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4年1月26日 星期五

日常生活/「菜瓜布」正確用法/3m官方分享

 

菜瓜布」正確用法/3m官方分享

[周刊王CTWANT] 面對惱人的髒汙油垢,只要用菜瓜布搭配清潔劑刷洗,就能輕鬆讓鍋碗瓢盆變乾淨,可說是家家戶戶的廚房必備好物,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其實菜瓜布的「海綿部分」並非清潔用途,3M公司日前透露,設計海綿的目的是要幫助起泡,讓洗碗過程更有效率,若用它來洗碗的話,恐怕清潔效果不佳。

常見的菜瓜布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面是綠色的金鋼砂纖維;另一面則是黃色的海棉,看似都能拿來洗碗,沒想到兩者用途卻完全不同。美商3M日本分公司日前在日本電視台《月曜から夜ふかし》節目中,分享菜瓜布的正確使用方式,由於菜瓜布的海綿主要是以聚氨酯所製成,表面佈滿細孔,如果使用海綿洗碗的話,會因清潔力較弱,導致污垢不易去除。

究竟海綿的真正的用途是什麼呢?3M表示,其實海綿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洗碗精起泡,在洗碗時,先將海綿菜瓜布沖水弄濕後,把洗碗精擠在海綿上,接著不停搓揉,等到洗碗精充分起泡後,再用菜瓜布那一面來清洗汙漬,就能有效幫助起泡並提升清潔力,也讓洗碗能更有效率。

根據3M測試發現,菜瓜布在使用28天後,累積的細菌量甚至比馬桶刷還要多,因此他們建議,菜瓜布盡量一個月替換一次,或是在菜瓜布上添加抗菌配方,能減少異味和細菌產生。

全文轉載自



食材/「馬玲薯」保鮮分享/農糧署

 「馬玲薯」保鮮分享/農糧署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食材放在室溫下易腐敗,尤其是馬鈴薯放久易發芽、變綠。農糧署表示,馬鈴薯買回家後,可視居家環境或天氣狀況,選擇最佳保存方式,像是家中較為乾燥,可與會釋放乙烯的蘋果一同裝袋,放在通風陰涼處,能保存1至3個月;較潮濕則可裝進打洞的塑膠袋內冷藏,可保存1至2週,或去皮切塊蒸熟壓泥、放入冷凍,可保存1個月。

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國產馬鈴薯以1至3月為主要採收期,是期間限定的在地好滋味,但是若因貯藏時照射到光線,或溫度變化劇烈、儲藏時間較久,都有可能使馬鈴薯變綠或發芽而產生「龍葵鹼」,這個時候便只能丟棄、不能食用。因此,想要保存好馬鈴薯,建議可掌握以下撇步:

1.裝袋常溫:若家中較為乾燥,可與蘋果一同裝袋,因為蘋果會釋放乙烯,有減緩馬鈴薯發芽的效果。並放置於通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可保存1至3個月。

2.裝袋冷藏:若家中較為潮濕,可將塑膠袋打孔,裝入馬鈴薯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1至2週,但要注意,避免照光發芽,以防止表皮變綠。

3.切塊/壓泥冷凍:若家中較為潮濕,也可將馬鈴薯去皮切塊,放入電鍋蒸熟,再將蒸熟馬鈴薯壓成泥(不壓也可以),裝入保鮮袋中放入冷凍,可保存1個月。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心血管疾病/「熱湯配冷飲」小心致命

 熱湯配冷飲」小心致命

一口熱湯、一口冷飲好過癮?小心頭暈、頭痛甚至中風

很多人在溫暖的室內吃火鍋時喜歡配可樂、沙士等清涼的飲料,非常過癮,殊不知這樣一口熱湯、一口熱飲的進食習慣非常危險。有一名年約30歲的男性,就是喜歡在喝下火鍋熱湯後馬上喝冷飲,結果頭部不時發生間續性疼痛。 (編輯推薦:頭暈想吐原因有哪些?留意中風前兆,突然頭暈伴隨7症狀一刻都別拖)

