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公園號"酸梅湯商標爭議終獲平反

「公園號」酸梅湯歐姓老闆的女兒歐德芳,目前擔任律師,她說父親開店五十多年,一九九六年才想申請商標,結果已被利朋公司搶先登記,她協助父親打官司,希望讓老字號的「公園號」名正言順。

歐德芳昨天受訪表示,公園號酸梅湯的負責人登記在母親名下,因爸媽年紀已大,不忍他們跑法院,是以妹妹歐德蕙名義提起行政訴訟。一開始,她還擔心對方提告,不准他們繼續使用「公園號」商標。

她說,等到利朋公司商標權期限屆滿,她就在兩年前提出申請,沒想到又有陳姓女子以個人名義申請「公園」商標,智慧財產局便以「公園號」與「公園」商標相似,不予准許,經濟部也駁回訴願。

當時父親一度情緒低落,直說為什麼別人可以使用「公園號」,等到對方不用了,他們卻不能用?更何況五十多年來,父親一直以「公園號」的店名經營酸梅湯生意,卻始終得不到一個「正牌」的感覺。

歐德芳說,她協助父親向智慧財產法院提出行政訴訟,很感激法院在瞭解他們是經過長期使用,本身已具相當知名度,並非攀附他人名氣;而且,所經營的公園號酸梅湯也不會與他人混淆,屬於善意提出商標申請,判決勝訴。

她表示,現在獲得法院支持,父親相當高興,等待這麼久,期待智慧財產局重審、做出處分,讓「公園號」酸梅湯能夠正名。

【2012/04/01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這一戰…律師女兒為父 偏房變正牌 | 公園號商標爭奪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6999807.shtml#ixzz1qlZOT9k0
Power By udn.com

標籤:



醫療糾紛判賠參仟萬,醫界聲援

曾收治「人球案」邱小妹的梧棲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明鍾,因車禍病患醫療糾紛,日前被台中高分院宣判,醫院與李明鍾等三名醫師,要連帶賠償三千多萬元。此判決引發神經外科醫學會高度反彈,今將召開記者會聲援李明鍾。
台中市民陳仁傑七年前發生車禍頭部受重創,經醫師手術後全身癱瘓、雙眼全盲,家屬請求損害賠償,一審判決童綜合醫院及三名醫師賠償兩千八百餘萬,兩造不服均提起上訴,二審查出醫師未在手術後放置腦壓監測器,致陳全身癱瘓,判決醫院及三名醫師賠償三千兩百多萬元。

李明鍾出庭時表示,陳仁傑手術前昏迷指數四分,「如果把醫師當成肇事者處理,以後醫師該怎麼辦?」

九十四年九月間,陳仁傑車禍送童綜合醫院,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顱內出血,由主治醫師李明鍾做硬腦膜外血腫清除術後,再由醫師呂志明、李傳輝照顧,三天內,昏迷指數從恢復八分,又下降至五分,家屬見狀轉院,昏迷指數降至三分。

陳仁傑家人不滿童綜合醫院、李明鍾等三名醫師疏失,致陳腦部右側出血量,擠壓至左側,腦部持續累積血塊,造成二度腦創傷,致其腦部細胞壞死而左側癱瘓,雙目失明。

經陳父陳福德提起損害賠償,一審法官認為,醫師未積極追蹤腦壓變化,直到他陷入昏迷還有血塊未清,導致陳成為植物人,認定醫院及醫師有過失,判賠兩千八百餘萬元。

童綜合醫院及三名醫師不服提起上訴,而陳父也以兒子喪失工作能力等,要求提高賠償金額,雙方均上訴。

法官查出,醫師李明鍾、呂志明、李傳輝,於病患陳仁傑的昏迷指數及瞳孔變化持續惡化之際,均未注意應進行第二次電腦斷層掃描,或採取其他積極監控腦壓的治療措施,造成陳嚴重腦部損傷原因,自應負共同侵權行為之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連帶賠償三千兩百餘萬元。

中華民國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欣榮指出,他尊重法院判決,但腦部外傷狀況、傷勢很複雜,該不該放置腦壓監測器?何時該放置?都有一定流程規範,法官裁決時,應納入醫學會專家意見,才能做最合理審判。

神經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承圭表示,這起醫療事件發生在九十五年,但法官卻引用九十六年制定出版的「嚴重腦外傷臨床治療指引」內容來判決,醫療有許多不確定性,所以指引都採「建議」,並無「強制」該怎麼做,他認為法官不該溯及既往。

全文網址: 醫療糾紛判賠3千萬 醫界聲援 | 醫判賠天價惹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6999804.shtml#ixzz1qlV0UTUR
Power By udn.com

標籤:



花生過敏症元凶找到了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台灣長庚醫療團隊近日發現台灣花生過敏症元凶。長庚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研究團隊指出,有些兒童接受過敏原檢測發現,身體對花生呈現過敏陽性反應,但不見得都會出現過敏症狀。在台灣,花生真正容易引起過敏症狀的成分為「Arachis Hypogaea 2」(Arah2)蛋白。

葉國偉主任表示,花生含有許多成分,並非所有成分都會造成過敏反應,也不是所有成分都會引起過敏症狀,有些成分雖然會讓過敏測試呈陽性反應,但卻很少引發症狀。較會引起症狀的花生成分為「Arachis Hypogaea 2」等重要成分。

台灣兒童接受花生過敏測試,大約有七%呈現陽性反應,但實際出現花生過敏症狀者卻非常少。

研究人員以二十九位學齡前兒童為研究對象,這些兒童接受花生過敏測試都是陽性反應,研究人員以花生中的Arachis Hypogaea 1、2、3、8、9成分作測試,看看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對上述花生成分是否會產生反應。研究人員也以問卷調查兒童是否出現花生過敏症狀。

研究結果發現,花生成分Arachis Hypogaea 1~3最常引起免疫球蛋白IgE出現變化,而且這種現象往往持續二十個月以上,較不容易隨時間遞減。花生成分中,以「Arachis Hypogaea 2」最容易引發臨床過敏症狀。

葉主任補充,台灣人對花生過敏者不多,多半對蛋白、牛奶較容易起過敏反應。過敏症狀包括蕁麻疹、嘴巴腫,嚴重甚至導致低血壓、氣管收縮、肚子痛、休克等,家長若懷疑自己的孩子對某些食物過敏,最好找專業過敏科醫師評估、診斷,一旦檢驗結果為陽性,也不要過於緊張,可接受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哪一種食物成分造成過敏。

研究成果已發表於二十三日線上版「微免與感染雜誌」(Journal of Microbiology、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花生過敏症元凶 找到了 - 醫藥新知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0677#ixzz1qi7lJZdm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10類食品營養成份上網可查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想要吃得健康不要胖,熱量和營養可得斤斤計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即日起,提供民眾10大類、1333多項食品營養成分查詢,只要上網鍵入關鍵字、數量,熱量、營養素就一目了然。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這項食品營養資料庫民國81年建立,由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及屏東科技學院共同執行,將民眾普遍食用的食品分18大類,提供醫學研究、臨床照護、團膳設計及食品加工參考,更提供民眾查詢。
此次上線的食品資料包含穀物、澱粉、堅果、蔬菜、水果、藻類、菇類、豆類、肉類及魚貝類等10大類食品,每種食物都有膳食纖維、維生素、鎂、鉀、鈉等多達90種的營養素分析。

食工所檢驗技術研發及服務中心主任傅偉光說,蛋類、乳品類、油脂類、糕餅點心類等其他8大類營養素資料庫,預計最快今年底完成上網。食品營養成分查詢網址為http://consumer.fda.gov.tw/Food/TFND.aspx?nodeID=178。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被毒蛇咬傷用橡皮筋綁住指頭可能反遭截肢

清明時節,各山頭湧入掃墓民眾,動輒有人被蛇咬。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右腳踝被眼鏡蛇咬傷,傷口腫脹壞死,差點截肢保命。還有名男子遭龜殼花咬傷右手指,傷口又深又腫,輾轉到台中榮總才緩解。毒物科醫師毛彥喬表示,毒蛇冬眠乍醒,毒液累積量大,要趕快送醫施打抗毒血清,但如果綁住指頭,反而可能要截肢。 (寇世菁報導)

台中榮總急診部毒物科醫師毛彥喬表示,榮總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至少有四百例蛇類咬傷個案,以四到九月最常見、中台灣又以眼鏡蛇咬傷最多。清明時節,各山頭湧現掃墓人潮,掃墓驚蛇,被蛇咬傷時有所聞。最近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右腳踝被眼鏡蛇咬傷,傷口腫脹壞死,以為必須截肢保命,到院時十分沮喪,醫師注射抗毒血清,兩天後緩解腫痛,一個月後恢復正常,不必截肢。還有名三十多歲男子,遭龜殼花咬傷右手指,傷口又深又腫,看得到毒牙痕跡,輾轉到台中榮總,也是施打血清後緩解。毒物科醫師毛彥喬指出,今年氣候異常,三月冷颼颼,最近才回暖,毒蛇冬眠乍醒,毒液累積量大,患者被咬後,傷勢看來比較嚴重,但施打抗毒血清後,都會明顯緩解。

醫師提醒,蛇類不會無緣無故攻擊人類,通常被驚擾,才會發生咬傷事件,呼籲民眾到山上掃墓時,穿著厚長褲,在草叢活動前,最好以棍棒先攪動,也不要以手碰觸不明洞穴或磚塊底下,確保安全。萬一不幸被蛇咬,千萬不要做不當處置,醫師說,常有人被蛇咬傷後,以橡皮筋綁住指頭,防止毒液擴散,或用嘴巴試圖吸出毒液,甚至對著傷口噴酒,以為可以殺菌消毒;毛彥喬表示,台灣毒蛇約二十多種,蛇毒以一根指頭承擔,當然比整個身體承擔來得嚴重,綁住指頭,反而可能保不住被咬傷的指頭,因此這些武俠小說或電影裡被毒蛇咬傷急救的情節,統統不正確,呼籲民眾,最好的作法就是立即就醫。

 

標籤:



豆漿過量易長子宮肌瘤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愛喝豆漿的女性注意了!一名女子為了養生,天天喝豆漿,結果想養生、美容不成,長期下來反而因為攝取太多雌激素,導致體內長了3公分的子宮肌瘤。

不少民眾習慣在早上起床喝杯香濃豆漿,但小心千萬別過量。高雄一名33歲的陳小姐就是因為習慣每天喝豆漿,一天至少喝上1500到2000c.c,把豆漿當作水喝,沒想到這個飲食習慣,卻造成她不孕的體質。

婦產科醫生表示,豆漿裡面有著豐富的大豆異黃酮、植物雌激素,是非常好的營養品,但對體質比較敏感的人,豆漿喝過量,又愛吃豆類製品、山藥,更會加速導致雌激素在體內累積的量,誘發肌肉纖維增生的機會。

據《中視新聞》報導,高市阮綜合醫院不孕症醫師李永全建議,只要適量飲用,豆漿一天不要喝超過2杯以上,基本上沒有問題。

標籤:



吃辣椒有益心臟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吃辣椒有益心臟健康?香港中文大學動物實驗發現,辣椒素可以降低膽固醇,讓身體更能分解、排出廢棄物。辣椒素也會抑制基因活動,使控制動脈血管收縮的基因不再那麼活躍,這樣就能讓更多血液通過血管,對心臟大有好處。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第兩百四十三屆美國化學學會全國會議、博覽會。

辣椒辛辣來源就是辣椒素。辣椒素已用於醫學用途,像辣椒貼布就能幫助抑制某些疼痛。過去研究認為,辣椒可以幫助降血壓,減少膽固醇濃度,並減少血栓發生。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食品與營養科學組教授陳振宇發表這項研究,他表示,研究更證實辣椒中的一些化合物可促進心臟健康。研究發現,辣椒素等物質會影響基因,並透過其他管道影響血脂濃度,讓血管更健康。

不過陳振宇教授提醒,雖然辣椒有諸多好處,但不鼓勵民眾吃太多辣椒,最重要的是要均衡飲食。辣椒絕不能取代藥物。

研究團隊以倉鼠做實驗。研究人員餵倉鼠高膽固醇食物,然後將倉鼠分成幾組,一組飲食沒有加辣椒素,其他各組則是在飲食中添加劑量不等的辣椒素。

研究人員也發現,辣椒素除可降低整膽固醇濃度,也會降低「壞膽固醇」濃度。倉鼠食用辣椒素後,而「好膽固醇」值沒有受到影響。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吃辣椒 有益心臟 - 飲食停看聽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0475#ixzz1qW6PjClG
Power By udn.com

標籤:



團購網大整併,進入三國時代

團購網進入「三國鼎立」時期,前三名占去80%團購市場。

圖/17Life提供團購網告別百家爭鳴,日前糯米網發表聲明退出台灣市場,似也預告今年團購網將正式進入Groupon、GOMAJI與17Life的三國鼎立時代。

近兩年興起的團購網熱潮,因建置平台門檻低、商品交易單純,加上短時間內就能募集大量資金,團購網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成立,連大陸團購業者拉手網與糯米網也風光來台開站搶市,光是去年就有多達40家團購網;但經去年一整年市場檢驗,台灣目前團購網僅剩1家左右。

其中前三名Groupon、GOMAJI與17Life就瓜分80%市占率,業績仍蒸蒸日上,GOMAJI更喊出今年營業額將叩關10億元;對照三名之外業者,排名第五的糯米網已宣告不再提供團購服務,拉手網更直接賣給台灣經營者,陸資的團購網等同全面棄守台灣市場。

GOMAJI今年全力開發旅遊與宅配市場,更喊出10億元年營業額的目標。

圖/GOMAJI提供排名敬陪末座的yam揪便宜近來已準備轉型,業者坦言月營業額相較去年同期已下滑3成,近來開始精簡商品檔次,準備轉型以在地農產或二手精品為主。

前三名團購業者為求網站不可取代性,也發展出不同加強策略。GOMAJI今年全力開發旅遊與宅配市場;旅遊商品客單價高,一檔銷售就可達百萬元,宅配商品去年底開設宅配頻道後業績也竄升。美食團購券常見「訂無位」客訴爭議,GOMAJI開發「預約系統」服務,消費者買團購券後,可至GOMAJI網站填入序號與手機號碼,就能勾選用餐日期、時間等,不需再打電話至餐廳認訂位時間。

17Life本月開發高單價「PiinLife.品生活」專區,賣高檔料理與精品,精選ANNA SUI、Paul Smith等品牌的眼鏡、香水與保養品。,

全文網址: 團購網大整併 進入三國時代 | 消費櫥窗 | 消費流行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ASHION/FAS8/6993154.shtml#ixzz1qW4pgFqw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火鍋湯有害健康?

很多人聽說││火鍋湯中有毒物不能喝;有人問││什麼時候不能喝呢?剛煮的也不能喝嗎?煮久的湯一點都不能喝嗎?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讓數據說話。

國內的研究論文報告指出,測定四種廿四鍋火鍋湯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測定時共採集四個點的資料,即開始吃的時候,以及涮各種食品後卅、六十和九十分鐘時。

測定結果發現,隨著測定時間的延長,涮鍋湯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持續上升。到九十分鐘用餐結束的時候,酸菜鍋底的湯上升倍數最多,為九.八三倍,海鮮湯也較高,為七.○六倍。骨頭湯底和鴛鴦湯底上升幅度小一些,分別為二.八八和三.○五倍。

衛生局指出,從亞硝酸鹽含量來看,開始時的底湯濃度相差不大,在一.三︱一.八mg/L之間。但隨著涮鍋時間的延長,亞硝酸鹽含量差異越來越大。酸菜底湯量高達一五.七三mg/L,海鮮湯也達到一二.七○mg/L。

所以說,煮的時間太長的涮鍋湯不利健康,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亞硝酸鹽是一種普遍及強烈毒性的致癌物質。食物中的亞硝酸鹽,最主要會引起腸胃道及肝臟的癌症。

衛生局提供「火鍋愛好者」幾個建議││不同湯底在涮鍋之後的亞硝酸鹽含量差異很大,以本身含亞硝酸鹽的酸菜和海鮮做底湯時,亞硝酸鹽含量特別高。相比而言,清湯、骨頭湯、鴛鴦湯等比較安全。

涮的食品不同,涮鍋後湯的危險性也不同。涮酸菜、海鮮類高亞硝酸鹽的食品之後,喝湯時應更加小心;湯不宜在涮鍋結束的時候喝,涮鍋後半小時內喝最放心。

吃火鍋時,多配合新鮮蔬菜,可以減少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類致癌物的危險,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強致癌物的作用。蔬菜不宜久煮,最好能早一點放入湯中,而不是等湯裡亞硝酸鹽含量已經很高的時候。

標籤:



普洱茶易致癌?

不少民眾喜歡喝普洱茶,甚至願意花好幾萬元買「老茶磚」,不過大陸命理師李建軍,日前在他的微博上發文說,「喝普洱茶最快致癌」,因為含有黃麴毒素,真是這樣嗎?國內毒物專家提醒,極少數「發霉的」普洱茶,可能含有黃麴毒素,會影響肝腎功能,建議民眾,普洱茶要保持乾燥,不要喝第一泡茶湯比較安全。

茶行業者廖明宗:「一般第一泡(普洱茶)已經沖掉。」

喝普洱茶要注意,第一泡茶湯最好倒掉別喝,把可能孳生的黴菌沖掉,大陸命理師李建軍甚至在微博發文說,喝普洱茶最快致癌,因為讓普洱茶發酵的微生物含有黃麴毒素。

真是這樣嗎?國內毒物專家認為,有極少數的普洱茶如果保存不當導致發霉,確實有可能越喝越傷身。

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黃麴毒素會傷害我們的免疫力,造成我們慢性肝炎,甚至長久下來會有肝硬化,導致肝癌的可能性都會增加,所以假如你要食用普洱茶,一定購買的時候要注意,聞聞看,到底有沒有茶香味。」

普洱茶不是不能喝,而是要用對方法,茶行建議,普洱茶屬於重發酵,必須乾燥保存,室溫要控制在12度以下,外觀目測不能有白色的發霉跡象。廖明宗:「保存很重要,有發霉的話會有白點。」記者:「像這個呢?」廖明宗:「這個就很完整,有沒有,如果有發霉,摸起來會有濕潤的感覺。」

不少民眾就愛普洱茶的熟味,入喉醇厚回甘,甚至為了追求老茶磚,願意花上萬元台幣,就為了那股淡淡的霉味,從醫學角度來看,想安心的喝普洱茶,先慎選茶葉倒掉第一泡茶湯,比較衛生。

標籤:



找到東亞族群第二型糖尿病基因,有助醫助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垣崇及中國醫藥大學教授蔡輔仁、台灣大學教授莊立民率領研究團隊所參與的「亞洲遺傳流行病學聯盟」 (AGEN),長期從事第二型糖尿病統合分析研究,發現東亞族群特有的第二型糖尿病相關基因,提供未來醫藥研發一個重要的平台,也為愈來愈多的糖尿病患帶來一線新希望。

這項跨國研究的規模非常龐大,共採用1萬8817人的全基因體掃描資料,另以1萬417人的基因資料電腦驗證,最後再經2萬5456人的基因樣本進行全新驗證;最後進而找到8個東亞族群共有的第二型糖尿病相關基因,其中的GLIS3、PEPD、FITM2-R3HDML-HNF4A 這3個基因,是先前歐美研究團隊已發現的基因,至於KCNK16、MAEA、GCC1-PAX4、PSMD6及ZFAND3,則是全新發現的5個基因。

這些糖尿病相關基因中,GLIS3是一個與胰腺β細胞發育和胰島素表現有關的基因, KCNK16基因可能和調控血糖胰島素分泌有關,兩者對控制血糖濃度和胰島素的代謝平衡至關重要。

因為人體主要是經由胰腺β細胞來調控血糖濃度,用餐後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分泌隨之升高,空腹時胰島素分泌則受抑制。透過對這兩種基因的了解,未來可進一步研發新藥,進而調整胰腺β細育和胰島素分泌,有助改善糖尿病。

「亞洲遺傳流行病學聯盟」是由多個亞洲研究團隊於2010年所共同發起,其目的是集合數萬人跨種族的全基因體掃描資料,利用大樣本的優勢,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遺傳病症,進行綜合個別研究數據的統合分析,期望找出更精確的致病基因。研究論文日前刊登在重量級的「自然遺傳期刊」(Nature Genetics)。

全文網址: 找到東亞族群第二型糖尿病基因 有助醫治 | 治糖尿病新發現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6992001.shtml#ixzz1qP1tPyaw
Power By udn.com

標籤:



新抗體薬物可望治療七種癌症

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能幫助免疫系統摧毀癌腫瘤的藥物。這種藥物用在乳癌、腸癌、攝護腺癌、卵巢癌、腦癌、膀胱癌與肝癌這7腫癌症上能奏效,且先前研究證實,它也能用來對抗部分血癌。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說,如果提早投藥,這種藥物甚至能治癒癌症。

這種抗體目前只在老鼠身上試驗過,不過研究人員希望能在兩年內使用在人類身上。

這種藥物的功效主要是針對CD47蛋白質,CD47蛋白質大量存在癌細胞表面。這種蛋白質可防止癌細胞被名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包圍吞噬。

這種藥物會掩蓋「不要吃我訊號」,讓免疫系統攻擊癌症,這是許多研究人員追求好幾十年的目標。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細胞與老鼠所做的試驗證明,這種新藥可對付許多癌症,而且副作用很少。針對植入人類腫瘤的老鼠投以這種抗體,可讓腫瘤變小,在某些案例上,甚至讓腫瘤消失。

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又說,這種藥物能「大大」增加存活率。

加州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魏斯曼(Irving Weissman)博士說:「在我們的試驗中,攔截『別吃我』訊號,可抑制老鼠體內幾乎所有人類腫瘤的生長,而且毒性很低。」

他說:「這明確顯示,在人類癌症治療上,CD47蛋白質是適當且極有希望的目標。」

魏斯曼博士指出,用在小腫瘤上,這種藥物「可能治癒」,不過他強調,對某些老鼠來說,卻毫無效果。

他又說,如今有足夠證據,可迅速邁向審慎人類試驗。

不過,現在還需要大量證據,證明這種藥物既安全又有效,意味要讓藥物廣泛使用,還要大約十年時間。

獲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資助的免疫學專家艾希頓芮卡德(Philip Ashton-Rickardt)教授說,這項研究可發展出新療法。

他說:「有些癌細胞能抵抗諸如化學療法與放射療法等傳統療法,這種療法可能用來對付這些癌細胞,尤其令人深感振奮。」

他說:「不過,要驗證是否對患者有利,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

全文網址: 新抗體藥物 可望治療7種癌症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990679.shtml#ixzz1qP0ckanD
Power By udn.com

標籤:



運動受傷,冷敷還是熱敷

【台灣新生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運動雖然有益健康,但運動傷害的風險可不少。林書豪於昨(二十七)日因左膝痠痛無法上場比賽,台灣之光王建民更於日前因為守備造成左腿拉傷,確定與大聯盟開幕戰無緣。運動傷害無法避免,萬一發生時到底應該先冷敷還是熱敷?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提供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患部摸起來有熱熱紅腫的情況就應該先用冷敷。

謝霖芬主任表示,冷敷的作用在於可以使血管收縮,使血液的速度放慢,所以可以降低代謝的速度,對於一般扭傷發炎,冷敷可以達到止痛的效果。

謝霖芬主任建議,冷敷一次以二十分鐘為宜,同時應注意避免凍傷。

熱敷的原理剛好相反。謝霖芬主任表示,冷敷使血管收縮,降低血液循環,熱敷則是使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因此一般運動傷害如果消腫止痛後,通常都會以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

一般而言,冷敷對於急性運動傷害具有止痛和消除腫脹的效果,而熱敷則可放鬆肌肉,對於慢性發炎傷害較有幫助。因此,包含林書豪、王建民等NBA及MLB選手,受傷後都是先進行冰敷。這也是為甚麼MLB投手投完球下場後都要立即進行冰敷的道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運動受傷 冷敷還是熱敷? - 小心運動傷害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80279#ixzz1qOzUIPFG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濫用鼻噴劑易導致薬物性鼻炎

大陸沙塵暴來襲,又是賞花季節,讓許多過敏性鼻炎患者苦不堪言。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黃立心提醒,濫用鼻噴劑使鼻腔血管反覆收縮,容易導致藥物性鼻炎,藥物劑量會逐漸加重,如果停藥症狀更會反彈,變得更嚴重。

小兒過敏專科醫師黃立心表示,治療過敏性鼻炎多半使用抗組織胺、鼻血管收縮劑、類固醇等,合併細菌感染就需要用抗生素。預防過敏性鼻炎發作,除了遠離過敏原、戴口罩外,現在還有一種天然植物性纖維素粉末可幫助保護鼻腔黏膜。

黃立心解釋,這類天然性纖維素粉末並非藥物,主要是在鼻腔形成保護黏膜,以物理性原理阻隔過敏原入侵,像「隱形口罩」一樣。

鼻過敏很不舒服患者也可以考慮搭配使用淨鼻器清洗鼻子,但最好不要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滲透壓與細胞不同,水份容易往細胞跑,反而會讓鼻腔變得更腫脹,症狀更加劇;建議使用海洋噴霧水、生理食鹽水等,較不會引起鼻腔腫脹。

標籤:



防牙周病從正確使用牙缐䦕始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7日電)

牙周病專科醫師今天表示,國人普遍沒有養成清潔牙縫習慣,是罹患牙周病的主要原因。防治及牙齒保健需養成餐後刷牙習慣外,牙縫清潔也很重要,早晚也需用牙線各清潔一次。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資料顯示,有9成40歲以上民眾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18歲以上成人也有5成有牙周炎徵狀。

一份針對國人牙縫清潔行為大調查顯示,7成受訪者有固定清潔牙縫的習慣,但在有效問卷中只有千分之6民眾牙縫清潔頻率及方式是完全正確,包括餐後刷牙並用牙線清潔牙縫2次,使用牙線時應由下而上輕刮牙齒表面,每清潔一個牙縫就要更換一小段牙線。

調查也指出,只有千分之5牙齦炎患者牙縫清潔行為完全正確,為何多數民眾忽視牙縫清潔呢,「牙縫清潔耗時」及「現有工具使用困難」是民眾缺乏清潔牙縫習慣的原因。

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表示,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7成民眾認為,只有牙齒卡菜渣時才需清潔牙縫,且多數人會使用牙籤,卻沒有用牙線,即使用了牙線,也未必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方式。

