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分享--柑菊類水果可護肝降血脂


許多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不敢吃含糖食物,甚至連水果也敬而遠之,不過專家表示,柑橘類水果竟然具有預防糖尿病、降低肝功能異常發病率的神奇效果!
《早安健康》報導,日本濱松醫科大學和農研機構針對一千多名30至70歲的男女進行十年的觀察研究,結果發現,血液中橘子成分含量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得糖尿病,也不容易有非酒精性的肝功能異常,關鍵就在於橘子中含有的橘色色素「β-隱黃素」。
實驗結果指出,和沒有吃橘子習慣的人相比,每天吃橘子的族群,糖尿病發病率減少了57%、非酒精性的肝機能異常降低49%,脂質代謝異常也降低了33%。
由於β-隱黃素可提高肝機能、抑制血糖及膽固醇,不但能預防動脈硬化、提高免疫力,還可預防骨質疏鬆並防癌。根據動物實驗發現,β-隱黃素具有抑制肝臟發炎、促進脂肪細胞能量消耗的作用。
另外,橘子皮中的β-隱黃素更比果肉多了3.5倍,因此可以將橘子連皮烤過再吃,建議先以40~50度的熱水浸泡橘子,擦乾水分後再放入烤箱,即可避免農藥殘留。

標籤: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醫療新知--人體脂肪細胞的擴增方式攸關身體的健康包括代謝疾病⋯等等



其實有兩種方式。一是脂肪細胞數量變多(增生),一是脂肪細胞個頭變大(肥大)。如果是後者,成熟的脂肪細胞為了儲存油脂越脹越大,會引起纖維化和炎症,促發代謝疾病。但相反的,如果能有更多的新脂肪細胞產生,可以有效禁錮脂肪,避免代謝問題。
新脂肪細胞來自「祖細胞」的分化,但要追溯清楚祖細胞的類型和特性就難了。原因是脂肪組織中的細胞種類十分龐雜,不同解剖位置的脂肪組織又可能來源於不同的早期胚胎前體細胞,脂肪祖細胞的「身世」便成為多年的謎團。
試圖解開謎團的科學家們從正在長身體的
年輕小鼠(12天)體內分離出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白色脂肪組織,然後基於特異的細胞表面蛋白,採用熒游標記的方法,對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分選。
接著,藉助於單細胞RNA測序方法,研究
人員根據基因表達的相似性給獲得的細胞
分組,最後在十組不同基因表達特徵的細胞中鑒定出三類祖細胞,以及不同類型祖細胞的分化軌跡。

更多內容

標籤: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天然的安眠藥--「香蕉」搭配某些食材

養生功效甚佳
牙齒不好的老年人經常食用香蕉之後對身體大有益處,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所需要的營養和體力,同時還對腸胃代謝功能具有很好的調理和增強作用。
香蕉富含維他命B6,有助於血清素的合成,香蕉中的維生素B族,能夠維持血糖正常,從而緩和神經系統,有鎮定意識、放鬆身體的功效,幫助睡眠,甚至還有鎮痛的作用,因此,香蕉又被稱為「快樂食品」。
同時香蕉也是一種高鉀低鈉食物,常吃還可以幫助中老年人疏通血管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入侵。而且香蕉和一些食物搭配食用,還能讓它的營養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香蕉和一些食物搭配更好
繼續閲讀

標籤: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長期吸入棉絮對身體的影響

內容詳

標籤:



長庚養生文化村/養生步道分享


住在桃園那麼久了,居然沒發現原來龜山除了長庚醫院外,還有長庚高爾夫球場及長庚養生村,配合機捷通車,台塑樂活圈推出了幾個隱藏版的私房景點,現在就跟我一起去發現這美麗的秘密後花園~

全文連結

標籤:



譚敦慈分享--小心洗澡洗到毒,洗完澡三分鐘香味不散要小心

眼前的保養品根本還來不及擦,背脊、肩膀、連臉頰都發癢,曉卉忍不住猛地一看,身上手上都抓出一條條淺血色的長痕,明明剛才洗好澡,用得還是歐美進口的專櫃沐浴乳,洗起來特別覺得保濕,怎麼還是會癢?本來該是放鬆身心的沐浴香氛,怎麼變成了皮膚發癢的夢靨? 

洗澡洗到滑溜溜,小心防腐劑殘留沖不走

 

台灣的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出門雖然戴了口罩保護了呼吸道但皮膚卻是人體最直接,也最大面積會接觸到空氣中的污染懸浮物。於是,沐浴用品的廠商們,也標榜著產品的清潔度、與隔絕力、保濕度等等,不停的調配出許多功能性的沐浴乳。承受著現實壓力的現代人,因為生活的節奏過於快速,漸漸只把「洗沐」,當成只是一個衛生清潔的過程,更為了快速方便,常常依賴這些功能越來越多效合一,卻是化學物質調製的沐浴乳。然而,隨著近年來健康意識的抬頭,更多人越來越對沐浴乳產品廣告中所說的「香噴噴」及「滑溜溜」感到害怕!到底,每天的洗沐日常,我們讓肌膚接觸了甚麼樣的產品?甚至,在洗沐後產生了什麼樣的殘留,在我們的皮膚上、毛孔裡? 

