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維生素D的重要性--補鈣更要補D

發現維生素D不僅是維生素或營養素而已,也已被證實是具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人體血液中一旦缺乏維生素D,就可能產生許多疾病。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維護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避免骨質疏鬆。此外,維生素D還有許多非骨骼健康方面功能,趙順榮藥師特別彙整以下多篇臨床研究,列出維生素D對健康的9大好處:
1) 預防骨鬆/
維生素D是骨骼發展必需營養素,骨質疏鬆患者、更年期女性、較少運動的上班族容易缺鈣,若同時缺乏維生素D或B群,還可能引起腰痠背痛等症狀。
2) 保護心臟血管/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推論,提高血中維生素D濃度至35ng/mL,可預防30%男性心肌梗塞。另一項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症,使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50%,如果曾經心臟病發作,且缺乏維生素D,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更高。
3) 降低癌症及腎友死亡率/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Martia Wolf 醫師和他的團隊研究發現,「洗腎病人」的血中維
生素D濃度比一般人低很多。而且腎臟功能低弱的病人,其轉化維生素 D的能力有可能會嚴重受損,研究又發現,有接受維生素D補充治療的病人,其死亡率比較低。
4) 嬰兒健康維持/
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2008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於2016年正式提出嬰兒營養的指引,純餵母乳有引起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的報告,為了維持嬰兒血清中維他命D的濃度,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IU口服維生素D。
5) 預防發炎/
臨床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於預防發炎有相當大的幫助,主要是抑制Th1誘發的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
6) 降低孕婦流產風險/
孕婦保持充足體內維生素D,可降低0.52倍子癲前症,0.36倍早產和0.4倍體重過輕發生。
7) 預防失智症/
失智症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美國華盛頓大學臨床進行前瞻性研究,證實維生素D可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8) 預防勃起功能障礙/
義大利米蘭大學的最新數據顯示,低水平的維生素D可能是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
9) 改善睡眠及減緩慢性疼痛/
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以協調神經系統,不僅減少睡眠障礙,而且預防和治療慢性疼痛的調節機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缺維生素D的10大族群要注意
趙順榮藥師表示,由以上臨床証據顯示,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但高達98%的人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不足,因有只要曝曬陽光就不易缺乏維生素D等迷思。然而曝曬陽光並不一定能穩定產生維生素D,防曬過度、使用防曬乳、季節、城市的煙霧、年紀等因素,都會影響維生素D合成效率。
趙順榮藥師指出,維生素D是否缺乏的唯一途徑是通過血液測試,正常值為30ng/mL以上。但也有以下10個危險族群要注意:(1)深色膚色;(2)容易疲勞、焦躁、抑鬱;(3)50歲以上;(4)體重超重或肥胖;(5)骨頭疼痛及慢性疼痛,例如走路時感到疼痛;(6)容易或經常生病、或經常頭痛;(7)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感染;(8)腎臟或肝臟疾病;(9)胃腸道疾病;(10)傷口癒合能力差。
3訣竅正確補充維生素D
1) 補充含維生素D的食物/
當無法透過曬太陽來合成足夠維他命D時,建議透過以下食物來補充維他命D,包
括高脂肪的魚類(鮭魚、鮪魚、鯖魚等)、菇類、穀物、優格、豆漿、雞蛋等,還有牛肝、起司、蛋黃等。
2) 適當日曬/
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是健康品質的關鍵,可以每天在陽光下曬15分鐘,不塗抹防曬


霜,讓手臂、臉部接觸到陽光,來提高維生素D水平,況且日常戶外活動也有許多對健康的益處。陽光及運動確實有幫助預防骨鬆,而且陽光轉換變成維生素D的UVB波長是290nm到315nm間,意即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間曝曬才較有效。
3) 補充營養輔助品/
有時生活無法安排日曬,且食物含維生素D量極低,仍必須靠營養品補充,才能到抗癌、降低心血管疾病、失智症、慢性疼痛等好處。如果您選擇維生素D保健食品作為補充劑,請先閱讀標籤,並確保其是否含有足量維生素D證明;選擇時注意是否為藥品級製造廠出品,並通過衛福部審查並取得正式許可證,加上通過第三檢驗機構認証的保健品,才能安心有保障。
國民健康署建議 維生素D安全攝取量上限為2000IU
建議成人每日攝取800至2000 IU,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第七版公佈,維生素D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上限量為2000IU。趙順榮藥師提醒,若有些疾病未達預期治療效果或無法診斷出原因,請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是否缺乏維生素D。補充維生素D的觀念,也是預防醫學知識的一環,循序漸進讓民眾重拾健康、活力人生。

標籤:



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維生素D」攝取不足易「老年癡呆」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身體包括大腦功能都有重要影響。美國羅格斯大學環境與生物科學學院營養學教授Joshua Miller表示:「雖然有人維生素D水準低,智力並沒有衰退;有人有充足的維生素D,智力卻衰減很快。但平均來說,維生素水準低的人,智力下降速度是充足的人的兩至三倍。」
這項長達8年的研究(2002年-2010年),研究人數382人,年齡範圍在60-90歲間,包括有正常認知、輕度智力衰退以及老年癡呆症的人。每年評估維生素D水準及智力水準,最終採取5年平均數。
研究發現,61%的參與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水準較低。然而服用太多的維生素D也是很危險的。超過60歲的人們應該向醫生諮詢服用維生素D藥片的相關事宜。
需要補充維生素補充劑的族群為已經得了黑色素瘤,或者住在太陽光照不充足的地方。Joshua Miller認為,我們應該進行更多這種類型的實驗,將會幫助我們確定維生素D補充劑是否可以用來減緩認知下降的速度,並預防老年癡呆。

