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大腸鏡」檢查前之準備工作


台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

李宜家醫師
1. 大腸鏡適應症

大腸鏡具有極佳的診斷及治療功能,最常見之適應症為大腸癌篩檢,其中可包括無症狀之中等風險 (average-risk) 民眾,一般定義為大於50歲,大腸鏡可篩檢出無症狀大腸腺瘤或早期大腸癌之機率較高,目前國民健康局亦補助50~69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已證實罹患大腸癌或大腸腺瘤之患者,大腸鏡亦可用以篩檢是否有其他位置同時存在 (synchronous) 之大腸腫瘤,而針對大腸腫瘤切除術後的患者,亦常用以追蹤是否發生異時性 (metachronous) 之腫瘤。
1.1 哪些人屬於大腸癌之高風險族群?

適當的大腸鏡起始年齡及篩檢間隔目前仍無定論,這議題顯然需要視個人風險來進行客製化的調整,內視鏡技術師應具備如何判定民眾風險的基本知識,對於一般中等風險者 (average-risk),我們通常以10年接受1次篩檢作為基準點,再視其家族中是否具有大腸癌病史進行風險評估,高風險家族病史者包括:一等親中曾有大於或等於60歲發生大腸腫瘤者 (包括大腸癌或大腸腺瘤),可考慮提早至40歲開始接受篩檢;而家族中有兩位一等親曾經罹患大腸腫瘤或是一等親中曾有小於60歲發生大腸腫瘤者,可提早至40歲或較親屬發病年齡提早10年開始接受5年1次的篩檢。

此外在「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家族,因其遺傳基因DNA mismatch repair發生缺損,故家族成員容易得到大腸直腸癌或其他子宮內膜、小腸、生殖泌尿道、膽道、胰臟、卵巢及腦部等等腫瘤,而家族中有人被診斷為「家族性大腸息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 患者,因為APC抑癌基因發生突變,其他成員亦容易罹患大腸癌,這些遺傳性高風險族群應更提早接受大腸鏡以每1~5年之間隔進行篩檢,並將臨床症狀列入考量來進行個人化的調整。
更多內容
腸阻塞、心臟病患不適合作大腸鏡檢
大腸鏡術後注意事項
瓣膜性心臟病切除息肉須給「預防性抗生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