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相關/「關節炎」看哪科?骨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如何選擇?
「關節炎」看哪科?骨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如何選擇?
關節痛要看哪一科?」對於不熟悉醫療分類的民眾來說,在選擇骨科、復健科、免疫風濕科時,常會茫然不已。如果跑錯科別,延誤治療、拉長生病時間,對於預後大大不利。風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滋醫師表示,常見有關節痛的問題,包括了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這幾種疾病引起的關節痛,原因都不太一樣,但是大部分患者無法分辨,甚至連續疼痛幾個月都無法確診。」
3種關節炎可以用症狀、部位、發病時間簡單做區分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指出,除了交由專業家醫科醫師協助,病人也可以留意自己的疼痛部位、時間或是其他症狀,藉此來協助醫師快速判斷疾病原因。
1.退化膝關節炎常見於年紀大者、膝蓋等大關節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顧名思義,主要是因為關節「使用年限」已到而造成。韌帶、肌腱長期不當或是過度使用而產生破壞,進而影響到軟骨,久而久之硬骨也開始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常見好發於膝關節、髖關節、腰部等。
曹彥博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活動時會感到疼痛,停下來之後疼痛就緩解了;且疼痛位置多半為單一關節。另外,如果工作會過度使用關節、肥胖、關節曾有舊傷、都是容易導致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到骨科就診,並搭配復健科一同治療。
2.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多關節、小關節疼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確切成因還不清楚,發病的原因是由於身體的免疫系統主動去攻擊關節組織,造成發炎反應,而且不治療、骨骼可能變形到完全無法生活,同時會產生很多其他的免疫疾病。
曹彥博分析,相較於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容易出現在手指等小關節,且發病時是多發性的,也就是非常多的關節一起感到疼痛;這種疼痛感在早上起床時最嚴重,但是在開始行動後就有所緩解。「所以我們常跟病人說,退化性關節炎在早上起床時需要有一段『開機』的時間。」
另外,相較於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高齡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較年輕,大約40多歲開始發病。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到風濕免疫科。其他免疫性疾病,例如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同樣會造成關節疼痛,如果有免疫性疾病家族史,建議可以優先到免疫風濕科做檢查。
3.痛風性關節炎初次發作常見於腳大拇趾第一關節
痛風是因為「普林」代謝異常,使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受阻,引起高尿酸血症,過飽和的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上,形成「痛風石」。最容易受影響的關節包括了蹠骨、膝關節及趾骨關節。過半數人第一次發作時,是在腳大拇趾第一關節,也可能發作於膝關節或腳踝、手部關節。另外,痛風常常伴隨紅、腫、熱、痛甚至引起關節變形。
痛風實際上要看風濕免疫科,除了及早確認病因且預防併發症,高解析度超音波可以在一般 X 光都還看不出來的時候,及早發現關節內的痛風石沉積。如果因為外觀或 X 光上看不到痛風石,就沒有採取合適的治療,未來關節變形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