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

可可粉好處大分析

巧克力的由來:巧克力的原產地在墨西哥,它主要的原料是可可豆。可可豆是一種像椰子般的果實,長在樹幹上會開花結 果。後來在荷蘭有人想到把它做成比較好喝的可可亞。

==黑巧克力VS. 控制血

因為在黑巧克力中的可可,含有類黃酮素(Flavonoid)可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在可可中的類黃酮素主要成分是黃烷醇 (flavanol),

黃烷醇在巧克力中的含量會因為可可的品種、栽種與存放的方式,以及製作過程中烘焙及鹼化……等,加工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所以光憑巧克力外觀顏色深淺以及苦味多寡,無法分辨可可含量,因為鹼化過程也會影響巧克力的顏色和口味。

不過跟巧克力比起來,可可粉的加工手續比較少,對於黃烷醇破壞的程度也比較少,所以也可以自己沖可可粉來喝嘍!


一般人對於巧克力的認知多半是多吃會變胖,對健康無益。但研究顯示,如果選可可50%以上的含量中類黃酮素 (Flavonoid)可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黃酮醇 (flavonols)是一種植物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強效,包括可可豆、紅酒、茶、蔓越莓等都含有高量的黃酮醇。目前研究顯示巧克力的黃酮醇能夠 維持健康血壓、促進血液循環、並增進心臟健康。

其他可以攝取到黃酮醇的方式:
每一百公克食物的黃酮醇(多酚)含量
黑巧克力:510毫克 (這就為何研究會指出黑巧克力可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蘋 果:111毫克
櫻桃:96毫克
沖泡過的紅茶:65毫克
紅酒:63毫克

==黑巧克力VS. 抗血栓

在 黑巧克力裡面的可可豆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類黃鹼素」,它可以降低血壓,防止血小板凝塊,有助於血管暢通,可以讓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大爲降低,而抗血 栓的效果比紅酒、茶以及漿果類的水果還要好。

==黑巧克力 VS. 緩解腹瀉

黑 巧克力中的多元酚類物質可能具有抑制腸內氯離子的分泌作用 (intestinal Cl– secretion),減緩腹瀉症狀之性質。

==黑巧克力VS. 潤澤皮膚

德 國有研究人員指出每天喝半杯濃縮的類黃酮可可粉,可使女性的皮膚變得更加濕潤光滑,在太陽底下暴曬引起色斑和皮屑的症狀也得到有效改善。研究人員說他們認 爲:是因爲類黃酮被紫外線吸收,有助於保護和增加皮膚血液迴圈,從而改善面貌。

==黑巧克力VS. 增強性慾

義 大利的研究人員在性學雜誌曾刊登說他們調查過每天吃巧克力的女生,似乎有更強的性慾,陰道能更潤滑和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性高潮。

這些全都 是因為黑巧克力裡面可可豆帶來的好處,如果是白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話效果可能就不會有此效果
但是巧克力也有許多的熱量和脂肪,如果攝取過量的話,反而 會對人體造成負擔,所以我是覺得想吃巧克力還是吃會對身體比較好的黑巧克力比較好吧!

另外專家建議,一天大約兩湯匙(約10克)的黑巧克力,是最 適當的量

http://tw.myblog.yahoo.com/y12100000/article?mid=255&prev=256&next=167&l=f&fid=10

標籤: , , ,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可可粉


可可粉是巧克力的魅力所在。研究者发现,巧克力中富含的可可粉可以减少高胆固醇对动脉的影响。他们研究的是低脂的可可粉提取物,而不是普通的高脂巧克力块或巧克力热饮....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r.TissaKappagoda在最近召开的2000年生物实验会议上宣布了这项发现。他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中发现可可粉提取物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保护兔子的动脉免受胆固醇的影响。Dr.Kappagoda解释说,这种可可粉提取物是抗氧化剂黄酮类物质的来源,它可以阻止胆固醇引起动脉疾病的化学过程。在蔬菜、水果和茶叶中都能发现这类化合物。

为了证实这一点,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检测可可粉提取物对兔子的主动脉的影响。正常的主动脉有足够的舒张能力以保证正常的血流和血压。胆固醇对动脉的损害则限制了这种舒张功能,导致血压升高。

Dr.Kappagoda强调低脂可可粉提取物和高脂巧克力块以及巧克力热饮之间还有很大区别。他指出在巧克力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的这类物质都被清除了,而商店出售的巧克力中有40%-45%的卡路里来源于脂肪

作为心脏病学家,Dr.Kappagoda并不赞同多吃巧克力。人们一般都偏向吃低脂的食品,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脏病的人。但巧克力爱好者不必担心,已经有一些公司注意到这个发现而开始生产低脂的巧克力,这些巧克力在味道和外观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可粉是所有的巧克力產品中,含有最多的類黃酮和抗氧化物。烘焙用巧克力(baking chocolate)次之
黑巧克力和烘焙碎巧克力(baking chips)因為製造過程會去掉部份抗氧化物更次之。而大家最常吃的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含有最少的有用物質,約只是可可粉的十分之一而已
...