仔細溯源沐浴乳的原料及配方,不難發現沐浴乳含水量高,台灣處於溫暖潮濕的氣候環境,為防止產品變質,沐浴乳中必須適度添加防腐劑,以降低微生物孳生的風險,並防止產品腐敗。沐浴乳若未添加防腐劑,保存期限不僅會縮短,也更加容易遭細菌及黴菌入侵繁殖,造成沐浴乳腐敗變質,若再加上色料、香精、及珠光、增稠等合成添加物,經年累月下來,恐怕會讓身體越洗負擔越大! 

沐浴用品怎麼挑?譚敦慈:洗完澡香味3分鐘不散要當心

 更多內容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黃豆如何吃最健康?


4.7 K收藏0


  • 溫溫喝更好
    龜崎智子指出,豆漿在製作時就會經過加熱,因此製成豆漿後所剩餘的養分並不會因為再加熱而被破壞,而想要豆漿中的大豆異黃酮更有效率被人體吸收,龜崎智子建議將豆漿稍微加熱,溫溫的喝能讓吸收率更好。
  • 不要喝太多以免發胖
    石渡尚子指出,200ml豆漿約含50~100mg異黃酮,雖然每日建議異黃酮攝取量為100mg,但人體無法完全吸收,因此石渡尚子建議每天喝1~2杯即可,同時也能避免攝取過多熱量而發胖。此外,如果無法自己製作豆漿,購買也應選擇成分未經調整、無加糖的豆漿。台灣衛福部也建議,豆漿每天應以250~500ml為宜。
  • 自製豆漿先用50度溫水泡8小時
    台灣營養師林世航曾在文章中指出,常見市售大豆製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大多是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含醣基形式。若是想要提高吸收率,建

  • 議自製豆漿,並先將豆子放在電鍋內用50度溫水泡8小時,大豆中的糖苷酵素能在50度左右(不宜超過60度)的溫度被活化,幫助提高大豆異黃酮吸收率。

    另外同時也要注意豆子應清洗乾淨,水也應使用逆滲透水或純水,泡豆水也要倒掉,用另外的水來煮豆漿,可以降低細菌孳生。
  • 全文詳
  • 標籤: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醫師分享--遠離「脂肪肝」的日常飲食

    「等等要吃什麼?」這也是你每天最想得到答案的問題嗎?吃外食害怕高油高鹽添加物;自己煮又不曉得吃什麼菜色好?不妨一起來看看肝膽腸胃科張振榕醫師每天怎麼吃出健康,還能遠離脂肪肝! 

    張醫師的護肝飲食法則:地中海飲食

     

    張振榕醫師分享,自己家中落實的是「地中海飲食」。他說明,地中海飲食的原則是,每日吃全穀類、大量蔬菜水果;每週至少吃兩次魚貝類、適量白肉、乳製品及蛋類;使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紅肉少吃;每天要喝1500c.c至2000c.c.的水;紅酒適量。 

    遠離脂肪肝,張醫師晚餐的必備菜色

     

    • 油煎鮭魚排
      張振榕醫師分享,魚類是他家裡餐桌上常出現的料理,大部分是煎鮭魚排,使用的油品為橄欖油,符合地中海飲食原則。他說,一般建議使用特級冷壓初榨的橄欖油,但若是想要有更經濟實惠的選擇,可以購買「芥花油」及「高油酸的葵花油」替代,同樣含有比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
    • 酪梨甜椒沙拉
      張振榕醫師說明,酪梨本身含有很多維生素E、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再搭配上堅果,同樣也能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C及維生素E,這樣的組合能有效下降脂肪肝。
    • 蛤蜊乾香菇炒娃娃菜
      地中海飲食建議每周吃兩次魚貝類,張振榕醫師說,蛤蜊含有很多硒及牛磺酸,能夠幫助肝臟代謝脂質,同時促進肝臟解毒能力,下降纖維化機會。此外,乾香菇含有很多膳食纖維、多醣體及必需胺基酸,能夠修護肝臟。
    • 秋葵
      「我個人非常喜歡吃秋葵。」張振榕醫師表示,秋葵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同時含有黏液蛋白,是很好的「保胃」食物。此外,秋葵的皮當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槲皮素,在醫學文獻中發現能夠下降脂肪肝。「所以除了腸胃不好的患者我會推薦他吃之外,本身有脂肪肝的患者我也會推薦。」

    張醫師不吃的飲食 

    • 不吃零食
      張振榕醫師說,自己幾乎不吃零食,家中也沒有零食。「我都只吃三餐正餐,」他提及,偶爾餓了還是會吃宵夜,但頻率也很低。
    • 不喝手搖飲料
      張振榕醫師說明,手搖飲料除了會增加日常的熱量外,同時因其含有「高果糖」,也容易提高罹患脂肪肝的風險。

    標籤:



    分享--「降血壓」伸展操

    改善高血壓體質的降血壓伸展操
    幫助心肺功能與血管重返年輕
    容易形成高血壓體質的根本原因是「肺活量降低」與「血管老化」。年齡增長與缺乏運動,都會使肺活量降低,讓人體所需要的氧氣無法送達腦部與全身;此外,血管因老化變硬也會造成血液循環變差,使得心臟必須增加跳動次數,而導致血壓上升。所以你需要「降血壓伸展操」,幫助心肺功能與血管重返年輕,打造不易高血壓的體質。 
    降血壓伸展操的目的

     繼續閲讀

    標籤:



    低血糖易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預防低血糖有方法

    王治元表示, 長期低血糖會造成心臟更多負擔,研究顯示嚴重低血糖的糖友,較一般糖友高3-4倍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且整體死亡率更增加3-4倍之多。(攝影/陳稚華)
    國內9成5糖友都曾低血糖》糖友:害怕別人異樣眼光
    國內一項研究調查指出,高達9成5的糖尿病病患都曾出現低血糖的症狀,更有3成糖友會反覆發生低血糖的狀況。王治元表示,過去門診就有一位低血糖患者,在公車上因低血糖不適而吃東西,卻受到他人異樣眼光,該患者表示平常已不敢輕易出門,擔心發生低血糖而被誤認不守規範、更為此害怕遭受外界異樣眼光。
    同樣身為患者家屬、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監事張雷鳴也分享,女兒為第一型型糖尿病病患,自發病後的10多年間,一次夜間低血糖的經驗,當時她在睡眠中狂冒冷汗、更感到天旋地轉般暈眩,驗血後才發現血糖值極低,趕緊吃糖補救才緩解。「女兒也擔心夜間低血糖來襲,從大學到出社會,多次婉拒朋友的出遊邀約,犧牲許多生活的自由......」
    現年20歲的鄭小姐,在10年前運動會完的晚餐後,只因多喝一些飲料,回家卻不斷拉肚子,一開始以為是腸胃炎,經轉診、抽血檢查才發現是酮酸中毒,住院2個多
    禮拜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談起控制血糖經歷,她表示,「在求學期間,如果遇到比較重要的考試,很擔心低血糖發生,一方面課業壓力大、另一方面在考試期間又不能吃東西,一旦發生低血糖的症狀就會很不舒服。」
    如何預防低血糖?台大醫的4點建議
    「隨著罹病的時間增加,每個階段不同的生活作息,血糖也會因此出現不同的問題需要面對。」王治元表示。而糖友們也認同低血糖問題不應該只是補救,更不應該輕忽其嚴重性,面對低血糖問題更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在飲食上需要適時做調適,並時刻注意胰島素的使用量,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更希望未來活得與一
    般人同樣自在、不再受低血糖的侷限!」鄭小姐分享。

    至於要如何預防低血糖? 王治元建議:
    1. 依照醫師指示的劑量注射胰島素和口服抗糖尿病藥,且於使用後15-30分鐘內進食。
    2. 從事額外的運動前,須先吃些點心。若從事劇烈的運動,每半小時吃含15公克醣的食物。 如:半片土司(25公克)或一份水果
    3.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等,以備不時之需。
    4. 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並記載聯絡方法(醫院、家人等電話),萬一發生低血糖
    昏迷時,可爭取急救時間。
    王治元也提醒糖友,面對低血糖應從治療端開始注意,除了聰明選擇用藥外,更需從飲食、作息層層把關,多管齊下,「三餐定時定量、規律的生活作息和運動都可以積極預防血糖過大的波動,再配合醫囑才是最有效控制病情的不二法門。」

    更多內容

    標籤: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分享---傷口護理--「乾濕均衡」的敷料甚於傳統的乾敷

    身體任何一個小傷口若處理不當,都可能造成傷口感染,目前臨床醫學已擺脫傳統「乾式癒合」的傷口處理觀念,改使用「濕潤均衡」的概念。
    沁美診所院長、傷口達人陳建良醫師表示,過去的觀念總認為傷口需保持乾燥才好得快,實際上,皮膚水分流失反而使上皮細胞生長緩慢。皮膚組織若要加速修復,應於乾淨傷口上覆蓋防水、透氣,能維持濕潤均衡的水膠敷料,在濕潤環境中,使上皮細胞快速沿著傷口床往中央生長,減少疤痕組織產生,達到濕潤癒合的效果。
    對於正確傷口處理,陳建良醫師建議以下四個方法:
    1. 沖:傷口發生時,以乾淨、流動的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處,來降低(稀釋)傷口上附著的細菌。
    2. :仔細地檢查傷口,確認沒有異物附著,以乾淨的棉花棒按壓傷口使其止血,再視受傷程度選擇前往醫院、或自行處理傷口。
    3. :傷口不斷分泌出來的液體(組織液)含有傷口癒合的成分,所以使用能夠維持傷口濕度均衡、防水防菌的敷料來覆蓋傷口。避免因傷口乾燥結痂,降低癒合速度。
    4. :對覆蓋敷料的傷口持續地查看。若滲出液超過敷料吸收範圍,便小心地撕除敷料,再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沖洗傷口,擦乾後再貼上新的敷料。若傷口有紅腫及異常疼痛,則立即到醫院診所檢查處理。
    「理想的敷料是傷口復原的重要關鍵!」陳建良醫師說,理想的敷料除了維持乾濕平衡的癒合環境,還應協助傷口自體清創,提供保護並防止感染。一直以來,不管是燒燙傷或手術傷口,都是用紗布護住傷口,每次檢查或換藥,就要撕開紗布,常讓病人痛不欲生。而水膠敷料的特殊處是,由於它是透明的,醫生可以不用掀開即可檢查,另外水膠有高吸收和不沾黏的特性,大大減輕病人的痛苦。

    標籤: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好物分享--「有機黑木耳」--阿里山下木耳的故鄉---「旭嶺農場」

