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起雲劑VS.有害塑化劑(DEHP)
塑化劑風暴越演越烈,衛生署昨(27)日公布,受塑化劑汙染食品項目,從前一日的94項暴增到371項,包括擁有白蘭氏品牌的馬來西亞食益補、杏輝等知名藥廠也宣告淪陷。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管理局(TFDA)副局長許銘能更表示,「無法保證受害上限」,意味災情恐進一步擴大。
行政院專案會議決定,凡含有起雲劑的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漿糖漿、膠囊(錠、粉)等五大類食品,沒有檢驗證明者今起均須下架。
此舉引發飲料公會不滿,認為此舉將讓一般大眾將有害的塑化劑,和合法的起雲劑畫上等號。
飲料公會表示,起雲劑是衛生署核可之合法食品添加物,但少數不肖業者,為降低成本而將塑化劑(DEHP)添加在起雲劑中。
塑化劑(DEHP)違法加入食品中,可能影響生殖能力.
國家衛生研究院根據國外文獻推估,成人若長期每天喝一瓶三百五十cc的毒飲料,生殖器官異常風險增三至四倍;兒童更增六到八倍。
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組研究員王淑麗分析國外相關文獻指出,人體若長期吸收塑化劑,確會傷害生殖內分泌。伍焜玉抨擊,塑化劑可能傷害人體,卻被環保署列在不需登記、通報就能製造販售的第四級毒性化學物質。他呼籲,應盡速將其管制升至第二級,才能有效掌握塑化劑的製造與販售。
伍焜玉引用國外多篇文獻資料指出,成人若每周喝一瓶含塑化劑的飲料,不會增加生殖器功能異常風險;但若每天喝一瓶,風險立刻暴增。
王淑麗表示,據美國每人每天每公斤對塑化劑的最大容許值是廿微克評估,體重廿公斤兒童每天喝一瓶三百五十cc、含塑化劑濃度十二ppm的毒飲料,引發生殖功能異常的風險,超出美國規定最大容許值的十倍;對體重更輕、年紀更小的嬰幼兒來說,因為單位體積吸收量比成人多,傷害會更大。
伍焜玉指出,目前只有動物實驗發現,塑化劑會導致肝癌、白血病與睪丸腫瘤發生,人體實驗因缺乏相關研究數據,只能推測「可能致癌」。不過,他強調,塑化劑會導致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甲狀腺功能失調,還會使雄性素下降,男童還可能會有尿道下裂。成年男性則會不孕,女性有罹患子宮肌腺症風險。
塑化劑事件風波不斷,現在涉嫌販賣的昱伸公司負責人賴俊傑被羈押,兒子賴昱伸,現任英文台北時報記者,在臉書轉貼,說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屬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研究證實,文章寫出,根據老鼠實驗,DEHP是「可能致癌物」,但最新研究發現,DEHP不會發生在人類身上,當事人兒子Po文反駁,被嘲諷像是菸商說抽菸不會致癌一樣不可信。
負責人賴俊傑也向檢方透露,他從18、19歲當學徒,就使用這樣配方,只是5年前用的更毒,DEHP是在2006年後使用的塑化劑,分類第四類,雖毒性較低,但還是會影響生育,48小時排出體外,但早期使用的DOP,屬第一類難分解物質毒性較高,而且累積在體內不易排出。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並痛批,把工業用的塑化劑拿來加在食品裡,「非常可惡!」他痛心表示,工業用塑化劑被不肖廠商加入食品中所造成的大規模汙染,他翻遍過去文獻,找不到第二例,可說是史上最大的塑化劑汙染事件。他抨擊業者為了圖利,罔顧民眾健康,實在沒有良心。他認為,若早點將塑化劑管制「升級」,今天就不會出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28/2/2sbzf.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28/8/2sc6q.html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