張翠芬整理)

http://money.chinatimes.com/100rp/06dehp/news4-13.htm

標籤: , ,



塑化人生/寶特瓶 別重複用

寶特瓶質輕、耐撞,不少人喜歡洗淨後當水壺。專家提醒,市面上寶特瓶材質,多是不耐熱的一號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倒入熱飲或置於高溫處,容易溶離出銻等有毒物質。常見的塑膠材質分類中,PET是硬度僅次於PC的塑料。質料輕巧、硬度韌性佳,拿來盛裝液體,有利廠商搬運與存放。

高硬度是PET材質的特色,理論上製造時不需添加塑化劑。但相關實驗發現,「銻」是製成PET寶特瓶的觸媒催化劑,經長時間擺放,瓶身的銻有釋出疑慮;溫度越高,溶離出的銻越多

人體若吸收過量的銻,急性期會頭暈、嘔吐、腹痛與肝功能指數上升。但市售寶特瓶只要不遇高溫,溶離出的銻含量很低,以體重六十公斤的成人來說,得連續喝上八百五十七萬公升的寶特瓶飲料,才可能危害健康

儘管市面上PET材質的耐熱度,標榜可到六十至八十五℃,但倒入四十℃的溫水,瓶身就會變形,可能溶出銻等有毒物質。專家提醒,不要把PET寶特瓶置於高溫環境,或用來裝溫熱液體;長時間、重複用寶特瓶裝水也不建議。若真需應急使用,最好選擇透明不含色料的瓶罐,盛裝常溫水或冰水,瓶身若破損,即應丟棄,以免喝進毒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404111.shtml

標籤: , ,



毒塑膠PVC( 聚氯乙烯 )

PVC是聚氯乙烯的簡稱,英文為Polyvinylchloride,被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稱為「毒塑膠」,卻也因為便宜、製造方便,而成為產量僅次於PE的第二大泛用塑膠,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周遭,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環境與身體健康。

PVC是五大泛用塑膠(PE、PVC、PP、PS、ABS)中唯一的含氯塑膠。由於含氯的緣故,使其可藉由塑化劑的添加,而改變柔軟度。不添加任何塑化劑的PVC,像水管那麼硬,但添加了塑化劑的PVC,可像保鮮膜那麼軟。 因此,一般依PVC的柔軟度,將PVC區分成軟質PVC與硬質PVC。也由於這個特性,降低了其終端產品的生產技術門檻與成本, 讓生產者可以很方便地製造柔軟度不同的各種產品。

除了塑化劑外,PVC的熱安定性是很差的。為了避免PVC產品在太陽或高溫下的裂解,還必須添加安定劑,通常為鉛、鎘、鋅等重金屬。因此,PVC並不只是PVC,還含有一些對健康與環境有害的塑化劑與安定劑;完全不添加任何東西的PVC本身雖不毒,但也沒有用處

是故,國際綠色和平組織之所以會稱PVC為「毒塑膠」,不是指不含任何添加劑的PVC本身而言,但也不光指含有添加劑的PVC產品而言,而是因為其整個生命週期,從原料開採、製造、使用、到廢棄的所有階段,皆會對環境與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更多資訊詳.

標籤: ,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服藥抗膽固醇 當心罹患糖尿病

(法新社華盛頓21日電)

針對眾多相關研究進行檢討並於今天刊登的報告指出,服用高劑量的降低膽固醇藥物,是造成這類病人罹患糖尿病數量日增的原因。

然而,相同的高劑量有助大幅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使醫師必須根據個別病患狀況,來平衡利弊。

這篇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整合分析報告,比較5個隨機臨床試驗的高劑量和中劑量抗膽固醇藥物斯達汀(statins)的服用結果。參加這5項試驗的病患共計3萬2752人。

在平均近5年的追蹤期間,這些病患有8.4%罹患糖尿病,其中高劑量組為1449人,中劑量組為1300人,相差149人。

但當研究人員在病患接受治療後,檢視有多少病患出現嚴重心血管問題,結果發現斯達汀高劑量組較中劑量組少了416人,分別為3134人和3550人。

由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研究人員普瑞斯(David Preiss)領導撰寫的報告中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臨床醫生應提防接受高劑量斯達汀治療的病患出現糖尿病。」

有鑑於斯達汀為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助益,以及斯達汀的高劑量用途可能與日俱增,因此將潛在的長期風險量化以使醫生和病患在知情的情況下作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3/19/2tsd6.html

標籤: ,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美醫學研究:久坐易得大腸癌

最新一期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報導,經常久坐的生活型態,可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之前曾有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工作方式屬於經常久坐,得到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可能因此提高。但是,這些過去調查的研究對象,多半都是在某段特定時間當中,針對某種職業的工作者進行調查。

最新一期的美國流行病學期刊,則刊登澳洲科學家的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久坐,也可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當中,科學家是以918名大腸癌患者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的就業資料、生活型態以及體能活動進行分析,並以1021名民眾做為對照組。

統計結果顯示,如果超過10年以上都是從事久坐類型的工作,得到大腸癌的風險就比從來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高2倍,得到結腸癌的風險也比不曾從事靜態工作者增加了44%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10225&type=%E5%9C%8B%E9%9A%9B

標籤: ,



洗碗機黴菌 56%家庭都有

(法新社巴黎21日電)

科學家已經發現生長在洗碗機內、可能對人體有害的黴菌,這種黴菌可在高溫、高劑量的清潔劑與清洗用鹽以及酸性和鹼性的水中生存。

一種稱為皮炎外瓶黴(Exophiala dermatitidis)的黑色酵母與家族黴菌E. phaeomuriformis,一同在6大洲101座城市內的189戶家庭樣本中被發現。

有56%的洗碗機含有黴菌,黴菌出現在洗碗機門的橡膠封條上

研究指出,這兩種黴菌「已知會對人類造成全身性疾病,經常移植在患者肺部,會讓人得到囊腫纖維症(cystic fibrosis)」

這項研究刊載於英國真菌學會(BritishMycological Society)最新一期「黴菌生物學」(Fungal Biology)期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2/19/2tq79.html

標籤:



《混服保健食品也有交互作用》保健食品別混著吃

食用保健食品,可不是越多樣越好。台安醫院預防醫學部營養師余依晏提醒,部分保健食品含有油脂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除了綜合維他命以外,有的鈣片也含有維生素D,一旦同時混合服用,可能超出每日建議攝取標準。維生素A、D等容易累積在體內,濃度過高會產生肝毒性

余依晏另表示,坊間販售許多膳食纖維粉末,這類膳食纖維粉末可幫助排便,但如果食用過量,會抑制其他營養素吸收,主要是因為這類膳食纖維大多用來吸油,且也會吸取其他營養素,所以也建議膳食纖維粉末不要和其他保健食品併用,兩者食用時間最好間隔兩小時,以免其他保健食品失去效用

余依晏強調,使用營養保健食品,需要依個人需求選擇所需營養素,而不是親友朋好推薦,便貿然使用。食用營養保健食品,一次最好只吃一、兩種,最好不要同時吃太多種類的保健食品,在食用期間要觀察自己身體狀況,食用約三個月,想換再換另一種。

有些營養保健食品不宜和藥品併用,像納豆、紅麴等若和心血管疾病用藥起交互作用,容易造成內出血風險。余依晏建議,食用保健食品前,最好先請營養師幫忙做營養評估,看缺少哪類營養素,再做補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2/128/2tq43.html

標籤:



高血脂症 易動脈硬化

高血脂症是指體內血清總膽固醇大於240mg%,高密脂膽固醇小於35mg%,三酸甘油脂大於400mg%,低密脂膽固醇大於160mg%。而一般人於正常時,其血清總膽固醇應小於200mg%,高密脂膽固醇應大於40mg%,三酸甘油脂應小於200mg%,低密脂膽固醇應小於130mg%

新陳代謝科醫師謝安慈指出,人體血清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是由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磷脂質以及游離脂肪酸所組成之脂蛋白。而膽固醇又分為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再普通抽血檢查時,主要是檢驗總膽固醇,高密脂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至於低密脂膽固醇則可經由前面三項檢驗數值換算而得到結果。

謝安慈醫師說明,高血脂症的成因不外乎為以下幾點:1.遺傳(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2.次發性之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甲狀腺低能症等疾病)。3.飲食(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300mg、飲酒過量等)。4.藥物(如利尿劑、女性荷爾蒙、避孕藥、類固醇、或貝它阻斷劑等使用)

謝安慈醫師提醒,若體內血清濃度太高,便會堆積在血管內壁上,長久下來易造成動脈硬化,而引起血栓形成,使血管內腔狹窄、彈性及張力減小、血液循環供應不足,甚至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動脈瘤等),以及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腦栓塞等)。

而目前醫學界已經證實,血清膽固醇每下降1mg,就可以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率減少約1%左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2/128/2tq3y.html

標籤: , ,



進口水果的四位碼標籤是何意義

近10年來,進口水果逐年成長,而且種類趨多樣化。對消費者而言,要分辨水果是否為進口的乃相當容易的事,因為進口的溫帶與亞熱帶果品如蘋果、桃、李、西洋梨、香吉士、葡萄柚等每個果實上大多附有一個印有四位碼的貼紙標籤(sticker label),葡萄則是貼在包裝外袋上。進口水果在市場上因而易有鮮明的形象,且似乎已成為獨特的品牌產品,但目前鮮少有人知道進口水果的四位碼標籤是何意義或有何功能。事實上,這種於每個果實貼標籤的做法在其他國家皆已十分普遍,且採用的乃同一套名為PLU四位碼標籤的系統,因此特為文介紹之。

****PLU四位碼(four-digit 「 Price Look Up」 numbers)系統

使用水果貼紙標籤最早可溯至1960年代紐西蘭出口的蘋果,貼紙上註有品種名與包裝業者的品牌名稱等訊息。時至今日,小小的水果貼紙可提供更多的資訊如規格(size)、品級(grade)或生產地等。而現在漸趨國際化的四位數編碼乃是由美國的生鮮產品運銷協會(The Produce Marketing Association, PMA)開創,其主要鑑於1980末期,美國所有的市售商品除生鮮食品外皆已被納入標準化的條碼系統(bar code),方便各產業及零售業做銷貨管理及獲得正確的銷售資訊,但生鮮蔬果品項繁多又進貨頻仍,一直缺乏有系統的營銷資訊系統,此對零售業者管理上極為不便且常不得已將數種不同品種以平均價混和出售,而難以賺取應有的差價。因此PMA於1990年為生鮮蔬果開發了一套標準化的四位數編碼系統,稱之為PLU碼(Price Look Up code),供作零售業者發展資料庫(database)的基礎及為生鮮產品訂出符合實質價值的價位。在執行上則是由其轄下的生鮮電子辨識評議會(Produce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Board, PEIB)負責編碼與授碼事項。

  PLU所用的四位碼一般皆以「4」開頭,編碼由4011起至4959止,每組四位碼代表一特定品種、規格或等級及產區之組合,但個別的碼址並不具特別的意義。例如「4133」代表"蘋果,小富士種,小,西部產區";「4135」意為"蘋果,小富士種,大,西部產區"。由於各類蔬果品種甚多且新品種不斷問世,故「品種別」為PLU中開放申請登記的項目。但PLU編碼系統目前對規格與產區則採封閉式的規定,前者僅分為「大」與「小」兩級;後者則以美國的科羅拉多州與新墨西哥州的洛磯山脈為界,分為東/中部(East/Central)與西部(West)二大產區,東/中部主要的水果產區為紐約州、佛羅里達州,西部則以加州及華盛頓州為首。分產地別的目的是為掌握產品流向及消費型態。及至1997年底止,PEIB針對蘋果核發的PLU碼共有122個;桃子10個;李子14個;油桃(Nectarine)6個。由於4字頭號碼已漸不敷使用,PEIB乃自1998年起開始採用3字頭的PLU四位碼。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305083121871

標籤: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如何安全使用塑膠食品容器

****認識塑膠

****如何挑選塑膠食品容器

****如何安全使用( 一般使用注意事項 )

.塑膠食品容器宣導網.

標籤: ,



含有禁藥的鮮奶

愛喝鮮奶要注意ㄛ ! 下列品牌鮮乳勿買 !

最近我剛要接我們公司的計劃 有關檢驗試劑 ..

其中一項檢驗試劑調查市面上鮮乳是否含禁藥:磺氨藥

檢測結果: 將軍 統一 統一瑞穗 台糖 含有此藥物 選購時盡量不要買 ....

國家衛生研究院

環境與職業病研究組 洪意婷

TEL:02-2653-4401ext.7560

FAX:02-2652-1790

不管怎麼樣, 奶茶還是少喝點好 ......

