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手部/「腕隧道症候群」產生手麻可以居家DIY檢測

腕隧道症候群」產生手麻可以居家DIY檢測

李信賢表示,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式,運用法倫氏檢查(Phalen test)理學方法,雙手手指朝下與手臂呈90度,兩手背互靠並持續一分鐘,如手指出現麻木或刺痛,就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他表示,通常病人手部感覺會變遲鈍,尤其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嚴重時手部肌肉會出現魚際肌萎縮,手握力會變差。李信賢表示,神經傳導檢查也可偵測出正中神經通過腕隧道時傳遞速度變慢

手麻原因包括:腦部病灶、頸部脊髓病灶、頸椎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受壓迫、周邊神經受傷,腕隧道症候群屬於周邊神經受壓迫。陳太太腕隧道內部壓力壓迫正中神經而手指麻木,甚至無力握住任何物品,此類壓迫好發於工人、家庭主婦和手機玩家,病人大多手腕活動量大、手需長期抓握東西,因手腕過度彎曲、屈背或用力抓握都會增加腕隧道壓力,時間一久神經就會受傷。

正確戴手腕副木 近6成可痊癒

李信賢依陳太太手腕結構,訂製一雙手腕副木在夜間配戴。2周後回診,陳太太驚訝的說:「好神奇,我的手不麻了!」她追問:為何不吃藥、不手術,手麻會好呢?李信賢解釋,夜間配戴副木是目前醫療文獻推薦的首選治療方式:原理是手腕副木將手腕固定在正中央,使正中神經承受壓力最小,就能讓神經自行修復,約有6成病人3個月內會痊癒。

李信賢提醒,腕隧道症候群病人要減少手腕使用量,避免長時間抓握東西。除配戴手腕副木,口服類固醇與局部類固醇注射皆能有效改善症狀,物理治療則可選用超音波與雷射。他指出,最新研究顯示,體外震波治療也是不錯的選擇。李信賢強調,腕隧道治療要趁早,如保守療法效果不彰時,以手術切開橫腕韌則是最終的治療方法。

更多內容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食材/「適量咖啡」護心防癌

 /「適量咖啡」護心防癌

每天早上1杯咖啡是許多人的日常,喝太少不提神,喝太多又怕心悸。究竟1天建議量是多少?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彙整國外研究表示,咖啡富含天然抗氧化劑,能降低體內慢性發炎,使心臟病與大腸癌風險下降,不過,咖啡不是喝越多越好,而是適量即可,也就是450到500c.c.之間,有益於身體健康。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指出,近幾年有2篇重量級的研究,首次清楚地指出咖啡健康效益的「U型曲線」。其中1篇來自荷蘭的研究,追蹤1719名大腸癌患者超過6年,發現每天喝3到5杯咖啡(以荷蘭標準每杯125c.c.計算),可明顯降低癌症復發與死亡的風險。

另1項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的大型研究,長達12年追蹤也發現,每天喝2到3杯咖啡(每杯150c.c.計算),能明顯降低心律不整、心血管疾病與全因死亡率。

張家銘總結,以上2篇研究不約而同地指向1個共同的結論,便是咖啡並非越多越好或越少越佳,而是要剛剛好,就像是「U型曲線」,450到500c.c.之間最健康。

更多內容



肌肉/「肌肉痿縮」不應掉以輕心

肌肉痿縮」不應掉以輕心/台大楊智超醫師分享

當你發覺身上有局部或多處的肌肉萎縮時,往往表示你的運動神經或是肌肉已經出現 不容忽視的問題,找神經科醫師診治是刻不容緩的。然而許多患者因為它不痛不癢,因而拖上一段時日才來就醫。

  我們的肌肉要正常的運作,必須仰賴許多「運動單元」正常的運作。所謂「運動單元」,它包括了我們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延伸出來的軸突,及其所管 轄的肌肉纖維。這「運動單元」中的任一部分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肌肉功能的異常 ,臨床上所觀察到的就是肌肉的無力或萎縮。肌肉的萎縮只是一種症狀,我們必須找出是運動單元中的那一部分出了問題並追究是 什麼原因引起的,就好像我們處理肚子痛一樣,要找出肚子痛的原因才有辦法對症下 藥。 運動神經對肌肉的支配是十分重要的,肌肉要能正常的發育及維持正常的功能,就必須仰賴健全的神經。運動神經對肌肉可分泌一些滋養的化學物質,讓肌肉維持其體積 而不致萎縮,肌肉中許多蛋白質的合成也需要神經的支配。如果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 胞或是其延伸出來的運動神經產生病變,肌肉就可能萎縮。像「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ALS﹞、「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及小兒麻庳症就屬於脊髓運動神經細胞的病變。另外周邊的神經如果因外傷、壓迫、免疫失調或遺傳因素導致損傷時,當然也會造 成局部或廣泛性的肌肉萎縮。 此外,肌肉纖維本身的病變也會造成肌肉的萎縮。例如肌肉失養症就是肌細胞的一些 成分蛋白質產生缺失或是構造不完整所引起的。另外像肌肉新陳代謝時所需的酵素如果有缺損的話,也會導致肌肉的萎縮。除了這些構造的因素外,如果一個人營養攝取不足,患有癌症,或是內分泌失調的話 ,肌肉也可能出現萎縮。另外像正常的運動也是維持肌肉質量所必需的。一個長期臥床的病人,或是上了石膏的肢體,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觀察到肌肉的鬆弛與萎縮,這就是不去使用這些肌 肉的後果。

  會造成肌肉萎縮的原因這麼多,所以也必須由專家來診治。神經科醫師靠著病人,神經學檢查,以及肌肉電圖和肌肉切片這些法寶,可以找出絕大部分肌肉產生萎縮的原 因,也唯有儘早治療,才能必免讓肌肉產生一些不易恢復的變化。

全文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