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記住:不是多喝水,而是足量喝水! 想改善代謝、保護器官,從「改掉過度喝水習慣」開始喔~!

開心銀髮學院
 
追蹤
7月26日 
🚱 喝水越多,代謝越差?真相其實顛覆常識!
☝你可能聽過:「多喝水可以提高代謝、幫助排毒」
但其實——喝太多水,反而可能拖垮代謝系統!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醫學真相😓
🔍 喝水的真實代謝過程
水進入體內後,要經過胃、小腸、血液、心臟再到腎臟
這一整套流程,每一環節都要動用身體能量來「代謝」它
心臟像抽水機,幫你把水打到全身
腎臟像過濾網,要努力把水排出去
🙅‍♀️ 喝太多水,可能帶來這些問題:
🔸 血容量暴增,增加心臟負擔(心源性水腫不是聽聽就好)
🔸 腎臟過載,長期可能造成腎早衰、腎水腫
🔸 出現慢性水中毒、急性水中毒等臨床問題
🧠 那到底怎麼喝水才「剛剛好」?
✔️ 看尿液:呈淡黃色即可
✔️ 不口渴:說明體內水分已足夠
📌 記住:不是多喝水,而是足量喝水!
少跑廁所 ≠ 代謝差
不渴還硬灌水 ≠ 健康
👉

想改善代謝、保護器官,從「改掉過度喝水習慣」開始喔~!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CQLqjRTMB/



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醫療相關/銀髪族長壽秘訣~「加法醫療」更甚「減法醫療」不要當醫院乖寶寶

 銀髪族長壽秘訣~「加法醫療」更甚「減法醫療」不要當醫院乖寶寶


許多長者一旦退休後,總被醫師叮嚀「少鹽少糖、少油少肉,最好別抽菸,喝酒也要節制」。然而,日本高齡醫療醫師和田秀樹卻提出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所謂的「減法醫療」一味強調降血壓、降血糖、戒菸戒酒,反而讓老人失去活力,提早步入「虛弱老化」。和田秀樹直言:「真正健康長壽的關鍵,不是剝奪,而是補充。」他指出,銀髮族的飲食與健康管理,從80歲起應該邁向「加法醫療」,多補充營養、多吃肉類,反而能延緩衰老。

根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導,和田秀樹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血壓、血糖與膽固醇偏高幾乎是自然現象,卻常被醫師視為「異常」,進而開立多種藥物企圖壓回「正常值」。然而,高齡者的肝腎代謝功能下降,藥物殘留體內更久,往往導致頭暈、倦怠,甚至失智症狀。


他強調,這種「過度治療」對長者傷害更大。例如,過度降血壓反而阻礙腦部供氧,使人昏沉無力;過度降血糖則可能誘發低血糖,引發跌倒、失禁與失智惡化。至於過度控鹽,還可能導致低鈉血症,增加骨折與中暑風險。和田秀樹直言:「真正精神奕奕的老人,往往不是嚴格遵守醫囑的『模範病人』,而是敢於吃得開心、活得自在的人。」

針對高齡者該如何透過「加法醫療」維持健康,和田秀樹強調,核心就是營養補充,尤其是「蛋白質與優質脂肪」。他指出,日本長壽老人普遍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攝取足量肉類」。肉中的蛋白質能維持肌肉量,讓長者保持行動力,同時富含色胺酸,有助於穩定情緒、預防憂鬱。醫學研究也發現,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越高,越能降低感染、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

因此,和田秀樹建議,長者每日應攝取120至150克肉類,並可搭配魚類、大豆製品補充蛋白質。至於油脂,他建議選擇橄欖油、青魚所含的Omega-3,避免反式脂肪與過量動物油。他呼籲:「不要怕吃肉,適量攝取反而是維持長壽的關鍵。」

和田秀樹最後提醒,醫療的本質應是「適度干預」,而非無止境的數值控制,對高齡者而言,健康的意義不僅是延長壽命,更是保有精神與行動力,與其被動遵守「低鹽、低糖、戒酒、戒菸」的生活規範,不如選擇「適度享受、補足營養」的加法思維。和田秀樹強調,從80歲開始,每一餐都要有足量蛋白質,才能維持腦力、肌力與免疫力,「別再做醫師口中的『乖病人』,而要成為敢吃、敢活的長壽老人。」


轉載自



肺癌相關/「球黴菌感染」同「肺癌」在實例上的混淆

 「球黴菌感染」同「肺癌」在實例上的混淆

「球黴菌症」黴菌症是美國西部常見肺部傳染病,我國無本土病例,皆為境外移入,台大醫院發現從二○二二年至今,僅四年已累計十三例,感染者雖多輕症,但可能被誤以為是肺癌,經切片才得知是球黴菌感染。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表示,院方緊急通知衛福部疾管署。疾管署昨發布醫界通函,呼籲醫師加強詢問旅遊史。

