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醫療新知---台大醫療團隊發現「抗生素」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有致命風險

皮膚病、泌尿道感染、肺炎常用,台灣每年超過80萬人次使用的第一線抗生素竟暗藏有致命危機!台大醫院今(26)天公布利用健保大數據所做的最新研究結果,發現抗生素「氟奎諾酮(Fluoroquinolone)」因會影響膠原蛋白和結締組織的形成,可能導致罕見但致死率很高的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增加約2倍。
事實上,氟奎諾酮過去就因為造成一些病人產生肌腱發炎,甚至罕見的阿基里肌腱斷裂案例,2008年就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要求在仿單上加註相關警語。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急診部主任李建璋說,氟奎諾酮被普遍使用在肺炎和泌尿道、皮膚、軟組織的感染上,因比傳統的盤尼西林類,口服吸收好、效果佳、副作用少,近15年來已成為許多感染疾病的第一線治療藥物。
氟奎諾酮雖然普遍被認為是一個安全的藥物,但李建璋說,其藥理機轉上會影響膠原蛋白和結締組織的形成,人體中除了肌腱之外,富含膠原蛋白的主動脈也會受影響。
台大團隊經2年研究,利用健保大數據抓出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等病人,一一比照條件相符的相同病症對照組,發現若在過去60天之內曾用過氟奎諾酮者,風險十分明確。相關研究已於今年11月獲刊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李建璋說,研究顯示,60天以內曾使用3至7天氟奎諾酮抗生素、且吃的劑量越多,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性就增加約2倍,而這兩者雖罕見、每一百萬個台灣人只有約100至200案,但致死率很高,如未接受緊急手術,死亡率高達6成。
民眾不需要過度恐慌!李建璋強調,雖然氟奎諾酮會導致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增加,但是每6668至7704人次使用氟奎諾酮,才會增加1位主動脈剝離或主動脈瘤,估計國內每年約104至120人左右,但有些緊急時刻抗生素非用不可,利仍大於弊。
台大醫院團隊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尤其是天生缺乏膠原蛋白的埃勒斯-當洛二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病人在吃抗生素前,必須跟醫師說明自己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能夠避免相關危險。

標籤: ,



「痛風」急性期別吃「秋刀魚」等高普林食物

痛風常常會忽然發作,就像一陣風一樣突然發生,疼得民眾苦不堪言,所以叫做「痛風」!想要避免痛風發作,平常要控制體重和飲食。營養師提醒,平日若想吃海鮮,記得選擇非養殖的深海大型魚類,別吃秋刀魚、虱目魚等。痛風發作時,蛋白質食物最好都從蛋和奶類攝取。
痛風患者,建議吃非養殖的深海大型魚,而不要吃虱目魚、秋刀魚等養殖小魚。
痛風患者,建議吃非養殖的深海大型魚,而不要吃虱目魚、秋刀魚等養殖小魚。
痛風的形成,通常是體內普林代謝異常,無法由腎臟和腸道排出,導致高尿酸血症,而此症的患者中,大約有1/10的人會罹患痛風,體內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腫脹和變形。
發病期別減重 每月減1至2kg
想要遠離痛風之苦,除了控制飲食,維持理想體重也很重要。不過,營養師王子南表示,在痛風的急性發病期不適合減重,因為瘦得太快會使肌肉組織快速分解,而釋放出大量普林。建議每個月減少1至2公斤即可。
痛風飲食怎麼吃?營養師說分明
飲食方面,分成和非急性發病期和急性發病期兩方面。
非急性發病期
請避免高普林食物,比如內臟類、海產類、發芽豆類、蘆筍、紫菜、香菇等。蛋白質要適量攝取,平日可食用豆、魚、肉、蛋3至4兩;王子南營養師表示,如果想吃點海鮮,建議選擇非養殖的深海大型魚,而不要吃白鯧魚、虱目魚、秋刀魚、白帶魚、吻仔魚等養殖小魚。

標籤:



全民怒吼--「頂新黑心油」事件全部無罪

⋯⋯⋯

自已的油不敢用自家油,出門還擔心吃到自家黑心油,還自備油,這樣還能判無罪??
魏應充遭爆用昂貴進口橄欖油 連外出也自備用油
頂新集團從越南進口飼料油製成油品,危害全民健康,前董事長魏應充犯罪嫌疑重大,已被裁定收押禁見,引起外界好奇,魏應充平常都用什麼油?一位熟悉魏家的友人爆料,魏家廚房都用一款進口冷壓橄欖油,號稱「液體黃金」報導中還提到,魏應充非常講究養生,魏家外出用餐,都會自己準備進口橄欖油,請餐廳的廚師烹調。

⋯⋯⋯

標籤:



分享---3C族「放鬆肩頸」運動

肩頸痠痛常發生在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在彰化縣卻常見於勞工身上,因為彰化是中小企業的故鄉,長時間低頭做零件加工、包裝產品,肩頸肌肉不知不覺僵硬「鼓起」。
彰化秀傳醫院復健科主任鄭美麗說,使用3C產品、雙手不停做事,頭頸向前傾以便注視螢幕或物體,讓肩頸肌肉加倍承受壓力,處在緊張狀態,容易筋膜疼痛,最終造成肌肉看似厚實,其實是僵硬後遺症。
非骨骼、神經系統病變引發的姿勢性肩頸痠痛,向上影響頭部,發生頭暈、頭痛,往下雙臂痠麻無力,一旦停止頭頸向前傾的動作,從事休閒活動,肩頸痠痛就不藥而癒,鄭美麗常聽病患說「逛街的時候痠痛都消失了」。
從病人的敘述,可研判精神狀態緊繃、工作壓力,使肩頸肌肉緊張,加上頭頸向前傾的不良姿態,肩頸痠痛伴隨而來,在「牽一髮動全身」效應下,肩頸部鼓起、駝背、凹胸、凸腹,腰痠背痛跟著來。
鄭美麗表示,消除肩頸痠痛不難,不方便起立時,可做頭頸「前、後、左、右、轉頭」運動,低頭到再也低不下,向後仰到最大角度、向左傾到左耳幾乎貼近肩膀,向右傾也是這樣,然後向左、右水平轉頭,各姿勢靜止10到20秒。
接著手掌心放在頭頂位置,右手按拉頭部向右傾,直到肩頸有些痠痛,靜止10到30秒,左側拉筋運動相同;如果可起立,揮動雙臂畫大圓圈,活動肩頸每一塊肌肉,達到放鬆效果。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左旋肉鹼問到底

左式肉鹼是脂肪代謝過程中的一種關鍵的物質,能夠促進脂肪酸進入粒線體氧化分解。可以說肉鹼是轉運脂肪酸的載體。 目前人們已把肉鹼應用於大眾減肥、競技運動員減脂抗疲勞,目前尚未有可靠的實驗能夠證明它對健康成年人的功效。
膳食中素食攝取的肉鹼很少。但一般情況下身體可以自然合成足夠的左旋肉鹼。在激烈運動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需要補充。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s://goo.gl/WKGSaa

