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分享—「自律神經失調」如何調理

現代人日復一日地「趕路」,趕到沒時間停下來思考為何而趕,趕到大小病痛都來報到。
慢,慢,慢
非洲原住民的生活智慧,竟與自律神經保健之道不謀而合。「要調節自律神經,一言以蔽之,就是『慢』。慢慢呼吸、慢慢行動、慢慢生活,」日本順天堂大學外科教授小林弘幸在《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中提醒。
他指出,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多半是交感神經過度亢奮,「慢」能提升稍顯低下的副交感神經,讓自律神經傾斜的天秤恢復平衡。
1.腹式呼吸啟動副交感神經,安定身心
三總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吳立偉指出,呼吸是少數能被人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吸氣時交感神經較活絡;呼氣時換副交感神經佔優勢。藉呼吸來調節自律神經,容易做又不花一毛錢。
但一般的呼吸方式較短淺,達不到效果,建議練習腹式呼吸,幫助自律神經維持平衡︰慢慢、深深地吸氣,讓氣往下走,直到腹部微微鼓起,然後慢慢吐氣。這樣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讓心跳和緩下來,人得以放鬆。一般來說,平躺時比較容易做腹式呼吸。

標籤: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睡眠要先使腦細胞活動慢下來

 [引用    黃偉俐醫師大大文]
我們要入睡時也是像這樣,大腦的睡眠中樞要發出鎮靜波,像海嘯一樣掃過整個腦部,讓醒著的腦細胞(β或α波,請參看下面腦波的介紹)在極短的時間內都進入安靜的狀態,一開始可能還有一些零星的腦部活動,但很快的都要歸於平靜。

c02d6652-3333-45d9-96f8-afb2abd1de14(2).jpg
腦子停不下來
為什麼腦子停不下來?了解入睡要靠睡眠中樞的鎮靜波,腦細胞要能被鎮壓撫平,答案就很簡單了。要嘛是睡眠中樞有狀況,鎮靜波不夠強;不然就是入睡前腦細胞太活躍,強力抵抗鎮靜波。
鎮靜波不夠強
睡眠中樞隨著老化會功力漸失,所以老年人的入睡障礙比較多,這是大家知道的。其他情況則包括憂鬱症時腦細胞功能的整體下降,影響睡眠中樞;或者提供睡眠中樞的能量不足(睡眠中樞有點像發條,白日的活動則在上緊發條),像失業者,放長假無所事事的學生。當白天的活動量不夠時,能量的蓄積往往要到天快亮才足夠,最後就入睡困難,變成日夜顛倒。
腦細胞入睡前太活躍
陳先生,三十出頭就做到了高科技公司研發部門的主管,每天晚上七點多下班,隨身必備手提電腦,吃過晚飯沒事就打開電腦工作,半夜收發電子郵件是常有的事,安眠藥也越吃越多、越重。
當他要入睡的時候,腦子裡都是代表思考跟壓力的β波,睡眠中樞的鎮靜波根本無法電平活躍的腦細胞。
洪太太,六十歲,每次跟朋友約出門,前幾天晚上就開始擔心穿甚麼衣服、聊些甚麼,甚至會不會遲到,擔心焦慮也讓睡前腦細胞太活躍,無法入睡。

資料來源:黃醫師的部落格
https://goo.gl/TrCyjq

標籤: , , , , ,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自律神經失調」之作用機轉


自律神經失調 不必全靠藥物或手術治療

作者: 【記者蘇春瑛/台北報導】 | 台灣新生報 – 2014年1月24日 上午12:00
是否覺得自己老是睡不好,而且永遠都睡不飽?或者心律不整、胸悶、喘不過氣來,且快要暈倒的感覺!台大醫學博士黃忠信醫師表示:「你很有可能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亦被稱為腦神經衰弱或身心症。

過去因為神經基礎醫學尚未發展完全,醫師因為不了解症狀的生理機轉,往往只能將找不出病因的不適感歸咎於心理因素,自律神經失調絕對不是怪病,適時就診並配合醫療協助,才能讓困擾問題降到最低。
黃忠信醫師說明,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的全自動操控中心,負責如心跳、血壓、脈搏、腸胃蠕動等不需提醒自動自發的生理運作,且會受到情緒的影響。而自律神經失調則是代表自律神經系統受到情緒的波動,進而導致自動運作的生理功能出現異常。
黃忠信醫師表示,壓力大,不少人會因為經濟、生活、社交等問題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當心理情緒無法透過正常的管道排解,自然就會透過各種生理不適如失眠、胸悶、心悸、頭暈、腸胃不適等症狀反應出來,影響病患的工作與生活作息。
近年來,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作用機轉已經可以清楚解釋疾病的問題,透過「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完全了解神經的調控機制後,利用神經來調控神經,達到治療各種失調疾病,不必完全依靠藥物或手術。
有鑑於現代人使用智慧型手機APP的頻率甚高,醫師開發一款APP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說明及療法介紹,目前開放Android系統免費下載,讓民眾了解更多衛教資訊,避免對無知的病症抱持錯誤觀念。
黃醫師強調,自律神經一般不會無緣無故輕易失調,大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長期壓力與作息不正常,必須透過與醫師完整諮詢,治療時需同時將問題找出來,適度的舒壓並改變生活作息,如此才能逐漸恢復,不然藥物只是治療症狀而已。

標籤: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睡飽、喝咖啡依舊沒精神 小心腎上腺疲勞過度

有許多人每天睡滿8小時,但上班時依舊精神差,就算喝茶或咖啡提神,還是覺得很累。根據醫生表示,這可能是身體的腎上腺過度疲勞才會出現的問題,如果沒有馬上放鬆休息,最終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

早上總是常打哈欠,喝咖啡和茶提神也無法提神,可是到了晚上就精神飽滿,失眠整夜,如果有以下的症狀,很有可能就是有腎上腺疲勞的情況。其實台灣近5年來,腎上腺疲勞的人增加了3到4成,主要是因為壓力大時,腎上腺會分泌皮質醇對抗壓力,長時間情緒緊繃,腎上腺分泌失調就會導致腎上腺疲勞。

雖然腎上腺疲勞不是疾病,只能靠自己改變生活型態和紓解壓力來調適,不過如果放任腎上腺繼續疲勞,嚴重的話自律神經會失調,除了讓自己感覺愈來愈累外,老化速度也會變得相當快。

根據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許多人做什麼事情都要求完美,這時候身體心理壓力就會很大,而食物可以幫助調節腎上腺分泌的功能,使情緒可以適當舒緩,像是全麥糙米、各種顏色的蔬菜、適當的肉、魚類,都可以改善這樣的狀況。(新聞來源:年代新聞記者劉芯彤、張世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714/17/297gk.html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