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美小兒科期刊:幼兒發燒最後一招才吃藥

美國最新的小兒科醫學研究指出,幼兒一發燒立即服退燒藥,是錯誤觀念,其實最後一招才是服藥。(劉芳報導)

針對幼兒發燒問題,最新一期美國小兒科醫學期刊指出,很多人以為發燒會燒壞腦子,所以趕快給孩子服藥,其實這是錯誤觀念。文章說,發燒本身不會傷害孩子,甚至可以說,發燒是有幫助的,因為那會傳遞訊息給身體其他部門,讓身體製造更多白血球,以避免感染。也就是說,一旦發燒,細菌或病毒就不容易侵入人體,孩子反倒可以康復的較快

根據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研究顯示,孩子發燒到37.7度時,有四分之一的父母給孩子服退燒藥,其中八成五會把孩子從睡夢中喚醒服藥。

研究指出,如果是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到38度時,應該服藥;如果是三到六個月大的嬰兒,發燒到38.3 度時,就該服藥;如果是六個月以上的嬰兒,發燒在39.4度以下,父母不必擔心。當然,如果同時出現其他症狀,例如拉肚子或嘔吐,又另當別論,應該趕快看醫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01/1/2n8c7.html

標籤:



過度換氣

二氧化碳也能用在急救!彰化縣兩名年輕婦女因失去親人哭到癱軟在地,漢寶消防分隊獲報趕到現場,研判是「換氣過度」,即刻給予低流量面罩供吸入二氧化碳、並送醫,兩人隨後情緒紓緩已無礙。彰基急診部主任周志中認為施救的消防救護人員訓練有素,值得獎勵。

周志中表示,一般急救病患,通常會使用到的就是「氧氣」,會使用到「二氧化碳」的機會,大概就僅遇到「換氣過度」症,非醫療專業的消防人員能有這樣的判斷力,實在相當難得。

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廿七日晚間就發生罕見的急救案例,有民眾報案,有兩名年約卅的婦人,疑因家人過世痛不欲生,結果大哭一場後,突然全身癱軟,上氣不接下氣,由於情況看來相當危急,才請求消防隊調派救護車將兩人送醫。

消防人員抵達後,根據家屬描述,研判兩婦人是因情緒波動過大導致換氣過度 ,於是便採用以前指導醫師教過的方式,給予戴上低流量面罩,供兩婦人補充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同時緊急送往二林基督教醫院治療。

周志中指出,換氣過度症狀,一般並不會有生命危險,但看起來確實「很恐怖」,有人會全身緊縮發抖、有人會全身無力、甚至出現「假昏迷」,就是因為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突然降低。這種症狀以年輕女性較容易發生,大多是情緒或心理受到刺激使然,職場女性及女學生最常見。

換氣過度症狀,與痙攣不太一樣,大多數人無法判別,為此,周志中強調,當周邊的人出現換氣過度症狀時,最好能給予罩上紙袋以補充二氧化碳,數分鐘後即能讓症狀紓緩,但如果沒有把握的話,還是要送醫檢查,比較保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01/4/2n7ve.html

標籤:



腸胃科醫師叮嚀/起床喝水 腸道年輕

在外面用餐,店家總是在出完菜後才送上水果;早上趕著上班,很多人習慣喝牛奶當早餐。腸胃科醫師表示,餐後立即吃水果、早起空腹喝牛奶或果汁、飯後大量喝水,都是錯誤的飲食習慣,會影響腸胃道健康。

俗稱大腸癌的結直腸癌,已經打敗肝癌,成為國人十大癌症頭號殺手。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洪耀仁,他的父兄也都是腸胃科醫師。但三年前體檢時,竟發現自己的升結腸長了息肉,而且有局部癌化病變。

雖然後來切除治療,今年再次檢查腸道也一切正常。但這個經驗讓他驚覺,連他身為腸胃科醫師也面臨腸胃道疾病威脅,更何況一般民眾,因此決定出書,教民眾利用簡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腸道年輕,遠離腸道癌症威脅。

他提出讓腸道變年輕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每天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水。洪耀仁每天起床後,一定會喝一杯300CC、15 到20度的溫水或涼水,但絕不喝冰水

空腹喝水的目的是刺激腸胃,使大腸吸收水分,把前一晚累積的消化物排出體外,同時可降低血液濃稠度。如果不愛喝開水,也可以喝蜂蜜水或檸檬水。

他提醒,早上千萬不要空腹喝牛奶、果汁、咖啡或奶茶。因為空腹喝牛奶胃腸來不及消化吸收,空腹喝果汁會增加胃腸工作量,咖啡、紅茶則容易刺激胃壁導致胃酸分泌過度,奶茶易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提高結石風險。如果一早要喝牛奶,正確方法是喝溫牛奶搭配饅頭或五穀雜糧

不少人習慣飯後喝大量的水,或是飯後吃水果、抽菸。洪耀仁也提出飯後不宜立刻做的十項禁忌,包括:大量喝水、喝汽水或茶、吃水果、抽菸、排便、看書、睡覺、唱歌、洗澡、運動或泡溫泉。

洪耀仁也提出選好水、喝好水的方法,建議平常最好喝30度左右的溫開水,喝水時先把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吞下。每天喝水的時間,可分散在早晨刷牙後、早餐後、上午11時、午餐後1小時、下午4時到晚飯前、晚餐後1小時、睡前半小時或洗完澡後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25589



避免嬰兒窒息猝死 一歲前應仰睡

有不少的家長認為嬰兒趴睡,頭型才會好看,不會被壓成扁頭。

不過國內外很多研究證實,趴睡其實會增加嬰兒猝死風險

尤其是四個月以下的小baby,脖子沒有發育完全,沒有辦法自行轉動,萬一鼻子嘴巴不小心碰到枕頭或棉被,很容易窒息。所以衛生署最新版的「兒童健康手冊」,就明確建議家長,最好讓一歲以下的嬰兒仰著睡。

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看的頭型,有些家長會讓孩子趴著睡覺,讓後腦杓變得更圓,臉型輪廓也會變得更鮮明。

不過國內外很多研究證實,趴睡會增加嬰兒猝死風險,尤其是放在嬰兒旁邊過度柔軟的枕頭、睡墊、厚棉被、填充玩具等等,萬一嬰兒翻身時,不小心碰到口鼻,很容易造成窒息危險。因此國健局最新版「兒童健康手冊」,首度明確建議家長,嬰兒在一歲以前睡姿應該要仰睡,不要趴睡或側睡

國健局表示,仰睡可以直接查看嬰兒的口鼻,是否有過多的分泌物,有沒有嘔吐的情形,如果臉部出現怪異表情或臉色不正常,也較能及時採取措施,而且仰睡四肢不受限制,寶寶可以睡得比較輕鬆和自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51/2n7ir.html



止痛藥 該怎麼吃?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常常聽見身邊的人在抱怨這裡痛,那裡也痛,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疼痛是病患最常抱怨的症狀之一,無論是肌肉拉傷、肩、頸或腰部疼痛、頭痛還是牙齒痛,不少人會自行服用止痛藥,卻出現服藥過量,或不正確用藥導致的身體的傷害。因此應遵照醫囑服藥。

====止痛藥大致分為3個類別

●Acetaminophen:

像「普拿疼」就是屬於此類藥品,具有鎮痛、退燒效果。主要經由肝臟代謝,由腎排除比例低,且腸胃道方面的副作用也不常見,但服藥期間需避免併用酒精性飲品,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阿斯匹靈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代表,但是因為此藥對胃腸的刺激比較大,比較少用來止痛。

此類藥品除了有上述普拿疼的鎮痛及退燒作用,更可以經由抑制釋放發炎物質,進而達到減輕炎症反應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消炎藥」。只是此類藥品較常發生腸胃不適的副作用,對於老年人或有胃潰瘍的人要謹慎使用。此類藥品建議於飯後服用,一般可改善腸胃不適症狀。

●類鴉片止痛藥物:

這類藥物止痛效果比一般的止痛藥好,但通常用在急性或較嚴重的疼痛,例如手術後止痛需要,較少用於治療一般的疼痛。常見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便秘等。

最後,呼籲民眾無論是使用哪一類的止痛藥,重要的是生病不舒服還是要先就診,讓醫師為你詳細的評估、檢查診斷後才能對症下藥,再依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服用藥物,才是最佳也是最安全的用藥方法。

(作者為竹山秀傳醫院藥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78/2n6bj.html

標籤: ,



CPR改口訣 叫叫CAB

心肺復甦術(CPR)進化到新時代,「叫叫ABC」改為「叫叫CAB」,消防人員也解釋,如果是對陌生人急救,施救者不想操作人工呼吸,持續按壓胸部也有同樣的效果

新店消防隊安康分隊與新店婦宣隊,昨天下午在陽光運動公園舉行防火宣導及CPR教學,由於衛生署一月十七日已公告新版本的「民眾版心肺復甦術參考指引摘要表」,將原本的操作流程「叫叫ABC」改為「叫叫CAB」,宣導人員在現場也將此列為重點,仔細的向民眾解說。

=====「叫叫CAB」內容=====

第一叫(確認反應呼吸),第二叫(求救,指定現場某人打一一九),C(胸部按壓compressions),A(打開呼吸道airway),B(呼吸breaths);按壓與吹氣比例仍為卅:二,重複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直到傷病患會動或醫療救護人員到達為止。

消防人員解釋,這次的變動主要是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會的提要,目的在強調對突發性心臟停止病患提供及早胸部按壓的必要性;另外,一般施救者不願對旁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建議可以胸部按壓進行急救。


新北市衛生局補充說明,「叫叫CAB」是希望讓更多施救者願意進行CPR,並不是說舊版的「叫叫ABC」是錯的,就像電腦軟體升級一樣,升級版更好用,不升級的版本也一樣可以用。

衛生局表示,心臟疾病是新北市九十八年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如果能即時實施CPR,可以維持心臟及腦部血液灌流,提升存活率;資料顯示,十二分鐘以後才CPR,救活率僅二至五%,若在四分鐘內實施,救活率達十%以上。有意學習的民眾,可就近洽詢衛生所、消防分隊及市立聯合醫院,都有免費的課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78/2n6eh.html

標籤:



喝咖啡降低肝纖維化 一天最多500C.C.

