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

冷氣省電小撇步

四大NG觀念除錯


觀念一:外出時關冷氣較省電?錯! 
續開上調1度更省電 

當要短暫外出時,為了省電,大多數的人都會切掉冷氣,等回家後再重新啟動。丸山晴美指出,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 

冷氣在開始運作時,需要500W~1000W的耗功率,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又需耗費100W左右。因此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最好繼續保持冷氣運作,會比較省電。若想要更省電的話,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

 全文連結

標籤: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運動後馬上吹冷氣差點送命

▲近日大陸傳出一名女大生吹整晚冷氣,卻引發身體感冒徵狀,隔天又發生心臟停止的情況。經過診斷後,才發現其得了猛爆性心肌炎。(圖/取自 PhotoAC )
日前大陸湖南省長沙市傳出一起案件,一名 19 歲的女學生,因為天氣炎熱,回到家後總是會打開冷氣吹一整天,但有天她卻突然於出現頭暈、咳嗽等感冒症狀,原以為只是小小感冒,沒想到隔天心臟卻突然停止,經過醫生檢查過後,才發現這名女大生得了「猛爆性心肌炎」!
綜合陸媒報導,這名女大學生為了準備學校體育考試,所以頂著炎熱太陽於室外練習丟飛盤的訓練,也因訓練讓全身熱透,所以她一到家便立馬打開冷氣涼爽,甚至到晚上都一直待在冷氣房中。不料,幾天後她卻突然感到身體相當不適,開始有暈眩、咳嗽等等感冒症狀,讓她立即前往醫院看診。

全文詳

標籤: ,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分享--「冷氣」模式這樣調最省錢

【早安健康/陳家恩編譯】台灣自今年6月起,開始採用新版夏季電費公式,這意味著一般家庭需繳納的電費支出將增加一成。對於這則消息,想必大家都嚴陣以待,開始控管家中頗為耗電的冷氣吧。外出買飯時必定關掉冷氣,風量設定到最弱,然而這些看似省電的作法,其實反而更耗電!因此日本節約達人丸山晴美,將屏除您以往對冷氣的錯誤觀念。 

觀念一:外出關掉冷氣較省電?錯!續開上調1度更省電
當要短暫外出時,為了省電,大多數的人都會切掉冷氣,等回家後再重新啟動。丸山晴美指出,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 

冷氣在開始運作時,需要500W~1000W的耗功率,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又需耗費100W左右。因此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最好繼續保持冷氣運作,會比較省電。若想要更省電的話,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

 繼續閱讀

標籤: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每天十二點前就寢可遠離疾病--晚上睡覺開冷氣小撇步分享

