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達人分享「魚類」挑選及分切、保存技巧

【魚的挑選】

全魚
挑選新鮮全魚時,首先即從魚的外觀看起,包括魚身、魚眼、魚鱗及魚腮,魚身外觀看來帶有光澤,魚的鱗片看來完整、緊貼魚身不易脫落,眼球需黑白分明、微凸且呈現透明狀,魚鰓外觀呈現鮮紅色。用眼睛看過,確認魚身、魚鱗、魚眼及魚腮合格後,接續再用手摸魚腹,新鮮魚摸來,肉質一定是結實帶有彈性,且帶有少許黏稠感。而長年販售海魚的吳建力也提醒,新鮮的魚,魚骨、魚肉一定不會分離,若挑選的魚已去除內臟,則可翻開檢查魚腹內部,若看得到魚刺,即表示魚已放置很多天、已不新鮮。

年節魚挑選小秘訣

以過年常見的白鯧來說,購買白鯧時,可再看過其肛門位置,肛門為白色,則表新鮮,若肛門為紅色、紫色或向外凸,則不新鮮;蘇育弘則提到,若是到市場採購鱸魚,因活鱸魚生命力旺盛,為了怕鱸魚亂跳,所以頭跟尾巴處都會綁上紅線,只要看到綁紅線的鱸魚,大多是活鱸魚。
切片魚
若購買的是魚片或魚塊,已看不到魚外觀,則可從魚皮下與魚肉間的「血合肉」處加以檢查,血合肉處需為鮮紅色,才是新鮮的魚。

【魚的處理】

因魚內臟及魚鰓是魚腥味的主要來源,一般到市場或超市購買魚貨時,魚鱗、內臟及魚鰓多都已先被去除,但容易有處理不乾淨的狀況,因此,魚貨要收進冰箱保存前,還需再次檢查,並進行清洗。

基本功夫

1.檢查魚鱗
需檢查魚鱗是否有完全被去除,吳建力表示,魚鰭及魚鰓旁的魚鱗較不容易完全清除,魚貨購回後,若有發現有未清乾淨的魚鱗,則可先在魚身上淋少許熱水,讓魚鱗緊實突出,再利用鐵湯匙,從魚鱗反方向刮下即可。
2.清洗魚腹與魚鰓
即使已請魚販將魚內臟去除,魚腹的內臟,如魚骨旁的小血管等,都有可能沒有去除,保存前,趁著清洗魚腹的動作,可用手將魚內臟,再次檢查去除。

分切技巧

過年購入的魚,若要進行祭拜,都是以全魚保存,以前述兩個步驟清理過魚鱗及內臟即可。若購入的魚為大型全魚,或是已完成拜拜儀式,魚隻還要再進行分解處理,變化出多樣化的魚肉料理,則可再進行以下的步驟:
1.切下魚頭
先切入魚鰓後方與魚身接合處,再將手掌的力道,朝刀背用力拍,讓刀子將魚頭剁下。
2.切開魚肉
以魚背鰭為中心,將菜刀從魚頭到魚尾處切入劃開一道開口,深淺不拘。
3.片下魚肉片左手朝魚腹處按下,讓切開的魚肉處呈現開口,再用菜刀輕輕從魚肉內側劃刀,直到取下魚肉片,切記菜刀在劃魚肉時,千萬不要來回以鋸的方式拉扯,易使魚肉變爛,同一方向以劃刀的方式多切幾刀即可。另一面的魚肉,以相同方法取下。
P.S. 被取下不用的魚骨與魚頭,則可拿去熬成魚骨高湯,再利用哦!
4.魚肉切小片
側面斜切片下魚肉,即可取下面積較大的魚肉片。完成。繼續閱讀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