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骨科/認識「板機指」

 

板機指多久會好?了解板機指原因、舒緩復健方式及自我治療方法


板機指是什麼?

醫學名稱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大拇指、中指、無名指的發生率最高。「滑車韌帶」負責固定肌腱,讓肌腱可以在骨頭上滑動,當我們的手指過度使用,肌腱與劍鞘會發炎、腫起,便無法順利痛過,手指在彎曲後會卡住,這時需要靠另一隻手扳直,卡住的姿勢如同扣板機,所以又稱「板機指」。



板機指的原因?

手指動作太頻繁、進行時間太長、過度使力

所謂的板機指發生原因為手指動作太頻繁、進行時間太長、或過度使力,會使牽引手指的關節處的肌腱不斷摩擦韌帶,造成發炎腫脹就是屈肌腱炎,若不休息或治療會逐漸形成結節。盛行率和職業大大相關,某些經常運用手指的職業或身體因素都可能增加罹患板機指的機會。中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常伴隨糖尿病或腕隧道症候群

板機指的號發族群?


板機指的症狀?

較常發生於拇指、中指、無名指

  1. 手指在早上特別僵硬、難以活動
  2. 手指腫脹疼痛彎曲、伸展不順暢
  3. 手指根部隆起,押了會痛
  4. 手指無法完全伸直,需靠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指扳直,且會有疼痛彈跳「喀喀」聲響

​板機指的自我檢測?

握緊拳頭後鬆開,如果手指會卡住,很可能就是板機指喔!

更多內容



食材/「黑木耳」要選新鮮的或乾燥的

黑木耳」要選新鮮的或乾燥的

新鮮木耳含有一種朴琳類光感物質

人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可能會引起皮膚發癢、水腫等等症狀

而乾木耳經過太陽的曝曬,新鮮木耳裡的大部分朴琳會被分解掉

再加上乾燥木耳食用前要先浸泡,剩餘的朴琳基本上會溶於水中

因此一般認為乾燥木耳比起新鮮木耳更好唷

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通常只會看到乾燥木耳或是發泡後的木耳

從市場將乾燥木耳買回來要料理前就需要將木耳泡開

一般來說浸泡乾木耳用熱水雖然較快,但用溫水或冷水才能完整保留木耳本身豐富的營養

浸泡乾木耳時要記得多換幾次水

另外也不宜浸泡過久哦~

木耳因為富含豐富營養,長時間泡在水中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可能會造成食物中毒

是說只要是需要浸泡的食材,長時間放在室溫下都不太合適,都很容易滋生細菌的!

全文詳

如何正確挑選及浸泡方式



2024年9月28日 星期六

癌症/「乳癌」療法新突破

 

癌症療法再進化! 抑制雌激素或將改寫治療規則


美國杜克癌症研究所(Duke Cancer Institute)最新研究揭示,雌激素(estrogen)不僅會削弱免疫系統,還會促進多種癌症的生長。研究發現,抗雌激素藥物有望成為提升免疫療法效果的關鍵。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研究指出,雌激素會降低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的能力,同時也會削弱免疫療法的效果。免疫療法是一種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的創新治療方式,在近年來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突破。然而,雌激素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使免疫療法的效果大打折扣。

研究團隊透過回顧病患數據及小鼠實驗,發現抗雌激素藥物能夠逆轉雌激素的不良影響,恢復免疫療法的療效。這項發現不僅對乳癌有效,還涵蓋黑色素瘤(melanoma)、結腸癌等多種癌症,顯示抗雌激素治療可能成為廣泛應用的新療法。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項研究為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患者帶來新希望。這類乳癌的癌細胞缺乏雌激素受體、黃體素受體及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導致傳統荷爾蒙療法無效。杜克大學醫學院教授、研究資深作者麥唐納(Donald McDonnell)博士指出:「隨著免疫療法的發展,三陰性乳癌的治療已有顯著進展。我們發現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進一步增強免疫療法的效果。」

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一種稱為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的白血球。科學家發現,「腫瘤相關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TATE)與多種癌症患者的較佳預後有關。然而,雌激素會減少體內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和TATE現象,進而促進腫瘤的生長。