結論:
肉鹼是脂肪酸進入粒線體氧化(燃燒轉成能量)必要的載體,人體可以自己合成,正常情況下不需補充。
膳食中肉類有肉鹼,素食攝取的肉鹼很少。
激烈運動或身體無法合成肉鹼的情況下,補充肉鹼才有意義。
肉鹼和腸道細菌的關聯可能是心管硬化的一個原因,如何因應?待考。

左旋肉鹼深度閱讀:
http://goo.gl/lRgRlh

標籤:



分享--「戰艦遊戲」免費下載

你想要親自體驗二次大戰時期浩瀚的太平洋上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壯烈海空戰鬥嗎?繼戰車世界席捲全球玩家,打造線上戰爭遊戲新紀元之後, Wargaming更推出另一款免費的大型多人史實線上戰鬥遊戲-戰艦世界。由玩家擔任艦長,親自指揮歷史上聞名遐邇的經典軍艦,升級重要的科技模組,做好海戰準備,就可以在戰艦世界內縱橫五洋七海唷!
在艦世界裡,玩家共有四種船艦可以選擇:

一、 巡洋艦:

巡洋艦在是戰艦世界裡最多功能的艦種,她們擁有一定的火力和裝甲,可以為配備更大口徑火砲的友艦搜尋敵軍船艦,也可以對敵艦齊射魚雷,必要時還可為友軍艦艇提供防空火力支援。

二、 戰鬥艦:

戰鬥艦可說是戰艦世界裡的「最佳主角」,對敵軍帶來三重威脅。她的強大火力和厚重裝甲在海面上構成駭人毀滅力量,而副砲會對較小型船艦帶來嚴重威脅,而甲板上密集的高射砲也為玩家提供強大防空火力來對抗敵軍飛機。戰鬥艦的大艦巨砲將在戰艦世界裡讓玩家體驗巨砲猛轟的瘋狂快感!

三、 航空母艦:

如果想要如上帝般掌握戰場上每個角落,那就非航空母艦莫屬,指揮航空母艦可以鳥瞰戰場,隨時打擊敵艦。她們可以搭載四種不同的飛機: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偵察機和戰鬥機,航空母艦可以在同一時間派出多群飛機升空作戰,且每一種飛機都有特定的任務,如攻擊敵軍飛機、偵查敵軍船艦和飛機、攻擊敵軍船艦並護航/掩護友軍船艦與飛機等。

四、 驅逐艦:

驅逐艦小巧靈活,不但不易被敵人發現,還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破敵軍艦隊陣容,在近距離內發射一整排魚雷,即使是火力最強、裝甲最厚重的戰鬥艦都將難逃毒手。
除了船艦本身之外,每一艘船都有各式各樣的升級、配合精心設計的作戰環境,刺激的海戰絕對不會終止,每一場戰鬥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永無止境的戰略規畫、充滿戰術考驗的遊戲內容,再加上重砲猛轟、敵機凌空的激烈戰鬥,正等著各位玩家帶上鋼盔、穿上救生衣,加入戰艦世界的行列!

標籤: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穿鞋前請先檢查---天冷「雨傘節」躲進鞋內取暖


冷氣團發威氣溫下降,一條雨傘節爬進球鞋內取暖,讓 球鞋主人26日上午要穿鞋時,嚇得花容失色。 (林立維提供)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傳真 104年11月26日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6日電)冷氣團發威氣溫下降,一條雨傘節爬進球鞋內取暖,讓球鞋主人今天早上要穿鞋時,嚇得花容失色。

花蓮市一名林姓婦人上午準備出門買早餐,左腳才剛要套進球鞋時,卻發現鞋內軟軟的,塞了東西,定睛一看,球鞋裡蜷著一條黑白相間的雨傘節,嚇得趕緊通報消防隊捉蛇。

消防隊捉蛇過程的照片被分享到臉書「花蓮爆料王」,網友留言「鞋裡有餘溫剛好是個溫暖的床」、「如果不小心穿下去還真的腳底發涼」、「配色剛剛好」等。

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長熊帆生說,天氣轉冷,蛇類會開始找尋溫暖的庇護所冬眠,若鞋子擺放屋外,要穿著時,記得先抖一抖、看一看,以免不速之客藏身。1041126

※你可能還想看:

自強號上有蛇?!

冷氣團來了 26日晚間中部以北下探12度

破天荒 柯文哲將頒榮譽市「犬」獎給牠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間歇性跛行」不宜輕忽,謹防是「周邊動脈阻塞」前兆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走著,走著,突然感覺腳痛,可別輕忽,若同時出現跛行的現象,可能是「冷酷殺手」周邊動脈阻塞症來找碴,代表下肢動脈阻塞,肌肉已出現缺氧現象,嚴重時可能需截肢才能保命!醫師提醒,冬天氣溫下降,易造成周邊血管收縮,導致病症急速惡化,高危險族群應對典型症狀「間歇性跛行」提高警覺,及早預防和就醫診斷。
年長者常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導致不良於行,因此忽略「間歇性跛行」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年長者常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導致不良於行,因此忽略「間歇性跛行」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嚴重可能引發敗血症。
1名60歲男性患者走路腳痛已持續一段時間,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須休息一下才會改善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這位病患除腳痛外,還有合併下肢冰冷、發紫等現象,足部潰瘍的傷口經久不癒,確診為下肢動脈阻塞,還好及時治療,才避免掉傷口惡化,甚至截肢的命運。
間歇性跛行!周邊動脈阻塞亮警訊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醫師楊為舜表示,多數民眾都知道心臟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腦血管阻塞會造成中風,但是卻很少人知道血管阻塞的風險不侷限於心臟或大腦。如果血管阻塞發生在肢體就叫做「周邊動脈阻塞症」,且通常下肢發生的風險又高於上肢。
周邊動脈阻塞症在初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即當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後,因下肢動脈阻塞導致肌肉缺氧加劇而疼痛,必須稍事休息才能緩解再度行走,然而,年長者常因其他原因如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中風等導致不良於行,因而對「間歇性跛行」不以為意,而忽略了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早期症狀,也可能導致周邊動脈阻塞症急性發作時延誤就醫或診斷。
平日多運動,可預防血管硬化,也比較有機會察覺周邊動脈阻塞症的初期症狀。平日多運動,可預防血管硬化,也比較有機會察覺周邊動脈阻塞症的初期症狀。
周邊動脈阻塞症急性發作 組織壞死恐引發敗血症
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急性發作,代表下肢動脈已阻塞到達完全不通的地步,此時肢體的肌肉組織會開始缺血而壞死,受影響的區域會先發白、冰冷和疼痛,可能同時合併有麻木及感覺異常,此時若無即時介入打通血管,則組織會開始轉為深紫色甚至合併水泡或血泡,最後完全壞死變為黑色,壞死的肢體如腳趾甚至會自動脫落。壞死的組織常引發發炎反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感染、敗血性休克,必須截肢以保命。
更有甚者,由於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症的危險因子多為全身性的疾病,因此患者常有不只一處血管阻塞,臨床甚至有周邊動脈阻塞症和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腸壞死同時發作的案例,增加治療的困難度和風險,不可不慎!
平日多運動 有助及早揪出病灶
楊為舜醫師提醒,預防周邊動脈阻塞症,遠比疾病發作後再緊急處理來得重要,除了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要謹慎控制三高之外,戒菸也很重要,因為癮君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症的機會是不抽菸者的3至17倍。平時多運動,可預防血管硬化,也比較有機會察覺周邊動脈阻塞症的初期症狀。
另外,已是高風險的族群如洗腎患者,冬天應注意末梢保暖,避免血管過度收縮,平時也應注意飲食,控制血鈣和血磷,以免鈣磷沉澱在血管內造成血管鈣化和狹窄,加重動脈阻塞的程度。若肢體冰冷加劇,合併有疼痛、久不癒合的傷口時即要注意,應盡早至心臟血管科門診就醫治療。