喝咖啡,國際文獻指出又多了一項新功能「護肝」,國外研究發現,肝病患者一天喝上大約500C.C.的咖啡,可攝取300多毫克咖啡因,肝纖維化程度明顯變輕,C肝患者喝咖啡,肝纖維化風險也降低1成4,國內醫師儘管樂見,還是提醒,一天咖啡因攝取不能超過300毫克,常會胃食道逆流的民眾,也不要輕易嘗試。

喝咖啡,有人為了減肥、有人為了提神,如今國際文獻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還能保護肝臟。書田醫院副院長何一成:「咖啡因幫助一些肝細胞新陳代謝,咖啡裡的多酚主要還能抗氧化。」

國內醫師也發現國外實驗,證明咖啡因可中止人體肝癌細胞複製,更有研究指出,177名肝病患者,平均每人喝上308C.C.的咖啡,當中含有195mg咖啡因,如果這些患者,改喝更多咖啡,大約511C.C.,攝取的咖啡因,就達到308mg,研究發現,肝纖維化程度變輕了。

方便快速,幾乎人手一杯的超商咖啡,以中杯360C.C.為例,當中就含200-300mg咖啡因,一天大概喝上一杯就行。

當然也有民眾偏愛易開罐黑咖啡,攝取量也有不同,240C.C.咖啡因快140毫克,一天2罐即可。何一成:「心悸、煩躁或是暴躁,或者是胃酸回流(的民眾),對咖啡因的攝取要更嚴格一點。」

還是有限制,醫師建議,一天咖啡因,應該限制在300mg以內,喝咖啡,儘管能護肝,喝多,卻也傷身,適量即可。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8/2n6tv.html

標籤:



香腸與養樂多一起吃易生強烈致癌物亞硝胺偶為無需太擔心多攝天然抗氧化物可防癌

香腸、養樂多一起吃有致癌的風險,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麗娟指出,這是強烈致癌物「亞硝胺」惹的禍,但食用頻率不要太頻繁影響其實沒那麼嚴重。

張麗娟營養師表示,通常在醃製肉類來製作臘肉、火腿、熱狗時會加入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在酸性環境下及乳酸菌存在下,會增加亞硝酸鹽與蛋白質中的胺類反應,生成強烈致癌物亞硝胺,因此理所當然的被認為不該與香腸同時食用。

香腸加養樂多一起食用真有那麼嚴重嗎?其實香腸也只是添加硝酸鹽的食品之一,舉凡火腿、熱狗、臘肉等都有,就連蔬菜吸收土壞中的氮肥也含有硝酸鹽成份,尤其是葉菜類含量更多;而優酪乳或養樂多等富含益生菌的乳酸食品,可以抑制腸道有害細菌合成亞硝胺,有降低血中亞硝胺濃度的好處。所以事實上,只要食用頻率不要太頻繁,其實可以安心吃

日常飲食多選擇天然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C、E等抑制亞硝酸胺的生成反應,將白米飯改成含有維生素E全穀飯,或在醃製肉類灑上檸檬汁、食用蕃石榴、柑橘、柳丁等皆可以降低亞硝酸胺的生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8/128/2n5ym.html

標籤: ,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英警告:吃紅肉 1天不超過70克

英國政府提出公共健康警告指出,攝取過量紅肉將導致癌症,建議民眾每日攝取紅肉的份量不宜超過七十克(二點零五盎斯)。相當於只有二小薄片的英式烤牛肉,或三片培根、或二根香腸,或一塊烤小羊排。在台灣,一客牛排通常約八盎斯,是每日上限的三倍多。

英國政府公共健康營養科學部表示,紅色肉類含高飽和脂肪酸,破壞消化細胞,易增加致癌率,尤其是罹患腸癌機率。根據研究,英國政府提議全國公民每人一天紅肉攝取量,不宜超過七十公克。所謂「紅色肉類」,包括牛肉、豬肉和羊肉等煮食前呈現紅色的肉類,以及香腸、燻肉等加工肉類食品

但一般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就超過這個標準。不要說一整天,光是一餐吃的肉,份量可能就超過此上限。尤其是外食者,中午一份排骨便當或焢肉飯,晚上來個牛排大餐,或者吃炒肉片或烤香腸,就遠遠超過了七十克。

英國政府公共健康營養科學部建議,可以多攝取白色肉類如魚和雞,但白肉鐵質含量不如紅肉。這項健康警告,並非完全不能吃紅肉,而是應避免攝取過量的紅肉和加工肉類製品,同時應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飲食。

英國政府這項健康公告,與二○○七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建議,一般人平均一周攝取紅肉類份量不宜超過五百公克相似。

先前,美國科學家也提出類似警告,指出天天吃紅肉的人,十年內,女性的死亡率將增加三十六%,男性則增加三十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7/4/2n4j5.html

標籤:



國泰產險:地震時應躲堅固物體旁

紐西蘭強震,傷亡人數仍在統計中。國泰產險指出,地震來襲時,應該躲在堅固的桌子或櫃子旁,而非桌下,並以抱枕、枕頭、墊子護住頭部。

如果沒有桌子等物可供躲避,可以緊靠柱子或躲到四面有牆的洗手間,並靠著牆壁移動。國泰產險指出,如果來得及,民眾最好關上所有電源及瓦斯開關,並打開家裡進出大門,以防門變形無法打開。同時避開大面積的玻璃門窗,就地尋找安全庇護。

http://udn.com/NEWS/FINANCE/BREAKINGNEWS6/6177852.shtml

標籤: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持續腰背痛 當心僵直性脊椎炎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6日電)

腰酸背痛超過3 個月以上,不要輕忽。醫師今天說,6 成以上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會出現腰背痛症狀,半數以上患者看錯科找錯醫師,平均發病5年才確診,延誤治療也白受多年疼痛。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周昌德出版「舒腰鬆背事典」一書,教導民眾自我檢測腰酸背痛症狀,避免小痛釀成大痛。

以僵直性脊椎炎為例,周昌德說,6 成以上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會出現腰背痛症狀,甚至以為是疲勞過度所引發,且半數民眾找錯科、看錯醫師,因此,平均發病5年,甚至10年以上才被確診。

周昌德說,曾收治1名27歲戴先生,8年前出現腰酸背痛症狀,痛到身體不敢往前傾,站起來得花上2 分鐘,且因疼痛也不敢運動,年紀輕輕就像80歲老人,直到後來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透過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能再度抬頭挺胸。

周昌德表示,腰酸背痛有70%-80%為姿勢不良,工作疲勞所引起,有5%為發炎性下背痛,例如僵直性脊椎炎,主要症狀為休息、半夜睡覺會感到下背痛,其次為中年女性慢性肌膜疼痛症候群、老人家退化性關節炎。

周昌德說,腰酸背痛小症狀不能輕忽,睡醒腰酸背痛、下背痛超過3 個月、腰背痛到驚醒等症狀,都有可能是關節炎問題,而這些疾病都可透過早期檢測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造成永久性關節變形傷害。100022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6/5/2n3kk.html

標籤:



選對室內植物 淨化空氣助健康

室內空氣品質攸關身體健康,台中市環保局今天說,擺放室內植物可增進生活情趣,又能淨化空氣。客廳擺放山蘇花、粗肋草、黛粉葉,可去除甲醛等有機物。

環境保護局發布資訊指出,國人約有8 成時間處在室內環境中,如果室內空氣品質不佳,會影響工作效率及身體健康。

環保局說,可在室內擺放盆栽植物,不僅可紓解情緒,還能增進生活情趣,並淨化空氣。

根據環保局建議,辦公室等工作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容易偏高,可選用非洲菫、大岩桐、馬拉巴栗、盆菊等植物,藉以降低二氧化碳濃度。

至於住家方面,環保局表示,客廳桌上可擺放山蘇花、粗肋草、黛粉葉;牆面或梁柱可懸掛黃金葛、常春藤、蔓綠絨;臥室可選擇擺放仙客來、長壽花、蝴蝶蘭等,既美觀又能去除甲醛、三氯甲苯、氨、甲苯等有機化合物,有效維護室內空氣品質

http://udn.com/NEWS/LIFE/BREAKINGNEWS9/6177468.shtml

標籤:



極少人知道的手機秘密(轉貼)

手機功能代碼

識別手機質量的好壞先按*#06#,然後在你的手機上會出現一個序列號給你,你就數到第七個和第八個數。

車用遙控器落在車裡了?

緊急情況( 112)

手機被偷了?

1、手機電池不要等到沒電才充電
2、當手機正在充電時,請勿接電話
3、手機剩一格時不要使用


手機一進水,請切記不要作任何按鍵動作,尤其是關機(一按任何動作,水馬上會跟著電路板流串),正確的方法為馬上打開外蓋,直接將電池拿下,直接強迫斷電,可保主機板不被水侵襲。

如何讓手機電池起死回生?當你的行動電話電池使用時間變短(記憶效應或老化)時,你是否會再買一顆電池來更換呢?下次當你碰到這種情況時請省下你的錢,告訴你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不妨試試看:

給你的手機做個CPR吧

.全文詳‧

標籤: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女性狹心症不明顯 易遭誤診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今天表示,一般人感覺心血管疾病好像是男性專利,但女性一旦得心臟病,病情往往比男性嚴重。由於女性的臨床表現較不典型,往往延誤診斷,更要提高警覺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彥雯表示,一般「狹心症」典型症狀為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流冷汗,女性狹心症發作的可能症狀還包括噁心、嘔吐、倦怠、頭暈、昏倒、焦慮、手臂疼痛等,不少女性的症狀與更年期症狀會搞混,甚至於有4成婦女病患無明顯症狀

吳彥雯表示,近年研究顯示,婦女在心肌梗塞時,超過一半的人呈現喘不過氣或虛弱症狀,近半數有不尋常的疲倦或暈眩,超過2/3的女性都以非典型的症狀來表現。

她指出,一般人感覺心血管疾病好像是男性的專利,其實心臟病及中風長久以來,就是台灣女性第2及第4號殺手,每年死亡的人數是婦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的4到5倍。醫學研究顯示,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風險因子、症狀、診斷及治療上都與男性略有差異,可能造成診斷困難延誤就醫,反而預後較差。

吳彥雯表示,過去認為女性的心血管疾病較男性晚8至10年發生,多在停經後。但現代女性的飲食、生活不正常,過勞壓力大,抽菸比例上升,加速心血管疾病提早發生。

她說,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一旦得到心臟病,病情往往比男性還嚴重,死亡率較高。接受血管支架或繞道手術的好處不如男性,且再發第2次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也比男性高。女性荷爾蒙補充療法並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女性的臨床表現較不典型,往往延誤診斷,更需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1000224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5/2mz3g.html