他說,沒有養成清潔牙縫習慣,是國人牙周病罹患的主因。齒縫死角所累積的污垢、牙菌斑,會加速牙周病惡化,光靠勤刷牙、牙籤是不夠的,然而,牙菌斑黏性很強,需使用牙線才可能去除,並避免牙周組織受侵蝕而發炎產生病變。1010327

標籤: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黃豆及葡萄乾有助降血壓

(法新社芝加哥25日電)

兩份今天在美國心臟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會議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攝取葡萄乾和黃豆有助預防高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疾病的關鍵風險因子。

在1份研究中,研究對象為46名血壓稍高的前期高血壓患者,他們每天分3次各攝取一把約60顆的葡萄乾,持續數週後,試驗者的血壓數值降低。這份隨機的臨床試驗是首份正式評估葡萄乾效益的研究。

研究人員不確定何以葡萄乾有這項功效,不過他們認為葡萄乾豐富的鉀含量可能是主因。

路易斯維爾代謝與動脈粥狀硬化研究中心(Louisville Metabolic and AtherosclerosisResearch Center)醫學主任貝斯(Harold Bays)領導這份研究,他說:「葡萄乾含鉀成分高,向來已知鉀能降低血壓。」

他說:「葡萄乾也是很好的抗氧化膳食纖維來源,膳食纖維能降低血管硬化風險,也就能降低高血壓風險。」

另外1份針對攝取黃豆有助降低血壓的研究始於1985年,對象為5100多名18至30歲的白種與非裔美國人,研究根據試驗者自陳的飲食習慣數據。
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天攝取不到0.33毫克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的試驗者,每天攝取2.5以上毫克的民眾收縮壓明顯降低,平均能降低5.5毫米水銀(mmHg)。大豆異黃酮是黃豆的主要成份。

根據研究建議的日常攝取量,對多數人來說都不難達到:1杯豆漿就有22毫克的大豆異黃酮,是能達到見效毫克量的10倍。

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ColumbiaUniversity's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畢業醫學生李察遜(Safiya Richardson)領導這份研究,她表示:「這項研究充分顯示,年輕的非裔與白種美國人只要攝取適度大豆異黃酮,就對血壓有好處。」

李察遜表示,對於高血壓前期患者,要避免惡化成高血壓,攝取黃豆是個方法,甚至可能避免服用藥物。(譯者:中央社陳怡君)1

標籤:



患骨鬆,小心壓迫性骨折

【台灣新生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骨質疏鬆症的患者要小心了,您也是壓迫性骨折的高危險群。醫師呼籲應注意鈣質補充,多運動,避免壓迫性骨折找上門。

新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李宜勳表示,所謂壓破破性骨折是指脊椎因外力或其他因素,而造成骨折的情形。由於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質密度較低,因此是壓迫性骨折的高危險群。

李宜勳醫師表示,壓迫性骨折多半發生於胸部及腰部,這是因為該處脊椎承受的壓力較大,女性因為停經後骨質密度流失,因此壓迫性骨折的機率較男性大。

治療壓迫性骨折患者多半會先採取保守療法為主。書田診所物理治療中心組長蔡佩玲表示,由於壓迫性骨折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因此在治療上多半都會先以背架支撐,治療時間看病情而定,通常會持續三個月。

由於脊椎因骨折而造成壓迫崩塌,因此注射「骨泥」是一個迅速有效的治療方式。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表示,可以將骨泥想像成醫療用水泥或凝膠,凝固後可用來支撐崩塌的骨頭。

謝霖芬主任指出,年紀較大的病患或是患有中風、心臟病等不適合傳統手術的病患,骨泥是可以快速治療疼痛的方法,且具有傷口小,不需開刀的優點,健保也有給付。

雖然骨泥是簡便的治療方法,但仍有副作用需要注意。李宜勳醫師提醒,骨泥如果注射不當,有可能溢出壓迫神經,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此外骨泥注射後,上下脊椎會變得相對脆弱,因此仍有可能發生壓迫性骨折。

李宜勳醫師表示,對於壓迫性骨折較嚴重的患者,於脊椎內裝設支架成為最後可考慮的治療方法,但支架僅對於骨折處有用,並無法改善骨質疏鬆的問題。

謝霖芬主任建議民眾,預防壓迫性骨折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補充鈣質、多運動。如果已經是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則必須注意居住環境,避免跌倒,減少壓迫性骨折的機會。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患骨鬆 小心壓迫性骨折 - 筋骨毛病多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9877#ixzz1qEHJmvAM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美國研究:經常喝茶有助懷孕

(中央社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日飲兩杯茶可能有助女性懷孕,受孕機會較不喝茶的女性高出27%。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海契教授(ElizabethHatch)研究發現,咖啡因攝取可能有助女性受孕。

但研究也顯示,每天喝兩杯可樂等氣泡飲料,不論是健怡或是含糖可樂,似乎都會降低女性受孕機率達20%,咖啡則無影響。

研究人員邀請3600位想要懷孕的女性參與,也訪問孕婦在受孕前對茶、咖啡和氣泡飲料的攝取量。

受測對象大多為平均28歲女性,海契監控她們1年來評估咖啡因與懷孕之間的關聯性。

海契說:「我們發現1天喝茶2到3次的女性受孕機率的確提高27%。我們不知道她們的攝取方式,也不知道她們是否有添加牛奶或檸檬,但她們懷孕的機率比不喝茶的女性要高。」
她說:「這也許與咖啡因有關,但受測女性生活方式相關的其他因素可能也有影響,又或是茶本身的特性有助於受孕。」

海契表示,她認為想受孕的婦女可嘗試每天喝2到3杯茶,但不保證光靠這點就可懷孕,還是必須考慮其他因素。

英國諾丁罕(Nottingham)照護生育中心生殖醫學顧問拉古納(Maha Ragunath)表示,茶裡面的特殊成分有助生育。

拉古納補充:「茶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對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力都非常有益。」

但她也表示,並不贊成嘗試「做人」的女性大量喝茶,適量攝取即可。(譯者:中央社徐嘉偉)1010325

標籤:



塑膠奶瓶易致過敏,用越久風險越高

成功大學團隊和北歐學者研究證實,塑膠奶瓶會直接造成嬰幼兒罹患過敏、氣喘、濕疹,因為經過反覆清潔高溫刷洗,塑料容易外洩導致過敏,而且使用越久,罹患過敏機率越高;小兒科醫師建議,少用塑膠奶瓶,如果擔心玻璃奶瓶不耐摔而非用塑膠的不可,建議可選擇比較耐高溫的PES、PPSU材質的奶瓶,再用紫外線殺菌,不讓孩子置身過敏原的環境當中。

放聲大哭,小娃兒吵著要喝牛奶,通常爸媽都用什麼材質的奶瓶?家長:「玻璃的(奶瓶)。」記者:「為什麼?」家長:「因為比較安全,(塑膠奶瓶)會釋出塑化劑,就是會比較怕,玻璃奶瓶也比較耐用比較持久。」

實際問家長,人人幾乎改用玻璃奶瓶,成功大學團隊和瑞典、丹麥學者也研究證實,1萬4千名2到7歲幼兒,使用塑膠奶瓶得到過敏、鼻炎、濕疹的風險,最高增加了25%,用越久過敏機率越高,經過反覆清潔高溫刷洗,塑料容易外洩,離過敏就更進一步。

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盧英仁:「如果長期刺激的話,就有可能會增高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以及氣喘的機率。」

醫師建議最好少用塑膠奶瓶,因為PP和PE材質奶瓶只耐熱100-120度,PES和PPSU可以耐到180高溫,倘若非用不可,擔心加熱釋放塑料,可改用紫外線消毒,以免「親手」造成孩子過敏得不償失。

標籤:



隱翅蟲危機

黃姓國小男童昨天一覺醒來,臉頰如毀容般呈長條狀潰爛腫痛,忙向嘉義市皮膚科醫師王伯智求診,醫師發現是男童沾觸隱翅蟲(又稱報復蟲)後不小心壓死,皮膚沾觸毒素,造成皮膚癢、潰爛。

王伯智說,最近幾乎每天都有患者因沾染隱翅蟲毒素求診,患者因為沒看到蟲體或蟲屍,以為患皮膚惡疾或器官出問題,原來被報復蟲「報復」。

報復蟲學名隱翅蟲,長度不到1公分,形狀如白蟻,棲息在樹林、草叢,具趨光性,春末夏初或濕熱天氣時比較活躍,住家周圍有樹木、草叢要留意飛入屋內,蟲蟲體內含稱為CANTHARIDIM體液,皮膚接觸後會產生劇烈灼燒疼痛感、癢痛、紅斑甚至壞死,一般稱隱翅蟲皮膚炎。


隱翅蟲長度不到1公分,形如白蟻,常棲息在樹林、草叢。
圖/王伯智提供王伯智提醒,蟲不會螫人,如看見蟲蟲在身上爬,輕輕吹彈即可,千萬不要用手把蟲打死,若接觸到蟲液產生水泡,不要抓破也不可搔抓,避免毒素擴散,並儘速就醫。
王伯智說,治療蟲毒可靠抗生素及外敷藥膏,通常1周就痊癒;最好預防方法是防範蟲蟲入侵屋內,門窗用網孔小紗窗,必要時掛蚊帳、熄燈睡覺,若必須到樹林草叢活動,最好穿長袖長褲。

全文網址: 一覺醒來臉潰爛… 隱翅蟲幹的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984047.shtml#ixzz1q7u1ZE4Q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觸摸到甲狀腺結節,快就醫檢查確診

楊先生在卅四歲那年,不經意摸到脖子上有一突起小腫塊,但因工作太忙,拖延一周才求診,初步診斷為甲狀腺結節,經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確定是惡性腫瘤,當即進行手術及持續追蹤治療。八年以來,沒有復發跡象。他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更珍惜每一天與家人、同事相處的時光。
署立基隆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楊博文表示,甲狀腺結節是隱形殺手,為內分泌門診常見疾病之一,內有局部腫塊稱為甲狀腺結節,大部份的結節沒有分泌甲狀腺荷爾蒙的功能,但少部份腺瘤或功能性結節,可能會有甲狀腺功能過高的現象。

甲狀腺結節在下列情況發生惡性的機會較││甲狀腺髓質瘤家族史、頭頸部放射線治療病史、結節生長快速、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罹患年齡小於十四歲或大於六十歲、男性、結節較硬並有局部侵襲、聲帶麻痺、同側淋巴結腫大或有遠處轉移病灶等。

楊博文醫師說,要確定甲狀腺結節病因,可經由病史詢問、觸診、功能檢查、超音波檢查與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一個簡單、安全且可信度高的檢查,如果細針穿刺檢查是良性,將來變惡性的機會不大,如果有臨床上的懷疑仍是需要定期追蹤;結節的處理應考慮病因、功能、有無惡性變化和是否壓迫到氣管來決定如何進一步治療。

楊博文指出,甲狀腺囊腫大多為良性,可以用細針穿刺抽出囊液;若屬功能正常的實心結節,可以給予甲狀腺素治療,經由抑制甲狀腺刺激素而減少結節的體積,再決定是否持續服用,並且需定期追蹤;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應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當結節太大以致對氣管造成壓迫症狀時也需以手術治療。

偶爾在囊腫壁會出現癌細胞,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盡可能以手術切除,再視情況做放射碘治療,並長期服用甲狀腺素;分化不良或無法切除的甲狀腺癌,即視需要施以局部放射線治療或做化療。

楊博文指出,有功能異常問題應先治療,但要注意長期使用甲狀腺素治療,易造成骨質疏鬆與加重老年人心臟負擔。甲狀腺疾病並不可怕,發現頸部疑似腫塊突起,盡早就醫檢查,並配合醫師診斷與治療,才能讓此隱形殺手無所遁形。達到最佳療效及重拾健康。

標籤: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如何處理寶寶與媽咪分離之焦慮

【採訪撰文/張晴宜;諮詢/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梳化/TOMOKO;攝影/老麥攝影;模特兒/張雅琪、孟品浩】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在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所產生的焦慮或不安。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和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皆表示,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成長中的自然發展過程,就如同寶寶在會自己站立、行走前,要經過翻滾、爬行等階段。翁少萍強調,有人認為寶寶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寶寶的個性太內向,或是照顧者過於寵他而造成,這是錯誤的觀念。由於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有的寶寶會有明顯的焦慮表現,有的寶寶則不會。
分離焦慮症

翁少萍醫師指出,寶寶在正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和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不同的。若寶寶除了大哭大鬧,還出現作噩夢、頻喊這裡痛、那裡痛等情形,嚴重到影響日常作息,就要帶寶寶去讓專業醫師診斷是否為病症。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要是寶寶到了5、6歲還有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也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或問題,可以尋求兒童心理醫師協助或相關機構的諮詢專線。

寶寶何時開始依賴?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寶寶在7個月大之前,可能還在認識自我、瞭解週遭環境的情況,尚沒有對主要照顧者有依附的感覺。但在寶寶7個月大之後,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依賴心理,並且會開始分辨誰是和他親近的人,誰是陌生人。寶寶這時開始會期待照顧者的關心與安撫,對照顧者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種依附關係就如同情緒上的臍帶,連結寶寶和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況會持續到約寶寶2、3歲大時,這個階段也是奠定寶寶的人格發展與未來人際社交能力的基礎。

黃倫芬副執行長指出,寶寶會將熟識的4名照顧者在心理作重要性排序,舉例來說,媽咪排第一,爸爸排第二,阿嬤排第三,阿公排第四,當四個人都在的時候,寶寶首先最找的人就是媽咪,假如媽咪不在就找爸爸。因此,建議寶寶不要只有媽咪一個依附者,讓寶寶有多種選擇,最重要的照顧者離開了,他才不會覺得無依無靠。

正常的依附關係?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過去有一研究,說明寶寶和重要他人(以下均以媽咪為例)分離的表現形式:

A寶寶和媽咪的依附關係良好,媽咪離開,寶寶不捨,但會耐心等待媽咪回來。

B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就不理媽咪了。

C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想跟媽咪親近,但又不想,呈現一種矛盾狀態。

D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會很開心地去迎接媽咪,但是眼睛不直視媽咪,接著馬上就從媽咪身邊離開。

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真正良好的依附關係是,媽咪離開時可能會哭鬧,但是過一會兒就不哭了,等到媽咪回來後會很開心地抱她,之後又可以自己去探險。要和寶寶建立這種安全依附關係,必須從平時的相處做起,舉列如下:

1. 照顧者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例如:寶寶肚子餓,馬上滿足他)。

2. 時常抱寶寶,給予他關愛與呵護。

3. 發現寶寶不快樂時,照顧者會去關心、安慰他。

4. 平時經常陪伴寶寶(例如:和寶寶一起玩遊戲)。

黃倫芬副執行長指出,好的依附關係,就是要讓寶寶知道照顧者有能力保護他、讓他依賴,當寶寶出去在新奇世界探索、冒險時,即使受傷、受到挫折,寶寶知道有一個避風港隨時等待著他,就如同嫁出去的女兒有娘家回,知道有人支持著自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這個背後的支撐力不容小覷。

分離焦慮的表現

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當寶寶發現照顧者要離開他,就會開始哭鬧,強烈抗議照顧者的離開。因寶寶開始把自己託付給他人(重要他人),而這個人卻要和他分離,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最重要的人就要不見,就開始苦惱、鬧脾氣,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並且寶寶這時候會以為,照顧者離開就是不會再回來,自己再也看不到他了,因此開始焦慮。翁少萍醫師表示,寶寶在8、9個月大時,雖然還沒有時間的概念,但逐漸會瞭解東西不會平白消失。隨著他們的心智成熟,不僅懂得空間概念,也漸漸有時間概念時,就會明白照顧者會回來的意義。黃倫芬副執行長同樣指出,寶寶到 1歲多之後,就會知道某個東西雖然看不見,但其實還在,重要他人離開並不代表就此消失。

分離焦慮徵兆

緊黏著照顧者:照顧者走到哪兒,寶寶就跟到哪兒,照顧者從自己視線內不見就開始大哭大鬧。

1. 對外界(外人)敏感:討厭看到陌生人,尤其不認識的人想摸他、抱他的時候會很排斥。寶寶可以察覺出照顧者和某人的相處情況,若照顧者討厭某個人,當寶寶看到這個人時,也會特別排斥。

2. 情緒不定:特別愛哭、固執,或是什麼都不要,只要照顧著留在身邊。

翁少萍醫師說明,有些照顧者可能無暇照顧寶寶,必須把寶寶給保母帶,寶寶可能會很抗拒、大哭大鬧,或是以身體上的不適為由(例如:肚子痛),拒絕給保母帶或是不去幼稚園,想一直黏著照顧者。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寶寶在這個時期的哭鬧是正常現象,不要壓抑他或避開他,而是要幫他一起度過這個敏感時期。另一方面來說,寶寶的這種表現不見得是壞事。寶寶能夠哭出來,代表寶寶的身心都很正常,而且寶寶已經有所成長,能夠和他人建立一個穩固關係。

緩解方式

翁少萍醫師建議,可以讓寶寶在熟悉的家先練習短暫的分離。舉例來說,當寶寶自己移動到另一個小空間時,照顧者讓他自處一下再叫他,或是過一會兒時間再出現在他的面前,讓他慢慢習慣沒有照顧者的時間。寶寶可以藉由這些短暫分開的練習,逐漸瞭解照顧者和他分開不代表消失。另外,當照顧者要離開寶寶身邊一下子,也要明確告訴寶寶,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經由這些經驗,寶寶就知道照顧者會出現(守信),和照顧者分離時也就不會再那麼焦慮與不安。

寶寶交手給他人的照護方式

1. 確認環境:

翁少萍醫師表示,當要將寶寶交給保母或其他人照顧時,最好先去確認環境是否妥當,或是托育中心的環境是否安全。

2. 慎選替代的照顧者:

替代的照顧者除了要選擇可信賴的人,他如何與寶寶的相處模式也非常重要,是否能安撫寶寶,寶寶能不能依賴他,將寶寶交給他是否能將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症狀。

3. 將寶寶熟悉、喜歡的東西一起帶著

寶寶要到新環境或是和不熟悉的人相處時,可以將寶寶喜歡的東西一起帶在他身邊,讓他覺得不會那麼陌生,且可以轉移他的焦點,避免一直依附於主要照顧者。

4. 主要照顧者的東西讓寶寶帶在身上

寶寶除了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種安定的感覺,對主要照顧者的物件、味道也會覺得熟悉。可以讓寶寶帶著照顧者的照片、衣物等東西,讓寶寶更加有安全感。

5. 和寶寶說再見

有些照顧者會覺得應該要偷偷離開,寶寶才不會大哭大鬧。但其實這樣做反而會造成寶寶的恐慌、不安。應該讓寶寶知道,現在只是暫時和他分開,等一下就會回到他身邊。因此,建議照顧者在每一次和寶寶分離時,都要和他說再見,同時和寶寶說一些安撫的話,大約什麼時間點就回來,請他要好好聽話。寶寶也許還聽不懂照顧者的話,但若是照顧者說話的態度很篤定,寶寶會瞭解。

6. 不要十八相送

和寶寶分離時,要表現出堅決的態度,將寶寶交給替代照顧者並說再見後馬上離開,不要和寶寶在那上演十八相送、難分難捨的戲碼,如此做只會導致寶寶鬧得更厲害,更不想離開照顧者。

翁少萍醫師建議舒緩分離焦慮的(遊戲)方式如下:

1. 親密的聯繫:和寶寶分開時,親一下寶寶,送一個kiss在寶寶的手心。(The kissing hand)

2. 秘密盒子:讓寶寶帶著這個祕密小盒,裡面裝著照顧者或全家人的照片,讓寶寶知道照顧者隨時陪伴在他身邊。

3. 抽卡片:照顧者做一些小卡,上面寫著可以和寶寶互動的動作(例如:親親或擁抱等),在寶寶每次要離開媽咪之前,就讓寶寶抽一張,例如抽到親親,照顧者就親寶寶一下,讓寶寶覺得分離就像玩遊戲一樣。

4. 將相片簿交給替代照顧者:主要照顧者可事先將裝著自己或家人的照片簿交給保母或老師,當寶寶開始大哭時,就將這本相片簿讓他看。

翁少萍
學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醫學系
經歷:
耕莘醫院永如分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次專科臨床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現任: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倫芬
學歷:東吳大學社工碩士
經歷:東吳大學、實踐大學社工系講師
現任: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合格社工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2年3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標籤:



讓寶寶睡覺之訣竅

l採訪撰文/湯佳珮;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黃守宏表示,對於剛出生1個月內的嬰兒來說,一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總共為16~18小時,而這16~18小時又可以被分為好幾次睡眠,每次睡眠可連續約2.5個小時至4小時。直到嬰兒2、3個月大時,嬰兒的睡眠時間開始由白天逐漸向夜晚集中,不過一天仍需16~18小時的睡眠。嬰兒每次的睡眠時間也可以越來越長,直到嬰兒6個月大以後,最長一次的睡眠時間可以長達6個小時左右,並且都以集中在晚上為主。所以如果6個月大的嬰兒夜晚有睡滿6個小時其實就足夠了,剩下的部分可等白天再補足。至於總睡眠量,在1歲以前,嬰兒每天需16~18小時的睡眠時間;1歲以後一天的總睡眠需求量會慢慢降到14~15小時。

新生兒的睡眠分期仍不明確

「為什麼我家寶寶每次好不容易睡著了,卻一下子就醒過來?」大多數的媽咪都會有這個疑問。原因除了嬰兒在不同的年齡層,每次可睡眠的時間長短不同以外,也是因為嬰兒接觸到外在刺激的緣故(如配合餵奶的時間,約每2~4小時喝一次奶),嬰兒逐漸與外界環境同步化,所以每次的睡眠時間也會比較短。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年紀較小的嬰兒的睡眠分期還不清楚,所以才會睡一下子就醒過來。什麼是睡眠分期?人類一天的睡眠可分為好幾個不同的階段,簡單來說,睡眠可分為「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每天我們都會經歷這兩種不同睡眠,一個睡眠循環包含了「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我們的睡眠會在幾種不同的睡眠階段中自行作轉換;剛出生的小嬰兒對於睡眠的分期仍不太明確、睡眠效率不好,所以容易一下子就醒過來。直到2、3個月大後,生理時鐘與睡眠週期逐漸開始被建立,睡眠才會比較穩定一點。

什麼是「快速動眼期」?

顧名思義,是指眼球動得很快的睡眠時期;由於快速動眼期與其他睡眠階段相當不同,所以其他睡眠階段皆被簡稱為「非快速動眼期」。腦部於快速動眼期的活動相當活躍,神經元活動度與清醒時相同。多數我們在醒來後還能記得的夢境,都是在這個階段發生的。我們打從出生後開始,睡覺時就會做夢;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對於穩固生活記憶來說相當重要,如果正值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數次被打斷,下次腦部需要的快速動眼期睡眠時間將更長。相較於成年人,快速動眼期的睡眠對於嬰兒而言更為重要,因為可以幫助嬰兒發育與學習。

配合家庭作息,漸立起固定時間表

睡眠對於嬰兒來說相當重要,不僅可以幫助嬰兒的學習,也能有助於記憶處理與消化所接收到的訊息、增進免疫功能與生長發育。不過即使睡眠對孩子很重要,也不表示一定要讓嬰兒「睡到自然醒」,黃守宏醫師勸爸媽需要為嬰兒建立起一套固定的生活作息時程表,時間到了按表操課,讓2、3個月大以上的嬰兒能夠逐漸習慣大人為他所建立的生活作息,喝奶時間到了就必須叫醒餵奶、該睡覺時再睡覺,才不會把大人累成熊貓眼,孩子也更能適應家庭作息。

關於睡眠,需釐清的5大迷思:

1.(×)「把嬰兒吵醒好可憐,應該讓他盡量睡。」

這個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仍應以配合家庭作息為主。即使嬰兒某一段睡眠的時間不夠充足,由於睡眠會有所謂的恆定性(也就是「睡眠債」,倘若上一次沒睡夠,下一次睡眠時通常會睡得很好),所以也不會有多大的負面影響,家長不用太擔心。

2.(×)「哄寶寶睡覺好像是必要的。」

很多嬰兒在睡前都會大哭,需要主要照護者安撫,但黃守宏醫師認為哄寶寶入睡並非必要,若是每次睡覺前都需大人哄睡,這樣也會給大人增加負擔。其實也有其他睡前儀式可代為哄寶寶入睡,如洗澡等。如果讓寶寶培養睡前洗澡的習慣,久而久之,寶寶洗完澡後就會知道「睡覺時間到了」,不需要再特別哄睡。但醫師也提醒媽咪,若要改變寶寶的睡眠習慣,最好採取溫和漸進的方式,不要驟然改變太多喔!

3.(×)「怕寶寶的頭形不好看,趴睡比較好。」

目前醫學界普遍建議讓嬰兒側睡或仰睡,比較不會因為趴睡而悶住口鼻。睡床的佈置上也盡量不要有太多柔軟的物品,以免窒息意外。媽咪將嬰兒放置在床鋪上時,建議讓他以仰睡的姿勢入睡,之後也不用協助其變換姿勢。

4.(×)「我家寶寶一直不肯睡覺,不如放棄,讓他累了自己再睡就好。」

對0~2歲的孩子而言,白天最好還是需要睡覺,一般會維持上午與下午各一段的睡眠。對於1~2歲的孩子來說,生活周遭可能會有太多有趣的刺激使他不想睡覺,但最好仍讓孩子養成固定時間睡覺的習慣。不過隨著年紀漸長,早上的睡眠時間會逐漸消失,晚上的睡眠時間則會拉長,也越來越能睡過夜。若是睡覺時間到了寶寶還不想睡,大人應溫和地堅持讓他入睡。

5.(×)「每天都在床上和小寶寶親子互動、玩樂一下。」

黃守宏醫師表示,臥室應該只能是睡覺的地方,爸媽須盡量將床的功能單純化,不要在床上和寶寶玩樂,以免寶寶躺到床上卻只想玩。

如何選擇嬰兒睡覺用的棉被?