今天我朋友在處理案件的時候 發現了其中有一件是 統一麥香奶茶內含有機磷的案件, 據案上陳述,
原告因長期飲用統一麥香奶茶發現身體不適, 經過醫院檢驗後,發現為有機磷中毒 ~~~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正式公佈可能遭受戴奧辛汙染的二十二項乳製品 ~~~

* 三多高鈣高纖脫脂奶粉
* 三多均衡配方奶粉
* 三多低蛋白配方奶粉
* 菲仕蘭優酪乳
(綜合.草莓.原味.水蜜桃)

* 菲仕蘭巧克飲 (200ML )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QWnHTUGEGRSOjZzXS.AXNIG.Sg--/article?mid=8054

引用網址: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yce82006&aid=5304318

http://blog.udn.com/joyce82006/5304318


 

標籤: , ,



牛奶及飲料紙盒的包材成分完全不含塑化劑

***利樂包裝股份有限公司聲明

  近期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污染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此,我們肯定地告訴您,此類塑化劑不在利樂包材的成分中。作為一家以食品安全為己任的企業,利樂不遺餘力地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利樂所有包裝材料均符合相關食品安全規定,並且已經得到了德國位於斯圖加特的Intertek 全球消費品檢測機構的檢測確認

  牛奶及飲料紙盒的淋膜是採用有美國 FDA 食品接觸許可的食品級 PE,由於本身就具有天然良好的彈性與伸展性能,因而無需從技術角度加入塑化劑以達到增塑或其他工藝的目的。包裝材料供應商均已向我們提供了其符合相關食品接觸材料法規的證明,我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消費者:牛奶及飲料紙盒的包材成分完全不含塑化劑

利樂包裝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tetrapak.com/tw/Pages/default.aspx
http://www.dairy.org.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42

標籤: ,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老人長期攝取橄欖油 中風風險少四成

食用大量蔬果、雜糧、橄欖油與魚類的地中海飲食法,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已得到醫學證實,法國權威研究機構十五日更發表報告指出,銀髮族若長期攝取橄欖油,中風風險比不攝取者減少超過四○%。


法國「國家衛生及醫學研究院」(INSERM)團隊追蹤七六二五位六十五歲以上銀髮族食用橄欖油的習慣,並依橄欖油攝取量分級,以橄欖油烹調、用來調味並塗麵包者為重度使用組,其次為中度使用、完全不食用。

追蹤五年後,有一四八人中風,但重度使用族群的每年中風率僅○.三%,低於中度使用者的○.四%和非使用者的○.五%。納入飲食習慣、運動量,體重等可能中風的風險因子分析後,重度使用組比完全不使用組的中風風險減少四十一%。

INSERM研究團隊領導人薩梅里博士在刊登於美國《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報告中指出:「這代表攝取大量橄欖油,對老年人的中風風險會產生保護作用。」

由於橄欖油中含大量油酸(Oleic Acid),研究人員另外抽取一千二百多位銀髮族的血液樣本,測量其中油酸濃度,濃度最高的一組,中風風險比最低者減少七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7/4/2tgny.html

標籤: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開車常開窗 罹患皮膚癌風險增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開車時,經常開著車窗的人,罹患皮膚癌的機率,高於不常開車窗的人。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皮膚癌」的病例分析,結果發現,由於美國車輛駕駛座位在左邊,美國人罹患「皮膚癌」的部位往往在身體的「左側」,研究人員研判,這可能與他們開車時,經常開著「左邊的車窗」有關,導致身體「左側」長時間暴露在陽光的紫外線中。而澳洲的車輛駕駛座位在「右邊」,因此澳洲人身體的「右側」更容易患皮膚癌。

 研究人員建議,經常開車的人,最好不要長時間打開左邊車窗,尤其不要在夏季陽光強烈的時候打開左邊車窗,因為一般車窗玻璃就可以阻擋部分紫外線,而經過特殊處理的玻璃,則更能阻隔更多的紫外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6/1/2tf4t.html

標籤:



防曬只有半套! 當心曬出皮膚癌

夏天到了,大家都知道要擦防曬乳液防止曬傷或皮膚癌,但其實市面上很多防曬產品防曬只做了一半。我們來聽聽專家的建議,該怎麼做才能徹底保護我們的皮膚。

大熱天赤裸上身就像把皮膚拿到火上烤,防曬乳塗塗又抹抹,就怕曬得全身紅。大太陽底下不要只顧著當海灘男孩,還要顧著紫外線傷害。但有人愈抹怎麼曬得愈黑,原來醫生說UV紫外線有分B跟A。因為民眾不知道,所以防曬只防了一半。

SPF50跟30只差2%,明明就是擦防曬,這SPF跟PA+的標示像火星文一樣看不清楚。醫生拿出美國、歐洲、亞洲產品讓我們看個仔細,結果只有防UVB紫外線的防曬係數,大家統一都叫SPF。但換做看UVA紫外線,美國的防曬係數就標UVA、歐洲就標UVA跟UVA+;亞洲就是PA一個加到三個加

難怪大家防曬乳狠狠的擦、用力的擦,但真正防UVA多少,大概只有廠商知道,民眾得皮膚癌的狀況還是沒有減少。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5/69/2tds7.html

標籤: , ,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又是維他命 又是乳酸菌…孩子不必這樣養

這次塑化劑事件,林口長庚醫院臨麻毒物科主林杰樑在林口長庚塑化劑特別門診看到很多父母經常給孩子吃鈣片、維他命或乳酸菌,讓他嚇一跳。他說,他的孩子就三餐吃飽而已,哪需鈣片、維他命,「為什麼要用這些(鈣片、維他命、乳酸菌)養小孩!」

他說,歐洲食品機構曾警告藥廠,乳酸菌不能用來對抗過敏及增加免疫力。乳酸菌用於腸胃炎,可讓腸道細菌恢復正常,目前僅動物實驗,尚無人體大規模實驗證實。「治療要拿出證據」,即便營養補充品,美國FDA都抓得很緊。

他認為可能有些醫師與藥廠關係好,才會建議給小孩吃。他說,小孩如經常吃這些含塑化劑東西,擔心濃度過高,要持續追蹤到青春期,避免傷害太大。

他不鼓勵小孩吃綜合維他命,他說,國外很多研究維他命機構,都只在動物實驗階段。人體原有足夠營養成分,常吃維他命等同過量攝取,且維他命數十種,不代表可攝取到茄紅素等營養素。

林杰樑強調均衡飲食,小孩吃鈣片不如喝牛奶、優酪乳、多吃新鮮蔬果食材。如先吃有毒食物,再吃解毒食品是本末倒置,難道維他命要吃一輩子

林杰樑指出,塑化劑多經油脂食物鏈進入體內,根本不要吃高油脂食物。他說,美國環境健康研究所雜誌也才指出,「多吃新鮮食材,少吃加工食品」可降低DEHP塑化劑56%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4455

標籤:



《汗斑與流汗的關連》汗斑 皮屑芽胞菌作祟

皮膚科醫師孫培倫表示,汗斑是由於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ovale)在皮膚上繁殖所造成,容易在汗水混合著皮脂處(如臉部、脖子、肩膀、前胸、背部、腋下等部位)產生,而形成紅色、棕色或白色的斑塊。若以指甲摳抓會常見細碎的皮屑掉落,這些皮屑中即含有皮屑芽胞菌。另由於汗斑會在皮膚造成不同顏色的變化,因此又稱為「變色糠疹」

孫培倫指出,汗斑的治療在外用藥的使用方法上,可以含二硫化硒(se-leniumdisulfide)的藥水於每天沐浴前先抹在患部,等30分鐘至1小時之後,再用粗毛巾或菜瓜浴巾布用力刷洗,加以用水沖淨。另於臉部或小範圍的汗斑則可使用藥膏,於每日在患部塗抹2次即可。

對於某些嚴重或廣泛感染之病患,醫師會開立口服抗黴菌藥物以服用10~14天,1天1次,但在服藥期間請勿飲酒,並需在早餐飯後服用,若在服藥中若有任何不適,請停藥並與醫師連絡。

而在治療約2個星期之後,大多可得到痊癒。但某些變白的脫色斑因其色素恢復較慢,有時還須1~2個月才會完全恢復正常膚色。

孫醫師提醒,由於汗斑是因感染皮屑芽胞菌所引起的一種皮膚病,所以其常在容易出汗及出油的濕熱天氣裡再度發作,但在治療完成後應注意以下的事情,以避免再度復發:

1.做活動應適量為止,以減少過度出汗。

2.如果要運動,應攜帶乾淨的毛巾及衣物,於流汗時儘快將汗擦乾,再換上乾淨的衣服。

3.衣服切勿穿尼龍類、不透氣或不吸汗的衣物,需選擇如棉麻絲等質料柔軟又易吸汗。4.家人若有罹患汗斑時,其衣物應分開清洗,以防止互相傳染。

5.在肌膚上的接觸,以至於游泳池、理髮店、美容院、旅社等場所,使用到消毒不完全的盥洗物品,都可能會被傳染到汗斑,另如發現有再復發的情形應儘早就醫為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5/128/2tbik.html

標籤: ,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塑化劑風暴/環保杯也含塑! 衛署驗「室溫溶毒」

塑化劑風暴影響台灣,現在不只食物有,用容器也得小心,衛生署最新檢驗發現,塑膠容器從回收辨識碼3號PVC聚氯乙烯、5號PP聚丙烯,甚至是6號PS聚苯乙烯都會在室溫下,溶出微量塑化劑,這可讓用保鮮盒放食物,用隨行杯喝飲料的民眾嚇到了,但醫師要大家別恐慌,這些都還在國家標準1.5PPM裡,只要避免裝高油及酸性食物,就能降低塑化劑溶出。

店員:「環保杯我們幫你折扣10元。」

折價當誘因,用隨行杯成了風潮,但塑膠材質恐怕得注意。店員:「不要用滾燙的開水。」

衛生署發現,就算在室溫下,塑膠容器回收辨視碼1到6號材質,都會釋出微量塑化劑,檢視知名品牌隨行杯,大多是7號,也就是PC聚碳酸酯,耐溫120-130度,衛署這次沒驗出塑化劑

沒有回收碼的,則是丙烯氰苯乙烯,也屬於7號耐熱樹脂,但隨行杯,如果是6號PS聚苯乙烯,就算能耐溫70-90度,衛署卻驗出微量DEHP0.093PPM,只是會溶出塑化劑的還有它,實際看看架上商品,龍頭保鮮盒品牌,號稱能微波,用的是5號PP聚丙烯,能耐熱100-140度,但衛署也驗出了微量DEHP0.82PPM,再看看其他品牌保鮮盒,翻開來都同樣是5號,那到底該怎麼用呀。

北榮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最容易溶出塑化劑的,就是3號就是PVC的容器。」

儘管不只熱會溶出塑化劑,但醫師要大家別恐慌,因為室溫溶出量,都還在國家標準1.5PPM裡,使用上只要少用高油、酸性食物,以及刮痕產生,就能夠降低塑化劑溶出劑量,避免把有毒物質吃下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4/8/2tay2.html

標籤:



鼾聲雷動 當心鼻過敏惹的禍

每當過了端午之後,節氣就進入了夏季。有句俗話說:「夏日炎炎正好眠」,的確如此,不過若身旁有個會打鼾的枕邊人,反而會讓人更加難以入眠。據統計指出,年齡在三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有20%的男性和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到了六十歲以後,打鼾的人口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男女比約為6:4,其中尤其好發於肥胖者。此外,軟顎鬆弛、扁桃腺體肥大,或是鼻子不通、鼻塞等問題,也都是造成打鼾的因素。

實際上,睡眠中出現鼾聲,主要是由於呼吸道變狹小所致。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當鼻道或喉頭部位的上呼吸道不暢通時,就容易發出鼾聲。當人處於睡眠狀態中,由於控制舌頭和軟顎的肌肉組織比較放鬆,相對氣體流經過呼吸道的空間變得較為狹窄,因而容易隨著吸氣時帶動軟組織振動而發出鼾聲。然而,咽喉附近的肌肉組織一旦失去彈性,則會造成呼吸通道的阻塞,自然發出的聲響就會更大。

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了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

若是因為肥胖所引起的打鼾問題,可以從體重控制方面加以著手,同時睡覺時可採側睡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打鼾發生的機率。至於年紀較大的患者,由於軟顎鬆弛、扁桃腺體肥大等咽喉附近的肌肉組織失去彈性而下垂,造成咽喉空間狹小者,可採取電刀、雷射或射頻電波刀等方式進行熱灼切除,約有50%的個案能解決打鼾問題。

然而,治療打鼾問題中,最棘手也困難的部分就是因鼻過敏所引起的鼻黏膜肥大阻塞咽喉腔。有嚴重鼻過敏的患者尤其深受其苦,常常一躺下鼻子就塞住,不僅睡覺時會打鼾,有時鼾聲的間隔時間過長,還容易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實在不得不加以重視

對於這種情形的患者,臨床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一般開刀、紅外線、冷凍、雷射、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神經截除術發表於1970年,實行的技術已逐年改良,其特點是不需住院、不必開刀,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將沾有麻藥的棉花置入鼻腔鼻黏膜約15分鐘,待麻藥起作用後,再以特製雷管探頭由鼻孔進入鼻腔最後端的翼管口,將鼻過敏神經截除,並進行血管結紮凝固術,手術僅需五至十分鐘。對於病症嚴重的鼻過敏患者來說,此項治療可說是一大福音。

面對打鼾的問題,千萬不要輕忽,建議還是要接受積極的治療。至於日常生活方面,家醫科李政道醫師提醒民眾,平時要多注意體重的維持,避免飲酒、咖啡、服用安眠鎮靜等藥物;有高血壓和肥胖現象的患者,或是在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上升,應該多加留意。由於嚴重打鼾的病人,甚至可能會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如果發現打鼾之間間隔的時間超過30秒以上,最好盡速找專業醫師問診,千萬不可輕忽而延誤了治療黃金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4/4/2tak9.html

標籤: ,



塑化劑風暴/市佔9成!3知名保鮮膜 釋微量「塑」

現在大家聞塑化劑色變,衛生署去年一項檢驗報告最近曝了光,市售的7種品牌保鮮膜,多款知名品牌都發現,在室溫下會釋出DEHP或DBP,專家建議不要直接接觸食材,包括妙潔耐高溫保鮮膜、楓康吳羽保鮮膜,還有南亞PVC保鮮膜,這3種加起來,就已經超過9成市佔率,許多婆婆媽媽嚇到要退貨,但廠商也喊冤說,檢出的數據都低於國家標準的1.5ppm,要再次送驗自清。

撕開聲音清脆,比起PVC材質硬厚了一些,不只觸感上的差異,楓康吳羽保鮮膜標榜耐140度高溫,適用在微波燉鍋上頭,通過日本、美國檢驗合格,卻在台灣被驗出兩種塑化劑。

廣告片段:「熱一點喔,保鮮膜可以嗎,熱一點喔,率先採用PMP耐熱材質,180度高溫微波耐熱不溶化,耐熱更安心。」

滾燙的熱油也承受得住,主打高溫能承受到180度,妙潔這款保鮮膜同樣難逃塑化風暴嗎,衛生署去年檢驗就發現,妙潔耐高溫保鮮膜,溶出塑化劑DEHP0.07ppm,南亞PVC保鮮膜DBP0.05ppm,而楓康吳羽保鮮膜則釋出DBP0.08ppm、DEHP0.06ppm。

上榜的都是主流品牌,楓康吳羽保鮮膜市佔率達3-4成,妙潔、南亞也都各擁2-3成,3大品牌囊括超過9成市場。楓康吳羽保鮮膜進口商:「日本方面檢測報告,通通沒有加這些塑化劑,那我不曉得它怎麼會有這樣數據,即使他檢驗出來的數值,還是在0.0幾個ppm裡面。」

什麼菜餚都用保鮮膜緊緊包覆,對家庭主婦來說,難道連大品牌都難以信任嗎,業者感到冤枉,說要把自家商品送驗,其實溶出的數據都低於標準的1.5ppm,但專家說,光在室溫下,微量的有毒物質就會被釋放,民眾還是少讓食物直接接觸保鮮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4/8/2ta9v.html

標籤: ,



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

座椅移動摩擦打火機 燒掉整台車

媒體報導,新北市樹林地區今年5月發生一起疑似百萬名車自燃的案件,鑑識報告出爐,顯示轎車起火原因是車主將打火機遺留在椅子底下,而該車的電動座椅會自動歸位,意外摩擦到打火機的打火輪,並點燃打火機,再加上車內溫度飆升,才會引發這場火警。

 這起事件發生在今年的5月11日上午,陳姓車主當天將百萬轎車停在路邊,才經過半個小時,就看見愛車冒出陣陣濃煙,還好及時搶救,並沒有讓愛車付之一炬,當時陳姓車主質疑是車輛設計的問題,才引發自燃。

 但經過鑑識後,才發現原來是一只10元的打火機惹的禍,鑑識人員表示,經過調查車內的座椅下有一只打火機,再加上該車的座椅會自動歸位,所以椅子一滑動,就不慎摩擦到打火機的打火輪,另外,因為當時車內的溫度飆升,才會引發自燃。

 對此,新北市消防局技正表示,將清潔劑、打火機等物放置車內,時常都會引起不當的危險,特別是打火機,若車內溫度太高,會讓打火機耐不住壓力造成爆炸,所以絕對要避免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06705&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六號」咖啡杯蓋,遇熱會釋出致癌物苯乙烯

比塑化劑更毒,苯乙烯處處可見...