晚上12點前上床,疾病不上身
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生理時鐘的週期,早就銘刻在人類數百萬年的歷史當中。隨著文明的進步、電燈的發明,讓夜晚變得和白晝一樣明亮,也只是這百餘年來的事,所以我們的身體,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急遽的改變。 
若是持續過著日夜顛倒,或者是半夜二、三點還不睡覺的生活,就會打亂身體本來的節奏,而埋下疾病的禍源。其實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理所當然,因為健康的基礎就在良好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就是配合正常的生理時鐘,在可以發揮健康機能的時段,取得適當的睡眠長度。為了有效發揮身體的修復功能,第一步就是在晚上12點之前就寢。 
身體裡本來就有一套體內平衡(homeostasis,又稱恆定狀態)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保持體內環境維持在舒適、安定狀態中的機制,例如維持體溫、血壓,排除病原體等異物,及修復傷口等作用,都是這個機制中的一環。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就能將這個機制發揮得更淋漓盡致,讓身體保持美好狀態,引導我們挺進健康之路。 
例如,促進新陳代謝、強化免疫機能、對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生長激素,只會在睡覺期間分泌,而且是在就寢後不久到開始熟睡的這段期間。超過凌晨3點後,身體就不再製造生長激素;若未在12點之前就寢,無法在對的時間進入深層睡眠,生長激素也不再分泌。另外,半夜不睡覺、一直暴露在光線下,褪黑激素也不會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會輾轉難眠外,也無法發揮抗癌、抗氧化和解毒等作用。 
生活不規律、到了深夜還不睡的不良習慣,會妨礙身體原有的功能,造成體能狀態不佳的結果。我這麼說,一點都不言過其實,只要想想,人生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但一般人通常只思考清醒時的事,卻毫不在乎睡眠的好壞。可是,只要充實這1/3的睡眠時間,就可以讓其餘的2/3有更完美的表現,也就是在睡眠時好好修復身體,就能在清醒時讓大腦的功能、身體的體能發揮得更好,進而擁有健康、充實的人生。 
總而言之,隔天可以做的事情,就不要逞強在半夜做,過了半夜12點不睡覺,還在日光燈下看電視、打電腦的習慣,就阻礙身體本來具備的健康機制。 
修復身體、提高免疫力,消除大腦和身體疲勞的機能,主要是在睡眠期間運作,我們要尊重身體的力量,並且讓這些力量發揮最大功效,就必須在晚上12點之前上床睡覺。 
夏夜一樣睡得舒服的方法
難入睡、睡不著,再碰到夏天就更棘手了。例如,熱帶地區的夜晚,溫度、溼度都很高,漫漫長夜很容易讓人睡不著。如果一整晚都開著冷氣,就算把溫度調高一點,半夜還是會冷醒;若是設定一段時間後自動關掉冷氣,隨著室溫慢慢升高,又有可能被熱醒。所以,夏夜是最容易因為睡睡醒醒,而睡眠不足的天氣。 
夏天因為平均氣溫、溼度都較高,造成睡覺時深層體溫不容易散熱,人就會輾轉難眠、不好入睡。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發達的環境,可以巧妙運用電器用品,幫助我們一夜好眠。讓夏天也有優質睡眠的方法,就是睡前兩個小時先開冷氣,設定溫度為攝氏29度,降低房間裡的牆壁溫度。
大多數人在睡前都可以忍耐悶熱的天氣,上床後才會開冷氣。但是,這麼做只有房間裡的空氣是冷的,一旦定時關掉冷氣後,停滯在牆壁裡的熱氣就會釋放出來,讓房間裡的溫度急速上升,教人難以入睡。如果能夠事先降低牆壁的溫度,上床就寢後二、三個小時,定時設定再關掉冷氣,就能保持舒服的室溫,直到凌晨四點左右。 
而身體在體溫最低的凌晨兩點到4點的睡意最強,之後體溫就會緩緩上升。所以凌晨4點後,為了要順利清醒,會慢慢提高體溫,不再讓身體冰冰涼涼的。也就是說,這種方法可以讓室溫在凌晨4點後才慢慢上升,不會妨礙到體溫上升,我們就能輕鬆醒來。 
只要花一點點心思,我們就可以在難以入睡的夏夜擁有舒適的睡眠,徹底擺脫睡眠不足的煩惱。因此,了解人體的結構,絕對有助於取得良好的睡眠。

標籤:



2018年7月2日 星期一

夏天開冷氣應注意事項--避免一些禁忌以免有害健康

順序,影響著室內空氣品質,首先,從戶外進屋的時候,雖然很熱,但別急著開冷氣直接吹,因為會造成血管突然收縮,引發心血管疾病。
其次,一般人進屋習慣先關窗再開冷氣,其實應該「先開冷氣」,讓機體中的污染物排放後再關窗,以減少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冷氣開啟後,建議「每3小時開一次窗」,否則室內空氣就會不新鮮。
報導指出,冷氣也別短時間開開關關,不僅更耗電,也會讓機體造成損壞,若覺太冷可調整溫度或風速,短時間離開也不用把冷氣關掉;另外,「開冷氣睡覺最好側睡」,並避免張口呼吸,以免氣流或空氣中的灰塵直接在咽喉流通,醒來口乾舌燥。

另外,冷氣溫度設定低一度,就會提高6%的耗電量,因此想吹得舒適又省電,最基礎的就是清洗冷氣機濾網,每2-3周清洗一次,再使用窗簾阻擋陽光直射,也可以搭配除濕機或是清淨機使用,室內溼度降低後,冷氣就算開低頻模式也能夠涼爽又省電。
而開窗透風也有「黃金時間」,據《生命時報》報導,開窗5時間點有:起床後(早上8點)、炒菜時、洗完澡(通風乾燥)、睡覺前(開窗15分鐘可增加氧氣量,幫助入眠)、大掃除時。關窗6時間點:霧霾天、五級風以上、花粉期、塞車時。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