應盡量選擇輕薄透氣的棉被,覆蓋在嬰兒身上時別蓋太高,蓋到胸口即可。如擔心嬰兒踢被子著涼,也可選擇防踢被。

如何增進嬰兒的睡眠

如何讓寶寶安靜睡過夜?除了嬰兒年紀太小,一次可連續睡眠的時數還不足的因素以外,黃守宏醫師認為這個問題應該由父母本身開始反省起,與爸媽如何照顧寶寶也有關係。要讓寶寶好好睡覺,一定要把家庭的因素也放入討論。是否有營造出讓寶寶可以安寧睡眠的環境?父母是否堅持不在太晚的時候與寶寶玩樂?家庭有沒有幫寶寶擬定每天固定的作息時間表,調整寶寶的生理時鐘?在煩惱寶寶都不乖乖睡覺之前,這些都是家長必須先思考的問題。綜合各項重點,如何增進嬰兒的睡眠不外乎6步驟:

1. 用一貫的方式、一致的態度對待寶寶:大人自己必須先以相同的模式對待寶寶、在固定的時間點做同樣的事情,包括幾點關燈等,照護變動別太大,寶寶才能逐漸適應,並與外界同步化。

2. 臥室是睡覺的地方,盡量別在床上與寶寶玩樂。

3. 睡覺前可調昏暗小夜燈或完全熄燈、將室內溫度控制適中、保持安靜、睡床別佈置得過於柔軟。

4. 可建立「睡前儀式」,如洗澡等。

5. 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盡量不要在午後給他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6. 若嬰兒睡不好,哭鬧不止,就要幫他找尋可能的原因。如腸絞痛、中耳炎、尿布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都有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不佳。

嬰兒睡覺時會打呼嗎?

嬰兒睡覺時的確可能會打呼,若已排除是感冒所導致,則可能是仰睡時喉頭的軟組織往後倒所造成、或是天生呼吸道組織結構狹窄也會導致嬰兒打呼。如不確定是哪種因素造成嬰兒打呼,建議還是請小兒科醫師確診較保險。

黃守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住院醫師暨總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醫師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更多內容請見2012年2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標籤:



阿斯匹靈能抗癌?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明星藥「阿斯匹靈」,最新研究發現,還能預防、治療癌症。但國內醫師指出,連續吃七十五至一百毫克低劑量阿斯匹靈一年,一成的人會出現胃部不適,胃潰瘍發生率也有百分之一,不建議健康民眾靠阿斯匹靈防癌。

國內核准上市的低劑量阿斯匹靈,包括處方、指示用藥。不過,開業藥師柯明道說,絕大多數吃低劑量阿斯匹靈的患者,多是需長期服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考量到長期服藥的副作用,需醫師開立處方箋,才可到藥局拿藥。

阿斯匹靈為何能治癌?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說,從大腸直腸癌轉移機轉來看,癌細胞轉移與血小板活性較高有關,由於阿斯匹靈能抑制血小板作用,相關研究發現,大腸直腸癌患者吃阿斯匹靈,有助減少癌細胞轉移,降低癌症惡化機率,但對其他癌症,並無很明顯的治療效果。

台北榮總癌病中心藥物治療科主任趙毅表示,大腸直腸癌癌前病變,多以大腸瘜肉表現,曾有研究發現,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能預防瘜肉發生,降低罹癌機率。

但趙毅強調,用阿斯匹靈預防癌症,背後機轉還不明確;加上引發肺癌、胃癌與攝護腺癌等危險因子多元,不維持正常、健康生活習慣,單靠吃阿斯匹靈就想預防各種癌症,恐怕是本末倒置。

台北榮總腸胃科主治醫師李重賓則指出,有學術研究發現,阿斯匹靈能藉由抑制引發胃癌與大腸直腸癌的某種酵素,降低這兩種癌症發生率,但整體效果並不明顯。

你今天「林來瘋」了嗎?林書豪神奇表現不斷,漏看就可惜了!
【2012/03/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阿斯匹靈抗癌 醫師:別本末倒置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978137.shtml#ixzz1pqCJJgHN
Power By udn.com

標籤:



酵素飲品含瀉薬,長期䏜用可能致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猛喝宣稱含「酵素」飲品,大腸「色素沉澱」。消化內科醫師鄭乃源昨(21)日指出,部分宣稱含「酵素」飲品其實含有植物性瀉劑,民眾飲用後覺得排便順暢,殊不知一旦長期大量飲用,在瀉下成分蔥西昆衍生物刺激下,易誘發大腸細胞凋零,出現黑色素沉澱,在動物試驗上顯示有致癌之虞。大黃、蘆薈、番瀉葉、決明子,鼠李等藥材皆有這類成分,不建議隨意服用。

鄭乃源醫師表示,替部分病人以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有些患者腸子「黑黑的」,顯示是細胞凋零造成的「色素沉澱」,追問之下,發現常有人愛服用宣稱含「酵素」的飲品、食品助排便,卻不知宣稱助通便的飲品、膠囊很可能含有植物性的瀉劑,懷疑這類產品中的瀉劑長期服用刺激腸道,造成細胞凋亡,以致出現黑色素沉澱。

鄭乃源醫師進一步指出,濫用瀉藥也容易造成腸道反射遲鈍,而大腸出現「黑色素沉澱」雖然不代表有惡性腫瘤,但在動物實驗上,濫用植物性瀉劑有致癌之虞,提醒民眾不要長期、大量服用瀉下成分的藥材。如果購買宣稱能通便的飲品、食品,也要留意成分,避免服用過量植物性瀉劑而不自知。

大黃、蘆薈、何首烏、虎仗、決明子、鼠李、番瀉葉等藥材皆有植物性的瀉下成分,使用相關藥材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酵素飲品含瀉藥 長期服用可能致癌 - 用藥停看聽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9136#ixzz1pqBEYM5L
Power By udn.com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糖尿病患慎防神經病變

工商時報【張雅芳】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併發的機率會隨病程延長而增加,其中病程超過一年的患者,10%會出現神經病變,超過25年的患者神經病變的機率,可能高達40%~50%。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許惠恒主任表示,長期的高血糖會造成週邊神經的缺血性傷害,產生神經病變,然而早期的神經病變症狀輕微,不易發現,患者可能出現手腳輕微發麻感時,才就醫診斷。

此時有相當機會已經發生「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只能經由止痛治療或手腳護理達到紓緩病況,患者只能忍耐不適感,將無法根治。建議最好每月定期門診追蹤,以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巫錫霖醫師表示,要全面防堵「糖尿病神經病變」或「糖尿病週邊神經痛」惡化,需要患者與醫師的全力合作,最基本的改善方案就是必須控制好血糖,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有助於延緩或預防週邊神經病變。

針對「糖尿病週邊神經痛」患者,建議應做好日常生活照護,如定時塗抹手部保溼霜、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打赤腳、每天檢查自己的腳部,看看是否有發紅、發燙或化膿現象。巫錫霖表示,「糖尿病週邊神經痛」目前已有衛署核准藥物可減輕疼痛病症,規律地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也可以幫助改善,呼籲患者與其家人應同心配合,提升自我健康管理,始能防止疼痛病情惡化,擁有健康且高品質的生活。

標籤:



健走可以攻善心肺功能

台東環保局指出,過去的觀念一直認為「走」的運動量可能不足以改善心肺功能;但現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只要行走速度在每小時六點四公里以上,健走一樣可以改善人體的心肺功能,不但能遠離疾病、達到健康強身的效果,還可降低碳排放量對環境造成的汙染。

台東環保局說,以往大多數人談到「運動」,最常想到慢跑、游泳或是其他劇烈運動,但其實運動一點都不難,日常生活就可以融入運動,包括以健走的方式上下班、去購物或去學校,至於在改善心肺功能方面,雖然在同樣的距離下,健走所需的時間會較慢跑長,但從能量消耗的觀點,健走僅較慢跑少消耗 百分之十的卡路里,而健走運動的易行性與持續性,卻遠非慢跑能比擬。而且健走不分性別與年齡,只要一雙鞋子就可以了。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Dirt Devil Infinity VS8 Turbo

看來吸力很大, 好像不錯用歐
Dirt Devil Infinity VS8 Turbo 開箱文

標籤: , , ,



抗霉大作戰--除濕機、電扇一起開動

【聯合晚報╱仝澤蓉】
除濕機、電扇一起開

侯文寶(晶華酒店房務部總監):

最近連日陰雨,濕氣很重,我通常會除濕機加上電風扇,雙機一起使用,因為光靠除濕機降低濕度還不夠,最好把電風扇或循環扇打開,讓室內空氣流通,才能把濕氣吸走,如果怕衣櫃發霉,也可以在使用除濕機的時候,把衣櫃門打開一起除濕。

如果牆壁、壁紙、窗台已經發霉,要儘快以漂白水加100倍清水稀釋,然後用抹布沾取溶液把霉斑擦拭乾淨,漂白水溶液切忌濃度太高,以免造成壁紙家具褪色。

浴室洗臉台或浴缸旁的silicone很容易發霉,可使用質感類似牙膏的去霉凝膠,塗抹在silicone上清除霉根,牆面則用漂白水溶液擦拭即可。至於衣服如果有霉味,可以使用直立式蒸氣熨斗吹過,把霉味蒸發掉,但若衣服已經發霉就要趕緊送洗。


全文網址: 抗霉大作戰/漂白水、牙膏是好物 - 最IN話題 - 消費即時通 - udn消費流行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7848#ixzz1peoAvPOx
Power By udn.com



牛奶生飲未必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牛奶生飲較健康?醫師建議還是應該經過高溫殺菌再飲用為佳。

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鐵質、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素,不少民眾更認為直接升飲更能直接保存牛奶的營養價值。醫師認為,生飲牛奶未必比較健康,反而有可能感染李斯特菌(Listeria)。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康宏銘指出,李斯特菌常見於土壤中,牛隻乳頭上可能也會附著,如果牛奶未經高溫殺菌,可能連李斯特菌也一起喝下肚。

康宏銘醫師表示,李斯特菌在人類消化系統中輕則造成腸胃炎、發燒,對於免疫力較差的民眾,重則可能引發腦膜炎,甚至敗血症。

康宏銘醫師特別提醒,尤其是孕婦更應避免生飲牛乳,否則李斯特菌容易感染腹中胎兒。

不少民眾認為生飲牛乳較為新鮮,營養素也未經破壞。康宏銘醫師解釋,牛奶一旦經過高溫殺菌的程序,確實有可能破壞維生素C及蛋白質,但卻不妨礙人體吸收蛋白質裡面的氨基酸,此外包含鐵質、鈣質等營養素也不會破壞。

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仲達表示,牛奶攝取主要是補充鈣質,其他營養素可以透過均衡飲食獲得,且人工殺菌過程並不會破壞牛奶中的鈣質。

陳仲達主任認為,沒有必要為了新鮮,反而提高自己健康的風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Power By udn.com

標籤:



頻繁揉眼會導致圓錐角膜病變

〔自由時報記者邱奕統/桃園報導〕

有揉眼習慣的民眾要注意了,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眼科部主任醫師劉宛成警告,過度揉眼會造成圓錐角膜病變,可能失明,無法以藥物治療,嚴重時需移植角膜才可挽回。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日前有一個病例,一名廿二歲有揉眼習慣的男大生,近視和散光度數突然不斷增加,眼鏡配沒多久又要重配。檢查後,發現是他的角膜陡峭突起,散光高達六百多度,確定是圓錐角膜病變患者。

圓錐角膜病變會有近視或散光度數突然暴增的徵候。通常,高中以上學生近視度數一年平均會增加五十至一百度,但成年人如果近視度數一年增加一百度,或散光超過兩百度,就可能罹患。

劉宛成說,圓錐角膜病變每十萬人有五十人罹患,好發在廿至卅歲,主要是剛出社會,因工作壓力、風沙刺激等,造成眼睛疲勞不適而有揉眼習慣。他說,若頻率太多、力量太大或時間太長,就容易造成圓錐角膜病變。

桃園分院與美國柏克萊大學研究證實,揉眼時手部的施壓會使角膜組織缺乏彈性,變薄突出呈圓錐狀。劉宛成說,這傷害會加成,每次都會累積。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眼角膜」。除了頻繁揉眼,開刀和剝戴隱形眼鏡也有可能。

圓錐角膜無法復原,不能以藥物治療。初期視力模糊可用一般眼鏡矯正,但隨著傷害持續累積,就需訂製特殊的硬式隱形眼鏡將突出的角膜壓回去,最嚴重時只能移植角膜了。
劉宛成表示,民眾應避免揉眼睛,眼睛癢或有任何不適,就找醫師求診。

標籤:



長期生理痛--子宮內膜異位的警訊

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46歲劉姓婦人未曾生育,從青春期開始每到生理期就疼痛難耐,且伴隨腹瀉、腹脹問題,卻未積極查出病因。一次因肛門出血就醫,醫師發現接近肛門處有腺癌病灶,但病理切片又懷疑是轉移性大腸癌,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右側骨盆腔深處靠近直腸外側已全部「沾黏成一塊」,才知道長年的生理痛與不孕是因罹患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症,且不幸轉化成癌症。

收治病患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深部子宮內膜異位除非內診,否則用腹部超音波無法檢查出來,此疾病最常在骨盆腔深處侵犯到大腸或直腸壁,造成嚴重骨盆腔沾黏,進而破壞卵巢功能,導致不孕。臨床上少見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病變症轉變成癌症案例,該名婦人因輕忽長期經痛問題,使深部子宮內膜異位轉化成卵巢癌,又侵犯直腸,導致出血現象。

不正常的生理痛可視為子宮內膜異位的警訊。劉偉民表示,台灣有3成女性有長期經痛問題,如發現生理期越來越痛,止痛藥愈吃愈多也沒效,且伴隨腹脹、腹瀉且頻尿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婦病作祟。

標籤: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臉書(FaceBook)亂點,信用卡被盜刷

刑事局發現臉書遭歹徒入侵,以不明連結訊息吸引網友點選,趁機盜取網友帳號,再以網友帳號盜刷信用卡在臉書遊戲平台購物。刑事局除協請臉書加強資安管理,更提醒網友留意刑事局指出,廖姓男子在臉書開心農場遊戲中,使用信用卡購買農民幣數次,上個月他瀏覽朋友塗鴉牆時,發現有一行「.JPG」檔的網址連結,他以為是朋友照片點入瀏覽,誰知竟是偽裝成照片檔的病毒程式,廖男帳號因此遭歹徒取得。

隔天歹徒就冒用廖男帳號在臉書開心農場交易系統中,以廖的信用卡盜刷一萬五千多元購買農民幣,當廖男收到臉書通知帳號異常且遭變更時,才知信用卡被盜刷,他趕緊向警方報案。

警方調查發現,開心農場交易系統為方便客戶使用,只要首次購買農民幣輸入信用卡號後,該卡號即會留存紀錄並顯示在交易系統上,網友下次購物只要輸入交易金額按下確定鍵後就可重複交易,不用再輸入卡號或授權碼,因此被害人臉書帳號被盜後,盜刷被害人信用卡可說輕而易舉,完全沒有任何防護機制保障。

刑事局指出類似案件目前雖只發生兩起,但已凸顯相關系統出現重大防護漏洞,警方呼籲網友看到朋友塗鴉牆發布不明網址連結,千萬不要點選觀看以免帳號被駭。網友也可向發卡銀行申請簡訊通知刷卡服務,才能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刷卡,得以立即辦理止付停卡。



注意廚房毒素(鍋碗瓢盆都有毒)

廚房是家家戶戶製造出美味料理的地方,不過美國專家提醒,廚房裡其實暗藏很多有毒物質,千萬要特別小心,像是炒菜用的鍋子,可能藏有碳氟化物,會導致畸型兒和生育問題,市面上的抗菌洗碗精用過頭,反而會讓細菌變得有抗藥性,還有罐頭食物,也不能多吃,否則會影響賀爾蒙分泌。

婆婆媽媽每天面對的廚房,是填飽家人胃的重要場所,可是專家提醒,創造美味的廚房裡面,暗藏著各種毒危機,首先用什麼煮飯炒菜,決定你吃下肚的東西,有沒有毒素。

環境毒物專家黛比:「比較老舊的鐵氟龍鍋子,超過10年或更舊的,上面會殘留一種化學物質,稱為碳氟化物,會造成跟畸形兒和生育相關的問題。」

廚房清理,費時又費力,就像是打仗一樣,要是用錯清潔用品,或是亂混合清潔劑,卻是會換來傷身的後果。黛比:「尤其是漂白劑跟阿摩尼亞,要是不小心被混和一起,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你必須非常小心。」

超級油膩,沾上厚厚一層油垢的鍋碗瓢盆,看了就讓人頭皮發麻,想把碗盤洗乾淨,又怕用了太多洗碗精,會有化學藥劑殘留,實在傷透腦筋,專家建議其實廚房裡就有好用又無副作用的清潔劑。

黛比:「廚房內我們常常能拿到檸檬汁和白醋和蘇打粉,你可以自己做清潔用品。」

市面上強調能抗菌的洗碗精,要是用過頭,反而會讓細菌變得有抗藥性,用普通的肥皂清潔劑,再確實晾乾,就能避免細菌孳生。

現代人貪圖方便,一開就能吃的罐頭食品,在專家眼中還是少碰為妙。黛比:「罐子裡鍍上一層塑膠膜,含有雙酚A,這是最近討論很多的議題,它是很典型的,環境賀爾蒙的化學物質,也就是說它們會影響你的身體賀爾蒙,造成健康問題。」

也因此冷凍食品比罐頭食品好,要是一定要吃,專家建議選擇用紙盒包裝的罐頭食品,避免毒物的殘害。



多吃藍莓、蘋果、梨子可降低第二型糖尿病

中國時報【蔡鵑如╱綜合報導】

西方俗諺說:「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美國最新研究更發現,多吃蘋果、藍莓和梨子,還能降低罹患第二型(成人)糖尿病的風險,這三種水果都富含類黃酮(flavonoids)。論文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潘安領導的團隊,追蹤二十萬人的飲食習慣長達廿四年,他們均登記加入三項大規模研究計畫,填寫問卷交代攝取特定食物的頻率、種類和數量。研究對象在研究展開時均無糖尿病,但研究進行期間,有一萬二千六百人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

在本研究中,攝取最少量藍莓係指每月僅食用半杯以下,攝取最多則是指每星期至少食用一杯藍莓。潘安的團隊發現,最愛吃藍莓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完全不吃藍莓的群組低了二三%。每星期吃下至少五顆蘋果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比完全不吃者低二三%。

紐約大學教授葛林博士則認為,雖然果糖會快速提高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但水果中的果膠和纖維都對人體有益;加上最近研究指出,喝果汁可能提高糖尿病風險,哈佛團隊的研究證明,吃水果比喝果汁更有益健康。

去年芬蘭的一項研究發現,富含類黃酮的水果可降低高血壓的機率。實驗也顯示,類黃酮可減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

標籤:



緣荼防口臭,摧毀揮發性硫化物

口腔氣味難聞多來自揮發性硫化合物,以色列科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綠茶含有抗氧化物質「茶多酚」,可以摧毀揮發性硫化合物,進而改善口臭、蛀牙,甚至減少口腔癌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綠茶常被稱為「超級食物」。有些研究認為,綠茶有助預防癌症,還可以幫助減少血臟病風險、降低膽固醇濃度,常喝綠茶的人也較不易罹患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

以色列研究團隊在「口腔生物學總覽」期刊發表研究指出,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全盤了解綠茶對口腔健康有何好處。

綠茶的咖啡因含量比咖啡少,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都有喝綠茶的習慣;西方國家也有越來越多人因健康因素選擇喝綠茶。

研究人員檢測稱為「兒茶素」的茶多酚物質,茶葉裡的兒茶素是很特別的化合物。過去研究顯示,茶多酚可對抗病毒,預防流感上身。
研究人員指出,茶多酚可以抑制揮發性硫化合物生成,抽菸常引發氧化壓力,促使身體發炎,因此容易有口臭,而綠茶中的茶多酚似乎可以減少口臭現象。

雖然喝綠茶有益身體健康,但喝太多綠茶也會出問題,曾有國外動物實驗發現,攝取大量兒茶素容易產生毒性反應,造成肝臟、腎臟、消化道受到損害。美國羅格斯大學也曾發表研究指出,有人攝取過多兒茶素,結果出現肝毒性,建議一天兒茶素攝取量不要超過五百毫克,以免產生副作用。

http://tw.news.yahoo.com

標籤:



餓了才餵的孩子,長大後智商較高

英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餓了才餵的嬰兒,長大以後智商比較高,成績也比較好。

艾塞克斯大學和牛津大學,追蹤了布里斯脫地區一九九零年初的一萬名新生兒。他們把這些孩子分成三組,一組按時餵奶、一組一開始按時餵後來變成餓了才餵,另一組餓了才餵。

到孩子八歲的時候,一開始就餓了才餵的孩子以及後來改成餓了才餵的孩子,智商比按時餵的高四、五分。這些孩子參加英國五歲、七歲、十一歲和十四歲的全國會考,成績也比較好。

研究人員說,進一步分析他們也發現,不論父母的教育程度、收入、孩子的性別、母親的健康以及吃的是母奶或是配方奶,結果還是一樣。

http://tw.news.yahoo.com



孕婦少打手機,手機輻射會危害胎腦

孕婦最好少打手機!美國耶魯大學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孕婦如果常接觸手機輻射線,可能影響孩子腦部發育,小孩出生後,容易出現過動症。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自然出版社所出版的「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資深作者生殖內分泌學、婦產科教授休泰勒表示,這是第一份實驗證據證明胎兒一旦接觸手機射頻輻射,長大後可能出現行為障礙。
研究團隊將老鼠分在兩個籠子,其中一個籠子上放置有訊號的手機,手機為靜音狀態,另一組老鼠是控制組,籠子上也有一個手機,但手機停用,沒有訊號,也沒有射頻輻射線。

一組老鼠在胎兒時期接觸手機輻射線,另一組則沒有,研究人員測量老鼠的大腦活動狀況,並為老鼠作心理、行為測試。結果發現,曾接觸手機輻射線的老鼠較容易產生過動症狀,且記憶能力也較差。

泰勒教授認為,可能是母鼠懷孕時手機輻射影響胎兒腦部神經元發展,尤其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更受到衝擊,因此產生這種現象。

過動症兒童往往注意力無法集中,且常動來動去,靜不下來,這些小孩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神經系統也常有異常反應,與實驗室老鼠很相似。
泰勒教授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懷孕老鼠常接觸手機輻射線,生下的小老鼠就容易有過動症等行為障礙。近幾年來,人類過動症兒童人數日漸增加,部份原因也許是他們在胎兒時期接觸過手機輻射,所以受到了影響。提醒孕婦最好避免接觸手機輻射,以保護胎兒健康。

http://tw.news.yahoo.com/%E6%89%8B%E6%A9%9F%E8%BC%BB%E5%B0%84%E7%B7%9A-%E5%8D%B1%E5%AE%B3%E8%83%8E%E8%85%A6-163651501.html

標籤: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PHILIPS飛利浦黑晶爐型號比較

女王自從買了黑晶爐,就直說比傳統電磁爐好用,到底如何個好用法?我也不知道~反正就像被催眠似的,認定非買PHILIPS黑晶爐不可,不然冬天怎麼吃火鍋?上網找了一下資料,大致有四款型號(HD-4412、HD-4413、HD-4414、HD-4415),在Yahoo知識有人問飛利浦的黑晶爐各型號差異,想買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我們買的HD-4412是最便宜,也最簡單的一款,

HD-4413

HD-4414

HD-4415

仔細看了一下產品規格,發現最大差別在火力段數和定時器,其它都大同小異,如下表:


這四台黑晶爐的價差不小,一台HD-4415足足可以買兩台HD-4412,最怪的是HD-4414,明明功能和HD-4412差不多,卻貴了快一倍?反正只是要吃火鍋用,於是就買了最便宜的HD-4412囉!

Yahoo多款黑晶爐比價
.
PChome多款黑晶爐比價.

~商品介紹~
型號 HD-4412
使用電壓 110V~120V
消粍功率 90~1500W

商品特色
◆紅外線鹵素光
◆ 無電磁波
◆ 適用各式鍋爐
◆ 180分鐘自動斷電
◆ 6段式溫度加熱

產品功能
.鹵素燈管加熱,烹調食材
.適用任何材質造型鍋具(不挑鍋具),不須另添購新鍋具來配合產品
.6段LED(HD4412)溫度加熱控制
.180分鐘自動斷電功能
.無需等待即開即熱,瞬間加熱至700℃
.過熱保護裝置
.面版高溫及餘熱警示(>=60℃)
.高科技獨特的陶瓷玻璃面板,急速加熱,熱源集中
.造型輕巧美觀,可隨意移動
.清洗容易,且不易造成刮痕

http://luckyest.blogspot.com/2008/08/philips.html

標籤:



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骨骼含騷」也算骨折?

骨骼含騷

標籤:



骨折--「斷了」,「裂了」或只是「含騷」(台語)

醫師我的骨頭是「裂」了?還是「斷」了?

◎林口長庚外傷骨科專科護理師 陳渼娟 ◎林口長庚外傷骨科主任 吳基銓校閱 

骨折大多是由意外傷害所造成的。根據衛生局統計,每年約有超過20多萬件大大小小的意外事件發生,其中以骨折傷害最常見,且因肢體範圍較大,故其受到骨折傷害也最多。骨折發生的原因很多,形成骨折的因素大多是創傷所引起的外傷性骨折,分別有高能量外力下所產生的骨折(如:行駛中的車輛撞擊、高處墬落或重物直接壓迫等),以及低能量外力所產生的骨折(如:跌倒或滑倒等);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長期使用所造成的疲勞性骨折,比較常發生在長期勞動工作的勞動者或是運動員;而病理性骨折則容易發生於老年人或者因疾病(如:骨質疏鬆或長期服用藥物)所引起。臨床上,許多病人會說,我只是走路時因為地不平整稍微扭了一下,或地板濕濕的而不小心滑了一跤;也有一些年輕人說,只是從不高的地方跳下或是在打球時跳躍落地後,當時只覺得怪怪的,且並沒有覺得很痛,有些人甚至仍然可以活動或走路,也一再強調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外力怎麼就骨折了?