標籤:



「大台北公車網站」整合雙北公車資訊

「大臺北公車網站」讓民眾不僅可以查公車路線資訊,也能查附近哪裡有YouBike。(photo by 網路截圖)
「大臺北公車網站」讓民眾不僅可以查公車路線資訊,也能查附近哪裡有YouBike。(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集結公車道站、附近站牌、YouBike等資訊於一站,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鍾慧諭25日表示,「『大臺北公車網站』整合了雙北地區公共交通資訊,民眾可以查知公車到站、附近站牌及YouBike等訊息。」新北市政府交通副局長鍾鳴時說,「新網站納入了雙北991條路線,比舊網站還完整、準確。」
雙北交通局25日舉辦大臺北公車網站(大臺北網)登場記者會,鐘慧諭表示,台北市及新北市原本就有各自建構的公車查詢網,但部分公車行駛路線跨越台北及新北,造成民眾查詢不便,新的大臺北網除了整合資訊外,「也加入民眾流行的YouBike站點等訊息,讓民眾更方便能得知附近有什麼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大臺北網花費2年整合共991條路線及11120個站牌資訊,民眾能更準確地得到想要的訊息。」鍾鳴時指出,為了因應1天353萬的公車查詢人次,雙北才計畫共推大臺北網,未來大台北網的訊息也會公開給APP業者使用,讓資訊更加值。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資訊科科長何承諭表示,考量到民眾使用的習慣,大台北網使用Google地圖作為查詢地圖,「除了地圖與查詢公車的功能外,還開放英文版本。」他說,大部分新功能都是讓民眾能夠迅速規劃路線,而英文版本則是讓外國觀光客感受到雙北公共運輸的便利,建造友善的觀光環境。
「考量到民眾使用的習慣,短時間內民眾都還是能使用雙北舊的查詢網站,未來規畫半年到1年後可關閉。」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處長陳榮明說,只要其他部會有興趣,未來平台也可延伸加入,如基隆、桃園及公路局等訊息,讓民眾動一根手指就能查到許多資訊。

標籤: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白內障」等熟了再開刀是錯誤觀念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醫生,白內障不是說要讓它熟了之後才開刀會比較好嗎?」上述言語常出現在眼科醫師與年長患者對話中。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指出,白內障不要等到成熟才開刀,因為白內障在熟化過程中,其晶體蛋白質會從晶囊滲出或膨脹過度,兩者都可能會引發青光眼或如彩虹炎等併發症,若等熟了才開始治療,會提高手術困難度與合併症發生率。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提醒白內障患者不要等到白內障成熟才開刀治療。(記者王俊忠翻攝)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提醒白內障患者不要等到白內障成熟才開刀治療。(記者王俊忠翻攝)
  •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指眼球中央出現白化情形,即是白內障。(記者王俊忠翻攝)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任徐聖曜醫師指眼球中央出現白化情形,即是白內障。(記者王俊忠翻攝)
徐聖曜解釋,白內障是指眼睛內原本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有的是局部位置混濁、情況不見得嚴重;有的是整顆水晶體360度都變混濁,這就是「成熟的白內障」。白內障起源於拉丁字cataract,為「瀑布」之意,如同隔著瀑布、霧氣或結霜玻璃在看東西的感覺,分先天及後天性兩類型,以後天性最為常見,所以說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之一。
他指出,白內障初期表現會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畏光、黑點、晶體性近視等情形,中晚期以後視力障礙愈發惡化,甚至只剩光覺視力,臨床上有年長患者未及於第一時間治療,以致白內障腫大壓迫阻礙房水流出,眼壓居高不下,造成角膜水腫「晶體溶解性青光眼」,甚至有失明之虞,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對於白內障適當治療時機?徐醫師說,白內障雖不會影響眼睛健康,但與其共處的最重要守則是必須知道何時應該治療,初始尋求治療標準為「視力障礙開始影響工作及生活時」,就應該到眼科求診。
他並提醒年長民眾需注意發生過熟性白內障(hypermature cataract),多數白內障是老化引起,難從根本加以預防,定期檢查眼睛是早期發現白內障的不二法門;而已罹患白內障者更要做好定期追蹤,以免白內障放到「過熟」導致青光眼,一般來說,及早發現、馬上治療,大多數有不錯的癒後效果。

標籤: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吃「堅果」留意五大禁忌

吃堅果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國人堅果攝取量卻嚴重不足,調查發現,國內30歲以下的民眾,每天堅果攝取量不到標準建議量的1/5,營養師提醒年輕人要掌握「3多2少」原則,,也就是多吃蔬果、全榖及堅果類食物,減少攝取動物性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才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吃堅果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國人堅果攝取量卻嚴重不足。
吃堅果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國人堅果攝取量卻嚴重不足。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心血管疾病是青壯族群健康隱形殺手,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過去10年間,國內青壯族群族群,死於心血管疾病比例,從4.7%遞增為7.2%,增加幅度達5成之多;而年輕上班族吃的多、動的少,外食及飲食西化,都讓心臟血管負擔加重,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各種心臟血管疾病。
堅果每天應攝取1湯匙
而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將原有6大類食物中的油脂類增加為「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從油脂類中,將堅果種子類獨立出來,就是要呼籲國人多食用堅果類來要降低慢性疾病發生的機率。
事實上,攝取適量的堅果,不但營養價值高,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民眾,在每天的飲食當中,要涵蓋各種不同的堅果類食物,如榛果、杏仁、核桃、腰果,每天吃到1湯匙就足夠,在購買時要注意成分及來源標示清楚的包裝,堅果拆封後要妥善保存,也可冷藏。
堅果好吃但別犯禁忌
營養師提醒,堅果類食物和一般橄欖油、植物性食用油相比營養更多元,除不飽和脂肪酸外,還有高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便秘患者吃點堅果可幫助消化、排便。但是如果食用不當,堅果也會給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1.開心果:開心果雖不像其它堅果容易酸壞,但是貯藏時間太久的開心果不宜再食用。另開心果有很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較多的脂肪,凡是怕胖的人、血脂高的人應該少吃。
2.南瓜子:急性腸胃炎者宜少食,否則會感到腹脹。
3.松子:存放時間長會產生酸腐味,不宜食用。此外,肝膽功能不良者應慎食。
4.腰果:含有多種過敏原,易造成一定的過敏反應。最好不要多吃,可先吃1.2粒後停10分鐘,如果不出現過敏反應再吃。
5.花生:花生外皮有增加血小板數量、抗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高血脂症者宜去皮食用。