標籤:



服抗生素喝水不足 女藥丸卡食道引潰瘍

不少人服藥習慣乾吞或只喝少量的水,當心治病不成,反而傷了食道!醫師指出,如果吞嚥不順利,導致藥丸黏著在食道上並溶解,恐怕腐蝕食道,引發潰瘍,尤其具有強烈酸鹼值的藥物更要留意。(陳奕華報導)


一名到印度當志工的女大生,為了預防瘧疾,服用預防性的抗生素,服藥後卻出現胸悶、胸痛、吞嚥困難、無法進食,到院檢查才發現,食道中段出現潰瘍,醫師診斷後指出,與飲用水份不足,導致藥物卡在食道有關。

書田診所腸胃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說:「你如果說沒有讓藥很順利的進到胃裡面去,它有時候會黏在你的食道上面,或者是停留在食道比較久,由於藥停留一段時間,它就會溶解崩解,崩解開來,它在崩解的時候,因為它的酸鹼問題,就會腐蝕食道壁,就會產生食道發炎與食道潰瘍。」

醫師指出,像是抗生素類、止痛藥、類固醇、鐵劑等酸鹼值較強烈的藥物,如果沒有好好吞食,容易引發潰瘍問題,提醒平常服藥時,水要喝足,每次至少三百cc,避免乾吞後再找水喝,吞藥後要確定藥有通過食道,吞藥後也不要馬上躺平,最好坐或站半小時以上,讓藥丸通過食道進入胃部,如果民眾在吞藥後的一到兩天,出現胸悶、胸股下疼痛、吞嚥困難、進食有疼痛感,務必就醫檢查,停藥配合服用制酸劑,要是長期受傷,恐怕導致食道潰瘍、食道狹窄,嚴重甚至發生致命合併症,千萬不可輕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1/2mz84.html



是否吃太多?驗尿可知道

常有人擔心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日本一間測量器製造商,最近就聲稱開發一種驗尿器,只要檢驗尿液中的糖分,就可以判斷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米飯、麵包與薯類,都含有大量能在人體內轉化成糖分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超過一定份量後,則會轉成脂肪,造成肥胖,而飲食中如果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尿液中的糖分,也會增加;因此,這款儀器就是靠檢測尿液中糖分的變化,來看看自己是不是吃太多了;報導說,如果尿液中的糖分,控制在一定的量以下,那麼就可以控制體重。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1/2myvj.html



規律飲食、作息 治胃潰瘍事半功倍

胃潰瘍的典型症狀是在上腹部灼熱痛,常在飯後,更加嚴重。其他還包括了上腹部嘈雜、脹氣、泛酸,噯氣。若造成胃出血,就會有吐血、解黑便,甚至是解血便的症狀

最常見的潰瘍原因是感染幽門桿菌及過度使用止痛藥。幽門桿菌除了引起潰瘍以外,也和一些腸胃道的惡性腫瘤相關

目前治療胃潰瘍主要是使用氫離子阻斷劑,療程大約是3到4個月。若感染幽門桿菌就要合併抗生素一起治療大約1到2週。胃潰瘍若未加治療,可能會導致胃出血、胃穿孔,或是消化道狹窄阻塞,不能掉以輕心。

中醫治療胃潰瘍辨證論治,大致可分為脾胃濕熱、肝胃不和、脾胃虛弱及氣滯血瘀等等常見證型,常用的方劑包括半夏瀉心湯、四逆散、安中散、黃耆建中湯、失笑散,也可以配合針灸足三里、內關、中脘、脾俞、胃俞,或是薰臍治療。

除了配合醫師持續治療以外,平時的自我保健也很重要,有規律的飲食習慣,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心情愉快,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患者若有服用止痛藥、類固醇,或是抗凝血的藥物,可能會增加潰瘍出血的機會,應該要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若家人有幽門桿菌的感染時,用餐時,盡量不要共用餐具,以免家人間的交叉感染。多管齊下才能讓胃腸健康又平安。(作者為台北市東方中醫診所中醫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78/2myjp.html

標籤: ,



中藥麻黃節 過量會心悸

麻黃的莖枝突出的節,屬中藥,麻黃多產於中國山西、印度等地,外表為淡綠或黃綠色,可利尿、消腫、解寒,專門治療哮喘、止咳等病症,甚至有人以為可以減肥,過量服用會出現心悸、心跳加速,因麻黃節的藥性強,需經中醫師開藥方使用才安全

另有中藥專治便秘的火麻仁,又名脫水罌粟種子,若脫水不完全,一旦培養發芽就能栽種罌粟花,進而提煉毒品。(中醫師張維鈞提供,記者黃良傑整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78/2myft.html

標籤:



發現腎臟病 泡、水、高、貧、倦5字訣

近年來,台灣地區尿毒症患者的新發生率及盛行率在世界上的排名都名列前茅。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郭育淇指出,面對腎臟病,如果能及早介入治療,往往能有效改善預後,減緩腎功能的退化速度,降低尿毒症的發生率,減少醫療的支出。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的死因統計,在民國98年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的人數,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的第十名,許多腎臟病患者往往已經生病了卻不自覺,主要在於初期症狀往往很輕微。

郭育淇醫師指出...

腎臟病早期症狀如小便有泡沫、血尿、每天的排尿量漸漸變多或變少、下肢水腫、血壓偏高等,如果一直拖到病情加重,如呼吸困難、精神及胃口明顯變差,人很不舒服時才去就醫,往往已經進入腎臟病的後期階段。

====如何及早發現腎臟病??

郭育淇醫師表示,民眾當有「泡、水、高、貧、倦」5字口訣,來檢視小便是否有泡沫,久久不散、下肢水腫或眼皮出現水腫、高血壓、臉色常蒼白易喘等貧血症狀及容易疲倦等症狀。症狀時,須提高警覺心,去接受腎功能檢查·

如何疼惜咱的腰子,他說,民眾應適當喝水(正常人每天2000―2500毫升)、減少高鹽,高鉀,高磷,高蛋白飲食、多運動、戒菸酒、控制血壓、不要服用過量的止痛藥或來路不明的偏方、勿濫用止痛藥,從日常生活保養腎臟

郭育淇醫師說,尿毒症並不是一夕之間造成的。當小便有泡泡,下肢水腫等症狀出現,或者是經由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腎臟功能異常時,應該及早就醫。即使罹患了慢性腎臟病,如果能定期回門診追蹤,並配合適當的保健,也許終其一生都不會踏上尿毒症的命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4/128/2mxz3.html

標籤: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老人醫學專欄_常見的銀髮族慢性病系列之十二》肌肉骨骼疾患(8)局部骨關節疾病

上兩回討論的局部肌肉骨骼疾患中的軟組織風濕病變,
下面幾回要討論的是局部的關節問題,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退化性骨關節炎。

====退化性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

退化性骨關節炎是族髮長者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50%-90%的老年人,可能患有這個疾病,與高血壓的盛行率相當或更高。OA的特色是關節軟骨退化,磨損,久而久之關節兩端的骨頭失去了軟骨緩衝,互相磨擦,產生疼痛。如果關節破壞嚴重,造成急性發炎積水,那麼就會有紅腫熱痛的反應。OA好發在負重大的關節,像是膝蓋、髖部等。而眾所皆知,肥胖是下肢OA最重要的危險因子。病例中重度肥胖的陳阿姨,就是很標準的高危病人,更慘的是,有了OA,病友因為疼痛而減少活動量,如果食量沒有相對減少,體重更是直線上升,加重OA惡化,完全是一個惡性循環。

OA的診斷,通常是靠X光看到關節兩端骨刺及骨頭間的距離變得狹窄。但不是每一個X光有問題的病友一定會疼痛。疼痛的病人因為不敢動,久而久之關節的活動性下降,關節附近的?帶變得不穩定,肌肉漸漸萎縮,步態也不正常。如果沒有好好的治療,很多老人家最後連站起來走路都有問題。

治療的目標第一步是止痛,疼痛得到緩解,才能有效地進行運動及復健。
藥物、局部注射類固醇及玻尿酸都是常用的方法。不過呢,很多人關心到底葡萄糖胺及軟骨素有沒有效用呢?2010年在一篇回顧性的文章中,評估了10個雙盲性隨機分配研究,共3803名膝關節或髖關節OA的患者後發現,在10公分長的疼痛指標中,使用葡萄糖胺比安慰劑疼痛減少0.4公分,使用軟骨素比安慰劑疼痛減少0.3公分,兩者並用比安慰劑疼痛減少0.5公分。就算有統計上的差異,研究者認為至少疼痛指標要減少>0.9公分才是有臨床意義的。所以他們不建議使用這類產品來治療OA,也不建議任何健康保險給付這一類的產品。不過呢,葡萄糖胺及軟骨素都沒有很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如果病友還是相信這些產品的效用,至少服用起來沒有太大的傷害。

病例中的陳阿姨,能吃的,能打的治療都做了,最後還是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來改善疼痛症狀。目前不管是膝或髖關節的置換手術都相當成熟,要強調的反而是手術後的復健。美國的系統會在術後幾天後,就將病友送至專門做復健的醫院或亞急性單位進行2-4週的強力復健。國內亞急性照護系統尚未建立,病友在醫院渡過急性期後,多半是回家然後門診復健。不管是那一種方法,早日練習行走才能真正受益。如果術後不積極恢復下肢活動功能,最後病友還是無法站起來,這樣關節置換算是白做了

下一回要談痛風及假性痛風。

(本文作者現任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兼任助理教授)

標籤:



正確搓揉勤洗手 流感不上身

====內外夾弓大立腕====

疾管局、醫策會提倡「內外夾弓大立腕」口訣,呼籲醫師注重洗手搓揉步驟。醫師今天表示,要避免染流感等疾病,師長們也可以教導小朋友口訣,做好洗手搓揉功夫,防流感上身。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共推「內外夾弓大立腕」口訣,提醒醫師們不論是乾洗手、濕洗手都要正確搓揉,做好院內感染控制工作。

台大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陳宜君上午在「洗手-守護您我的健康」文宣品徵稿活動中表示,目前仍有不少民眾,甚至小朋友感染類流感,防範感染的方法之一,其實運用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搓揉口訣,更能防止感染。