當身體受到突發性外力時,自己該如何做初步檢查來判斷是否發生骨折呢?一定要照過X光後才知道嗎?雖然骨折發生時,大多會在皮膚上看到伴隨而來的擦傷、挫傷或瘀青,但有些骨折在皮膚上是完全看不到症狀的。一般來說,受傷的部位若在肢體時,除從皮膚上的傷口可以直接看到斷裂骨頭的開放性骨折外,亦可依以下症狀來做初步判斷。首先,發生在四肢時應注意是否有形狀、長度與另一側肢體不一樣或者產生變形;受傷時是否有聽到類似「啪」的裂開聲音或是自己感覺似乎骨頭斷裂;受傷部位是否有腫脹起來或皮膚顏色變成藍色;移動時不自然或有困難,感到疼痛或感覺與正常肢體不同;搬動時感覺有骨頭摩擦或碰撞的摩擦聲;只要有上述任何一項都應該懷疑有骨折了。

何謂骨折?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衝擊或壓迫時突然失去它的連續性,造成完全或不完全分裂成兩塊以上的分段。一般民眾在就醫或接受治療時,向醫師描述骨折情形時最常詢問,骨頭只是「裂開」(台語)還是斷了、有沒有碎?還是只是「含騷」(台語)?其實,簡單的說只要骨頭自其原有形狀產生斷裂的現象就稱之為骨折;所以不論骨折只是產生裂痕(圖一)、或是完全斷裂(圖二)甚至碎裂成多少塊(圖三),都稱作骨折。骨折都需要開刀嗎?並不是每種骨折都需要手術,骨折治療的目的,是把斷掉的骨頭盡可能「喬(復位)」回原來的位置,並將它固定起來。而骨頭經過一段時間後大多會癒合,小朋友的骨折在4到6週即可完全癒合,而成年人癒合時間則可能需要超過8到10週,但老年人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程度的癒合。所以骨折的處理重點在於使受傷的骨骼重新建立其功能,因此應注意癒合的位置是否理想,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功能或活動。
臨床骨折處理的方式有:使用鋼釘外固定或使用鋼釘、鋼板或鋼絲內固定、以及單獨或合併運用石膏或塑膠護木固定復位。何種處理方式最好?首先,醫師會先分辨骨折是屬於開放性或非開放性(指受傷部位是否有傷口);接著判斷骨折型態,如骨折方向是橫向、斜向或螺旋形,是壓迫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破裂性骨折或只於骨頭上呈現龜裂情形;再者,應考慮骨折部位是否合併脫臼、關節內骨折或損傷、韌帶損傷、肌肉或軟組織損傷或缺損等。所以,最好請骨科醫師做確切的診療,決定是否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然後考慮病人的年齡、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骨質疏鬆等)、以及病人的工作性質與家庭照護能力等。經全盤考量後,醫師針對骨折情形選擇最適當的處理,並與病人及家屬充分解說討論後,給予最適合的治療。如此骨折是否就會癒合在理想的位置呢?不盡然,當手術將骨折復位固定後,病人仍應遵照醫囑進行傷口照護、正確使用護具、持續執行復健以維持肌力與關節活動度,另外應有正常飲食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戒除吸菸及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等,並配合適時運動和避免跌倒或碰撞,才能讓骨頭復原良好。

http://tw.search.yahoo.com/r/_ylt=A8tUwZJ.W2VPHiYAoDNr1gt.;_ylu=X3oDMTBzMGY3dmdwBHNlYwNzcgRwb3MDMjAEY29sbwN0dzEEdnRpZAM-/SIG=12djh54qa/EXP=1332071422/**http%3a//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3fid_seq=1105012

標籤:



骨折需知

骨折需知
分類:雜記
2009/09/17 18:27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骨 折 的 痊 癒

骨 骼 是 不 斷 生 長的 組 織 , 骨 折 的 痊 癒 過 程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
一) 在 骨 折 處 血 塊 的 凝 結 ( 血 腫 形 成 期 )
二) 纖 維 組 織 生 長 ( 骨 痂 形 成 期 )
三) 新 生 骨 的 形 成 ( 骨 痂 改 造 期 )
骨 折 痊 癒 的 時 間 表
骨 折 痊 癒 時 間 ( 星 期 )
年 齡 組 別
上 肢
下 肢
初 生 嬰 兒
1
2 - 3
兒 童
3
6
成 人
6 - 8
12 - 16
若 要 完 全 穩 固 , 須 將 上 列 時 間 加 倍 。

常 見 的 骨 折
http://www.hkma.org/chinese/pubmededu/special/special.htm

骨折造成的創傷幾乎都有外傷,基本有擦傷、挫傷、瘀傷、但也有骨折會無外傷且看不出來。骨折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分為疲勞性骨折,常因長期過度使用導致骨頭發生裂痕,好發於運動員或勞動工作者;外傷性骨折,因外力撞擊而導致骨頭移位,如交通事故、跌落;而病理性骨折乃因疾病的因素或年齡而導致骨質疏鬆,如老年人跌倒或滑倒,這些病人經由骨科專科醫師檢查,儘早進行確切的治療,利用石膏,外固定器,內固定器、釘子、金屬板以及塑膠副木進行復位。為避免造成病人骨折處關節僵硬,軟組織沾黏,肌力喪失,功能不良等後遺症,一旦復位後即開始進入復健期。通常骨折後約三到四周即達臨床上的癒合,但在X光片上還是會看到骨間隙,且骨頭的癒合與年紀也有關係。同樣的骨折在小朋友可能四到六週即完全癒合,但到成年人則需要八到十周,老年人可能花費更久的時間才達到相同程度的癒合。所以骨折的處理重點在於使骨骼重新建立其功能。那麼骨折後的復健治療要做些什麼呢?
 
以下是復健科常做的處理與復健方法:
 
1.      控制水腫:骨折後因為斷骨進行復位無法活動,會有肢體腫脹的情形,且腫脹的情形不易消除。可以採患肢抬高超過心臟,輕柔且朝心臟方向連續性按摩,在腫脹肢體冰敷,或使用彈性繃帶纏繞肢體來降低水腫。
 
2.      控制疼痛:傷口或肢體腫脹會壓迫到痛覺神經末梢造成疼痛,病人一痛就不想動,不動肢體就更腫。可使用電療、短波、超音波等儀器來放鬆肌肉的緊張感,並有研究指出可增進骨骼的癒合。
 
3.      運動治療:依據病人的情況訂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運動可增加骨質的增生,減少沾黏,增加循環,降低水腫,對恢復功能多有助益,以下是我們一般治療原則:
 
a.       緩和的全身關節運動,未受傷的關節一定要動,例如:走動,變換姿勢,收縮肌肉,都可以有效放鬆肌肉,預防肌肉萎縮。
b.      骨折處在可允許的範圍內進行被動的關節活動:輕輕的活動骨折處的關節避免關節硬化及攣縮,更可避免組織沾黏,維持功能。
c.       骨折處的主動關節活動,居家復健運動:當骨折處的癒合達一定的程度時執行,以提升骨折處的功能,恢復關節正常活動角度。
d.      肌力訓練,並提昇關節活動角度到正常範圍。
e.       工作強化訓練,恢復工作,肌力恢復正常。
 
4.      不要攝取含有咖啡因及尼古丁的食物,以免影養血液循環進而阻礙功能的恢復。
 
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須與治療師密切配合,時時針對病人情形修正治療計畫,就能達到最大的功能結果。在復健的過程中雖然辛苦,但是只要堅持下去,配合醫療團隊一起走過艱辛的復健路,當收成了成功的果實,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以往人們認為,骨折後飲酒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淤血、促使骨折治癒。但醫學研究表明,大量的酒精能損害人體骨骼的新陳代謝和鈣的吸收,使其傷失正常生長發育和修復損傷的能力,酒精還會影響藥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
  
另外,人們一直認為,骨折病人多吃一些動物骨頭湯能加快人體對鈣的吸收,加速骨折的癒合,可研究表明,這樣反而會延遲骨折的癒合過程。這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在增加骨膠原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肉骨頭湯的主要成分是鈣和磷,骨折後若大量攝入此類物質,就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從而使骨質內有機質和無機質的比例失調,使骨折癒合延遲。
骨折的癒合四個階段:
 
 
1. 發炎反應期:骨折位置有血腫形成
 
2. 癒合早期:纖維軟骨生成,骨痂形成
 
3. 癒合晚期:形成新的骨與軟骨, 軟骨並骨化為新骨
 
4. 骨頭重塑期:此時骨頭根據使用情況修正形狀及骨質分配
骨折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許多骨折患者由于缺乏醫學知識或治病心切,經常會自行服用一些據說是能促進骨骼生長或消炎止痛的藥物,結果卻影響了正常的骨折愈合,甚至留下終身的殘疾。其實,人體的骨組織具有很強的再生和自我修復能力,在發生一般性質的骨折或脫位等外傷時不需要服用藥物來加快愈合的速度。相反,一些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反而可幹擾骨折的愈合。那麼,哪些常用藥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呢?
    1、消炎痛和水楊酸類藥物:消炎痛及阿司匹林、扶他林等水楊酸類藥物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但是,骨折患者體內的前列腺素可使其斷骨端的組織發生血管擴張、血管再生、巨噬細胞聚集等良性的炎症反應,增加骨折局部的供血量和供氧量,從而可促進骨折的愈合。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就會減慢骨折愈合的速度,甚至會導致骨不連。因此,骨折患者應慎用消炎痛和水楊酸類藥物。
    2、四環素類藥物:四環素類藥物可永久性地結合到人體內的骨骼等鈣化組織中,使骨骼生長速度變慢,並可引起兒童骨骺及幹骺端的骨小梁變形、斷裂,甚至可導致局部的微細骨折。因此,骨折患者(尤其是兒童骨折患者)應慎用四環素類藥物。
骨折如何處置恰當
    3、皮質激素類藥物: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類藥物可直接影響骨的生長、轉換及損傷後的修復。人們若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可引起全身性骨質疏松,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骨折患者若在骨折愈合初期服用此類藥物,可抑制骨折端的血腫吸收、肉芽組織的形成、血管再生及骨骼鈣化,甚至可誘發血腫感染。
    4、抗凝類藥物: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類藥物可減少凝血活酶的濃度,使骨折端的纖維蛋白合成減少、血鈣水平降低,並可阻止骨基質鈣化沉積,從而延緩骨折愈合的速度。
    5、環磷酰胺:環磷酰胺是一種最常用的抗腫瘤藥,其作用強大而持久。該藥可破壞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和功能,抑制細胞的分裂和增殖。骨折患者若服用環磷酰胺會損害其骨骺軟骨板的成骨細胞,使其縱向生長受到限制,並可減少骨幹的抗彎強度。另外,該藥還有抑制骨髓造血機能、幹擾結締組織修復等副作用。
    此外,某些中成藥也可影響骨折的愈合。該病患者若不加選擇地服用中成藥是非常危險的。專家認為,骨折患者服用中成藥時必須有中醫師的指導。骨折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應以服用活血化瘀類中成藥為主,在骨折的中期應以服用接骨續筋類中成藥為主,在骨折的後期應以服用補肝益腎類中成藥為主。
現在由於各種原因,骨折的人越來越多。堅硬的骨骼愈合時間長,對人體生理干擾較大。做好飲食調配,可以減輕痛苦,促進愈合。專家提醒,骨折患者飲食方面有禁忌,如不注意,會延長骨骼愈合。
  忌 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愈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愈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且同時伴有血磷降低。
  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使血鈣濃度迅速回升。
  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説,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
  忌 多吃肉喝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使骨折愈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愈合産生阻礙作用。
  忌 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愈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慾。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可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
 忌 不易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受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卧床病人更多見。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忌 少飲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往往少飲水,以減少小便次數,這樣做是不適宜的。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
  所以,卧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忌 長期服用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淤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
  專家指出,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愈合不利。
  骨折後不能亂揉捏
  跌傷、摔傷造成骨折是常見的,有的人為減輕疼痛,習慣用手揉捏傷部。專家提醒,骨折後亂揉捏可能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1.發生截癱。如果是頸椎骨折,誤用揉捏可使脊髓受壓發生高位截癱。胸腰部脊柱骨折時,揉壓按捏過重可以損傷腰脊髓神經發生下肢癱瘓。
  2.刺破血管引起內出血。骨折時,其折裂端可能較鋒利,按、揉、擠、捏均會刺破局部血管導致出血。如鎖骨粉碎性骨折,揉捏可能傷及鎖骨下動脈;肱骨外踝頸骨折,揉按會傷及腋動脈;肱骨踝上骨折,揉治可損傷肱動脈;大腿下端骨折,揉捏可傷及動脈;肋骨骨折時,揉按可致骨折端刺破肺臟,發生氣胸、血胸、縱隔及皮下氣腫及咯血等。
  3.損傷神經。四肢長骨骨折,骨折裂端會像刀子一樣鋒利,在此狀態下,揉捏按壓除可造成出血外,還可能使骨折端刺傷或切斷周圍的神經,嚴重者可能造成神經麻痹。
  4.加重休克。嚴重的骨折如大腿、骨盆或多發性肋骨骨折合並內臟損傷時,由於失血和疼痛,病人可發生休克。如果再施以揉捏會進一步加重休克,甚至造成傷者死亡。
  5.造成骨缺血性壞死。如股骨頸、腕骨骨折後盲目揉捏,可損傷關節囊血管和骨幹滋養血管,導致骨頸缺血性壞死。當骨折已造成內部肌肉出血,揉捏會加重肌肉和血管的損傷,時間稍久可能形成局部肌肉缺血,導致神經功能喪失,如不及時處理,易造成肢体壞死,嚴重者可發展為擠壓綜合征而危及生命。
  骨折後亂揉按捏不僅危險,而且還為正常治療帶來諸多困難,並直接關係著骨折的預後和康復。
  因此,一旦發生嚴重的跌倒和摔傷,尤其是病人無法動彈時,最好的辦法是讓傷者安靜躺著,馬上聯繫急救車,送醫院就診。
骨折病人在恢復期應遵循一定的方法進行鍛煉。這樣不但使患肢逐漸恢復正常的功能,而且也是恢復肢體循環,治療骨折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但如果鍛煉不當,也可造成不良後果。
一般骨折後1-2周,患肢局部疼痛腫脹,容易再發生移位,所以此時不宜做大幅度的活動,可做患肢的肌肉舒縮活動。其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利於消腫,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如前臂骨折時,可做輕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動。一般上臂和大腿前部位均可做肌肉舒縮活動,但原則上骨折的上下關節可暫不活動,而身體的其它部位應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2周後當疼痛逐漸消失,腫脹消退,骨折部日趨穩定時,除應繼續進行患肢肌肉舒縮活動外,應在健肢或他人的幫助下,逐漸而緩慢地活動上下關節。活動的幅度和力量也應隨著骨折接近臨床愈合而逐漸加大。待骨折癒合後,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鍛煉,使其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活動範圍。在功能鍛煉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局部腫脹,疼痛加重或聽到“響聲 ”等。此時不必過度的緊張和憂慮,但過度的鍛煉,急於求成也是不對的,甚至會前功盡棄。所以,隻有科學的適當的鍛煉,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忌盲目補充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由於長期臥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鍊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 
 
  二忌多吃肉喝骨頭湯。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 
  三忌偏食。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欲。適當多吃一些番茄、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四忌不易消化食物。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時有便秘,臥床病人更多見。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五忌少飲水。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儘量少飲水,以減少小便次數,這樣做是不適宜的。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潴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係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六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淤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週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清華大學第二附屬玉泉醫院骨科楊華清
可多吃哪些有鈣食物?
乳類食品:牛奶、乳酪、酸乳酪、雞蛋等。
豆類製品:豆皮、豆腐乳、豆干等。
海鮮類:含骨小魚、生蠔、蚌類等。
蔬菜植物類:髮菜、紫菜、芝麻、九層塔等。
補充鈣片要注意什麼?
1.水溶性的檸檬酸鈣、乳酸鈣及葡萄糖酸鈣較容易吸收,不
溶於水的碳酸鈣不易吸收。
2.碳酸鈣與檸檬酸鈣的有效含鈣量較高,但碳酸鈣必須有胃
酸存在才能吸收,所以要在飯後半小時內服用。
3.服用鈣片應避免同時食用高草酸的食物(如菠菜),以防
止草酸結石。
4.多攝取維生素D,可幫助小腸吸收鈣離子。
5.攝取充足的鎂和鈣一樣重要,可以增加骨骼密度。
健康小百科骨折未癒合 手術來補骨 
【中時電子報 】
莊太元(萬芳醫院骨科醫師)骨折未癒合的基本定義為,骨折後未在預期的時間內癒合,而且骨折處已無力癒合,常發生於營養不良,骨質疏鬆、鈣質形成不良患者、老年人、癌症患者等族群。

判斷骨折未癒合,時間是一個重要的依據。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的建議,如大腿骨折癒合約需6個月,脛骨平台約需8至12周,遠橈骨約需6~8周,若超過了正常的癒合時間仍未有癒合的跡象時,就可判定為骨折未癒合。

骨折的癒合要有接觸、營養及穩定度三個要素。接觸是在骨折復位後,骨折的斷端盡可能給予接觸,以達到癒合;營養則是骨折處的血液循環及營養的供給狀況;穩定度是提供骨折處穩定的環境,包括石膏副木、石膏筒、外固定或是內固定等。骨折未癒合的原因很多,只要以上三個要素少了一個,就會有未癒合的情形。

如以股骨骨折經鋼釘固定為例,穩定度的因素包括不拿拐杖、提早負重,造成骨折處受力太大等不穩定的情形,或其他無法妥善保護的因素等;影響血液營養循環的因素則包括營養不良、骨質疏鬆、鈣質形成不良、糖尿病等,其他如開放型骨折,軟組織壓碎傷,感染等破壞了血液循環的其他因素;接觸的因素則如粉碎型骨折,骨折斷端若無法接觸,也可能造成骨折未癒合。

對於骨折未癒合,目前的常規治療大致分為三個方向:1.重新復位:在不影響復位的情形下,盡量讓骨折的斷端能夠接觸。2.重新固定:以較強或較合適的固定器支撐骨折未癒合的二端。3.補骨術:以自體、異體或人工骨骼填充骨折未癒合的部分。至於其他的治療,如超音波,電刺激,體外震波等,目前較無一致性的看法,可視為輔助性質的治療。

骨折未癒合處常需要補骨手術,這 須由 醫師及病患共同討論後,選擇最適當方式進行,而常用的自體骨為腸骨前上脊的海棉骨,大部分患者約疼痛1~2周,少有合併症發生。但手術仍須注意避免傷及神經及傷口感染的發生。
評論
   讀者請看這篇報導 , 看起來好像西醫骨科很利害 , 其實根本不需如此大費周章的動手術 , 而且癒後效果也不見得很好 , 更且吃多了西藥鈣片 , 只會造成腎結石的後果 , 不但完全無效 , 還會把骨頭損傷的更壞 , 反正西藥每次都是會得到相反效果的 , 我舉例說明中醫藥有多強 , 我有一個病人在2000年因車禍被大卡車壓過右小腿 , 造成粉碎性骨折 , 因此西醫就把碎骨取出 , 並做了ㄧ特殊支架來支撐右腿 , 否則因為少了約二吋的骨頭 , 如果直接接在一起 , 病人終其一生右腿就會比左腿少二吋 , 我承認這部分西醫外科做得很好 , 但是接下來就是惡夢了 , 他按照西醫的指示每天吃1500mg的高量鈣片 , 其結果卻是得到一大堆腎結石不說 , 連髖關節都被鈣片打壞掉了 , 西醫ㄧ共花了九個月來治他 , 結果病人的斷骨不但沒有長一分 , 反而全身骨頭都受到損害 , 他們只好放棄治療 , 其中一位西醫建議他來看我 , 他私底下告訴病人 , 如果這個每天罵在西醫會讓人氣死又沒辦法說他不對的中醫都沒有辦法把你治好的話 , 就沒有人可以幫你了 , 所以我是他的最後希望 , 因此來看我 , 我花了三週時間治他 , 他回去照X光 , 就可以看到斷骨兩側已經開始長骨牙出約一吋了 , 腎結石也大部份消除了 , 於是他信心大增繼續吃我的藥約三個月 , 再去西醫那去查 , 骨頭在X光之下已經長好 , 只是比正常的肥大ㄧ點 , 於是西醫就把支架拿掉了 , 病人開心的跑來謝我 , 同時盛讚中醫藥之神奇 , 我對病人說這是小病 , 沒有什麼了不起 , 台灣有許多中醫都可以做到的 , 馬路邊隨便ㄧ家中醫診所都可以治好你的 , 他瞪著大眼睛說 , 那麼利害 , 以前我連台灣在哪都不知道 , 現在我知道了 , 真是利害 , 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都說台灣多好 , 連我診所門口 , 一年四季都插著中華民國國旗 ,於是他們就很佩服台灣的中醫師 , 至於我們心知大家的程度問題 , 我們還是關起門來吵架 , 畢竟是自家人 , 吵架不要讓外人知道 ,只要是對外時 , 我的口徑永遠是一致對
骨折,祖國醫學亦名折傷。泛指骨的連續性遭到破壞。除表現局部腫脹、疼痛、功能障礙外,還可同時出現畸形、骨擦音及假關節活動等特殊表現。以四肢骨折和脊柱骨折多見。家庭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在護理骨折等骨傷科患者的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護理:骨科疾病一般病情較長,患者多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思想負擔較重。因此要解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和思想顧慮,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遵醫囑進行鍛煉,保持正確體位,並以樂觀精神對待自已的病,纔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如骨折患者的手法整復,痛苦較大,尤其是需再次整復時,患者心情非常緊張,甚至拒絕治療。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反復解釋正確對位的重要性,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主動配合治療。
2.生活護理:骨折患者大多需較長時間臥床休養,脊柱骨折引起的癱瘓更要經長年臥床。因此,需創造適宜患者休養的環境。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溫度適宜。同時室內保持整潔,走廊地面不宜有水滴,以免患者下床鍛煉時滑倒。讓患者盡可能多接觸陽光。協助患者穿脫衣褲時,要先脫健肢一側,再脫患肢衣袖(或褲腿)。穿時應先穿患肢的衣袖(或褲腿),再穿健肢一側,可減少患者的移動。以減輕患者的疼痛。
3.皮膚護理:患肢要注意保暖,尤其新傷患處切忌當風受寒。冬天可套上棉襪套或長棉手套。局部有傷口者,應保持敷料清潔。更換敷料的動作要輕,注意無菌操作。有外敷藥者,應注意藥物是否乾燥脫落,局部皮膚有無過敏反應。因患者臥床時間較長,又因固定不能隨意翻身及改變體位,使身體受壓部位及外固定裝置所壓之皮膚很易發生褥瘡。所以要預防褥瘡的發生。
4.飲食護理:凡新傷或能較劇烈以及感染發燒者。需要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忌食油膩、生冷以及發物。可用青菜、蘿卜、米粥、藕粉等調理脾胃、並多食水果、如桔、柑、蘋果、西紅柿等。不可急於服用補養食品,待病情好轉或穩定,大便通暢後,再進清補之品,如牛肉、雞湯、瘦豬肉、雞蛋、木耳、肝、豬腎、羊腎、甲魚等。還可多食飴糖、大棗、或用枸杞子泡水代茶飲,以達到強化筋骨,加強骨折愈合的目的。患者癒合,鼓勵並協助患者功能鍛煉。 為使患者早日康復,還可採取食物療法。 骨折的內治法分三期進行,食物療法可配合進行治療。初期(活血化瘀期)飲食以清淡為好,可把赤小豆加適量水煮熟,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骨折中、後期可食豬骨、羊骨、牛骨、鹿骨等,皆有補腎填骨髓的功效,對骨折傷有“理折傷”、續筋骨的作用。因此,這些飲食對骨折中、後期患者甚為適用。如豬骨頭1000克 、赤豆250克 加水小火燒燉,加鹽姜調味分多次食飲之。也可放豬脊骨一具,洗淨,紅棗120克 ,蓮子90克 ,降95、生甘草各10克 ,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食飲之。其他鹿筋、鹿肉、豬腎、胡桃肉、黑芝麻、枸杞子等補肝腎之品皆選用。
外科病房中,骨折的病人是最常見的疾病,約佔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一般而言「骨折」通常都是發生在「意外」。澄清醫院平等院區三樓外科病房陳美秀護理長表示,像是不小心發生了車禍造成骨折、或者是運動時不小心受傷、尤其是老人家一跌倒就發生了骨折,雖然骨折是一個大家常聽到的疾病,也因為是常常發生又不會立即危害到生命,且需要較長期康復時間,所以就忽略骨折的照護,因此又不小心造成了許多後遺症,如:感染、癒合不良、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的症狀等等,所以如何防範意外之後的意外發生,就要好好重視骨折的復健之道了。
當意外發生時,骨頭遭受到外力的重擊,造成傷害時,骨科醫師會根據臨床檢查結果、及X光片等理學報告結果,來判斷對骨折的處理方式。通常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骨折斷端兩邊骨頭未移位,只出現裂痕。這樣我們可以使用石膏固定三到六週。2.骨折合併骨頭移位時,可使用骨內鋼釘、鋼板固定或者是骨外固定器來加以治療。3.骨折已經插出皮膚,造成開放性傷口,這種情況比較麻煩,需要先控制傷口感染的情況,再來治療骨折的問題。
在醫師精心治療之後,我們的復健之道才正要開始,陳美秀護理長針對以下幾點說明。
1.冷敷或熱敷:在受傷或手術之後兩天內,可以先採用冷敷(用冰枕敷每次20分鐘),可以減輕疼痛及出血的情況,兩天後可以採用熱敷(可用溫水40℃~ 43℃ 及毛巾濕敷或浸泡溫水約20分鐘)用來增加血液循環減輕腫脹,也可以使得肌肉及關節鬆弛。
2.按摩法:我們可先擦上乳液或嬰兒油,以雙手手掌或手指平按,用平穩長而慢、有節律的、由遠心端往近心端推動,可以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可以緩解肌肉僵硬。
3.運動:可以預防肌肉萎縮、維持關節活動度及肌肉強度,簡單來說床上的復健運動,可以依關節的活動度活動,例如:腕關節可以做旋轉及上下的運動,每天至少做兩次,每次作5-10下。切記,若有疼痛或其他不舒服時不要勉強做,應立即停止。
4.飲食:可以用來補充流失的營養及促進骨頭及傷口的癒合,要攝取足夠的熱量,成年人一天的熱量約在1600-1800卡路里﹔可以多增加蛋白質攝取如:魚、肉、蛋、奶類等,尤其是鈣質(小魚乾、葡萄乾、芝麻、紫菜等)及維生素D(曬太陽)要多多攝取,還要減少喝咖啡、喝濃茶、抽煙、喝酒等不好的習慣。
相信只要病人及家屬配合、執行以上四點的觀念,骨折會恢復很好,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骨折
一、骨折手術後復健治療的主要目的
1. 維持原有的運動範圍,亦即關節活動度
2. 維持或是強化肌肉的強度,並且防止肌肉的萎縮
3. 減輕浮腫
4. 鼓勵病患早期的活動與載重(以不痛為原則)
5. 減少臥床所產生之併發症
二、骨折手術後復健的原則
1. 減輕疼痛、滅少肌肉的痙攣以及水腫
2. 鼓勵病患儘早的活動,而不要完全固定不動
3. 下肢骨折的病患,要儘快的進行步態訓練
4. 從骨折的穩定處開始進行肌力的強化訓練
5. 病患的骨折處癒合到一定程度的穩定時,方可開始施行關節鬆動術

