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手指/「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分辨

 「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分辨

臺北榮總 過敏免疫風濕科 歐道昇醫師/陳明翰主任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起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起因是,自體免疫體質驅使免疫細胞攻擊身體多處中、小型關節,造成劇烈發炎,引起關節疼痛、紅腫。關節內的「滑膜組織」因為發炎而不斷增生,侵蝕關節周邊的肌腱、韌帶、骨頭,造成破壞。從外觀上看,這個過程就是許多患者觀察到的「關節變形」。

疾病發作的速度大多是在數週到數個月達到最嚴重的程度。少數病人的表現是單一或少數關節於幾天內急速疼痛、腫脹。另外一些病人則以全身多處關節反覆發病、時好時壞來表現。
 
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他人發病的機率也會上升。偶爾也有親屬是有其他免疫系統相關的疾病。如全身紅斑性狼瘡,可見這些自體免疫疾病都共享了一些致病機轉。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色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的起因
我們再談談另一個常見的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同樣可以發生在手部,但它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炎非常輕微,但造成的結果是軟骨細胞生長代謝停滯、甚至死亡。而軟骨是硬骨之間的緩衝墊,功能是避免身體在活動時硬骨互相撞擊而磨損,軟骨細胞的死亡會導致軟骨的製造減緩,使軟骨磨損的速度快於再生的速度,關節不堪磨損下就會發炎,發炎持續會讓軟骨細胞繼續凋零,形成惡性循環……
 
跟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上述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病變非常緩慢,關節不適大多在數年至十多年間緩慢浮現。由於關節的疼痛輕微,有時候甚至只有痠軟、無力而不會疼痛,導致病患沒有意識到問題,拖到較後期才發覺生病了,很晚才得到診斷。

退化性關節炎的特色
退化性關節炎病人的發病年齡大多超過五十歲,女性略多於男性,非常常見,尤其在老年人之間,是造成醫療體系及社會經濟龐大負擔的疾病。
 
跟類風濕性關節炎相反,退化性關節炎常出現的位置是最靠近指甲的指關節及大拇指,反而較少影響到手腕。關節的腫、痛也較輕微,不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劇烈。但退化性關節炎一樣容易在全身關節發作,如脊椎關節、髖關節、膝關節。所以手部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也要注意其他關節是否不適。
 
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腫脹,大多是輕微發炎造成關節積水增加的結果,大多不會像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樣引起滑膜組織增生。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不需要使用太多藥物,原則上以局部消炎藥膏或口服消炎藥物為主。根據情況還可以接受手部復健運動、使用手指關節的輔具。
以目前的醫學證據來說,葡萄糖胺、類固醇、抗風濕病藥、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藥劑等治療,皆不如消炎藥膏及口服消炎藥有效。
如果患有跟退化性關節炎相關的因素,例如肥胖、全身性發炎疾病,則應該盡量控制以避免加重病情。

結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的共通點是,大致上都左右對稱地發生在雙手關節,成因都跟遺傳、環境、習慣有關,許多細節現代科學都還不明瞭。不管是哪一種關節炎,平時的復健運動都扮演重要角色。
兩種關節炎乍看很容易區分,但其實疾病千變萬化,除了這兩種較常見的關節炎,還有其他許多可能性,更何況這兩種關節炎還常常同時出現在同一位病人身上。所以,遇到關節不適還是需要尋求醫師診斷,在門診追蹤治療。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