球黴菌是一種雙態性真菌,生長在乾燥、沙漠地區的土壤中,因此常見於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與中美洲,人類感染該菌後會出現「球黴菌症」,因症狀與感冒類似,有發燒、咳嗽等反應,又被稱為「溪谷熱」,美國每年約通報有二萬多人罹患球黴菌症,每年平均造成二百名個案死亡,致死率約百分之一。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球黴菌症在台灣極為罕見,統計二○○○年到二○二一年間,台大醫院僅發現過一個境外移入案例,此後案例數不斷攀升,二○二二年、二○二三年各有一例,二○二四年六例,今年已發現五例,經確認,四年內發現的十三名患者,皆有美國西部、南部旅遊史。

陳晉興說,因球黴菌症患者體內會有黃色結節,常被誤認是「肺癌」,台大肺部手術案例中,有非癌症腫瘤或結節,致病原因不明者,除肺結核,不明原因導致結節者達六、七成,部分經切片檢查,發現是球黴菌所致。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胡婉妍說,球黴菌感染者多數無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咳嗽等,據臨床經驗,約四成感染者會在一到四周內出現症狀,多數患者可在數周內自癒,僅少數患者需使用抗黴菌藥物。她強調,不需對球黴菌症恐慌,該疾病不會人傳人,只是臨床醫師需提高警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廿日已舉行專家會議,考量球黴菌在國內無傳播風險,決議不列法定傳染病,但國人恐因旅遊或商務需求往來美西地區,已進口五十人份血清,後續將視需求增購。

更多內容

肺癌毛玻璃狀」檢測的判讀



2025年8月27日 星期三

腸胃相關/「排便型態」攸關腸胃疾病

 「排便型態」攸關腸胃疾病

認識大便型態及對應的可能疾病


全文詳



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日常生活/「詐騙包裹」報你知

 詐騙包裹」報你知

超商取貨常見詐騙套路?警方曝:箱身5字+黃膠帶成關鍵

這是誰的包裹?小心可能是陷阱。近期有網友曬出自己收到的可疑取貨簡訊,疑似是假冒物流訊息,引發討論。警方也指出,詐騙集團看準台灣人愛網購的習慣,經常利用假包裹的釣魚方式來行騙,提醒民眾取貨前,要特別注意陌生包裹。貼文曝光,引起網友熱議。

一名網友在Threads曬出手機截圖提醒,如果收到超商取貨簡訊,但內容卻出現詭異的「配編」字樣,就要立刻要提高警覺,極可能是假包裹詐騙。原PO也提醒,這類假包裹金額多落在1100至1500元之間,呼籲大家小心別受騙。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指出,「身為小七店員路過,配編如果是開頭73N或是73M的,都一定會是詐騙,店員沒有義務跟客人說,收到詐騙包裹打客訴電話也沒有用喔!」、「我剛好有一個包裹是73N開頭的,但的確是我訂的東西,打開也確定是我的東西耶,好像不一定耶」、「73N或73M的包裹,通常都是從中國寄出,但如果確定是自己買的東西就不用擔心」、「詐騙包裹在規定時間內是可以退貨退錢的,但不是找店員處理」。

對此,臺中市少年警察隊曾發文提醒,收到陌生取貨簡訊時,務必先比對交貨便編號是否與購物平台一致,若沒有下單,就別貿然領取。若寄件人資訊只寫「非賣家」、「代寄」、「物流公司」、「報關行」、「運通」,等模糊字樣,也都是詐騙常見手法。特別是若託運單僅留LINE ID,或外箱綑著詭異的「土黃色膠帶」,更要提高警覺,以免一時大意掉進陷阱。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肺部/「肺癌」檢測的判讀


肺癌」檢測的判讀

電腦斷層揪肺結節!醫師示警不少人手術白挨刀 關鍵是「這原因」!

這幾年國人對肺癌的關注度持續升高,有抽菸習慣、家族病史,或長期曝露在空氣汙染的人,都屬於高危險群,應及早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才能早一步掌握健康狀況,若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病變,勿過於恐慌 很有經驗醫師會建議三個月後再追蹤一次,觀察變化建議病友充分與醫師討論!