男子就醫後,醫師請他在吃火鍋時測量血壓,發現男子喝下50℃的熱湯後血壓會先降低10mmHg左右,而喝下5℃的冷飲後血壓則飆高20mmHg左右,血壓起伏過大,因而引發頭痛。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示,吃火鍋時如果喜歡一邊大碗喝熱湯,一邊喝冷飲,不只對腸胃不好,血管也會急速擴張、收縮,導致血壓急遽升降,可能會引發頭部疼痛,而這種頭痛的症狀可能就是高血壓的警訊。 

何一成建議,喝熱湯與冷飲的時間至少要間隔3分鐘以上,才能避免頭痛。醫師強調,如果有高血壓情形,時常讓血壓忽高忽低輕則導致頭痛、頭暈,嚴重時則會誘發腦中風與心肌梗塞。 

吃火鍋時忘了保暖容易腦中風、眼中風

全詳



皮膚相關/「瘀青」如何護理

 「瘀青」如何護理

如何改善皮膚瘀青血腫? 謹記4大要訣有助消腫

趙昭明提出,在進行皮膚瘀青血腫處理時,應謹記4大要訣「冰、藥、熱、醫」,分述如下:


▸1.冰:受傷後,應儘速冰敷,且不要揉搓。趙昭明表示,受傷部位處於急性發炎期,最好急救方式就是冰敷,建議使用冰敷袋,讓微血管收縮鎮定,並減緩發炎傷勢,1天敷3次,每次10至15分鐘,持續2至3天,直到消腫為止。


▸2.藥:冰敷後,可在沒有傷口的皮膚患部塗上1層藥膏,建議選用大廠牌制式藥膏,塗抹時應避免用力揉搓,每天2至3次,適量使用,動作輕柔,讓藥效滲入皮膚即可。


▸3.熱:熱敷不能躁進,約48小時後,等待患部消腫,瘀青呈現深暗紅、紅紫色時,就可熱敷,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加速血腫退散復原。1天敷3次,每次10至15分鐘。藉由熱敷幫助血塊代謝,使瘀青逐漸消退。熱敷過後,可視情況塗去瘀藥膏。


▸4.醫:一般瘀青約2至3週逐漸消退,如瘀青遲遲未消或摸到皮下硬塊,應立即就醫,可能傷及深層組織或有其他問題,需接受進一步檢查。


趙昭明指出,因跌倒或外力撞擊所產生的瘀青,問題單純,只要掌握「冰、藥、熱、醫」4大要訣,就能消除瘀青,不留痕跡。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食物養生/吃對食物降低罹癌風險

 吃對食物降低罹癌風險

說到最可怕的疾病,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的「癌症」,而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藉由飲食、作息習慣的調整,來降低罹癌機率,例如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豆類含豐富膳食纖維 吃蘋果養肺防癌


觀察網路上對「防癌食物」的相關話題討論,可發現以「豆類」食物聲量奪冠,特別的是,不少網友對豆類中的「黃豆」保持疑慮態度,認為「黃豆中的雌激素可能會造成乳癌」,但有醫師於節目分享「事實上,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與膳食纖維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對健康有正面的作用」,引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表示「原來黃豆致癌是迷思!」、「看來早餐飲料要改喝豆漿了」,不過也有民眾提醒「黃豆要記得選非基改的,不然反而更不健康」,表示食物還是天然一點對身體比較好。


聲量排行第2的「蘋果」同樣備受關注,有新聞提及芬蘭研究顯示,蘋果中含有類黃酮素,具有強抗氧化力,能幫助抑制肺癌,對此,有網友說道「現在空污越來越嚴重,真的要多吃蘋果」,表示身在空氣不好的都市,平時會盡量攝取對肺好的食物。