陳宜君說,所謂內外夾弓大立腕,內外是指手掌心內外要搓乾淨;夾是指指縫間;弓是指背;大是大拇指揉搓;立是指尖也別忘了搓洗;腕是指洗手應洗到手腕的部位才正確

陳宜君說,家長、老師或照顧小孩者,其實洗手時也要把握這個原則搓揉洗,師長們也可將口訣教導學童,如何正確搓揉。

過去雖推動洗手運動,但陳宜君說,大家都知道勤洗手,但卻忽略正確洗手搓揉的動作。

另外,為宣導院內醫師正確洗手,台大醫院也推出文宣品徵稿活動,從2月23日起到3月10日止,徵稿內容包括宣導海報設計組、宣導短片設計組、標誌(LOGO)組,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發揮創意將執行手部的衛生時機、操作標準流程等手部衛生概念加入文宣品中,由專家評選、網路票選活動,選出優秀的作品。

陳宜君說,所謂執行手部衛生時機(5時機),包括接觸病人前、執行清潔或無菌技術前、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體液或排泄液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都是醫護人員要把握洗手的時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5/2muh1.html

標籤:



7招不會過勞死的生活方式

作家王文華發現,工作會變成負擔、壓力,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在做「別人」認為我們應該做的工作,而不是自己真心喜歡、適合的工作。

1 把自己放對位置
尋找能激發熱情的工作
發揮優點,改進缺點
選擇你所愛,也要愛你所選的

2 尋找鬆緊適中的韻律
活力源也來自從工作中創造小小的幸福
隨時隨地,放鬆一下
找回週末
用勞力平衡勞心

3 找槓桿,別爆肝
判斷重點,按部就班
降低干擾,全神貫注
跑在時間前面

.詳 ‧

標籤:



室內待久易頭昏 因為二氧化碳超標

台南市環保局委託崑山科大進行室內空氣品質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教育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均超出標準值,還有醫院場所也因為空間小、人數多,二氧化碳濃度很容易飆高,提醒民眾即使天氣再冷,或是天氣熱開空調時,也不要緊閉門窗,還是應保持通風,維持良好的空氣品質

現代人宅在家裡的機會很高,所以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台南市環保局從去年8月起委託崑山科技大學,使用簡易直讀式儀器檢測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截至100年1月底共進行42家公共場所室內空氣品質調查,包含第一類場所:醫療、安養中心、大專院校、高中職及幼稚園等;第二類場所有辦公大樓、量販店等公共場所。

其中第一類場所CO2建議值600ppm,檢測結果不合格率高達76%,又以學校最多,超標原因為天氣濕冷未開啟空調系統,且部分門窗緊閉,使室內空氣無法與外氣適當置換所致。

第二類場所CO2建議值1000ppm,21家僅1家量販店不合格,主要係由於賣場內部分通風口未開啟,室內二氧化碳累積使濃度增加。

環保局指出,二氧化碳吸多了,容易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話能影響勞工安全,一般場所為避免耗能,開空調時多會將門窗緊閉,或當天氣較寒冷時則關閉空調,因此二氧化碳累積於室內,長時間下來濃度普遍皆偏高,尤其以教育場所最常發生。二氧化碳濃度隨著室內人數增加而上升,多數學校或幼稚園教室空間小而學生人數多,當室內無適當通風換氣時,二氧化碳則超出環保署建議值,因此提醒民眾「動手開開窗」,只要簡單的小動作就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1/2mudv.html

標籤: ,



注意保養與飲食 洗腎也能健康長壽

在腎臟內科病房工作約2年,常見洗腎病患因身體不適而住院,也有遇到太太被醫師告知須洗腎,先生就說要離婚,洗腎病人因皮膚發癢無法入睡,心生自殺意念,或是病患因水份太多臉腫、腳腫自比擬為月亮臉、大象腿等。洗腎病人的人生是不是風中殘燭、黑白人生呢?

洗腎病人也能很快樂,現在的醫學發達,即使洗腎也能正常作息與工作,甚至出國旅遊,洗腎病人壽命也有20到30年,也有高齡80至90歲之患者,故腎臟病並非是絕症。有些醫院都會針對腎友舉辦春季旅遊,腎友與家人還有醫護人員一日相處陪伴至到各景點踏青,許多腎友如未表明身分,真以為他們只是隨行陪伴的家屬。

我與一位82歲的爺爺閒聊時,才得知他也是腎友,洗腎時間已超過15年,硬朗的身體、健康的外表、爽朗的言談,讓人感到很驚喜,原來洗腎病人也能很建康的生活,爺爺也與我們分享其保健之道,他說洗腎管路是腎友第二生命,因此要好好的保護及照顧,像是不要有外傷、不要感染,也要自我觀察其功能與查看有無異狀,飲食要注意,特別是水份的控制,每天要有愉快的心情,適當的運動、定時洗腎,這樣就能常保健康與長壽。

洗腎病患的注意事項其實就像是爺爺說的一樣,如為外管應注意保養與維護,如每天換藥觀察傷口有無異味或分泌物,並常保清潔與乾燥,管路有無沈澱物或破損,功能運作是否正常;如為內管則要注意勿有外傷,可戴手套或著長袖保護已防受傷,勿以患處提重物或以患側肢體當枕頭

飲食要注意,特別是水份的控制,簡易算法是以總尿量加1000 cc,將一天的喝水量盛裝在固定容器內,喝水時再倒出於杯中,以達有效控制水量的目的;每天要有愉快的心情,規劃時間表如適當的運動、定時洗腎及返診,健康與長壽其實很簡單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78/2mtv3.html

標籤:



流感驚人透視!噴嚏、鼻涕 病毒亂亂飛

流感傳染力快的嚇人,尤其已經奪84條人命,更讓人不得不小心。

醫生說,想避免,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就是和染病的人保持距離。有節目發揮科學家精神做實驗,測試打噴嚏和流鼻涕,傳播距離有多可怕。透過假的螢光鼻涕,還有噴嚏靶場,讓大家見識到病毒的傳播威力,真的很驚人。

流感來勢洶洶,傳播力快的嚇人,因為您知道光打一個噴嚏,時速多快嗎?專門打破傳言的節目主持人,透過實驗找答案,先架設高速攝影機,鋪好噴嚏靶場,預備哈啾。

測出來的噴嚏,時速35和39英哩,威力強勁可見一般。尤其流鼻水,用螢光假鼻涕做實驗,沒多久,週遭每個人都遭殃,真是蓋恐怖,因此,在流感肆虐的巔峰,自我管理第一課,就是保持距離,有人感冒,說話盡量離遠一些,兩個人身寬度以上,隨時戴口罩之外,還有勤洗手依舊是老生常談,卻是小細節大關鍵,飲食部分挑選也有撇步

多醣體含量極高的菇類、鋅元素的海鮮,還有水果都得多吃一點,想要增強免疫力,另外還有一個方式,預防勝於治療,流感感染大多集中在呼吸道和腸胃,東洋森、麥門冬、紅棗、金銀花和紫蘇調配的茶飲,陰陽、溫熱、調節增加抵抗力,每天600cc。

中醫師也提醒,民眾愛用板藍根治感冒,但如果是小朋友這樣連續使用,反而會造成消化系統的危險,適得其反,面對流感,如臨大敵,吃對、喝對才有體力和病毒對抗,當然杜絕病毒接觸,這時候,學習保持距離,以測安全,特別重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142/2mud3.html

標籤:



中風女 三酸甘油酯偏高水果勿過量!

在大家一般的觀念裡,都認為膽固醇過高,會增加中風的風險,但丹麥一項研究發現,這理論在男生身上是對的,但是跟女生卻沒關係,研究發現中風男性,膽固醇是一般人的2倍,但是中風女性,和膽固醇沒有直接關聯,女生要注意的指標是三酸甘油酯,因為中風女性三酸甘油酯偏高,建議米飯麵包等澱粉類少吃,水果也不要過量

大魚大肉吃進肚子裡,小心膽固醇過高,會引發中風,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丹麥一項針對14000人作了33年的研究指出,中風男性膽固醇含量的確比一般人高出2倍,但是研究卻發現膽固醇和女性中風沒有直接關聯,有關的是三酸甘油酯,因為中風女性普遍三酸甘油脂偏高。

營養師也特別提醒容易合成合成三酸甘油酯的食物,富含澱粉類的飯、麵包和蛋糕建議少吃,一般人以為多吃一定有好處的水果,因為富含糖分,如果吃過量,也會形成三酸甘油酯,所以建議女性一天吃的水果量,不要超過3個拳頭大的體積。

比方一天最多吃3個橘子,或是3個碗份量的水果,未來預防中風,不能只看總膽固醇,男女生的指標大不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8/2mui2.html

標籤: ,



草莓、奇異果種子萃取物 用藥時禁食

草莓籽、奇異果籽、蛋殼膜等都可作為食品原料,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發出公告,提醒草莓種子、奇異果種籽等萃取物含有一些成分和葡萄柚類似,有些藥物會和葡萄柚汁產生交互作用,患者用藥時除了不能喝葡萄柚汁以外,最好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同時攝取草莓種子、奇異果種子等萃取物,食品廠商也要將警告標語列於包裝上,提醒消費者

另外,公告中也提醒,蛋殼膜每日食用限量為500毫克(mg)以下,且若使用蛋殼膜作食品原料,應以中文顯著標示「懷孕、哺乳期間婦女,及對蛋過敏者應避免食用」等字樣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副組長馮潤蘭表示,這些公告食品原料大多是食品廠商提出申請,經過審核所做出的決定,因為食品原料包羅萬象,而懷孕、哺乳女性需要餵養小孩,為避免一些特殊成分可能對胎兒、小孩造成影響,所以採取保守做法,希望食品廠商加註警語,提醒懷孕、哺乳女性小心為上。

行政院衛生署提醒,葡萄柚汁會和一些抗過敏藥物、心血管用藥、降血壓藥如鈣離子阻斷劑等產生交互作用,使血液中的藥物濃度上升,增加藥物副作用風險。

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安全評估科科長高怡婷表示,像草莓種子、奇異果種子萃取物等也含有葡萄柚類似成份,也可能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加上有些成分可能引起小孩過敏,因此食品廠商若要以草莓種子、奇異果種子萃取物做為食品原料,應該要在包裝上明確提醒:「本產品可能引起孩童過敏」及「不能飲用草莓種子、奇異果種子之用藥者應特別注意」等字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2/128/2mtb7.html