標籤:



改善「高血壓」由「飲食」和「運動」著手

預防高血壓,須從飲食和運動著手,少油鹽、少煎炸,每週規律運動,符合國健署的「3、3、3」原則。
血壓的控制與飲食、作息及運動有著相當大的關係,若能好好控制,除了能預防高血壓之外,如果是收縮壓在120~139mmHg、舒張壓為80~89 mmHg的「高血壓前期」患者,甚至有機會不用服藥治療;而對於已經服藥的高血壓病患,則可使降血壓藥物的效果更理想,或是能降低服用血壓藥物的劑量。
飲食控制3原則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多吃高鉀、高鈣及高鎂的食物、維持理想體重、減少飲食中的含鈉量、多運動及避免菸酒等,都具有降血壓的效果。而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建議,預防高血壓,要把握3項飲食原則:
原則1:降低飽和脂肪及總脂肪量,多攝取富含蔬果及低脂乳類飲食。
原則2:飲食中的蛋白質來源,應以植物性蛋白取代動物性蛋白,而肉類來源也盡量以白肉例如魚肉及雞肉等代替豬肉、牛肉等紅肉。,更多內容

標籤:



「核桃」可降「膽固醇」+降「血壓」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生命科學研究組織(Life Sciences Research Organisation)的研究員針對61個試驗(總計1301篇文章、涵蓋2582名受試者)進行統合分析和系統性文獻回顧,發現超過20個研究都指出,核桃可以降低9%至16%的壞膽固醇,還可降低心臟舒張壓2至3 mmHg。此研究已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堅果營養豐富 含植物專屬ALA
研究員表示,堅果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如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而有「堅果之王」美稱的核桃,每1盎司(約31公克)就提供2.5公克的α-亞麻油酸(ALA),是組成Omega-3脂肪酸的成分之一,而且只存在植物當中。
吃核桃能護心 強化動脈功能
研究發現,每天攝取至少2盎司(約62公克)的核桃,可以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俗稱的「壞膽固醇」(LDL),以及壞膽固醇中的載脂蛋白(ApoB),而這些是衡量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重要指標。研究還顯示,吃堅果尤其有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風險。
核桃屬於油脂類,適量食用才能吃出健康好處!核桃屬於油脂類,適量食用才能吃出健康好處!
許多研究都顯示,堅果不但能降低總膽固醇,還能同時增加俗稱的「好膽固醇」(HDL),降低發炎,並且改善動脈功能。另外,吃堅果也能攝取豐富的蛋白質和纖維。
核桃適量食用 與食用油聰明代換
提醒民眾,核桃雖然有益健康,堅果仍屬於油脂類,適量食用才能吃出好處。根據衛福部的每日飲食指南,每天應攝取油脂3至7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而1茶匙(5公克)的烹調用油約等於2粒核桃的油脂含量。
因此,如果當天吃了比較多核桃,在炒菜用油上就必須減少,可改用水煮、清蒸、川燙的方式烹調三餐,才能避免吃進過量油脂。

標籤:



醫療新知---「紅肉」+「壞菌」=心臟殺手

■ 壞菌會把牛肉裡的營養成分,轉變成阻塞動脈的化合物。
圖片來源:PASIEKA/SCIENCE PHOTO LIBRARY
編譯│高英哲
      瘦肉牛排低脂低膽固醇,又富含蛋白質,一般認為這樣的食物很健康,但是要是吃太多了,還是會導致心臟疾病。研究者如今把這事歸咎於寄生在人類內臟裡,一種會把牛肉裡常見的營養成分,轉變成加速動脈阻塞化合物的細菌。
      這項發表於《自然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其共同作者「克里夫蘭診所」 (Cleveland Clinic) 心血管醫學主任史坦利.哈贊 (Stanley Hazen) 表示,這項研究指出有時候一個人腸胃裡的微生物組合,跟食物營養標示上的任何一項成分都一樣重要,所以安排飲食與保持健康要有新方法。「細菌會從食物裡製造出一大堆分子,」他說,「那些分子對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可能會造成重大影響。」即使在脂肪跟膽固醇含量有受到控制的情況下,食用紅肉也會增加心臟病發死亡的風險。為了找出箇中原因,哈贊等人讓七十七名受測者(其中有二十六名吃素或方便素)服用紅肉跟奶製品中含有的左旋肉鹼 (l-carnitine) 營養素。有位堅定的素食主義者甚至同意吃塊兩百公克的沙朗牛排。
      測試結果顯示,服用左旋肉鹼會增加血液中的甲基胺氧化物 (trimethylamine-N-oxide, TMAO) 濃度,有證據顯示這種化合物會改變膽固醇的新陳代謝,減緩累積在動脈壁上的膽固醇排除速度。
      然而即使同樣服用左旋肉鹼營養劑,吃素跟吃方便素的人比起吃肉的,形成的甲基胺氧化物還是少得多。對受測者的糞便進行檢驗後發現,吃肉的人跟不吃肉的,內臟裡的細菌種類也大不相同。哈贊說有吃肉的習慣,可能比較會助長將左旋肉鹼轉化成甲基胺氧化物的細菌成長。
      為了進一步確認,研究者檢驗了將近兩千六百個選擇做心臟檢查的人,他們血液中的左旋肉鹼濃度。左旋肉鹼本身似乎不會造成什麼差別,不過左旋肉鹼跟甲基胺氧化物濃度同時都很高的人,卻是心臟疾病的主要目標群。更進一步的證據顯示,真正造成威脅的不是左旋肉鹼本身,而是加上細菌因素之後的連鎖反應。
      最後研究者發現,餵食老鼠左旋肉鹼會使牠們罹患動脈疾病的風險加倍,不過只有在老鼠內臟裡頭,有平常會有的細菌時才會如此。如果給老鼠注射清潔內臟用的抗生素,飲食中含有左旋肉鹼,就不會增加罹患疾病的機率。
      賓州大學心血管預防醫學主任丹尼爾.拉德 (Daniel Rader) 表示,這項研究「相當有說服力地」指出,給腸胃細菌餵以左旋肉鹼,確實會增加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哈贊表示,這項研究發現不但會嚇到無肉不歡的人,也會讓服用市售左旋肉鹼營養劑,相信這會使他們精力充沛、減肥或增進運動表現的人,重新考量一下他們的選擇。「左旋肉鹼聲稱具有的那些效果都未經證明,」他說,「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需要服用這些營養劑。」
--
 報導出處:Red meat + wrong bacteria = bad news for hearts
責任編輯:Nita Hsu