堅果抗癌但熱量高  「這些食物」有益女性健康


而排行第3的「堅果」則擁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許多民眾也表示自己有吃堅果的習慣,留言像是「我每天都會吃1小匙核桃跟杏仁」、「堅果不只健康,也很好吃」,但也有在健身的網友提醒「吃堅果要注意量,太多熱量會爆表」,表示堅果雖然健康,1次還是少量為宜。

此外,針對女性的健康飲食,除了「咖啡」含有多酚類物質,有機會降低得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國際期刊最新研究也顯示,「菇類」中的麥角硫因則對預防乳癌有幫助,民眾看了紛紛說道「太好了,我假日都用咖啡開啟美好的1天」、「準備去全聯買菇菇回家」,而針對男性好發的攝護腺癌,則可以多吃「番茄」,豐富的茄紅素具有抗氧化能力,有網友表示解惑,笑道「難怪我媽每次都叫我爸多吃番茄,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看完以上的文章分享,你是不是也已經把防癌食物記錄下來了呢?無論如何,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均衡飲食還是最重要的!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18日 星期四

鼻子相關/「鼻腔黏膜」日常維護/譚敦慈分享

 「鼻腔黏膜」日常維護/譚敦慈分享

蔡經謙報導】近期類流感、新冠疫情逐漸攀升,久咳不癒,病情快好轉又發燒,就恐是諸多病毒輪番上陣的影響。專家分析,近期8病毒千萬要小心混和感染,尤其冬天乾冷,有如「黏毒板」、「人體濾網」的鼻腔黏膜更容易受此影響,最多恐大降免疫力50%!此時千萬別忘了清潔鼻子「洗濾網」,若能定期「用一招」將鼻腔清潔乾淨,就能降低感染風險。

病毒夾擊,鼻腔黏膜有如「黏毒板」、「身體濾網」!

病毒、細菌會從鼻腔侵入人體,平時有免疫細胞、鼻腔纖毛、鼻黏膜保護,較難受到感染,然而冬季時卻要特別注意,上述機能均無法100%發揮功能。

義大醫院預防醫學科科主任洪暐傑於健康節目《醫點不誇張》分析,冬季時氣溫降低,鼻腔血管收縮,保護身體的「抵抗力大軍」白血球就很難抵達鼻腔;將病毒、細菌往外推的鼻腔纖毛功能也會變差;甚至有研究發現,鼻腔溫度降低,鼻孔內抗病毒、抗菌的免疫細胞也會跟著減少。

如今台灣冬季恐8病毒齊發,洪暐傑醫師特別提醒,由於病毒多樣,若不幸被病毒感染,恐破壞身體免疫力,接著,若再受其他病毒侵襲,就恐兵敗如山倒,病毒輕易地從鼻腔侵入人體,造成多種病毒混和感染。需要注意的病毒包括:


全文詳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日常生活/「抗菌」洗潔劑的正確認知

 「抗菌」洗潔劑的正確認知

食品洗潔劑的「抗菌」和您想的不一樣!

   對於特別強調「抗菌」的食品用洗潔劑,消費者是否應視為首選?許淑真副教授說,食品用洗潔劑的功能是將食品表面或接觸面清洗乾淨,且清洗完之後,可減少洗潔劑殘留,而標榜含有「抗菌」的洗潔劑,是指抗菌成分能讓洗潔劑保存較久,並非留在食品或容器具的表面維持抗菌效果。食藥署也強調,食品用洗潔劑有無抗菌效果,在使用上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食材清洗之後仍需要加熱才能食用,那麼洗潔劑中含有抗菌成分其實是不必要的。
環保酵素,小心甲醇超標
   許淑真副教授也指出,以蔬果、果皮為原料發酵製作的洗潔劑(常被稱為環保酵素),由於發酵過程中可能產生甲醇,使得成品常有甲醇含量超標的情況。因此,民眾無論是自製或購買這類型產品時,都須特別留意。
   除此之外,購買食品用洗潔劑時,以包裝、標示完整的產品為優先,避免選購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產品標示須以繁體中文為主要語言,要有原產地、負責廠商、製造日期等資訊,建議仔細閱讀標示後再購買。
宣稱「食品級」、「無毒」洗潔劑,都不符合標示規定
   許淑真副教授強調,為避免民眾混淆與誤會,法規規定洗潔劑不可以標示「食品級」或「無毒」等同義之中、外文字樣,因此如果看到「食品級洗潔劑」、「無毒洗碗精」、「無毒蔬果洗潔劑」,其實都不符合標示規定,業者對產品宣稱時需要特別留意。
   食藥署也叮嚀,了解食品用洗潔劑的標示規範、購買前仔細閱讀產品標示與說明,才能購買到真正讓人安心的食品用洗潔劑,避開廣告過於誇大不實的產品。
轉載自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食材/「吐司」相關資訊

