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粽子」--加入「抗性澱粉」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如:蓮子、豆類、全穀類、青綠色香蕉等,有利於控制血糖與血脂肪,也能控制慢性病。」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王進崑教授7日表示,在粽子裡加入健康的抗性澱粉食物並減少糯米量,可減少熱量攝取,不致讓血糖上升。
抗性澱粉不易在腸胃中消化、但能在結腸中被微生物發酵水解,即不會被小腸吸收消化進而產生熱量,被譽為膳食纖維外的第三類纖維,常存於全穀類、豆類等食物中。
王進崑7日在「國際生命科學會端午節交流會」記者會上指出,粽子的主食糯米是葡萄糖的高鍵結化學結構,導致食用後不易消化。且糯米是高GI(升糖指數)食物,消化過程中會迅速分解並迅速釋放大量葡萄糖到人體循環系統,因此食用傳統粽子短時間內血糖容易升高。
王進崑解釋,抗性澱粉屬於天然澱粉,和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精緻澱粉」不同,抗性澱粉是在結腸中才被微生物發酵水解,因此不會經過腸胃的吸收消化而產生熱量,「研究證實,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王進崑建議,人每天需攝取約200~250克的澱粉,應將其中的5~8%以抗性澱粉替代,約10~20克。
「蓮子的抗性澱粉含量極高,每100公克中就有20克。其次為黑豆、紅豆等,每100公克中有10克。」王進崑認為,健康又好吃的粽子就是糯米包少一點、將這些含抗性澱粉的健康食材混在粽子中, 一顆粽子約可以減掉100~150大卡的熱量,也比較容易消化。
王進崑表示,一般人一天吃2顆傳統肉粽是還好,但仍建議吃粽子的同時,要搭配蔬菜和湯品,以免消化不良,覺得肚子脹脹的。
標籤: 粽子,抗性澱粉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