標籤: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紅肉」有害「心臟」的真正元兇---「肉鹼」

紅色肉類的飽和脂肪一直以來被關聯到心臟疾病。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腸道的細菌會轉變肉鹼(carnitine)成加速硬化和增厚動脈壁的化合物,肉鹼是一種蛋白質基礎材料,在牛肉、羊肉、和鹿肉中特別豐富。
通常,肉越紅,含肉鹼越多。雖然豬肉被認為是一種紅肉,但它所含的肉鹼沒有像牛肉、羊肉和鹿肉那麼多。而雞肉和魚肉含更少。
這項發表在 Cell Metabolism 期刊的研究背後的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為預防和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提出了新的目標。而且,他們說,這提高了人們對含有肉鹼和相關化合物的膳食補充劑安全性的關心。
“carnitine”命名源自拉丁語“meat”或“flesh.”。它不被認為是食物中的必需營養素,因為“我們自己會製造所有我們需要的 carnitine,”此研究的研究員、克利夫蘭診所米勒家庭心臟與血管研究機構的 Stanley Hazen 博士說。“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需要肉鹼,”它是將脂肪轉化為能量必不可少的,他說。
研究一再表明人們吃的紅肉量和他們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之間有很強的關聯,Hazen 說。但“紅肉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量並不足以增加所觀察到的風險,”他說“除了脂肪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萬億的微生物 - -主要是細菌 - - 居住在腸道內幫助營養和免疫系統。它們因人而異,主要是由於飲食和遺傳。
“當我們餵食自己時,我們也餵入我們的微生物,”Hazen 說。你吃越多肉鹼,你就越可能會有微生物在你的腸道內將它轉換為促進硬化和增厚動脈壁的化合物,他說。
“在我們腸道的細菌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物反應器,”Jason Goldsmith 博士說。他是一位消化內科住院醫師暨密歇根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並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它們對我們有影響,我們也對它們有影響。”
另一個很令人心碎的發現
此新研究(使用老鼠)發現紅肉中的肉鹼是被腸道微生物轉化成稱為 GBB 的物質。然後 GBB 再被轉換成稱為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和TMAO的化合物(也由腸道微生物轉換)。所有這些化合物都會增加血管硬化。
但是給小鼠抗生素來消滅它們的腸道細菌,在它們的血液中的GBB濃度就會下降到接近零,Hazen 的研究小組發現。
“這並不是說其他的東西就不重要,”Andrew Mendelsohn 博士說,參照其他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只是這個也很重要。”Mendelsohn(沒有參與 Hazen 的研究)是在加州桑尼維爾的再生科學研究所的總裁暨研究總監
Hazen 說他這個新研究不是有關紅肉,而是有關在紅肉比在雞肉或魚肉較常見的化合物。“一個合乎邏輯的做法是削減進食那種營養物,”他是說肉鹼。雖然,他說:“我們還沒有直接測試過是否在人類中降低 TMAO 會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他是直接針對服用含有肉鹼或 GBB 的膳食補充劑。“我們的數據將敲響我們需要觀察長期補充劑攝食的安全性的警報,”Hazen 說。
Hazen和他的合作者在去年發表了第一篇論文,研究腸道菌如何和吃紅肉一起在提高斑塊積聚在動脈內的風險中扮演著角色。
在那項研究中,他的研究小組發現:以肉鹼補充小鼠的飲食會改變它們腸中的細菌類型,導致三甲胺的產生增加,然後三甲胺再轉換成 TMAO。
研究人員還測量約 2600 名正在檢查心臟問題的病人的肉鹼和 TMAO 血中濃度。他們發現那些數字比膽固醇濃度更能預測心臟疾病的風險。
WebMD[http://www.webmd.com/heart-disease/news/20141105/red-meat-carnitine]

標籤:



「正確飲食」+「運動」,遠離「三酸甘油脂」

吃對食物、吃對油脂、調整飲食順序,不節食、不忌口,就能輕鬆降膽固醇!雖然降低膽固醇不能完全只靠飲食控制,但飲食有方,對想要降低膽固醇的人來說,是重要的關鍵。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沛?指出,膽固醇從食物來源,占不到35%,其餘大多由人體自行產生,其中,肝臟製造約占50%、腸道製造約占15%, 而膽固醇不全然都是不好的,對身體有一定的功能,除了是建構細胞膜框架的材料,還負責脂溶性維生素的運輸以及維生素D、類固醇激素與膽酸的合成。
飲食控管三酸甘油酯較容易
不同於膽固醇大部分是從自體產生,回流肝臟會變成極低密度膽固醇的「三酸甘油酯」,其主要來源則大多是「吃進」體內。台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羅佳琳說,即使飲食沒有半滴膽固醇,身體仍會自行合成,約占7成以上,而任何人吃了食物後,血中的三酸甘油酯就會上升,食物消化變成脂肪酸,若是沒有立刻去活動使用掉,就會被脂肪細胞儲存起來,當腹部、臀部、手臂等各部位都存滿了,就會轉存到肝臟,因此,三酸甘油酯高的患者,通常還會合併有脂肪肝的問題。
三酸甘油酯過高,不只是吃得太油,羅佳琳表示,吃進過多甜食、澱粉、水果等轉變為醣類,三酸甘油酯就會上升很快,不過,只要減少飲食攝取,並藉運動增加消耗,通常也下降得很快,這也就是為什麼酗酒者最為典型,只要戒掉屬於高濃度醣類的酒,三酸甘油酯就會下降得很快。
(關鍵字: 膽固醇 , 紅酒 , 三酸甘油酯 , 護心 , 好油 )更多內容

標籤:



「反覆流產」VS.「抗麟脂質症候群」

女性反覆流產 抗磷脂抗體惹禍

 
流產是婦女的夢靨,當心恐是體內的抗體在作怪/照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反覆流產是不少婦女難以承受的痛。一位近35歲的產婦,兩次懷孕都在十週左右不預期的流產了,讓她非常的傷心。經內科免疫檢驗,診斷為抗磷脂質症候群,並建議她在下一次懷孕前,先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而懷孕後,每天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終於順利了產下健康寶寶。
反覆流產的病因,首先應找尋婦產科醫師評估有無子宮、卵巢或其他婦產科相關疾病,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反覆流產患者經過婦產科醫師仔細評估後,無法找到答案。此時,可考慮室內科學的相關因子。
常流產婦女  4成有此抗體存在
高醫一般醫學內科陳忠仁醫師說,有三類的疾病和反覆流產有關,分別是曱狀腺疾病、血栓形成體質及自體免疫疾病。而在自體免疫疾病中與反覆流產最相關的則是「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是一種抗磷脂抗體導致之動、靜脈血栓或反覆流產的疾病群。根據國外研究,在反覆流產的病人約有35~40%可發現此種抗體的存在。
在過去醫療較未發達的時代,此類的孕婦幾乎胎胎流產,少有成功生產的機會。然而現代醫學進步,女性一旦發現有抗磷脂抗體,只要懷孕前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懷孕後,每天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有7成可保住孩子。因此他也建議不明原因的反覆流產病人,除了尋求婦產科,也可到內科做進一步檢驗,有利儘早發現可能病因,以提高順利生產的機會。

標籤:



分享---「咖啡渣」妙用

【早安健康精選書摘】應該有相當多數的人都知道咖啡渣對於去除味道有很好的功效。平常在家做咖啡來喝時,不要將咖啡渣丟棄,可以將這些咖啡渣囤積起來,放到冰箱裡當除臭劑或是去除雜味時使用,也可以當成花盆的肥料來使用。而這樣善用在各種地方的咖啡渣,才是真正完全沒有丟棄,一點也不浪費的咖啡渣。

