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含砷中藥治皮膚炎,病患砷中毒暴斃


中國時報【黃文博╱台南報導】

東海大學研究生曾生富,因多年異位性皮膚炎西醫無法根治,去年底到台南市知名的惠安中醫診所求診;醫師以雄黃等中藥製成的消炎止痛膏、袪癬活膚膏混合塗抹全身七○%,廿天後,疑急性砷中毒暴斃!博士中醫師林鴻琦,昨天被檢方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諭令卅萬元交保。

台南市西門路惠安中醫診所,開業八年多,負責人林鴻琦商科畢業後,曾赴阿根廷經商失利,中年才考取中醫特考,並取得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資格,回台開業。

台南地檢署調查,廿四歲的東海大學經濟研究所研一生曾生富,去年在網路上看到惠安專治異位性皮膚炎,去年十月十一日返回台南,就在家人陪同下就診。林鴻琦要他停用西藥類固醇、茹素,隨即開具自行調配、未經衛生署核准販售的偽藥消炎止痛膏、袪癬活膚膏和「膠原蛋白活膚霜」、內服藥單令其到櫃台購買。

十七日曾生富回診,林鴻琦看診後還說復原很好;但十八日起,曾生富即皮膚發疹,奇癢難止,連續六天無食慾、嘔吐、拉肚子、脫皮;但林卻說這是在排毒,還施以針灸、拔罐放血等治療。

直到廿八日當晚,曾生富全身痛苦,再度到診所求診,二度暈厥,林醫師交代他回家休息。但病情惡化,家屬將他送往台南市立醫院急救,卅日即宣告死亡。

檢察官劉順寬率法醫劉景勳解剖遺體,發現死者血液含砷濃度為一二二五.四ug/L,一般人血砷參考值均小於十八ug/L,認為死因可疑,立刻將家屬提供的藥物送往刑事局化驗。

今年六月間報告出來,檢察官劉順寬嚇了一跳,惠安開給死者的消炎止痛膏,檢出砷含量七六四○ppm、袪癬活膚膏為八一七一ppm,均高出人體所能承受之○.六ppm數萬倍之多,法醫確認死因是中毒性休克、砷中毒。

檢察官前天指揮搜索診所,查扣曾生富病歷、藥品配方筆記和九十九瓶的消炎止痛、袪癬活膚膏等。林鴻琦坦承,藥膏是他以雄黃、大黃等中藥磨製,藥材向永康一家中藥商購買,檢方已將中藥查扣送驗。

檢方認為林鴻琦涉有偽藥罪和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訊後諭令卅萬元交保候傳。林鴻琦表示,此案司法已在調查,他不宜發表看法,但會擇期對外說明。

標籤: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濕疹性皮膚炎 難痊癒

濕疹性皮膚炎是最常見的皮膚病,通常泛指會引起皮膚腫脹、發炎、搔癢等症狀,但這些症狀並不容易痊癒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妍筠表示,濕疹性皮膚炎泛指非感染性皮膚炎,通常誘發因素包括乾燥、濕熱、泡水、接觸刺激清潔劑或過敏物質等,到最後往往步入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中

蔡妍筠醫師指出,其實濕疹性皮膚炎外表不一定有潮濕的情形,只有急性才有滲液紅疹,慢性就常以皮膚增厚、脫屑等症狀為主,因此,基本上任何部位皮膚都可能出現這種皮膚問題,治療時最忌諱的就是搔抓,雖然禁止患者搔抓可以說用講的是很容易,但做起來卻相當困難,因為患者只要一癢起來就想要搔抓皮膚。

蔡妍筠醫師進一步指出,要患者忍住不搔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好的做法還是要求患者配合規律擦藥或服用藥物止癢,然後趕快把搔癢的感覺控制下來,這樣才不會變成搔癢之後動手去抓癢,結果卻陷入愈抓愈癢的惡性循環裡,如此一來只會更加地苦不堪言!

預防保健之道,平常最好儘可能保護自己,以避免外傷、接觸髒水、避免沾染污泥等,在清潔環境或工作期間,建議穿著長袖、長褲、手套、雨鞋,如果不慎碰觸到髒污的物質時,應保持皮膚乾燥,尤其是指縫、腳縫、皮膚皺褶處。若有傷口時要注意,盡量保持清潔以免續發性感染

http://tw.news.yahoo.com/濕疹性皮膚炎-難痊癒-160113819.html

標籤: ,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料理山藥、大蒜 媽媽們最好戴手套

母親節快到了,每天忙著料理三餐的媽媽一定要知道,接觸某些食物時,可能需要防護措施,才不會影響媽媽的皮膚,以下列出幾種可能會導致接觸性皮膚炎的食物

預防引發接觸性皮膚炎

山藥

山藥是非常健康的食材,除了對腸胃有幫助之外,近年也發現山藥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建議媽媽們在削山藥皮時,最好戴上手套,以免引發過敏症狀。

在1988年就有接觸山藥皮引發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病例報告,最近也有引發氣喘及鼻炎的病例報告。因為山藥皮中,含有脂溶性的物質,在料理的過程中,接觸到皮膚時,會經由毛囊進入表皮,而引發接觸性蕁麻疹,也可能經由吸入,而引發呼吸道的症狀。如果手部皮膚在接觸後,產生搔癢及紅疹,建議在清洗乾淨後,使用外用藥膏減輕過敏反應。

除了山藥之外,料理芋頭及鳳梨要削皮時,也建議戴手套

大蒜

大蒜是很常見的食材,中式及西式的料理都常常用到大蒜,大蒜外面包覆的膜狀物含有diallyl disufide的化學成分,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常見於手部的大拇指、食指及中指的指腹部位,就是料理大蒜,要剝去外面的膜狀物時,常會接觸到的部位。

臨床上可以發現,指腹的皮膚會脫皮、粗糙及增厚,甚至會出現小小的裂傷,如果常常使用大蒜的媽媽要特別注意,可以戴手套保護自己的皮膚

除了大蒜之外,洋蔥、柑橘、鳳梨、芒果、生栗子及馬鈴薯也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做菜時,要特別小心

不論是家庭中料理三餐的媽咪或是餐廳飯店專業的廚師,因為廚房的工作環境總是讓手部處在比較潮濕的狀態,再加上料理過程中,常需要不斷清洗食材及手部,因此手部皮膚水溶性的天然保濕因子會大量流失,經由表皮散失的水分則大幅增加,導致皮膚防禦的功能下降,出現脫皮或微小的傷口

表皮不完整的手部在接觸生鮮食品,尤其是肉品或海鮮時更要小心感染,需要特別的保護

使用清潔劑清洗廚房相關用品時,一定要戴塑膠手套;接觸比較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的特殊食材時,建議可以使用較為貼手,不含滑石粉的「檢診手套」,可以讓動作較為靈巧,不會因戴厚重手套之後,造成手部不靈活,導致使用刀具或削皮器時,發生危險。(作者為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8/78/2q0bb.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