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t A to Z --- 膳食養生密碼

You Are What You Eat 大家都耳熟能詳, 令人驚訝的是人們總是吃錯食物,
日積月累, 不知不覺之間就吃出毛病來了.
怎麼吃才正確令您關切嗎? 沒關係, 來, 讓 Diet A to Z 和您一起分享膳食養生的秘密 !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心臟復健 適用三類患者

心臟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腦血管疾病名列第三,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國內六十歲以上老人,幾乎半數的血壓都超過正常值,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更是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患有心臟疾病,署立基隆醫院副院長許振榮說,心臟復健顯得相當重要了。

也是復健科醫師的署基新任院長許振榮說,隨著心肌梗塞後,病人的存活率與高血壓患者的增加,心臟衰竭的發病率與罹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對心臟衰竭病患來說,若沒有良好的自我照顧,生活上常需面臨呼吸困難與活動功能受限,使得疾病預後每況愈下,對影響生活品質。

根據美國心肺復健協會研究顯示,規律運動的心臟復健計畫,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症狀,對於患者的血脂肪及吸菸情形、體重等都能獲得改善,並可降低整體死亡率達25%。由此可知,心臟復健對於心血管患者健康的重要性。

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被提醒要規律運動,到底應該如何進行運動呢?要怎麼做才會有效呢?甚至做了運動以後,會不會讓心臟沒有辦法負荷呢?會不會有危險呢?

許振榮提到:「心臟疾病復健」的概念,就是以運動訓練為主軸,在接受心肺功能檢查評估後,根據檢查結果和目標,為個人量身訂作安全而有效的運動計畫,來改善心肺耐力和心血管的危險因子

許振榮提到,心臟復健適用於接受心導管治療、冠狀動脈手術後及心臟移植後這三類患者,在心臟復建治療的過程中,也會有物理治療師在旁協助指導,並有持續心跳、血壓、心電圖、和血氧飽和濃度監測,來確保運動安全。經過持續復健後,也可以讓患者體會運動當時身體的各種變化及反應,讓患者在沒有儀器的輔助下,掌握適當的運動量

許振榮說,沒有辦法到醫院做復健的患者,建議可以從事散步、快走、慢跑等耐力型的運動,但要注意運動時的強度,以有點喘又不太喘,最好能從容的唱歌或對話作為準則,每次運動以30~50分鐘為主,每周約3-5次

同時,也要特別注意運動時,一開始的暖身運動,和最後的緩和運動,都不可以省略。另外,針對冬天一波波的寒流到來,對是心血管疾病病史民眾,血管彈性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必須多加留意加強注意保暖及規則服藥。

署基新任副院長許振榮呼籲民眾注意運動的強度,要有點喘又不太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115/128/2kuf3.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