製作冰箱除臭劑

雖然冰箱裡的除臭方法相當多樣化,不過卻沒有像咖啡渣這樣的好的天然除臭劑。近來只要前往咖啡店就可以免費帶走包裝好的咖啡渣,也因此咖啡渣的取得變得很容易也很方便。

作法:

1) 將咖啡渣鋪平在報紙上使其乾燥。而在讓咖啡渣乾燥之前,為了讓水分能快速蒸發,可以放進微波爐裡轉5分鐘左右,這樣子就可以讓咖啡渣馬上乾燥。

2) 而裝咖啡渣的容器可以使用紙杯或是罐頭罐。

3) 咖啡渣裝進容器裡只要裝一半即可,接著用保鮮膜包覆上層,並用叉子戳出小洞。把這個咖啡渣放進冰箱裡的角落,不僅有除臭的效果還可以除濕,可以說是相當完美的一石二鳥。

小提醒
要將咖啡渣放進鞋子裡時,可以利用衛生紙來處理。首先將咖啡渣放到衛生紙上,並用橡皮筋綁起來,接著再將上端剪得平整後使用。將這個咖啡渣包放進衣櫃或鞋櫃裡,可以除臭又除味。但要特別記住一點,在放進去使用前,一定要先讓咖啡渣變乾燥,這樣才不會因為水分而腐敗。

除去附著在塑膠盒上的食物味道

塑膠盒經常會被拿來當成冰箱裡的收納容器使用,但是塑膠盒也不是每次都只是拿來存放乾燥的食物,連大豆醬還有泡菜也都會使用塑膠盒來存放,所以塑膠盒裡會附著著許多複雜的味道在內。

若塑膠盒裡都只是存放同一種食物的話,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就現實面來說這是有點困難的。若是現在就有曾經存放過食物的空盒,而裡面還是有食物味道附著的話,可以在盒子裡放入咖啡渣並且蓋上蓋子放置一天左右。這樣一來,塑膠盒裡的食物味道就會消失得一乾二淨!

作法:將咖啡渣撒入塑膠盒內,並且蓋上蓋子放置一天左右。

小提醒
將廚餘裝進塑膠垃圾袋並且綁緊,接著放到密封容器並送進冷凍庫裡存放一下子後再丟棄,就可以防止廚餘的腐敗或是不會孳生小蟲子。在處理容易滋長果蠅的水果皮時更是有用,效果顯著。此外,將水和酒精以1:1的比例調和後灑到廚餘上,或是將咖啡渣覆蓋在廚餘上可以使惡臭消失。

無限善用咖啡渣

除了可當成冰箱或塑膠盒、垃圾桶的除臭劑之外,咖啡渣可以善用的程度是無止盡的。它還可以成為花盆的肥料,也可以做成面膜使用。此外,咖啡渣還可以當成入浴劑或是磨砂膏使用,在浴室裡的活用度可是滿分的。

洗碗精

用植物油和苛性蘇打所製成的肥皂混合著咖啡渣,可以當成洗碗精來使用。雖然因為不是液體的洗碗精而有點不方便,但是只要利用菜瓜布沾取一點點擦拭在碗盤上,就可以將食物渣和油垢等去除得乾乾淨淨。

花盆肥料

咖啡渣因為含有豐富的無機物質和蛋白質,撒在花盆上的話不僅可以供給營養,還可以維持濕度,防止蟲子孳生。

面膜

將咖啡渣和蜂蜜調勻後塗抹在臉上,可以使皮膚產生光澤,同時也有美白的效果。將紗布覆蓋到臉上約5分鐘左右,再清洗乾淨就可以。若是沒有紗布的話,也可以使用市面上所販賣的敷布。

去角質

洗澡的時候,雙腳淋上溫熱的水後,將咖啡渣搓擦在腳上,會有去角質的效果。

入浴劑

將2~3小匙的咖啡渣用濾網紙包起來並丟進放了水的浴缸裡,靜置一陣子後再撈出來就可以開始泡澡了。

小提醒
咖啡渣一定要完全乾燥才可以使用。若是沒有乾燥就使用,原本要用來除臭的咖啡渣反而有可能會養出黴菌。

標籤:



蛋殼」用途多,別急著丟棄

image
【早安健康/白乙君編譯】「蛋」的營養價值人人皆知,醫學研究也指出一天一顆蛋,對健康有益無害。但是你知道嗎?總是被你當作廚餘扔掉的「蛋殼」也有不少妙用呢!日本節約網站「Dr.Wallet」將教你4招蛋殼再利用法,不僅可以漂白衣物、清除茶垢,還能做為天然植物肥料,以及治癒肌膚上的細小傷口!

1. 衣物清潔,去漬漂白
蛋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經過加熱後,會分解出「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兩者相互反應後,能使水變成鹼性,具有較強的清洗效果。

1件上衣需要約3個完整蛋殼,把蛋殼與衣服一起放在熱水裡煮30~40分鐘,再用一般洗衣機清洗,就能洗掉衣服上的污漬,甚至有漂白的效果。建議蛋殼不要用太碎,這樣清潔成分才容易依附到衣服上唷。

2. 簡單清洗,茶漬、水漬、油垢

將蛋殼搗碎,放入充滿茶漬的杯中,並加入少量的水,用手指一邊攪和,一邊用蛋殼磨擦杯底,就能有效清洗汙漬。同樣遇到瓶口較窄的細嘴瓶或是玻璃瓶時,將碎蛋殼塞入瓶口,加水搖晃,一樣可以清洗瓶底水漬,不需要使用漂白劑,更不用擔心會吃到清潔劑的化學物質。

此外,遇到充滿油垢的黑鍋底時,不妨試試菜瓜布加碎蛋殼一起刷洗,能夠有效吸附油中碳化變黑的物質,達到淨化的功能。只不過,蛋殼刷洗有可能會使鍋具出現刮痕,請自行斟酌使用。

3. 豐富鈣質,天然肥料

蛋殼中的「鈣」可作為天然肥料,補給土壤養分。由於從鈣的釋出、土壤分解、再到植物吸收,這個過程需要不少時間,建議把蛋殼用碎,再均勻灑在土壤,加速養分吸收。

此外蛋殼還具有中和土壤的功能,水分會造成土壤的鈣、鉀等鹼性鹽基流失,當土壤過酸,就不利於植物生長。蛋殼表面上布滿許多細孔,當酸性的水穿過細孔,與蛋殼中鹼性的碳酸鈣作用,就能使土壤成為中性。尖銳的蛋殼也能夠趕走蛞蝓與蝸牛啃咬植物。

4. 治療輕度燙傷、擦傷

日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跡見順子表示,蛋殼內側的「薄膜」含有蛋白、蛋黃、以及蛋殼上的營養,其中所含有的「胱氨酸」能幫助細胞再生,促進代謝,加速小傷口的癒合,還具有美白效果。

傷口清潔過後,將薄膜敷在傷口上,靜置約20~30分鐘,每天敷一次就能使傷口快快癒合。但如果是嚴重的燒湯傷、起水泡、產生強烈疼痛感,仍應盡快就醫!

