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砧板」之選擇與維護
「砧板」之選擇與維護
看似乾淨的砧板,其實可能暗藏危機!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砧板長期使用後刀痕與裂縫恐成為細菌溫床,對家中孩童與長者健康造成威脅。他呼籲民眾應定期汰換砧板,並妥善清潔保養,才能守護廚房衛生與家人健康。
黃軒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砧板是家庭廚房中容易被忽視的「隱形殺手」。他警告,許多看似乾淨的砧板,其實早已佈滿細菌。刀痕和裂縫為細菌提供理想的棲息地,潮濕環境更助長黴菌繁殖,可能藏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對免疫力低下的孩童與長者構成威脅。
根據研究數據,不論是竹製、木製或塑膠砧板,使用超過兩年,其菌落總數都可能超過3000 cfu/cm²。尤其竹製砧板,細菌增長速度甚至可達數千倍。他強調,只要砧板出現「發霉、開裂、深刀痕」等現象,就應立即汰換,並建議即使外觀無損,也最好每兩年更新一次。
在選擇砧板方面,黃軒指出,每種材質都各有優缺點。竹製與塑膠雖然輕巧,但易藏菌、留下刀痕;不鏽鋼材質雖抗菌但會傷刀;至於木製砧板則對刀具較為友善,但容易吸水發霉。他建議民眾,若選用木質砧板,一定要選「整木原切」材質,避免使用可能含有甲醛的拼接木製品,以免危害健康。
另外,黃軒也呼籲,民眾平時應落實砧板清潔與保養,包括生熟食分開處理、使用後立即清洗、徹底晾乾、定期消毒與檢查,才能避免讓舊砧板成為廚房的「細菌炸彈」,守護家人的健康。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