標籤:



骨傷復原的飲食調理及禁忌

骨折復原的飲食處理及禁忌
                                                        骨折的癒合是需要足夠的骨質建造的營養素。骨折後48到72小時骨折處會產生膠原和蛋白膠原,並微血管在增生組織中長出,以負起供給營養的責任。而後的三到四週,組織繼續生長,發展出軟骨和纖維結締組織,將骨折碎片連結形成骨痂,然後礦物質如鈣、磷及鎂等繼續填充、貯積,使修補的軟骨經由軟骨內骨化過程產生一堅固的再結合骨。大多數成人的長骨骨折的骨化作用約需3~4個月  

  影響骨折癒合的時間有很多因素。其中受損的骨頭需要足夠的血液提供足夠的營養供應,若營養不夠則骨頭的癒合、骨連結的時間將會延長,加長了住院、臥床的天數。治療骨折的重要目標不僅是讓病人重獲患部的功能,更能在最短期內恢復病人的日常活動。並且避免合併症的發生。   

  經常年齡大的病人復原較慢其原因是組織再生能力較弱又飲食較簡單不均衡,以致缺乏復原所需營養素所致。其實無論任何年齡的病人如果營養的吸收好,都是較容易復原的。維它命C是形成膠原的主要物質,是連接組織的東西,例如關節之間的軟骨就是膠原形成的,就像蓋房子時粘合磚頭的水泥一樣,缺乏維它命C會使礦物質無效,骨骼也會變得軟弱易碎,缺乏彈性。維它命C豐富的食物有、柑橘類水果、蕃石榴、草莓、木瓜等及綠葉蔬菜但經烹調維生素C會大量破壞,因此水果及生菜才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   

  骨折患者的營養除了大量維生素C之外,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D也應該攝取充足。結締組織的增生,蛋白質是主要的材料,而鈣質是骨化過程中使骨架堅韌充實。平時我們吸收多餘的鈣會儲藏在大骨頭的兩端組織內,以備缺時應用,但若一段時間沒有適當攝取鈣質,就沒有儲備。副甲狀腺素會刺激骨骼輸出鈣以應軟組織的急需,以保持血中鈣濃度的正常,當鈣大量從骨骼抽出到血液,骨質會變得疏鬆,對骨骼的復原不利。因此骨折患者鈣質的補充是必須的。鈣的吸收率和維生素D有關,維生素D從足夠的陽光照射可獲得,此外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全脂牛奶、魚肝油等(備註)。有些患者因臥床時間久或多次開刀,骨骼的癒合不理想,又沒有補充鈣和維生素D也無法接受陽光照射,如此惡性循環,延長了癒合時間也提高了長期臥床易罹患的合併症。   

  另外,骨折患者常用止痛劑和抗生素,所引起的腸胃不適也可能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值得我們注意,而且一般而言骨折患者所需的熱量要比正常人多大約百分之三十,因此,若食慾差,攝入飲食量太少,可建議採小量多餐,並高量體積小的點心做補充,以增加營養的攝取。   

  談到禁忌,骨折患者經常不吃香蕉,追究原因有二, 中醫治療理論認為香蕉有含某物質會影響筋骨的癒合,至於是什麼物質,卻眾說紛云,另外也有病人認為香蕉是白白軟軟的東西,吃了會使骨頭變軟。而在西醫治療卻沒有禁忌香蕉的說法。因此若是擔心因吃香蕉會引起不良反應就不要吃。香蕉屬水果類,主要是醣類,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們只要在水果類中選擇其他的水果,例如維生素C高的柑橘類來替換,也是很好的。重點是傳統的禁忌有些是經驗的累積,有些則是訛傳,若因"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而使營養攝取不均或不足而影響復原就不划算了,所以若能有均衡正確的飲食,充足營養的攝取為基本,香蕉吃不吃都無所謂了。   

※備註:   

一.維生素D高的食物:魚肝油、肝臟、蛋黃、牛奶。由於維生素D 是脂溶性,多餘的不易排除,會沈澱在柔軟組織上,而產生併發症,因此只需適量攝取。從食物獲得未曾有過多的例子,若服用維生素D葯劑就要注意劑量。   

二.鈣豐富的食物:牛奶、肉類、蛋、豆類、奶類。   

http://homepage.vghtpe.gov.tw/~vghyl/404.htm

標籤:



長黑斑的香蕉最棒

香蕉愈成熟表皮上黑斑越多,它的免疫活性就越強。
 
香蕉是懶人水果,又方便,每日五蔬果,疾病遠離我喔!  
根據日本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香蕉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質TEN。而且香蕉愈成熟其抗癌效果愈高。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TEN。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吃熟一點的香蕉唷!香蕉不會使白血球盲目增長,只有在數量少的時候才會大幅度增加。因此專家們研究認為香蕉具有的免疫激活作用比較溫和,在人體狀態健康時並不會使免疫力異常升高,但對病人、老人和抵抗力差的體弱者則很有效果。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感染,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山崎教授指出,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是青的香蕉強8倍。

香蕉的用途 

一、平日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是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形成的原因。 為了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適度的運動,和均衡攝取營養的飲食,是相當重要的。
二、而營養高卡路里低,且能預防癌症,而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香蕉」。
三、在去年日本癌症學會中,發表了香蕉具有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效果的報告,而一天吃2根 香蕉,就能有效地改善體質;此外,香蕉價廉、易食、攜帶又方便,是維持健康的營養素, 真可說是「神奇的水果」。
四、香蕉對減肥相當有效是因為它卡路里低,且食物纖維含量豐富。香蕉非常甜,因此會被人們認為,卡路里一定很高,其實不然,一根香蕉淨重約100克左右的卡路里,只有87卡而已,與一餐的白飯量150克~220卡比起來,大約只有一半以下的低卡路里。
香蕉可當早餐、減肥食品。在繁忙的生活中,利用健康食品、或補充劑,來補充飲食不均衡的人,越來越多了。而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因此從香蕉,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式各樣的營養素。其中香蕉含有相當多的鉀和鎂。
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由於香蕉的消化吸收相當良好,因此從小孩、到老年人,都能安心地食用,並補給均衡的營養。
五、最近不吃早餐的人越來越多,而一天的活力來源,又是早餐,因此具有立即性、且能長時間保持能量的香蕉,便成為最適合當早餐的食品了。此外因為香蕉是低卡路里的食品, 就算是正在減肥的人,也能毫不擔心的盡情食用。
六、台灣曾經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國,每年外銷很多的香蕉到世界各地,這些香蕉美味可口, 但您知道它們也拯救了無數的高血壓朋友? 香蕉中含有很多的鉀,用以平衡體內過多的鈉,鈉已知是高血壓的幫兇,香蕉中天然的鉀就成了 高血壓朋友的天然保健食品,經常食用香蕉的人患高血壓以及其它相關的心血管病變都比較少, 如果您有高血壓的困擾,每天吃一兩支香蕉對您一定有幫助。
七、又如果吃得太鹹的話,為了不使身體內的鹽份含量過重,水份的代謝能力就會變差, 所以全身變得浮腫,連腹部也凸出來。這個時候,多吃含鉀的香蕉,可幫助促進鹽份的排泄, 同時應調整飲食習慣,口味要清淡。義大利曾經有醫學院做過研究, 常吃香蕉者的體內壞的膽固醇LDL”會降低,讓您的動脈清爽健康, 如果法國人因為喝紅酒讓動脈年輕,我們多吃些香蕉也不會輸給法國的紅葡萄酒,英國劍橋大學也曾做過研究,多吃含鉀食物如香蕉,得到中風機會降低40%。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胡蘿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乾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其過早衰老 !

香蕉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改善體質、幫助排泄、改善情緒,還能使皮膚光滑細緻。不過,三歲以下的嬰幼兒,腸胃機能仍不夠強健,並不適合吃太多香蕉。

專家指出:香蕉皮一變黑,往往會被一些人扔掉,其實這是一種很不明智的行為。研究表明,買後擱置10天左右,外皮發黑的香蕉使體內產生的白血球數,是剛買來香蕉能幫助產生的白血球數的5倍。因此,外皮發黑的香蕉更能起到抗癌的作用。 但是,如果香蕉裏面變黑了,就不能再食用了,防止中毒,應將其扔掉。
大家都知道,香蕉未成熟時,外皮呈青綠色,剝去外皮,澀得不能下嚥。熟透了的香蕉,澀味一掃而淨,軟糯香甜,深受孩子和老年人的喜愛。我們吃到的香蕉都是經過催熟後才成熟的。生香蕉的澀味來自於香蕉中含有的大量的鞣酸。當香蕉成熟之後,雖然已嘗不出澀味了,但鞣酸的成分仍然存在。鞣酸具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可以將糞便結成幹硬的糞便,從而造成便秘。最典型的是老人、孩子吃過香蕉之後,非但不能幫助通便,反而可發生明顯的便秘。
  
參考資料
http://sunyen.myweb.hinet.net/banana.htm

標籤:



腐爛蔬果VS.果蠅

★生態習性︰果蠅類昆蟲由於體型小,很容易穿過紗窗,因此居家環境內也很常見。在垃圾筒邊或久置的水果上,只要發現許多紅眼的小蠅,即是果蠅;果蠅類幼蟲習慣孳生於垃圾堆或腐果上。

★果蠅容易受到蔬果(特別是番茄)和發酵物質的吸引,由於在垃圾堆中的蔬菜有些已經腐爛,其入口就容易成為果蠅的聚集之處。
果蠅喜歡隨風飛行,如此他們可以偵測到食物的香味,伴隨著氣味找到適合產卵的地方。
果蠅由卵至成蟲完整的生活史需時7天(如果溫度夠高),可以在垃圾及腐爛的蔬果中完成其世代。
而且果蠅的生命力比一般的昆蟲還要強,能在25℃下由卵至成蟲只需11天,在18℃則加倍,在16℃則為3倍。其他因素如過度擁擠與食物不足皆會影響果蠅在試驗狀況下之生育。

果蠅英文俗名fruit fly或vinegar fly ,果蠅廣泛地存在於全球溫帶及熱帶氣候區,而且由於其主食為腐爛的水果,因此在人類的棲息地內如果園,菜市場等地區內皆可見其蹤跡。除了南北極外,目前至少有1000個以上的果蠅物種(species)被發現,大部分的物種以腐爛的水果或植物體為食,少部分則只取用真菌,樹液或花粉為其食物。
果蠅生活史在25℃下由卵至成蟲約需11天,在18℃則加倍,在16℃則為3倍。其他因素如過度擁擠與食物不足皆會影響果蠅在試驗狀況下之生育。

雄果蠅於羽化後12小時可達到性成熟,雌果蠅則於羽化後8小時可達到性成熟。雌果蠅在25℃下每小時可產卵2~20粒,在16℃其產卵速率只有最適狀況下之20%,超過32℃則停止產卵。雌果蠅一次交配所得精子可供6~8授精所需,雌果蠅交配後即不再歡迎再次之交配,但仍可能遭受強暴,如果受到再次交配後,所得之精子有可能優先用於新卵之受孕。雄果蠅一天可交配十隻雌果蠅。未交配之雌果蠅稱為處女蠅(Virgin female),在受到雄果蠅產生之性費落蒙刺激下,仍然會產下不孕卵。

果蠅營養需求

在不供給食物的情況下,果蠅可存活50小時左右,在不供給水的情況下,果蠅無法活過一天。蛹期果蠅在其正常5天生活週期下可取食其體重3~5倍之食物,雌果蠅在產卵期每日可取用與其體重等重之食物。果蠅成蟲的食物內需有醣類,而蛹期果蠅則可只依賴酵母即可生育。

標籤:



各種水果皮的妙用

鳳梨皮 放入冰箱可去除腥味


*橘子皮、檸檬皮、柚子皮

在料理食物或是清洗餐具時,不要的魚肉、蔬果,多多少少會隨著排水口流入排水管到排水溝,有時甚至會阻塞排水口。時間一久,排水口部分自然就會散發出難聞噁心的怪味道。這時,可以將橘子皮、檸檬皮或是柚子皮其中一樣保留起來,放入鍋中加水煮成黃綠色的汁,將滾燙的果皮水,從排水口開始一遍又一遍慢慢刷洗,在清洗排水口的過程中,滾燙的果皮水會隨著排水口流入排水管一直到排水溝,就可以有效去除掉排水口、排水管及排水溝裡難聞的怪味了!
 
檸檬的妙用

檸檬除了將它切半擠成汁加開水、糖當飲料喝外,還有以下的用處呢!
1.檸檬浴讓皮膚更白皙
擠過的檸檬皮暫勿丟棄,放在盥洗室,無論洗臉沐浴都讓肌膚更細嫰白皙呢!

2.去飲水機裡的污漬
家裡的茶壺、飲水機用久了,裡面有一層白白厚厚的渣,這時不妨買一顆檸檬,切半放進飲水機或茶壺內煮個二或三小時,你會發現裡面的渣變少了!多試幾次,你會有滿意的效果喔!

3. 燒烤食物更添風味
檸檬雖可使燒烤的食物更添風味,但切勿將酸性水果如檸檬等與魚、肉一同包裹在錫箔紙裡燒烤!因為用金屬類的錫箔紙與酸性物質混合在一起烤時,會起化學變化產生對人有害的致癌物質!
直接把肉放在肉架上燒烤也是一樣,烤焦部分應丟棄,以免吃到致癌物!
但是避開掉危險程序後,在食用香噴噴的烤肉時滴上新鮮檸檬汁,除了增添風味外,檸檬中的維它命C 是有解毒功效的

除了除臭,冷卻後的果皮水也是很好的清潔劑。用乾淨的抹布沾取適量的果皮水,擦拭家具或是木頭地板,擦完之後有如上了蠟一般的晶亮,同時還留有宜人的芳香;家中有榻榻米的話,也可以直接用果皮水擦拭保養,可以有效防止榻榻米變黃。

已經發黃的象牙製品、琴鍵、冰箱外層,則不需要加水煮開,直接用橘子皮、檸檬皮或是柚子皮沾取少量鹽巴擦拭,只需三兩下工夫就可以讓泛黃的表面恢復光亮。若是用來泡澡,皮膚更加光滑細緻!

當然,橘子皮、檸檬? 皏H及柚子皮也是不花分文、廢物再利用的天然芳香劑,將這些果皮放在房間的一角落,就會飄散出清香宜人的氣息。用火點燃果? 痋A則可以?X除惱?H的蚊子,不用擔心化學藥劑影響健康的問題。

•*香蕉皮

香蕉不僅是一種美味水果,也是治療皮膚病的良藥。這是因為香蕉皮中含有抑制真菌和細菌生長繁殖的蕉皮素。香港腳、手癬、體癬等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用香蕉皮貼敷患處,能使瘙癢消除,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臉上若是長有硬硬的突起物,可以將香蕉皮敷在上面。香蕉皮能夠幫助它軟化,有效地一點點脫落,能夠幫助恢復臉部的平整。

寒冬季節,皮膚容易因乾燥而龜裂,對這種季節性的皮膚龜裂,只要取一根熟透的香蕉、擠點果肉,均勻塗抹在患處,一天三、四次,不僅能使皮膚潤滑,傷口也很快癒合。常用香蕉汁擦臉搓手,可防止皮膚老化、脫皮、瘙癢、龜裂。

另外,香蕉皮也可以用來擦拭皮件,效果相當不錯。由於香蕉皮中含有單寧,可以拿香蕉皮來擦拭皮鞋,香蕉皮能夠有效地幫助清潔皮鞋上的油污,使皮鞋保持光亮整潔。

在此特別提禲A香? 憚漸\效雖然很多,但千萬不要一次吃太多香蕉,否則容易造成腸胃不適等問題。

•*蘋果皮

蘋果的外皮,削下來也有用處。將蘋果皮泡入滾水中,當作茶飲來飲用,對於支氣管炎的毛病具有很好的療效。

蘋果的外皮除了具有食療的效果外,也是很好的清潔劑。家中煮製食物的鋁鍋子要是使用久了,鍋的表面容易變黑,這時,蘋果皮可以幫助你有效地清理這變黑的鋁鍋。

首先,將鋁鍋裝滿水,然後放入新鮮的蘋果皮,放在火上煮一會兒,大約過了十五分鐘後熄火,將鋁鍋放入清水中清洗。你將會發現,原本發黑的鋁鍋經過蘋果皮的浸泡清洗後,會變得光亮如昔。

•*水梨皮

水梨的果皮有一種特別的香甜氣味,即使削下來後,果皮的味道還是非常的誘人。這兒要告訴你,水梨的果皮能夠幫助你清除油污。廚房中的炒菜鍋要是使用時間長了,便會在鍋內聚積許多油垢,這使得刷子與清潔劑都難以清除。

在炒菜鍋中放些水,然後放入一些水梨皮,開火煮一會兒,你會發 現煮軟的水梨皮能夠很好地幫助你清除這些焦硬的油垢

標籤:



吃葡萄顧眼睛更甚葉黃素

【文/常春月刊】

多吃葡萄對眼睛有益!美國佛罕大學團隊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吃葡萄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很有好處,可能是與葡萄含有抗氧化物質有關,不僅如此,葡萄似乎也可以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進而延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實驗同時也對老鼠分組餵食葉黃素及葡萄,結果發現,葡萄保護眼睛的效果,遠勝單純只餵葉黃素。

醫學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眼睛問題,都是來自於視網膜及眼球壓力出了狀況,尤其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變差,造成體內自由基的破壞,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眼部的微血管通透性亦會變得不好,在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下,眼球的骨膠質便會減少,使得眼球容易變形、彈性下降,造成視力的異常,另外,自由基亦會對眼睛水晶體或視網膜等造成傷害,造成眼睛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視網膜病變。

高抗氧化,強化微血管彈性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青蓉表示,葡萄皮中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而葡萄籽中也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其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及去除過氧化自由基的能力,根據國內外研究指出,花青素在體內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為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

花青素的高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減少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可以維持血管的完整及強化微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充足的養分透過眼球血管輸送到眼球,維持正常眼球壓力及減緩視網膜細胞的老化。另外,葡萄中的花青素屬生物類黃酮,可以增強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生成,而視紫質可以促進視覺的敏銳度,擴大眼睛在黑暗中的視野範圍。


(圖/常春月刊)
葡萄除了具有高抗氧化能力之外,其亦含有對眼球黃斑部相當重要的葉黃素,因為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構成人眼視網膜黃斑部的主要色素,黃斑位於眼底視網膜中央,是感光細聚集的地方,負責在視野中央提供顏色及具體細節,是眼球相當重要的靈魂。身體所攝取的葉黃素會分布到眼睛的兩個部位,一個是視網膜及黃斑部,另一個則是晶狀體,研究顯示攝入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於延緩眼睛的老化、退化及病變,不僅可以減少眼部問題的發生率,還可以保護視網膜、避免黃斑部病變。葡萄由於同時擁有抗氧化的花青素及葉黃素,對眼睛的助益自然不在話下,其中又以花青素占的份量最重,花青素雖然不是人體主要吸收的營養成分,但是花青素的攝取還是很重要,美國專家建議每日攝取花青素為180~215毫克,如果市面上相關食品有標示,民眾可以由標示來作為攝取量的衡量參考。
不吐葡萄皮,不吐葡萄籽

目前國內並沒有吃1顆葡萄可以攝取多少毫克花青素的資料,但其為水溶性,即便吃多了,身體會自動排掉,由於其存在葡萄籽中,建議葡萄整顆打碎成果汁喝,且最好連皮一起打、一起吃,但要注意清洗乾淨。有句順口溜「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過去大家以為只是句俏皮的話,但到了今天卻是最完整吃下葡萄營養的做法,不僅「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還要「吃葡萄,不吐葡萄籽」。如果是吃葡萄乾,則是更好,因為葡萄乾都是一整顆葡萄下去乾縮做的,葡萄皮跟葡萄籽都在裏面,但葡萄乾的熱量是新鮮葡萄的1倍,在吃的時候要注意熱量,不要一不小心就吃過了頭。

富含花青素的水果,除了葡萄之外,一般深紫或深藍色的水果亦多含有這個營養素,像是山桑子、藍莓、蔓越莓、草莓、加州梨及櫻桃等,都是很好的花青素水果攝取選擇來源。

至於葉黃素的攝取,則可以多吃綠色蔬菜,像是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及玉米等,由於其為脂溶性,所以在烹調時,最好放油下去一起炒,有助於葉黃素的攝取;在水果部分,一般黃色與橘色的水果都含有葉黃素,包括奇異果、橄欖、柳丁、綠皮胡瓜及南瓜等,這些都可供選擇。不過,葉黃素屬於脂溶性,會在體內堆積、不易排出,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根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每天只要吃6毫克的葉黃素就足夠了,吃太多不但不會有更大的幫助,反而會徒增肝臟的負擔。

醋葡萄乾

※延伸閱讀:
‧青菜用水煮養分會流失?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48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標籤: ,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心絞痛+心肌梗塞

45歲的張先生雖已抽菸多年,但身材魁武的他,卻是個運動高手,籃球、棒球等樣樣難不倒他。日前卻在和朋友聚會喝酒時,突然出現胸悶等胸部不適症狀,友人大驚失色,手忙腳亂將他送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後才及時挽回生命。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江俊賢表示,運動雖有助於心肺功能,但仍無法全面防堵心血管疾病的發作。

依據美國學者統計,二十歲以上族群有二成患有心血管疾病,但有一半以上的心絞痛病人第一次發作,就面臨到心臟停止跳動的危險,這些病人過去大多沒有心臟病史。其實,有心血管病史者在運動或是洗三溫暖過後,因為血流集中在全身末梢血管,心肌缺氧的情況會更嚴重;據統計,這些人跑馬拉松時發生猝死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十倍,發生猝死的族群中,心律不整是主要成因。

江俊賢主任解釋,心絞痛和心肌梗塞間大多只是疼痛程度的差異,多數病人在出現心肌梗塞前,會有心絞痛症狀,且會隨著時間增加發作的頻率及嚴重程度。心絞痛的症狀是在出現悶痛症狀後,常會感到氣上不來,就像石頭壓在前胸一樣,不見得會有痛的感受,或是活動時會痛,但休息後就可以獲得緩解;心肌梗塞則是嚴重胸痛,有時合併有胸喘及盜汗現象,往往一痛就痛達三十分鐘,甚至痛到說不出話來,就算休息也無法緩解。心絞痛被視為心肌梗塞的前兆,多發生在心臟缺氧的情況不是很嚴重,病人會不時感到胸悶、胸痛,但若持續惡化,發生一條或多條血管阻塞,就可能會出現心肌梗塞急性發作,心臟無法供應全身正常的血流量,進而引發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死亡。
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立即就醫,有心臟病史者出現胸痛,含舌下硝化甘油無效時,應立即就醫。單靠運動無法全然防範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有三高及抽菸的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還是有可能隨時找上你!

標籤:



美食報報:陽明山踏青吃土雞

【聯合晚報/文/沈明川】

到陽明山踏青,坪頂古圳是數一、數二的最佳去處。(記者沈明川/攝影)
到陽明山踏青,坪頂古圳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最佳去處,這裡除了有多條山徑,可視個人體力與腳力,決定最合適的路線外,因它位在山坳、綠林之中,又有溪流,冬天不怕風大,夏天不怕日曬,還可觀賞溪中悠遊的魚蝦。
三路線走坪頂古圳

前往坪頂古圳,可搭小19公車在內厝下車,或搭M1市民小巴在終點站頂山下車,去走較不費體力的圳道步行路線;或是搭小19公車,在終點站內寮下車後,上切到古圳上游的野溪(或最上游集水區的擎天崗),再循溪流往下到古圳;或是搭小15公車到擎天崗,走登山路線到風櫃嘴。之後我與同遊的好友總喜歡到全城土雞城犒賞自己一下。

全城既然名為土雞城,當然同其他土雞城一樣,雞肉當然是必點的菜餚。全城除了白斬雞的肉質好吃外,雞湯鍋也很讚。雞湯鍋的種類不少,在夏天可以點鳳梨苦瓜雞湯、竹筍雞湯;像目前正值寒冬時節,燒酒雞當然是第一首選,不過菜脯雞湯鮮美可口,也讓人喝了忍不住讚聲連連。

大啖美食 土雞、豬腳、鱒魚

除了雞肉之外,全城有山泉水飼養的活鱒魚,所以清蒸鱒魚最新鮮又美味,也是很多人必點的菜餚。如果喜歡燒烤口味的人,也可以選擇燒烤鱒魚。


新鮮鱒魚採取「清蒸」烹飪方式,最美味。(記者沈明川/攝影)
除了鱒魚之外,全城也有香魚料理;如果想吃更高檔的,全城也有供應鱘龍魚等不同料理。

在一般人喜歡的炸食方面,全城除了有炸溪蝦與炸溪哥之外,也有炸豆腐、炸薯條,其中又以炸薯條最受顧客青睞,特別是沾點店家特別搭配的梅粉,讓人吃了後會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豬腳也是全城的名菜,特別是它與筍片、筍干搭配,美味卻不油膩。另外,炸肥腸剛上桌趁熱吃,外皮酥脆爽口,搭配青蒜一起吃,超讚。


滷豬腳搭配筍片,吃起來爽口不油膩。(記者沈明川/攝影)
在蔬菜方面,全城有最新鮮的時令蔬菜,以現在的時令,高麗菜與老闆自家種植的生鮮香菇拌炒,極為好吃;夏秋時,有新鮮竹筍、苦瓜滷、清炒菜瓜、珠蔥清炒等,都深受顧客喜愛。


高麗菜搭配自種的生鮮香菇快炒,是當季顧客必點的菜餚之一。(記者沈明川/攝影)
它的炒麵、炒米粉、炒飯也相當好吃,可看出老闆的好手藝。


炒麵是很家常的食品,但要炒得好吃,除了麵要好外,也需要好的炒煮工夫。(記者沈明川/攝影)
前往全城的顧客,大多數是踏青的山友,老闆特別佈置兩間有卡拉OK設備的房間,讓顧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可歌唱娛樂,紓解爬山後的疲累。

全城的菜餚好吃又經濟實惠,不少人會七、八好友相約,或祖孫三代從山下專程駕車前來聚餐、慶生。

山友們到全城聚餐後,不妨循產業道路漫步走下山,一者可以消化一些聚餐所吃進的卡路里,二者可以享受山區裡的新鮮空氣。由於傍晚之後會行經產業道路的車輛不多,所以這段步行相當輕鬆愉快;走回到聖人橋,就到達至善路的大馬路,有小18公車可搭回士林、劍潭。

【導覽資訊】

全城土雞城
地址:北市至善路3段336巷74號,從聖人橋處的產業道路,經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天溪園,繼續上行至萬溪產業路道支線就到了。若從捷運劍潭站搭乘往頂山的M1市民小巴,倒數第二站就是全城土雞城。
電話:02-28412437、02-28412439

全文網址: 陽明山 踏青吃土雞 - 店家傳奇 - 美食報報報 - udn消費流行 http://mag.udn.com/mag/happy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1543#ixzz1pKSkoolN
Power By udn.com

標籤:



Pizza狂吹國際風,美食驚奇之旅

【撰文/楊育禎;攝影/盧大中;設計/林巧雲】
有趣的Pizza二三事

義大利的Pizza......