目前,研究團隊正計劃進行臨床試驗,針對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一種名為「lasofoxifene」的抗雌激素藥物。麥唐納博士強調,這項研究為癌症治療開闢了新的可能性,特別是對於那些傳統療法無效的難治癌症類型。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乳癌連續19年蟬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如果這項研究的結果能成功應用於臨床,將為台灣乳癌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契機。

全文轉載自




腎臟病/腎絲球過濾率數值必需重視

 腎絲球過濾率數值必需重視

慢性腎臟病是依照腎絲球過濾率(eGFR)分為五期,第一期屬於腎功能正常但有蛋白尿或血尿,而GFR數值大於90;第二期為輕度慢性腎功能障礙,有腎損傷,如蛋白尿或血尿,GFR介於60到89間;第三期屬於中度慢性腎功能障礙,第三期細分為3A與3B,3A的GFR數值在45到59間、3B的GFR則在30到44間;第四期屬於重度慢性腎衰竭,GFR數值介於15到29間;第五期是末期腎臟病,GFR小於15。

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GFR低於60,代表腎功能完全不可逆,如果按照分期,也就是被判定第3A期時,即使改變飲食生活型態,腎絲球過濾率只能延緩惡化沒辦法恢復。


顏宗海表示,造成腎絲球過濾率數值變差,常見有五大因素,最大宗的原因是糖尿病、第二名是高血壓、第三名是慢性腎絲球腎炎、第四名為腎結石或泌尿道結石、第五名是多囊腎患者。其餘因素包含年齡增長以及濫用止痛藥。

通常慢性腎臟病未達3A期之前,通常是因為腎臟長出小水泡,或是水喝太少引起的腎臟發炎導致,顏宗海說,通常此時只要開始調整生活作息以及飲食狀況,數值就有機會大於90。不過,腎臟狀況不能單看腎絲球過濾率,需搭配「腎臟超音波」,有些患者數值大於90,但是腎臟已經出現萎縮,或是血糖過高,是糖尿病候選人等,相較於腎絲球過濾率數值紅字更為嚴重。


如果被健檢報告數值顯示為「腎臟病第二期」,但沒有做腎臟超音波,建議到門診加做腎臟超音波,確定腎臟狀況,如果有做腎臟超音波,沒有蛋白尿或血尿,也沒有血糖問題,只要好好調整作息,每一天喝滿2000毫升的水,大約是八杯正常水杯量的水,加上多運動,飲食不要重口味、少油、少鹽、少糖,也不亂吃止痛藥,三個月內,數值就有機會恢復,不需要過度擔心。


慢性腎臟病分期


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但有腎臟實質傷害,如蛋白尿或血尿

GFR:≧90 ml/min/1.73 m2

第二期:輕度慢性腎功能障礙且有腎臟實質傷害,如蛋白尿或血尿

GFR:60-89 ml/min/1.73 m2

第三期:中度慢性腎功能障礙

GFR:30-59 ml/min/1.73 m2

第四期:重度慢性腎衰竭

GFR:15-29 ml/min/1.73 m2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

GFR:<15 ml/min/1.73 m2

更多內容



2024年9月26日 星期四

食材/「米飯」𧫴防黃毒素及米蟲

 米飯」𧫴防黃毒素及米蟲

黃麴毒素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力,引發肝炎發生,並使肝細胞發生突變,誘發癌細胞生成,進而提高罹患肝癌的風險。另外,營養師Ivy在其臉書粉絲專頁撰文提到,黃麴毒素需在攝氏280度的高溫下才能被殺滅,因此即使烹調後仍無法去除。

有一種容易產生黃麴毒素的狀況容易被大眾忽略,毒物專家譚敦慈曾撰文指出,許多家庭為了讓米飯吃起來較Q,喜歡把整鍋米浸水後在室溫下浸泡,不過這個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也有讓米長出黴菌的風險!因為一旦溫度超過12℃,米就容易長黴菌。