    位於嘉義縣中埔鄉的「旭嶺農場」是在地最具代表性的黑木耳產值區。「旭嶺農場」栽種黑木耳已有30幾年的經驗,秉持著專業與細心的經營態度,自始至終孜孜矻矻,深耕不輟。
    為了實現永續經營的目標,「旭嶺農場」更是用嚴謹的態度,除了不斷改良設備,還從經驗累積中創造出更精湛的技術與服務,讓黑木耳農產品遠近馳名。「旭嶺農場」可以說是黑木耳的小小王國,這裡的黑木耳佔了全台灣七成以上的產量,且外銷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
    有鑑於消費者養生意識抬頭,人人嚮往回歸自然,現代醫學研究出黑木耳說是天然又營養的養生聖品,黑木耳已經受到大眾普遍青睞,也知道黑木耳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減肥、通便等功效,堪稱「平民燕窩」。而近年來有機農業蓬勃發展,自然有機風潮仍持續發燒,旭嶺農場秉持著最好的就是回饋給大眾的理念,不僅是把黑木耳的養生功效帶給大眾,目前更要傳達並落實自然栽種的理念與精神,讓黑木耳在無農藥、污染的環境下生長。
    「旭嶺農場」坐落於八掌溪畔的地理優勢,當地日夜溫差大的獨特氣候,培育出農場的黑木耳特別碩大肥美,而滋味更是新鮮爽口、軟中帶脆。而豐的水氣和多元氣候為旭嶺農場帶來了「耳木」一新的生態環境。為了讓大眾能了解黑木耳的獨特生命樣貌與風情,旭嶺農場提供了免費的戶外教學 (須事先預約)及詳盡的解說,在完整動線下帶領大家認識黑木耳的特性與成長過程,與您一同體驗鮮採黑木耳的樂趣!

    宅配連結

    標籤:



    醫師分享--眼前有黑點、閃光,是「視綢模剝離」?有立即危險?

    【早安健康/護眼達人陳瑩山醫師】在門診或急診常聽病人主訴,眼睛前有黑點或有閃電的感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檢查後,對究竟是視網膜剝離?還是玻璃體剝離?甚至還是沒有剝離?時常是對醫生的說明聽得一頭霧水。

    玻璃體是什麼?玻璃體剝離會造成失明嗎?



    在這要先釐清許多觀念,玻璃體是眼睛內最大量的填充體,它撐住整個眼球,它的表面與視網膜連接。比喻來說,玻璃體與視網膜好像青梅竹馬的男女朋友,從出生到成年兩個如膠似漆的黏在一起,可是到了眼睛發生退化時,也就是男女交往彼此發現不合時,兩個想要分開。如果玻璃體與視網膜完全分開,就叫做玻璃體剝離。

    如果是平順的玻璃體剝離通常是沒有危險性的。但是,如果玻璃體與視網膜兩者不完全分開,此時就麻煩了。因通常玻璃體是透明的,醫生也看不到玻璃體。而視網膜是有視覺功能,所以當玻璃體與視網膜兩者不完全分開時,視網膜會產生視覺相關的症狀,主要是指著「內視現象」和「光視現象」。

    所謂「內視現象」就是視網膜看到前面有雜質的現象,所以病人會說眼前會看見黑點,而黑點的情形,有的是一點、有的是密密麻麻的一堆。而「光視現象」也就是玻璃體與視網膜仍然藕斷絲連,有一些地方還是沾黏住,當沾黏住視網膜時,就會造成視網膜電位傳導而使病人覺得眼前有閃光。無論是視網膜的內視現象或光視現象,都代表著視網膜狀況不好。

    玻璃體不完全剝離,恐導致視網膜受傷、失明



    但光視現象更加具有危險性,因這情況表示玻璃體還在拉扯視網膜,並還沒有造成玻璃體與視網膜完全的剝離。在這種情況下又會有什麼風險呢?一般而言,當玻璃體拉扯視網膜時,最常見是視網膜被拉到流血,裂孔,或嚴重時拉成視網膜剝離,那就會造成眼睛看不見。這些都是眼科常見的急診情形。

    事實上,視網膜它不會酸,不會痛,但受到傷害時的表達方式便是內視現象及光視現象。根據臨床統計,當我們感覺光視現象時,有15~20%病患會造成視網膜的出血、裂孔、或視網膜剝離。也就是說眼請有光視現象時,表示視網膜仍然被玻璃體拉扯,在這個部位它因玻璃體還是不完全剝離,所以一定要到醫院檢查。

    玻璃體剝離與視網膜剝離,哪個更危險?醫師說「有這現象隨時要掛急診」是什麼意思?答案都在下一頁! 

    病患常問玻璃體剝離危險呢?還是視網膜剝離危險呢?當玻璃體完全剝離時,就像男女朋友切得很乾淨,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玻璃體剝離了,玻璃體和視網膜完全不連接了,不接觸了。

    可是如果有「光視現象」,也就是眼睛發生閃電情形時,就如男女朋友分手但還沒有切割乾淨,可能兩者還有衝突,當然如果男女朋友分手有衝突時,就會像社會新聞一樣看到很可怕的分手後遺症,像眼睛狀況也會產生分手後遺症的症狀就是有光視現象,表示玻璃體和視網膜不完全剝離,不完全剝離之後造成後遺症,玻璃體拉扯視網膜,之後就有產生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因此視網膜剝離嚴重性當然高於玻璃體剝離。

    為什麼檢查完醫師卻說「隨時要掛急診」?

