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青光眼年輕化---電腦族避免在暗處看電腦


內容詳

標籤: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謹防青光眼,電腦族宜定期檢查眼壓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天氣寒冷也會影響眼睛健康。六十歲的葉女士眼睛劇痛,痛楚蔓延到心臟,還以為是心臟病,輾轉就醫才知是突發青光眼惹的禍。

「我差點自己害自己!」葉女士兩個月前左眼疼痛不已,先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醫師建議她先熱敷,並點眼藥水緩解看看。後來她劇痛到受不了,心臟也不舒服,到醫院就診時,眼壓已達五十八毫米汞柱(正常值在十到廿以下)。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葉太太有白內障而擠壓到眼內空間,加上天冷眼睛血管收縮,無法順利排出水分,誘發急性青光眼發作。

由於葉太太的青光眼已拖了一陣子,視神經已受損,雖經手術摘取白內障及做青光眼手術,視力只能回復到零點六。

呂大文指出,急性青光眼患者,平常一個月約有二到三個病例,但這個月已有六個病例就診,氣溫驟降是因素之一。

他解釋,眼睛睫狀體會分泌房水,維持眼球形狀和新陳代謝,一旦眼內血管收縮,房水無法排出,就可能使眼壓升高造成青光眼;一旦眼內血流不足,更會損傷視神經。

亞洲人因體型嬌小,眼睛空間小容易擠壓,易好發急性青光眼。西方人發生率約百分之一,亞洲人高達百分之卅五。

呂大文說,日前召開的亞太青光眼大會中,訂出急性青光眼治療指引,只要是女性超過五十五歲,有遠視一百度至四百度,身高在一百六十公分以下,就是高危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檢查;但近視族較少發生青光眼。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說,年長者常因眼睛隅角狹窄,一旦水晶體老化變成白內障,易膨脹擠壓眼內空間;而年輕人常看電腦,最好定期檢查眼壓。


全文網址: 眼壓飆升!天冷誘發青光眼 心臟跟著痛 - 秋冬養生秘技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9554#ixzz2EpWXeQxp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急性青光眼-誤當高血壓腸胃炎

醫師表示,急性青光眼好發在秋冬時節,若女性、60歲以上、160公分以下、遠視100到400度等條件符合,不明原因頭痛,應注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患者,易以高血壓症延誤治療

三軍總醫院青光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青光眼患者約占人口1.75%,估計台灣約40至42萬人患青光眼;國健局與健保局資料顯示,目前接受青光眼治療患者有26萬人以上,超過7成都是在70歲以前、5成在60歲以前罹患青光眼。

統計顯示,台灣人口的平均壽命是79歲,呂大文表示,大多數的青光眼治療時間都超過10年以上,還有長達20年以上的患者;有些患者很年輕,也包括小孩,患氣喘的小孩、家族史及高度近視者都會造成青光眼。

呂大文指出,青光眼可分為隅角開放性與閉鎖性青光眼;開放性屬慢性青光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好發在歐美人士;閉鎖性青光眼屬急性,突然發生,症狀包括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眼壓高及頭痛劇烈等,好發在亞洲人,治療方式以雷射為主。

一般民眾常將閉鎖性青光眼誤以為高血壓或腸胃炎,好發在秋冬並伴隨腹痛、頭痛、噁心等。呂大文表示,正常眼壓在20左右,發作時易讓眼壓高升到50、60,眼壓高易引起腹痛與高血壓是因為刺激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病人常因症狀描述不清而誤診

曾收治一案例是80歲女性,躺在急診室3天,以為是高血壓,但症狀都無法治癒,眼壓仍不斷升高,視力變差,後轉診就醫。呂大文表示,隅角閉鎖性青光眼若延誤治療或不治療,會導致失明。

呂大文提醒,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好發在秋冬,高危險群包括女性、年紀高於60歲以上、身高小於160公分、遠視100度到400度,若這4個條件兼具,又突然發生不明原因頭痛,應注意是否為急性青光眼患者。1001226

http://tw.news.yahoo.com/急性青光眼-誤當高血壓腸胃炎-043705729.html

標籤: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常看電腦眼痠頭痛 青光眼作祟

一名27歲女性上班族因眼睛痠痛、頭痛欲裂,經署立台中醫院眼科檢查竟是罹患青光眼,眼壓也飆高,醫師並警告「勿再長時間打電腦,否則眼睛可能有失明風險」。

台中醫院眼科主任朱雲華昨天表示,這名女性患者因工作關係,必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工作,下班後也會上網與朋友聊天。年初時患者開始覺得眼睛很容易痠痛、掉眼淚,至眼科就診時醫師說眼睛要多休息。經過半年,患者覺得眼睛痠痛的情形愈來愈嚴重,甚至還有頭痛情形,經檢查發現罹患青光眼。

朱雲華表示,青光眼是視神經受到永久性損傷的眼科疾病,嚴重者會導致失明;發病初期患者不容易察覺。視力受影響的狀況從視野兩側開始,也就是患者會看不見視野兩側的景物。常見於60歲以上、有家族史及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而近幾年臨床上發現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原因應與長時間使用電腦、眼睛過度疲勞有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672685.shtml

標籤: ,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維生素C對腦眼好處多

維生素C不只能養顏美容,還可以顧眼睛、護大腦。美國奧勒岡衛生科學大學研究團隊最近在「神經科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眼睛中的神經細胞需要靠維生素C才能發揮正常功能,大腦也需要維生素C,運作才會比較順暢。