美國衛生部最新發布的「致癌物質報告」中,將大家熟知的甲醛以及馬兜鈴酸,正式列入「確認致癌」名單,而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苯乙烯」,現在也被列為「預期致癌」的不良物質

上班族想睡覺時,最喜歡來杯咖啡提神,不過您知道這種「六號」咖啡杯蓋,遇熱就會釋出致癌物苯乙烯嗎?

美國衛生部10號已經將甲醛以及馬兜鈴酸列入已知致癌物,也預期苯乙烯會致癌。

以苯乙烯來說,用途最廣,像是橡膠、保麗龍、管線、汽車零件、地毯、食品容器中都有,而一般民眾最容易接觸到苯乙烯則是透過吸菸;而甲醛最常用於合板類裝潢建材中。

為了避免這些有毒物質侵入人體,提醒民眾在喝咖啡時最好打開蓋子再喝、避免使用保麗龍餐具、盡量將合板類家具放置在通風處,等到刺鼻味揮發後再使用,免得傷害健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2/11/2t6kh.html

標籤: , ,



心臟漏拍 中風機率高5倍

心臟漏半拍,小心罹患中風的機率高五倍!台灣約廿三萬人有「心房顫動」問題,心臟如小鹿亂跳,但卻可能沒警覺或就醫時心臟跳動恢復正常,未即時治療,導致嚴重後遺症。醫師表示,國內心房顫動盛行率為一%,但可別小看心臟少跳幾下的影響,一旦血液流不到腦部,可能會瞬間昏厥,危及性命.

心臟內科醫師昨天建議,不妨把脈觀察心律,有可能發現自己是廿三萬個心房顫動患者之一,趕快治療預防腦心血管栓塞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昨天指出,心律不整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心房顫動,台灣大約一%人口罹患心房顫動,患者往往趕赴醫院時,心律恢復正常,醫師誤以為病患只是焦慮緊張,陰錯陽差,病人到處看病,就是沒找出病因。

陳志鴻建議,民眾在強烈心悸不適症狀發生時,可透過量測脈搏四步驟:休息五分鐘、手掌朝上空、兩指尋脈動、量測半分鐘,在家自我檢視心律是否不整,太快、太慢、不規律,就有問題,就醫時提醒醫師注意

陳志鴻說,心房顫動的患者,因為心臟像發抖般地不規律收縮,導致血流不順而產生血栓,血栓卡住動脈血管會造成栓塞,使腦梗塞中風危險升高五倍,腦中風患者有十六%就是心房顫動引起,心房顫動還會使心臟麻痺,嚴重時致死

六十五歲黃先生說,當初因心房顫動,導致心臟少跳了幾下,血液流不到腦部,瞬間昏厥緊急送醫,在那六小時中,整個人就像失憶一樣,直到現在,也是靠妻子轉訴,才知道那時發生什麼事。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安指出,心房顫動的主要以藥物治療,使用抗凝血藥物,大約兩到三成患者因藥物難以控制,病情呈慢性化,嚴重的病患需要心臟電氣燒灼術,矯正心臟的不正常電路傳導

陳適安說,在所有心房顫動患者中,二%到五%具有遺傳傾向,兄姊有此病症的人,自己及下一代同病機率將升高;另外,高血壓、狹心症、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的人也會合併心房顫動,需要一併治療。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指出,心房顫動好發於中老年人,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心房顫動同時還有共病的特性,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亢進、心臟衰竭等都有可能引發心房顫動

由於心房顫動恐讓血液在心臟中形成血栓,很可能引發動脈栓塞,若發生在腦部,恐引發腦中風,其機率高出一般人五倍之多,死亡風險為二倍,女性長期風險又高於男性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安說,心悸、頭暈、疲倦、胸悶、喘不過氣等都是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需透過心電圖詳細檢查才能確認心房顫動

陳志鴻說,心房顫動有陣發性的特性,民眾可能覺得心跳異常跳動,但就醫時心律恢復正常,讓醫師誤判是焦慮、緊張引發,由於當心臟收縮力量不夠傳到脈搏,就會發生脈搏不規律,要揪出心房顫動,預防心臟漏半拍成為常態,建議民眾平時自我檢測脈搏是否規律

陳志鴻建議,民眾量測脈搏,首先應坐下休息五分鐘、脫掉飾品手掌面朝上、二指尋找脈動、測量卅秒,若脈搏跳動不規則,則需量測一分鐘,若心跳有忽快忽慢,就醫時提醒醫師注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1/128/2t3yn.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1/4/2t420.html

標籤: , ,



天然纖維夠不夠 簡單準則算一算

你想不想知道,自己攝取的天然膳食纖維到底夠不夠?營養師魏賓慧提供一個簡單的準則

●首先,檢視自己有沒有吃到「三蔬二果」,也就是三份青菜、約半斤、300公克的蔬菜,兩份水果、約兩個拳頭大的水果。這是基本的份量,一定要吃到。

進階版則要吃到七蔬果,蔬菜、水果各加一份

●除了蔬果之外,第二招,就是增加全穀類食物攝取,把原本的白米飯換成五穀米、十穀米、糙米等,進一步提高纖維的攝取量。

第三招,可以把肉類換成豆類。因為豆類也富含纖維質,如此一來除了降低動物性蛋白攝取、也提高了纖維。

另外,也可以試著把平常喝的果汁換成整顆水果,早餐加入穀片,把加工零食換成蔬果棒。

◎算一算自己的纖維分數夠不夠?

●豆類半杯算7分。

●蔬菜1杯、燕麥1杯算4分。

●水果1份3分。

●沙拉1杯、全穀麵包1片2分。

●果汁1杯、白麵包1片、白米1杯1分。

如果一天攝取量加起來不到20分,就表示得再多吃一些前述較高分的食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2/78/2t5xe.html



美國衛生部拉警報 致癌物新增苯乙烯 甲醛風險變高

美國衛生部十日發布「致癌物質報告」,在「已知致癌」類別新增甲醛(formaldehyde)和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s)兩種物質,在「合理預期致癌」類別新增苯乙烯(styrene)等六種物質,兩大類別總共列入二百四十種致癌物質。

這份報告由衛生部「全國毒物學計畫」負責編寫,內中將甲醛由原先的「合理預期致癌」類別移到「已知致癌」類別,報告稱,無色、易燃、氣味強烈的甲醛可能增加罹患某些罕見癌症的風險,包括咽喉癌和脊髓白血病。

甲醛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用於塑膠、合成纖維、皮革、醫藥和染料等,一些建材和家用產品如木材合板,紙板、乃至廉價的衣服或玩具,都可能用到甲醛。有些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廉價的甲醛作為染色助劑,對人體傷害極大

馬兜鈴酸是一種有機合成物質,許多植物含有馬兜鈴酸,特別是一些中藥藥材如「廣防己」和「青木香」等。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二○○一年即警告不得使用含有馬兜鈴酸的產品,因為馬兜鈴酸可能促使腎病和肝病患者罹患膀胱癌及尿道癌。

在新增六種「合理預期致癌」物質中,苯乙烯的用途最廣,包括橡膠、塑膠、絕緣材料、玻璃纖維、管線、汽車零件、食品容器和地毯等均可發現它的存在。上述報告特別指出,一般人最容易接觸到苯乙烯是透過吸菸

其他五種分別是四氯丹、黃樟素、碳化鈷鎢、鄰硝基甲苯、以及部分可吸入性玻璃纖維

四氯丹一般被果農和菜農用來作為殺菌劑,研究顯示可能導致各種癌症,美國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已禁用。黃樟素是茶葉和某些草藥含有的天然物質,研究顯示可能導致大鼠罹患白血病和肝癌,也可能導致老鼠罹患肺癌。碳化鈷鎢主要用於工業用途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2/4/2t5mo.html

標籤: , , , ,



PVC保鮮膜包油脂食物 高量塑化劑入肚

據研究發現,以PVC保鮮膜模擬包覆含油脂食品,在常溫25度下,每公斤食物的塑化劑DEHP平均溶出量為1.98毫克,比使用於加熱更高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今(12)日在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中發表研究,針對多種盛裝食物的塑膠容器檢驗,結果發現,若使用PVC保鮮膜,模擬使用在正庚烷 (仿造油脂食物),在常溫攝氏25度下,DEHP平均溶出量為每公斤食物1.98毫克,溶出量很高。

陳美蓮說,在使用PVC保鮮膜的11件樣品中,最高驗出7.2739毫克,最低0.0853毫克;但PE塑膠袋或保鮮膜溶出量僅0.05毫克;PET容器為0.06毫克。

陳美蓮表示,以60公斤體重的成人而言,每天吃3公斤以PVC保鮮膜包覆的油脂食物,塑化劑DEHP攝取量就高達5.94毫克,超過歐盟規定容忍攝取量3毫克標準,甚至幾近2倍。

環保署已公布,2013年起禁止PVC、PVDC保鮮膜製造、輸入供零售業販賣。但在此之前,陳美蓮建議民眾使用這類塑膠用品可用來裝水和蔬果等,但最好不要拿來盛裝含油脂類的食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2/135/2t6gl.html

標籤: , ,



解毒高手 林杰樑屢擊敗死神 臨床毒物先鋒

不論是生老病死,你我都得接觸醫生,《蘋果》每逢周六、日推出名醫專欄,由各大醫院推薦各個領域的名醫,讓讀者一窺他們白袍下的寫實人生。

【高麗玲╱台北報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常在媒體曝光,大眾常看到他苦口婆心提醒,小心這個毒,注意那個害。其實,林杰樑還發明很多解毒療法,「這是被病人逼到牆角才想出來的。」他說,當醫師看到生命在自己手上消逝,那種衝擊和無奈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因此,只好不斷找出救人的方法。

中醫祖父影響深遠

林杰樑是國內唯一的臨床毒物學教授,也是腎臟科醫師,他說,在醫院還沒開設毒物科前,中毒病人都是在腎臟科就診,因他對毒物學有興趣,一頭栽進毒物世界。

林杰樑會當醫師,是受擔任中醫的祖父影響。林杰樑說,自己是祖母帶大的,年幼時祖母常告訴他,爺爺對病人有多好,爺爺過世多年,家中還常有人來找爺爺看病,祖母認為這是「虎死留皮,人死留名」,祖母訴說時,臉上總流露出驕傲神情,這深深影響他,因此走上行醫之路。

救回巴拉刈中毒女

林杰樑下很大的功夫研究毒物,像本來農藥─巴拉刈中毒無藥可救,林杰樑以脈衝式類固醇加細胞毒性藥(Endoxan)成功解毒,搶救無數生命。他曾透過信件教大陸醫師,救回一名巴拉刈中毒的17歲女孩,還有印度醫師寫信告訴林,用此解毒法救了很多印度人生命。知名的美國衛生研究院毒物中心將該法列為治療巴拉刈中毒指引

林杰樑不斷研究新的治療方法,他說:「因我們(醫師)被逼到牆角,想不出方法,這條生命就要消失。」 林杰樑舉例,某天清晨他被醫院急叩,原來是一對40多歲夫妻,將藥酒當成補藥喝,送醫時兩人心臟都停了。

成立綠十字醫療隊

林杰樑說,當時看到這對夫妻心裡很難過,「還這麼年輕!」後他試著用血液灌洗,竟洗出他們藥酒的毒,硬是從死神手中將他們搶救回來。林杰樑說:「我永遠不放棄病人,如果我放棄了,病人就沒救了,我必須為病人找出希望。」

67歲的病患涂先生有著痛風病史,他說,年輕時每遇痛風發作,他就到診所打止痛針,後找到林杰樑,乖乖接受治療,20年再也沒痛過。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說,林杰樑是很努力的人,也很有理想。20年前,林杰樑成立了綠十字醫療服務團隊,出錢出力調查新竹的中油廠外圍居民,是否暴露在有毒環境,出力又出錢,令許多當地居民都很感動。

林杰樑小檔案 53 歲

婚姻:已婚,育有二子

學歷:台北醫學院畢業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長庚醫院腎臟暨毒物科教授、長庚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

專長:腎臟學、透析治療學、毒物學、環境職業醫學等

資料來源:林杰樑醫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2/143/2t61k.html

標籤: ,



2011年6月11日 星期六

芽菜VS.致命大腸桿菌

德國調查全世界最致命大腸桿菌疫情,經過1個月追查病源,檢驗數千種蔬菜,終於水落石出:禍首是德國本土豆芽菜

衛生官員昨天宣布,德國北部一農場產的豆芽菜引爆這次疫情,造成31人喪生及近3100人中毒,也導致歐洲許多地區對蔬菜避之唯恐不及。

但仍有更多問題需找出答案,包括是什麼污染了豆芽菜?是遭污染的種子、水,或附近動物?答案仍不明。   

但豆芽菜是元凶並不令人驚訝。過去也曾發生豆芽菜引發食物中毒案例,包括2005年美國密西根州及維吉尼亞州案例及1996年在日本的大規模疫情,造成11死,逾9000人身體不適。

