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抗生素」的用藥迷思--亞東醫院藥劑部
| |
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等是造成人類感染的來源,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早期沒有抗生素,很多人往往只因為小傷口感染無藥可用,讓細菌在身體裡四處滋生,無法控制最後失去生命,隨著青黴素(Penicillin,盤尼西林)被發現,加上研究科技的進步,現在有越來越多種類的抗生素,保護我們對抗各式各樣的細菌侵襲。可是,面對醫師告訴您需要使用抗生素時,您的觀念正確嗎?接下來與您分享幾個常見的用藥迷思與正確觀念。 迷思一:抗生素是萬靈丹,生病就要醫師開 某些民眾對於抗生素往往會有「抗生素是萬靈丹」的錯誤觀念,依自己的就醫經驗,上次吃的抗生素很有效,這次生病的症狀跟上次一樣,就要求醫師開相同的抗生素來吃,或是自行購買使用,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其實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它來治療的;抗生素也跟一般的消炎止痛藥不同,並非所有的發炎都可以用它來當作消炎藥,也不是所有的發燒都一定要用它才有效。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但會造成身體的負擔,身體內的正常菌叢還可能受到抗生素的摧殘,免疫能力反而越來越差。每一次生病需不需要吃抗生素,應該要服用那一種,都需要經過醫師根據不同病癥、化驗結果、臨床經驗來決定選擇何種抗生素,千萬不可以認為抗生素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如果養大了細菌的胃口,那可是後患無窮。 迷思二:抗生素有副作用,能不碰就不要碰 過度害怕出現副作用或是抗藥性,能不吃就不吃,甚至認為抗生素會影響身體免疫力而拒絕醫師處方更是一大迷思。適當而節制地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者身上並不會出現抗藥性問題,例如:手術或拔牙前後的預防全身感染用法,或是確定為細菌感染時的治療性使用等,並不需排斥使用。此外,透過臨床醫療人員與民眾本身於使用期間的監測與注意,可以降低副作用的發生風險,有些人剛開始用藥的前幾天會有輕微腹瀉症狀,其實是抗生素重新調整腸胃道菌叢分佈,讓壞菌透過腹瀉方式排出體外,此時多補充水分即可,如果出現嚴重水瀉或是脫水,請儘速就醫;少部分病人使用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紅疹、局部紅腫熱痛等過敏反應,極少數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最嚴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在服用抗生素期間,需隨時注意身體反應與變化,當出現過敏症狀,請將服用藥物的藥名、成分紀錄下來,症狀嚴重時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迷思三:症狀好了趕快停,能少吃就別多吃 當聽到醫師說要吃抗生素時,「有那麼嚴重嗎?」是許多人第一個閃過的念頭,總認為藥吃多了對身體沒有好處,吃了幾天就停用,這樣做反倒讓身體裡沒殺乾淨的細菌大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細菌對抗生素產生了抵抗能力,使藥效難以發揮,這就是抗生素沒吃完可能出現的抗藥性,讓壞菌獲得更多空間與養分,壓縮了好菌的生長空間甚至不再生長。產生抗藥性的後果,會使得需要用的藥量越來越重,或是越吃越沒效,延誤了病情,也拉長了治療時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警訊,由於濫用與誤用抗生素,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數量急遽增加,全球各地因為抗藥性細菌不治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因此如果您罹患的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時,請按照醫師指示的天數療程,全程服用完畢,即使症狀都消除了,還是要繼續吃,才可以確定體內的細菌已經完全被消滅。 迷思四:有需要再吃就好,剩藥就往馬桶倒 「今天有症狀今天吃,沒空或是忘了就不吃」,這種自行調整藥物的方式,最容易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在使用抗生素時,必須按照醫生處方定時定量服用,千萬不要擅自改變服藥時間,以免因為時間間隔太近,使藥物在血中濃度太高導致出現副作用;或是時間間隔太遠造成血中藥物濃度不夠,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容易讓細菌有機會反撲。另外服用的方法也要特別注意,例如:四環類抗生素(Tetracyclines)容易與鈣、鐵、鎂螯合而產生人體無法吸收的化合物,最好避免與奶製品或胃藥一起服用,以免影響吸收。兒童專用抗生素製劑,依照藥品性質,各有不同泡製與保存方式,請確實遵循,才能達到藥效。正常來說,如果依照醫師指示服用完畢,不會有剩下的抗生素出現。但是當醫師改開其他抗生素時,之前沒吃完的抗生素就需要處理,可不要隨意將藥品丟棄或沖入馬桶,這樣的作法會污染河川土壤,破壞自然生態,導致抗藥性菌株增加,也不要留下來,待下次有症狀再來使用,可拿到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做藥物回收。 抗藥性是細菌與人類的戰爭,台灣某些細菌抗藥性比例,相較其他國家已名列前茅,如果我們再不正視抗生素的濫用問題,將來生病無藥醫的後遺症一定會產生,屆時只能自食惡果,再度回到沒有抗生素的時代,讓細菌成為人類的頭號敵人。因此,平時請養成「不主動要求、不排斥使用、不隨便停藥、不任意調整」的正確使用抗生素觀念,領藥時可詢問藥師,確定有無抗生素,了解正確使用方式,依照醫囑,按時按量吃藥,確實將所有的抗生素服用完畢,必要時回診追蹤,以確定細菌已被徹底根除,才能保障您的用藥安全。 |
標籤: 抗生素
<< 首頁