吐司」相關資訊

全麥吐司、白吐司、生吐司哪個肥?4真相誤會大了「吃2片像在喝油」

你也是吐司麵包控嗎?台灣麵包總是離不開高油高糖,為了追求健康、控制熱量,不少人會刻意選擇全麥吐司、雜糧麵包、無麩質麵包,但營養師李婉萍拍攝影片提醒,有些麵包可沒有你想的比較健康、熱量也沒有比較低,原來大家都誤會大了!如果以為這些吐司麵包是養生的好選擇,小心掉入陷阱。 

麵包迷思1:全麥吐司、雜糧麵包的熱量一定比白吐司低?


全麥吐司、雜糧麵包,熱量有比較低嗎?李婉萍營養師以市售5款常見吐司麵包的熱量、脂肪含量、糖含量來一一對照,市售產品各片吐司重量不等,熱量也相對不同。


首先熱量最高的就是生吐司和牛奶吐司了,由於吐司要綿密鬆軟,多少都會放油,她在專欄文章特別強調:「別看吐司感覺不油,像鮮奶吐司就含有一塊多迷你的奶油塊,就像在大口吃油!」 

  • 生吐司2片(133g):399大卡、脂肪10g、糖9g
  • 牛奶土司2片(119g):367大卡、脂肪6g、糖12g
  • 全麥吐司2片(116g):264大卡、脂肪2.9g、糖1g
  • 白吐司2片(96g):252大卡、脂肪2g、糖6g
  • 雜糧麵包2片(90g):241大卡、脂肪9g、糖3g
*比較基準為市售產品「2片」,實際情形可能依品牌、重量、原料、產製過程略有不同。 

不過令人驚訝的還有,如果單純看熱量,同樣2片吐司來說,全麥吐司的熱量和脂肪都比白吐司更高;而2片雜糧麵包的脂肪量,也遠遠超過2片白吐司! 

李婉萍營養師解釋,台灣的全麥、雜糧麵包為了符合大家的口味,讓口感更滑順柔軟,通常會經過改良、添加更多的油和糖,連帶熱量也增加不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吃糙米時覺得很粗糙,吃全麥吐司卻不會。她建議,如果為了要控制熱量,在選擇吐司麵包時一定要特別留意,簡單來說「口感柔軟的熱量比較高,口感硬的熱量比較低」不要看到標榜全麥就放心了喔! (編輯推薦:55歲陳昭榮「麵包控」1改變狂瘦7kg!早餐減肥、降血壓快學2訣竅)

麵包迷思2:無麩質比一般麵包更健康?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日常生活/「搭機」三關鍵事項多留意

 搭機」三關鍵事項多留意

日本航空客機與海上保安廳飛機2日在東京羽田機場發生相撞空安意外,日航機上379人全數逃生。1名日本網友分享,擔任機師的父親從小提醒她搭機時務必注意「3點關鍵事項」自保,PO文曝光吸引大量網友討論,有人說「感謝提供有用的資訊」。