豆芽菜有豐富蛋白質及維他命,但是生長環境加上人們大多生食,成為傳播疾病理想媒介。豆芽菜需在華氏100度高溫的潮溼環境生長,正好是大腸桿菌孳生溫床,且表面積大,利於細菌附著,如果本身種子就被污染,單是清洗仍不夠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微生物學家史密斯(Stephen Smith)表示;「大腸桿菌會緊緊附著在芽菜種子上,且可在種子上冬眠數月。」

他說,一旦開始澆水,大腸桿菌可繁殖達10萬倍

發現污染豆芽菜所在的德國下薩克森邦(Lower Saxony)農業部發言人哈納(Gert Hahne)表示:「每家自助餐都可吃到這東西。」

「但拉了2週肚子後,多數人不記得他們所吃的火腿三明治或沙拉中,是否有豆芽菜。」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06418&type=%E7%A4%BE%E6%9C%83

標籤: ,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醫師提醒 正常孩子不必吃保健食品

塑化劑污染愈演愈烈,不只知名運動飲料,連幼童常吃的知名廠商鈣片、益生菌都添加,讓家長人心惶惶。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說,不建議家長讓正常小孩吃任何保健食品,他說,充足睡眠、多運動、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則

他表示,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吃保健食品,但這些保健食品大多數沒有經過實證,無法證實對小孩的健康有正面幫助。在衛生單位還沒有完全查證釐清之前,黃璟隆建議:「都不要吃最保健!」

****小孩腹瀉應補充電解質水不適合喝運動飲料

很多家長在小孩腹瀉時,擔心孩子拉肚子會造成脫水、電解質缺乏,自行購買運動飲料,直接或稀釋後給小孩喝。黃璟隆說,運動飲料是給運動後大量流汗的人喝的,主要是補充大量運動後流失的水分,並不適合給拉肚子的小孩喝

他表示,運動飲料的糖分太高、電解質太少,孩子發生腸炎拉肚子時喝運動飲料,腸胃不容易吸收,反而更容易拉肚子。正確的作法,應該是補充鈉離子多一點的電解質水,電解質水一般醫師或藥局都會提供,家長不要自己買運動飲料給孩子喝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1260



超市購物車 使用前消毒

超市或量販店的購物車,由於使用頻繁,甚至有民眾讓寵物、嬰幼兒踩入車內,不少消費者經常要先行擦拭才敢使用。

根據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今年3月公布的研究報告,實驗人員分別在4州的超級市場或量販店購物車上採集樣本,化驗結果顯示高達72%購物車驗出帶有糞便細菌,其中帶有大腸桿菌的購物車更有半數之多

不少超市在大門入口處都提供帶有消毒清潔劑的濕紙巾,讓消費者拿到購物車之後可以自行擦拭。美國市面上更有嬰幼兒專用的購物車保護墊,能將購物車的兒童座位完全覆蓋,減少小寶寶接觸到骯髒細菌的機率。

近幾年,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安心購物,美國超市則掀起一股購物車消毒風。儘管各大超市所使用的方式、技術大同小異,基本上的共同點都是把購物車整台清潔一遍,如同平常轎車去全自動洗車的原理相同。

有的廠商研發出紫外線照射購物車的消毒機器,也有承包商專門向超市承包消毒購物車的生意,這些包商以大卡車載著大型的熱水高溫消毒機器,直接開到各家超市門口,為購物車展開消毒工作。

位於俄勒岡州希爾斯市(Hillsboro)的1家Fred Meyer連鎖超市分店,與來自阿拉巴馬州的發明商合作,今年春季推出了實驗性購物車消毒機。這種正在申請專利中的購物車消毒機,就放在超市大門入口處供消費者自行使用

把購物車推到消毒機前,按下啟動鈕後,機器對購物車噴灑具有高度殺菌效果的消毒液,短短3秒鐘就完成消毒,消費者就可以不必擔心碰觸到購物車上的細菌或病毒了。

Fred Meyer分店食品部經理賽爾契指出,原本店門口就放有消毒濕紙巾供消費者使用,民眾可以自行擦拭購物車,每個月則請專業清潔承包商前來店門口,員工會將所有購物車推到店外接受消毒,「現在使用這部機器則比較有效率」,民眾反應熱烈,詢問度也頗高。

他說,購物車經過每天使用,難免會變得骯髒,這部消毒機經過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檢驗證實,可以殺死99.9%的細菌與病毒。     

【2011/06/05 聯合報】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2949

標籤:



手機掉水中 搶救6步驟

〔中央社〕手機泡水該怎麼辦?如果發生這種事,該怎麼救你的手機。

美國記者向大家示範搶救泡水手機的急救步驟

美國雅虎新聞(Yahoo!News)報導,美國記者拿黑莓機(BlackBerry)、Droid與iPhone作實驗,把這3支手機丟入室溫水中1分鐘,接著進行接下來6個步驟。

第1步:別開機

為什麼智慧型手機怕水?因為水會讓手機電路短路,所以無論如何,不要開機檢查手機還能不能用。

第2步:拿出電池與SIM卡

移除任何可以拆卸的東西:拔開電池、SIM卡與記憶卡,如果你的手機有這些東西。只要電池還在手機內,就會供電給手機,所以必須馬上阻止。

第3步:用清水沖洗

如果手機掉進鹽水中,鹽會侵蝕你的手機。所以,拿出電池與SIM卡後,把手機浸在清水中,把鹽沖掉。

第4步:用壓縮空氣噴乾手機

如果手邊有壓縮空氣罐,那種用來清潔電腦或鍵盤的壓縮空氣罐,用力噴在手機全身,如果可以,把背蓋拿掉。吸塵器也可以用,只是會從反方向把空氣吸出。只要是吹出冷空氣,把電路吹乾,那就可以用。

別把手機放進烤箱,即使是低溫。熱氣會讓你的手機電路變形,讓內部零件熔化。吹風機也不可以用,除非有無熱設定。風扇可能有幫助,但微波爐絕對不行

第5步:用生米埋住手機

這項實驗的前提是要測試把泡水手機放入密封的米箱內,是否真的能讓手機變乾,讓手機從死裡復活。用米的想法,是要用這種乾燥的穀類來吸收水分。所以,拿出密封塑膠容器,裝進能夠蓋住手機的米。(不得已時,塑膠夾鏈袋也可以。)然後,把手機埋在米內,電池跟其他零件也一起。至少要等個24小時,讓米吸完水分。美國記者在實驗中等了48小時。

還有什麼比米更好用?矽膠乾燥劑,就是讓新衣服跟鞋子保持乾燥的一小包東西。不過,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一鞋盒的矽膠乾燥劑,所以米可能比較方便。米可能會跑進手機的細縫與小洞,不過這是緊急事件,而且時間最重要。

第6步:裝回手機

等了至少24小時後,就來面對現實吧。把你的手機重新組裝好,充好電,然後開機看看。

美國記者的實驗結果並不那麼樂觀:實驗中的黑莓機可以重新開機,看起來沒有造成長期損壞。但iPhone跟Droid就沒救了。放在米內兩天,充滿電,這兩支手機還是沒有復活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06211&type=%E7%A7%91%E6%8A%80

標籤:



英國開發新藥 可讓心臟自我修復

心臟病患者有福了,英國最近開發出一種新藥物能讓活化心臟細胞,進一步產生新的心臟肌肉,能提升心臟輸送血液的能力達25%,讓心臟能自我修復。不過,目前研究仍處在動物實驗階段,預計進入人體試驗階段前,還要幾年的光陰。

過去研究認為,心臟病會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但根據這份發表於《自然》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病人在心臟病發前吃下胸腺素beta-4(Thymosin beta-4)藥物,,就能「準備」讓心臟復原

英國心臟基金會對此形容像是「心臟研究的聖杯」,就像能讓心臟返老還童,但他也指出,研究要進入人體試驗前,還需要好幾年的光陰。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觀察心外膜源性細胞,能在胚胎中轉變成不同類型的心臟組織,但成人的心外膜源性細胞卻失效,科學家應用該藥物「喚醒」心外膜源性細胞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萊利表示,該藥物能藉此啟動成人在心臟外的肌肉心外膜源性細胞,產生新的心臟肌肉。心臟輸送血液的能力改善了25%,能輸送出更多血液,減少疤痕組織(scar tissue),讓心臟壁變得更厚

英國心臟基金會醫療顧問魏森堡對於研究成果感到興奮,但也提出警訊,動物實驗上看到的進展,不見得能在人類身上看得到。但儘管如此,即使是小規模的進展,對於人類生活品質也有大幅的助益。

近來由於健康照顧進步,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正下滑中,但心衰竭患者數目卻節節上升,單單在英國就有超過75萬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9/115/2t135.html

標籤:



消基會: 農民水洗蔥蒜耗工 反不宜生吃

為了賣相好或是農會要求,蔥農、蒜農出貨前通常都會將蔥蒜洗滌、剝掉外皮,處理乾淨,消基會指出,其實這樣反而容易造成蔥蒜撕剝的地方汙染,反而不適合生食,因此呼籲消費者,不要介意蔥蒜外觀,買沒有洗過的蔥蒜回家自己洗才衛生,農民也表示,只要消費者觀念改變,此舉又可減少他們作業流程的負擔,他們非常樂意配合。

媽媽們都知道,去菜市場買蔥、蒜,通常又青翠又潔白,非常好看,其實這是辛苦的農民們,已經先在水中,用手先洗滌、撕剝蔥、蒜外層中帶土、不好看的部分了,但是這卻可能是”搞工”卻適得其反的步驟。榮總神經內科醫師高克培表示,洗滌、撕剝這些動作,一定會造成蔥、蒜或其他蔬果一些看得到或看不到的斷裂傷口,若清洗的水被病毒、細菌、寄生蟲汙染,進入這些傷口,整個蔥、蒜、蔬果反而受感染。消費者雜誌發行人黃鈺生表示,反而要買未經處理過、甚至帶土,或只有剪去帶土的根部、稍微剝掉外層、沒有造成撕撥傷口的蔥蒜,要吃之前,自己才用乾淨的水清洗,這樣的蔥蒜才適合生食。消基會建議,為了吃的健康,聰明的消費者買蔥蒜時不要計較外觀,農委會應規定農政單位要求全國各地蔥農、蒜農不要再為了賣相好,出貨前要浸泡洗滌這些農產品了。

(2011-06-10 18:23:55 林宜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63/2t3cs.html



抑制腫瘤細胞 芹菜素助抗乳癌

美國密蘇里大學研究5月9日指出,在香菜及其他多種植物中,1種名為芹菜素(Apigenin)的化合物能抑制乳癌腫瘤細胞繁殖與生長

據行政院衛生署2010年資料,台灣每年約有7500人罹患乳癌,更有1600人因乳癌而死。換言之,每天約20位婦女被診斷罹患乳癌、有4位婦女因乳癌失去寶貴性命。

腫瘤血管新生與生物醫學科學教授薩曼.海德爾(Salman Hyder)將罹患乳腺癌的老鼠分成2組,發現施打芹菜素的老鼠,體內腫瘤數目明顯減少,腫瘤也生長速度也較緩慢。

海德爾認為,或許能將此實驗結果用於接受激素替代療法而罹患乳癌的婦女身上。激素替代療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普遍用於減緩停經後婦女的更年期症狀,並延緩衰老。但日前諸多研究已證實,激素替代療法中的人造合成荷爾蒙與加速乳腺腫瘤的生長有關,甚至增加乳癌罹患率。

海德爾表示,實驗過程中,以HRT療法使用類似黃體激素的人造荷爾蒙(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的老鼠也出現腫瘤生長加快的狀況。「MPA接觸到乳房中的癌細胞後會促進腫瘤內新血管的生成,然而血管會提供腫瘤生長、繁殖所需的養分。」

海德爾發現,芹菜素會阻礙新血管形成,進而延緩或制止腫瘤生長。此外,芹菜素也會全面減少腫瘤數量。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結果看來,芹菜素仍無法阻止腫瘤最初形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醫師許文憲表示,其實國內外過去就有不少研究顯示芹菜素能抗癌。2004年還有研究指出能抑制肝癌,不過目前都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

芹菜素在香菜、芹菜中的含量最高,但在橘子、蘋果和堅果中也有。不過血液吸收芹菜素的效率並不高,因此還不確定達到成效的攝取量

海德爾說明,目前對於人體治療,並不確定要使用多少劑量的芹菜素,但實驗結果卻顯示,極少的芹菜素似乎可延緩乳癌腫瘤的生長,「每天攝取一點香菜和一些水果來確保攝取到芹菜素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義守大學醫學營養系教授洪哲穎表示,一般蔬果都具有抗癌成分,芹菜還有清熱、利水、化痰、解毒的效果,多吃蔬果的確有益健康。不過洪哲穎也特別提醒,「依營養學的角度,還是要均衡飲食,適量最好。」(Your News是由政大新聞系大學報、中央社、Yahoo!奇摩合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32/2t2l2.html

標籤: ,



糖尿病藥愛妥糖會增加罹患膀胱癌風險

法國健康用品安全管理檢驗局(AFSSAPS)基於罹癌風險,今天要求暫停開立愛妥糖(Actos)處方。

愛妥糖為日本武田製藥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 Co)最暢銷的糖尿病用藥。

AFSSAPS表示,基於官方研究發現這類藥物會稍微增加罹患膀胱癌風險,已決定讓愛妥糖以及Competact下架。Competact綜合愛妥糖及1種較舊藥物metformin

AFSSAPS要求醫師停止開立這2種藥物處方,但表示服用這類藥物的民眾在向醫師諮詢以前,應持續用藥。

AFSSAPS指出,法國公共衛生保險辦公室所做的研究顯示,愛妥糖所含的活性成分pioglitazone有致癌之虞,因此決定暫停使用

位於倫敦的歐盟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Agency)表示,正在檢視所有愛妥糖的相關安全及膀胱癌風險資料,但不建議在這段期間改變用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6/2t2kg.html

標籤: ,



小兒熱感冒 別急著餵退燒藥

天氣悶熱,加上不時傳出颱風警報,氣溫多變化,使小朋友們出現頭暈、發燒等俗稱「熱感冒」的症狀。

資深小兒科醫師、貝爾聯合診所主治醫師詹子慰指出,近來小兒病號激增,幾乎佔了小兒科門診一半,但提醒家長別急著在第一時間餵寶寶吃退燒藥,因為發燒是免疫系統的自然生理反應,當心亂服退燒藥讓免疫力失靈,建議先觀察24小時,採用物理性溫和退燒才是正確步驟。除補充水分,可先以退熱貼退燒較適合小寶寶體質

小孩怕熱 多穿衣容易中暑

詹子慰強調,天氣急冷急熱易讓病毒感染活躍,且3歲以下的小孩毛細孔數量為大人7倍,排汗量也較大人多,因此當大人穿一件衣服時,小孩只要穿一件,但台灣傳統觀念卻相反,大人穿一件、小孩穿三件,容易造成熱感冒,小孩體溫失調、中暑不舒服,或因為流汗後吹風著涼、感冒發燒,後續散熱處理建議使用退熱貼,貼於額頭或脖子兩處,除可舒緩身體不適,也可讓小孩感覺有安全感、身心受到照顧,會提升抵抗力,好得比較快。

發燒38.5℃以下 不必退燒

台灣家長普遍認為退燒和病情好轉相關,常要求使用退燒藥,詹子慰比喻發燒好比人體的警報器,當警報響起時,第一步得先找有沒有「壞人」入侵,而非急著先關警報器,建議發燒在38.5℃以下,且孩子活動仍旺盛時,都不需要退燒。以目前處流行期的腸病毒、咽唊炎、手口足病等臨床症狀,通常兩三天後才會明顯,如果在第一時間退燒,根本無從對症下藥。故當嬰幼兒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詹子慰說,急著退燒可能造成身體免疫反應紊亂,嚴重者還可能導致醫師對病情診斷出錯

詹子慰也指出,孩子發燒不適時,應如何紓解孩子不適

有三大守則可遵守:1.適時補充水分;2.利用溫水澡安撫孩子,且有助散熱;3.使用退熱貼於額頭、後頸,藉物理性溫和方法降溫。

記住,傳統用酒精擦拭或睡冰枕是大禁忌,容易造成身體控溫失調,加劇病情,家長不可不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4/2t1kz.html



大腸桿菌是敵還是友?

