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腕隧道症候群」產生手麻可以居家DIY檢測
「腕隧道症候群」產生手麻可以居家DIY檢測
李信賢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運用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他表示,通常病人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李信賢表示,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
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太太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而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類壓迫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
正確戴手腕副木 近6成可痊癒
李信賢依陳太太手腕結構,訂製一雙手腕副木在夜間配戴。2周後回診,陳太太驚訝的說:「好神奇,我的手不麻了!」她追問:為何不吃藥、不手術,手麻會好呢?李信賢解釋,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6成病人3個月內會痊癒。
李信賢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要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他指出,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李信賢強調,腕隧道治療要趁早,如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