研究作者亨里克‧格爾斯多夫表示,眼睛視網膜細胞需要「泡」在濃度較高的維生素C當中,運作才會正常。因為視網膜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環,因此維生素C對大腦可能也很重要。

大腦裡有一種特殊受體叫做「GABA型受體」,大腦細胞可以互相溝通,快速傳達訊息,就必須仰賴這種受體。「GABA型受體」有點像是大腦中的剎車,一旦大腦神經元太過興奮,「GABA型受體」就會挺身而出,抑制大腦神經元,以免神經元high過頭

眼睛視網膜細胞也有「GABA型受體」。研究人員發現,一旦抹去細胞裡的維生素C,「GABA型受體」就會開始怠工,不再發揮正常功能

視網膜細胞也算是一種大腦細胞,如果視網膜細胞需要維生素C才能正常運作,那表示大腦中的其他細胞可能也很需要維生素C,以維持正常功能。研究作者指出,維生素C是天然抗氧化物質,或許因為這樣才能保護受體、細胞,以免受體、細胞早夭。

格爾斯多夫解釋,當身體維生素C不足,大腦中的維生素C往往留得最久,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嚴重缺乏維生素C的壞血病患者常有憂鬱症,也許這就是大腦缺乏維生素C所造成。

研究成果未來說不定可以用來改善青光眼、癲癇。格爾斯多夫認為,飲食若富含維生素C,或可幫助保護視網膜神經,尤其是容易發生青光眼的族群,可能更需要多攝取維生素C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18/128/2v8j7.html

標籤: ,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青光眼之傷害為一種不可逆之變化

眼科醫師趙效明表示,對於青光眼可用點眼藥水、口服藥物、雷射或外科手術等方法來控制。但實際上只能針對眼壓加以控制來穩定病情,而非完地治癒。而青光眼之傷害為一種不可逆之變化,其視神經一旦受到傷害,就無法再回復。故以再多的方式來治療,均只是用來預防進一步的破壞並保存現有的視力

趙效明指出,以青光眼而言,大多以交感神經阻斷劑、副交感神經興奮劑、腎上腺素激導性催動劑、碳酸酐抑製劑、前列腺素等藥物來輔助治療,難免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眼藥水具有刺激性,會引起眼睛紅種、刺痛、視力模糊、頭痛等現象。甚至有些藥水會影響脈博心跳及造成呼吸不適等症狀,口服藥則會有手腳趾頭刺痛、麻木感、頭昏、食慾減低等不良反應。倘若使用藥物無法有效地去抑制眼壓,且視神經病變有持續惡化之徵兆時,則須考慮雷射或外科手術治療。

趙醫師呼籲,病患最重要的是控制眼壓,而要能得到良好控制必須了解其藥物的服用及日常生活的照顧。在居家護理方面,應避免拿重物,大力打噴涕、咳嗽、憋氣或倒立,且勿用眼過度及使情緒起伏過大,並減少吃刺激性之食物,如茶、咖啡、酒類與重口味的食品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0/128/2t1ik.html

標籤: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白內障VS.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老人眼睛疾病多,常見的視力模糊常誤以為是白內障,事實上,很多眼疾都會有視力模糊的問題,老年黃斑部病變就是其中之一,若拖到出血處纖維化,形成視網膜疤痕,就連治療的機會都沒有,可能導致失明

若未及時確診 嚴重會失明

彰化縣7旬王奶奶,1個多月前右眼視力突然變模糊,視力僅剩0.1,一開始診所醫師診斷為白內障,建議手術治療,但王奶奶想確認是否一定要開刀,又到署立彰化醫院眼科就診,醫師發現王奶奶不是白內障,而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造成她視力模糊的原因是因為眼球末端的網膜底下出血,不是水晶體模糊引發的白內障,治療方式要由眼球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讓出血處止血,並非置換人工水晶體,經對症治療後,視力由0.1進步到0.4。

****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不同

署彰眼科主任醫師張嘉仁表示,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4種眼疾發病起來都會視力模糊,嚴重時都會導致失明

不過,同樣是視力模糊,但模糊地方大不同,白內障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視野全面都模糊;青光眼是視野外圍模糊、視野中間正常;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視野中間模糊,且影像會扭曲變形,例如看直線卻變彎曲、圓點變曲線等

張嘉仁指出,一開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容易與白內障混淆,通常是因為病患向醫師抱怨的內容一模一樣,都是「目瞅茫、看不清」,病人不會進一步描述是全面都模糊?還是局部模糊?或是影像變形?

兩種眼疾好發在55歲以上年齡層相近,加上部份病患同時罹患白內障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發病位置在眼球前端的水晶體,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在眼球末端,一旦前端的水晶體模糊很嚴重,看不到後端情況,無法進一步做視網膜檢查,就可能發現不到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發病原因多,年齡、家族史遺傳、高血壓、高血脂、光線傷害(紫外線破壞視網膜)、抽菸、飲食習慣等是危險因子。

張主任呼籲,因為造成老年人視力模的原因很多,而白內障雖然是老人人發生視力模糊的眾多原因中最常見的,但仍不可把所有的視力模糊都當作是白內障,如果患者沒有接受仔細的眼科檢查就貿然接受手術,有可能在手術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的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如此一來不只視力沒有改善,甚至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張嘉仁建議民眾,平常多攝取青綠色蔬菜補充葉黃素,大熱天外出養成戴帽子、撐傘或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平常在家可做方格子測試,紙上畫如九宮格的方格子,方格子正中央畫圓圈,如果看圓圈模糊或圖像扭曲,就要再到醫院做瞳孔放大、視網膜檢查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09/78/2szkt.html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