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澱粉」VS.「化學修飭澱粉」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到底是站在民眾這邊,還是幫業者護航?」長期關切食品安全議題的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對食品藥物管理局始終不願落實執行米粉的CNS國家標準,導致無米、少米的偽米粉大行其道,表達無奈與疑問。
消基會與上下游新聞市集從過年前揭露市售米粉含米量不足事件後,再度選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拆穿知名品牌生產的米穀粉,包括在來米粉、糯米粉與蓬萊米粉,掺入高比例的不明澱粉,讓米粉絲、粄條、蘿蔔糕與碗粿等眾多國民美食走味。
對一般人來說,從原料端到成品,台灣究竟有多少「名不副實」的加工食品,主原料並非來自大家印象中的農產品,而是一連串化學加工的食品添加物,始終是難以理解的謎團,更不清楚長期攝入,會對健康造成何種影響。
天然玉米澱粉少 化學修飾澱粉大行其道
就以民眾所熟知的「米粉」為例,雖然大多數產品包裝上所標示的成份是玉米澱粉,食品藥物管理局官員也拍胸脯保證對健康無礙,讓大多數民眾以為吃進的玉米澱粉是天然食物。事實上,熟悉食品加工的專家都清楚,這些玉米澱粉不但不天然,還依照不同用途,各自透過硫酸、磷酸、醋酸、過氧化氫等不同化學物質進行修飾。
這類化學修飾的澱粉有個專業名詞叫「食用化製澱粉」,除了玉米澱粉較為常見,樹薯澱粉、馬鈴薯澱粉也常是這類化學修飾澱粉的大宗。更多內容
標籤: 玉米澱粉,化學修飭澱粉,醋酸澱粉, 食品添加物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