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變「爆肝」---醫師:錯誤觀念造成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根據國健署調查,全台已知自己為B、C型肝炎的民眾當中,高達3成民眾因自認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不需要就醫,甚至是根本不知道罹患病毒性肝炎應該要看醫師,而沒有就醫,錯過治療,有些人最後因此讓肝癌找上門。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蘇維文指出,肝病是台灣國病,慢性肝病、肝硬化是國人死亡原因第9名,死亡年齡僅58歲,是十大死因中死亡最年輕的死因;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眾就像國健署調查結果,對肝炎認知錯誤影響治療時機。
蘇維文表示,慢性B型肝炎雖然沒有症狀,但仍約有15到40%的患者會演變成肝硬化、肝衰竭或是肝癌,臨床經驗,罹患慢性B肝的國人約有2到4成死於慢性肝病。
蘇維文說, 台灣自1984年起開始推動B肝接種政策後,國人慢性B肝和肝癌死亡率明顯下降,有些沒有來得及接種疫苗的族群,也可用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包括透過調整患者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的干擾素,以及減少病毒在體內複製的口服抗病毒藥物等等。
彰化基督教醫院消化系中心主任徐友春指出,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肝炎,可壓抑病毒複製、降低病毒數量,而台灣本土研究數據也證實,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B肝相關的肝癌復發風險和死亡率。
徐友春主任表示,慢性肝炎的患者只要能擺脫對肝病的迷思,積極及早治療,遵從醫囑,人生不一定就會「變黑白」。
標籤: 肝炎,B肝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