標籤:



「量血壓」正確方法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秋冬之際,日夜溫差大,容易引發心血管等疾病的問題,家中有長者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建議平時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電子血壓計已經是家中的常備保健器材,電子血壓計屬第2等級醫療器材,購買電子血壓計時,應至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地方,選購標示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產品。

詳細閱讀說明書 正確使用

使用前要先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充分了解醫療器材的效能、性能或適應症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正確地操作使用,才能有效達到醫療器材的效能。食藥署提醒民眾在使用時,注意以下六撇步,確保測量數值的準確度。

使用6撇步 步步重要

1. 第一次測量血壓時,左右手都應各量一次,未來以血壓較高的手作為未來固定的量測對象。

2. 固定同一時間,以同隻手臂測量血壓,詳實記錄數值供醫護人員參考。測量血壓的最佳時間為早晨起床後1小時之內或者晚上就寢之前;無論選擇哪一個時段測量,測量時間都應於身體和心情都處於穩定狀態時進行。

3. 量測前避免食用刺激性物質或有劇烈運動,或是在運動休息 30 分鐘後,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進行。

4. 以坐姿進行量測,並保持雙腳平放地面,使身體保持在輕鬆的狀態下,避免彎腰等姿勢,而產生腹壓或手臂的位置低於心臟的情況發生,促使血壓量測值升高。

5. 持續測量時,若要測同一手臂,應待壓脈帶完全放氣後,再進行量測;兩次量測之間需間隔1分鐘,再重新測量。

6. 若長時間未使用電子血壓計時,最好先將電池取出並妥善收納,並定期將儀器送回原廠校正,才能測出較準確的數據。

標籤: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電池基本知識---內有MacBook( PRo ) 電池FAQ

電池基本知識
目前市面上 3C 產品常用的充電電池(二次電池)是鎳氫電池與鋰電池。而目前新型筆記型電腦、手機大都改用鋰電池,因為其記憶效應差,可隨時進行充放電。但鎳氫電池就沒辦法像鋰電池一樣可以隨時充放電,因為其記憶效應特別好,萬一在尚未放完電就充電(假設電量還剩 30%),可能會讓電池以為現在是沒電狀態所以需要充電,但是事實上卻還有 30% 的電力,這種現象就稱為記憶效應。
但是鎳氫電池有一項特性是鋰電池比不上的,那就是鎳氫電池容量有最佳狀態,而鋰電池沒有。當鎳氫電池充電循環達到 100~200 次之間時,可能會出現最佳狀態,也就是說假如你的鎳氫電池原始容量為 1000mAh 可能會提升到 1100mAh。但是因為鋰電池構造的關係,從出廠到最終電池報廢時,電池容量只會慢慢的下降,不會有最佳狀態,因此我們需要定期做電池校正以延長電池壽命,下文會詳加說明。
鋰電池與鎳氫電池的充電循環壽命(循環次數)平均可超過 500 次,在業界及國家最低標準中則是 300 次(完成充電循環 300 次後,容量必須為原始容量之 60%),因此如果你的電池充電循環次數小於 300 次,代表你的電池不正常。如果你的電池還在保固期內,可以拿到 Apple 維修站,經過軟體測試結果是 Bad 時,就可以免費更換新的電池。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充電循環?請參閱 Apple - 關於鋰電子電池
另外,關於電池的正確知識 當中提到的電池循環(迴圈)壽命實驗資料:
迴圈壽命(10%DOD): > 1000 次(充電次數,非充電循環次數)
迴圈壽命(100%DOD): > 200 次(充電次數,非充電循環次數)
其中DOD是放電深度(Depth Of Discharge)的英文縮寫。從中可見,可充電次數和放電深度有關,10%DOD時的迴圈壽命要比100%DOD的要長很多。當然如果折合到實際充電的相對總容量:10%*1000=100,100%*200=200,後者的完全充放電還是要比較好一些。
啥?看不懂嗎?我也是看了很多次才看懂,解釋給你聽:
整段意思就是說,在同一顆電池,相同循環壽命(業界標準 300 次)下。
假如你每次放電都只放 10% 就回充,你的電池可以充超過 1000 次(充電次數)以上。
但由於這 1000 次的充電每次都只有充 10%,所以折合實際容量後等於最少使用了 100 次 100% 的電池。
以此類推,如果你每次放 100% 的電後才回充,你的電池最少可以充超過 200 次(充電次數)以上。
但是因為每次都回充 100% 的電,所以乘以 200 次以後,相當於最少使用了 200 次 100% 的電池。
注意:雖然每次放 100% 的電後回充,可以增加電池使用的壽命,但是還是建議盡量不要每次都放到 0%。
   因為這樣很傷電池,下面會做說明。請照下面標準充電方式充電!
下表是以業界標準值 300 次充電循環做標準,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放電深度低的話...
例如每次都放 10% 電後回充,可能充了 3000 次(> 1000 次)後電池才會「安息」。
 

注意:電池是屬消耗品,終究會有退役的一天,但是只要養成良好的充電習慣,就可以降低電池老化的速度。

標準充電方式
當電池電量剩下約 15% 左右就要準備接電源充電了,剩 10% 時會有電量過低警示。
補充:沒有必要等到電池完全沒電時才充電,因為鋰電池本來就是設計給用戶隨時可補充電力用的。另外就是避免電池電量出現在 100% 或 0% 這兩個極端值,如果電量長期在 100% 不放電,會讓鋰電子沒有地方可以活動,一段時間後,你的鋰電池可能就會流「湯」出來喔!如果電量只有 0%,那將可能會造成電池陷入深度放電狀態,這樣會讓它永遠無法再蓄電。

電池校正方式
以下電池校正資訊來源為 Apple,適用於 PowerBook G4 (15 吋、雙層 SD)、MacBook (所有機型)、MacBook Pro (所有機型)、MacBook Pro (17 吋) (所有機型) 以及 MacBook Air。 
 1. 插入電源轉換器並充足 PowerBook 電池的電力,直到電源轉換器上的指示燈或 LED 變成綠色,且選單列中
   的螢幕計量器指出電池已充足電為止。
 2. 讓電池保持在充足電力的狀態下至少兩小時。在此期間只要插上電源轉換器,仍然可以使用電腦。
 3. 在電腦的電源仍開啟時拔除電源轉換器,開始使用電池的電力讓電腦運轉。您可在這段時間內使用電腦。
   電池電力降低時,螢幕上會出現電池電力不足的警告對話框。
 4. 這時請儲存所有工作。請繼續使用電腦。如果電池電力非常低,電腦會自動進入睡眠狀態。
 5. 關閉電腦,或讓電腦處於睡眠狀態至少五小時。
 6. 接上電源轉換器,在電池再次充足電力之前都不要將其拔除。
注意:電池校正約一個月做一次或 30 個充電循環做一次即可,常常校正可能會對電池產生不良影響。
補充:電池具有內部微處理器,在充電及放電時,提供電池中電源的預估值。有時需要重新校準電池,以保持螢幕上顯示的電池時間及百分比能夠精確,並讓電池的效率保持在最佳狀態。第一次使用電腦以及其後每隔幾個月都應該執行這道程序。如果您的 Apple 可攜式電腦通常接上交流電電源,很少使用電池電力,則最好每個月執行一次。www.apple.com/tw/batteries 網站提供更多和電池有關的輔助資訊,也提供 iCal 行事曆,可提醒您要校正電池。