高醫岡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蔡英明表示於檢查出來的結果 ,體積不夠大 然後或者是不像癌症的 那大概是建議做追蹤 那如果做起來的電腦斷層的 只有毛玻璃狀 合併有實質變化 高度懷疑是癌症 應該是積極的接受組織的證實 ,包含支氣管鏡切片或電腦斷層切片, 或者是導航技術之下指引的切片。」

 

肺部電腦斷層在過去2011年,有一個大型的研究就告訴我們,相較於使用X光片去追蹤的話,使用肺部低劑量斷層的這些有風險肺癌的族群,它可以有效造成 他們日後因爲肺癌死亡,而下降20%的風險。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廖信閔指出我們的政府也是參考這些研究,在去年年底開始,已經制定出針對這些有風險族群的,這個可能得到肺癌的危險族群呢,他們是有提供兩年一次做公費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


高醫岡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蔡英明表示於檢查出來的結果 ,體積不夠大 然後或者是不像癌症的 那大概是建議做追蹤 那如果做起來的電腦斷層的 只有毛玻璃狀 合併有實質變化 高度懷疑是癌症 應該是積極的接受組織的證實 ,包含支氣管鏡切片或電腦斷層切片, 或者是導航技術之下指引的切片。」

 

肺部電腦斷層在過去2011年,有一個大型的研究就告訴我們,相較於使用X光片去追蹤的話,使用肺部低劑量斷層的這些有風險肺癌的族群,它可以有效造成 他們日後因爲肺癌死亡,而下降20%的風險。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廖信閔指出我們的政府也是參考這些研究,在去年年底開始,已經制定出針對這些有風險族群的,這個可能得到肺癌的危險族群呢,他們是有提供兩年一次做公費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


彰化秀傳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  李佳穎進一步指出,其實毛玻璃狀病變,除了癌前期病變的可能性之外,它其實還是有很多可能,包括它可能是發炎  它可能是一些感染或什麼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這樣的現象,尤其是我們前一陣子COVID感染過之後,其實我們可以發覺很多病人,他在肺部在COVID感染過之後會產生一些疤痕,這些很常都會有點類似像毛玻璃狀病變。

全文詳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腎臟相關/「腎功能異常」可優先安排尿液檢查重金屬含量

腎功能異常」可優先安排尿液檢查重金屬含量

「健檢發現我的腎功能只剩一半!」家住中部的64歲李先生,因家族有腎臟病史、又長期痛風,在公司的例行健檢中發現異常,報告中肌酸酐清除率顯示紅字(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46 mL/min,程度已相當於中度慢性腎病,讓他十分緊張,遂至台中榮總就醫。經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重金屬「砷中毒」。

肌酸酐是測量腎功能的指標之一,肌酸酐清除率是指腎臟每分鐘能清除多少肌酸酐,反映了腎臟的過濾能力,當腎功能變差,肌酸酐便會在體內累積。正常人的肌酐酸清除率約為80~120 mL/min,而李先生只有46 mL/min,顯示腎功能下降由於李先生並無明顯腎病成因,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游棟閔進一步安排重金屬檢測,結果發現,其尿液中的砷濃度竟高達586.9 µg/L,遠超過正常值(<100 µg/L),而其他重金屬項目均正常。李先生想不透自己生活中哪個環節可能導致砷中毒,不過他本身有海釣興趣、餐餐深海魚的習慣,醫師研判可能與此有關。


所幸患者經醫療團隊飲食衛教,並使用解毒劑Acetin(愛克痰)治療後,2個月內的尿砷值降至正常,腎功能也從中度損傷恢復至接近

每天吃的、喝的,可能悄悄無聲傷腎



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鍾牧圻指出,環境重金屬的暴露主要來自食物、飲水和工作環境,民眾常忽略如不明來源的草藥、未經合法檢驗的保健食品、礦物質補充品,或受污染的大型深海動物、農藥、化工廠等,都是環境中潛藏的重金屬來源。

而環境中的重金屬,特別是砷(Arsenic),對人體腎臟有潛在危害。砷不僅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Group 1級致癌物,也具強烈腎毒性。若經飲食、水源或環境長期攝入,可能導致腎功能持續惡化而不自知。

由於李先生在健檢前並無噁心、嘔吐、黃疸或疲倦等中毒症狀,這也說明砷的危險在於「無聲傷腎」,當有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相當嚴重。

預防重金屬過量累積,多吃富含維生素C食物幫助排除

⋯⋯⋯⋯⋯⋯ 
游棟閔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不明原因的腎功能異常,應考慮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並進行重金屬檢測,臨床上建議以尿液檢測為主要方式。透過完整檢查與早期介入,有機會防止腎臟進一步惡化,逆轉腎功能

更多內容



2025年8月13日 星期三

眼疾/「白內障」相關及開刀時機

 「白內障」相關及開刀時機


白內障年輕化與這些有關 眼睛更應防曬避免「曬熟」水晶體


姚硯博醫師指出,造成白內障年輕化的原因有許多,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缺乏防曬保護、紫外線過度曝曬,加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度近視等,都可能導致水晶體提早老化、混濁,進而形成早發性白內障,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由於眼軸拉長,水晶體排列結構容易受損,更容易提早發生白內障,一旦水晶體長期接受紫外線刺激,就像是被「曬熟」,加速眼老化。


