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專家聯合聲明--「高膽固醇食物」並非完全無害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日前網路瘋傳一篇關於膽固醇對人體有益無害的文章,今天台灣三大醫學會共同出面澄清觀念,包含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台灣營養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醫師與教授表示,食物中含有的膽固醇並非對所有人都是好的,特別是部分高危險族群,若攝取過多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上升,嚴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高 恐引發心血管疾病
網路瘋傳由美國農業部所負責發行的美國膳食指南,在最新一期2015年刊物內容提到,因為日前的證據顯示,膳食膽固醇與血脂之間沒有明顯的相關性,所以不再限制居民膽固醇攝入量。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澄清,那篇文章是對健康的人適用,但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家有心血管病史等高危險族群就不適用。他說明,血液中膽固醇的來源,大部分來自體內自行合成,少部分來自食物,但病人因為體內機制出了問題,無法自行調節血膽固醇濃度,因而造成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高。
葉宏一說,門診中就遇到,有病人看完文章後開始每日喝全脂羊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就升高到193mg(正常值<100mg),門診後開始減少喝的次數,才又降回144mg。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表示,低密度膽固醇是不好的膽固醇,容易滲入血管壁,造成血管硬化、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飲食控制更要注意。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建議,控制血糖膽固醇,最重要的是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生活中兩者含量均高的有奶油、糕點、內臟及牛肉等;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不高的有蛋、介殼類(如蝦、花枝)等。提醒民眾要酌量攝取,並搭配定期運動、抽血檢查和按時服藥,才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更多內容
標籤: 膽固醇,心血管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