    但有關視網膜的檢查,也常造成病患的誤解。有病患來醫院就診,醫生做了詳細檢查,病患也很配合的做了檢查,檢查時間超過50分鐘,也是說還做了散瞳眼底檢查,可是醫生卻說:「做了詳細的檢查,並沒看見視網膜剝離,所以不需要雷射,可是情形才發生兩,三天,下星期還要回診。甚至有光視現象時,隨時要來急診。」

    這種解說常造成患者的不諒解,病患覺得他配合醫師檢查,可是醫師卻沒當場處置;也做了檢查詳細,但醫師的回答卻模陵兩可。也就是說當時並沒有做任何處理的,但卻要求短時間內回診,病患覺得若真嚴重要處理,為何不當場處理,還要病患再跑一趟,甚至到急診呢?

    其實這種處置的確是因應現實狀況的。因我們已解釋當光視現象產生時,玻璃體和視網膜還有部分仍沾黏在一起,可是玻璃體是透明的,醫師無法馬上發現到何處視網膜有拉出裂孔,或何處視網膜有產生剝離。當沒有拉出裂孔時,事實上醫師在第一時間也無法做任何處置,尤其是在玻璃體仍舊透明之下,我們只能看到視網膜,看不出何處還有二者不完全的剝離,這就是為什麼還要病患再次回診的原因。

    臨床統計,一般從發生光視現象,內視現像之後,兩個月之內就玻璃體應該會完全和視網膜分離,那時候就安全了。但臨床上仍有看到玻璃體不完全剝離,但三個月後仍然會有視網膜剝離的病例,所以大家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作者簡介:陳瑩山醫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專長: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雷射及手術等。、 

    … 

    標籤:



    醫師分享--「手麻、腳麻」透露的身體警訊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阿伯你為什麼不願意走?」「 

    腳麻

    欲安怎走!」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廣告,讓我們知道血液循環不良會造成腳麻。但其實,手腳麻的原因不是只有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若只是透過促進血液循環想要來改善手腳麻痺,不僅不一定有效,還會延誤就醫,導致病情惡化! 

    台大神經部主治醫師湯頌君曾在文章中指出,手腳麻痺的原因很多,從大腦、腦幹、脊隨、周邊神經、肌肉、末梢神經,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手腳麻痺,而治療手麻、腳麻,首先就得釐清原因。 

    日本富永疼痛管理診所院長富永喜代也表示,引起麻痺的疾病很多,且大部分都能透過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並為我們分析了造成麻痺的各種原因、看診的科別,幫助我們更快速找到掛號科別,也更容易向醫師表達我們出現哪些症狀。 

    手腳麻痺可能是這些疾病造成的


    富永喜代依照麻痺部位分類,幫助我們依照自身症況迅速找到可能罹患的疾病: 

    全文詳

      標籤:



      綠色馬玲薯有毒?食藥署說話了⋯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11)日表示,近來網路上流傳「綠色馬鈴薯就是有毒」的說法,但其實並非如此,綠色馬鈴薯是因為受到光照產生葉綠素,綠色部分內含有毒生物鹼,但此情況還是有別於馬鈴薯發芽。
      食藥署指出,可供食用的馬鈴薯塊莖,若接受光照後會產生葉綠素,轉為綠色的部分會開始生成有毒的生物鹼,但不能從外觀的綠色深淺度,來判斷整顆馬鈴薯的生物鹼含量多寡,馬鈴薯在種植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生長深度不夠,因而露出土表照光造成小區域變成綠色。
      食藥署提到,「配醣生物鹼(glycoalkaloids)」是馬鈴薯塊莖的天然成分,屬於一種植物的二次代謝物,通常存在於茄科植物中,如馬鈴薯、番茄或茄子等,它具有殺蟲及殺菌的功效,能幫助植物抵抗動物、昆蟲及真菌危害。
      食藥署補充,民眾在挑選馬鈴薯時,應選擇「儲存良好、表面完整乾淨、觸感堅實光滑、沒有發芽」的馬鈴薯,買回家後要低溫貯藏、避免陽光直射或是放太久,如果馬鈴薯出現發芽狀況,應該立刻丟棄,才不會讓龍葵素等有毒生物鹼進入體內。

      標籤: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近視」「散光」兩者大不同,勿輕忽散光的嚴重性


      散光其實就是眼球角膜表面不平整,因而出現視力模糊的現象。除了視力模糊外,還可能會有影像重疊的現象。像近視眼是失焦,但如果加上有散光的話,還會有疊影的現象出現。

      散光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哪些問題?



      • 情境1.白天運動時:若要打網球、高爾夫球,影像無法集中,會有疊影出現。
      • 情境2.上班時:
        • 看簡報投影幕,會因為會議室燈光昏暗,投影幕上的文字有疊影而看不清楚。
        • 看電腦時,例如Excel表格、格線會不清楚。
      • 情境3.騎車、開車過馬路或看公車號碼:尤其是在晚上時,情況會更為嚴重,因為散光對於燈光發散的效果,會比一般近視還要嚴重。所以騎車或開車的朋友,若是有散光問題,在夜晚上看東西會有許多道光芒,或是在過馬路時,號誌燈看起來會是分散的,像是倒數燈號把1秒看成11秒。這樣不僅會造成生命安全的問題,也會危害到他人交通安全。

      為什麼正確配戴隱形眼鏡矯正散光的人很少?