譚敦慈建議,可將整鍋米放入冰箱泡約半小時,不但可以避免發霉,更可預防黃麴毒素生長,降低傷肝風險。

米變黃、長米蟲或過期還能吃嗎?毒物專家這樣說

至於米變黃是否還能夠食用?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衛教資料指出,食米買回後,如果儲藏的位置高溫多濕,容易導致白米中的化學組成份發生氧化而外表呈黃色,這種黃變的米就不宜再食用。

另一方面,大家常見的疑問,還包含長米蟲的米是否還能吃?有沒有變質?對此,顏宗海醫師說,早在稻穀收成前,米蟲便可能已把卵產在農作物上,後來包裝販售後,若遇到潮濕溫暖的環境,就很容易孳生。米蟲的出現,表示米本身的品質衛生受到汙染,已經有發霉的現象,為了避免引起身體的健康,還是不要吃比較保險。 

那麼怎麼做才能防止米長出米蟲?農委會指出,即使將米放於冰箱冷藏,也無法完全抑制米蟲的生長;因此,在冷藏前,最好先將食用米冷凍1-2天,即可凍死米蟲,完全阻絕蟲害的發生。此外,將食用米放入零下20℃至零下15℃的環境,還可殺死米粒中的蟲卵,確保不會有米蟲孵化,快速又有效,且不會損害米粒品質。

更多內容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心臟相關/「心房顫動」新療法(台中榮總)

 心房顫動」新療法(台中榮總)

台中榮總電氣生理科主任李政鴻指出,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出現心悸、胸悶、呼吸急促及頭暈等症狀,且易導致中風,及心臟衰竭等嚴重後遺症,國內盛行率約1.2%,愈年長,發生率越高,65歲以上為2.3%,80歲以上則高達10%,併發重症風險也越高。

李政鴻表示,心房顫動的傳統治療方式有射頻電燒術和冷凍燒灼術,效果良好,但有手術時間長、併發症風險高等問題。

衛福部今年4月核可脈衝場導管電燒術使用,李政鴻說,這是一種新型且高度精確的電燒技術,通過釋放多個高振幅電脈衝,能夠快速而有效地電燒異常心臟組織,同時保護周圍健康組織,相較於傳統方法,手術時間大幅縮短一半,並降低了術中併發症的發生率,提升安全性,多數病人術後1至2天即可出院,術後無胸悶等不適感。

更多內容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皮膚/疱疹病毒分享

 疱疹病毒分享

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指出,99.5%的年長成人體內可能藏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而在臺灣,據衛服部統計,臺灣人罹患帶狀疱疹的終身發生率更超過3成!帶狀疱疹不僅發作時灼痛難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究竟帶狀疱疹是什麼?可能會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才能夠免於侵襲呢?就讓我們一次解析!

「皮蛇」來襲!解密帶狀疱疹的侵襲路徑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而引起的疾病。當人首次感染時會出現水痘;隨著水痘的痊癒,病毒並不會完全從體內清除,病毒可能沿著感覺神經纖維進入脊髓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節而終身潛伏。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年齡老化或壓力而功能下降時,病毒可能會重新活化而沿著感覺神經纖維傳回皮膚,導致單側分布對應於受影響的神經節所支配的皮膚區域(稱為皮節)局部的水泡和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痛及灼痛,就是帶狀疱疹(俗稱「皮蛇」)。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烏惟新指出,由於帶狀疱疹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因此不少人更常掉以輕心。一般在發病前數天,患部可能會出現刺痛或灼燒感、類似電擊感的抽痛、痠痛或觸覺敏感等現象,多數民眾常誤認為是自己扭傷或是姿勢不良,實則是帶狀疱疹的神經痛現象,另外也可能產生頭痛、身體不適等情況。帶狀疱疹的整體病程則約會持續3-4周。當病毒開始沿著感覺神經傳到皮膚皮節,會出現單側成帶狀排列的紅疹或紅斑,隨著時間進展,這些紅疹範圍便會隨之擴大,並開始出現小水泡,之後水泡會再演變成膿疱、結痂,再經過2-4周後,結痂才會自行脫落,但若是免疫力較低或是傷口養護不當,就容易在患部留下疤痕,影響美觀。

高齡族群、免疫力低 當心「皮蛇」找上門!

