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固醇值偏高需要吃藥?
高先生是一位約五十歲左右的台商,在大陸事業有成,生意繁忙,常常得交際應酬,平常有高血壓的情況。最近因為經常頭痛、胸悶與頸痠,決定與小他十歲左右的吳姓妻子一起回台就醫檢查。兩人都接受了空腹抽血檢驗,結果一出來,兩人的總膽固醇(T-Chol)都是270 mg/dL。醫師建議先生需要接受Statin類藥物治療並且需要進一步接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檢查,太太則不用服藥,醫師只建議她飲食控制與運動,之後複檢即可。為什麼一樣的總膽固醇數值,醫師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呢?原來先生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達200 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只有30 mg/dL; 而太太的HDL-C檢查出來高達95 mg/dL, LDL-C 只有105 mg/dL。
一般民眾現在都知道LDL-C是壞的膽固醇,相對HDL-C是好的膽固醇。好的HDL-C可以將膽固醇移到肝臟從膽汁中排除,但是不好LDL-C 則可能在循環中受到一連串的毒性修飾後,產生血管毒性,造成血管「卡油」, 也就是動脈粥狀硬化。從歷年衛生署公布的十大死因中,我們不難發現到,除卻惡性腫瘤以外,其他如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變等和動脈粥狀硬化相關的死因,整個加總所造成的死亡率甚至超過癌症死亡率。許多臨床研究的文獻報告,指出高膽固醇血症是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要原因,甚至還要比高血壓來的重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產生、進展與破裂。
在臨床上處理病患高膽固醇血症時,經常會被病人問及,我可以不吃藥嗎? 只靠運動與飲食就好行嗎? 這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實有兩大層次。第一,病人是否屬於心血管高危險群? 第二則是血中膽固醇的量與質。對於大部分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許可以藉由飲食與運動保養,但是對於已經有心臟病以及高心血管風險的病患,包括有高血壓、糖尿病,男性超過45歲以上,女性大於55歲或是更年期後,有中央型肥胖、抽菸、陽性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病人而言,積極的血脂控制則必須仰賴藥物幫忙。
最近的血脂研究指出: LDL-C只要能降低1%,就可以降低1%的心臟病風險,而HDL-C若能提昇1%, 則心血管風險可以降低3%。透過許多臨床藥物與影像學研究,也發現如果總膽固醇與HDL-C的比值(T-Chol/HDL-C或稱為動脈粥狀硬化係數)超過5倍以上,則血管動脈硬化進展程度會快速增加;反之該係數若能保持在3倍以下,或者LDL-C降到70 mg/dL以下,才有可能遏止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但是臨床上必須用到非常高劑量的statin類藥物才行。
目前健保對於將膽固醇藥物的給付,也是基於上述的精神做出相關規定。對於上述高危險群病患或者已經有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或是腎病變的患者,若要能達到膽固醇的治療目標,通常也不是只有飲食、運動、服用燕麥粥就能夠達到。民眾若對高膽固醇血症有疑慮時,應該定期檢查並向醫師諮詢,確定是否應該服藥。
標籤: 總膽固醇值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