它是傳染性痢疾最惡名昭彰的禍首,也是這波起始於德國的食物中毒、已經造成三十人死亡疫情的肇因,它是大腸桿菌,令人聞之色變,但是科學家卻說,它給了我們生命的答案,讓我們了解我們究竟是誰。

幾乎從我們聒聒落地開始,我們的腸道裡面,就有了大腸桿菌,拜它之賜,許多更危險的細菌,才沒有立足之地。大腸桿菌也存在於其他恆溫動物的體內,牠的家族成員複雜,種類繁多,多數都是無害的,可是幾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大腸桿菌是最早完成基因定序的細菌之一,對於基因研究,功不可沒,牠增進了我們對人體運作的了解,因為生物基因的運作模式,道理是相通的,在大腸桿菌身上行得通的,在大象的身上也一樣。

其實,拜科學之賜,現在有許多種類的大腸桿菌,經過基因變造,它成了人類的奴僕,在實驗室裡面,它被大量複製,從事不同的用途,比方說,它可以扮演小型工廠的角色,給予它正確的指令,它就可以快速的製造許多基因或是特定的蛋白質,它是最理想的長工,很好養、不需要花太多力氣或是特殊的環境。尤其是,它很容易改造,可以快速複製。

大腸桿菌被運用在醫療上的最早的一批成功案例包括,製造人類胰島素,1970年代,科學家把人體內生產胰島素的基因,注入大腸桿菌,透過細菌分裂,產生出大量可以製造胰島素的大腸桿菌,用以治療糖尿病。在那以前,糖尿病得靠從馬尿或是豬的胰臟中,分離出來的胰島素來治療,用大腸桿菌來製造胰島素的技術,催生了生物科技工業。如今,大腸桿菌被用於製造抗生素、疫苗以及許許多多醫藥。還有更多研究以及正在研發中的藥品,都使用到它,包括癌症的標靶療法,麻省理工學院的助理教授(沃伊格)解釋說,在癌症的標靶治療中,大腸桿菌的角色,就如同遞送藥物的交通工具,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專門黏附癌細胞裡某種特定分子的大腸桿菌,利用大腸桿菌把藥物傳遞到它要消滅的癌細胞那裡,沃伊格教授說,大腸桿菌的運用,正在朝向新階段邁進,過去,都是使用抗生素來殺滅細菌,現在,研究人員透過基因工程,來改造大腸桿菌,讓它和我們體內已經存在的益生菌互動。

大腸桿菌不只運用在醫療上,工程與電腦科學也用得到它,洛杉磯加州大學的廖俊智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藉著改變大腸桿菌的基因結構,製造出能源密度比天然酒精高的長鏈酒精。長鏈酒精能源效率更高,不會腐蝕引擎,與噴射發動機燃料或是柴油的相容性更高,很適合製造生質燃料,它也比較環保。研究團隊下一步要朝把這種技術商業化努力。

另外,許多科學家正在嘗試利用大腸桿菌基因的數位特性,從事運算用途,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用大腸桿菌做成的細菌電腦,運算速度遠遠快於傳統電腦,而且隨著細菌不斷繁殖,它的速度會愈來愈快。

大腸桿菌可以說是地球上被研究得最頻繁的生物體,科學家說,我們對它、搞不好比我們對自己認識還要多,它的用處簡直不勝枚舉,無論是在研究與非研究上,它都一種貢獻斐然的微生物。它具備多樣化的性質、可以在許多不一樣的環境中生存,很容易和其他來源的基因結合,然後快速複製,不過這也同時造就了它可怕的另一面,導致歐洲這波食物中毒疫情的是一種新的大腸桿菌,它已經奪走了二十多條人命,它的傳染源還沒有找到,衛生單位恐怕還有得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t282.html

標籤:



青光眼之傷害為一種不可逆之變化

眼科醫師趙效明表示,對於青光眼可用點眼藥水、口服藥物、雷射或外科手術等方法來控制。但實際上只能針對眼壓加以控制來穩定病情,而非完地治癒。而青光眼之傷害為一種不可逆之變化,其視神經一旦受到傷害,就無法再回復。故以再多的方式來治療,均只是用來預防進一步的破壞並保存現有的視力

趙效明指出,以青光眼而言,大多以交感神經阻斷劑、副交感神經興奮劑、腎上腺素激導性催動劑、碳酸酐抑製劑、前列腺素等藥物來輔助治療,難免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眼藥水具有刺激性,會引起眼睛紅種、刺痛、視力模糊、頭痛等現象。甚至有些藥水會影響脈博心跳及造成呼吸不適等症狀,口服藥則會有手腳趾頭刺痛、麻木感、頭昏、食慾減低等不良反應。倘若使用藥物無法有效地去抑制眼壓,且視神經病變有持續惡化之徵兆時,則須考慮雷射或外科手術治療。

趙醫師呼籲,病患最重要的是控制眼壓,而要能得到良好控制必須了解其藥物的服用及日常生活的照顧。在居家護理方面,應避免拿重物,大力打噴涕、咳嗽、憋氣或倒立,且勿用眼過度及使情緒起伏過大,並減少吃刺激性之食物,如茶、咖啡、酒類與重口味的食品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8/2t1ik.html

標籤:



會厭炎常誤為喉嚨痛 嚴重須氣切

會厭軟骨是氣管和食道的一塊阻隔活蓋,若發生問題會造成吞嚥及呼吸困難。而在季節交替之際,需嚴防罹患急性會厭炎,因其易被誤認為感冒的喉嚨痛,又嚴重時甚至有可能需緊急做氣管切開手術,否則將會有致命之危險

耳鼻喉科醫師詹維軒表示,急性會厭炎是一種蜂窩性組織炎,影響範圍包括上聲門區域的口咽、會厭軟骨及杓狀會厭皺摺。在成年人的平均發作年齡約40至50歲左右,而小孩則最常發生在2至6歲,常見於冬天和春天。其主是由B型嗜血性流行性感冒菌所引起,會造成會厭和杓狀軟骨會厭溝的快速水腫

詹維軒醫師指出,急性會厭炎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吞嚥疼痛、吞嚥困難、喘鳴、聲音低沉、流口水、頸淋巴結腫大、缺氧及呼吸窘迫等上呼吸道感染現象,小孩的症狀則是坐立難安、流口水、哭鬧

詹維軒醫師提醒,在症狀發作時病人通常會初出現躺下困難的現象,故身體向前傾側來呼吸會比較舒服。其病程進展極為迅速,快者在數小時之內就可能因氣道阻塞而死亡

此外,罹患急性會厭炎的幼兒會出現特殊性之姿勢,其會堅持要坐起來,而不願躺在床上休息,且會將身體往前傾再讓頭後仰,並嘴巴張得很大後將舌頭伸出來,因這是為了幫助吸進空氣通過腫脹的會厭軟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8/2t1im.html

標籤:



肺癌一線標靶 健保開放

平均每天約有22人死於肺癌,且由於7成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幾乎無法接受手術治療。

健保局自6月1日起,針對表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EGFR)基因突變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肺腺癌病患,開放標靶藥物第一線給付,預估每年將有約2500名患者受惠

治療肺癌不建議同時使用標靶藥物及化療。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彭瑞鵬昨(9)日表示,以往化療每兩到三個禮拜到醫院打一次,一個療程六次。每打一次要去醫院躺一天、在家恢復十天,一個療程中有近兩個月都在忍受化療食慾差、體力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讓許多患者對化學治療怯步。但自從健保給付標靶藥物後,標靶藥物一個月拿一次,每天在家吃ㄧ顆,副作用大多是皮疹或青春痘,讓許多患者可以同時兼顧治療與工作。

就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而言,使用單一標靶治療較化療的成效佳。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陳育民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治療時間達到1年時,使用標靶藥物組別,仍有3到4成的患者病情良好控制,可見對EGFR基因突變者而言,先用標靶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在健保給付範圍為1.具有EGFR基因突變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即三B期或第四期)之肺腺癌病患之第一線治療。2.先前已使用過第一線含鉑化學治療,或70歲(含)以上接受過第一線化學治療,但仍局部惡化或轉移之肺腺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8/2t1io.html

標籤:



除草劑作怪?! 打高爾夫得肺癌

到高爾夫場打球,居然有可能得到肺癌?

有醫師懷疑,高爾夫球場所使用的除草劑,有可能是引發肺癌的原因之一,因為有很多愛打小白球,又不抽煙的人,居然也得到肺癌,雖然除草劑跟肺癌的關聯性,還沒有被證實,不過醫師表示,球場的農藥問題,是必須注意的

新人選擇在高爾夫球場結婚,一起推桿,看起來很幸福,小心喔,有可能是身在毒中不知毒,因為有醫師懷疑,為了讓球場看起來一片綠油油,所使用的除草劑,長期吸入,會造成肺癌。

雖然說得保守,不過沒辦法排除可能性,醫師說,有很多不抽煙的人,都得到肺癌,共通點都是愛打高爾夫球,殘留在空氣中的除草劑,也許是主要原因,巴拉刈,就是醫師口中的最毒除草劑,成份是二氯鹽台硫酸鹽,如果不小心誤食,輕微的劑量,會造成肝腎功能傷害,若是量多一點,會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雖然還沒有被證實,吸入過多會引發肺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絕對會造成肺部纖維化,醫師認為,高爾夫球場的農藥問題,必須好好注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9/69/2t197.html

標籤:



《預防游泳後染結膜炎》防結膜炎泳前點藥水…嘸效

近日氣溫節節高升,許多民眾去戲水沖涼。書田診所眼科主任王司宏提醒,若原本眼角膜、結膜就有破皮、發炎,最好不要去玩水,以免症狀惡化

結膜炎症狀包括眼睛充血、發紅、有異物感、分泌物、淚水增多等。醫師表示,患者若眼睛發癢、不舒服,要盡量避免用手搓揉眼睛,以免水中雜質越揉越深入眼部組織。事前點眼藥水無法預防結膜炎,若要預防結膜炎,戲水前最好戴蛙鏡、泳鏡,避免讓水濺到眼睛

王司宏主任提醒,戲水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下水,因為隱形眼鏡容易吸附髒水,讓水中雜質進入眼睛,增加眼睛發炎風險

如果有鼻子過敏症狀,代表身體對外界刺激可能比較敏感,因此眼睛遇到水中刺激物質,也較容易出現過敏反應。當玩水後,眼睛發紅、不適,一般症狀在隔天就會慢慢消退,但若眼睛越來越紅、越來越腫,此時就要盡快就醫,接受診斷。

王司宏主任叮嚀,家中有人感染急性結膜炎,稍一不慎,急性結膜炎很容易感染給其他家人,因此患者、家人最好多洗手,不要共用毛巾,以免眼疾進一步擴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8/2t1iq.html

標籤: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頂級Lindt瑞士蓮巧克力

巧克力「從硬變軟」的歷史,是由瑞士蓮巧克力開始的

1845年,Lindt瑞士蓮在蘇黎世起家,開始研發固態的巧克力,到了西元1879年,Rodolphe Lindt(魯道夫.蓮)獨創了 “conche”的機器,發明出巧克力攪拌工藝,主要是運用攪拌器經歷78小時的研磨,將巧克力製成幼滑、細緻的質地,因此,入口即溶的巧克力應運而生,並風靡全世界至今。

Lindt在全世界有著很多忠實的擁護者。它的優點是幼滑細膩,入口即溶。這主要依靠Rodolphe Lindt 瑞士連巧克力(魯道夫·蓮)在1879年獨特創新發明的“巧克力研拌工藝”。它的主要原理:研拌器是一個載有木或金屬珠的容器,能發揮研磨作用。內裏物料被研磨及混合之餘,同時磨擦生熱。此研磨過程用以製造巧克力,配料研拌長達78小時。如此長時間的研拌,使得可可與原料混合成幼滑、細緻的如絲般綢滑乳狀,散發出豐富的香味,這樣才保持了它獨有的口感和味道。直至今天,這一獨特創新發明仍然被Lindt(瑞士蓮)的巧克力大師們所採用

與此同時,Lindt(瑞士蓮)之所以能保持這樣好的業績,和它一直堅持優良品質和精良做工有關。160多年來,Lindt(瑞士蓮)巧克力大師所製造的巧克力以品質高,味道好而聞名於世。他們從自己採購、精選上等可可豆開始,堅持不懈的保證自己產品的品質。巧克力大師們用專業的技術,獨特的眼光精選優質的可可豆來保持自己產品的獨特性。大師們以自己專業的水準來把關每一個細節。在選擇其他配料的時候,他們更注重品質的好壞。很多原料都是他們不遠萬里從別的國家運自瑞士。如美國加州的杏仁,土耳其的榛子等等,百年來都是如此的嚴謹把關,再加上18位Lindt(瑞士蓮)巧克力大師的專心研究製作,用製作工藝品的熱情和專注,一直延續著Lindt品牌在世界上的聲望,在世界之林打造著這個品牌長久的優質名譽。

瑞士蓮巧克力一向以品質至上為宗旨,用料均採用上乘的可可豆及可可油。它香甜潤滑的口感十分獨特,必將所有鍾愛巧克力的人們愛不釋手。2009年10月29日,世界排名第一的瑞士球王Roger Federer成為了瑞士蓮巧克力的代言人。

.更多資訊詳‧

.Lindt瑞士蓮巧克力‧

.德麥公司代理進口.

