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日常生活/「泡溫泉」那些人不適合

染流感泡湯排毒助復原? 

醫:害身體系統中毒


醫師建議,流感患者應避免泡溫泉,改為其他適當的方式,如透過熱敷或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很多人以為熱氣可以排毒,因此得流感時,也想說泡個湯快快好?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解答,不建議流感患者泡溫泉!因泡溫泉容易使身體負擔增加、影響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同時也可能增加傳染風險,「泡溫泉並不是排毒,當下是造成身體系統中毒」,反倒建議優先專注於休息與康復,待完全康復後,再考慮泡溫泉。

●身體負擔增加:溫泉高溫影響體溫調節,而流感患者本身可能已有發燒,泡溫泉會進一步提高體溫,導致身體負擔增加,甚至引發中暑或脫水。此外,流感期間,身體正在對抗病毒,泡溫泉可能加速代謝與心率,導致能量消耗過大,疲勞加重。

●呼吸系統影響:流感可能引起喉嚨痛、咳嗽、鼻塞等症狀,但溫泉的高濕度環境反而可能使氣道分泌物增加,導致呼吸困難或痰液堆積。對於有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的流感患者,泡溫泉可能誘發支氣管收縮,導致喘息或呼吸不順。


●傳染風險高:流感病毒可透過飛沫傳播,泡溫泉時與他人近距離接觸,容易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尤其是在密閉或人多的溫泉池。另外,溫泉設施的毛巾、座椅、浴池邊緣可能有病毒殘留,增加他人感染風險。

●免疫系統影響:當身體處於高溫環境,免疫系統反應可能被抑制,導致康復時間延長,甚至使病情惡化。不只如此,流感患者可能因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感染(如肺炎、鼻竇炎),泡溫泉可能進一步削弱免疫力,使病情惡化。

黃軒建議,流感患者應避免泡溫泉,改為其他適當的方式,如多休息,讓身體專注於對抗病毒;多喝溫水,維持水分補充,避免脫水;改用熱敷或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而非全身泡溫泉;並避免前往公共場所,以防傳播病毒,待病情完全康復後,再考慮泡溫泉,避免復發或併發症。

更多內容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腎臟疾病/「腎絲球過濾率」可以提升喔


腎絲球過濾率」可以提升喔



預防或控制三高,避免罹腎臟病

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

血壓若未控制好,身體處在高血壓狀態時,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導致腎臟病發生,而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時,也將導致腎絲球硬化及腎元破壞。因此民眾應預防三高上身,三高族群應作好疾病控制,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


遵循8項黃金法則,降低患上腎病的風險

國健署呼籲全民透過8項腎臟保健黃金守則,保持健康和活躍

1.三高控制,定期監測血壓及血糖

2.規律運動

3.體重控制

4.健康飲食,保持體重

5.保持健康的水分攝取量

6.不抽菸

7.避免服用不當藥物

8.定期檢查腎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7183

台灣腎臟醫學會

全文詳



日常生活/「魚刺卡喉」怎辦?

 魚刺卡喉」怎辦?


魚刺卡喉應對5原則

●不要進食:有些人會想透過大口吞飯、吞水,目的在於將卡住的異物往下推,但方冠傑說,運氣好一點的人,可以順利推下,進入胃部,然後溶解;不過,更常見的情況是異物卡的更深入。

●不要催吐:消化道卡異物,有些人會想要用催吐的方式,試圖將異物咳出來,但催吐反而會刺激食道蠕動,增加穿孔的危險性。

●不要喝醋:酸性或鹼性物質並「不能」溶解食道內的異物,反而可能會刺激消化道黏膜會使其損傷。

●不要吃藥:消化道卡異物時,千萬不要服用消炎止痛藥物。消炎止痛藥物只能緩解疼痛不適感,但是異物還在,這樣可能會延誤就醫治療時機。

●盡早就醫:尋求耳鼻喉科或是腸胃科醫師協助將異物取出。若尖銳異物刺入太久,可能會造成深部感染穿孔,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方冠傑提醒,用餐時,切勿倉促進食、邊吃邊說話、大口喝下含有骨頭或是魚刺的湯品,若真的不小心吞入骨頭、魚刺等異物,坊間流傳的大口吞水、大口吞飯、喝醋、催吐等方式都先不要做,很有可能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

方冠傑說,如果消化道的異物不大、扎得不深,可以嘗試使用器械,例如小鑷子輕輕將其挾出,如果嘗試幾次不成功就不要太勉強。排除消化道異物快速且安全的方法,就是「停止進食」,並盡快就醫檢查,請專業醫師取出,不宜久拖,不當一回事。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