      • 原因1.許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有散光,以為視力模糊就是近視。
      • 原因2.在配隱形眼鏡時,沒有透過正確的驗配程序,因此也不知道自己有散光。
      • 原因3.許多民眾不知道已經能購買到同時矯正近視+散光的隱形眼鏡,因為早期的拋棄式隱形眼鏡,並沒有矯正散光的功能。但因為科技的進步,現在市面上已經可以買到能同時矯正近視與散光的拋棄式隱形眼鏡。
      • 原因4.民眾以為輕度散光不需要矯正,只要配戴近視度數深一點即可。
      • 原因5.價格考量。散光隱形眼鏡價格比一般隱形眼鏡價格要高一些,但若不矯正散光,對生活和眼睛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夜駕車禍竟是因為散光問題



      散光主要影響夜間的視力比較大,曾經有個病患來就診時,他因為車禍後發現自己原來視力不佳,因此前來就診。在細問之下,這位患者平時是機車族,晚上騎車看到有兩道燈光,他誤以為前方有兩台機車,因此想從兩台機車中間騎過去,結果發現撞上了一台轎車。這才了解原來自己的視力不良其實會影響到生命安全。經過診斷後,醫師建議矯正散光。

      醫師:挑選隱形眼鏡有2大重點



      1. 清晰:為了能確保視線一整天清晰,購買隱形眼鏡時一定要經過正確的驗配流程,找到合適的度數與產品。
      2. 穩定:散光鏡片定位系統很重要。市面上有些隱形眼鏡是合併近視與散光的功能,若有著像照相機一樣的「自動對焦」系統,就能維持一整天視力的清晰與穩定度,保持眼睛舒適與健康。

      標籤: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長庚養生文化村藝文活動分享

      全文連結

      標籤:



      年老的桃花源---長庚養生文化村

      醫療安全:設有專門的健康諮詢處會給村民意見,但村內不會有開藥、注射醫療行為,有問題發生一定送醫。每位住民進出都要刷卡,沒有門禁限制,但安全考量外宿要報備,要是12小時沒有刷卡,就會開始找人了。
      住民狀況:
      平均年齡81歲,但有年輕化的趨勢, 60初的僑胞越來越多,目前僅開放A棟,706戶已滿九成,約有40%華僑與60%軍公教退休人員,所以其實入住的爺爺奶奶們教育程度都蠻高的。
      整體心得:
      KOMI知道長輩們多數喜歡在地終老,要入住的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子女拋棄。在參訪的過程裡,我們和實際住在裡面的長者聊天,美國回來的奶奶試住過後覺得很好,因此再推薦朋友過來住。他們覺得在這裡生活與醫療的照護機能完善,很符合老人家的退休環境。KOMI也很認可養生村在整體細節上的規劃,像是考量到長者的需求厠所很多,限制房內網路,還有可認養的種菜土地……等。
      其實只要是以輕鬆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也沒有孝不孝的問題。主要自己住的開不開心。個性獨立的長者很適合這裡的生活。自由安全且生活豐富,我倒覺得像是長者們又回到學校當住宿生一樣。
      養生村也很貼心,假日子女來留宿不收錢,鼓勵多陪伴長輩。KOMI覺得縱然長輩的生活可以獨立,但心理仍舊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持。這點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子女們要夠體貼。另外小提醒,不要自己認為很好就猛推薦長者們去住,每位長者個性不同,沒有先溝通好會傷了父母的心喲。

      全文詳

      標籤: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消費新知--全家超商結盟郵局推出郵局便利包店寄宅的宅配服務

      郵局便利包店寄宅」首創服務,主攻小型包裹宅配市場,且寄件全年無休,全家希望藉此擴大布局網購配送的龐大商機。
      全家指出,據 2018 台灣網路報告,全台有 333 萬人上網賣東西,平均每 8 人就有 1 人為小賣家,而 C2C 商業模式連年成長 10% 以上。
      全家內部資料也顯示,店到店的店取包裹年增 20-30%,從 2016 年 6000 萬件次增加到去年 1 億件次,其中 C2C 包裹比例達 70%。
      在「郵局便利包店寄宅」全新服務推出後,消費者可於全家寄送 1 公斤以下小包裹到指定地址,於店舖櫃台購買郵局專屬包材,至 FamiPort 機台填寫寄收件資訊,再由郵差送至指定地點,一般地區約 2-4 天可送達 (離島與花東偏遠地區除外)。

      全家進一步說明,去年首創「店到店取貨付款」金流服務,協助小賣家解決收款問題,今年初再推店到店當日配,目前寄件選擇已涵括店到店、宅配和郵局便利包,是所有零售通路中規格最多元。 
      「郵局便利包店寄宅」包裹共有兩款規格,包材售價為一號包 1 元、二號包 2 元,配送費用為一號包特價 45 元、二號包特價 57 元,全家說明,若運作成效良好,不排除未來導入更多規格。

      標籤:



      聰明吃早餐遠離糖尿病

      膳食纖維的重要性在過去幾年間,因對腸內菌群與食物消化的研究日益深入的關係,我們漸漸知道膳食纖維的功能可不僅只是 「幫助排便」而已,像是延緩血糖上升、促進腸內益菌生長、維護腸璧健康、調控食慾…等都可能與纖維的攝取有關。 

