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掌握"123"守則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是罕見疾病,在台灣的患者可能超過10萬人,醫界卻至今仍無法釐清其病因,而民眾對它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一般人聯想此症,大概只會注意到它的關節症狀,例如關節疼痛、僵硬等,但萬芳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李惠婷說,其實此症表現多變,甚至可能全無關節不適,某些患者僅有疲倦、發燒等徵兆,後經抽血檢驗,才抓到元兇。
李惠婷並舉例說,最近便收治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最初全身關節並無明顯異常,卻老覺得呼吸不順,到該院就醫,發現肺部有纖維化現象,再進一步檢查,終於掌握真正病因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以若想及早在發病1年內的黃金時間展開治療,定期健檢至為關鍵,只要透過症狀 檢查與一般的血液檢驗、包括A-nti CCP抗體檢查與類風溼因子檢測,即可迅速知曉是否患病,且這類檢驗均有健保給付,民眾也不必擔心會增加經濟負擔。
一旦透過檢查得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李惠婷建議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她說,某些患者會以為「不痛就好」,其實不然,因關節「沒有疼痛」不表示「沒有破 壞」,若等到痛才想治,也許關節受損已至難以回復地步,因此最好在確診後隨即展開用藥,通常會有第1線的口服免疫調節劑、消炎止痛藥與低劑量的口服類固醇等。
而當開始服藥,患者便應謹守「123守則」,1是每個月回診1次,2是追求2個治療目標、包括疾病達到緩解與生活品質最佳化,3是當用藥3個月後若沒有明 顯改善,例如僵硬減輕、活動力增加、關節腫脹減少、抽血檢驗發炎指數沒有下降等,即得考慮換藥。
如能謹記「123守則」,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鮮少會像以往般、難逃坐上輪椅的命運,因藥物的選擇隨科技進步日益多樣化,當第1線治療效果不彰,或出現較大 副作用而須換藥時,還有第2線的B細胞標靶治療生物製劑可協助患者對抗病魔,臨床實驗除發現它的副作用較低,病患用藥的骨頭破壞也較少,且1年只要施打兩個療程即可,即使要長期治療,也不會因此聞藥色變!
李惠婷提醒,當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走入長期抗戰,不少患者會擔心這類藥物對肝、腎影響而自行停止用藥,其實這是大忌,除關節的破壞可能再次浮現,也連帶會提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或造成貧血,甚至引起心血管疾病,不可不慎,建議病人耐心諮詢專科醫師,對藥物有更清楚的認識,並遵照醫囑用藥,定可有效避免嚴重的副作用、與家人共享正常生活。
�X�B: RA症狀不明顯 治療掌握123原則 專訪萬芳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李惠婷醫師
標籤: 類風濕性關節炎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