標籤: ,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每日曬太陽20-30分鐘,活化身體維生素D


中國時報【黃天如╱台北報導】

艷陽高照人人避之惟恐不及,但其實每日適度日曬有助人體分泌維生素D,對增強免疫力有關鍵性助益。兒科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每天避開正午日曬20到30分鐘,人體就可增加1萬單位的維生素D,約相當5顆兒童綜合維他命的含量,且來源天然,也更實惠。

腸病毒疫情方興未艾,環境中其他各種細菌、病毒也無所不在,隨時都有可能攻陷小朋友的免疫防線,如何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讓家長傷透腦筋。
"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愈來愈多研究證實,維生素D是免疫力的關鍵指標之一,「血中維生素D濃度愈低者愈容易感冒,尤其在氣喘或慢性氣管阻塞患者身上更為顯著。」但現代孩子缺乏戶外運動,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很普遍。

黃瑽寧說,維生素D主要來自兩個來源,一個是補充牛奶、蛋黃、沙丁魚、肝臟、魚子醬及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另一個就是靠曬太陽,讓陽光活化皮膚上的維生素D,進而提升免疫力。

他建議,家長不妨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正午時段,每天帶小朋友到戶外接受20到30分鐘陽光的洗禮,時間到了再幫孩子擦上防曬乳,如此一來,就可補充維生素D,也不用擔心過多紫外線可能造成的傷害。

此外,最近很多家長也流行給孩子吃益生菌,為他們補充腸道內的好菌,減少腸胃道疾病。但黃瑽寧認為,與其花大錢買「益生菌」,不如給孩子吃「益生質」!

黃瑽寧解釋,所謂益生質其實就是益生菌的營養來源,因為益生菌原本就自然存在我們體內,所以,只要小朋友多吃全麥、糙米及菇類等富含益生質的天然食品,讓這些好菌持續有東西吃,腸道菌叢就能自然保持健康與平衡的狀態。

標籤: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維生素D 降男性心臟病發機率

(路透紐約27日電)

美國1份研究指出,充分攝取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的男性,心臟病發或中風機率,比攝取少量維生素D的男性來得低。

這份研究追蹤調查約11萬9000名成人長達20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Clinical Nutrition)。研究發現,每天攝取維生素D至少600國際單位(IU)的男性,心臟病發或中風機率,比每天攝取不足100 IU的男性降低16%。600 IU為每日建議攝取量

然而在女性當中卻沒有相同模式。此篇研究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系學者孫啟(Qi Sun,譯音)率領。

他寫道:「觀察顯示,攝取較多維生素D,和降低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女性則否。」

但孫啟和其他報告作者也表示,此發現不足以證明維生素D確實是男性患病機率降低的功臣。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包括魚類、蛋類、強化牛乳,和魚肝油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16/2u18q.html

標籤: , ,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欠維生素D血管硬梆梆

缺少維生素D,小心血管硬梆梆。美國研究發現,如果體內缺少維生素D,動脈會變得比較僵硬,血管比較無法放鬆,就算是健康的人,只要體內維生素D不足,血管彈性就會受到影響

美國艾默里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心臟醫學院年度研討會上發表一篇研究報告。研究顯示,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傷害血管健康,造成高血壓問題,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若能適量增加體內維生素D濃度,則可以幫助降血壓、改善血管健康

研究對象有五五四人,平均年齡四十七歲,身體狀況還很健康。這些人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都不一樣,研究人員運用血壓計、超音波儀器做實驗,測量、記錄他們血管放鬆的能力。

研究人員控制年齡、體重、膽固醇等變數後發現,體內維生素D較少的人動脈比較僵硬,血管功能也較差。研究人員指出,當一個人缺乏維生素D,會和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一樣,血管很容易出現功能障礙。

研究人員分析,維生素D可強化血管內皮細胞,讓血管周圍肌肉更強健,更有彈性

此外,維生素D也會減少血管緊縮素分泌,血管緊縮素是一種荷爾蒙,血管收縮素會讓血壓上升,也會調節發炎反應

維生素D攝取來源多半來自陽光、營養補充劑,有些營養強化食品,如牛奶,穀類食品等也有添加維生素D,少部分食物,如含有油脂的魚類也有維生素D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5/128/2p987.html

標籤: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維生素D幫助對抗氣喘

罹患氣喘的孩子最好適量補充維生素D。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美國國家猶太健康中心研究發現,氣喘病童一旦維生素D不足,氣喘症狀較多,類固醇用量也會增多。若維生素D足夠,氣喘病情較能獲得控制,這樣也能講少類固醇藥量

這項研究發表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JournalofAllergy&ClinicalImmunology)。研究人員丹尼爾‧希林(DanielA.Searing)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維生素D或許有抗發炎效果,作用類似類固醇,所以可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研究人員使用「25-羥基維生素D試劑」檢驗100位氣喘病童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這100位氣喘病童年齡最大為18歲。

研究發現,47%的氣喘病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17%的患者嚴重缺乏維生素D。氣喘病童體內維生素濃度普遍偏低。研究人員同時發現,過敏指數、皮膚測試反應等都和維生素D有關。體內維生素D不足者肺功能也比較差,患者用藥量較高

研究人員認為,或許是維生素D不足讓氣喘病情加重,導致患者必須使用多一點類固醇藥物。也有可能是維生素D直接干擾類固醇作用,維生素D過少讓類固醇效用銳減,患者需要增加類固醇用藥才能維持藥物正常療效。

研究建議,對類固醇有抗藥性的氣喘病童,以及對類固醇藥物反應不佳的氣喘患者或可考慮適量補充維生素D,幫助控制氣喘不適,改善氣喘病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6/128/24ja2.html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