這名網友2日於社群平台X發文提及,她作為1名機師的女兒,想重申父親從小告誡搭機3點注意事項,第1點是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須保持清醒,第2點為飛機起飛和降落時須穿好鞋子,最後千萬不要穿高跟鞋上飛機,因為約20%飛機事故在起飛過程中、50%發生在降落過程中,因此你的「逃跑行為可能會決定生死」

這名網友補充,「繫好安全帶也很重要」,她有時在飛機起飛或降落過程會睡著,或呈現半夢半醒狀態,唯一不用花那麼多精力事情,也能為緊急情況做好準備,還有搭機時最好穿著能跑的運動鞋。

PO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達不同看法,有人說「感謝提供有用的資訊,我一直都穿高跟鞋,但決定以後旅行穿可以跑步的鞋子」、「謝謝你提供的信息,我會記住的」,也有網友理性回應「我記得從經常搭飛機旅行的父親聽過同樣的話,所以當我上飛機時,我只穿運動鞋。另外,我聽說在試圖逃跑滑梯時,長筒襪、緊身褲和合成材質的褲子會導致灼傷和刺激,所以我總是只穿100%純棉的褲子」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3日 星期三

日常生活/「地震」如何因應

地震」如何因應

地震時正在洗澡跟上廁所怎麼辦?下一步該如何逃生?地震懶人包一篇就懂

地震發生時怎麼辦?

內政部表示,第一時間要保持冷靜,不驚慌,就地做好抗震3動作:「1.趴下 2.掩護 3.穩住」

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板塊交界處,雖然地震不是新鮮事,但是對於防災還是不能輕忽,地震時該如何應變?要先打開大門嗎?要先關閉火源及瓦斯?平時能做什麼事情,防範地震帶來的危害?

地震發生時怎麼辦?

內政部表示,第一時間要保持冷靜,不驚慌,就地做好抗震3動作:「1.趴下 2.掩護 3.穩住」

看更多:焦慮症症狀有哪些?發作怎麼辦?如何預防?原因、治療、自救懶人包

開車、搭電梯遇到地震怎麼辦?

除了要保持冷靜之外,內政部也提供不同情境的求生方式:

地震時在室內

在室內的人切記不要倉促去開門、不要慌張往外跑、不要刻意去關瓦斯,避免因為劇烈搖晃而受傷。遠離窗戶,先就地躲在桌下或是牆角,直到地震結束,躲避時要隨時注意保護頭部、頸部,小心家具、電器、燈具、書櫃或貨架掉落。內政部也提醒,千萬不要去搭電梯,以免受困在內。

地震時在廚房

如果正在瓦斯爐旁使用爐火,可立即隨手關閉瓦斯,就地避難,躲在桌子下,如果離火爐有段距離,請先就地避難,不要貿然在搖晃中衝去關火,以免受傷。

地震時正在洗澡、上廁所

千萬不要急著離開浴廁,地震搖晃時,應該立刻壓低身體,利用手邊物品(如:臉盆)或以雙手保護頭頸部,保持彎腰狀態,直到地震停止。浴廁空間較小且濕滑,慌亂衝出,更容易發生意外,也不要坐在馬桶上,以免馬桶破裂割傷,遠離牆上懸掛的鏡子、置物架上的物品,避免被砸傷。

地震時正在走樓梯

立刻靠牆,採取蹲低姿勢,就地避難。

地震時正在搭電梯

更多內容



2024年1月2日 星期二

肺炎相關/covid19病毒變異總整理/「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如何區分

 covid19病毒變異總整理/「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如何區分


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從 2020 年 2 月爆發延燒三年多,Omicron 變異株在造成全球造成幾波的流行,但 Omicron 下不斷產生新的變異株,JN.1 變異株為 Omicron BA.2.86 子代變異,截至 2023 年 12 月 18 日已超過 40 國現蹤,於美洲、歐洲等地占比快速上升,並於新加坡成為主流變異株。

全文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