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蟲/「禽蟎」叮咬同蚊子叮咬有何不同?如何預防及護理?
「禽蟎」叮咬同蚊子叮咬有何不同?如何預防及護理?
被禽蟎咬該怎麼辦、多久會好?要如何消滅家中的禽蟎?夏天蚊蟲多,很多人會以為身上的紅腫包是單純的蚊蟲叮咬,但是如果過了一至兩週還是搔癢難耐,而且被叮咬的位置是在有衣物遮蔽的地方,就要懷疑是「禽蟎」惹的禍
夏天高溫潮濕,被蚊蟲咬似乎是家常便飯,但是台北榮民總醫院發現,從六月開始,診間陸續有患者在前胸、上肢、腹部的地方出現極為搔癢、成群的紅疹,與一般蚊蟲咬傷不同,即使過了一至兩週還是持續搔癢難耐,要求患者回家檢查陽台、窗邊,或是冷氣機附近是否有鳥類築巢,經確認後紅腫包為「禽蟎」叮咬所致。
禽蟎咬症狀與特徵
台北榮總皮膚科光化學治療科主任李定達表示,有別於蚊蟲與跳蚤的叮咬經常是沒有被衣物遮蔽的四肢,「禽蟎」不能跳也不能飛,只能爬行,因此內衣褲旁、胸前、脖子或是肩膀處反而容易被叮咬,而且叮咬範圍比蚊子大很多。
李定達說,目前門診患者全身上下約有 50 至 60 個包,叮咬部位在肚子、胸口、頸部。
禽蟎咬擦什麼藥?
一般民眾面對蚊蟲叮咬時最常使用小護士、白花油或是綠油精等產品,但是這類產品只是在短時間內產生清涼感,舒緩搔癢,對禽蟎叮咬完全失效。
而且持續搔癢也容易引起孩童抓癢破皮造成感染,因此醫師建議,一旦民眾發現有密集的紅疹在不尋常的位置,就要提高警覺,讓皮膚科醫生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以舒緩搔癢與紅腫。
禽蟎咬多久會好?
被禽蟎咬後,會有民眾以為是過敏,李定達解釋,像是蕁麻疹等一般過敏起的疹子,多會在 24 小時內消失,但是禽蟎叮咬可以持續一至兩週。
禽蟎怎麼消滅?
李定達表示,雖然禽蟎是鳥類身上的寄生蟲,但是也喜歡侵入室內,停留在棉質或是布料的傢俱、床單上,「尤其禽蟎白天時會躲藏與繁殖,晚上的活動力較強,造成許多人在入睡之後被叮咬」。
李定達提醒,民眾要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見到鴿子、麻雀築巢或是駐足,也要小心迴避,避免鳥類身上的寄生蟲叮咬皮膚。若有類似症狀除了就醫,也要徹底清潔居家環境,像是用吸塵器清潔布沙發、清除建築物周遭的鳥巢、封閉禽蟎可能入侵屋內的縫隙。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