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胃腸相關/「胃鏡檢查」種類及利弊分析

 「胃鏡檢查」種類及利弊分析

當被醫師告知必須照胃鏡時,您的第一個聯想是疼痛嗎?

您有可能耳聞過照胃鏡很痛、有可能看過被文字描述得繪聲繪影的照胃鏡過程,因此也很有可能,在從來沒聽過身邊真的有經歷過胃鏡的人親身描述下,就已經對照胃鏡產生了恐懼。

究竟照胃鏡是不是真如想像中那樣難以忍受、這樣的疼痛能不能夠以什麼方法減輕或者有沒有其他可替代性的選擇?

這些都將在本文列出的許多參考環節,以及多元的選項中,逐一解答,讓您對胃鏡的想像更貼近現實,並在這些實質依據下,由您自行判斷「照胃鏡到底有多痛」。

照胃鏡真的很痛嗎?

許多人照胃鏡感到最不舒服的,就是內視鏡要通過喉嚨,進入食道的那一刻。

我們的身體為了保護自己,會本能抗拒外來異物進入喉嚨,所以在觸及到舌根、懸雍垂或扁桃腺等口腔後方區域時,會引發咽喉反射,產生噁心或想吐的感覺。

而做胃鏡檢查,就是要讓內視鏡,一根直徑 9-10 mm 的軟管,通過這個只是觸碰就會引起嘔吐反射的區域,想當然爾是非常不舒服的體驗。縱使在喉嚨噴灑麻醉藥劑舒緩,還是仍舊會有難以忽略的異物感,持續在整個檢查過程中。

三種胃部檢查方式比較表

全文詳



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腸道相關/「腸躁症」同「大腸癌」如何分辨

 「腸躁症」有可能變成「大腸癌」嗎?怎麼區分2者差

現在人的飲食中不乏油膩、高糖或高鈉的精緻食物,因此腸胃常有不適,當開始反覆拉肚子、便秘時,又會不自覺地緊張與擔心身體是否出了狀況,腦海演練千萬種劇情,到底大腸癌和腸躁症要怎麼分辨?各別的症狀又有哪些?豐榮醫院一般外科、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鄭智勇將給予最專業的解答!

全文詳



眼疾/「黃斑部皺褶」新發現需及早介入手術俾維術後視力品質/北榮

黃斑部皺褶」新發現~~需及早介入手術俾維術後視力品質/北榮

黃斑部皺褶不是小問題!北榮研究揭膠質細胞是惡化關鍵

眼睛是靈魂之窗,透過它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五彩斑斕的世界,你認識它嗎?眼球構造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黃斑部」,它位於視網膜的中心,負責我們最精細、最清晰的中心視力,而黃斑部皺褶,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黃斑部病變,它就像一張在視網膜上不斷收縮的保鮮膜,悄悄地扭曲我們的世界。

北榮揭祕:視力惡化元凶竟是膠質細胞增生

臺北榮總眼科部與病理檢驗部合作研究發現,黃斑部皺褶的嚴重程度與薄膜中細胞的組成息息相關,研究顯示膠質細胞大量增生與視力惡化有顯著關聯,傳統上僅依據視力下降程度或共軛光掃描儀影像分期來決定手術時機,並不足以準確預測術後視力。如果等待膠質細胞大量增生並造成明顯結構破壞後才接受手術,往往難以完全恢復視力。因此,當出現視覺困擾時,生活已經受到影響,及早手術有助於保留視網膜功能並提升術後視力恢復的可能性,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結構發生不可逆破壞的風險。

如糖果紙遮眼!中年以上最常見 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

北榮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林泰祺表示,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好發率約占總人口的5.3%至18.5%,多見於中年以上族群,糖尿病患者、曾有視網膜發炎、剝離或裂口病史者為高危險群。他指出,臨床上可透過眼底鏡或OCT檢查來診斷,一旦黃斑部受影響,中心視力就會大幅下降,他形容,黃斑部皺褶就像一張糖果紙,緊緊包覆並拉扯黃斑部,病人最早會出現「看東西扭曲變形」的症狀,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這項研究突破學界過往對黃斑部皺褶的病理認識,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此重大研究發現,可作為眼科醫師在判斷手術時機重要參考,醫病共同守護黃斑部這個最重要的視覺中樞,以維持病人良好的生活品質。

病理檢驗顯示:膠質細胞比例高 術後恢復可能受限

北榮病理檢驗部醫師王蕾琪說明,為了解黃斑部皺褶的組成,研究團隊將手術取下的患者檢體,經過染色等前處理,再以機器做成厚度僅4到5微米的切片。王蕾琪醫師指出,這項作法突破過去其他研究中,因皺褶組織中細胞堆疊、無法分析組成的問題。

檢驗發現黃斑部皺褶的薄膜主要由膠質細胞、玻璃體細胞和纖維細胞組成,其中膠質細胞比例最高,且隨病程持續增生。臨床觀察發現,膠質細胞比例越高的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的情形往往較不理想,顯示其在疾病惡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團隊也指出,膠質細胞的異常變化可能早於OCT影像顯示,因此若僅依靠影像檢查,往往難以及時判斷病情惡化。

及早動手術 更有助於提升視力改善機會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