簡單來說,任何曾經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的民眾,包括無水痘臨床病史的人,都有發生帶狀疱疹的風險,烏惟新醫師也補充,臨床上帶狀疱疹的好發族群常見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老年人,且患病的風險及嚴重程度更會隨著年齡上升而急遽增加。另一類則是免疫力低落者,比方說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病友,或是罹患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皮膚科常見的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在療程中會使用到免疫抑制劑的病友。其中,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相較一般民眾,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不僅高出1.3-2倍。此外,像是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或是患有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慢性病的民眾,也都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

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當心!

烏惟新醫師也分享,過去他曾遇過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口服免疫標靶治療藥物JAK抑制劑療程中,突然患上極為嚴重的「瀰漫型」帶狀疱疹,患者除了主要患部之外,更同時有超過20-30顆以上的水泡散布於全身,如同水痘一般,不僅患者痛不欲生,更增加了臨床判斷的困難程度。烏醫師也特別強調,像這樣罹患「瀰漫型」帶狀疱疹的患者,多半免疫力異常,因此絕對不是偶然,經過進一步檢查後可能發現更嚴重的病症。舉例來說,自己就曾碰過從急診轉診來的「瀰漫型」帶狀疱疹患者,在經過一系列精密檢查後卻發現患者原已罹患血癌,這才恍然大悟,由此可見,帶狀疱疹亦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前驅症狀,更需特別留意。

遠離疱疹後的「痛苦馬拉松」!多管齊下才是最優解

幸運的是,目前政府已放寬疱疹抗病毒用藥的健保給付範圍,帶狀疱疹目前仍以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且需在發病前期的黃金治療期,也就是症狀開始的72小時之內服藥,以降低症狀持續時間及疼痛度,效果最佳;若是嚴重的瀰漫性帶狀疱疹或是免疫嚴重不全患者,則會需要採取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的方式,另外醫生也會開立藥膏以及止痛藥等症狀治療藥物,來幫助患者進行患部護理。

但烏惟新醫師也坦言,抗病毒藥物雖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以及減少症狀持續時間,但卻無法顯著預防令人聞之色變的「疱疹後神經痛」。疱疹後神經痛指在皮膚表面的急性症狀消失,疼痛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讓患者坐立不安,甚至失眠、憂鬱,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攝取均衡營養,幫助維持自身免疫力,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不僅能夠大幅減少帶狀疱疹的發生率,也能夠降低發生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可能性,建議高風險群不妨進一步洽詢專業醫師,是否符合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的資格,多管齊下、積極預防才是根本之道。

NP-TW-HZU-PRSR-240024| Date of preparation: Sep 2024
This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轉載自



眼藥水/眼藥水5大NG

眼藥水5大NG

電腦、手機、平板…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休閒,用眼時間越來越長,難免眼睛酸澀不舒服,而點眼藥水舒緩眼睛也成為不少人的日常保養。不過有專家提醒,千萬別一點完眼藥水就立刻閉眼睡覺,若使用方式錯誤,不僅無法改善眼睛不適,甚至還可能造成眼睛損傷!

眼藥水NG使用方式1:一點完眼藥水就閉眼睡覺


根據日本宮崎縣藥劑師會的資料,眼藥水中如果含有抑制發炎症狀的成分,有可能也會讓眼睛變比較乾、若是點完眼藥水馬上就睡覺,由於睡眠期間淚液分泌低,這類成分可能會讓眼中變乾,而傷到結膜或角膜;另外有些眼藥水也可能有防腐劑成分,容易刺激眼睛。

知名眼藥水廠牌樂敦製藥的官網建議,點完眼藥水後至少等待5~10分鐘再睡覺,否則就寢時淚液分泌會變得極端低下,眼藥水成分會比平常更長時間滯留在眼中,可能對眼睛造成潛在的損害。若對眼藥水使用方式有疑慮,建議購買時諮詢醫師、藥師,並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

眼藥水NG使用方式2:感覺只點了半滴眼藥水又補點


點眼藥水的時候感覺只有點到半滴,要繼續補點嗎?根據食藥署資料,普通眼藥水一滴的分量,已是「眼睛可容納最大量的5~10倍」,點眼藥水時,感受到藥水從眼睛流出是正常現象,不必因此補點眼藥水或多點好幾滴眼藥水。