標籤: , ,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熱敷?冷敷? 依病症做判斷

常在臨床上,聽到病人說:「老師啊!我這種情形是要熱敷?還是冰敷?」這一個小小的動作,卻常常造成混淆,

其實熱敷、冰敷要依當時病症的發炎情形與治療目的做判斷

「熱療」是利用「熱」作用在身上,達到治療的情形。市面上最常見到「乾熱」與「濕熱」,「乾熱」不外乎就是紅外線等儀器,「濕熱」有電熱毯、毛巾沾熱水熱敷,甚至泡溫泉也是一種熱敷的方式,可放鬆鎮定,減緩肌肉緊繃的不適感,很適合在平常肌肉痠痛或者運動前、運動後使用。

熱更可促進血液循環,身體組織的養分源自於血液的輸送。如果血液循環差,也大幅降低自癒能力,所以經由熱療,血液流動的加快,養分供給更多,組織癒合的能力也會大幅增強,很適合受傷後期、慢性期的使用

但熱也會增強發炎反應,不適合受傷前期使用,容易造成更多的水腫和疼痛。所謂受傷前期就是有「紅、腫、熱」等情形時,都不建議使用熱敷。

熱敷時,還要注意哪些情形?如果有溫度感覺遲鈍或異常,比如糖尿病患熱敷時,要避免燙傷;高血壓患者要小心血流大幅增加,造成血壓增高;熱敷也不是越熱越好,太高也會引起蛋白質的變性,介於45℃是最恰當的溫度,使用時間大概15到20分鐘。

「冷療」在市面常見的就是冷噴劑或者冰敷袋,或者直接浸泡於冰水之中。冷可止痛、降低水腫和發炎的症狀,所以受傷前期,有紅、腫、熱等情形,非常適用

有研究顯示,如果腳踝扭傷的前30分鐘使用,可大幅降低水腫情形發生,也可減少日後恢復所需要的時間。冷敷時間通常不要持續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組織的二度反應,反而因此造成更多水腫,要少量、多次使用。如果你有感覺異常,部位循環不佳或「冷過敏」患者,要請教專業醫療人士再使用。

冷熱交替法」則是熱敷、冰敷的交替使用,適用於四肢,使用方式為準備一盆熱水和一盆冷水(如圖1),首先肢體先浸泡於熱水10分鐘(如圖2),然後冷水一分鐘(如圖3),熱水4分鐘,冷熱比為1:4,重複4次左右,最後在熱水浸泡4分鐘結束。「冷熱交替法」可利用血管交替收縮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有效改善受傷後期的腫脹情形,並對於關節容易受天氣變化影響的患者,可進行減敏作用,減少疼痛不適感。

不論是熱敷還是冷敷,都只能進行初期和簡單的處理,如果有任何的不適與疼痛,還是得經過專業的醫事人員治療才是正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21/78/2mrma.html

標籤: ,



新版CPR 要先壓胸再口對口

衛生署日前公告最新版「民眾版心肺復甦術(CPR)參考指引」,步驟出現重大改變。第一步驟改為胸部按壓,若施救者不做人工呼吸,就持續按壓,直到救護人員接手


另外,新版指引也更強調傻瓜電擊器(即AED,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的重要性。若有傻瓜電擊器,設法先取得,進行去顫

美國心臟學會去年十月公布最新版心肺復甦術指南,衛生署蒐集相關資料後討論,訂出了國內最新版民眾版CPR步驟。

不同於民眾過去所熟悉的A—B—C步驟,即暢通呼吸道(Airway)、檢查呼吸(Breaths),以及胸部按壓(Compressions),新版改為C—A—B,先進行胸部按壓,再打開呼吸道、確認呼吸。至於30比2的按壓吹氣比,維持不變。

除了步驟改變,另一重大修正就是,若施救者不操作口對口人工呼吸,就繼續按壓胸部,直到醫療救護人員接手。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蔡維謀說,過去幾年推廣,民眾對CPR雖有起碼概念,不過,碰到突發狀況必須「上陣」,就算專家以電話指導,不少人還是慌張到不知如何是好。

蔡維謀說,民眾不熟悉如何打開呼吸道、檢查呼吸,反而浪費時間,只做胸部按壓,比較容易執行;不少人還忌諱,口對口人工呼吸可能傳染疾病,影響做CPR意願,往往只打一一九叫救護車。大部分突發性心臟停止患者送到醫院急診室前,根本沒接受過CPR。

在胸部按壓方式上,新版不只強調按壓速度要夠快,每分鐘至少一百至一百廿次,還要夠深,不要中斷。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資深醫師張國頌說,新版按壓深度更深,以成人為例,至少要有五公分,確保壓胸品質,心臟才有收縮功能

蔡維謀說,很多CPR無效,都是因為中斷,快速壓胸可以幫助血液裡的氧氣送到腦部,否則一旦腦部缺氧,就算救活,也會留下後遺症。

至於傻瓜電擊器,舊版指引不建議一歲以下嬰兒使用,新版也已修正,如果無法執行手動電擊,或沒有小兒用的電擊貼片,就用一般傻瓜電擊器。蔡維謀說,傻瓜電擊器「很聰明」,會自動判讀是否需電擊,一般而言,小孩停止呼吸,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呼吸道問題,鮮少是心臟所致,這時候,傻瓜電擊器就不會執行電擊。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163599.shtml

標籤:



喝酒禦寒? 醫師:散熱後會更冷

今年冬天特別冷,常有人喝酒暖身,但醫師提醒,飲酒促使血管擴張,藉機排出體熱,因此感覺溫暖,若身處空曠處或保暖衣物不足,緊接著血管收縮,就會覺得冷,要是有肝硬化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更不適宜喝酒,免得病情惡化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蔡明哲說,喝酒暖身的觀念是錯誤的,酒精會促進血液循環,就像人運動過後,身體會排放體熱,因此感覺熱熱的,但目的是降溫,要是在空曠室外,又缺乏保暖措施,血管會收縮,高血壓或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署立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世雄說,有名酒精性肝硬化的婦女,因為太冷了喝酒禦寒,但幾杯黃湯下肚後,竟口吐鮮血掛急診,到院時血壓收縮壓只有90mmHg,差點要休克,緊急輸血與投藥後,生命徵象才恢復穩定。

醫師強調,病人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加上曾發生食道靜脈瘤破裂,原本就不適合飲酒,天氣冷又喝酒取暖,結果造成消化道出血,她不僅口吐鮮血,還解出黑便,撐了幾小時才就醫。

蔡明哲說,喝酒不會取暖,而是會散熱,曾有街友喝酒後猝死,就是喝完酒血管收縮,引起中風或心肌梗塞。陳世雄說,有肝硬化、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瘤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本不該喝酒,免得小酌幾杯,反而危害身體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4835&f_ART_ID=298366



研究:每天1杯酒 有助延緩老年癡呆症

聰明飲酒對人體是有幫助的,外電報導,人們不能逃避老化,其中,老年癡呆症更佔老年人病例的60%,十分常見,有研究指出,每天一杯雞尾酒或葡萄酒,其中的酒精成分將有助於延緩老年癡呆症;但若超過一定的量,反而會助長老年癡呆症的發生

 據報導,有研究發現,炎症容易促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而酒精具有抗炎性,更能提高人體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有助於防範老年癡呆症。美國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醫學中心所做的調查發現,每星期喝8到14杯酒精飲料的老年人,比那些不飲酒的人,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可降低37%。

 報導指出,不過,常常喝酒狂歡的成年人,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有可能比一般人高,芬蘭1研究指出,若超過25歲的成年人每個月至少1次飲酒過量,像是超過5瓶啤酒、1瓶葡萄酒,那麼罹患老年癡呆症的機率可能會是一般人的3倍。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465171&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標籤: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減少食鹽攝取 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由於飲食的西化和精緻化,讓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新北市聯合醫院建議民眾,預防這兩項疾病,可以從飲食著手,首先就是減少食鹽的攝取量;正常人一天食鹽攝取量應該小於六公克,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老人和小孩等,一天的食鹽攝取量更要小於四公克。(李書璇報導)

最近流行病學指出,國人男性有25%、女性18%血壓值偏高,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更高達47%,是腎臟及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曾淑娟說,飲食的控制能有效預防慢性疾病,尤其每5年更新一次的美國飲食指南,也呼籲民眾控制體重並大幅減少食鹽的攝取量。

曾淑娟說,長期高鹽飲食除了造成腎臟負擔增加,人體在老化過程中高鈉也會促使心肌纖維化、血管硬化,影響心血管功能。她說,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的鈉應低於2300毫克,換算成食鹽的量,大概是要小於六公克左右,而超過51歲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及小孩,更應減少到1500毫克(約食鹽4公克)以內;但目前國人食鹽攝取量平均約9公克,是標準量的1點5倍,因此她建議民眾要減少含反式脂肪酸的固體油類攝取,像是牛油、豬油、奶油等,常見食物例如起司、奶油、冰淇淋、培根香腸及餅乾等,另外也應該減少添加糖鹽的精緻穀類攝取,來幫助自己預防心血管疾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7/1/2ml40.html

標籤: ,



感冒經常中獎 注意有無缺乏維生素D

為何別人一打噴嚔,下一個總是很快輪到自己?你是經常生病感冒一族嗎?一名46歲男性,很容易被傳染感冒,即使戴口罩、洗手防護還是容易染上感冒。工作的關係很少曬太陽大都在室內活動,常有心情低落、工作提不起勁的情形。經醫師進一步檢查及抽血檢驗,這位患者身體並沒有重大疾病,卻有缺乏維生素D的情形。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容易感冒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在工作上常接觸感冒患者;有慢性疾病,或抵抗力較弱者;飲食不均衡,營養素不足;缺乏休息,睡眠不足,以及情緒緊張,無適當的運動等,都是罹患感冒的因素之一。

人體對抗感冒病毒,維生素D扮演重要的角色。根據研究顯示,血中維生素D缺乏者,感冒的機率有上升的情形。何一成指出,很少曬太陽者,肥胖者,皮膚較黑者,較少吃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肉、蛋黃、菇類、乳製品者,年紀較大者都是可能容易缺乏維生素D的族群。

如何補充維生素D?何一成說明,每天曬太陽10分鐘,讓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並適量攝取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如魚肉、蛋黃、菇類、乳製品。

何一成表示,但是並不是每一位感冒患者的原因都是因缺乏維生素D關係,感冒的原因有很多,需經由醫師進一步檢查咽喉、鼻子、眼睛、胸部、腹部,有需要時做X光或血液檢查,如果是感冒則給予適合的藥物及治療建議,若為其他疾病則針對各種狀況作處理。

有感冒症狀時心情儘量放鬆,交由醫師來診斷感冒的原因,對症處理。平日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擁有充足睡眠是保養身體的最佳良方,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有需要時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就不會變成感冒達人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7/4/2mks1.html

標籤: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海鮮富含"鋅" 多吃防感冒

天氣冷颼颼,很多人都感冒了...