      吃飯或麵的時候,就是補充纖維的好機會 

      以前說到主食大多會想到吃白米飯、白麵條或是白土司等碳水化合物食物,由於這類食物都經相當程度的精製,纖維含量大幅減少,但若能從這類食物下手,相信能補足相當量的纖維。如果你是吃飯,那麼就可以部分以糙米取代白米飯;早餐習慣吃西式的話,就可以選擇燕麥片、各種全榖麵粉製作的麵包,都是很不錯補充纖維的策略。 

      在這篇文章裡面要跟大家分享一篇關於連續三天早餐吃大麥麵包的研究。瑞典隆德大學的科學家想要知道讓健康的人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後對血中的葡萄糖還有調控食物相關的荷爾蒙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連續三天早餐吃大麥麵包的試驗 

      有 20 位健康中年人參與這項試驗,研究者們會隨機安排參與者們連續三天的早上吃大麥麵包(麵粉中有 85% 是大麥麵粉)或白麵包(對照),而在第四天早上會提供他們吃正常的早餐,不過在這一餐的前與後會採取血樣,以此分析他們的血糖、腸道荷爾蒙、發炎指標,另外也會側他們呼出的氫氣量,借此分析大腸發酵的情形。之後,會讓使用者對調吃的麵包組別,再進行一次。 

      研究結果發現,早餐吃 大麥麵包三天後出現了以下的結果: 

      1.呼出的氫氣與血中短練脂肪酸的濃度均增加:腸道中的細菌利用纖維後,會產出氫氣以及短練脂肪酸。 
      2.血糖濃度下降與胰島素敏感度獲得改善:這代表血糖變得比較穩定,對葡萄糖的耐受變好。 
      3.調控食慾的腸道荷爾蒙濃度增加:比較不容易肚子餓,較不會一直想吃東西。 

      總結來說,連著三天早餐吃大麥麵包能 增加腸道荷爾蒙濃度,它們與食慾調控、代謝控制與維持腸道屏障功能有正面的好處。此外,葡萄糖平衡相關的指標也改善了。 

      為什麼選大麥做實驗? 

      或許你會納悶,那麼不選,研究者們最後會什麼會用大麥呢? 

      我想原因可能是 大麥的膳食纖維含量在眾多穀類當中算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如果你去查詢台灣食品資料庫,就能查到每一百公克的大麥含纖維 15.3 公克,最為參考,一般的糙米纖維量是 3.335 公克、白米的纖維量是 0.692 公克。因此,就效率上考量的話,攝取同樣重量的穀類,我們能從大麥攝取到相對較多膳食纖維的選擇。 

      本草綱目裡的大麥 

      大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其中可溶性纖維的含量也相當豐富,這類纖維對於延緩血糖上升是有相當的幫助,因此在預防第二型糖尿病上是個不錯的食材選擇。以歷史來看這個植物的話,早在地中海東部舊石器時代的時候就有大麥的蹤跡,而且它能在溫帶與熱帶種植,因此在過去的中國或許會有它的蹤跡。很有意思的,在本草綱目裡面確實有大麥呢! 

      本草綱目裡面提到大麥主治「 消渴除熱,益氣調中(《別錄》)。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穀食,止泄,不動風氣。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膚。…」 

      其中的「消渴」對應到現代,講的其實是糖尿病,再對應到大麥的纖維含量以及相關的研究文獻結果,不禁深感佩服呀! 

      標籤:



      解多年來宿便之苦就靠一餐一碗雜穀飯

      【早安健康/柴田真希(日本頂尖「美女營養管理師」)】 編按:日本營養管理師柴田真希,曾經因為重度便秘、小腹凸出,即使身材纖瘦,也只能穿L尺寸的褲子;但在接觸雜穀飯之後,不但身體虛寒改善、皮膚狀況變好,令人在意的小腹也消失,腰圍大減18公分!因此,柴田真希在著作《神效瘦身雜穀飯》中也分享了「3天解開27年來的陳年宿便之苦,竟然就靠『一餐一碗雜穀飯』」的秘訣,透過5個原則、10種雜穀以及美味又簡單的食譜,輕鬆瘦身成功! 

      本書介紹 

      「瘦身雜穀飯」的5個實踐原則

      ,請在充分閱讀之後開始積極實行吧! 

      ◆ 把白米飯換成雜穀飯 
      只有白米的白飯,是代謝作用差的「不能燃燒的飯」。但若加入具有豐富維他命與礦物質的雜穀,就能變成「可燃燒的飯」。 

      ◆ 飯與菜的攝取量=6:4 
      配菜吃太多,會導致脂質與鹽分攝取過量。因此,用餐時要養成「6成雜穀飯」的習慣,以幫助燃燒熱量,再搭配攝取必要配菜,這樣就自然能夠避免吃下過多的油質與鹽分。 

      ◆ 每一天都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的人,大多作息不正常,因此,身體機能也會下降!所以,不妨以雜穀飯及配料豐富的味噌湯(或其他熱湯)來當做基本早餐,不但
      有助體溫上升,還能促進代謝作用! 

      ◆ 每一口都細嚼慢嚥 
      「咀嚼」是重要的瘦身關鍵動作,因為它會向頭腦傳遞「飽足訊號」、避免吃太多,還能鍛鍊臉部肌肉。也因此,把白米飯換成雜穀飯,就算不刻意計算,也自然會咀嚼比較多次。 

      ◆ 每一餐都要好好享受 
      雜穀飯是有助燃脂的食材。但想要減肥,還要能讓身體各部位正常運
      作,所以,用餐時要保持輕鬆愉快,充分感受料理的色、香、味,這樣才能讓吃下去的食物與身體充分作用,開心瘦下來! 

