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疾/中耳炎久治不癒應謹防是口咽癌轉移
中耳炎久治不癒應謹防是口咽癌轉移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一名張姓老翁,今年初感到內耳陣陣抽痛,到地方診所看診,被醫師認定是中耳發炎,吃藥吃了4個月未見好轉,5月初轉到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發現是口咽壁長了一顆直徑3公分的惡性腫瘤作怪,經確診是口咽癌第三期,老翁若再晚一點發現,就可能「老命」不保。
老翁的兒子發現爸爸一直吃藥不是辦法,轉到彰化醫院求診,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告知兒子:「你的爸爸已經是口咽癌第三期。」父子倆當場嚇傻,直問:「怎麼有可能?」許嘉方說,病痛點確實在中耳,但他用內視鏡檢查,發現張姓老翁的左側口咽壁靠近扁桃腺下方有顆腫塊,透過正子造影掃描顯示是個約3公分的腫塊,經切片證實為第3期口咽癌。
老翁接受罹癌事實,目前正接受化療,病情已經控制,腫瘤沒有再擴大。
醫師進一步追問老翁:「你是不是有吃檳榔的習慣?」老翁回答:「我今年82歲,菸和檳榔不離手,吃檳榔已有40年,菸齡則有60年。」
許嘉方告訴他,根據醫學研究統計,嚼檳榔者導致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者則是18倍,若同時有抽菸、嚼檳榔習慣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飆升到一般人的89倍,「如果想活命,就趕快戒掉香菸和檳榔」。老翁聽完嚇著說:「我真的要全部戒掉了。」
許嘉方說,耳痛並不代表就是耳朵出問題,耳、鼻、咽喉都相互影響,口咽癌可能伴隨耳部移轉性疼痛,而被誤認是中耳炎,民眾要多加留意。
許嘉方表示,老翁的內耳有紅腫及些微分泌物,的確是中耳發炎的徵狀,但久治不癒,就要進一步檢查,考慮到張姓老翁年事已高,無法承受長時間的手術切除腫瘤,於是採用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目前張姓老翁接受每星期五天的治療來控制病情。
許嘉方解釋,因口咽癌長在口腔後側的位置,加上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患者難以察覺,等到出現吞嚥困難、出血或耳部轉移性疼痛等症狀,又可能出現像 張姓老翁這樣誤診的情況發生,使患者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期。
標籤: 中耳炎,口咽癌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