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分享--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你也可以輕鬆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血液除了運送氧氣和養分,還有把熱能運送到全身的功能。血液循環不好,血就到達不了手、腳等末梢的神經,是造成體寒的主因。要祛寒,首先得解決血管、血流的問題。要促進血液循環,最有效的就是按摩,特別是容易冰冷的手腳末梢、微血管通過的耳垂、淋巴聚集的胸部周圍等,只要按摩這些重點部位,便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讓全身溫暖起來。
體寒與血流阻滯的惡性循環 可透過按摩、泡澡改善
當身體某部位感到寒冷時,血管為了不讓熱消散會自動收縮,這也是血流阻滯的原因之一。熱沒辦法運送到全身,身體變得更冷,血管更加收縮,就此陷入惡性循環。因體寒引發的血流阻滯,只要讓身體溫暖、血管舒張便可解決,泡澡,添加入浴劑,做足浴與腰浴,都能達到良好效果。用熱毛巾濕敷脖子周圍,或是留意暖暖包貼的位置,也都是簡單快速的方法。
若想迅速見效,不妨試試溫「灸」!參考自古流傳下來的民間療法,在促進血行的穴位上燒艾,或用寶特瓶和熱水自製簡單溫灸,對穴位施以熱刺激,都有助於調和氣血,改善體寒引起的不適。仔細按摩血流受阻的耳垂、容易冰冷的指尖,動一動腳趾,讓血液確實抵達末梢吧!

1)按摩耳朵/
用手抓住耳朵上緣揉一揉,再沿耳廓一直揉到耳垂。接著,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抓住耳朵,要把它折起來似地捏緊。這時順便壓一下耳朵上緣,左右各施行1分鐘。
2)按摩指甲和手指/
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另一隻手的指甲兩邊,輕輕捏一捏、揉一揉。十指互扣,指根相抵,用力夾一下,對促進血液循環也很有效。各施行1 分鐘即可。
3)用腳趾猜拳/
赤腳坐著,腳趾像要比石頭似地用力蜷縮起來,然後像比布似地盡量張開,如此反覆施行1分鐘。藉由腳趾的張開和縮緊,末梢血流更順暢。
刺激手指和腳趾 改善末梢血液循環
遍布全身的血管99%是微血管,微血管只有1/100 釐米細。作息不正常或年紀越來越大會讓微血管受損,血液流不過去,變成徒有血管形式的「幽靈血管」,最後慢慢消失不見。血管「幽靈化」,會讓運送熱能或物質的血液無法到達末梢,導致手腳冰冷。放著不管,幽靈血管會越來越多,全身都會變得冰冷。
想阻止血管幽靈化,必須讓末梢的血液循環變好。認真按摩指尖、耳垂等離心臟遠、血液比較到不了的末梢部位。末梢血流恢復了,連接微血管的大血管血流也會變得順暢,全身的血液循環都能改善。
(本文摘自/祛寒治百病/出色文化)

標籤: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銀杏密碼】增加末梢血液循環

許多老年人或女性,每到冬天常會手腳冰冷,嚴重時還伴隨痠麻、疼痛的症狀。除去血壓、血糖或是血脂異常的因素,四肢末端總感到冰冷不易暖,很可能是末梢血液循環出了狀況

人體的末梢循環包含四肢及體內器官的血液循環,其功能有調節水份、體溫,並維持皮膚的功能正常,還可調控部分血壓,提供神經、肌肉、骨骼等組織足夠的血液。一旦血流發生障礙不暢通,就會在器官內出現各種功能上的問題。例如耳內的微循環不良、血管阻塞不暢通,可能會造成耳鳴、耳聾;眼部微循環不良,會造成頭痛或視力障礙;心臟血管阻塞,就會造成心臟病;陰莖充血不足,則會造成性功能障礙等。

另外,有些慢性疾病患者常伴隨有末梢血液循環不良的情況,如糖尿病、長期臥床、尿毒症、營養不良、高血脂、高血壓等患者,這些病患血管彈性差、血管窄化,末梢血液循環也會比較差。此外,隨著年紀老化,血管壁逐漸失去彈性,因此年長者也需特別注意維持末梢血液循環順暢,才是促進健康的關鍵

要預防或是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可以從運動、飲食著手。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加細胞中的帶氧量;飲食方面則可攝取對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有幫助的食物,如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的深色蔬菜,避免血液中的脂類成分沉積在血管上形成血栓

此外,根據國外多項研究發現,銀杏葉萃取物的特定成分,針對改善末梢血液循環障礙將有不錯的幫助。其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黃酮醇配糖體與內脂類,黃酮醇配糖體可清除自由基,避免自由基所誘發的血管病變;同時能增加前列腺素PGI2,達到抑制血小板凝結、防止血栓生成、使血管平滑肌擴張,降低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阻力的目的。內脂類則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促使血小板凝結、血栓形成)對抗、抑制血管收縮、改善血流動力、改變血球彈性及微血管的通透性,因此能達到促進血循、保護血管的效果。

治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目前衛生署已有核准通過的銀杏葉萃取物藥品,適應症為「輔助治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民眾必須在醫療院所由醫師開立,或是一般藥局由醫師藥師指示才能購買使用

銀杏(Ginkgo biloba)是中國古老的藥材,具清痰止咳、溫肺益氣、定喘、縮小便、止白濁及通經絡等療效,銀杏並不是整顆植物都可以當做藥,僅有種子(俗稱白果)及銀杏葉可以使用。

  經醫學研究指出,銀杏葉的銀杏內脂(ginkgolide)成分,是一種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劑,可以對抗避免血小板的凝結及血栓形成,抑制血管收縮,同時改善血流動力,並改變血球彈性及微血管的通透性,有助保護心腦血管健康。目前,醫學上比較支持的銀杏適應症包括老年失智症、腦中風、周邊血管阻塞疾病引起的間歇性跛行(跟糖尿病相關)與耳鳴等

  但是生的銀杏葉卻不宜直接食用,因含有高單位的單寧質與其他具刺激性成分,若服用過量是容易中毒的,所以必須經萃取後,才能當作藥品使用。,服用銀杏時,初始劑量建議不要超過40mg(萃取物含量),也就是一顆藥品劑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15/4/2v4au.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15/4/2v4bw.html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