Pizza起源眾說紛紜,傳說Focaccia麵包是披薩的前身,也有一說是馬可波羅東遊到中國時,吃到蔥油餅而念念不忘,回義大利後便與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朋友討論試作而衍生出Pizza的前身。無論是何種說法,Pizza餅皮與蕃茄醬底、莫扎瑞拉起司及各式食材,的確交融出多重美味,難怪風靡全球、老少咸宜。

美式的Pizza......

Pizza在19世紀時,隨著義大利移民帶入美國,當時僅在一些有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城市流傳,如紐約、芝加哥、舊金山等地,爾後發展成為僅次於漢堡的大眾化正餐。Pizza在北義多為薄脆口味,在南義則多為厚底,而紐約及加州風的披薩,餅皮厚薄介於中間,外脆內軟,且如同美國豐富多元的文化,創造出更加繽紛多變的口味,而不變的是,爐烤的美味依舊,濃香的滋味也依舊。

德式的Pizza......

位於阿爾薩斯北部、德國的邊境-法茲,除了是德國重要的葡萄產區之外,當地的麵包師傅為了測試烤爐的溫度,會將麵糰抹上一些酸奶,加上起司、洋蔥、培根等食材放入烤爐內測試熟成時間,這也成為「麵包師傅的私房點心」。德式火烤薄餅和義式披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少了起司、多了酸奶,餅皮也更加焦香薄脆,彷彿吃得到火焰的氣息。

日式的Pizza......

在日本,Pizza融入日式精神,成為「和風洋食」的代表性美食之一。不過,在日本北海道的戶井町小漁村,卻流傳出以米飯取代麵皮的米披薩。漁夫們出海捕魚,在船上可享用的食物較少,於是就將米飯壓平烤熱,並在上面鋪上現捕的海鮮,無意間創造出米披薩的吃法,吃起來既像加州捲又像米漢堡,也近似大阪燒的滋味,十分獨特。

佐佧義式窯烤披薩屋

義式口味,從傳統中發揮創意

義以 老闆的姓氏「佐佧」為名,而站立兩個人字邊的這兩個字,也象徵著義大利籍老闆與台灣籍老闆娘,同心協力創造出這家店。在台灣相識相戀的他們,攜手回義大利8年,原本就擅長披薩的老闆學習製作甜點,學成後回台開起了以披薩和甜點為主題的餐館。


牆上以義大利的風景圖片為裝飾,桌上則端出道地的義大利比薩,以鹽、水及少許橄欖油發酵而成的麵糰,讓餅皮洋溢著越嚼越香的純樸香氣,且擁有充滿彈性的嚼勁。店內供應約40多種口味的披薩,傳統口味應有盡有之外,更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特調口味及非圓形披薩。別出心裁的創意,讓義大利的平民美食有了非凡驚奇的美味。

DATA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臨江街149號

電話:(02)2707-2212

時間:週二至五11:00-14:30、17:30-21:30,週六至日11:00-21:30,週一公休

如何抵達:搭乘公車20、22、226、235、292、33、37、662、信義幹線,在信義安和路口下車,從走安和路二段進來步行約五分鐘,左手邊有一家7-11,佐佧就在轉角。

VAPIANO

來自德國,傳遞地中海慢活精神

在 義大利文中,「VA」是走路之意,「PIANO」則代表了慢,兩字組合起來也就是「慢活」之意。起源於德國的VAPIANO,不僅供應新鮮道地的地中海美食,還融入了當地輕鬆慢活、悠閒品味生活的哲學,傳達出歐洲的生活方式,讓人放鬆心情、放慢腳步,好好享受美食。台北店是VAPIANO全球第101家分店,與世界同步引入高科技晶片卡,入店消費全都一人一卡,自由找喜歡的座位之後,再持卡到開放式廚房前點餐,甚至結帳也全憑卡片記錄,點餐時亦能直接和師傅互動,無論是比薩想要多加份起司或加辣,或是任選麵條種類及醬汁搭配出自己喜愛的義大利麵,通通都是如此隨興自在。此外,從德國引進的麵粉、製麵機及烹調技法等,帶來的也是原汁原味的正統美食,在時尚明亮的空間內細細品嚐,絕對能得到最棒的放鬆及享受。


DATA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2號10F-2

電話:(02)2722-7111

時間:平日11:00-23:00,週三、五、六11:00-凌晨1:00

網址:www.vapiano.com.tw

如何抵達:捷運板南線至市政府站下車,可沿忠孝東路五段步行至20巷右轉,松高路右轉,松智路再左轉,步行約10分鐘可達。

California Pizza Kitchen

加州融合風,讓台灣小吃變成比

自 1985年成立於美國比佛利山莊的CPK,全球共有260家分店,來台展店後,獨特的加州融合式美食話題不斷,迅速颳起一陣旋風。每到一個國家開設分店,就將當地特色美食入菜,是CPK的傳統也是特色。而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滷肉飯、蚵仔煎,甚至是珍珠奶茶,都在不斷研發之後變身比薩上桌,從外觀到味道皆喚起了記憶中的美味,入口瞬間迸發而出的驚奇,更是一場歡樂的味蕾冒險。也因此,CPK的比薩因其獨特的創意,而有著「設計師比薩」之稱。外酥內軟、擁有麵包嚼感的比薩餅皮,厚度介於芝加哥厚底及義大利薄皮之間,而全台最大的烤爐則是烘烤美味的功臣。此外,義大利麵、沙拉及開胃菜也廣受好評,非常適合呼朋引伴來此,或坐在1樓的戶外座位區,或置身2樓的溫馨空間內,都能親身感受經過精心設計的無限可能。


DATA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0號1&2樓

電話:(02)2722-8383

時間:平日11:00-23:00,假日11:00-凌晨1:00

網址:www.cpk.com

如何抵達:捷運板南線至市政府站下車,可沿忠孝東路五段步行至松仁路右轉,直行至松壽路再右轉,約10分鐘可達。

※延伸閱讀:
‧Pizza狂吹國際風 美食驚奇之旅(下)

【完整內容請見《行遍天下》2012年3月號;訂閱行遍天下電子雜誌】

http://udn.com/NEWS/FASHION/FAS5/6966417.shtml

標籤: ,



白飯吃太多増加糖尿病風險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多吃白米飯和第二型糖尿病有令人憂心的關連;但國內專研糖尿病學的醫師強調,只要不過量,吃白米飯不會有問題。
報系資料照最新一期《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一篇研究報告說,研究人員發現,多吃白米飯和第二型糖尿病有令人憂心的關聯。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孫琦(音譯)博士表示:「我們發現白米飯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機率,尤其是白米飯消耗量高的亞洲人口。」

孫琦團隊分析了先前四項分別在中國、日本、澳洲和美國完成的研究,這些研究總共追蹤35萬人,時間4到22年不等。追蹤期間,有1萬3000多人得第二型糖尿病。

全世界吃米之處,主要就是吃白米飯。中國和日本的研究發現,吃最多白米飯的人得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比吃最少者高55%。在美國和澳洲,前者的機率比後者高12%。

報告說,55%和12%的差異,主要來自中國人和日本吃白米飯多,天天吃,而且量大,西方人則每周只吃一兩次。

整體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關鍵

但孫琦表示,他的團隊研究所得有其局限,因為沒有充分追究受實驗者在白飯之外的飲食內容,而專家認為一個人的整體飲食內容和生活習慣才是他或她得什麼病的最要件。孫琦因此表示:「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但我在這些研究中看出一貫之處,就是白米飯的食用量和糖尿病之間可能有關連。確實情況有待更多數據來佐證。」

白米的產生,是將米穀去殼精碾,剩下的成分主要只有澱粉,而澱粉可能增加GI (血糖)指數。專家指出,多吃白米飯可能連上第二型糖尿病,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專家建議多吃糙米

已有研究顯示,白米,尤其是精白米的碾磨過程,會去掉穀中的67%維他命B3、80%的維他命B1、90%的維他命B6、一半的錳、一半的磷、60%的鐵、所有纖維和基本的脂肪酸。

針對孫琦團隊的發現,專家建議民眾多吃全穀米,也就是糙米,糙米保存了米穀中能夠抑制血糖的纖維、鎂和維他命。其中的鎂,已知效益包括減輕氣喘、降低血壓、降低偏頭痛頻率、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還有益骨骼健康和調節神經。

你今天「林來瘋」了嗎?林書豪神奇表現不斷,漏看就可惜了!
【2012/03/16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哈佛研究:白飯吃太多 增加糖尿病風險 | 健康天地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966225.shtml#ixzz1pH3i3hzi
Power By udn.com

標籤:



塑毒+雙酚A,毒上加毒

呼籲增列塑毒、雙酚A警語

去年的塑化劑風暴看似遠離,不過學者今天提醒,「塑化人生」的危機仍未終結,一項研究發現,雙酚A以及常見的五種塑化劑,有類似的毒理基因特性,這代表毒性會相加、甚至相乘,引發生殖系統腫瘤等疾病。建議環保署應嚴格管制塑化劑及雙酚A,並且於用品上增列警語。

從裝熱食的塑膠袋,到包裝飲用水及容器、還有紙餐盒等都含有塑化劑;而罐頭內的塗料、PC塑膠奶瓶、以及部分電子發票、ATM收據等,則可能溶出雙酚A,國人不知不覺都在和環境賀爾蒙為伍。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沈林琥與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龍組成的研究團隊,比對塑化劑、雙酚A與基因、蛋白質的交互作用,發現兩者毒理基因特性類似,並且可以找到89個共同的關鍵生物標記。沈林琥說,這89個生物標記都會影響泌尿生殖系統腫瘤、內分泌系統疾病等。

因此兩位學者建議,環保署應嚴格溯源管制塑化劑及雙酚A ,同時建議應於用品上加註警語,例如於PC塑膠奶瓶、罐頭上加註「可能溶出雙酚A」,並建議孕婦、幼兒少食用罐頭食品。

平常也應盡量以不銹鋼杯代替一次性紙杯等、勿使用紙餐盒、塑膠容器加熱等;另外手摸過ATM收據,應洗過手再接觸食物,盡量遠離環境賀爾蒙。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專家呼籲環保署應嚴格「溯源管制」塑化劑和雙酚A,並增列警告標示,環保署表示,這是正確方向,環保署也正在推動,塑化劑已被列為1、2類毒化物管制,雙酚A則納為第四類毒化物管理中;但增列警告標示,非屬環保署權責,將建議經濟部、衛生署等單位採行。

環保署毒管處副處長宋浚泙表示,環保署已將8類塑化劑,分別列為第一類 (不易分解性毒化物)、第二類(可能影響人體生育系統、畸型兒等的毒化物)。雙酚A列為第四類 (有汙染之虞的毒化物)毒化物管制,其中在嬰兒奶嘴部分的雙酚A含量,經跨部會協商也訂在30ppb以


全文網址: 學者:塑毒碰上雙酚A 毒上加毒 | 飲食面面觀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3/6966406.shtml#ixzz1pH1X0Ota
Power By udn.com

標籤: , ,



行動銀行比照網路銀行,損失由銀行承擔

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金管會提醒民眾,使用行動銀行理財,比照網路銀行,若出現財產損失,銀行必須主動舉證本身沒有疏失,否則銀行必須負擔客戶的財物損失。

不少金融機構都推出網路銀行、行動銀行業務,民眾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帳務紀錄、轉帳、繳費,以及證券下單。

金管會表示,行動銀行比照網路銀行,根據「個人網路銀行業務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規定,如果有駭客入侵銀行的電腦、設備,導致客戶發生損害,這些損失,將由銀行負擔。

金管會提醒民眾,使用行動銀行交易前,可先安裝防毒軟體,並設定一組不易被猜解的密碼;在不需要使用藍芽功能時,應把藍芽功能關閉,另外,也避免安裝來源不明的軟體,導致個人資料被竊取。

其次,在設定無線網路基地台時,消費者記得更改預設的密碼和使用者名稱,開啟加密功能;同時,在使用無線網路名稱和廣播網路名稱(SSID)時,應避免其他人的無線網路和自己的網路連結,進一步截取傳輸資料。

金管會還表示,客戶在使用公用的無線網際網路前,應關閉「檔案分享功能」,並停用「電腦對電腦傳輸軟體」,而且,不要透過公用網路傳送比較機密的資料。

全文網址: 行動銀行被駭 客戶損失由銀行負擔 | 金融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6964780.shtml#ixzz1pGveCFWX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肉類食品如何趨吉避凶?

Yahoo!奇摩新聞中心報導

牛有瘦肉精,雞有禽流感,就連台灣人最常吃的豬肉,都難逃此次的瘦肉精風暴。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跟掌握全家飲食大計的主婦,到底該怎麼吃?怎麼挑選食材?對豬、牛、雞,又各要注意什麼事?

吃什麼都有毒?專家:少吃外食

經常抽檢國內外食品毒藥物的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瘦肉精的問題,一直都有,只是比例多少的問題。」不管工作怎麼忙碌,他都會請太太準備便當,每個月最多吃9餐的外食,等於最多有十分之一的機會是外食,就是希望把吃到毒藥物的機會降低。

生產瘦肉精快篩試劑長達3、4年時間,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徐文騮也表示,「我自己也不吃外食,因為,外食真的很難確定會吃到什麼。」。

豬肉篇建議:避免吃肝、腎等代謝毒物的器官

台灣豬被驗出較毒的瘦肉精,引發消費者的極度恐慌。江守山說:「台灣豬在瘦肉精上,不是大好,就是大壞。」因為,台灣豬含瘦肉精的比例很低,但如果有瘦肉精,通常是使用毒性較強、價格較便宜的瘦肉精。

衛生署認證的台灣檢驗科技有限公司(SGS)任志正博士也解釋,牛肉的售價比較高,豬肉比較便宜,因此在使用瘦肉精時,牛肉比較會使用到毒性低、價格高的瘦肉精,而豬肉較可能用到毒性高、價格低的瘦肉精。

因此在購買豬肉時,該怎麼判別豬肉有沒有含瘦肉精呢?主要重點是看五花肉,若五花肉的肥油,只有薄薄一層,代表豬不是吃了瘦肉精,就是餵了餿水,對人體健康較不利,都應避免購買。

另外,經常外食的人若要吃豬料理,則要避免豬肝、豬腎等代謝毒物的器官,也要避免吃豬肺,因肺部的瘦肉精殘留會比較多。

牛肉篇建議:先吃台灣牛較安心

不只吃玉米的美國牛肉有問題,現在連吃草的紐澳牛肉,都被驗出含有瘦肉精,愛吃牛肉的老饕該怎麼辦?江守山表示,牛肉脂肪含量較少,又不像豬肉有五花肉可以判別,不實際檢驗根本無法判別是否含了瘦肉精。如果真要避開瘦肉精,他建議消費者還是改吃、改買台灣生產的牛肉,不一定要迷信國外來的牛肉品質比較好。

雞肉篇建議:少吃調味重、過於便宜的炸雞排或烤雞

雞肉價格因禽流感而暴跌,事實上,雞只要一得到禽流感,就很容易暴瘦、死亡。即使是有禽流感病毒的雞,只要處理時,雞肉完全煮熟後再食用,都相當安全。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病死雞的流向不明,有可能被無良業者加工成食品出售,因此,建議外食族如果要點雞肉,儘量吃調味清淡的白斬雞,避免吃調味重、價格過於便宜的炸雞排或烤雞。

檢驗篇建議:花錢買安心,代價並不少

消費者也可將平常吃的肉品送驗。任志正博士指出,SGS可接受消費者委託,每次可檢驗衛生署公告七種瘦肉精的含量。每件樣品是收費2500元,收件五天後交付檢驗報告。

而台灣尖端先進生技所提供的瘦肉精快篩試劑,費用100元,一次可驗一種瘦肉精,但僅適用於沒有加工、調味、烹調過的生鮮肉品,最快下個月,就可以接受來自消費者的訂購。(特約記者黃秀美採訪整理)

 

標籤:



基因改造食品,下個未爆彈?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瘦肉精、禽流感問題頻傳,食品安全亮起紅燈,環保、農業團體及專家學者今天呼籲政府也應正視基因改造食品對人類可能帶來的傷害。主婦聯盟更呼籲,政府應恢復大豆種植的政策,以拿回食品安全的自主權,因為許多證據顯示,基因改造的豆類食品種類眾多,可能成為下個食品安全「未爆彈」。

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台大獸醫學院院長周晉澄、清大動力機械工學系榮舉退休教授彭明輝、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等專家學者,今天出席「揭穿美國食品安全的謊言」的記者會,一同提出這項警訊。

彭明輝曾翻譯「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一書,他表示,基改作物可能以各種難以預料的方式傷害人體,美國某農場曾把巴西核果基因植入黃豆種子,結果意外導致部分消費者過敏; 英國皇家學會也在1998年建議,禁止在基改作物中植入對抗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基因, 英國基改大豆上市後,對大豆過敏的人暴增五成;日本則在1989年用基改細菌生產純99.6%的色胺酸營養補充劑,奪走了37條人命,更使1500人終身殘廢。

郭華仁也指出,衛生署應加強基改標示的立法和市場抽驗,海關也應加強管制。吳東傑則說,由瘦肉精及禽流感事件顯示,除了政府外,大賣場及連鎖速食業者,更該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主動標示、告知消費者其提供的豬肉、雞肉、牛肉的來源,也應告知消費者其黃豆、玉米製品是否為基改食品。

學者:我國食品安全標準

不能完全照著美國走

【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

「美國FDA的標準我國衛生署不能照單全收」,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彭輝上午表示,從美牛含瘦肉精以及國際發生多起基改作物可能導致食品安全的事件來看,美國FDA 製訂的多項食品安全規範、標準,並不真正代表著食品安全。他呼籲衛生署不能把台灣的食品安全,完全依照美國FDA的標準走。

彭明輝說,澳洲、日本、菲律賓、美國及加拿大發生多起基改作物安全事件發現,基改作物已對人體造成過敏、生殖障礙、免疫系統異常、肝腎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但美國依然讓基改作物的食品大量上市,且品類眾多,讓人防不勝防.

全文網址: 基因改造食品 下個未爆彈? - 飲食停看聽 - 美容養生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77795#ixzz1pB2hrVef
Power By udn.com

標籤: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全金屬髖關節問題大,應禁用

(路透倫敦13日電)

新研究證實,全金屬人工髖關節較其他形式植入物更容易失敗,引發對這種醫療裝置的憂心,研究人員今天也呼籲禁用。
英國醫療管理單位兩週前表示,近5萬名植入全金屬髖關節的英國病患,必須每年接受追蹤檢查,調查包括是否暴露在有毒金屬下。「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今天再度發表這類分析。

法國製隆乳填充物先前爆發醜聞,再加上過去其他植入式醫療器材產生的問題,如部分心臟除顫器發生故障等,這項研究可能加劇對醫療裝置管理的批評聲浪。

全金屬人工髖關節較其他傳統植入物耐久,傳統植入物結合陶瓷或金屬球,並附有塑膠球窩。

然而近期案例 顯示,這些金屬植入物可能更糟,迫使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回收1款其研發的裝置,批評者認為,根本不該批准那種裝置上市。
這份目前為止最全面的研究發現,採用全金屬髖關節的病患,必須在5年內更換髖關節的機率為6.2%,是傳統植入物替換率的大約3倍。
研究人員表示,頭部較大的植入物和女性病患使用的金屬植入物,替換率更高,其中女性病患替換率更高達4倍。

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專家布隆(Ashley Blom)表示,大多數民眾接受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仍相當成功,但主管機關尋求在安全和創新間取得平衡的同時,應該記取教訓。

他告訴路透社:「依後見之明,我認為加強管理或許有助於避免這類情況。」中央社(翻譯)

標籤:



談下背痛之復健

潘信良/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在我們的脊椎當中,腰椎負擔著人體大部份的重量、工作量也最多,因此下背部也是最可能發生背痛的地方。較常見的下背痛原因包括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性關節炎以及急性背肌拉傷。

椎間盤突出症較常見於年輕人,原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導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刺激周圍的神經末梢而產生局部的下背痛,一開始多只有單側疼痛,若壓迫到神經根,則會引起坐骨神經痛,此時疼痛或痠麻的感覺,往往會延伸到小腿或足部。

對於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一般以休息與服用止痛藥為主,並可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如熱敷及腰部牽引,大部分病人都會逐漸好轉。一般而言,除非對保守性治療反應不良,或是有大小便失禁等脊髓壓迫症狀,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腰椎骨性關節炎則可以是因為老化過程、不當的過度使用、或是先前有外傷而造成,病患休息太久或運動太久都會加重症狀,所以往往一大早起床就會有明顯的下背疼痛與僵硬感。

X光檢查可看到腰椎關節面以及椎間盤旁有骨刺增生的情形,但是骨刺本身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骨刺也無法用藥物消除,故不應以骨刺作為判斷背痛原因的唯一標準。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通常以消炎止痛藥為主,而物理治療如熱療(特別是深層熱療),可以有效減少止痛藥物的需求量,如果伴隨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時,也可加上腰部牽引治療,而腰椎骨性關節炎在症狀緩解之後的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儘量避免身體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太久,無論是站太久、坐太久、蹲太久、甚至是躺太久,都容易使腰椎骨性關節炎的症狀復發,所以應該常常變換姿勢,也應避免睡太軟的床鋪。

急性背肌拉傷常在搬東西或運動時,有不當的變換姿勢或施力的情況下發生,在拉傷的肌肉常有明顯的壓痛點以及肌肉痙攣的現象,腰部轉動或前彎也常會誘發劇痛,這種傷害,一般只要適當休息並服用消炎止痛藥即會慢慢的好轉。另外在急性背痛最開始 一兩 天可以用局部冷療,以降低發炎的程度,一般冷敷時間在五至十分鐘之間即可,太久可能導致凍傷。

熱療則適用於慢性背痛或是急性背痛後的第三天起,熱敷時間一次約20至30分鐘,不僅能緩解疼痛並且可促進組織的修補與癒合。
另外有一些慢性背痛患者,疼痛超過半年以上無法痊癒,在臨床上也找不出病因,這種情況可能與壓力、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也要小心有潛在惡性疾病的可能性。

下背痛在經過治療後大部分都會緩解,但重要的是如何預防日後再度發生。預防的方法首重保持良好的姿勢,尤其有下背痛的患者常為了減輕疼痛而採取另一種不良姿勢,這又可能再對肌肉和韌帶造成異常的壓力負荷,最後造成更嚴重的腰痠背痛。
其次是要避免體重過重,因為挺著大肚子身體重心前移,會造成背肌與脊椎的過度負擔。最後則要有規律的運動,以漸進的強化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與柔軟度,才能有效的預防下背痛。

標籤:



運動傷害之復健

2000.05 文/鄭雅齡

台大醫院內科復健部 賴金鑫醫師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身心可帶來無數益處,這是無庸置疑的,許多
醫學專家也不斷地鼓勵我們平日應有持續運動的習慣。但是,不
當的運動卻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或心臟血管系統的併發症,對健康
與日後生活影響深遠,這是我們在享受運動對健康的效益與樂趣
時無法輕忽的,運動前更應多多充實有關於健康與運動的正確觀
念。

運動怎會傷害你?

