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保鮮膜」包傷口更快好??
傷口要消毒?要保持乾燥?新療法一次顛覆傷口照護的四大迷思。
最近,有醫師在網路上分享用保鮮膜包紮傷口的居家療法,只要用清水沖洗傷口、塗上一層凡士林,再用保鮮膜包起來,就能加速傷口癒合,引起熱議,到底保鮮膜有何神奇?
傷口不是愈乾燥愈好
分享這篇文章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余尚儒說,其實重點不在保鮮膜上,以凡士林作為敷料,並利用保鮮膜取代紗布的覆蓋,主要的原理就是要保持傷口的濕潤性。
受到潮濕容易孳生細菌的觀念影響,許多人以為傷口應該盡可能保持乾燥。但其實,細胞的生長因子需要水分充足的環境才能順利生長,發揮免疫、組織再生等功能。有點像小時候以培養皿種綠豆的原理,必須保持棉花的濕潤,種子才會快速生長發芽。
而傳統用紗布包紮,或讓傷口開放以「保持通風」,反而會使傷口的組織液被吸乾或蒸發,讓傷口環境變乾燥。
但組織液內含有豐富的消炎細胞,能吞噬傷口病菌、殘餘物的免疫細胞,是最好的「消炎藥」。因此,用濕潤性的敷料覆蓋傷口,再用保鮮膜來「保濕」,不僅可以隔絕環境的髒污,避免孳生病菌,也能讓組織液完整地保存在傷口中。
另一個好處是,以往用紗布覆蓋傷口,最令人頭痛的就是紗布常會因組織液黏在傷口上。不僅更換困難、疼痛,快好的新生組織也可能會在去除紗布的過程中,再度被撕裂、破壞。
保鮮膜包紮法是日本鳥谷部俊一醫師發明。因為褥瘡病人長期躺床,不易天天到醫院照料傷口,便想出這種以病人居家就可取得的保鮮膜來保持傷口的濕潤。2010年,日本褥瘡醫學會還正式承認這種療法,納入褥瘡治療的臨床指引中。
余尚儒說,自己後來親自幫幾個病人試過後,發現傷口真的癒合較快,操作又簡單,便在網路上分享。
余尚儒說,其實市面上的人工皮,就是採用同樣的原理。不過,保鮮膜的好處是它跟傷口中間留有一些空間。傷口修復的過程,若組織液太多而滲出,也有機會流出保鮮膜之外,不會悶在傷口內。而且價格便宜,方便觀察傷勢。
結痂不代表傷口快好了
採用濕潤療法,傷口也不易結痂。過去,許多人以為傷口一定要結「痂」才會好,其實也是個迷思。
臺北榮民總醫院傷造口護理師林瑞萍說,「痂」是傷口表面如血小板、纖維蛋白、細菌殘骸等組織,因缺乏水分、油脂而乾燥壞死形成。
「結痂不代表傷口癒合的前兆,」林瑞萍說,黑色的痂皮遮蓋傷口,反而不易知道組織到底癒合了沒。有時患者用手剝掉痂皮才發現底下還有嚴重的發炎感染。而且痂皮也會延緩新生表皮細胞的流動、生長。
余尚儒提醒,當傷口呈現淡淡的粉色,摸起來跟周圍皮膚一樣平滑,其實就是癒合了…
保鮮膜保傷口相關影音
標籤: 保鮮膜包傷口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