有多瓶眼藥水藥膏怎麼點?點完閉眼休息就好嗎?下一頁了解更多眼藥水用法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肺栓塞/「經濟艙症候群」之一

 


常常差旅的民眾,務必要多留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日前在急診遇過一位55歲女性患者從紐約搭機返台,回國後感到呼吸急促、胸口悶痛以為是時差反應並沒有太在意,沒想到卻患上「經濟艙症候群」導致危險的肺栓塞。立即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溶解栓塞,並迅速安排她入住加護病房,經過兩週觀察和治療,病患順利康復出院。

陳威龍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經濟艙症候群」,白話的來說,長時間坐在狹窄空間、缺乏活動,會導致血液在下肢靜脈中滯留形成血栓,如果發作的話,不僅腿部會腫脹、疼痛,血栓若脫落進入肺部,可能引發肺栓塞

肺栓塞/「經濟艙症候群」之一

為何肺栓塞會危及生命?陳威龍指出,當長時間不活動,像是長途飛行、久坐就會造成導致靜脈血液流動較慢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剝落往回跑,心臟再把它往打到肺動脈,塞在肺動脈形成肺栓塞。而倘若患者本身有三高、肥胖等問題,也會提升血栓的風險。

陳威龍說,「肺栓塞」與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併稱為「心血管三大殺手」,如果肺栓塞未能及時診斷,致死率非常高,急性肺栓塞的即時死亡率約為30%,尤其是當發生大範圍栓塞導致休克時。然而,即使接受治療,肺栓塞的致死率仍然在10%至15%之間。

肺栓塞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單側下肢腫漲

■突發性胸悶或胸痛

■呼吸困難

■冒冷汗

如何預防經濟艙症候群及肺栓塞?

1. 長時間乘坐飛機或久坐時定期活動:建議每1至2小時起身走動或做腿部伸展運動。

2. 穿著壓力襪:有助於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降低血栓風險。

3. 保持水分攝取: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這些會導致脫水,讓血液濃稠度增加。

4.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體重、戒菸和定期運動,有助於減少血栓形成的風險。

更多內容



食材/「助眠食物」分享

助眠食物」分享

失眠困擾不少人,在眾多食物中,哪些食物含有最多助眠成分?成為幫助睡眠CP值最高的食物?振與醫院營養師高法民表示,凡是含有鎂、鈣、維生素B、維生素B12、色胺酸成分等食物,均有助於放鬆和入睡。然而,若要進行評比,以下6種「助眠食物」,能讓你睡得更好,一覺到天亮!

洋甘菊茶、奇異果、開心果丶香蕉、芝麻、牛奶

全文詳



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食材/「台塩高級碘塩」「特級碘塩」差異在哪?

 「台塩高級碘塩」「特級碘塩」差異在哪?

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全聯消費經驗老實說發文,每次逛超市都能看見「特級碘鹽」、「高級碘鹽」,但是都分不清楚這兩款鹽巴的差異性,讓原PO十分好奇「為啥要分不同名字?」

對此,台鹽曾發文指出,兩種鹽巴的使用途徑,高級碘鹽為一般用鹽,而特級碘鹽則是添加了海水濃縮礦物質液,內含的礦物質成份可幫助增加料理口感,故建議如料理使用可選用「特級碘鹽」,醃漬及洗滌蔬果則可選用「高級碘鹽」。

全文詳



食材/「秋刀魚」去腥分享

 「秋刀魚」去腥分享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藥物相關/服藥正確姿勢𧫴防食道炎

 服藥正確姿勢𧫴防食道炎

服用藥丸若沒有搭配足夠開水,小心食道受傷!那要喝多少水呢?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為了降低藥物附著於食道的風險,建議以上身直立姿勢服藥,搭配至少120c.c.的水,並在服藥後繼續保持直立至少10分鐘。適當的服藥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食道灼傷,以確保藥物的正確吸收與發揮療效。