MacBook(Pro)電池 FAQ
Q 1:Apple 說我的電池有 300 或 1000 次的充電循環,所以就只能充這麼多次?
A 1:如果你有養成良好的充電習慣,讓鋰電子時常有活動的時間,絕對有機會可以超過這個標準次數。
          有興趣可以參考 史上最強!我的小白電池循環次數1000次! 這篇文章。
Q 2:我的 MacBook(Pro)最少的充電循環次數是多少?
A 2:根據 WWDC 09' 的數據,2009 年 6 月 8 號之前的 MacBook(Pro)是 300 次,之後的是 1000 次。
Q 3:我發現我的電池充不到官方說的次數就壞了(或異常),怎麼辦?
A 3:根據前輩的經驗,如果電池還在保固期內的話,可以拿到 Apple 維修站檢測。
         當經過軟體測試結果是 Bad(不良品)時,就可以免費更換新的電池。
         有興趣可以參考 救命啊 請救救我的電池! (7、10 樓)這篇文章。
Q 4:如果我的 MacBook(Pro)一直插電使用,電池會不會過充啊?
A 4 :不會,MacBook(Pro)有充飽斷電機制,不會產生過充的現象,請放心
Q 5:如果常常充放電,會不會折損充電次數、加速電池老化、影響電池壽命?
A 5:不會,常充放電不但不會影響電池壽命反而會讓電池活化增長壽命。

Q 6:奇怪,明明顯示「已充電」,但是為何電量還是只有 99%、98% 或 95% 呢?
A 6:因為當電池充飽後,電量維持在 100% 時,因為電池內充滿鋰電子,活動空間非常的少。
         因此有些鋰電子就會跑出電池外「活動」,這就是上面所說,鋰電子每個月自放(電)率 8% 的原因。
         所以,就算你的電腦整天插著電,就算電池已經充飽,還是有可能往下掉幾 % 喔~


以下提供幾個充電的 Case 給大家做參考:
1. 如果要長期(六個月內)不使用筆電者,請將電池充電(放電)到約 50% 以後卸下存放。
  請確定將取出的電池存放於適當溫度下。建議放在防潮箱裡保存較為妥當。
  倘若將電池完全放電後才存放,它就會陷入深度放電狀態,這樣會讓它永遠無法再蓄電。
  反之,若將電池完全充滿電之後存放,電池的蓄電量可能會減少,這表示其續航力會變短。
2. 在家使用桌電、筆電(接電源),偶爾帶出(約兩個月一次)時才用筆電者
  每週至少讓電池充放電一次,並定期做電池校正。
3. 每天將筆電帶出使用(接電源)者,如去學校、辦公室使用。
  每週至少讓電池充放電一次,並定期做電池校正。
4. 承 Case 3,如果在通勤中會使用筆電、或使電腦處於休眠狀態(有用到電池)者。
  因為時常讓電池有正常的放電行為,大概三個月做一次電池校正即可。
5. 每天將筆電帶出使用(電池)者,盡量找有電源的地方吧!
  因為時常使用電池會快速用掉許多充電循環數喔~  
補充:由於鋰電池自放(電)率約為 8% / 月,再加上電池內部電路會耗電,因此建議存放三個月後記得要再拿出檢查。若電量低於 20% 時就可為電池進行充電。注意!如超過四個月以上電池電力有可能處於低電壓的狀態。這時請勿貿然單獨以電池做開機動作,必須先插上電源充電半小時以上再開機!這是為了避免低電壓狀況下開機使用時,瞬間電壓有可能會降低至2.0伏特以下...將會導致鋰電池永久失效不能使用或減短使用壽命。 

下表是我根據 關于充電電池權威評論 中第 9 點繪製而成: 
(除了 60% 那格是三個月後的數據,其他的都是一年後的數據)
也就是說,如果電池在電量 40% 的狀態卸下,並在 25 度常溫保存一年後,電量還有 38.4 %。

電池長壽秘技
根據 WWDC 09' 的數據,2009 年 6 月 8 號之前的 MacBook(Pro)是 300 次,之後的是 1000 次。
而此秘技主要是給電池的充電循次數只有 300 次的 MacBook(Pro)能狗減少充電循環次數的消耗。
以延長電池壽命所用,因此若您的 MacBook(Pro)是 2009 年 6 月 8 號以後購買的,就不用使用此秘技了。
因為就算你每天用掉一次充電循環的話,至少可以用三年啊...
那三年之內如果電池掛了,而且你有加購 AppleCare,那就直接送修換顆電池。
如果過保了,電池用了三年也夠本了,看是要直接買新電池或是直接買新的MacBook(Pro)吧!
1. 照上述 電池校正方式 為電池做充放電,每週固定有一兩天讓電池正常充放電,定期做電池校正。
  時常讓電池內的鋰電子保持在活性狀態,電池才會健康,就像人要運動一樣。
2. 需要長期插電使用電腦的朋友,建議您按照 3,4 的步驟操作,可少用掉一些充電循環次數以及保護您的電池。
3. 以下方法是以 Unibody MacBook Pro 15" (2008年版) 進行測試。
    (a)將電池電量充到 95%~99%,當然,能夠控制在 95% 左右是最好的。
    (b)拔掉電源線後,將你的 MacBook(Pro)螢幕蓋上,靜待 Apple 燈滅呈睡眠狀態。
    (c)呈睡眠狀態後,將電源線接上,再讓 MacBook(Pro)睡個幾秒後再打開螢幕。
    (d)這時你會發現,雖然電腦呈開機狀態,但是電源線燈號還是綠燈(不會自動充電)。
    (e)這樣因為沒有啟動自動充電系統,可以讓電量避開 100% 極端值,也不會一直補充電。
補充:當電量還有 95% ~ 99% 時,充電晶片認為電腦還有充足的電量,所以不會自動開始充電。
例外:當 MacBook(Pro)使用電池且呈開機狀態時,只要插電後就會啟動充電機制為電池充電。
4. 以下方法是以 Unibody MacBook Pro 13", 15" (2009年版) 進行測試。
    (a)將電池電量充到 100% 後,拔掉電源線繼續使用電腦。
    (b)等電池電量下降至 96% 以後再將電源線接上。
    (c)這時你會發現,雖然電腦呈開機狀態,但是電源線燈號還是綠燈(不會自動充電)。
    (d)這樣因為沒有啟動自動充電系統,可以讓電量避開 100% 極端值,也不會一直補充電。
補充:當電量還有 96% ~ 99% 時,充電晶片認為電腦還有充足的電量,所以不會自動開始充電。
例外:當 MacBook(Pro)使用電池且呈開機狀態,且電量少於 96% 時,插電後就會開始為電池自動充電。

本文參考資料
07. 固也泰電子工業有限公司電池資料 (電池與充電機)

特別感謝:Yang Roc 提供的補充資料以及部分的圖表製作。繼續閱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