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胰臟癌/有助揪病灶的非侵入性檢查

 胰臟癌/有助揪病灶的非侵入性檢查

近期不少名人相繼因為胰臟癌去世,據新聞報導過世的名人中不乏重視健康、經常做身體健康檢查,但後續卻確診為胰臟癌末期 。為什麼經常做身體健康檢查,健康報告都呈現身體健康,卻還是會長胰臟癌,且確診時已經是末期?

胰臟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國泰綜合醫院放射線科主治醫師林森炳表示,原因主要在於胰臟處在一個一般影像檢查不容易看到的位置。早期胰臟癌如果長在胰頭,可能以輕微黃疸表現,如果長在體部或尾部,則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爆瘦、體重減輕、黃疸、背痛或腹瀉等症狀,通常都已是晚期。而晚期胰臟癌發現時,大都已經擴散到無法開刀的地步,此時做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效果都很差。

3種非侵入性影像檢查 優缺點一次看

此外,胰臟癌的預後不佳,未接受治療者若出現黃疸時平均存活不到半年,可接受手術治療者平均存活時間約1年,5年存活率不到5%。

林森炳主治醫師指出,非侵入性的影像健康檢查方式有上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CT)以及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等。其中超音波檢查,會受到腸胃道蠕動與腔內腸氣干擾,造成胰臟影像不清楚進而影響判斷,特別是胰體與胰尾癌症;電腦斷層檢查雖不受腸氣影響,但組織間灰階對比較不易區別,而且有游離輻射的考量。 

核磁共振造影檢查 易偵測病灶所在 

核磁共振造影檢查應該是其中較佳的選項,可不受腸胃道氣體的影響,也沒有游離輻射的問題,對於器官組織間對比灰階優於電腦斷層,利用各種不同序列(如T1WI與T2WI)交叉比對,即使不施以顯影劑,也容易偵測病灶所在。 

另外,更可以利用擴散加權序列(DWI)這個敏感度更高的方式,早期就可以看出異常病灶所在,也可以借助注射顯影劑來增加影像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