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下背痛之復健
潘信良/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
在我們的脊椎當中,腰椎負擔著人體大部份的重量、工作量也最多,因此下背部也是最可能發生背痛的地方。較常見的下背痛原因包括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性關節炎以及急性背肌拉傷。
椎間盤突出症較常見於年輕人,原因是椎間盤周邊的纖維環破裂,導致中間的髓核向後突出,刺激周圍的神經末梢而產生局部的下背痛,一開始多只有單側疼痛,若壓迫到神經根,則會引起坐骨神經痛,此時疼痛或痠麻的感覺,往往會延伸到小腿或足部。
對於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一般以休息與服用止痛藥為主,並可加上適當的物理治療,如熱敷及腰部牽引,大部分病人都會逐漸好轉。一般而言,除非對保守性治療反應不良,或是有大小便失禁等脊髓壓迫症狀,應該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腰椎骨性關節炎則可以是因為老化過程、不當的過度使用、或是先前有外傷而造成,病患休息太久或運動太久都會加重症狀,所以往往一大早起床就會有明顯的下背疼痛與僵硬感。
X光檢查可看到腰椎關節面以及椎間盤旁有骨刺增生的情形,但是骨刺本身大部分是沒有症狀的,骨刺也無法用藥物消除,故不應以骨刺作為判斷背痛原因的唯一標準。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通常以消炎止痛藥為主,而物理治療如熱療(特別是深層熱療),可以有效減少止痛藥物的需求量,如果伴隨坐骨神經痛的症狀時,也可加上腰部牽引治療,而腰椎骨性關節炎在症狀緩解之後的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儘量避免身體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太久,無論是站太久、坐太久、蹲太久、甚至是躺太久,都容易使腰椎骨性關節炎的症狀復發,所以應該常常變換姿勢,也應避免睡太軟的床鋪。
急性背肌拉傷常在搬東西或運動時,有不當的變換姿勢或施力的情況下發生,在拉傷的肌肉常有明顯的壓痛點以及肌肉痙攣的現象,腰部轉動或前彎也常會誘發劇痛,這種傷害,一般只要適當休息並服用消炎止痛藥即會慢慢的好轉。另外在急性背痛最開始 一兩 天可以用局部冷療,以降低發炎的程度,一般冷敷時間在五至十分鐘之間即可,太久可能導致凍傷。
熱療則適用於慢性背痛或是急性背痛後的第三天起,熱敷時間一次約20至30分鐘,不僅能緩解疼痛並且可促進組織的修補與癒合。
另外有一些慢性背痛患者,疼痛超過半年以上無法痊癒,在臨床上也找不出病因,這種情況可能與壓力、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也要小心有潛在惡性疾病的可能性。
下背痛在經過治療後大部分都會緩解,但重要的是如何預防日後再度發生。預防的方法首重保持良好的姿勢,尤其有下背痛的患者常為了減輕疼痛而採取另一種不良姿勢,這又可能再對肌肉和韌帶造成異常的壓力負荷,最後造成更嚴重的腰痠背痛。
其次是要避免體重過重,因為挺著大肚子身體重心前移,會造成背肌與脊椎的過度負擔。最後則要有規律的運動,以漸進的強化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與柔軟度,才能有效的預防下背痛。
標籤: 下背痛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