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胃疾/「飯後脹氣」何故,如何改善

 「飯後脹氣」何故,如何改善

在正餐時間後,你是否感覺不管吃什麼,吃完飯後都覺得肚子膨脹得特別明顯,彷彿氣球般。這是怎麼回事?黃軒表示,這很可能是因為用餐方式錯誤,例如吃太快或是邊吃邊講話導致;也可能是腸道菌叢等原因。

真正的原因不一定只是食物量的問題,而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氣體累積、腸胃功能、結構變化。

首先可能是「吃飯方式不對」。很多人吃飯時不自覺養成錯誤的進食習慣,例如:吃太快,沒有細嚼慢嚥;邊吃邊說話,導致吞入過多空氣;喜歡喝碳酸飲料、用吸管喝水,增加腸胃內氣體。這些行為都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將大量空氣帶入消化系統,導致胃裡的氣體累積,讓肚子變得脹鼓鼓的。

如何改善?黃軒提出3個建議:

● 放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嚥,讓腸胃更輕鬆消化。

● 避免邊吃邊講話,減少不必要的空氣進入腸道。

● 少喝碳酸飲料與冰涼飲品,減少胃內氣體累積。

接著是「腸胃菌叢」不大對勁。黃軒表示,人體腸道內住著數以億計的微生物,它們的作用是幫助分解食物、吸收營養。但某些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在腸道內發酵,產生大量氣體。

特別是以下幾類食物,更容易讓腸胃裡的氣體增加:

● 高纖維食物:如豆類、紅薯、燕麥。

● 乳糖含量高的食物:如全脂牛奶、乳製品。

● 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蘿蔔。

該如何改善?黃軒提出下列建議:

● 循序漸進增加高纖維攝取量,讓腸胃適應。

● 乳糖不耐症者可選擇低乳糖或植物性奶類。

● 飯後多走動,促進腸胃蠕動,加快氣體排出。

最後,也可能是「胃部位置變化」。有些人飯後肚子鼓起來,不是因為吃太多或腸胃積氣,而是胃部的支撐力減弱,導致位置下移,也就是所謂的「胃下垂」。哪些人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