標籤: ,



法國 香醇誘惑 世界九大頂級巧克力

巧克力可以緩解情緒。把巧克力放在嘴裏,閉上眼睛細細的品著它的味道。心煩的事情真的可以拋到腦後不去想。

女生對巧克力總有特別的情懷吧。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


1、Toblerone——瑞士三角巧克力

2、BARRY CALLEBAUT —— 百樂&嘉利寶

3、Duc D''o —— 迪克多

4、Guylian —— 吉利蓮

5、Caffarel —— 口福萊

6、Godiva —— 高迪瓦

7、Lindt —— 瑞士蓮

8、La Maison du Chocolate

9、Bacio Perugina —— 吻

.全文詳‧

標籤: ,



瑞士蓮Lindt巧克力工廠直營店

位於蘇黎世的瑞士蓮巧克力工廠
附設一間巧克力專賣店
由工廠出品 直接在商店販售的巧克力 價格當然比在各大零售商便宜許多呢
到這裡採購巧克力當回台灣餽贈親友的伴手禮 是最適合不過的喔!
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誌文章囉!!

.全文詳‧

標籤: ,



白內障VS.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老人眼睛疾病多,常見的視力模糊常誤以為是白內障,事實上,很多眼疾都會有視力模糊的問題,老年黃斑部病變就是其中之一,若拖到出血處纖維化,形成視網膜疤痕,就連治療的機會都沒有,可能導致失明

若未及時確診 嚴重會失明

彰化縣7旬王奶奶,1個多月前右眼視力突然變模糊,視力僅剩0.1,一開始診所醫師診斷為白內障,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想確認是否一定要開刀,又到署立彰化醫院眼科就診,醫師發現王奶奶不是白內障,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造成她視力模糊的原因是因為眼球末端的網膜底下出血,不是水晶體模糊引發的白內障,治療方式要由眼球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讓出血處止血,並非置換人工水晶體,經對症治療後,視力由0.1進步到0.4。

****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不同

署彰眼科主任醫師張嘉仁表示,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4種眼疾發病起來都會視力模糊,嚴重時都會導致失明

不過,同樣是視力模糊,但模糊地方大不同,白內障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視野全面都模糊;青光眼是視野外圍模糊、視野中間正常;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視野中間模糊,且影像會扭曲變形,例如看直線卻變彎曲、圓點變曲線等

張嘉仁指出,一開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容易與白內障混淆,通常是因為病患向醫師抱怨的內容一模一樣,都是「目瞅茫、看不清」,病人不會進一步描述是全面都模糊?還是局部模糊?或是影像變形?

兩種眼疾好發在55歲以上年齡層相近,加上部份病患同時罹患白內障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發病位置在眼球前端的水晶體,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在眼球末端,一旦前端的水晶體模糊很嚴重,看不到後端情況,無法進一步做視網膜檢查,就可能發現不到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發病原因多,年齡、家族史遺傳、高血壓、高血脂、光線傷害(紫外線破壞視網膜)、抽菸、飲食習慣等是危險因子。

張主任呼籲,因為造成老年人視力模的原因很多,而白內障雖然是老人人發生視力模糊的眾多原因中最常見的,但仍不可把所有的視力模糊都當作是白內障,如果患者沒有接受仔細的眼科檢查就貿然接受手術,有可能在手術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的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如此一來不只視力沒有改善,甚至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張嘉仁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青綠色蔬菜補充葉黃素,大熱天外出養成戴帽子、撐傘或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平常在家可做方格子測試,紙上畫如九宮格的方格子,方格子正中央畫圓圈,如果看圓圈模糊或圖像扭曲,就要再到醫院做瞳孔放大、視網膜檢查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9/78/2szkt.html

標籤: , , ,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如何處理棉被的塵?

好文分享..(轉貼)

看不見的塵螨,對於會過敏的人來說,真的是很討厭的東西.
日本電視台教了一個好方法:
棉被通常在太陽的曝晒下~~~ 塵螨還是沒法根除.
所以日本人把過程試給觀眾看:
先用高倍數顯微鏡,在已曝曬過的棉被上看,證實棉被雖經曝曬,但依然還有塵螨存在.

解決方法

把想要曬的棉被或衣物:玩偶;毯子都行,
用最大的黑色垃圾袋裝好綁好,
一定要用黑色的~因為黑色會吸熱.
然後放在大太陽底下曬個1-2小時,
因為在高溫 50℃時塵螨就會死亡.
真的是有效哦!


雖然! 我們看不見,
但是日本人實驗後,用顯微鏡再觀看一次,
那些"可恨的塵螨真的通通都陣亡囉!

黑色塑膠袋是消滅塵螨,必須準備的袋子.
※ 上班前把它放置於陽光下曝曬升溫.
※ 即使下雨也不會淋濕,所以可以安心上班
.

http://www.atlaspost.com/landmark.php?id=8442508&noslave=1&frominsertcomment=1&reward=765&noslave=1&specialaward=1#comment1681544



番茄醬 茄紅素是生番茄5倍

茄紅素 躲在番茄細胞

茄紅素火紅,番茄搶手,但要懂得怎麼吃,才能吸收最多的茄紅素,例如,熟食優於生吃,打汁優於切塊,吃別的東西要「油切」,吃番茄要「油加」,吃薯條這種油油的東西,一定要沾番茄醬。

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茄紅素存在番茄的細胞壁裡,打成汁,做醬或烹煮都能,尤其烹煮效果最好。

番茄汁 茄紅素是生的3倍

長庚技術學院營養學講師蕭千祐說,市面上的罐裝番茄製品或番茄汁,比吃番茄所攝取的茄紅素多上好幾倍,一般而言,喝番茄汁所攝取的茄紅素是生吃番茄三倍、番茄醬含茄紅素更是生吃番茄的五倍

高血壓 注意番茄汁含鈉量

番茄製品雖然含有較多茄紅素,但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提醒民眾,選喝番茄汁要注意鈉含量,因為鈉過高會使血壓上升,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等血壓相關疾病患者,最好選喝無鹽番茄汁;番茄醬裡頭也含有鈉,有高血壓等症狀者要酌量食用。

打果汁 最好30分鐘內喝完

一般來說,建議選用標示為原汁、茄紅素含量高、含鈉量低的產品。每100公克番茄汁鈉含量最好小於10毫克以下。如果擔心市售產品的含鈉量較高,也可以自己買新鮮番茄,自己用果汁機打番茄汁。

屏科大教授葉信平建議,只要在打好的番茄汁裡滴幾滴橄欖油,就可以幫助茄紅素為身體運用。

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建議,打汁後卅分鐘飲用,可同時攝取維生素C跟茄紅素

羅珮琳提醒,番茄屬性偏涼,體質虛寒的人偶爾吃無妨,未熟青番茄屬性更涼,加上含有較多單寧酸,胃不好的人吃了不容易消化,會更加重胃部不適。

不過,夏天大量流汗、身體微微發熱,又感到口乾時,適度吃點番茄則有清熱效果,也有助於恢復體內水分。

南部人 沾薑末沾醬油生吃

南部人吃番茄,習慣沾上薑末跟醬油,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種搭配方式正好可以中和番茄的涼性。

另外,番茄加熱後也可以減低點涼性,再加上洋蔥、薑、蔥、蒜或九層塔等溫熱性食材,又能更進一步調和它的寒性,也是不錯的吃法。

檞皮素 可保護胰臟和大腸

茄紅素不是番茄唯一的營養素,番茄內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葉酸、鉀等,還有優質膳食纖維、果膠等,林孟瑜說,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番茄含有檞皮素,對人體胰臟、大腸有保護效果,而番茄內含鉻,這種微量元素可幫助人體胰臟素發揮作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22584

標籤:



只吃蘋果不吃皮 老來肌肉恐無力

蘋果皮有相當多的營養,所以千萬別丟掉,一定要吃下去。

以往大家都知道蘋果皮裡的「熊果酸」可以降低血糖、血脂、膽固醇,還可以預防血栓。美國最新研究發現,「熊果酸」可以控制體重,並且防止肌肉萎縮,服用「熊果酸」萃取物的老鼠,老了以後肌肉依舊有力。肌肉對老人相當重要,強健的肌肉可以保護骨骼,讓老人比較有力,不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除了蘋果皮以外,包括:蔓越莓、羅勒、百里香等植物也都有豐富的「熊果酸」。

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人員亞當斯因此希望,將來可以擴大實驗,看看人類需要多少「熊果酸」才能確保年紀大的時候,肌肉不會鬆弛無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2sy62.html



手機電磁波高低 NCC:民眾可上網查

針對環保團體要求NCC強制製造商標示手機電磁波SAR值(電磁波能量比吸收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陳正倉今天下午回應表示,NCC已將各款手機SAR值公佈於網站上供民眾查詢,而關於在手機上標註警語及SAR值,NCC也早在2010年就訂出相關規範來要求業者,希望能給消費者足夠的資訊來選購適合的手機。

陳正倉說,NCC非常關心民眾的健康,所以在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後,立即搜集市面上1300款手機的SAR,並刊登在NCC網站上供民眾查詢。陳正倉強調,NCC規範的SAR值限制是不得超過2.0W/kg,不過根據NCC調查,目前市售手機的SAR值約在1.83W/kg至0.016K/kg之間,所以民眾可以放心。

NCC簡任技正陳春木則補充說,NCC已在2010年7月23日修正《行動電話技術規範》,要求廠商必須在「手機本體適當位置、設備外包裝及使用說明書」加註警語及SAR值,供消費者參考,所以目前市售手機都可以在機身或是包裝、說明書上看到相關警語及SAR值,做為選購時的依據。

對於環保團體要求一定在手機背蓋列出SAR值,陳春木則坦承業者反彈壓力很大,因為不少業者認為標註SAR值字樣會影響手機的造型及美觀,消費者也會覺得有字樣很醜,這部分NCC還需要再與業者商討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式。

對於NCC的回應,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椒華則指出,台灣SAR值限制2.0K/kg太寬鬆,2007年就有學者公開主張,以人體健康來說SAR值限制應該是0.1K/kg以下。陳椒華強調,退而求其次,也應該以美國官方的定的1.6K/kg為標準

陳椒華也建議,如果擔心消費者會怕手機不美觀,可以用貼紙的方式將SAR值標註在手機背蓋,讓消費能清楚知道每款手機的電磁波強度,如果不喜歡消費者也可以回家就撕掉,完全不會對業者造成困擾。她還要求手機賣場的展示機也要標明SAR值,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有選擇的依據。

陳椒華說,很多台灣人使用的手機其SAR值都超過1.5,但反觀韓國廠商卻不斷研發低電磁波、低SAR值的手機,所以她也建議NCC應該鼓勵台灣廠商生產低電磁波的手機,這樣民眾的健康才有所保障。

.手機SAR值‧

標籤:



MIT毒砧板! 鉛鎘超標3倍傷腎腦

台灣製的一款黃色塑膠砧板,被消基會驗出含有重金屬鉛跟鎘,它的毒性超出國家標準3倍,業者為了讓原本是白色的塑膠砧板增加賣相,大多會使用重金屬染上鮮豔色彩,醫生警告,民眾光是用手摸到這款毒砧板,接觸到「鉛」,再吃下被污染的食物,長期下來會損害腦部跟神經系統,減損幼童的學習力。

用彩色砧板切水果、切菜,小心可能把重金屬吃下肚,這一款黃色的塑膠軟式砧板,被消基會驗出鉛含量超出國家標準2倍、鎘超標3倍,而且是MIT台灣製造,各大賣場緊急下架停賣,通知廠商回收。民眾:「現在不會去用它(彩色砧板),相較起來會選透明的(砧板)。」

用毒砧板切食物傷害健康,醫生警告萬一食物被外層的「鎘」污染,長期下來會損害腎、泌尿系統,至於「鉛」則是摸到砧板,透過皮膚接觸累積在身體裡面,傷害大腦跟神經系統,降低兒童智能跟學習力

塑膠砧板要安全使用,專家建議記得「不」接觸高溫食物,千萬別用熱水燙洗,上限70度C,不要切鳳梨、檸檬這類酸性水果就OK

打著抗菌、輕便,大賣場一整面貨架都在賣塑膠砧板,上頭的鮮豔顏色卻都使用化學染劑上色,專家擔心恐怕都有重金屬疑慮,或許挑傳統的木頭砧板,天然ㄟ尚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8/2syh4.html

標籤:



研究:女生多接觸泥巴 有益健康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一般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出現氣喘,對此,美國一所大學研究指出,女性得到過敏、氣喘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比例較高的原因,可能與女生較少接觸泥巴有關

執行這項研究的奧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克勞芙指出,「小男生通常可以到戶外玩泥巴,女生則被要求應穿著整齊與乾淨,盡量不要接觸到會弄髒衣服的環境,」因此,她認為這是導致女性出現氣喘,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根據另一名執業醫師水島葵表示,「過去50年來,過敏與花粉敏過敏及氣喘病例成長4倍以上。」他說,家長若讓小孩從小多接觸大自然中的土壤,自然可以減緩這種趨勢,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或細菌,可能可以提升小孩的免疫系統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指出,女性比男性較易出現氣喘,比例為8.5%與7.1%,而且女性發生過敏的機會,也較男性為高,另外,美國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協會也指出,女性出現自體免疫疾病比率,是男性的3倍。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期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15/2sy5v.html

標籤:



新心臟瓣膜超方便 美檢討使用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醫療器材公司今天表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顧問小組將於下月開會審查一種新型心臟瓣膜。它無須開心手術,利用導管就可置入