不過英國研究指出,多吃海鮮可以預防感冒,因為海鮮裡面含有豐富的鋅,可以增加食慾、提升免疫力。把整盤的蛤蜊倒進鍋裡,還是把會跳的蝦子丟進去,多吃海鮮好不好?當然好,因為醫師證實,海鮮可以預防感冒,這個有黑白紅藍四種顏色,就是人體內的鋅,海鮮當中像是蛤蜊或是鮮蚵,都含有豐富的鋅,吃下肚除了減少感冒機率,還可以增加食慾。

不過有人吃海鮮會過敏,像這樣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怎麼辦,其實還是有其他代替的食物,也有很多人會吃這樣一顆顆的維他命來補充鋅等營養素,不過醫師建議,還是吃天然的食物比較好,不然就是趁著天氣好到公園曬曬太陽,也可以預防感冒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7/69/2mky4.html

標籤:



吃全素 小心血栓、動脈硬化

吃素的人比較容易得心臟病、中風?中國大陸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系教授李鐸研究發現,食用全素的人罹患血栓、動脈硬化的風險會增加,這些疾病都容易導致心臟病、中風。研究建議,吃全素者最好適量補充一點核桃等含Omega-3脂肪酸食物,也要記得補充維生素B12。

李鐸教授分析過去三十年發表的素食相關論文報告,結果發現,吃全素的人不見得比較健康,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化學協會(ACS)出版的「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李鐸教授指出,雖然大家都知道喜歡吃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吃素的人不見得就對心血管疾病免疫,主要是吃全素的人因飲食不均衡,常缺乏一些重要營養素,如鐵、鋅、維生素B12與Omega-3脂肪酸等。

有的人吃素,雖然飲食較為均衡,都有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不過脂肪、脂肪酸攝取量不一定符合健康標準,所以導致吃素者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濃度偏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降低,兩因素都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同半胱胺酸濃度高對血管不利。

研究建議,吃素的人最好在飲食中添加Omega-3、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含Omega-3脂肪酸食物包括核桃、堅果類食物等。像蛋、營養強化牛奶等食物則富含維生素B12,或者吃素的人也可以吃些營養補充品,幫助攝取這些營養成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6/128/2mh54.html

標籤:



治感冒 補充鋅很有效

天氣寒冷感冒掛病號人數增加,最新英國醫學研究指出,感冒期間補充鋅有助迅速恢復健康

位在牛津的非營利組織Cochrane Collaboration,對總共1360名民眾參與的15次實驗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感冒期間每2小時服用鋅,可以大幅降低身體不適,1週內即可復原。

研究報告同時指出,兒童每天服用1顆鋅錠,期間至少5個月,感冒的機率比不服用的兒童減少約1/3,缺課的情況也較少。

長久以來民眾都相信,感冒期間服用維他命C有助康復,這項最新研究結果可能使鋅成為治療感冒的新秘方

由於15次實驗中參與者使用的鋅劑量及次數都不同,加上有參與者在服用鋅後出現噁心不適的情況,因此究竟感冒期間應攝取多少鋅,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研究人員建議每日鋅的服用量約15毫克,鋅錠在一般的健康食品店或藥房都可以買得到。

鋅本身有毒性,不適合長期服用,過度服用會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由於感冒的病毒十分普遍,醫生說,感冒很難避免;一般成人平均1年感冒2到4次,兒童則約有10次。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463984&type=%E5%9C%8B%E9%9A%9B

標籤: ,



老人吞嚥困難 恐橫膈膜鬆弛

老人家肚子不舒服,或者吞嚥困難,可別隨便買藥吃,最好到醫院照個X光檢查一下!因為有可能是橫膈膜鬆弛,腹部器官跑進胸腔,要是壓迫到心肺,有可能引發呼吸、心跳問題

透過X光可以清楚看到,應該在腹腔的胃,卻往上溜進胸腔,病人老是覺得腹痛嘔吐、吞嚥困難,原來是器官移位了,尤其老人家,橫膈膜裂孔疝氣最容易出問題。

醫生說,老人家如果因為橫膈膜鬆弛,胃腸跑進胸腔,壓迫到心肺,就會引發呼吸、心跳等問題,其實,只要照張X光或做個電腦斷層檢查,就能正確診斷,透過手術來一併改善心肺症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6/11/2miu8.html

標籤: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雞蛋變「好」了!有研究發現雞蛋有助於降低血壓

你愛吃雞蛋嗎?不少人愛吃雞蛋卻怕膽固醇過高,不過美國跟英國最新研究指出,因為禁止用肉骨粉飼料餵養母雞,所以現在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已經比十年前大為降低,而且富含維生素D,對人體好處多多。

香噴噴的茶葉蛋小朋友大口咬下好滿足,美食當前大人想吃又放不開,全都是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不過美國官方研究發現,現在的雞蛋跟十年前相比可是營養多多,膽固醇減少了13%,有益骨骼生長的維生素D卻大增了64%。

原來是1990年代歐美爆發狂牛症危機,各國禁止使用肉骨粉飼料餵養雞,現在的雞隻都是吃小麥、玉米跟高蛋白,吃得健康雞蛋也更衛生,英國薩里大學研究也指出想減重,早餐不妨吃雞蛋飽足感更持久。

事實上加拿大還有研究發現雞蛋有助於降低血壓,因為吃了雞蛋之後,人體產生的蛋白質效力竟然類似強力降血壓藥ACE抑制劑,有了研究掛保證想吃雞蛋免驚,但也要適可而止,心血管患者滿足口腹之欲前,最好也先請教醫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5/142/2mgbr.html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敏感性牙齒(抗敏感牙膏)

敏感性牙齒是很多人的「難言之隱」,但有些人認為牙齒具有自體修復功能,忍一下就過去了,結果越忍越糟,最後不得不就醫治療。

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賴向華表示,國內有高達三成民眾有敏感性牙齒的問題,千萬不要抱著駝鳥心態一忍再忍,而應主動就醫,及早解決。

家庭牙醫學會去年年5至10月針對近800名民眾進行調查,發現高達38%的敏感性牙齒出現在小臼齒,其次依序是大臼齒29%、門齒18%、犬齒14%。小臼齒位於前後牙的轉角處,最容易刷到磨損,才成為敏感性牙齒的最大受害者。

不管是哪顆牙齒出問題,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醫學系系主任李勝揚認為,每顆牙齒都是單獨的生命,也都很重要,只要出現敏感性牙齒的困擾,都要積極治療,而使用抗敏感牙膏則是最簡單、也最不具侵入性的解決之道。

李勝揚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些抗敏感牙膏含有精胺酸這種天然氨基酸成分,可以和碳酸鈣作用而形成正電,再和帶負電的牙本質結合,進而黏附成一層鈣質,將牙本質裡面的微細管道封填起來,微細管道裡的液體和神經就不會再受外來食物的刺激,牙齒也不會再動不動就一陣痠痛,享受美食不再是個奢求

根據家庭牙醫學會的調查,使用抗敏感牙膏一、兩周後,大多數敏感性牙齒患者就可感受到一些效果,即使吃冷熱食物仍有痠痛感,但不適程度已明顯下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1441&f_ART_ID=295853

標籤:



隔塑膠杯蓋喝熱飲 當心致癌雙酚A

超商、速食店、連鎖咖啡店的熱咖啡賣翻天,業者在塑膠杯蓋上設計小孔,有民眾藉此就直接飲用,但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警告,這些塑膠杯蓋會遇熱會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會傷及人類生殖系統,育齡女性、孕婦尤應避免,以免傷害下一代健康。

塑膠杯蓋遇熱恐釋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
 
 近年陸續有研究顯示,少女出現初經時間提前、乳房提早發育等性早熟現象,男童性徵與行為的女性化,均與環境荷爾蒙的長期暴露有關。
 
 婦產科醫學會婦女健康照護提昇委員會召集人簡基城醫師指出,環境荷爾蒙就是「山寨版」的荷爾蒙,化學結構與人體荷爾蒙相似,會干擾內分泌,使女性月經不規則、不孕,甚至提高乳癌風險,男性則易睪丸發育不良、精蟲稀少,雙酚A是其中代表。

可能傷及人類生殖系統及下一代健康
 
 簡基城指出,環境荷爾蒙更會穿過孕婦的胎盤,直接傷害胎兒健康,近年有研究在新生兒臍帶血中驗出包括雙酚A在內的兩百多種化學物質,更有高達九成三的美國人,尿中被驗出雙酚A,可見影響範圍之廣。
 
 簡基城指出,回收標章編號三號、六號的塑膠容器,遇熱便可能釋出雙酚A,而市售咖啡杯的塑膠杯蓋,大多是回收標章編號六號,透過杯蓋小孔飲用熱咖啡,等於在不知不覺中喝下環境荷爾蒙,雖然每次攝取量很低,但日積月累,影響很可觀。

專家建議避免用塑膠容器裝熱飲、熱食
 
 簡基城呼籲,婦女懷孕期間更要注意飲食,以免環境毒物進入子宮,胎兒有如泡在毒水中十個月。民眾喝市售熱咖啡前,應儘量將塑膠杯蓋取下,不要透過塑膠杯蓋小孔喝熱飲,若能改用陶瓷杯、鋼杯、玻璃杯更好,也應避免用塑膠容器裝熱湯、熱食
 
 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進一步指出,無論哪一種塑膠容器、塑膠袋,不分軟硬,不分回收標章編號,都不應用來裝熱飲、熱食,也不該加熱或微波,以免釋出環境荷爾蒙。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462601&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標籤: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酒精膏含「逾50%甲醇」 燃燒不全致癌

不少小火鍋都會使用酒精膏加熱,隨著天氣轉冷,使用情況只怕會更普遍。但消基會最新調查,14件酒精膏的甲醇成分都超過50%,其中有3成5明明有甲醇,卻只標示含工業酒精,有刻意誤導之嫌!由於目前標檢局沒有規範,但要提醒民眾,甲醇是種容易揮發的有機溶劑,透過呼吸就能被人體吸收,甚至在密閉空間燃燒不完全的話,會產生致癌物的甲醛,最好避免使用。

用酒精膏加熱,像一大罐50元有找,確實俗又大碗,由於標檢局沒有針對酒精膏制定標準,不少民眾照用不誤,但消基會調查14件樣品,裏頭含有甲醇成分都超過50%。

由於甲醇揮發性高,可透過呼吸或皮膚被人體所吸收,燃燒不完全會產生致癌物的甲醛,或者氧化成為甲酸。消基會董事葉欣誠:「甲酸的話,會引起酸中毒,造成倦怠、暈眩等症狀。」

甲醇是一種神經毒,萬一不小心誤食,超過4公克就會中毒,超過10公克雙目失明,超過24公克可能致死,就因為隱含危機,有廠商乾脆不正面標示,明明有甲醇,卻只有標示工業酒精,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無毒。

被點名的還有變性酒精,所謂變性酒精就是摻有甲醇等雜質的酒精,可是遍尋瓶身,包括使用方法,甚至製造商等重要資訊通通沒有,像以上這些最高可處以30萬以下罰鍰。

過去曾經發生過酒精膏灑到衣服上,造成起火燃燒意外,使用上要特別小心,也不要在密閉空間使用。葉欣誠:「先把它再關一次,確定完全沒有火以後,我們再添加酒精膏。」

千叮嚀萬交代,消基會表示,最好改用比較安全無毒的乙醇代替,不過還是會有噴濺出來危險,最好就是能夠少用就盡量不要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1/8/2m8fj.html

標籤: , ,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代謝力大作戰/「低GI食物」是胖子的救星!

