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骨鬆診斷除了「骨密度」檢測外還要抽血觀察維生素D濃度及副甲狀腺素數值
骨鬆診斷除了「骨密度」檢測外還要抽血觀察維生素D濃度及副甲狀腺素數值
檢測血中維生素D、副甲狀腺素,對骨鬆症高危險群的重要性
陳芳萍醫師說,父母曾發生髖骨骨折,以及長期不愛曬太陽,或有肝、腎疾病等,都是骨鬆症高危機群。要特別注意的是肝、腎病患者,維生素D的製造容易出問題,而臨床發現,維生素D的含量在骨骼健康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骨鬆症高危險群除了傳統檢測外,也要監測刺激鈣質吸收與骨骼代謝的維生素D,以及調控體內鈣質含量與影響骨骼代謝速率的副甲狀腺素(iPTH)數值。此外,除了骨鬆高風險族群外,骨折患者也應檢測這兩項數值,主要是因骨折治療要達良好成效時,應排除或矯正常見的續發性骨折因素,例如:維生素D缺乏和副甲狀腺素功能亢進。
另有些人以為服用高量的維生素D,便可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骨折,最新的國際文獻研究顯示:在體內含過量維生素D且接受醣皮質激素治療者,可能進一步引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症 ,因此體內維生素 D「過與不及」對骨質都不好。對高風險者而言,應如何適量補充維生素D,需要檢測體內維生素 D含量才可因應。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