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催熟的水果會致癌?食藥署為你解惑



(台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台北綜合報導)許多水果(例如香蕉)從樹上採收下來時,大多沒完全成熟,因此果農在將水果上市前會塗抹催熟劑。網路上近日流傳香蕉頭尾呈現綠色,其他部位為黃色,則是頭尾有塗抹催熟劑,而這種催熟劑會導致癌症,食藥署今(16)日特別出面為民眾解答。
食藥署表示,香蕉若在樹上自然黃熟,常常無法轉色及熟成一致,導致口感品質不佳,因此目前市售香蕉是先於綠熟期採收,後再以低溫催熟促使後熟,使香蕉熟成品質一致。
根據農委會指出,青蕉催熟是以低溫(14~20℃)催熟約5~7天,催熟的第1天利用酒精或電石(電土)產生微量乙烯,促使青蕉果皮逐漸退綠轉黃,絕無塗抹催熟劑,網路流傳之「頭尾綠香蕉」實際上是果皮轉色級數達第5級的香蕉。乙烯屬揮發性物質,會自然揮發消散,不會存在於香蕉內,而且乙烯是果實後熟過程中,本身就會散發出的植物荷爾蒙,因此對人體無害,並無致癌風險。
其實催熟劑廣泛被應用在水果後熟處理上,為避免緩慢的後熟過程造成消費者不便,像是木瓜及檬果等水果在裝箱時,業者通常會置入少量的電石,讓果實在運輸途中成熟更為整齊,以方便市場銷售。
早期農村把綠熟的檬果或香蕉,放到米缸中,或是點香燜熟,過 2-3 天後,便有水果香撲鼻而來,這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而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催熟劑 - 乙烯」作用。

另外,選購香蕉時,若表皮出現黑點,並非香蕉腐敗,反而是香蕉最香甜的時候。若民眾仍有疑慮,可以在食用前用清水沖洗。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