      更多內容



      醫療新知--補「葉黃素」不必吞膠囊囉⋯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葉黃素能幫助吸收藍光,擋住來自紫外線、3C產品螢幕中的藍光傷害,因此可能有保護眼睛的效果,而除了葉黃素以外,和玉米黃素相互之間的搭配也被認為是護眼關鍵,這也使同時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的營養補充品成了大熱門。而除了購買保健品,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周吃雞蛋就可能降低49%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 

      周周吃雞蛋就可能有助護眼

       

      2019年3月登載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Clinical Nutrition)》,一項由澳洲雪梨大學等機構進行的研究指出,吃雞蛋可能降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AMD)風險。 

      該研究針對3000多名49歲以上男女,吃雞蛋頻率與罹患AMD的機率進行為期15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每周吃2~4顆雞蛋的組別,比起每周吃不到1顆雞蛋的組別,15年後罹患AMD的機率降低了49%,而且不一定要吃到4顆,只要每周吃超過1個以上,就能降低約46%風險。 

      美國驗光協會(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提供之資訊也指出,雞蛋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而且包括美國國家眼科研究院的研究在內,有許多醫學證據指出,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能降低AMD風險,還有可能改善AMD患者、白內障患者以及健康者的視力。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也曾在文章中指出,深綠色植物也有豐富的葉黃素,但是玉米黃素相對較低,同時也有生物可利用率較低的缺點。而蛋黃同時擁有豐富的葉黃素、玉米黃素、鋅,以及高出綠色蔬菜數倍之多的生物可利用率,是相當優秀的護眼好食,建議天天吃1顆雞蛋,並以蒸煮等較清淡的方式食用為宜。 


        標籤: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每天早上來顆「水蛬蛋」助眠又防癌喔

        日營養師:每天這時吃水煮蛋,助眠又防乳癌、失智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最近天氣漸漸開始變涼了,可是還是覺得累累的不想出門運動嗎?經歷了夏季的酷暑氣候摧殘,體質都還在調養恢復的階段,這時候營養師建議不妨試試每天早餐吃顆水煮蛋,不但可以活化細胞、重置生理時鐘更能有效降低膽固醇來幫助瘦身。 

        蛋黃提升血液循環 減少內臟脂肪 蛋白抗老增肌 

        雞蛋其實在營養學界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近乎完美的明星食材,除了不含維生素C以外,小小一顆雞蛋幾乎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的一切營養成分。

        日本管理營養師松田真紀則表示,蛋黃中為人所熟知的卵磷脂不但可以做為細胞原料來協助身體更新、回春,更可以提升血液循環、抑制內臟脂肪堆積來協助減重;蛋白中則含有良好的蛋白質白蛋白,可以協助身體抗老、製造肌肉細胞。 

        蛋中膽鹼抗失智 抗老名醫推薦一天2~3顆 
        此外,蛋黃中的維生素B群裡有項名為膽鹼的營養素特別值得注目,膽鹼除了可以促進身體代謝醣類及脂質的能力外,更有研究指出它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是對於腦部發展以及預防失智來說,相當重要的營養物質,50~60歲中高齡男性的每日推薦攝取量為550毫克、女性則為425毫克。 

        日本抗老醫學博士白澤卓二則表示,每顆雞蛋中約含有125毫克的膽鹼,因此如果全部靠吃蛋來補充,每日應攝取4~5顆才能滿足一日所需的膽鹼攝取。當然一定有民眾會擔心,一日吃4~5顆蛋會不會造成膽固醇指數超標?其實不管是美國政府或是日本政府,都已經聲明「飲食中的膽固醇」不會影響到「血中膽固醇」了,所以民眾其實不用特別限制自己在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取。一般在門診建議上,白澤博士則會建議民眾一日食用2~3顆雞蛋,其他不足的膽鹼則可透過大豆類食品來補充,約200克的大豆製成的食品就能攝取到與一顆雞蛋同等的膽鹼。 

        助分泌褪黑激素 抗乳癌提升免疫力 
        除了抗失智以外,松田真紀也表示雞蛋還有重整生理時鐘來助眠、提升代謝的效果,這是因為雞蛋中也含有豐富的褪黑激素原料色胺酸,由於褪黑激素具有安眠、減壓的效果,能夠重整生理時鐘並且使得免疫細胞在睡眠時開始作用,對於女性來說還能有效對抗乳癌,只要在早餐時段攝取雞蛋,身體就會自然在14個小時之後開始分泌褪黑激素,把握這個時間睡覺也就能有效讓自己維持頭好壯壯。 

        半熟蛋一個小時半就能完全吸收 適合早餐吃 
        最後松田真紀也提醒,雞蛋會因為熟度而出現極大的營養差異,所需的消化時間也大不相同。最理想的情況下,她建議民眾早餐食用半熟蛋,不但營養價值最高,也能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就能完全消化。若是煮到全熟就需要兩倍以上的消化時間,因此比較適合當作午餐或者是餐間嘴饞時作為較有份量的點心食用。 

        當然也要記得,禽流感盛行的期間就不要考慮消化速度,一律烹煮到全熟後再食用。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送您健康知識,再週週抽精選健康好禮! ​

        好友人數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
        Recommended by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