常常聽人家說要想要變瘦、減少脂肪堆積、增強代謝力,就要多攝取低GI飲食,那麼GI值到底是什麼呢?與人體的代謝行為有什麼密切關係?

GI值是指食物讓血糖升高的能力。食物進入胃腸消化之後,會轉化成葡萄糖等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會轉化成能量,一般用「GI值」來作為葡萄糖的含量指數

高GI食物進入人體後,因為含糖量高或易吸收消化,會快速轉化成葡萄糖,而容易讓血糖快速升高,進而造成肥胖,嚴重者則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風險;而低GI食物的含糖量低,進入體內後,血糖上升速度緩慢,代謝能力就容易增加,也就不容易造成脂肪堆積了!

食物進入腸胃後,會將食物轉化成葡萄糖等營養素,提供人體能量,而胰島素就是將葡萄糖運送到細胞裡的小幫手,如果血糖急速上升,造成胰島素大量分泌,進行脂肪的合成作用,也會增加三甘油脂的生成,使代謝減緩脂肪堆積,造成肥胖。

因此攝取低GI的食物,讓血糖上升速度緩慢,就可以控制胰島素分泌,進而減少脂肪堆積;反之,血糖濃度如果上升速度快,將會讓胰島素不斷分泌,肥胖就是這樣造成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00787

.食品的GI值參考‧

標籤:



「痣」有變 須警覺留意惡性黑色素瘤

人人幾乎都有「痣」,醫師提醒,「痣」有變化要注意!一名63歲婦人,右唇上側一顆存在多年的痣,突然變大又變黑,檢查發現,竟是惡性基細胞瘤。醫師表示,民眾容易輕忽身上痣的改變,尤其先天性巨大的痣,較容易變成惡性,要是延誤就醫,嚴重甚至會威脅性命。(陳奕華報導)

幾乎每人身上都會找到「痣」,不過小小黑點,確不能輕忽變化!一名63歲的太太,右側上唇長有一粒存在多年的痣,最近表面粗糙突出,變大又發黑,切片化驗,竟然屬於惡性的基細胞瘤。醫師解釋,痣在醫學上稱黑色細胞痣,除了先天超過20公分以上的黑色細胞痣,容易轉成惡性之外,後天的痣變成惡性色素瘤的機會約0.4%,要是一旦變成惡性黑色素瘤,輕忽而延誤就醫,嚴重甚至可能致死

書田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說:「惡性黑色素瘤,它會很快轉移,所謂轉移就是,他會轉到血管,變成一個類似血栓,跑到肺部、肝臟等地方,若卡在那,長得很快,跟腫瘤問題一樣,過了半年到一年左右,可能因為肺部栓塞,恐怕致死。」

醫師提醒,如果痣的外觀改變,變得不對稱、邊緣不規則,直徑變大超過六毫米以上,突然變大變凸,表面有出血、潰瘍、疼痛等症狀,恐怕是皮膚病變警訊,應該儘速就醫檢查,以早期發現治療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10/1/2m6pd.html

標籤: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雞蛋膽固醇含量 一天一蛋OK

雞蛋長年來因含高膳食膽固醇而飽受責難,然而新研究顯示,現今的雞蛋膽固醇含量較10年前低很多。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美國農業部1項新研究顯示,1顆大雞蛋的膽固醇含量由先前的215毫克降至約185毫克

研究人員從全美12個地點蒐集大雞蛋,並將它們送往實驗室進行檢驗。這些發表於農業研究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網站的膽固醇最新研究結果,更新了2002年所驗出的數字。這個機構經常進行大眾食品的營養成份檢驗。

雞蛋營養中心(Egg Nutrition Center)負責人甘特(Mitch Kante)表示,雞蛋膽固醇含量下降可能是因母雞飲食改變、飼養方式或其他因素造成。

同時政府最新飲食指南指出,1天吃1顆蛋對健康無礙。

政府發表的「美國人飲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s for Americans)指出:「證據顯示,1天吃1顆蛋(即蛋黃)並不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加,也不會提高健康民眾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飲食指南也建議,大部分人1天所攝取的膳食膽固醇應低於300毫克。政府表示,每天膽固醇攝取量若在200毫克以下,將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產生助益。

美國農業部也表示,1顆雞蛋含有41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較幾年前所測得的25國際單位高

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發言人布萊娜(Dawn Jackson Blatner)表示,食品中維他命D來源並不多,其對骨頭健康很重要。但她表示,儘管如此,雞蛋僅供每天建議攝取維他命D量的7%。維他命D每日建議攝取量為600國際單位。

布萊娜表示,蛋農正試著用含豐富維他命D的飼料餵雞,以增加雞蛋維他命D含量。

有些人只吃蛋白,以避免攝取膳食膽固醇,然而布萊娜指出,蛋黃含有雞蛋中大部分的維他命、礦物質和蛋白質

=====1顆雞蛋營養含量如下:

卡路里:70膳食膽固醇:185毫克蛋白質:6公克總脂肪:4.7公克飽和脂肪:1.6公克維他命D:41國際單位納:71毫克

(來源: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所)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461454&type=%E5%9C%8B%E9%9A%9B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輻射致癌 心臟病患自求多福

加拿大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研究發現,心臟病人從X光,掃瞄及核醫學接受的輻射愈多,愈易罹癌

馬吉爾大學流行病學家皮洛特(Louise Pilote)表示,研究人員對過去10年,8萬3000名魁北克省心臟病例研究分析後,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已刊載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Journal)。

皮洛特指出,研究人員可以斷定,心臟病人罹癌率高低,絕對與暴露在輻射線下的次數有關。還須再研究,找出心臟病人可以接受累進輻射線的最高限度為何。

皮洛特和助手做此項研究,是因為醫學界,特別是美國,使用X光,電腦斷層掃瞄,CT血管造影及核子醫學幾到爆炸的地步。

皮洛特指出,美國一些購物商場內,都設有電腦斷層掃瞄設備。一般人不須經過醫師轉介,都可逕自接受全身電腦斷層掃瞄。

據研究,77%的心臟病人,在心臟病發作後1年內,接受過至少一次低劑量的電離輻射治療。在進一步追蹤後,發現1萬2000名病人罹癌,其中2/3罹患腹部癌症,骨盆癌,及胸腔癌。

研究發現,每接受10毫希(milliSievert)低劑量的電離輻射,病後平均5年內罹癌的機率增加3%。此一罹癌率已將年齡,性別因素考量在內。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8/5/2m1fp.html

標籤:



電鍋可用自來水煮食

「用電鍋煮東西,一定要加開水?」

網路盛傳「鍋蓋會攔下氯,氯會覆在食物上」,網友們爭相提醒;專家則說,多「慮」了。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解釋,電鍋煮東西的過程中,自來水的氯自然會隨電鍋冒出的蒸氣排出,網路上的傳言「沒那回事」!

氯會隨冒出的蒸氣排出

近來網路上一則「用電鍋蒸煮東西時,一定要用開水」的信件,不斷被轉貼流傳。內容提到「用電鍋蒸煮食物時,一定要用開水,或是過濾過的水」、「如果直接用自來水,自來水有氯,再經過蒸氣加熱後,因為鍋蓋是蓋著,氯全部都覆在食物上」,導致許多人用電鍋煮東西,只敢用開水煮。

國內電鍋的老字號大同公司也被網路傳言波及,大同客服中心說明,從沒規定,也不曾提醒客戶用開水或過濾水才能煮東西,更沒聽說內鍋加自來水煮東西會吃進氯,客服人員反問:「煮開水,不是也用自來水嗎?」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說,如果用一般自來水,內部餘氯確實可能在蒸飯過程中溢散出三鹵甲烷,使用煮沸過的水,確實較理想。

但林杰樑一聽到網路謠言,就問:「誰說的?沒那回事!」他解釋,電鍋雖有蓋,但加熱過程中蒸氣仍可透過蓋子跑出去,帶走三鹵甲烷等氯的成分,而且,以電鍋煮東西,可能比煮開水還久,外鍋有水仍會繼續煮到熟;換句話說,用電鍋煮東西比用水壺煮開水更不必擔心氯的問題。

環保署毒管處處長林建輝則指出,目前自來水中的三鹵甲烷濃度若高於零點零八ppm,是不能流出水廠的。水中的餘氯跟有機物結合,也可能形成三鹵甲烷,不過現行自來水出廠標準餘氯也不能高於特定安全值,到了用戶家中的濃度會更低,不用太擔心。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認為,早年自來水或許可能有幾百ppb三鹵甲烷殘留,這問題或許值得擔心,但現在「這是很微小的問題」,因為近年淨水程序的變更、儀器的進步,自來水標準更嚴格。

林杰樑進一步指出,國外研究顯示,一天烹煮食物過程累積暴露的三鹵甲烷總量,大約是三點多毫克,這種程度的暴露量,基本上不需過度擔心。

部分地區因為水源較不理想,可能有較多餘氯殘留量,林杰樑建議,民眾若自覺家中自來水的消毒味較重,做菜時不妨打開抽油煙機,此外,煮開水時也可讓空氣流通,煮沸後再多煮幾分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8/78/2m18v.html