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Edwards Life Sciences)在聲明中表示,FDA專家委員會「預定於7月20日審核有關愛德華SAPIEN導管心臟瓣膜上市申請。」

今年稍早已公布重要臨床試驗,許多專家盛讚這項新技術對治療重度主動脈瓣狹窄病患是一大突破,提供他們無需冒開心風險且切實可行的選項。

前述病患典型症狀是心臟瓣膜阻塞,使心臟無法輸送含氧豐富的血液。65歲以上美國人中有9%為此所苦,如未治療,可能高達一半以上病患會在2年內死亡。

導管經動脈置入生物瓣膜的技術,和傳統手術相較,侵入性低,且存活率也差不多,但也會增加中風風險及其他嚴重心臟併發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8/19/2sy4x.html

標籤: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食物塑化否 專門網頁報你知

台灣籠罩塑化劑風暴,民眾「食」不安心,資策會運用科專研發技術,建置「起雲(塑化)劑檢測站」網頁,民眾只要在網站上輸入果汁,即可快速檢索業者產品是否通過檢驗。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這套中文網路資訊探勘技術,主要是經濟部技術處以科專經費補助研發而成,網頁一開,透過臉書(Facebook)、噗浪(Plurk)等社群網站轉載分享,已經吸引100萬人次造訪,顯示大家對塑化劑造成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關注。

由經濟部責成資策會建置的「起雲(塑化)劑檢測站」網址為http://dehp.iii.org.tw或http://124.9.6.28),這套技術自動蒐羅整理5個政府官方網站及各大新聞入口網站第一手資訊來源,平均每4小時自動檢索網站訊息,及時更新「起雲(塑化)劑檢測站」內容

技術處官員說,民眾在網站輸入如「運動飲料」、「果汁」、「茶飲」、「廠商名稱」等關鍵字,即可快速檢索,立即查詢到業者生產銷售食品是否通過合格檢驗。

.塑化查詢專門網頁‧

標籤:



夏日高溫悶熱 幼兒皮膚問題明顯增多

只要氣溫一高,就是不少父母惡夢的開始,小朋友到了夜裡哭鬧不休,皮膚發癢,出現紅疹、紅斑等症狀,總是抓個不停。台中大唐皮膚科診所唐信結醫師觀察,每到了夏天,門診中小病童就明顯多了三成。

唐信結醫師指出,與成人相較,小朋友的毛孔及排汗功能不好,只要一遇到溫度高、環境悶熱,就可能造成皮膚毛孔阻塞。這也說明了許多人小時候被陽光一曬,環境悶熱潮濕,就會長痱子,但長大後,就很少再出現痱子

由於少子化,大部分家長都將孩子當成寶,營造一個最舒適的居家生活環境,只要天氣一熱,幾乎是24小時開著冷氣。事實上,讓幼兒長期居住在冷氣房內,過度保護,這對孩子來說,並非是一件好事

唐信結醫師解釋,台灣天氣多變化,到了夏季,氣溫可飆高至30多度,戶外及室內的溫差相當大,如果孩子經常處於冷氣房,身體對溫度的調節功能就會變差,一旦溫差過大,可能容易感冒,皮膚也會出現問題

濕疹、黴菌感染分不清 胡亂擦藥反害寶寶

臨床顯示,寶寶到了夏天,溫度一高,就容易罹患痱子、濕疹、尿布疹以及受到汗水刺激的皮膚炎。儘管成因不同症狀,但症狀卻大同小異,都是長出紅疹、紅斑,且發癢

唐信結醫師指出,門診常遇到一些自作聰明的家長,看到小朋友皮膚出問題,就拿出之前沒用完的皮膚藥膏,也不細查到底是否對症下藥,就直接塗抹,反而讓孩子更受苦。

一般來說,幼兒皮膚問題可分為濕疹及黴菌感染等兩大類,不少大人一看到寶寶皮膚起紅疹,就認為這是濕疹,拿出自己沒用完的藥膏,擦在小朋友患部。

然而,小寶寶皮膚卻是感染黴菌,才會以致腋下、胯下長出一片紅疹。在擦錯藥膏的情況下,紅疹面積越來越大,且更癢,最後還起了膿泡。眼見皮膚問題嚴重,才趕緊帶小朋友前來看診。

尿布疹是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是夏天,寶寶排汗較多,加上悶熱,包著尿布的小屁屁很容易受到汗水、尿液及糞便等刺激,皮膚就會出現尿布疹。

唐信結醫師指出,想要改善尿布疹,家長必須幫寶寶勤換尿片,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就一定得帶著寶寶就醫,除了擦藥之外,還得服用抗組織胺等藥物。

慎選乳液 保護寶寶細緻肌膚

如何預防小寶寶的皮膚問題?唐信結醫師建議,家長應挑選比較清爽的乳液,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含有特殊成分的乳液,都能有效降低寶寶皮膚發炎及罹患濕疹的機率。

值得注意的是,大人在幫小朋友擦拭乳液時,一定要先將皮膚上的汗水或是洗澡後的水滴給擦乾淨,然後再塗上一層薄薄的乳液,這樣才能達到乳液護膚的最佳效果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1828

標籤: ,



多吃蒜、薑、蜆、菇、紅棗 強化代謝功能 減緩塑化劑危害

塑毒風暴愈演愈烈,不少含塑化劑食品已被民眾吃下肚,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沈立言呼籲,民眾不妨多吃新鮮蔬果,及食用能強化肝臟解毒代謝功能的食物,如大蒜、薑黃、薑、蜆、紅棗、洛神花和菇菌類等,並配合均衡飲食,可提升肝臟解毒代謝能力,即能減緩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

多吃新鮮蔬果少危害

沈立言指出,一般塑化劑停留在體內,正常情況下約在四十八小時後就會代謝排除,最近聽聞很多朋友恐慌、憂鬱得什麼都不敢吃了,他呼籲民眾無須過度驚恐,多攝取能提升肝臟解毒代謝能力的食物。

沈立言表示,各國訂出每人每日攝取DEHP的容許攝取量為一.二至八.四毫克不等,國內衛生署目前公布的檢測飲料,就有一瓶六百CC飲料有些含量遠超出上述的DEHP容許攝取量,甚至達到二十毫克,實在令人關切。

但他提醒,目前被檢出含有塑化劑的食物,要看所含塑化劑的量有多少,像吃外食、打包辦桌食物,常以塑膠盛具裝熱湯、熱食,則包裝在內的食物,就可能釋出塑化劑,所以必須釐清食物是製成時即含塑化劑,或遭盛具污染。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建議,民眾應重新習慣天然食物的味道,勿將「把關健康」的責任交給別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7/78/2suza.html

標籤:



SPA水柱強力沖背 主動脈恐剝離

許多人喜歡到SPA水療區,喜歡用強力水柱衝擊、按摩背部養生,但有醫生警告,萬一使用不當恐怕傷到內臟,甚至嚴重可能造成主動脈剝離有生命危險,尤其提醒,心臟病、高血壓、抽菸或熬夜的民眾,血管本來就比較脆弱,風險更高,特別要當心

SPA水柱沖下去,不僅清涼,還希望有養生功效,看看這位阿伯,在瀑布形狀的水柱衝擊之下,越沖越過癮,換個強力水柱,阿伯沖背部還不夠,轉過來正面繼續沖。

許多人都喜歡透過水柱衝擊背部,認為可以按摩背部穴位養生,不過醫生提醒,這個動作可能養生不成反傷身,醫生說,水柱衝擊雖然不會造成外傷,但萬一使用不當,就像拿球棒用力往內臟敲,甚至造成主動脈像撕裂般劇痛,嚴重可能致死

醫生提醒,SPA水療雖然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按摩效果,但醫生強調,心血管疾病患者等血管脆弱的民眾,還是少碰強力水柱,以免造成反效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7/11/2svo5.html

標籤: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吃到飽減重法/吃進醣類 身體會分泌肥胖荷爾蒙

【摘自《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Ebe Kouji、江部康二 著,朱麗真 譯,商周出版】

大家聽說過胰島素這個物質嗎?

胰島素是在人體內工作的荷爾蒙之一,是人類活著所不能缺少的重要物質。胰島素有各種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將血液裡的葡萄糖,也就是血糖轉換成能量供身體使用,失去這個作用時將危及性命。當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無法正常作用時,就會罹患糖尿病。

只不過,這個重要的荷爾蒙也不能分泌太多。胰島素也有讓身體儲備脂肪的作用,過著會分泌過多胰島素的生活,人會越來越胖,因此胰島素又被叫做「肥胖荷爾蒙」。為什麼少吃米飯、麵包、麵食等的醣類就會瘦呢?關鍵就在這個胰島素‧肥胖荷爾蒙。因為,胰島素只在攝取醣類時會大量分泌

胰島素會在血糖變多時大量分泌,葡萄糖是醣類的一種,用餐吃下含醣的食物後,肚子會消化將它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進到血液後血糖值會升高,所以胰島素會登場。會讓血糖急速增多的只有醣類,脂肪以及蛋白質幾乎不會造成增加,胰島素只有在攝取醣類時會大量分泌,而吃下脂質以及蛋白質時幾乎不分泌

也就是說,飲食攝取越多醣類,身體會分泌越多的肥胖荷爾蒙,所以食用大量醣類的飲食型態,讓身體變得容易囤積脂肪、容易胖。相反的,只要少吃醣類,身體就不大會分泌肥胖荷爾蒙,所以減少醣類攝取就容易瘦下來。瞭解人體機制後,會知道這是很自然的原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2505



吃到飽減重法/限醣飲食的十守則

【摘自《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Ebe Kouji、江部康二 著,朱麗真 譯,商周出版】


我們提倡的減肥法是只要限制飲食醣類的簡單方法,接著要介紹該怎麼吃。首先,我將這個飲食法的特徵歸納為以下十點。

限醣飲食的十守則

一、魚貝、肉、豆腐、納豆、起司等,主成分為蛋白質及脂質的食品要確實攝取

二、盡量避免攝取醣類,特別是白色的麵包、白米、麵食以及零食、白砂糖等精製的醣類

三、主食最好是未精製的穀物,像是糙米、全麥麵粉等。

四、少喝牛奶、果汁等飲料,最好喝無添加物的豆漿、水、日本煎茶、麥茶、烘焙茶等。

五、醣類含量少的蔬菜、海藻、菇類等可適量攝取,水果少量就好。

六、要積極攝取橄欖油以及魚油(EPA、DHA),並減少攝取亞麻油酸

七、可以吃美乃滋及奶油,但要是無糖的美乃滋。

八、可以喝蒸餾酒(日本燒酒、威士忌、白蘭地等),但是釀造酒(啤酒、日本清酒等)少喝。

九、零食以及下酒菜要以起司、堅果類為主,適量就好,不可以吃糕餅以及水果乾。

十、盡量選擇不含化學合成添加物的食品。

我們稱它是「限醣飲食的十守則」,是限醣飲食的精髓,大家覺得如何呢?大概可以了解這是不吃主食,感覺只吃配菜,但是更顧及健康的吃法。如果能夠以此為準則選擇食物,吃的量沒有特別限制,只要不是極端的大胃王,可以吃到肚子飽了、滿意為止

食品的選擇也很簡單,只要知道並記得哪些食品的醣類含量高即可。在本書的最後,我們把應該少吃的代表性食品整理成表,請牢記。話雖如此,大部分的食品不需要記,都能很快知道它的醣類含量高,所以不難,只要避開主食的白飯與麵包、義大利麵等麵食,以及薯類、南瓜等蔬菜,和吃起來甜的食物就大致OK。

限醣飲食的準則是,每餐攝取的醣類總量要少於二十公克。食品的醣類含量請參考書末的表,不過它只是一個標準,不需要每餐斤斤計較,只要避開醣類含量高的食品就可以了。

跟計算卡路里不同,要注意的就只有這些,非常簡單,而且配菜的部分都可以自由食用。大家不覺得跟辛苦計算卡路里的方式不同,可以輕鬆持續嗎?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2507

標籤:



吃到飽減重法/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是這樣的…

【摘自《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Ebe Kouji、江部康二 著,朱麗真 譯,商周出版】

「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這種說法最近經常耳聞,聽起來似懂非懂的,醫學上是什麼意思呢?我來簡單為大家介紹。

首先,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是指會利用脂肪酸的身體。就像我們已經提到的,人體可以利用的能量有葡萄糖與脂肪酸兩種,吃下太多醣類,長期藉由飲食將葡萄糖大量送進血液,慢慢地身體不吸收脂肪酸,不需要吸收脂肪酸的時間越長,利用脂肪酸的機制會變差。

只要飲食不攝取過多醣類,一天當中總有機會用到脂肪酸,身體就會更懂得怎麼吸收。也就是說,葡萄糖大量存在血液的時間越短,我們的身體就越能夠燃燒使用脂肪酸,而且燃燒利用脂肪酸的機制越活潑,也有益燃燒使用葡萄糖的機制

不管吃的是什麼,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葡萄糖,即使不從飲食攝取最後會成為葡萄糖的醣類,身體還是有醣質新生作用,利用蛋白質製造身體所需最低程度的葡萄糖,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穩定製造。醣質新生作用會消耗能量,也就是在消耗身體的脂肪

但是經常攝取醣類,血液裡的葡萄糖經常增加,隨時提供最低程度的葡萄糖,就不會起醣質新生作用,因此身體消耗的能量變少,身體裡的脂肪不會減少。長時間穩定行醣質新生作用,從結果來看可以減去身體的脂肪。

加速消耗脂肪酸

藉由醣質新生作用製造葡萄糖

這是輕鬆減去體內脂肪的條件,也就是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

所以,脂肪容易燃燒的身體指的是,會消耗脂肪酸也會消耗葡萄糖的身體,飲食限醣之後就能獲得這種身體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2508



塑化劑DEHPVS.DBP

塑化劑DEHP風波引發民眾恐慌,專家今天表示,DBP塑化劑對生殖系統毒性較強,且國內孕婦尿液研究發現,DBP濃度比國外孕婦高;專家說,「事出必有因」,政府應徹底追查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受訪表示,根據成大曾在2007年發表於國外人類生殖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針對70多名孕婦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孕婦尿中的DEHP濃度是美國孕婦的12倍,DBP則為其5倍