一般民眾並非專業運動員,不需經常從事激烈、具危險性或難度
較高的運動項目,何以會受到運動傷害?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
師賴金鑫由多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中發現,導致一般民眾發生運
動傷害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1.運動技巧不熟練或錯誤:未以正確姿勢從事運動導致受傷。
2.熱身運動不足:運動前未充分熱身,尚在僵硬狀態的肌肉因柔
軟度不夠,且肌力減退時,容易發生肌肉痙攣或拉傷現象。
3.運動過度:過量的運動已超出身體的負荷,導致肌肉肌腱受傷
,如慢跑者過度跑步,或跳躍動作過多等。
4.身體受到接觸碰撞而受傷:從事的運動項目中有身體接觸者,
容易因對方或自己一時大意或犯規的衝撞動作而造成受傷,如
籃球運動。
5.運動器材或場地選擇不佳:凹凸不平的運動場地易引起腳踝扭
傷,而使用不適合或品質不佳的運動器材,可能導致運動傷害
,如網球拍握柄過小或球網彈性不佳,會引起網球肘的問題。

掌握「R‧I‧C‧E」處理原則

運動傷害的種類,依受傷或出現症狀的時間,可區分為急性傷害
與慢性傷害;急性傷害是指因一次內發性或外發性的暴力所造成
的傷害,如某次慢跑造成足踝關節扭傷;慢性傷害則指運動中累
積多次微小傷害的結果,一段時日後會因影響肌肉正常功能而被
發現,如慢跑者的肌腱炎、網球運動者的網球肘等。根據國外醫
學研究顯示,急性肌肉傷害佔運動傷害的一至二成,大多數發生
在接觸性的運動項目,其又可分為「肌肉挫傷」、「肌肉拉傷」
兩大類;前者為肌肉受到外來暴力的直接撞擊,造成肌纖維斷裂
與出血,後者則為肌肉本身在收縮時發生突然受阻、運動技巧或
肌肉協調不良所產生的拉傷,使得肌纖維受傷。急性肌肉傷害最
嚴重可能產生整條肌肉或肌健的「完全斷裂」,或有大量出血的
情況,不可不慎。

當運動中的你或運動同伴不幸發生急性的關節扭傷或肌肉傷害時
,應該如何處理?賴金鑫提醒民眾,千萬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必驚
慌,掌握休息(Rest)、冰敷(Icing)、壓迫(Compression)、
抬高(Elevation)患部的處理方式,亦即是所謂「R‧I‧C‧E」
的原則。受傷者首先應立刻停止走動,將受傷部位抬高,同時趕
快用塑膠袋盛裝冰塊或冰水,或直接以冰毛巾覆蓋於扭傷部位,
並用彈性繃帶、毛巾或布條給予壓迫包紮,半小時後取開已融化
或不冰的冰塊或毛巾,將患部再度包紮起來,此時仍感覺劇烈疼
痛者,建議盡快求醫,確認是否為單純扭傷或有合併骨折、脫臼
或是其他肌腱組織受傷的情況。賴金鑫補充說明,休息可以減少
因繼續活動引起疼痛、出血或腫脹,預防傷勢惡化;壓迫與抬高
患部也可止血止腫;冰敷除了上述功效外更有止痛與鬆筋的效果


讓運動傷害遠離你

賴金鑫醫師就多年臨床經驗中觀察,門診中最常引起一般民眾運
動傷害的運動種類,可分為接觸性運動與有氧運動兩大類。前者
如籃球、足球,運動方式較為激烈容易導致意外碰撞因而受傷;
後者則如慢跑、網球、有氧舞蹈等,多因動作不當或運動過量而
受傷。以下就目前民眾最常發生運動傷害的情形,以及一些可能
發生運動傷害的運動種類逐一提醒:

關節扭傷是發生機率最高的運動傷害,一般人多至國術館推拿敷
草藥了事,但這種行為常是雪上加霜地使傷勢更加惡化。賴金鑫
說明,已受傷的部位若再經用力揉拉,只會讓出血、腫脹的肌肉
組織更嚴重。發生踝關節扭傷時,「R‧I‧C‧E」仍是不變的處
理原則,患者亦應儘速至骨科或復健科就診,確認傷勢與後續治
療。

慢跑者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為膝關節,通常是引起膝外側疼痛的病
變,最常見的是「腸脛束摩擦症候群」、「膝膕肌肌腱炎」。發
生的原因多為過量的跑步,只要調整或減少每次跑步的距離,冰
敷患部,跑步前多作伸展運動,並選擇適當的運動鞋,多可改善
此種症狀。

跳躍運動與各種球類運動會使運動者經常需要使用跳躍動作,而
引起膝痛的問題,主要發生在膝蓋肌腱與膝蓋骨下緣的疼痛。部
分病患是因熱身運動不足或跳躍用力過猛而造成膝蓋肌腱受傷,
引起急性局部疼痛或腫脹,但多數病患是因跑、跳過多,累積多
次微小傷害而產生慢性發炎現象;與上述同樣的處理方式,需減
少引發疼痛的動作,或以運動前的熱敷及運動後的冰敷來減低疼
痛。

肌肉抽筋也是民眾在運動時常有的困擾,醫學名稱為「肌肉的疼
痛性痙攣」,其發生原因包括:肌肉或肌腱裂傷、鹽分流失過多
、肌肉暴露於溫差過大的環境、局部循環不良或過度疲勞、心情
過分緊張或肌肉協調不良……等。運動前的充分熱身、伸展與拉
筋,都可減少肌肉抽筋發生的機會。

許多運動者在運動中有時會莫名其妙出現劇烈腹痛的情況,困擾
運動者繼續運動。建議運動者此時不必驚慌,檢視疼痛部位若在
右上腹,其發生原因多為運動時呼吸肌肉(橫隔膜與肋間肌)血
流不足所造成的缺氧性疼痛,尤其以停止運動一段時日後重新開
始或初學運動者,因呼吸急促造成缺氧的惡性循環最常見。賴金
鑫建議運動者發生「側腹痛」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以下述方法
消除疼痛:

1.向前彎腰,用手指深壓肋骨下方的上腹肌肉。
2.做最大的呼氣動作,將肺內空氣盡量排乾淨。
3.把手臂往上舉過頭部,並盡量向後伸展。
4.平日多以調節呼吸方式來避免,增加運動時的呼吸深度與規律
次數,一段時日即可見改善。

至於近年來大都會區四處林立的室內健身中心,或電視頻道熱賣
的健身器材,是否也有民眾因使用健身器材引發運動傷害的案例
?賴金鑫表示,在過度運動或器材操作不當的情況,如跑步機、
重量訓練等,也時有病例;此外,熱身不足也常是此類運動傷害
常見的原因之一。賴金鑫建議民眾應選擇具專業指導員的健身中
心,正確使用健身器材,維持適量運動,可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
機率。

在發生運動傷害後,患者最關心的莫過於何時可以再活動或從事
運動?賴金鑫指出在受傷後48至72小時後,當患部血腫不再擴大
時,才能在不痛的範圍內進行活動。但無論是急性或慢性運動傷
害,患者都應求醫確認患部情況,接受醫師處方建議,確認是否
需要配合物理治療(如熱敷、短波、水療、按摩、電療等),以
加速血腫的吸收;至於是否該口服消炎止痛藥或注射局部麻醉劑
、類固醇止痛,也應就診請教醫師,不可自行濫用藥品而影響肌
肉正常功能。接受復健治療的患者需有耐心,有時時間花費可能
持續達3個月以上;患者應以逐漸增加肌肉的活動度、延展度與
增加肌力為復健目標,方可恢復肌肉的正常功能,不可操之過急
,在未達恢復目標前更不宜有激烈運動。

令人聞之心驚的「運動猝死」

運動對健康有許多益處,更有著挑戰自我體能極限的樂趣,但何
以會發生可怕的運動猝死?引起運動猝死的原因有兩大類,即為
心臟血管併發症與嚴重外傷,就一般民眾從事的運動項目而言,
前者的發生機率較高。醫學資料顯示,運動可能引起的心臟血管
併發症主要有3種,包括:

1.突然死亡
2.心律不整
3.心肌梗塞。

和運動有關的突然死亡常發生在短短的30秒內,屬於暴斃的性質
,醫界推論因運動時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引發惡性的心律不整─
心室性顫動,才導致立即休克死亡。根據國外醫界對因運動而發
生突然死亡的多起病例的解剖結果指出,許多是死於冠狀動脈心
臟病,如冠狀動脈硬化、發育異常或心肌肥大等。要避免此類不
幸的發生,唯有從了解自我健康狀況,與運動前的防護措施著手


運動前的自我防護

民眾從事運動前,可以採取哪些自我保護措施以避免運動傷害?
醫師呼籲民眾在選擇運動項目前,應先了解自我的健康與體能狀
況如何,與運動的目的是為了休閒?健身?抑或是為了減重?而
為了確保自身運動安全,凡曾在運動中暈倒、胸痛者,或有先天
性心臟病,以及超過35歲的中老年人,特別是具有高血壓、糖尿
病、血脂肪過高、肥胖症、運動量不足者、老菸槍、A型性格者
及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都應先接受健康檢查,接受醫師的建議
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

熱身運動對於運動是不可或缺的前奏曲,充足的熱身可提高體溫
,使身體參與運動的肌肉群充分發揮功能;其次可改善神經肌肉
功能,增加協調與準確度,並可增加肌肉彈性,避免肌肉突然用
力引起的傷害,更可提升運動成績。根據歐美學界研究顯示,熱
身運動對於需要在短時間內發揮爆發力的運動項目,如短跑、跳
高、跳遠、舉重等,最為重要。醫師建議一般民眾在從事運動前
,應先做5~8分鐘的柔軟操、快走或原地慢跑等全身肌肉群的活
動,然後再針對主要運動項目將使用的特殊肌肉群,進行低於正
常強度的熱身,如輕揮球拍或原地運球,逐漸增加強度,再從事
主要運動。

鞋是運動時的首要裝備,更是運動時直接接觸地面的身體保護,
醫師提供下列選擇運動鞋的原則給予民眾參考:

1.依照運動項目選擇運動鞋,如排球鞋的特殊角度設計,慢跑鞋
的柔軟與寬大。可多請教有豐富經驗、或從事相同運動的朋友
或教練。
2.利用下午時段購鞋,因腳部活動後較為腫脹,可準確選擇適合
自己尺寸的運動鞋。
3.運動鞋應能確實保護整個腳部與腳踝,而非以喜愛的樣式為選
擇標準。

總括而論,運動傷害除與個人健康、體能狀況相關,也與性別、
年齡,運動次數、與前次運動的時間差距、時間長度等眾多因素
有關,尤其要提醒運動頻率為一週一次或一月一次的「週末運動
員」,與銀髮族們,運動前應衡量自我健康狀態,選擇較溫和的
運動項目,充實與運動相關的資訊,運動前充分熱身,循序漸進
、量力而為,由現在起定時定量動動手腳做運動,那麼健康的美
好果實指日可待!

標籤:



台灣豬驗出瘦肉精比美牛毒百倍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蔡正元13日出示一份報告表示,多間知名香腸、豬肉等抽驗出含有瘦肉精沙酊胺醇,毒性比萊克多巴胺還強百倍,呼籲衛生單位重視並嚴加查驗。

這份檢驗結果來自於義美食品檢驗室,蔡正元說,根據檢驗結果,多間知名品牌的原味香腸、超市販售的冷藏背骨切塊、豬絞肉、豬帶皮五花肉等,含有乙型受體素(瘦肉精),包括沙酊胺醇、塞曼特羅(Cimaterol)。

他表示,多項肉品被驗出有沙酊胺醇,沙酊胺醇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要由衛生單位判定,但存在等量的沙酊胺醇,毒性是萊克多巴胺的100倍;蔡正元說,牛肉價格較高所以用價格較貴的萊克多巴胺,豬肉價格較便宜,所以就使用沙酊胺醇,政府應正視此一問題。

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沙酊胺醇是人類的氣喘用藥,可以緩解症狀,若拿來做瘦肉精而食用過量,將出現心悸、血壓、血糖上升、手發抖等副作用。

對於蔡正元的說法,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不清楚義美的檢驗報告內容,也未收到義美食品轉交的豬肉製品檢體。她說,各地衛生局今年迄今檢驗87件市售生鮮豬肉及豬肉加工品,都未檢出瘦肉精。去年衛生單位曾檢出一件國產豬肉含0.5ppb的萊克多巴胺,另一件國產豬肉檢出45.3ppb的沙酊胺醇。

標籤: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痛風先找病因,不急先服藥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當發現有痛風跡象時,並不需要直接服用藥物。國泰醫院風濕科主任陳宏表示,當發現有類似痛風的症狀時,患者不要急著想要服用藥物,而是應該先找出原因比較重要,然後改變不良的生活型態,若突然急性發作時就設法減輕疼痛,以及淡化尿酸的濃度。

陳主任強調,在急性期階段,最好不要使用降尿酸藥物,因為很可能因此而誘發另一次痛風發作。等到不痛後就進入緩解期,這時候應該要找出造成尿酸過高的原因,然後加以預防或治療,緩解期的防治重點著重在妥善控制血中尿酸值,以便達到預防的作用。原則上,只有病情嚴重的痛風患者,才有必要服用降低尿酸濃度的藥物或接受外科手術治療。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王宏斌指出,約在發病前七天急性發作期階段,使用藥物常以消炎止痛藥、類固醇類藥物等為主,不過,因為每個人的狀況有所差異,醫師通常會有不同的選擇,以便讓副作用降至最小,進而達到最快速緩解疼痛,讓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

王宏斌主任說,約在發病七天後的慢性緩和期階段,除了低劑量藥物外,可視患者體質狀況給予不同的降尿酸藥物,由醫師為患者調整適合的劑量,以促使血中尿酸值降到安全的範圍,這樣才能有效地預防痛風再度發作。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銘指出,針對痛風的治療,其實學者的看法仍有所不同,雖然尿酸濃度跟痛風有關,但臨床上也有尿酸值偏高卻沒有疼痛症狀的患者,因此,他認為,當患者發生關節腫痛的情形時,這時才需要醫師進行評估,確定要進行預防或治療。

治療痛風必須要醫師、患者共同努力,以及加上家人、朋友的合作,才能夠取到滿意的效果,而不是只要偶爾看一下醫師就可以痊癒。由於民眾仍存在許多疑問及錯誤的觀念,因此,要成功脫離痛風的糾纏,唯一之計就是患者要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治,加上家人、朋友的配合下才能夠圓滿達成。

標籤:



痛風發病四階段,合併症最可怕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台灣社會進步,很多人在工作忙碌之餘都會找時間好好地犒賞自己,而最簡單的犒賞方式就是品嘗美食,也有很多人因為交際應酬的關係而必須要吃下過多的大魚大肉,甚至於一些喜歡和家人、朋友們聚餐話家常的人們,也會不小心吃下過度豐盛的食物,結果就讓痛風悄悄地上身。

不過,民眾可能不知道,其實飲食不節制只是誘發痛風的一項重要的因素,還有其他因素也會造成痛風,包括家族史、太過肥胖、愛喝啤酒、代謝加速、使用某些藥物等皆是,都是形成痛風的因素之一,所以痛風患者要降低痛風發作,除了要妥善控制好飲食習慣外,還必須找出是否有其他誘發的原因。

由於人體內尿酸過多或尿酸排泄受到阻礙,以致尿酸鹽過度沉積在血液、組織中,最後自然就誘發痛風發作。醫師表示,過多的普林(又稱嘌呤)會促使血液中尿酸值升高,如果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濃度過高)時,就很容易誘發痛風發作,但痛風最可怕之處在於威脅生命的合併症!

國泰醫院風濕科主任陳宏表示,臨床上,痛風的發病過程一般多半分為四階段,包括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緩解期痛風、慢性痛風石性痛風發作等,在不同的時期,治療原則都有很大的差異,以急性痛風發作為例,患者在突然發作時會感到非常疼痛,患處單個或數個關節通常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且疼痛逐漸劇烈,直到讓人無法忍受為止。

陳主任指出,如果是慢性痛風發作,就要更加留意,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好病情,除了可能發生慢性關節疼痛之外,也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或軟組織中,最後將造成關節變形、腎臟病變等,譬如痛風石累積在關節,就會造成關節僵硬或變形,以致於無法順利彎曲。

陳主任說,痛風石沉積在手腕部位,一旦壓迫到神經時就會形成腕隧道症候群,病情嚴重者可能必須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痛風石如果是累績在人體腎臟裡,在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定要做觸診、超音波才能夠確診,甚至有時候等到摸到時,其實痛風石已經存在很久了。

值得注意的是,痛風對生命不會有立即的威脅,但痛風患者未接受妥善治療者,會因此引起各種合併症,譬如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障礙、嚴重腎發炎等,有些患者可能就要接受洗腎!

所以,痛風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妥善治療後所引起的合併症,這才是痛風可怕之處!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王宏斌認為,痛風並不僅僅代表關節炎而已,也是指尿酸代謝不正常的一種病症,早期可能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循著病程演進到急性的單一關節炎發作,若患者未妥善控制好病情,急性關節炎發作頻率就會跟著增加,最後更形成急慢性交替發作的關節炎。

王宏斌主任指出,典型的第一次痛風發作大多在足部,尤其是腳大姆指的地方,也可能會出現在足背、腳踝或膝關節等部位,手部發病相對較少見到,一般來說,痛風發病時多半在半夜或清晨發作,嚴重的關節疼痛會促使患者痛不欲生,甚至於發作時連風吹過都會感覺到疼痛,這就是所謂的痛風。

王宏斌主任進一步指出,由於女性賀爾蒙有促進尿酸排洩的功能,所以婦女較不容易患有痛風,一直到停經之後,痛風發生率才會逐漸地提高。男性痛風患者多半因為飲食不節制而誘發痛風。

此外,有家族史、肥胖、嗜酒、內科病引起代謝加速、使用某些藥物等,都是容易誘發痛風的高危險群。

嘉義基督教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銘指出,在早期約三、四十年前,痛風好發族群多以中年人為主,也就是四十歲以後的年紀較容易罹患痛風,但現在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很多年輕人也開始罹患痛風,也就是從二十歲以後就有罹患的風險。

總而言之,痛風是由人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所引起,普林在人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稱為尿酸,當尿酸合成量過多或排泄受阻時,人體內的尿酸濃度會跟著升高,如果發生過高現象時就形成高尿酸血症,但最終會變成尿酸鈉鹽,只要持續沉積下去就會逐漸成為痛風石。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全文網址: 痛風發病4階段 合併症最可怕 - 代謝症候群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

標籤:



白袍高血壓出現逾六年,中風比例高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白袍高血壓不能小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程文俊表示,一旦出現白袍高血壓逾6年,患者與原發性高血壓病患的中風比例相同。

同時也是長庚大學內科教授的程文俊昨(11)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提醒,有些人在家中量血壓正常,到了醫院卻經常偏高,自認為僅是「白袍高血壓」,不以為意,事實上白袍高血壓也不能輕忽。醫師在門診中常遇到民眾自認屬白袍高血壓不需擔心,而不願長期追蹤或接受治療。

醫師提醒,在白袍高血壓出現的前6年,患者與正常人的中風比例或風險一樣,一旦超過6年,白袍高血壓與原發性高血壓的中風比例一樣,所以不能因自認屬袍高血壓而不以為意,仍需長期追蹤,觀察,必要時接受治療。

醫師說明,正確的血壓測量法是測量前平躺5分鐘或靠背坐5分鐘,臂與心臟同高,也要確認前1小時無攝取咖啡因,前15分鐘無吸菸、無外來腎上腺刺激物,並在安靜溫暖環境測量。

量血壓每次測量2次,如差距超過5mmHg則再加一次,確立診斷需連量3次,每次隔周,初期需兩臂皆量,臂壓高則需量腳壓。研究顯示,血壓由115/75mmHg開始,每增加20/10mmHg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1倍,重視血壓控制是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必要作為。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標籤:



燕麥VS.三酸甘油脂

【文/吳宜宣】

大部分的全穀類可降低身體總膽固醇,燕麥也不例外。但是燕麥卻不能降低身體的三酸甘油脂。有些燕麥奶,甚至可能會讓身體的胰島素分泌較快,導致血糖升高。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說,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結構不同,膽固醇像臘狀,三酸甘油脂比較像油。全穀類可降低身體總膽固醇,是因為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如果燕麥以燕麥粉、燕麥粒出現,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把燕麥打成漿,成為濃稠的燕麥奶,則會改變纖維質的結構。

這類燕麥奶,基本上沒有蛋白質,就是澱粉。燕麥奶喝下後,因為是液體流狀物,比起扎實的燕麥粉或是燕麥粒,稀疏許多,因此較快消化,進入腸胃道。因為消化太快,很快會引發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快速上升,有時因胰島素來不及消化,就把多餘的澱粉轉化成脂肪。因此,有些人喝了燕麥奶,三酸甘油脂反而增加。

其實,不能說是燕麥讓身體三酸甘油脂增加,應該說是商人改變了燕麥的製程,才讓身體的三酸甘油脂增加!趙強營養師舉例,這就像是同等量的米,吃煮成乾飯者的血糖會比吃稀飯者的血糖低,這是因為稀飯好消化,很快讓小腸吸收,因此血糖上升較快。

貧血、少鈣的人

應避免吃全穀類

趙強營養師表示,全穀類的纖維質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因此,也會建議有貧血狀況和身體少鈣質的人,盡量不吃全穀類。以免受全穀類的纖維質影響,身體吸收不了鐵質和鈣質。

標籤:



耗量小的電器用鹹性電池容易壞

高雄市陳先生買血壓計回家,為讓電力久一點,特別買鹼性電池裝上。沒想到血壓計竟無法啟動,以為買到瑕疵品,拿到專櫃詢問,才知道像血壓計這類耗電量小的電器用一般碳鋅電池就好,用鹼性電池反而容易造成電器故障。

「我哪知道血壓計不能用鹼性電池?」陳先生說,他買鹼性電池時,說明書上只寫著「電力更強、耐力更久」,或強調「是所有電器提供持久電力的表現,尤其是電鬍刀、隨身聽等」,並沒有說明哪些電器不適用鹼性電池。

培芝家電客服人員李世豪說,常有客戶拿著故障的電視遙控器抱怨說,電視沒有壞,但遙控器老是壞。他打開遙控器電池一看,原來客戶用的是鹼性電池,因電流過大,造成遙控器負荷過重或漏液,因而故障。

李世豪說,他會提醒顧客,只要使用時間短,像遙控器只按一下轉台的電器,就不建議使用鹼性電池;另外,鹼性及一般碳鋅電池、新舊電池也不要混合使用,以免損壞電器產品。

上班族楊麗明常到大賣場買電池,她說,鹼性電池約比一般碳鋅電池貴一倍,但因電力強、用得久,算下來,買鹼性電池較划得來;加上為了環保,用一個鹼性電池可抵好幾個一般碳鋅電池,她常買鹼性電池來用,從來不知道還有分什麼電器用什麼電池?

謝小姐昨天到大賣場買鹼性電池,特別問了一下賣場人員:「遙控器可以用鹼性電池嗎?」賣場人員告訴她最好不要用,否則遙控器容易壞。賣場人員表示,賣場東西多,但人力有限,無法主動對每位顧客說明電池如何使用。

李世豪說,通常電視遙控器都有原廠說明書,而且附的電池都是碳鋅電池,賣電視時會提醒消費者注意,日後更換遙控器電池時,就換類似原廠提供的電池即可。
至於血壓計,一般消費者會問一個電池可用多久?他會告訴消費者,如果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約二到三個月換一次電池即可,同時提醒消費者不宜用鹼性電池。

標籤:



高速路爆胎3動作保平安

作者: ◎記者張聖奕/專題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3月3日 下午11:58

民眾開車在路上,若在低速市區道路爆胎也就罷了,車速不是很快情形下,車主大都可以即時控制並且停車,但在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車速十分高地方爆胎,若是處置不得宜,除了危及車主與車內乘客的安全外,也會對於附近的車輛造成難以躲避的危險。

根據國道高速公路局所提供的資料顯示,近來高速公路發生多起因車輛爆胎所引發之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及人員重大傷亡。九十七年一月至九十九年三月交通事故分析,因「爆胎或車輪脫落」而肇致A一類事故有二十八件,二十九人死亡,四十九人受傷。

為維護高速公路行車安全與秩序,高公局呼籲民眾應具有輪胎正確使用知識。依據「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規定,汽車行駛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前,應妥為檢查車輛,在行駛途中不得有車輪、輪胎膠皮或車輛機件脫落、輪胎任一點胎紋深度不足一‧六公釐等。

萬一遇到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高速行駛時爆胎,國道高速公路局表示,這時應緊握方向盤,不要猛踩煞車,同時放鬆油門,減緩速度,保持車向正前方並滑行至路肩,啟亮危險警告燈,並於車輛後方五十至一百公尺處樹立車輛故障標誌,警示後方來車,再利用高公局免付費電話通報交控中心求援。

標籤:



杜鶻花全株「毒」,吃下恐致死

杜鵑花有毒,要小心哦!
又到了「杜鵑花」的季節,陽明山開滿了8萬株杜鵑花,吸引許多民眾上山觀賞,但其實杜鵑花是「有毒」植物,不小心吃下肚的話,嚴重就會導致死亡,雖然說用「碰」或「聞」並不會中毒,但市府提醒民眾,賞花時還是要和美麗的花朵,保持距離。
TVBS記者曾翌萍:「陽明山花季接棒,『山櫻花』完換『杜鵑花』,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杜鵑花是『有毒』植物。」
民眾:「杜鵑有毒?沒有,沒有聽過,沒有啦。」
民眾:「好像從小就沒有人說過杜鵑花有毒吧。」
每年都來看杜鵑,還是頭一回聽說「有毒」,即使是陽明山特別準備的「杜鵑花牌」,只有描述特徵和外觀,根本看不到「有毒」警告,但公園處資料,杜鵑可是「全株」都有毒。
尤其是花和葉子最毒,要是不小心吃下肚,就會昏迷、嘔吐、腹瀉,嚴重的話可是會死亡,但陽明山的立牌,卻通通在介紹櫻花的美麗,忘了告知杜鵑的毒性。台北市府公園處主任顏春城:「也沒有因為聞過(杜鵑)花香中毒的,或是說因為『碰觸』中毒的。」
公園處表示有30面警示牌,畢竟陽明山有多達8萬株杜鵑,也不可能每株都標示到,提醒民眾賞花時,用眼睛看,可別用嘴巴吃。

標籤:



海帶鋁含量超標14倍,吃多恐有傷生殖系統

記者李玲玲/台北報導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日前針對市售食品的含鋁量調查,發現有兩成食品含鋁量超標,其中海帶類超標14倍!消保會會請主管機關衛生署將膳食攝入鋁的暴露風險納入研究計劃,研訂食品含鋁量限制標準,並在3個月後進行檢驗追蹤改善,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
根據研究,食用含鋁量過高的食品,會對動物的生殖系統和發育中的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一直是醫學界難以去除的疑慮,加上主管機關衛生署還沒有針對食品含鋁量限制相關標準,造成食品安全出現漏洞。
行政院消保會日前在大台北地區的超商、量販店、超市及糕餅店抽樣92件食品,包括海帶、糕餅、粉絲(冬粉)、饅頭、米果等5大類食品,依據國外國家標準及學者專家建議,以食品含鋁量在100PPM為標準判定,發現有22件食品超標、44件介於1~100PPM之間,只有28件小於1PPM。
這次調查結果也發現,以海帶類產品含鋁量最高,含鋁量最高為1441.61PPM,最低也有258.62PPM,且9件產品均高於100PPM,其他像是糕點類產品有一件也被驗出高達608.02PPM,其中有六件超過100PPM!
調查結果出爐後,消保會派員訪視、約談業者,發現食用鋁含量過高的原因,主要是該種食品添加物,例如明礬、含鋁膨鬆劑,可讓食品膨脹、延長保存期間、收水或富有彈性等功效,對產品售價、外觀及口感有加分效益,但也有可能造成消費者健康損害。
消保會也表示,除了海帶類產品之外,發現其他類產品含鋁量有高有低,且差距頗大,有的低於1PPM或是「無法驗出」,顯示業者有改善可能,因此會請衛生署儘速研議訂定食用鋁含量限制標準,在此之前也會以行政指導方式,要求業者改善,並在三個月以後進行檢驗追蹤。

標籤: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打電腦與肌睷炎

使用電腦已經變成現代生活的一部份。在筆電還沒有像目前這麼普遍之前,大部份人還會規規矩矩的把桌上型電腦螢幕放電腦桌上,把鍵盤放在低桌面板上來打電腦;即便螢幕是在辦公桌上,也會把鍵盤抽收在桌下,這幾乎是所有打電腦的人都知道的事;但筆電流行之後,隨身隨地使用的方便性,也使大家把打電腦該有的姿勢都給忘掉了。

正確的打電腦 (演奏鍵盤樂器亦同) 姿勢是:雙臂(上肢) 自然下垂、前臂有扶手支撐、手腕平擺不撐起角度、下背有舒服的靠背 (附圖1.),這樣才能長坐不累打得久。
現在普遍的情況是筆電隨便放桌上,拉開辦公椅坐下,抬高雙手就打將起來了;這樣的姿勢身體必須:1). 挺起下背、挺直脖子,以升高肩膀 才能抬起雙臂打電腦.. 2). 手腕也必須保持上揚。一般人很難想像手臂有多重?拿60公斤的人來講,一隻臂膀子就有 15~25台斤重,而支撐整隻臂膀重量的支點*,就落在頸項部 (後頸) 及俗稱膏肓的斜方肌上 (附圖2.):
人體工學 (Ergonomics) 顯示 兩臂自然下垂時,頸肩斜方肌所作的功 (即肌肉及肌腱須付出的力量) 最小,一旦抬高雙臂打電腦,等於力臂加大,斜方肌 所須作的功就數倍於兩臂下垂了**;而上揚30度的手腕,腕關節內壓也平白增加了30% 。用這樣的姿勢打電腦 等於天天把肌腱操到累 (過勞性肌腱炎),經年累月下來,要不 腰酸背痛、脖子痛、手腕痛……也難!