傷口點優碘?醫師:錯誤觀念 延緩傷口癒合

很多人受皮肉傷,對於傷口都會以優碘來消毒,這種作法,署立桃園醫院醫師(王朝樣)建議要改變,傷口可以用生理食鹽水來清洗,並保持濕潤,因為優碘容易讓血管收縮,抑制表皮細胞生長,反而延緩癒合,濕潤的傷口床,有利血管新生和細胞生長,讓傷口及早癒合。。(李明朝報導)

以往只要受傷,很多人都會想到拿優碘來消毒傷口,這種傳統觀念可能要有所改變,署立桃園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朝樣表示,以往都認為傷口要乾燥,那種觀念是錯誤的,現在醫學認為是要傷口保持濕潤,優碘有細胞毒性,優碘只要一點下去,會讓血管收縮,抑制表皮細胞生長,反而延緩傷口癒合,像糖尿病患者有時是使用傳統點優碘的方法,才讓傷口無法癒合

王朝樣醫師表示,如果下肢傷口血液循環不好,都會建議打上石膏,對於傷口清洗可以先用生理食鹽水,再用沙威隆消毒,抹上抗生素藥膏,傷口再加以包紮,保持傷口乾淨。

王朝樣醫師指出,濕潤的傷口床,才有利血管新生和細胞生長,也能讓傷口及早癒合。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8/1/2m1ca.html

標籤:



乳癌早知道! 遠紅外線抓「血管擴張」

遠紅外線可看出您的危險因子-癌症,有醫師以台北都會女性最缺乏的「運動」做實驗因子,經過6個禮拜的乳房追蹤,持續運動的實驗組,76%顯示血管擴張的情況有所改善;醫師表示,血管擴張代表體內雌激素過量,乳癌風險提高,只要及早改善高脂飲食的習慣,並且加強運動,就能降低風險。

護士:「來、現在麻煩妳吸飽氣。」

遠紅外線不只探測體溫,也拍下乳房黑白照片,血管分布清晰可見,形成每個女生都不一樣的「乳紋」。醫師:「看到非常可怕的血管曲張,反映出就是她體內的荷爾蒙失調。」

像這張乳紋呈現閃電形狀,恐怕是雌激素過量,導致的血管曲張,乳癌風險提高;而且體內脂肪越多,雌激素也會越多,以這名26歲女性來說,戒掉含糖飲料和油炸物,3個月後乳紋就非常明顯地變淡。

除了飲食減油減糖,降低體內雌激素,有醫師以瑜伽做研究,調和呼吸,配合動作,一次至少30分鐘,實驗對象為32歲到60歲女性,1週2次瑜伽,6個星期後,高達76%乳紋影像顯示改善。

健檢中心醫師池永昌:「觀察到只要她願意做運動,那個(改善)效果是顯著的。」

不一定要做瑜伽,醫師建議,只要每天都運動30分鐘,還有定期檢查,傳統仍舊建議乳房攝影,45歲以上就有健保補助,至於遠紅外線的引進就是相中越來越多女性願意為健康自掏腰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7/8/2m0i6.html

標籤: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好脂肪、壞脂肪 你了解多少﹖

====好脂肪 這些你我都需要

omega-3食物來源為海鮮、魚類、深綠蔬菜、核桃、亞麻籽油、芥花油等。omega-6常見於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紅花籽油等。

====壞脂肪 常吃反式脂肪要當「心

由於植物油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敗、不耐久炸,業者為了改善此缺點,便在加工過程中,利用「氫化」的技術使植物性油脂可以更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更久,並且增加食物酥脆的口感

在植物油進行「氫化」的過程中,會使油脂的分子結構改變,將原本順式(cis)結構轉變成較穩定的反式(trans)結構,即產生反式脂肪酸。

許多研究指出,植物油經由「氫化」的過程所產生的「反式脂肪」,會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濃度增加,並且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濃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95699

標籤:



地中海飲食(omega飲食法) 不會拒絕油脂

「omega飲食法」來自希臘克里特島,據稱,當地人採用這種吃法,癌症死亡率只有美國的1/2,心血管疾病也僅是美國1/20,因此這股健康飲食風潮,也被稱「地中海飲食法」,並透過暢銷書介紹,已在歐美、台灣蔚為流行。

蔬果與鮮魚 大大降低死亡率

希臘克里特島被地中海圍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滿山遍野的橄欖、梨、無花果等蔬果,居民食物多是香甜水果和鮮魚,即便飲食中脂肪含量比日本高3倍,但死亡率卻僅有日本人一半。

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廖巾儀指出,omega飲食法特色是不拒絕油脂,而是藉由均衡的油脂攝取促進健康,甚至能減少現代人最常罹患的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肥胖、代謝症候群

====OMEGA飲食 控制失智、糖尿病

廖巾儀說,omega飲食其實很簡單,每日攝取來自於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盡量減低在50%以下,主要熱量來源選擇蔬菜、水果和全穀,另30%以上來自於橄欖油和核果類的油脂

廖巾儀表示,研究報告顯示地中海飲食優點很多,像是使用地中海飲食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死亡率比一般飲食者要低76%,也有利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omega飲食3大原則

1.多攝取蔬果、豆穀: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E的蔬果;另像豆類、未精製穀類(維生素B群),可減緩失智症發生。

2.選擇不飽和脂肪酸:使用橄欖油等不飽和油脂烹調或調拌沙拉,並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如橄欖油、瓜子、堅果及松子仁等食材,可降低血管阻塞。

3.多攝取深海魚類(omega-3脂肪酸):深海魚中富含omega-3脂肪酸,多選擇深海魚類(如鮪魚、鱈魚、鮭魚等),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95599

標籤:



吃水果 什麼時機最好?

水果天天都在吃,但是到底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比較好?中醫師黎楊秀蓮表示,很多民眾吃水果時都沒有時間上的概念,有的人在飯前吃,有的人在飯後吃,基本上,吃水果的最佳時機最好在飯前一個鐘頭或飯後二、三個鐘頭,最有利身體吸收水果所含的各種營養,否則恐怕會造成腹脹不適等問題

她指出,會有這樣的做法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體消化食物的次序是依照進食順序來進行,若餐後又馬上接著吃水果,會使消化慢的脂肪、澱粉、蛋白質等物質阻礙到消化快的水果,而水果在胃裡二個鐘頭內就會發酵,將會引起腹脹不舒服,所以平常民眾吃水果的時機要掌握正確的時間會比較好

黎楊秀蓮進一步指出,如果民眾先吃成分複雜且需要長時間消化的食物,接著又吃下簡單易消化的食物,前者就會阻礙到後者的消化、吸收。由於水果的成分主要是果糖,不用通過胃進行消化,直接就會進入小腸被吸收掉,但澱粉類食物和粗纖維類食物則必須在胃裡停留一、二個鐘頭,若是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或脂肪,在胃裡停留的時間更長。

因此,唯有掌握良好的吃水果時機才能對人體的消化、吸收有所幫助。值得一提的是,橘子、柳橙、鳳梨、水梨等水果都有助於體內腸道蠕動,可減少腸內殘留物及有毒物質,甚至於有減輕便秘的好處,建議民眾不妨多多攝取這類型的食物,對維護身體健康有幫助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89958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熱湯入喉嚴重致癌

最近天氣冷,很多人都喜歡喝熱湯,但可不要喝太燙,可能會燙傷你的食道。最近,高雄有不少民眾,都是因為喝熱湯,導致上顎紅腫破皮,醫生提醒,熱湯如果超過40度,就算太燙了,可能會灼傷食道引起敗血症,甚至還可能會導致食道癌

天氣冷颼颼,火鍋店裡都是人,大家舀起熱呼呼的海鮮鍋熱湯,也不管燙不燙,就一口一口喝下肚,為的就是想要暖暖身。但高雄一名男子,就是這樣喝滾燙的熱湯,他的上顎就變成了照片中的模樣,紅腫又破皮,上頭還起了小水泡,好幾天都沒有辦法吃飯,痛得不得了,趕快去看醫生。醫師表示最近一個月以來,有十多位民眾,是喝太燙的熱湯熱茶,造成口腔和喉嚨潰瘍。要注意,比如像這樣一碗豬血湯,很多人會認為喝越燙越好,不過一口氣喝下去,可能就會傷到食道,其實喝湯喝茶,最適合的溫度,是在25-35度C之間

因為只要超過43度的熱湯熱水,就能造成食道黏膜受傷,43度有多燙,就是喝下去喉嚨有灼熱感時,差不多就是已經達到四五十度。這樣食道就有可能會受傷,最嚴重會造成敗血症,引發食道潰爛,而且長期喝太燙的湯水,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如果喝了太燙的湯水,感到喉嚨不舒服,先用冰冷水沖洗燙傷部位,然後趕快就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1/69/2lu41.html

標籤:



長期便秘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

糞便的水份含量若低於70%,即成硬便,易造成排便困難。

台大醫院張文誠醫師表示,健康的糞便受膽汁影響,顏色應該是黃褐色,類似香蕉條狀的軟硬度,1天排便量約3條左右。優質健康的大便,味道都不會太重,形如香蕉狀,軟硬適中,含有70~80%的水份,其餘為固形物

若糞便為黑色要小心,有可能腸胃道出血,表示有可能罹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癌等。無論如何,糞便一旦呈現黑色,就應接受潛血反應的檢查。不過,有時若因硬便難以排出而造成出血,則無需擔心。若糞便的成分是血液及黏液混雜所形成的黏血便,且有激烈的腹痛、嘔吐相伴,則恐怕有腸阻塞的症狀,應立刻就醫、接受診斷與治療

張文誠醫師指出,臨床醫學上的研究統計,長期便秘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也是許多疾病的基本根源。因為,如果吃了一公斤的食物,可是食物的廢棄卻無法被腸道所排出,試想大腸裡面堆積各種糞便與廢棄物,及人體消化後所產生的各種毒素,一旦無法適時排出體外,將毒素留置體內會造成不正常的發酵,並再度為大腸所吸收。如此週而復始,將會引發大腸癌,或其它疾病的發生。

而最常造成習慣性便秘原因,還是屬於機能性的腸胃障礙,也就是找不到身體上實質的病變,多起因於緊張、壓力大,腸胃蠕動失調,或者有便意忍便,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習慣性便秘。因此,張文誠醫師建議「水、蔬菜、運動」是老人及一般民眾解除便秘困擾的不二法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1/128/2lrw8.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201/128/2lrw8.html

標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