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家長注意了---「兒童肺炎」不可輕忽

原則
呼吸道感染是小兒科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又以細菌性肺炎較為嚴重。不過,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昭仁指出:「由於嬰幼兒照顧品質的提升及推動疫苗普遍施打的關係,目前臺灣小兒肺炎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何為肺炎?
肺炎,亦即肺部實質化的發炎或感染。林昭仁醫師進一步解釋:「實質化的定義,即是肺部深處包括肺泡、間質細胞、細支氣管、微小支氣管、支氣管,甚至主要支氣管都發炎等,整個肺部實質化的發炎,定義為肺炎。」
至於肺炎的感染大致可分為細菌與病毒,以細菌來細分,又可分為「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 而小兒病毒性肺炎約占所有肺炎比率約六成。 
常見症狀
高燒不退、胸痛、呼吸急促
一般而言,肺炎出現的症狀,例如:高燒不退、胸痛、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咳嗽咳到沒有力氣、食慾不振等。林昭仁醫師指出:「有些老年人罹患肺炎不一定會發高燒,不過多數幼兒會出現高燒不退的狀況。有時也會因為肺部發炎太嚴重而造成胸痛、腹痛、呼吸道分泌物變多,引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的症狀。」
另外,若仔細聆聽患者的胸音,偶爾會聽到「咕囉咕囉」像水的聲音,是為「囉音」,甚至因為肺部積水而導致呼吸聲變弱、胸肋膜發炎引發胸痛或腹痛。林醫師表示,也曾遇過嚴重的肺炎患者沒有咳嗽、聽胸音時沒有囉音卻只有用腹痛來表現臨床症狀的案例,經過仔細檢查發現不是腸胃炎,而是肋膜積水發炎導致咳嗽聲音微小,此為情況危急的肺炎。
治療前先診斷感染源
細菌和病毒,治療大不同
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須使用支持性療法。
一般來說,關於肺炎的治療方式,林昭仁醫師指出:「若因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則沒有抗生素可使用,必須使用支持性療法。如果是細菌感染造成的肺炎,則可使用抗生素治療。」至於少數病毒例如泡疹病毒、流感病毒,則有抗病毒的藥物可使用。
因此,通常會先評估是何種細菌或病毒才會著手治療、對症下藥,所以診斷時會先進行一些檢查,像胸部X光,林醫師解釋:「胸部X光是最常用的診斷,細菌與病毒在胸部X光的表現不同。」細菌性肺炎的表現大多是整片、大葉性的肺炎,有肺泡浸潤的情形,所以在胸部X光的底層出現積水或膿胸的狀況,即懷疑是細菌感染。
如果是病毒性感染,有時聽胸音時會聽到「咻咻」的喘鳴聲或囉音,而在胸部X光的表現,在雙側的肺門會有一些散在性的浸潤情況。另外,非典型性的細菌像黴漿菌,聽胸音時會聽到氣管的聲音,但是痰不多;在胸部X光片會出現較間質性的表現。
除此,也可以進行痰液的細菌培養,並進行革蘭氏染色的抹片檢查;再者,亦可抽血檢驗白血球,瞭解其血球分類與發炎指數,同時檢驗血清抗體,林昭仁醫師解釋:「很多細菌會產生血清抗體,藉由血清抗體的觀察所得到的間接證據來治療幼童。」另外,也可以做核甘酸序列(PCR)檢查、皮膚結核菌素測驗等來輔助診斷肺炎。
從幼兒年紀判別感染源
至於在臨床上診斷肺炎的方式,像是從幼兒的年紀判別感染何種細菌或病毒。林醫師舉例說明,5歲以上的幼兒常見的肺炎感染細菌是肺炎鏈球菌;病毒方面,則為流行性感冒病毒。其它則是黴漿菌或披衣菌。
2~5歲的幼兒易受到感染的細菌,包括肺炎鏈球菌或噬血桿菌。病毒的種類則較多,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而細菌則是披衣菌。
2歲以下的嬰幼兒,細菌方面以肺炎鏈球菌為首要,還有噬血桿菌,以及革蘭氏陰性的細菌,像大腸菌、克列柏氏菌等。病毒則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2歲以下的幼兒容易受到披衣菌的感染。
若出生一個月的新生兒感染肺炎,可能是感染B型鏈球菌、大腸菌、或革蘭氏陰性的細菌。病毒方面,則像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另外,也可能從母親垂直傳染披衣菌。
照護7原則
當家裡的孩子感染肺炎,家長在居家照護方面必須掌握注意哪些重點?
1環境舒適、空氣流通
首先,居家環境的空氣應保持對流,並盡量維持安靜、不要太熱,讓孩子能安穩的休息。
2多喝溫開水
患有肺炎的幼兒容易感到口乾舌燥,應多幫他補充水分。此外,讓孩子飲用溫熱、不甜的飲料;別讓他喝又冰、又甜的冷飲。林昭仁醫師解釋:「溫熱、不甜的飲料較容易稀釋痰液;又冰、又甜的飲料則容易生痰。」
3少量多餐
拍痰與進食的時間應間隔至少半小時。
飲食採取少量多餐。以免孩子吃太多時,還沒吃完他就咳嗽甚至引起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另外,拍痰與進食的時間應間隔至少半小時以上。
4讓孩子採半坐臥姿勢
由於容易生痰,有時咳嗽平躺著較不舒服,不妨讓孩子採半坐臥的姿勢休息,或是將枕頭墊高或讓他們斜躺,如此會比較舒服。
5觀察孩子的咳嗽狀況
觀察孩子的咳嗽情況,包括咳嗽時是否有痰?咳痰時能否咳得出來?藉此來判斷孩子感染何類型的細菌或病毒。另外,當小孩咳嗽時爸媽可協助拍痰,不過,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例如5歲以上,可以教導他深呼吸、吐氣,順勢幫他拍痰,如此痰比較容易咳出來。
6記錄體溫與痰的變化
除了記錄體溫變化,家屬亦要記錄孩子的咳痰能力、痰的顏色、濃度,例如:痰液是黃色或綠色等。
7留意小兒肺炎是否惡化
(1)幼兒出現氣喘或呼吸困難時,例如大一點的小孩呼吸可能平均20次/分,小一點的幼兒約30次/分,當孩子呼吸變喘,甚至到40~50次/分以上代表呼吸費力。平常孩子睡覺時也可觀察他胸部的起伏,如果孩子呼吸費力,脖子上方的呼吸輔助肌會呈現凹陷,此外,胸擴下方、肝臟邊緣的呼吸輔助肌也會凹陷。
(2)觀察孩子的鼻子,當他呼吸費力時,出現鼻子忽大忽小的鼻翼搧動情況,加上膚色變得蒼白、甚至發紫、缺乏活力、高燒不退、進食困難等,爸媽一定要立刻帶他就醫。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