為今之計,奉勸上班以打電腦為主的電腦族,必須;1). 鍵盤一定放在桌下. 2)..切記兩肩及上肢萬萬不可抬起來打電腦 3). 鎮日久坐 切記一定選一張能支撐下背的好椅子. 4). 椅子最好選有滾輪,方便隨身體變動而滑動、又可調節座位高低、甚至還可後仰伸懶腰的 5). 筆記型電腦 (原設計是放在大腿上使用的,所以稱Laptop) 若放於桌上使用,只能當作螢幕(monitor),應外接鍵盤。如果限於公司的桌子無法將鍵盤放桌下,變通作法就是把座椅昇高至兩臂可以輕鬆下垂的高度,如此,效果是一樣的,但若因此而兩腳懸空,則務必另加個腳墊,否則上臂的問題解決了,卻造成下肢的問題。

打電腦若能遵守這樣的原則,注意姿勢,就可遠離 腰酸背痛、脖子痛、…..,
用不著到處找骨科、復健科、針灸、拔罐、抓龍、…了!

P.S.: * 還記得傳統市場裡 那種有橫桿與秤錘的舊秤嗎?斜方肌就像是秤重時 須用力提起來的頭端。
* * 同樣的道理,長時間開車,把方向盤握在5點鐘─7點鐘的位置,就絕對比握在10點鐘─2點鐘的 不累。

標籤:



中老年休閒活動翏與運動傷害

現今人們講究養生與休閒,中老年人從事休閒活動 蘶為風氣,到處見到人們登山、打太極拳、跳元極舞、高爾夫.、瑜伽、游泳、SPA........。溫和、沒有壓力、不是競技、量力而為 是休閒活動的特色;但是不是這樣就一定不會造成運動傷害?

中老年後漸漸發福,體形「中廣」,肌肉肌腱的強度、柔軟度 變差,骨質密度、關節功能 都開始走下坡,反應也不像年輕小伙子;一時的不經意,或是慢慢的累積下,都可以造成一些傷害的。茲就門診常見的中老年運動傷害,向大家建言。

上肢的傷害

高爾夫球肘 大家都聽過。 這是打高爾夫球 揮桿時手臂向上向外上揚的動作把手肘內側的肌腱拉傷了,帶護肘可預防。比較難預防也較少見的是一邊肋骨 (可以是好幾根) 的應力性骨折,這多半是慢性、揮桿扭腰動作 不正確所累積造成,須從姿勢改善著手。游泳是很好的運動,負重因水的浮力減輕,一般很少造成傷害,但 划水的動作 在某些原本肩峰骨頭就長得較彎的人,會造成 肱骨頭 與肩峰的撞擊,造成 肩峰下滑液囊炎或旋轉肌袖破裂,休息、冰敷、藥物可改善,嚴重的要開刀。瑜伽有些動作像是 以手撐地、劈腿....會造成肌腱拉傷甚至關節受傷。快速重覆的 甩手臂、甩手腕,像練外丹功的某些動作,也容易造成肩或腕關節或肌腱的拉傷。

背傷

久站、久坐、久蹲會背痛,這是生理現象,任何人都一樣。力學上當上半身前傾20度時,腰椎的壓力可達體重的2倍,就更不用說 背著登山背包 (加了重量) 爬山 腰椎有多辛苦了;因此,若不是爬甚麼大山,還是一身輕便為宜。SPA可緩解肌腱痙攣,對肌腱炎有物理治療的效果,但水柱太強則反而造成 瘀挫傷。高爾夫勤練揮桿,目的 雖想練得身段優雅打個博弟,但務實面的收穫是姿勢對了 少了 腰扭傷或肋骨骨折。練瑜伽 或有些人強迫自己彎腰一定要手觸地,這常造成腰椎旁肌 的拉傷,最好要避免;只要像作體操一樣,和緩的伸展就是最好的拉筋。

下肢的傷害

一般人走平路時,發生在 髕股關節(前膝)的壓力約為體重的一半,但在爬山、爬階梯......,此壓力可達體重的3.5倍,兩者相差7倍;因此,有髕股軌道不正的人,或有 髕股關節退化者,不適合爬山,否則會急遽退化。爬山或上階梯的動作常常也會造成 跟腱下滑液曩炎 或足底肌膜炎,穿著 高及足踝的鞋以及夠厚的襯襪,可以有效預防。打太極拳 蹲馬步,若體重不是正確的落在大腿,而是落在前膝,則會產生 髕股關節 重大的壓力及傷害。有一些練功(?)或舞蹈(?),有半蹲兩膝 不停旋轉 的動作,理論上容易造成關節半月軟骨或韌帶的傷,應該警惕。


總之,中老年休閒活動既然是以養生為目的,避免傷害就是前提。 瞭解傷害發生的原因、學會 自我保護、運動前先暖身或熱敷、運動後冰敷….,都有助於減少傷害的發生;而 量力而為 更是不能忘的原則。

標籤:



李文吉醫師骨科専欄

李文吉醫師的布落格
.坐骨神經痛的故事
梨狀肌症候群誤為椎間盤凸出開了刀
肌腱炎
非典型痛風暴

標籤:



反覆使用寶特瓶致癌疑雲

反覆使用寶特瓶致癌疑雲

2007-07-18 12:49:00
元福麻油廠(專營黑麻油、花生油、苦茶油、白麻油)
YOUNG FULL FOOD COMPANY lnc
www.sesameoil.com.tw
轉述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解答:反覆使用寶特瓶致癌疑雲~

Q:
有此一說: 反覆使用寶特瓶,會分解出致癌物質
很多人會不知道再用的膠瓶所產生的毒素,有人可能已經習慣使用或再用你的礦泉水瓶,將它們放在車上或上班時用,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這件事發生在杜拜,一個十二歲的女童,因為連續十六個月習慣使用一個SAFA牌礦泉水瓶,她得了癌病。
她 習慣了帶著這個水瓶上學,她還在水瓶表面繪畫了圖案。在這個瓶殼裏面,一種叫做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或簡稱 PET的塑膠,裏面含有一些叫做diethylhydroxylamine 或簡稱DEHA的潛在致癌物質,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真的要再用,用多幾日也無妨,最多一個星期吧!
要將它們遠離熱力,重覆地去清洗或過水會分解那些致癌物溶在你所盛載的水中,如真的想重覆用一個瓶,倒不如花一點錢去買一個較昂的專用水樽。這些錢,你真的不應去吝嗇,你的家人,最好建議他們,特別是小童!
究竟這說法是否屬實?
A:


事實上有很多學生都習慣用保特瓶裝水,故此議題應該蠻需要給大家正確的認知,故提出疑問請教醫師的見解。
KingNet營養保健諮詢科營養師回答
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健康美學中心 陳正育營養師
根據國際癌病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指出,DEHA能令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因此國際癌病研究所將「DEHA」的危險性列為「不能分類為人類致癌物」,而非絕對致癌物。
其實「DEHA」的作用是提高塑膠產品的可塑性,例如讓保鮮膜更加柔軟且有黏貼性,但在PET水瓶製造過程當中,是不需要使用「DEHA」。
雖 然以PET製成的礦泉水瓶,在材質上已成為大眾關心的焦點,但是實際上消費者大眾更需留意的,反而是重複使用塑膠水瓶的衛生問題。所 以,若一旦開啟了的PET水瓶之後,就如同其他食品包裝材料一樣,都會有遭受細菌污染的可能存在。因此,必須在每次裝水前,將塑膠瓶用水洗淨消毒。此外, 水瓶是個人飲用的飲品,不應該與他人共享,以免導致細菌感染與傳播。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 莊慧如營養師
對於此問題我認為是道聽塗説,以下說明我引用“消費者委員會”的回答,希望能解答您的問題。
電郵資料不正確
不 正確一:根據澳洲新西蘭食品及標準管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資料,DEHA應是「己二酸二辛酯」(Di-2-ethylhexyl-adipate)而不是電郵所指的「乙基己基胺」 (Diethylhydroxy-lamine)。
不正確二:DEHA不是電郵所稱的致癌物質。國際癌病研究機構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將己二酸二辛酯歸類為第3組,即不能分類為人類致癌物。而IARC也沒有乙基己基胺的致癌資料。
不正確 三:PET水瓶不太可能如電郵所指釋出DEHA。DEHA的作用是提高塑膠產品的可塑性,例如令保鮮紙柔軟和有黏貼性,但PET水瓶製造過程毋須用 DEHA。2003年6月,瑞士聯邦材料監測與研究實驗室(Swiss Federal Laboratories for Materials Testing and Research)曾分別試驗新和重複使用過的PET水瓶的雜質釋出量,結果顯示PET水瓶不太可能釋出DEHA。
PET塑膠雜質釋出量 符合標準
歐 盟、美國等地區均有法例規管用作包裝食物的PET塑膠,規定PET塑膠釋出的雜質量不可超過法例限額。國際生命科學學會(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簡稱ILSI)曾詳細分析有關PET塑膠的科學和工學資料,ILSI報告指出,PET的雜質釋出量遠低於標準規定的限額。
雖 然PET水瓶的素質成為關注焦點,但實際上消費者更需留意的反而是重用塑膠水瓶的衛生問題,開啟了的PET水瓶,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 跟其他食品包裝材料無異,會有細菌生長。因此,必須在每次裝水前,將塑膠瓶用水洗淨及晾乾。此外,樽裝水是個人飲用的飲品,不應與他人共享,免致將細菌傳 播。
解構PET塑膠瓶
PET全名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對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l)化合後產生的聚合物。PET塑膠具質輕、透明度高、耐衝擊不易碎裂等特性,也可阻止二氧化碳氣體,讓汽水保持有「氣」。因此,PET塑膠適 合作包裝用,特別是裝載水和飲品。
PET屬可回收再造的膠料,應棄置在適當的回收箱內(本文摘自消費者委員)


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營養兼任講師 張淑美營養師
寶特瓶自1980年被發明以來,就廣泛地被使用,而寶特瓶的材質為PET塑膠,PET全名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化合後產生的聚合物。PET塑膠具有以下特性:
  1.耐用性及透明度高:耐熱性及絕緣性良好,可以保持產品的風
   味,同時具有高透明度,所以可以增加包裝的美觀及變化性。
  2.利於環保:PET為“環保塑膠材質”,取代安全性上堪慮的PVC
   (聚氯乙烯)塑膠容器。
  3.可回收再利用:PET塑膠可以回收加工製成人造纖維,或二次
  加工的塑膠製品,是塑膠容器類中最具再生價值的。
  4.具有透氣性:由於具有透氣的特性,所以盛裝碳酸飲料的寶特瓶
  經過長時間的儲存後,其瓶內的二氧化碳會漸漸消失,所以購買寶
  特瓶飲料時要儘量注意它的製造日期.

標籤: , ,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檢測癌症新利器,耕莘醫院第一家引暹

〔自由時報記者謝佳君/新北報導〕新店耕莘醫院正子斷層造影中心」昨天揭牌啟用,引進最新型、最高解析度分子醫療級正子電腦斷層(PET/CT),是診斷癌症的最新醫療科技,相較於傳統PET/CT,有低劑量、時間短、高品質及更精確等特點。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昨天出席啟用典禮時表示,新店耕莘醫院是目前新北市唯一擁有分子醫療級正子電腦斷測的醫院,持續更新醫療品質,也扮演新北市的醫院龍頭,帶領醫療體系,長期照顧弱勢,造福更多群眾。

比舊儀器快速、精準

衛生署最新報告指出,惡性腫瘤已連續廿九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台灣平均每十二分四十八秒,就有一名患者罹癌死亡。新店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表示,新一代PET/CT的引進,有助於癌症早期診斷治療及後續追蹤。

核子醫學科主任樊裕明說,正子電腦斷層(PET/CT)是結合正子造影(PET)及電腦斷層攝影(CT)兩種掃描技術的機器。

新一代的PET/CT可減少五十%藥物注射劑量,提高一倍掃描速度,即縮短一倍造影時間,同時降低呼吸運動的干擾,順利進行同步治療;而造影孔徑大,降低了壓迫感,也讓造影過程更舒適。

他說,解析度高,可更精確看到腫瘤位置,幫助醫師對於過去較難探刺的遠處轉移或較小的淋巴轉移等,採取更佳的治療方向。新儀器輻射量低,建議癌症家族高危險群或四十歲以上的人,兩至三年接受一次檢查。

樊裕明指出,新一代PET/CT在頭頸部腫瘤、淋巴癌、黑色素瘤、肺癌、乳癌、大腸癌、直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頸癌等,檢查效果更佳,費用則與傳統PET/CT相當,目前開幕期間另有特惠,上述九大宗癌症項目,健保另有條件給付。

標籤:



路邊發的衛生紙少用為妙

【內容摘自《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作者吳家誠,采實文化出版】b

【衛生用品】用起來好柔、好舒服,有可能是螢光劑在搞鬼!

很多人喜歡拿免費衛生紙,更愛搶購特價品,殊不知這些衛生紙常常含有螢光劑,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皮膚炎,若用來擦嘴,更可能吃下有毒物質,不可不防。

或許是人都有撿便宜的心態,在路上發傳單沒人理,但發衛生紙一定立刻被拿光,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實用。但是,這些衛生紙真的合格嗎?坊間很多商店都愛辦衛生紙的特價活動,價錢便宜到讓人一口氣買好幾包,品牌也不重要了,便宜就好。連我去加油時,加油站也都送一堆衛生紙,彷彿不用錢似的,我光想到這些不知名的衛生紙可能含有螢光劑或是有色染料,就不禁擔心起國人的健康會埋沒在價格戰中,消失殆盡。

面紙含溼強劑、滑石粉
衛生紙好用不阻塞

有圖案的衛生紙多半有加色料,應該減少使用。(圖、文/采實文化提供)
其實衛生紙的原料除了原生紙漿外,有些是再生紙,為了美化外觀可能添加染料,包括螢光增白劑或滑石粉,顏色越白的衛生紙,可能加越多,有些品質欠佳的衛生紙,甚至含有甲醛、致病菌等。為了讓衛生紙看起來很白、賣相好,廠商就會加入螢光劑,就算紙張變黃了,和偏藍的螢光劑一調和,就會變成白色。此外,如果原料是再生紙漿,也會添加螢光劑,讓衛生紙看起來白一些。

此外,很多人以為面紙和衛生紙的用途一樣,其實這是錯的,面紙的材質極薄,多有加滑石粉,還含有溼強劑,可增強紙張遇水時的強韌度,不適合擦拭人體私密處,特別是逢生理期的女性朋友更不應使用。

衛生紙有「CNS正字標記」,品質才有保障。(圖、文/采實文化提供)
面紙建議用來擦臉、擦手就好,長期使用易導致肝、腎、神經及呼吸系統受損,反觀衛生紙才是如廁時可使用的。只是因為兩者的包裝越來越像,才會讓人混淆,而且如果把面紙和衛生紙放進水中攪拌,會發現前者仍然維持原狀,後者會被分解,所以標示可分解的衛生紙能丟進馬桶不會阻塞,面紙反而會。

拒用有顏色、有圖案
通過認證才有保障

所以我一般建議大家,使用衛生紙而不要用面紙,就算只是擦臉或擦嘴巴都一樣,螢光劑還是會沾上皮膚。會讓廠商如此追求衛生紙要白的原因,就是因為消費者喜歡、接受度高,如果每個人的觀念都能更正,自然不需要加入螢光劑,廠商也能省下一筆不必要的原料費。

書名:《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
作者:吳家誠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30日
選購時,不要選擇有圖案的,更不要使用有色衛生紙,如很多小吃店提供的紅色餐巾紙就絕對不要使用,以國家標準CNS認證及正字標記為購買依據,就能免於用到劣質品.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鎖骨下動脈狹窄

(全國廣播 / 綜合報導)


台中一位五十六歲的男子,突然發生右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經檢查是左鎖骨動脈狹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主任江韶岳表示,這是典型的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腦部左邊的血流被右邊的血流「偷走」了,才導致右側肢體無力,經心導管氣球擴張術撐開狹窄的動脈,才恢復正常。

這位已有十幾年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男子,從未做規則控制,偶爾有胸悶、盜汗、氣喘的情形也未接受治療,在一次突發性右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以為是中風現象被緊急送進急診室,但約二、三小時後又恢復正常。

江韶岳醫師表示,這名病患的病發現象是有問題,收治住院經動脈超音波檢查疑似有左側鎖骨下動脈狹窄情形,導致左邊腦部血流減少,再因右手血壓收縮壓190毫米汞柱,左手血壓收縮壓95毫米汞柱,且相對較冷,更強烈懷疑該病患應該是鎖骨動脈狹窄。由於病患亦有狹心症的症狀,有很大的機會同時也有冠心病。

經心導管檢查,證實這位病患除了左側鎖骨下動脈開口端狹窄外,三條冠狀血管也同時有不同程度的狹窄,這種情況並不多見。江韶岳主任表示,針對狹窄的血管進行氣球擴張術後,經一年多的追蹤,該病患都未再發生過去的症狀。這位病患的高血壓、糖尿病也持續服藥控制中。

江醫師指出,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主要因為心臟血管分支的鎖骨下動脈發生狹窄,導致流入腦部的血液不足,左邊腦部血流不足就會造成右側肢體的無力,好像左邊的血流被右邊的血流偷走,有時候會因血流不足而引發中風。這類患者通常休息一陣子後就會感到好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兩手脈搏跳動差異很大,且血壓相差到二十毫米汞柱以上,就要注意是否可能有鎖骨下動脈狹窄的問題;如果已單側手腳無力及說話不清楚,就要立即就醫。

標籤: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簡介


鑒於心臟血管疾病和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第二、三名,臺大醫院歷經2年規劃及1年施工,成立「臺大醫院心血管中心」,創台灣之先,將空間整合及心臟內外科共同照護,並首創床邊服務平台,讓病人、家屬、醫師和護理師,可透過視訊即時溝通,提供病患創新的全方位醫療照護。

臺大醫院創台灣之先,以前瞻與創新的概念,成立「臺大醫院心血管中心」,臺大醫院院長陳明豐表示,心血管中心的創新可大致分為兩方面,除了關鍵核心在醫療服務的專業整合,並在病患服務與資訊溝通,提出貼心即時的服務。

臺大醫院將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整合再一起,將心導管室、開心手術室、心血管檢查室、加護病房及心臟內外科病房整合在同一樓層,設置複合式開刀房,總面積達4800坪,引進機器人手術系統,並設置全國首創的「開刀房藥局」,提供「全方位解決」及「一站式」整合醫療,爭取心臟急重症的搶救時間。在服務病患部分,在病房區規劃「活力走廊」,讓心血管疾病病人住院期間,可採「一對一」方式進行復健,在病房區利用網路電話結合護理師呼叫系統,病床旁設置的懸臂式觸控電腦,還可提供住院病人與醫師、護理師及遠距離的病患家屬,可透過視訊即時溝通病情,讓醫療照護更即時也更人性貼心。

標籤:



英出現曬乾蕃茄引起的A型肝炎

英國最近出現好幾起因為吃曬乾蕃茄引起的A型肝炎病例。

受到電視名廚的影響,英國興起了一股吃曬乾蕃茄的風潮。不過,從去年底開始英國陸續出現了七起,因為吃這種蕃茄而感染A型肝炎的病例。

A型肝炎病毒多半躲在人類糞便裡。食用遭到污染的食物或是水就會感染。遭感染以後二十八天才會出現身體疼痛、胃口不佳、肚子不舒服、發燒、疲倦等症狀。

英國防疫局正積極備戰,希望能避免A型肝炎大流行。

標籤: ,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食物放冷湅庫就一定安全衛生?


【內容摘自《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作者吳家誠,采實文化出版】

「食物沒吃完捨不得丟,冰起來下一餐繼續接力吃」。但是,保存方法千百種,從保鮮膜、塑膠盒到真空包裝,真能阻隔細菌的孳生嗎?讓食物壽命延長的同時,也有可能付出「賠上健康」的代價,不可不謹慎!

要讓食物保鮮不變質,除了冷凍外,更重要的是防止細菌滲入食物。要做到防止細菌的汙染,及空氣的氧化、光線的分解作用,一定要購買包裝是「真空」且「滅菌」的食品,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此外,包裝有滅菌卻開封也會產生問題,因為有些細菌可以在低溫存活,包裝食物一旦打開了,它們就有機可乘。只要感染了細菌,就算用高溫殺菌,有些毒素仍會殘留。既然細菌的效應不會因溫度高低而被徹底消滅,食品就不會因冷藏而延長保存時間,也不用期待能將食物久存了。

此外,未開封且真空滅菌的包裝食物雖能保存較久,但沒開封不代表就是無菌,因為有些菌種可在無氧或有氧的環境中生存,在無氧環境下存活的細菌,又特別毒。故購買真空食品回家時,最好能先用高溫或微波殺菌,並盡快在保存期限內吃完,不要久放。

冰箱亂七八糟 連冰塊都會是臭的

此外冰箱管理也很重要,不同的食材應存放在不同的區塊,魚肉蔬果應有清楚的區別,否則冰箱不但容易有異味,食材也會因互相接觸產生化學反應及交互汙染。要測試自己的冰箱管理是否沒問題,可在冰箱做一盒冰塊,管理好的冰箱,做出來的冰塊吃起來沒異味,反之,冰塊就會有酸臭味,騙不了人的。

還有人覺得,只要把食物煮熟就不容易壞,也不用放冰箱了。如果在冬天,把食物煮熟後擺著放涼,溫度會迅速下降6、70度,正好適合細菌生存;若在夏天則更不樂觀,就算用鍋蓋將鍋子密封,細菌還是可以穿過縫隙,以每10分鐘為單位的速率倍增繁殖。睡個午覺起來,鍋中就布滿各式各樣的細菌了,所以我建議食品還是現做現吃,避免存放過久,而讓細菌有機可趁。

食物不一樣 保存方法也不同

平常在家,可用容器製成時所需的溫度,來判斷適合存放何種食物。像塑膠製品大約需200多度,只適合存放蔬菜水果等生鮮食材,玻璃需要7、800度以上,至於陶瓷、石英則需要上千度才能燒出來,這些容器就可用來盛裝溫度、酸性較高的食材。而具酸度的果汁應該選擇玻璃、陶瓷或馬克杯等容器保存,以免容器被檸檬烯分解。

表/采實文化提供

書名:《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
作者:吳家誠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以魚或肉來說,需要冷凍時我都會裝在不鏽鋼容器裡,果汁則裝在品質好一點的無色玻璃或石英容器內。而魚、肉不建議放在室溫下退冰,應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慢慢解凍,避免孳生細菌,特別是肉類,更應該放在適合的容器中,避免血水滴出。

此外,材質單純、耐熱性可達220度的矽膠,則可代替保鮮膜包覆魚、肉類並重複使用,對環境和健康而言都是較理想的保存容器。



少女疲勞性骨折 和維生素D有關

(路透波士頓5日電)

針對數千名年輕女性所作的美國研究指出,服用大量維生素D的年輕女性,疲勞性骨折風險只有未服用等量維生素D少女的一半。

疲勞性骨折是骨頭出現細小裂痕,通常出現在頻繁從事跑步、體操等高撞擊運動的人身上。十幾歲的少女尤其要注意這個現象,因為這個年齡的骨質強度與日後骨質疏鬆、更嚴重傷害都有關。

參與研究工作的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桑尼維(Kendrin Sonneville)說:「研究結果可加入既有思維,即青春期少女和年輕女性更應該知道要多攝取維生素D。」

脂肪含量高的魚肉富含維生素D,牛奶及優格等乳製品也攝取得到,但因為透過飲食總是無法得到足夠維生素D,因此醫師建議服用補充劑。

研究人員原本預探究能否從攝取大量奶製品的高鈣飲食來防止疲勞性骨折,但他們發現,減少骨折與高量維生素D有關,而非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