林杰樑說,這次塑化劑DEHP風波找出為何孕婦尿中DEHP濃度比國外孕婦高,但值得憂心的是,為何連DBP濃度都比國外孕婦高,他認為「事出必有因」。

林杰樑說,DBP的對生殖系統毒性,比DEHP還要強,美國FDA規範每天每人每公斤體重DEHP容許量在0.02毫克,歐盟則規範DBP為每天每人每公斤體重容許量為0.01毫克,標準更為嚴格。

林杰樑說,若是DBP主要非用於起雲劑,那麼到底被用於何處?因此,他呼籲政府下一步應針對DBP徹查,找出DBP被當做何種用途

另外,他說,國外疑似檢驗到台灣的藥品也微量含有塑化劑,他呼籲政府也應該針對藥品徹查。100060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5/5/2ssfx.html

標籤: , ,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香港腳泡湯 染蜂窩性組織炎

一名23歲患有香港腳女性,泡湯後,左腳紅腫就醫,原來是傷口沒擦乾,導致黴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簡單說,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皮膚傷口的細菌感染,當細菌感染侵犯到皮膚的皮下脂肪層,因為皮下脂肪本身的排列方式就有點像蜂窩,所以這類炎症又稱為蜂窩性組織炎

常見症狀

局部出現紅、腫、熱、痛,同時也會有發燒、畏寒、全身倦怠、頭痛、關節痛等,若不及時治療,等到出現淋巴腺腫時,表示細菌已經侵入血液中,嚴重的話,甚至會引發敗血症而死亡。

治療方式

目前臨床上主要以抗生素治療為主,當傷口已經形成膿瘍就必須採外科手術的切開引流與傷口的擴創處理。

如何預防及傷口的基礎照護方式

蜂窩性組織炎發作前,通常是患部先有小傷口,如:蚊蟲咬傷、小擦傷、小割傷或是香港腳的皮膚龜裂,由於傷口容易被忽略,細菌由此傷口長驅直入,所以常被誤認為是無緣無故發生

若是較大的意外創傷,當然儘速就醫,可是對於不大不小的傷口,很多人只是隨便用一個OK繃貼起來了事,

若是以下幾種高危險群者就要特別小心:

●衛生習慣不好者。


●罹患香港腳、足癬患者。

●皮膚有傷口或曾經外傷、手術部位或拔牙者,以及罹患糖尿病有下肢潰瘍者。

●下肢循環不良者,如:靜脈曲張、淋巴切除者、水腫或皮膚炎。

●抵抗力差者。

傷口處理依次如下

●首先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

●適度的覆蓋,避面外界的細菌進入。

●局部冰敷,以控制炎症擴大,減輕疼痛。

●應保持周圍環境及雙手的清潔,如非必要,勿碰觸傷口,以減少交互感染的機會。

●避免飲酒,以防影響傷口癒合。

(作者為署立桃園醫院護理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5/78/2srxh.html

標籤:



「塑化劑」扼殺生機?!害精蟲跑得慢

塑化劑不僅可能讓小男生的生殖器變小、還會讓大男人精子跑不動!

國內一項調查發現,長期暴露在塑化劑DEHP工作環境中的男人,「暴露越久,精蟲跑得越慢!」有人精子活動力只剩正常人的四成,有學者懷疑,台灣生育率居全球之末,可能就是塑化劑惹禍

滿滿的飲料,讓人看得透心涼,炎炎夏日來上一口,過去總是台灣民眾最愛的享受之一,但現在爆發塑化劑風暴,許多民眾擔心自己早就不知道吃了多少致癌塑化劑下肚,現在國內還有一項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研究,說塑化劑會造成精子活動變慢,讓男生聽了大為恐慌。 這是一份針對新北市與嘉義縣兩家塑膠粒工廠,45名18到57歲男性勞工進行的調查,他們每天暴露在空氣中DEHP濃度平均23.7微克的環境當中,結果發現每天暴露在空氣中的DEHP濃度只要增加10微克,精子活動力就會下降2.3%,如果暴露濃度達到260微克,精子活動力就只剩下4成。

儘管精蟲活動力下降,不一定導致不孕,也不會影響性慾,但DEHP對精子造成的傷害,嚴重可能造成精蟲休眠,影響女性受孕,卻已經獲得實證,有學者就懷疑,台灣生育率居全球之末,很有可能就是塑化劑惹禍。

標籤:



學者點名 乳瑪琳有害心血管 膠原蛋白不如蛋

塑化劑風波尚未平息,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李寬容接受本報專訪指出,除了媒體報導常見的戴奧辛、福馬林、雙氧水等毒物,被業者蓄意摻入食物,民眾經常食用的「乳製品」和「保健食品」更應列為衛生署長期檢驗項目。他呼籲,消費者應學會自我教育,千萬別輕易被廣告矇騙,白白花掉大把銀子,卻把毒物吃進肚。

李寬容指出,俗稱乳瑪琳的固狀植物奶油,製造過程中會將部分天然的「順式脂肪酸」變成「反式脂肪酸」

民眾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選擇不含膽固醇的植物奶油取代動物奶油,殊不知效果恰恰相反

他分析,人類經過百萬年的演化,體內負責代謝脂肪酸的酵素只能辨識天然的順式脂肪酸。平時只要維持運動和控制飲食,自然就能排出體外。相反的,反式脂肪酸幾乎無法經由運動及正常代謝排出體外,只能沉積在肝臟或血管壁,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形成

除此之外,市面上價格不菲的各類保健食品,李寬容拍胸脯保證,多數動物來源的保健食品,例如膠原蛋白、生長激素等,根本不具生理活性,「營養價值比一顆雞蛋還不如」


他指出,一顆雞蛋如果經過孵化就會變成小雞,雞肉及羽毛由蛋白質構成、骨骼則由含鈣質的磷酸鈣構成。生物所需的養分都在雞蛋裡,民眾與其花大錢購買無用保健食品,不如直接吃雞蛋。

李寬容建議,食品安全標示絕對要重新規定,尤其是限制性的添加物,成份說明一定要符合消費者的理解程度。他舉例,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苯甲酸」,成分標示應仿照國外,以「苯甲酸(防腐劑)」標示,幫助消費者判定用途。

衛生署官員表示,乳製品及保健食品均屬一般食品,現已被列為跨部會聯合稽查小組定期檢查的範圍;至於反式脂肪酸,由於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確實很大,也早已列為強制標示的食品資訊。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5/4/2srno.html

標籤:



研究:抗雌激素降低乳癌風險 65%

(法新社芝加哥4日電)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抗雌激素藥「諾曼癌素糖衣錠」(Aromasin)「非常有希望」大幅降低停經後婦女乳癌風險達到65%

領導這項研究的哈佛大學醫學院葛羅斯(PaulGross)說,這項研究發現可能對形成乳癌有日益升高風險的婦女是一項突破。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大約130萬人得到乳癌,30萬人死亡。

葛羅斯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會議公布的這項研究結果說:「這項發現對潛在公共健康有重大的影響。」

由加拿大試驗團體NCIC CTG所領導的隨機第3階段試驗結果顯示,服用這種抗雌激素藥的停經後婦女,相較於只服用安慰劑的婦女,乳癌風險降低65%。

葛羅斯說:「雖然我們平均追蹤的案例迄今只有3年,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它不僅可以大幅減少乳癌風險,而且j副作用也降低。」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核准讓早期的乳癌病人服用這種抗雌激素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5/19/2ss0g.html

標籤: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生水隱藏致癌風險 餘氯含量恐傷健康

近來黑心飲料引發社會一陣恐慌,民眾對於飲食的安全格外擔憂,其實跟我們生活中最密切的水,同樣也存在致癌毒素。尤其是自來水中不易去除的餘氯,對於身體健康產生莫大威脅。

  為求過濾水質,不少民眾會選擇使用淨水機或是濾水器,但是市面上的淨水設備,雖然可以去除水中的雜質,卻無法分解水中的氯氣,因此具有除氯、除霉、殺菌的臭氧(O3)淨化方式,逐漸受到消費者注意。

  根據研究發現,水中的氯會和有機物化合產生三鹵甲烷(trihalomethanes),此生成物質具有致癌的危險,長期接觸恐會使人體發生腸癌、肝癌、高血壓、過敏、心臟疾病等症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尤其,當自來水在煮沸的過程中,三鹵甲烷的濃度就會隨溫度增加而升高,並於煮沸時達最高點,對於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目前在台灣自來水中仍無法達到生飲的標準,因此許多人家中都會加裝淨水機或是濾水器,為家人的健康把關,但水中的餘氯卻無法順利分解,還是會在煮沸過程中,生成有害的三鹵甲烷。

  現今已有其他消毒自來水的方法,像是臭氧O3殺菌法,已獲許多國家使用來處理自來水。臭氧不但能去除水中的餘氯,還具有高度的殺菌及漂白效果,是一種天然強力的氧化劑,可以隨時殺死細菌,分解排水系統中的臭味

甚至,洗手時也能消除雙手微量的細菌,對於清潔衛生更多了一層防護,因此有不少民眾會選擇在廚房水龍頭上加裝「臭氧合水機」來分解水中餘氯,並達到殺菌的效果,還能消除蔬果表面的殘存農藥。

  有道是「天然的最好」,飲食安全不僅要避免外界化學物質的侵擾,還要特別注意居家的飲水衛生,時時保障家人安全無虞的環境,也能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2/52/2slvi.html

標籤:



保鮮膜包油脂食品 恐含塑化劑

塑化劑風暴延燒,台北市議員簡余晏表示,家戶經常使用的保鮮膜及醫療用品,如果不正確使用,尤其接觸到油脂類食品,都有潛在塑化劑污染的可能,但市面保鮮膜都沒有加註使用上的警語。

衛署︰法規上路前 最好選非PVC

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副處長邱秀儀表示,目前中央沒有相關法規,會抽查市面保鮮膜,看塑化劑釋出量是否會危害人體,再研擬自治法規;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則指出,在規範上路前,民眾不妨選用非PVC材質的保鮮膜。至於在規範上路前是否另訂規定,將先聽取各方意見後若確實可行,衛署也樂見。

主婦聯盟、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與議員簡余晏、李慶鋒及陳建銘呼籲,為了避免塑化劑污染,衛生署應重新訂定更嚴格的保鮮膜包覆食品的規定,禁用「聚氯乙烯」的製造及販賣,以避免有毒的塑化劑滲入油脂食品內,或者因微波高溫讓油湯滲進有毒物質。

環團籲訂更嚴格包覆食品規定

簡余晏表示,儘管環保署在去年九月就曾預告,要訂定禁用PVC(聚氯乙烯)與PVDC(聚偏二氯乙烯)兩款含氯及塑化劑的家用保鮮膜,但卻訂出一○二年才實施的期限,這真是開人民玩笑。

環保團體也說,塑化劑具有「親脂性」,只要碰到油脂就容易溶出,民眾應該要避免PVC之類的保鮮膜,接觸到食物的油脂部分,不只是注意高溫。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昨舉例,研究團隊曾針對便利商店中微波爐周圍進行採樣,發現保鮮膜微波加熱後,微波爐出口空氣、周圍粉塵、周圍表面與微波爐內壁都可發現逸散出的「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其中又以DEHP濃度最高;空氣樣本中,則是DEP偏高。

他提醒,牛奶紙盒、便當紙盒中內側都有一層防水膠膜,加熱後都可能加速塑化劑溶出,不知不覺就吃進肚子裡,民眾若真想吃微波食品,最好回家拆除包裝後,以其他材質碗盤加熱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表示,目前塑膠製品依據材質分為七類,編號三號的PVC具有致癌性,編號一號的寶特瓶及六號的保麗龍製程中有苯的成分,他建議盡量不要用塑膠容器,如果真的必須購買,買標號二、四、五號的塑膠製品,比較安全。對此,衛生署已擬定包括保鮮膜等塑膠食品容器新規定,在瓶身外或包裝上都需要標示材質、耐熱溫度或耐冷溫度,提供消費者安全使用依據,預計最快明年上路實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2/78/2slos.html

標籤: ,



認識食物 血糖控制不失誤

63歲的李先生約3年前就懷疑自己「可能」患有糖尿病,但是卻一直沒就醫檢查,他的認知是:「我只要不吃糖就沒關係。」

雖然如此,他每餐都吃超過兩碗白飯,早餐也吃兩個大饅頭;幾天前,他覺得體力愈來愈差,體重更是直線下降;由於天氣炎熱,每天的喝水量都超過3000c.c.,小便也很多,可是他卻在馬桶上發現有螞蟻。

家人覺得李先生已經出現有「多吃、多喝、多尿」糖尿病的三個症狀,堅持一定要帶李先生到醫院檢查。

經血液檢查發現,李先生的飯前血糖已經飆高到500mg/dl,醣化血紅素是11.2%。醫師建議他開始服用降血糖藥,並到營養師門診接受飲食衛教。

李先生疑惑地問說:「我都沒有吃甜的東西,就連紅豆湯、綠豆湯也都只有加一點點糖,怎麼血糖會這麼高?」營養師詢問他的飲食內容,原來他不但飯、麵食類吃得多,又喜歡吃爌肉,晚餐後,又會泡茶吃點心,不是吃餅乾,就是吃油炸過的花生,澱粉類攝取過多。

營養師解釋:「米飯、麵食、饅頭都是澱粉,而餅乾、綠豆、紅豆也是,所以這些食物都會轉換成醣份,變成熱量,被人體吸收。過多的熱量會轉成脂肪儲存在身體中;依他目前的生活作息因勞動少,相對消耗的熱量也比以前少,所以血糖值才會一直居高不下。建議先從減少米飯攝取量開始。」

話沒說完,李先生急著說:「不行、我如果沒有吃兩碗飯會肚子餓。」營養師告訴他:「剛開始您一定會不習慣,建議您多吃蔬菜,尤其是高纖的蔬菜,白米飯可以改成糙米飯或五穀米,不但可以增加飽足感、防止便秘,又可以減緩醣類吸收;烹調方式也要採取低油,像清蒸、水煮、清燉都是,這些都有助於體重與血脂肪的控制。」

一週後,李先生複診檢測血糖,血糖值已經降到198mg/dl,當他再度回到營養師門診時說:「雖然還沒有很習慣您建議的吃法,但還會繼續努力。最重要的是,我終於知道原來不是『甜』的食物才會讓血糖升高;認識食物、吃對東西,我還是可以『享受美食』又獲得健康。」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護理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2/78/2slrd.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