巧克力背後的推手-黃烷醇

標籤: , ,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如何選擇巧克力( 類黃酮素含量...)

巧克力是大部份人既愛又怕受傷害的食品,人們愛它的特殊香味及入口即化的絲滑口感,又怕它的高熱量讓身材變形走樣影響健康。最近很多的研究報告指出,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市面上亦出現很多標示不同可可含量比例(50%~100%)的產品,含量80% 以上者,其苦味即足以讓部份巧克力族卻步。

有的產品則特別強調其『黑色』,讓人直覺上認為似乎可可的比例愈高或巧克力的顏色愈深,則對人體健康愈有好處,但營養師說,事實並非如此,巧克力顏色深淺,不止代表具抗氧化功能的類黃酮素含量

究竟該如何選擇巧克力才能真正發揮其效益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張惠萍說,巧克力的原料為可可豆,可可豆經壓榨、去除部份可可脂,磨碎就成為可可粉。不同配方的可可粉、可可脂、糖及脂肪可調製出各種不同風味的巧克力。

她指出,生的可可豆中含高量的類黃酮素(flavonoid),類黃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006年美國的Vinson等人指出,以每公克重量計算類黃酮素含量,黑巧克力比紅酒、茶及莓類水果來得高,所以,只要少量的黑巧克力即可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取量,並對心血管的健康有良好的效益。

2006年哈佛大學Ding教授指出,巧克力具有降血壓、抗發炎、抗血小板凝集、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並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Herman等學者給予健康的抽菸者40公克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4%),發現攝取後2小時內即可快速改善血管內皮和血小板功能,並持續8小時。

張惠萍說,2007年德國的Taubert醫師的研究顯示,每天攝取1小塊的黑巧克力(6.3公克,可可含量50%)8週以後,可使患有前期高血壓的老年人,其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並可以讓血管擴張,使得高血壓的發生率下降18%。

張惠萍說,可可豆中的類黃酮素主要成份為黃烷醇(flavanol),黃烷醇具有苦味,其含量與品種、栽種、存放、烘焙及鹼化等加工技術之不同而有差異,鹼化作用可以去除可可的苦味並改善口感、質地及外觀,但亦會大量的損失黃烷醇,鹼化亦會讓可可豆的顏色變深。所以,無法用外觀上顏色的深淺來辨別巧克力中類黃酮素含量多寡

市面上常見的白巧克力是以可可脂、糖、香料及少量可可粉製造,類黃酮素的含量極低,不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之功能。她建議食品業者,在巧克力的包裝上,除了標示可可的含量比例外,若能標示市售成品之類黃酮素的含量,則更能提供消費者選購上參考。

在電視廣告中常看到,有特別強調某些巧克力產品中牛奶的含量較高,Serafini等人的研究指出,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類黃酮素形成鍵結,除了降低類黃酮素在腸道的吸收外,亦影響其在血液中抗氧化的活性,所以,建議牛奶與巧克力分開食用,則可各取其營養上的好處

部份的巧克力為了增加風味及硬度等,添加了奶油、氫化植物油等,這將使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加,這將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

張惠萍說,『黑巧克力』與『黑咖啡』不同,『黑咖啡』是指不加糖和奶精,所以不具熱量,而『黑巧克力』則仍含糖、可可脂等,即使可可含量比例高的黑巧克力,其熱量也與一般巧克力差不多。

她提醒說,當我們在選購巧克力時要注意其營養標示,建議選擇可可含量50%以上及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黑巧克力,並要注意其為高熱量食品,需限制一天攝取量勿超過40公克,否則體重過重仍將有害健康。還有,情人節時,應慎選巧克力贈與心愛的人,寶貝她(他)的“心”,您選對了嗎?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17237&category=%C2%E5%C3%C4%AFe%AFf&type=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