藥物食道炎原因

食藥署指出,當藥物黏附著於食道時,可能會因局部濃度或滲透壓過高,導致食道黏膜的局部發炎反應,進而造成藥物食道炎(medication-induced esophagitis)。常見症狀有吞嚥疼痛、胸骨後疼痛,以及胃食道逆流,且這些症狀通常在服藥後數小時到3天內出現。

正確的服藥方式

食藥署提到,為了降低藥物附著於食道的風險,建議以「上身直立」姿勢服藥,搭配至少120c.c.的水,並在服藥後繼續保持直立至少10分鐘。若服用的藥物有較高的食道炎發生風險(如:tetracycline、alendronate、potassium chloride、quinidine),建議搭配至少240c.c.的水服用,並保持上身直立至少30分鐘。

食藥署說,如果不幸發生藥物食道炎,症狀通常能在停用藥物後自行痊癒。但針對不能停藥,或症狀較為嚴重的案例,臨床上可能會給予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以避免胃食道逆流,導致食道灼傷惡化。

更多內容



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

牙齒相關/「刷牙」正確方式分享

 「刷牙」正確方式分享

想留住牙齒,你得天天「用心打掃」。例如同一個房間,有人隨便打掃、有人用心清潔,成果大大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天天刷牙卻還是有蛀牙跟牙周病。重頭再學一次正確的潔牙法,才能讓牙齒不要走、緊緊留在你身邊。

  • 牙刷:一隻就夠,刷法才是真功夫
  • 牙線:美國人說「用牙線,或死」
  • 牙膏:泡沫太多會讓人看不清真相
  • 漱口水:其實是位特別來賓

  • 刷牙的技術


    1. 一顆一顆的刷
    2. 按順序刷,例如若習慣從左邊上排外面開始刷,就順著一路刷下去,不要一下刷左邊、一下又跳到右邊
    3. 牙刷要45度,刷到牙齦溝,繞圓刷,每顆刷10到20下
    4. 每排牙齒至少要刷3個面:外面、裡面、咬合面
    5. 刷的時候不要太快、太用力,力道的輕度跟拿起鉛筆書寫一樣,才不會傷到牙齦
    6. 臉頰內側難刷到,可以在刷牙時把嘴「闔起來」,效果更好
    7. 前排牙齒可以轉直的刷
    8. 電動牙刷一樣要很輕
    9. 一天至少2次,如果能餐後刷最好
    10. 刷完用舌頭感受一下,牙齒是否有光滑感,如果感覺上面還卡了一層黏黏的東西,很可能是沒刷乾淨
    11. 如果前一晚刷牙刷的很徹底,早上起床是不用刷牙,可以等早餐後再刷
    12.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刷乾淨,可諮詢你的牙醫師,使用「牙菌斑試劑」,塗抹在牙齒上觀察,自己平常刷牙的死角在哪裡?做為改善刷法的參考。

全文詳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藥物相關/「吃藥姿勢」影響藥效吸收快慢

 吃藥姿勢」影響藥效吸收快慢

向右傾斜服藥吸收更高效 吸收快慢與幽門位置有關

這項研究旨在探討身體不同傾斜方向對藥丸在胃中溶解速度的影響。該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實驗,分別觀察身體右傾、坐直和左傾時對藥丸溶解時間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身體向右傾斜時,藥丸花費約10分鐘溶解完畢;當受試者保持坐直姿勢時,溶解時間延長至23分鐘;而當身體向左傾斜時,溶解時間則需高達100分鐘。因此得出研究結論,當身體向右傾斜時,藥丸溶解速度最快,而向左傾斜時溶解速度最慢。

這些數據清楚地表明,姿勢的改變會明顯造成藥丸在胃中溶解速度的差異,進而影響藥效的吸收與發揮。根據研究結果,醫師葉宗儒分析,此現象主要與器官位置和腸胃結構有關。大多數藥物在進入腸道後才開始發揮作用,而在此之前,藥丸會經過胃和十二指腸的連接口—幽門,幽門口位於身體靠右側處。因此當身體右傾時,藥丸會移動到最接近幽門的位置,相對更容易到達小腸,從而加快溶解速度和藥效發揮。相反地,當身體向左傾斜時,藥丸會遠離幽門,導致溶解速度最慢。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