姚硯博醫師強調,當視力出現以下變化時,建議盡早接受眼科檢查,如:視力模糊、對比度下降、夜間視力減退、顏色感覺變淡、眼前出現黑點或重影、近視度數頻繁變動卻無法改善視力,以及眩光或光暈干擾等,若這些症狀已經影響工作、開車或日常生活品質,就不應再拖延,務必積極接受治療,至於是否需要手術,年齡並非關鍵,而是白內障影響視力的嚴重程度。若白內障已造成日常不便,延遲治療只會讓視力惡化、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引發青光眼等併發症。


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傷口小、恢復快 選擇人工水晶體需謹慎


目前白內障超音波乳化術,針對年滿55歲符合手術需求的患者即有健保給付,姚硯博醫師表示,這種手術傷口小、恢復快,病患無需住院,也不需全身麻醉即可當天返家,若患者追求較高的術後視力品質,也可選擇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透過雷射進行精準分割與AI導航,提高手術穩定性並加快復原。


針對高度近視患者或視力需求複雜的早發型白內障患者,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更需謹慎。姚硯博醫師說明,基本的單焦點水晶體可針對近或遠距離提供清晰視力,若合併散光則可選擇散光矯正型;而因個人生活及工作需求,希望減少依賴眼鏡,也可考慮自費的多焦點或延伸焦距水晶體,可兼顧遠中近的視力需求,實際情況仍視個人需求與視網膜狀況而定。

全文詳



食材/「牛奶鳳梨」如何判斷熟度

 「牛奶鳳梨」如何判斷熟度

具體判斷標準:
  • 果目顏色:
    觀察鳳梨表面的小突起(果目),當綠色的果目中間部分轉為黃色時,表示鳳梨已經開始成熟。 
  • 外皮顏色:
    鳳梨外皮的顏色也會從綠色轉為黃綠色,甚至部分轉為金黃色,這也表示鳳梨的成熟度夠了。 
  • 輕壓果身:
    成熟的鳳梨輕輕按壓,會有些微的彈性,但不會過軟,過軟則可能表示過熟。 
  • 聞香氣:
    成熟的鳳梨會散發出濃郁的香甜氣味,特別是底部。 
注意事項:
  • 牛奶鳳梨的果皮顏色通常會比金鑽鳳梨更綠,所以不要因為外皮偏綠就認為還沒熟。 
  • 如果果目和外皮都還是綠色,則表示鳳梨尚未成熟,不適合削皮食用,建議再放置一段時間。 
  • 如果鳳梨底部已經開始變褐,表示可能過熟了,應盡早食用。 
  • 牛奶鳳梨的最佳賞味期,是果目轉黃,外皮部分也開始轉黃的階段,不要放太久,以免過熟。 





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胃腸相關/「脹氣」對應的相關疾病

脹氣」對應的相關疾病

脹氣的部位可以大致分為上腹、中腹、和下腹,對應的可能疾病也不同。 上腹部脹氣多與胃部問題相關,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胃炎等,也可能與肝膽胰臟疾病有關。 中腹部脹氣,也就是肚臍周圍,則多與小腸脹氣有關,可能與腸躁症、腸道發炎或阻塞等有關。 下腹部脹氣,或是小腹脹氣,則多與大腸脹氣有關,也可能與腸躁症、腸道發炎、腸道腫瘤等有關 
不同部位脹氣對應的可能疾病:
  • 上腹部(肚臍以上):
    • 胃部疾病: 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胃炎、胃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肝膽胰臟疾病: 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胰臟炎、胰臟腫瘤。 
    • 其他: 食道裂孔疝氣、胃部蠕動異常。 
  • 中腹部(肚臍周圍):
    • 小腸疾病: 腸躁症、腸道發炎性疾病(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腸道阻塞。 
    • 其他: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腹腔沾黏。 
  • 下腹部(骨盆腔、小腹):
    • 大腸疾病: 腸躁症、大腸息肉、大腸癌、大腸憩室炎。 
    • 其他: 婦科疾病(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 泌尿道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脹氣也可能只是暫時性的生理現象,例如飲食習慣不良、吃太多易產氣食物等。 但若脹氣持續發生、伴隨其他症狀,或脹氣位置固定,就應該就醫檢查,找出真正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脹氣狀況:
  • 脹氣持續時間長,超過三天以上。
  • 脹氣伴隨其他症狀,如嘔吐、腹瀉、發燒、體重減輕、排便改變等。
  • 脹氣位置固定,且持續疼痛。
  • 女性脹氣,需注意是否有婦科疾病。
  • 糖尿病患者脹氣,需注意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