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期肺癌! CT VS.MRI
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蔡俊明表示低劑量CT依舊是早期肺癌篩檢主要工具,
MRI敏感度不高,若用它檢查肺癌,就像「隔著毛玻璃看東西」。
醫學診斷科技進步,早期診斷肺癌以電腦斷層(CT)為最佳篩檢工具,但研究顯示,磁振造影(MRI)也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醫師建議,磁振造影檢查範圍可包括整個胸腔,若需同時檢查心臟等其他部位,可與醫師充分討論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
榮科影像醫學中心十年來透過MRI為1萬4千名民眾進行肺癌篩檢,主治醫師鄭慧正表示,結果發現,肺癌發生率0.4%,75.5%是腫瘤2公分以下的第一期肺癌,顯示MRI可作為早期肺癌篩檢的選擇之一,這項研究已被國際知名生物醫學期刊「BMC Cancer」接受。
他說,MRI沒有輻射問題,且檢查範圍不只肺部,還包括整個胸腔,民眾可以同時做心臟、肺動脈、主動脈、淋巴癌、胸腺癌、縱膈腔檢查,0.5公分以上病灶均可發現。
鄭慧正解釋,目前常用來篩檢早期肺癌的低劑量CT,敏感度高,可發現0.1公分的肺癌病灶,但儀器太靈敏,也增加偽陽性問題,對於小於0.5公分的病灶,也較難定位切片確診,民眾只能持續追蹤觀察,無法及時處置。
不過,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蔡俊明表示,MRI檢查後,一旦發現病灶可疑,民眾仍得做CT確診,建議還是一開始就做靈敏度較高的CT比較好。 他說,MRI敏感度不高,若用它檢查肺癌,就像「隔著毛玻璃看東西」。
另外,蔡俊明也說明,臨床上對於肺部1公分以下病灶,醫師在一定時間內,可根據病灶生長速度、變化,仔細研判後進一步處置,並非只能被動等腫瘤變大,才進行後續治療。
蔡俊明說,MRI檢查要價不斐,且無法發現0.4公分以下病灶,即使MRI觀察到不正常,也不能確定是惡性腫瘤。日前剛參加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的他認為,CT檢查肺癌有一定效果,胸腔及腫瘤學界有自己看法,低劑量CT依舊是早期肺癌篩檢主要工具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4120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